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近平文化思想人民性的三维向度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谢晓娟 周驰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4-29,共6页
人民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本质属性,其植根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人民观,溯源于党百年来的人民文化思想,承继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理念,定基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这一思想的价值意蕴深刻体现在人民是创造历史文明的价值主... 人民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本质属性,其植根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人民观,溯源于党百年来的人民文化思想,承继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理念,定基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这一思想的价值意蕴深刻体现在人民是创造历史文明的价值主体,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价值目标,以人民满意为评判的价值标准,以及维护好发展好人民文化利益的价值实现上。新时代,我们应不断强化党对宣传文化工作的坚强领导,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结构性改革,激发群众的文化主体力量,提升人民的文化获得感,实现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共同富裕,以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强大的思想意志,助推文化自信自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文化思想 人民性 价值意蕴
下载PDF
史实观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的哲学解读
2
作者 周海涛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0,共6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主要体现在:在主体论上,在批判继承传统的“民本”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认识论上,吸收了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提出并实践新时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主要体现在:在主体论上,在批判继承传统的“民本”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认识论上,吸收了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提出并实践新时代的“共同体”意识;在方法论上,把中国古代的“变易”精神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推进“第二个结合”过程中,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深厚的中国特色、文明底色,也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引领世界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华文化 中国精神 民本思想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立德树人下高校思政课建设优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邱梅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133-136,共4页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全面落实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基本遵循,对推进高校思政课建设具有重要的方向引领、思想引领和行为引领的作用。高校思政课是筑牢大学生政治信仰、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增强大学生反渗防变能力的核心课程,大数据时代...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全面落实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基本遵循,对推进高校思政课建设具有重要的方向引领、思想引领和行为引领的作用。高校思政课是筑牢大学生政治信仰、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增强大学生反渗防变能力的核心课程,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课的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因此思政课的师资队伍和教学改革都应守正创新,在立德树人价值导向下实现高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不断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思政课 价值导向
下载PDF
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娟 邓亚男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02-108,共7页
高校思政工作的重点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要着重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近年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缺失、思政教育方式方法的滞后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高校以人为本理念... 高校思政工作的重点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要着重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近年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缺失、思政教育方式方法的滞后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高校以人为本理念下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本文着重分析了以人为本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中存在的些许问题,并就此提出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思政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式、完善教育评价机制、重视心理辅导等措施,旨在为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提供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高校思政教育 创新 路径
下载PDF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向个体需要的多维审思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本燕 王建新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78,共9页
