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东德水电站日调峰对下游裂腹鱼类栖息地的影响
1
作者 曹俊 陈小娟 +2 位作者 卢晶莹 邓鑫欣 陶江平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5,共9页
日调峰是乌东德水电站日常运行的主要出力约束和调度目标。为了探讨电站调度引起的出库流量大幅涨落对下游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采用河道内流量增量法,通过构建二维水动力模型,研究了乌东德水电站日调峰引起的下游河段水文水动力条件波... 日调峰是乌东德水电站日常运行的主要出力约束和调度目标。为了探讨电站调度引起的出库流量大幅涨落对下游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采用河道内流量增量法,通过构建二维水动力模型,研究了乌东德水电站日调峰引起的下游河段水文水动力条件波动对裂腹鱼类繁殖期栖息地适宜性的影响,并分析了2023年电站基荷发电生态调度试验效果。结果表明,乌东德电站下泄流量低于1160 m^(3)/s,坝下江段裂腹鱼类潜在产卵场面积相对较大;流量高于2000 m^(3)/s,裂腹鱼类潜在的产卵场面积显著减少。电站日调峰结束时,出库流量降幅越大,裂腹鱼类潜在产卵场脱水面积及鱼卵脱水风险越大。乌东德电站基荷发电生态调度期间,坝下江段裂腹鱼类潜在产卵场的加权面积有所减少,但潜在产卵场和鱼卵早期的脱水风险显著降低。为提高繁殖期裂腹鱼类生境适宜性和持续性,有必要进一步减少电站日调峰频率,降低出库流量至适宜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腹鱼类 日调峰 生态调度 生态流量 乌东德电站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锅炉快速变负荷调节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汤仔华 宋国良 +2 位作者 宋维健 及增才 孙丽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79-2291,I0016,共14页
在“碳达峰”与“碳中和”背景下,煤电是我国目前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消纳的最经济调节电源。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因具有低负荷稳燃能力强、污染物控制成本低、负荷调节范围宽等独特优势在煤电深度灵活调峰中担当重要角色,但其独特的燃烧方... 在“碳达峰”与“碳中和”背景下,煤电是我国目前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消纳的最经济调节电源。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因具有低负荷稳燃能力强、污染物控制成本低、负荷调节范围宽等独特优势在煤电深度灵活调峰中担当重要角色,但其独特的燃烧方式导致变负荷速率慢,无法满足未来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的调节需求。该文结合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原理及应用场景,深入分析制约循环流化床锅炉变负荷速率的关键影响因素,包括循环灰的流动惯性、燃料的反应惯性、床料与耐火耐磨材料的传热惯性、污染物排放等。此外,对可行的循环流化床快速变负荷调节技术进行探讨与分析,可为我国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与快速灵活调节技术的工业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灵活调峰 流动惯性 反应惯性 传热惯性 快速变负荷
下载PDF
基于㶲分析的热电联产机组调峰能耗评价方法
3
作者 张艺晨 卫慧敏 +1 位作者 徐磊 杜小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529-6542,I0020,共15页
为定量评价燃煤发电热电联产机组供热期调峰的经济性,根据热电联产生产流程将蒸汽划分为凝汽流与供热流,分析机组参与调峰运行时凝汽流与供热流流量的变化,揭示热电联产调峰的本质。根据发电侧、供热侧的调峰深度,定量给出发电、供热调... 为定量评价燃煤发电热电联产机组供热期调峰的经济性,根据热电联产生产流程将蒸汽划分为凝汽流与供热流,分析机组参与调峰运行时凝汽流与供热流流量的变化,揭示热电联产调峰的本质。根据发电侧、供热侧的调峰深度,定量给出发电、供热调峰导致的附加能耗,作为机组调峰经济性定量评价指标,并明确其适用条件。基于蒸汽循环流程开展㶲平衡和能量平衡分析,提出热电分摊新思路,给出调峰附加能耗计算方法。以实际350 MW供热机组为案例,验证指标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机组在供热流“以热定电”流量基础上,改变凝汽流流量以调节电出力;深度调峰运行模式下,调峰前后供热负荷不变是调峰附加能耗成立的条件。调峰附加能耗定量表征热电联产调峰能效水平,结合热电可行域直观表示不同调峰方式的适用范围,可为调峰方式选择和运行策略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联产 调峰附加能耗 调峰经济性 凝汽流 供热流
下载PDF
高风电渗透率下液流电池储能系统调峰优化控制策略
4
作者 李军徽 陈国航 +3 位作者 马腾 李翠萍 朱星旭 贾晨 《发电技术》 CSCD 2024年第3期434-447,共14页
