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fe cycle cost and economic assessment of biochar-based bioenergy production and biochar land application in Northwestern Ontario, Canada 被引量:1
1
作者 Krish Homagain Chander Shahi +1 位作者 Nancy Luckai Mahadev Sharma 《Forest Ecosystems》 SCIE CSCD 2017年第1期12-21,共10页
Background: Replacement of fossil fuel based energy with biochar-based bioenergy production can help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while mitigating the advers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and global warming. However,... Background: Replacement of fossil fuel based energy with biochar-based bioenergy production can help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while mitigating the advers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and global warming. However, the production of biochar-based bioenergy depends on a sustainable supply of biomass. Although, Northwestern Ontario has a rich and sustainable supply of woody biomass, a comprehensive life cycle cost and economic assessment of biochar-based bioenergy production technology has not been done so far in the region. Methods: In this paper, we conducted a thorough life cycle cost assessment (LCCA) of biochar-based bioenergy production and its land application under four different scenarios: 1) biochar production with low feedstock availability; 2) biochar production with high feedstock availability; 3) biochar production with low feedstock availability and its land application; and 4) biochar production with high feedstock availability and its land applicationusing SimaPro, EIOLCA software and spreadsheet modeling. Based on the LCCA results, we further conducted an economic assessment for the break-even and viability of this technology over the project period. Results: It was found that the economic viability of biochar-based bioenergy production system within the life cycle analysis system boundary based on study assumptions is directly dependent on costs of pyrolysis, feedstock processing (drying, grinding and pelletization) and collection on site and the value of total carbon offset provided by the system.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ransportation distance and different values of C offset showed that the system is profitable in case of high biomass availability within 200 km and when the cost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exceeds CAD S60 per tonne of equivalent carbon (CO2e). Conclusions: Biochar-based bioenergy system is economically viable when life cycle costs and environmental assumptions are accounted for. This study provides a medium scale slow-pyrolysis plant scenario and we recommend similar experiments with large-scale plants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technology at industrial sca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A LCCA SimaPro biochar Biomass PYROLYSIS BIOENERGY Wood pellets
下载PDF
铁/炭凝胶颗粒高效吸磷以及位点能量分析
2
作者 蒋佰果 李惠平 +1 位作者 周佰勤 庞维海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8-179,共12页
以有机废弃物制备生物炭吸附水体中磷,同步实现了固废的高价值利用以及水体富营养化的抑制,然而缺乏表面修饰的生物炭对磷的吸附能力有限。该文以磁性Fe_(3)O_(4)作为生物炭表面修饰剂,并以壳聚糖为固化剂制备了高效的除磷凝胶颗粒。利... 以有机废弃物制备生物炭吸附水体中磷,同步实现了固废的高价值利用以及水体富营养化的抑制,然而缺乏表面修饰的生物炭对磷的吸附能力有限。该文以磁性Fe_(3)O_(4)作为生物炭表面修饰剂,并以壳聚糖为固化剂制备了高效的除磷凝胶颗粒。利用多种表征技术以及近似位点能量分布理论对磷的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吸附性能提升的关键原因。结果表明Fe_(3)O_(4)的加入极大地促进了磷的吸附,在293 K下,生物炭对磷的饱和吸附量由13.76 mg/g增加到87.79 mg/g。该凝胶颗粒对磷的吸附是一个吸热过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以及Langmuir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磷在凝胶颗粒上的吸附行为。通过表征技术发现Fe与磷之间形成的沉淀是磷吸附的重要机制,孔隙填充、氢键结合和静电吸引同样是B-Fe-C吸附磷的机制。整体而言,化学吸附是主要的吸附机制。此外,对表面近似位点能量分布的分析发现,促进磷与吸附剂表面之间的亲和力以及增加表面高能吸附位点的密集分布是促进磷吸附的一种重要手段。研发的凝胶颗粒对于天然水体中的各种离子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在天然水体中仍能保持对磷的高效吸附,且易于再生。该研究为开发高效除磷吸附剂从设计机理上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吸附 凝胶小球 近似位点能量分布 实际应用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棉杆颗粒热解制炭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贺强 孙姣 +1 位作者 蔡雨辰 陈文义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81-86,114,共7页