从抽象的人向“现实的个人”推进,从面向人的需要深化至面向个体需要,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亟需探讨的重要议题。面向个体需要既不等同于迎合个体需要,也并非推崇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向个体需要是马克思主义人学... 从抽象的人向“现实的个人”推进,从面向人的需要深化至面向个体需要,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亟需探讨的重要议题。面向个体需要既不等同于迎合个体需要,也并非推崇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向个体需要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贯彻和发展,凸显了人的个体向度,从目标、内容、方法3个维度呈现出丰富蕴含。它以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以满足并引导个体精神需要为核心内容,以“现实的个人”及其需要为实践起点。立足新的时代背景,思想政治教育面向个体需要是规律性、时代性与针对性的统一,既是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应然需求,也是破解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化困境的实然诉求,更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供需契合、结构优化、人民至上,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向个体需要的内在规定。为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需要的积极面向,进而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亲和力的同时,真正做到将人的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一要精准把脉个体需要图景,增强要素供给适配度;二要聚焦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升个体需要层次性;三要助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贯彻“一个不能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 面向个体需要 以人为本 供需契合
下载PDF
“大思政课”视域下“第二课堂”的育人向度及建构进路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恩民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51-54,共4页
“第二课堂”是高校“大思政课”的重要阵地,重在以实践导向夯实思想根基、以集体导向提升团队凝聚力、以问题导向提升育人合力、以成长导向促进个人社会化。如何将“大思政课”与社会现实、热点相结合,并服务于课堂教学,要深化理念认知... “第二课堂”是高校“大思政课”的重要阵地,重在以实践导向夯实思想根基、以集体导向提升团队凝聚力、以问题导向提升育人合力、以成长导向促进个人社会化。如何将“大思政课”与社会现实、热点相结合,并服务于课堂教学,要深化理念认知,摆正“第二课堂”的位置;加强价值引领,挖掘“第二课堂”思政元素;完善制度保障,提升“第二课堂”育人长效性;接续革故鼎新,推进“第二课堂”与时俱进。深刻阐释“大思政课”视域下“第二课堂”的面相描画、育人向度和建构进路,为实现高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任务助势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课 “第二课堂” 育人向度 建构进路
下载PDF
元代碑铭散文教学中的思政元素挖掘——以马祖常的碑铭散文为例
7
作者 卜泽宇 温斌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3-116,共4页
本文以马祖常的碑铭散文为例,通过挖掘元代碑铭散文教学中的思政元素,指出其中突出的文化交融之旨,体现的崇尚仁爱、重视民生的思想精髓。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文化交融” “家国情怀” “民本思想
下载PDF
原旨与衍变:儒家民本思想的渊源、局限与启示
8
作者 张冬利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32-43,共12页
通过分析政道与治道的转换与辩证关系、“谋及庶人”与“庶人不议”的转换与辩证关系、“君为政本—民为邦本”的结构性双向强化与制约机制,揭示了儒家民本思想在理论上对统治者与民众关系的理想构建,以及在不同政治背景下的多样性与复... 通过分析政道与治道的转换与辩证关系、“谋及庶人”与“庶人不议”的转换与辩证关系、“君为政本—民为邦本”的结构性双向强化与制约机制,揭示了儒家民本思想在理论上对统治者与民众关系的理想构建,以及在不同政治背景下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进而考察了其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影响。对儒家民本思想的现代解读,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治理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策略,有助于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治理需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本思想 社会治理 意识形态
下载PDF
《曹刿论战》“小信未孚”解——《左传》语词小札
9
作者 魏伯河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56-61,共6页
《曹刿论战》中“小信未孚”一语,现有解读均不能令人信服。“孚”字虽有“信”义,但无关乎大小,因而将“孚”释为“大信”并无充分依据。只有将其与周初以来形成的民本思想联系起来,才能做出合理解释。与“小信”对应的“大信”以及与... 《曹刿论战》中“小信未孚”一语,现有解读均不能令人信服。“孚”字虽有“信”义,但无关乎大小,因而将“孚”释为“大信”并无充分依据。只有将其与周初以来形成的民本思想联系起来,才能做出合理解释。与“小信”对应的“大信”以及与“小惠”对应的“大惠”,都是指顺应民心、施行德政,使人民得到长久、普遍的好处。另外,史家叙事常用详略互见之法,《曹刿论战》中省略的大量文字,在《季梁谏追楚师》中则有详细表述。两者对照阅读,可于“互文”中“见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信未孚 《曹刿论战》 《左传》 民本思想
下载PDF
基于“大思政课”培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者的价值导向和实践路径
10
作者 王海容 王贝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3-50,共8页
青年学生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者。高校作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前沿阵地,应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科学内涵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大思政课”建设的基本要求,深刻理解基于“大思政课”培养中华民族... 青年学生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者。高校作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前沿阵地,应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科学内涵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大思政课”建设的基本要求,深刻理解基于“大思政课”培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者的价值导向,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定青年学生文化自信,培养青年学生家国情怀,激发青年学生使命担当。基于此,“大思政课”培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者应站稳政治立场,做好顶层设计,形成教育合力,坚持守正创新,引领青年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和自觉性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激励青年学生更好地担负起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新使命,启发青年学生在坚持“两个结合”中不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课”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立德树人 价值导向
下载PDF
思政引领、以人为本的桥梁工程教学设计——以梁桥概述为例
11
作者 胡正 王健 +1 位作者 戴北冰 刘建坤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0期108-111,共4页