【目的】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解决高风电渗透率系统建设带来的调峰安全性和经济性问题。【方法】采用电池储能系统削峰填谷的解决方案,提出了一种兼顾技术及经济性的锌溴液流电池(zinc-bromine flow battery,ZBB)储能的调峰优化控制... 【目的】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解决高风电渗透率系统建设带来的调峰安全性和经济性问题。【方法】采用电池储能系统削峰填谷的解决方案,提出了一种兼顾技术及经济性的锌溴液流电池(zinc-bromine flow battery,ZBB)储能的调峰优化控制方法。根据实际电池装置,对ZBB储能进行结构解析及数学模型构建。考虑调峰技术性效果,以调峰后的负荷曲线标准差最小为目标函数,提出一种考虑调峰效果的储能双向寻优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依据电网分时(time of use,TOU)电价政策,以技术性及经济性最优为目标函数,提出一种基于TOU电价机制的储能调峰经济模型,得出储能优化功率时序结果。最后,以东北某地区负荷及风电数据为例,对比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结果】所提策略相较于原负荷,在日均负荷峰谷差、峰谷差率指标上分别降低了35.973%和34.205%,在调峰经济性优化方面提高了5.582%,且合并缓解了电网弃风消纳问题。【结论】所提策略在达到一定调峰效果的同时,在其全寿命周期内仍保持较好的调峰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风电 液流电池 调峰 双向寻优 优化控制
下载PDF
中压调节阀参调供汽方式下高压缸气动性能分析研究
5
作者 谢国峰 梁梦飞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6-341,共6页
针对某300MW机组的高压缸,在3个不同的背压3.4MPa、2.7MPa、1.9MPa下对末5级整体建模进行三维计算,对末3级气动流动特性进行分析,研究极限流线情况、沿叶高的等熵效率变化、相对做功量的变化情况。在背压控制在3.4MPa时,进汽流量减少到... 针对某300MW机组的高压缸,在3个不同的背压3.4MPa、2.7MPa、1.9MPa下对末5级整体建模进行三维计算,对末3级气动流动特性进行分析,研究极限流线情况、沿叶高的等熵效率变化、相对做功量的变化情况。在背压控制在3.4MPa时,进汽流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末3级流动状态均开始恶化。当背压降低,低流量下状态有所改善。当背压持续降低时,动叶吸力面叶根及叶顶位置均有流动不稳定现象,动叶压力面和静叶表面则流动稳定,当流量减少时,动叶吸力面流动分离区域减小,流动状况改善。随着负荷降低,末3级总-总等熵效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根、顶效率低于叶身,这与末3级动叶在叶根顶部存在分离现象有很大关系。在300MW机组上进行了试验,验证了数值计算结果的可靠性。给出各个工况下中压调节阀参调方式下高压缸排汽压力的上下限值,可得到中压调节阀的控制策略,为供热设计和运行调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调峰 总熵效率 流动分离 控制策略
下载PDF
深度调峰运行汽轮机低压缸气动性能分析
6
作者 邵峰 王志刚 +5 位作者 谭锐 黄新长 殷戈 伍仁杰 于强 王忠熬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6-270,共5页
研究发现,汽轮机低负荷运行时低压缸存在叶片汽流激振、叶片鼓风、动静碰摩和叶片水蚀等风险。为解决该项技术难题,利用数值验证方法,对不同负荷工况低压缸流场进行气动性能计算,并完成低压缸末级和次末级鼓风加热特性和温度场分布的研... 研究发现,汽轮机低负荷运行时低压缸存在叶片汽流激振、叶片鼓风、动静碰摩和叶片水蚀等风险。为解决该项技术难题,利用数值验证方法,对不同负荷工况低压缸流场进行气动性能计算,并完成低压缸末级和次末级鼓风加热特性和温度场分布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低压缸在负荷降低至40%THA时,开始出现分离涡,整个末级叶片近一半区域处于鼓风加热状态;随负荷降低漩流被拉伸变大,至20%THA负荷回流涡几乎堵塞了整个流道,整个末级动叶进入鼓风加热状态。为减少负荷深调时低压缸鼓风损失,需在设计和改造时选择末级短叶片,并在运行过程中尽量降低机组背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调峰 低压缸流场 气动性能 分离涡 鼓风加热
下载PDF
深度调峰下燃煤机组流量特性优化及案例分析
7
作者 李存文 郑瑞祥 +3 位作者 王彬 黄志冬 柴国旭 冯前伟 《能源工程》 2024年第4期51-55,共5页
燃煤机组控制系统各环节良好配合是机组安全、精细化运行的保障,尤其是参与深度调峰的机组。本文介绍了某300MW机组汽轮机流量特性优化,在深度调峰要求下,机组流量特性优化区间须从正常负荷区延伸至深度调峰区,采用分段线性方法优化特... 燃煤机组控制系统各环节良好配合是机组安全、精细化运行的保障,尤其是参与深度调峰的机组。本文介绍了某300MW机组汽轮机流量特性优化,在深度调峰要求下,机组流量特性优化区间须从正常负荷区延伸至深度调峰区,采用分段线性方法优化特性曲线,改善机组负荷响应,优化调整重叠度,规避了机组调门摆动,为高压调门流量特性优化工作提供重要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机组 流量特性 深度调峰 优化