为了考察不同热解温度下制备的棉杆颗粒炭(CSPB)的理化性能,评价其农业、工业等不同领域的应用价值和最佳工艺条件.分别采用FTIR分析、元素及工业分析、燃烧测试方法对热解温度在300℃、400℃、450℃、500℃、600℃下制备的CSPB的官能... 为了考察不同热解温度下制备的棉杆颗粒炭(CSPB)的理化性能,评价其农业、工业等不同领域的应用价值和最佳工艺条件.分别采用FTIR分析、元素及工业分析、燃烧测试方法对热解温度在300℃、400℃、450℃、500℃、600℃下制备的CSPB的官能团、元素含量、表观特性及燃烧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CSPB中羟基、脂肪族C-H键、羰基、醚类C-O键等含量逐渐减少,芳香族C=C键逐渐增多,与粉末炭相比其波数在2 000 cm1以下的官能团峰值较大.热解温度对CSPB的性能影响显著,高温颗粒炭有较高的碳含量、固定碳含量、p H值、导电性和持水量,但其跌落强度、质量得率、能量得率、固定碳得率均相对较低,且高温颗粒炭的灰分大、着火点较高.综合考虑450℃热解温度下制备的CSPB性能较好,适用于颗粒活性炭、固体燃料等二次加工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杆颗粒 热解温度 颗粒炭 性能测试 热解炭化
下载PDF
温度对玉米秸秆成型颗粒烘焙制备生物炭及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范方宇 李晗 邢献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20-226,共7页
采用低温烘焙技术制备玉米秸秆成型生物炭,可解决玉米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研究以玉米秸秆成型颗粒为原料,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制备了不同烘焙温度(250~400℃)成型生物炭,采用元素分析、工业分析、能量产率、质量产率、机械性... 采用低温烘焙技术制备玉米秸秆成型生物炭,可解决玉米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研究以玉米秸秆成型颗粒为原料,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制备了不同烘焙温度(250~400℃)成型生物炭,采用元素分析、工业分析、能量产率、质量产率、机械性能、疏水性、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元素K含量等分析生物炭特性。随烘焙温度升高,热值增加,能量产率降低,400℃时,成型生物炭热值为21.86MJ/kg,能量产率为50.17%。成型生物炭颗粒表面裂纹增多,机械性能降低,350℃烘焙成型生物炭(CSP350)机械性能好于400℃烘焙成型生物炭(CSP400),低于成型生物质颗。烘焙生物炭疏水性提升,可贮藏于室外。成型玉米秸秆经烘焙热解发生了脱水、脱羰基、脱甲基反应,纤维素、半纤维素热解剧烈,木质素开始热解。随温度升高,其孔径呈下降趋势,比表面积增大。结果表明,玉米秸秆成型烘焙生物炭可作为优质生物燃料,适宜制备温度为300~3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机械特性 生物炭 成型颗粒 烘焙 生物燃料
下载PDF
不同预处理温度对棉秆焦炭理化及成型燃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徐嘉昱 朱广阔 +2 位作者 高英 杨丽 朱跃钊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6-52,共7页
选取棉秆为原料,采用水热与烘焙2种预处理方法提高棉秆焦炭的燃料特性。经预处理后,得到不同处理温度下棉秆焦炭,并对其理化特性及其成型燃料燃烧特性进行研究;分析水热炭与烘焙炭成型过程及成型能耗、松弛密度、抗压强度和燃烧性能。... 选取棉秆为原料,采用水热与烘焙2种预处理方法提高棉秆焦炭的燃料特性。经预处理后,得到不同处理温度下棉秆焦炭,并对其理化特性及其成型燃料燃烧特性进行研究;分析水热炭与烘焙炭成型过程及成型能耗、松弛密度、抗压强度和燃烧性能。结果表明:预处理后的生物质性能明显改善,C含量与高位热值(HHV)均有显著提升,但水热炭与烘焙炭成型能耗均高于原料;与原料相比,水热炭的松弛密度和抗压强度明显提高,而烘焙炭相反;在燃烧性能上,SR180综合燃烧特性指数S(29.41×10^(-7)min^(2)·℃3)高于原料(26.21×10^(-7)min^(2)·℃3),2种预处理方法均可提高棉秆焦炭的热稳定性,且拥有较宽的燃烧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燃料 成型 水热碳化 焦炭 烘焙
下载PDF
生物质铁矿球团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9
6
作者 魏汝飞 朱玉龙 +1 位作者 龙红明 徐春保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37,共9页
寻找替代能源是减少钢铁工业CO_(2)排放的重要方式,而生物质能是CO_(2)零排放的可替代能源。本文在阐述生物质燃料在炼铁工艺中应用的基础上,重点叙述了其在铁矿球团方面上的应用,并就其还原原理以及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结论表明... 寻找替代能源是减少钢铁工业CO_(2)排放的重要方式,而生物质能是CO_(2)零排放的可替代能源。本文在阐述生物质燃料在炼铁工艺中应用的基础上,重点叙述了其在铁矿球团方面上的应用,并就其还原原理以及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结论表明:天然生物质、生物炭、木质素对铁矿都具有较好的还原性,其中木质素的还原性最强,其还原能力高于煤粉与CO;生物质中提取的纤维素可通过改性制备成球团黏结剂或者黏结相,可用于提高生物质铁矿球团的自身强度。最后,文中指出天然生物质铁矿球团、生物炭铁矿球团、生物质中间体铁矿球团是生物质铁矿球团未来发展的3个方向,开发高强度高反应性生物质铁矿球团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球团 低碳炼铁 还原 生物炭 生物质中间体
下载PDF
核桃壳生物炭小球对雌激素污染物的吸附机制 被引量:3
7
作者 徐欢欢 宋新山 +1 位作者 司志浩 王宇晖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35-842,共8页
为探究生物炭小球对雌激素污染物的吸附机制,以农业废弃物核桃壳为原材料,在400℃下热解碳化制备生物炭,与黏土、碳酸氢钠、硅酸钠混合制备生物炭小球。采用ESEM观察、比表面积测定、红外光谱对其表面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并将其用于对雌... 为探究生物炭小球对雌激素污染物的吸附机制,以农业废弃物核桃壳为原材料,在400℃下热解碳化制备生物炭,与黏土、碳酸氢钠、硅酸钠混合制备生物炭小球。采用ESEM观察、比表面积测定、红外光谱对其表面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并将其用于对雌酮(E1)、雌二醇(E2)和雌三醇(E3)的吸附去除研究。分别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pH、生物炭小球投加量以及雌激素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通过颗粒内扩散、等温吸附、吸附动力学探讨其吸附机制。结果表明:生物炭小球对雌激素的吸附平衡时间为15 min;投加量为1 g、pH为5、初始浓度为2 500μg·L-1时平衡吸附量最大;颗粒内扩散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吸附机制包括分配作用和表面吸附;准二级动力学可较好地描述生物炭小球对雌激素的吸附过程;生物炭小球对雌激素的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所制备的生物炭小球对雌激素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环境治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小球制备 生物炭小球吸附机制 水体雌激素污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