下载PDF
切圆燃烧锅炉深度调峰工况下燃烧器出口风速变化特性分析
8
作者 马晓伟 尹田田 黄云飞 《吉林电力》 2024年第2期46-49,共4页
为有效改善炉膛内的空气动力场特性,对某300 MW锅炉设备及运行参数进行理论计算分析,研究了四角切圆燃烧锅炉在设计工况与深度调峰工况下燃烧器出口一次风速、二次风速、二次风与一次风动量比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深度调峰工况下的燃烧... 为有效改善炉膛内的空气动力场特性,对某300 MW锅炉设备及运行参数进行理论计算分析,研究了四角切圆燃烧锅炉在设计工况与深度调峰工况下燃烧器出口一次风速、二次风速、二次风与一次风动量比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深度调峰工况下的燃烧器出口一次风速与热耗率验收(turbine heat acceptance,THA)工况设计值相比仅小幅下降,而燃烧器出口二次风速却出现了大幅下降,从而使得二次风与一次风的动量比显著降低,二次风对炉膛空气动力场的组织能力显著下降。根据计算结果可知,随着锅炉负荷的下降,未投运燃烧器层数越多,对炉膛空气动力场的影响越小;未投运燃烧器层冷却风量越大,对炉膛空气动力场的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角切圆燃烧锅炉 深度调峰 喷嘴出口流速 空气动力场特性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Urban Multi-energy Flow Systems Considering Seasonal Peak Shaving of Natural Gas 被引量:1
9
作者 Kun Yu Zengguang Cen +4 位作者 Xingying Chen Chunxiang Liang Zheng Zhou Zhengtao Dong Lei Wu 《CSEE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 SCIE EI CSCD 2022年第4期1183-1193,共11页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shortage of natural gas supply in winter,relevant policies have been issued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gas peak-shaving and storage facilities.Largescale gas storage can transfer the supp... 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shortage of natural gas supply in winter,relevant policies have been issued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gas peak-shaving and storage facilities.Largescale gas storage can transfer the supply-demand relationship of natural gas in time sequence,which has great potential in improving the economy and reliabillity of urban multi-energy flow systems.Addressing this issue,this paper proposes a mid-and long-term energy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urban multi-energy flow system that considers seasonal peak shaving of natural gas.First,the energy supply and demand features of different energy subsystems are analyzed.Then,a network model of the electricity-gas-heat multi-energy flow system is established.Considering the time-of-use electricity price mechanism and the seasonal fluctuations of the natural gas price,a mid-and long-term energy optimization model maximizing the annual economic revenue is established.The alternative direction multiplier method with Gaussian back substitution(ADMM-GBS)algorithm is used to solve the optimal dispatch model.Finally,the proposed method is verified by employing the actual data of the demonstration zone in Yangzhong City,China.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eff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MM-GBS large-scale gas storage mid-and long-term energy optimization multi-energy flow system seasonal gas peak shaving
原文传递
三峡-葛洲坝梯级水库兼顾航运需求的调度方式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先平 鲁军 +1 位作者 邢龙 陈婧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31-37,共7页
三峡-葛洲坝巨型梯级水库虽综合效益显著,但由于汛期大流量(25 000~56 700 m^3/s)、汛/枯期电站调峰产生的下泄流量骤变、枯期小流量航深不足等引起的限航、禁航问题日益突出。在整合优化初步设计及现行相关调度方式的基础上,通过拟定... 三峡-葛洲坝巨型梯级水库虽综合效益显著,但由于汛期大流量(25 000~56 700 m^3/s)、汛/枯期电站调峰产生的下泄流量骤变、枯期小流量航深不足等引起的限航、禁航问题日益突出。在整合优化初步设计及现行相关调度方式的基础上,通过拟定不同的泄量控制、水位控制和调峰幅度等,分析了梯级水库对长江中下游枯期小流量情况下的补水能力,并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兼顾航运需求的水库调度方式,可为三峡工程的航运安全、高效调度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积压 航运应急调度 调峰流量 枯期小流量 补水能力 葛洲坝水电站 三峡水电站
下载PDF
考虑出砂影响的地下储气库极限调峰能力评价——以准噶尔盆地H储气库为例
11
作者 廖伟 胡书勇 +3 位作者 罗海涛 蒋恬 张士杰 张季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5-131,共7页
H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是中国石油2010年启动建设的6座国家商业储气库之一,设计库容107×10^(8)m^(3)、年工作气量45.1×10^(8)m^(3),是目前国内储气规模最大、调峰能力最强的储气库。受储气库周期运... H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是中国石油2010年启动建设的6座国家商业储气库之一,设计库容107×10^(8)m^(3)、年工作气量45.1×10^(8)m^(3),是目前国内储气规模最大、调峰能力最强的储气库。受储气库周期运行时率短、调峰采气强度高、压力往复交变快等复杂运行模式的影响,H储气库表现出现有井网高峰调峰能力不足、注采井产量合理配置及优化调控难度大、供气高峰期部分注采井极易储层出砂等问题,特别是储层出砂问题直接影响储气库高峰极限调峰能力的充分发挥,且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为此,针对储气库储层出砂风险,研究建立了注采井极限调峰能力评价方法,保障了储气库高效调峰及安全运行。研究结果表明:①通过对临界携液流量模型、临界冲蚀流量模型、临界出砂流量模型的研究,优选了适合准噶尔盆地H储气库的限制性流量模型;②利用节点分析方法结合限制性流量模型,可确定注采井合理调峰区间与应急增供区间;③利用限制性流量模型,可定量评价注采井在不同地层压力与井口压力条件下的极限调峰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储气库季节调峰与应急供气产量配置的双重需求。结论认为,考虑出砂影响的储气库极限调峰能力评价对于指导H储气库调峰保供具有指导意义,提出的确定气井极限调峰能力方法对于其他类似储气库的调峰能力评价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库 节点分析法 临界携液流量 临界冲蚀流量 临界出砂流量 限制性流量模型 极限调峰能力
下载PDF
双流制牵引供电潮流融通模拟装置的研究
12
作者 季心宇 夏莉涵 +2 位作者 康子章 刘梦轩 李欢欢 《电工技术》 2023年第4期179-183,共5页
目前高铁25 kV交流配电网和地铁1500 V直流配电网尚不能实现能量互通,针对该问题,分三步对双流制牵引供电潮流融通模拟装置进行研究。首先,搭建双流制牵引供电潮流融通装置的拓扑结构,实现对牵引变电所削峰填谷,提出能量管理策略;其次,... 目前高铁25 kV交流配电网和地铁1500 V直流配电网尚不能实现能量互通,针对该问题,分三步对双流制牵引供电潮流融通模拟装置进行研究。首先,搭建双流制牵引供电潮流融通装置的拓扑结构,实现对牵引变电所削峰填谷,提出能量管理策略;其次,在双流制供电方式的基础上,为了优化能量存储和传输的方案,采用超级电容和蓄电池混合储能方式,提出一种包含能量管理层和变流器控制层的分层控制策略,实现对再生制动能量的充分利用;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装置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流制 能量反馈系统 削峰填谷 能量管理策略 混合储能
下载PDF
超临界660 MW褐煤锅炉深度调峰负荷水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周科 何敏强 +4 位作者 牛田田 李明皓 鲁晓宇 何高祥 杨冬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8-95,共8页
能源可持续发展及国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使得深度调峰成为火电发电技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超临界褐煤锅炉炉膛较大、质量流速较低的特点对确保水冷壁充分冷却和低负荷流动稳定较为不利。针对某电厂超临界660 MW褐煤锅炉,为确保其在深度... 能源可持续发展及国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使得深度调峰成为火电发电技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超临界褐煤锅炉炉膛较大、质量流速较低的特点对确保水冷壁充分冷却和低负荷流动稳定较为不利。针对某电厂超临界660 MW褐煤锅炉,为确保其在深度调峰负荷时安全稳定运行及提高机组的调峰运行经济性,采用将水冷壁流动网络系统等效为流量回路、压力节点和连接管3类元件的方法,根据节点与回路所遵循的守恒定律,通过对648 MW负荷下计算结果与实炉测量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进而对炉膛深度调峰198 MW(30%BMCR)负荷下验证水冷壁水动力安全性参数进行计算分析。由计算结果可得,198 MW负荷下,水冷壁下炉膛最大质量流量偏差为3.03%,上炉膛最大偏差为13.66%,上、下炉膛最大汽温偏差分别为9.6℃、9.7℃,最高外壁温度为473.8℃,汽温偏差与最高外壁温均在合理范围内,保证了30%BMCR深度调峰负荷时水动力运行的安全性,并且不会发生流动不稳定,对超临界褐煤锅炉进一步突破深度调峰最低负荷的限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褐煤锅炉 深度调峰 水动力 流动稳定性
下载PDF
弃风电量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及技术展望 被引量:3
14
作者 钟宏宇 高阳 +4 位作者 陈思慧 丛景 邹京原 包研 曹宇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16年第4期33-37,共5页
分析了弃风现象的原因并给出解决措施。阐述了国内现有的弃风电量评估方法研究成果,总结了5种弃风电量评估方法,作出评估综合对照表,概述了现有弃风电量评估方法相关理论路线和优、缺点。最后对弃风电量评估方法的前沿技术做了技术展望... 分析了弃风现象的原因并给出解决措施。阐述了国内现有的弃风电量评估方法研究成果,总结了5种弃风电量评估方法,作出评估综合对照表,概述了现有弃风电量评估方法相关理论路线和优、缺点。最后对弃风电量评估方法的前沿技术做了技术展望,提出了测风塔法、测风塔神经网络法二种弃风电量评估方法,并绘制了物理模型。这对我国未来风场弃风电量评估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并网 弃风电量 电网调峰 调潮流
下载PDF
超临界机组锅炉20%负荷深度调峰水动力实炉试验研究 被引量:26
15
作者 吴鹏举 朱超 +3 位作者 万李 杨冬 邢胜利 徐勇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9-66,共8页
为挖掘现有燃煤机组锅炉的深度调峰能力,将华能陕西秦岭发电有限公司7号超临界660 MW机组锅炉各类集箱和大量水冷壁管分别等效为压力节点和流量回路,建立基于流动网络系统法的非线性数学模型。根据守恒定律和传热关联式,通过迭代直接求... 为挖掘现有燃煤机组锅炉的深度调峰能力,将华能陕西秦岭发电有限公司7号超临界660 MW机组锅炉各类集箱和大量水冷壁管分别等效为压力节点和流量回路,建立基于流动网络系统法的非线性数学模型。根据守恒定律和传热关联式,通过迭代直接求解得到660 MW(BMCR)负荷时该锅炉的水动力特性,并将计算结果与实炉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在实炉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计算得到132 MW(20%BMCR)深度调峰干态运行负荷时锅炉水冷壁压力沿流动方向的变化、回路流量分配、炉膛出口汽温分布、管壁金属温度沿炉高方向的变化趋势。实炉试验和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内螺纹螺旋管圈布置的超临界660 MW机组锅炉水动力突破了30%BMCR最低启动负荷的限制,实现了20%BMCR深度调峰负荷时的水动力运行安全,且流动稳定特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锅炉 深度调峰 实炉试验 水动力计算 流动不稳定
下载PDF
燃气机组热调峰性能及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嘉乐 马素霞 +1 位作者 马红和 张立芳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4-110,共7页
通常,许多燃气热电机组采用低压缸空载供热改造以保障冬季供热。为分析在有限天然气量、不同背压下低压缸空载的供热性能,以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直接空冷机组为例,通过计算不同背压下低压缸的最小进汽量,确定空载供热的安全调节范围;并... 通常,许多燃气热电机组采用低压缸空载供热改造以保障冬季供热。为分析在有限天然气量、不同背压下低压缸空载的供热性能,以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直接空冷机组为例,通过计算不同背压下低压缸的最小进汽量,确定空载供热的安全调节范围;并建立包含供热量、低压缸功量、冷源损失及辅助设备耗电量的能量系统㶲分析模型,评价低压缸空载工况的供热经济性。结果表明,降低背压有利于增加燃气机组的最大供热出力、低电负荷下的热调峰能力及低压缸能量系统的㶲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热电机组 低压缸空载 最小进汽量 热调峰 供热经济性 㶲效率 直接空冷
下载PDF
大容量电池储能电站在山东电网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撖奥洋 何俊峰 +2 位作者 张冰 王亮 周生奇 《山东电力技术》 2019年第5期30-34,共5页
近年来山东电网新能源发电容量不断增长,系统调峰能力不足的问题逐渐凸显,特高压直流投产进一步挤占了系统的调峰容量,新能源发电的消纳压力逐步增大。在详细分析山东电网现有运行问题的基础上,从系统调峰、新能源消纳、电网安全、局部... 近年来山东电网新能源发电容量不断增长,系统调峰能力不足的问题逐渐凸显,特高压直流投产进一步挤占了系统的调峰容量,新能源发电的消纳压力逐步增大。在详细分析山东电网现有运行问题的基础上,从系统调峰、新能源消纳、电网安全、局部电网潮流改善、系统调频、电网黑启动、短路电流特性共7个方面,阐述大容量电池储能电站对解决现有山东电网运行问题的可行性,并分析了大容量电池储能电站的运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储能电站 调峰 新能源消纳 潮流控制
下载PDF
全钒液流电池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于庆男 张磊 +1 位作者 杜毅 韩宛辰 《吉林电力》 2016年第5期24-26,共3页
在介绍全钒液流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电池储能调峰电站在大连地区的应用前景及必要性,通过投资估算确定相应的电价政策以实现储能电站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示范性和可行性,提出将大连储能电站的工程规模暂定为200 MW/8... 在介绍全钒液流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电池储能调峰电站在大连地区的应用前景及必要性,通过投资估算确定相应的电价政策以实现储能电站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示范性和可行性,提出将大连储能电站的工程规模暂定为200 MW/800 MW·h,收益按7%考虑,经营期容量电价为2 481元/kW,15年可收回固定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电池储能电站 调峰 容量电价
下载PDF
深度调峰下电站锅炉动调轴流引风机节能改造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威 琚敏 +1 位作者 陈勤根 王准 《风机技术》 2021年第3期94-100,共7页
在电站锅炉动调轴流引风机在设计之初,通常优先考虑中高负荷时引风机的运行经济性。在深度调峰政策背景下,由于中低负荷时引风机效率相对偏低,导致引风机电耗偏高。本文结合某电厂660MW超临界机组引风机性能参数和实际运行情况,根据现... 在电站锅炉动调轴流引风机在设计之初,通常优先考虑中高负荷时引风机的运行经济性。在深度调峰政策背景下,由于中低负荷时引风机效率相对偏低,导致引风机电耗偏高。本文结合某电厂660MW超临界机组引风机性能参数和实际运行情况,根据现场测试试验结果,首先对引风机选型参数进行优化,并提出了引风机本体及电机改造的六种节能改造方案,通过对比六种改造方案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建议对引风机两级叶片进行改型施工改造,改造完成后,进行了100%BMCR、75%BMCR、50%BMCR、40%BMCR四个工况下的性能测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引风机两级叶片改造可以满足机组运行安全性要求,节能效果略好于预期,且改动工作量小,投资回报率高,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性,在深度调峰背景下,值得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锅炉 深度调峰 动调轴流引风机 节能改造
下载PDF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深度调峰风险分析和控制策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盛广玉 《节能与环保》 2018年第10期72-73,共2页
大容量火电机组进行低负荷深度调峰,运行中安全风险明显增加,但可通过合理的运行调整,将安全风险降至最低,确保机组安全运行。本文结合运行经验,对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深度调峰潜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控制策略。
关键词 1000MW 深度调峰 给水流量 脱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