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中,思政元素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该文以桥梁工程课程的梁桥概述一节为例,探讨如何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首先介绍思政元素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接着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 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中,思政元素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该文以桥梁工程课程的梁桥概述一节为例,探讨如何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首先介绍思政元素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接着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学情分析与学情优化等角度,详述思政元素引领下,以人为本的桥梁工程教学设计理念。实践表明,思政元素的融入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念,提高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对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梁桥概述 思政元素 以人为本 教学设计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接受的问题与对策
12
作者 刘智玉 周业勤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27-131,共5页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话语在学生认知建构、情感内化、行为选择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各个环节起着重要作用。当前,思政课教学话语接受过程中存在着学生话语接受倾向功利化、话语接受效果浮于表面以及知行转化障碍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话语在学生认知建构、情感内化、行为选择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各个环节起着重要作用。当前,思政课教学话语接受过程中存在着学生话语接受倾向功利化、话语接受效果浮于表面以及知行转化障碍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教师未能走进学生生活因而对学生话语接受特点把握不到位、现有考核方式偏重于教材话语记忆以及课程实践教育未能真正走进现实生活。因此,为提高思政课教学话语接受程度,需要思政课教师走进学生生活、在互动中实现师生话语融合;创设民主宽松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走进社会的条件,促进知行转换;丰富考核内容,重点考核学生话语中的三观而非教材话语的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话语 话语接受 以人为本 实践教育
下载PDF
苏东坡仁政爱民与民本思想探究
13
作者 段琼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6,共3页
苏东坡仁政爱民与民本思想主要源于《尚书》“民为邦本”的思想指引和父母的言传身教。民不仅是国家兴衰存亡的根本,也是君权赖以存在的基础。作为一个封建士大夫,苏东坡充分看到了人民的重要性,因而在为官四十年中,他始终奉行仁政爱民... 苏东坡仁政爱民与民本思想主要源于《尚书》“民为邦本”的思想指引和父母的言传身教。民不仅是国家兴衰存亡的根本,也是君权赖以存在的基础。作为一个封建士大夫,苏东坡充分看到了人民的重要性,因而在为官四十年中,他始终奉行仁政爱民与民本思想,在劝诫统治者应当行“仁政”、不与民争利、要结天下人心的同时,倾其一生致力于为老百姓解困救难,为民办事,替民说话,做了不少利民、惠民的实事,由此受到民众的普遍爱戴与深切怀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东坡 仁政爱民 民本思想 执政典范 传承弘扬
下载PDF
“大思政课”:大中小学思政课协同育人的重要方向和着力点
14
作者 顾恩平 《阴山学刊》 2024年第1期106-112,共7页
“大思政课”之大,在于立足“大时代”,展现“大视野”,打造“大队伍”,整合“大资源”。善用“大思政课”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协同育人,需要进一步明晰问题指向。把“大思政课”作为大中小学思政课改革的重要方向和着力点,从锻造育人铁... “大思政课”之大,在于立足“大时代”,展现“大视野”,打造“大队伍”,整合“大资源”。善用“大思政课”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协同育人,需要进一步明晰问题指向。把“大思政课”作为大中小学思政课改革的重要方向和着力点,从锻造育人铁军、建强育人格局、锤炼育人金课入手,解决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协同育人中存在的一系列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实现“大思政课”理念在思政课教学中落地生根,办好、建好、讲好“大思政课”,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课” 大中小学思政课 协同育人 问题指向 立德树人
下载PDF
贯彻以人为本思想,促进农牧民补助奖励政策创新和实施绩效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新一 尹晓飞 +1 位作者 周晓丽 李平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0年第4期114-122,共9页
农牧民补助奖励政策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施的政策性最足、资金量最大、受益者最多的草原保护建设与科学利用措施,体现了草原工作由"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思想的转变,践行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 农牧民补助奖励政策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施的政策性最足、资金量最大、受益者最多的草原保护建设与科学利用措施,体现了草原工作由"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思想的转变,践行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补奖政策还需延续和完善,以促进草原地区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奖政策 以人为本 可持续发展 思想体现
下载PDF
对我国竞技体育体制人本思想的思考 被引量:10
16
作者 戴永冠 许斌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22,共4页
理论界对我国竞技体育体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训练、竞赛等领域,对人本思想探讨很少;后奥运时代我国竞技体育体制人本思想应该全面把握以下3点:全面发展运动员素质、立足于运动员可持续发展、保障运动员权益。其中,全面发展运动员... 理论界对我国竞技体育体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训练、竞赛等领域,对人本思想探讨很少;后奥运时代我国竞技体育体制人本思想应该全面把握以下3点:全面发展运动员素质、立足于运动员可持续发展、保障运动员权益。其中,全面发展运动员素质是基础,保障运动员权益是保证,运动员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体制 人本思想 可持续发展 中国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哲学解读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丽兵 庆承松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3-135,共3页
思想政治教育能不能生活化需要从哲学层面进行解读。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和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完善的最终目的入手,可以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 思想政治教育能不能生活化需要从哲学层面进行解读。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和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完善的最终目的入手,可以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促进人的发展完善有着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生活化 意识形态性 人的发展完善
下载PDF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41
18
作者 李爱国 林亚梅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0-103,共4页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它要求高校要科学定位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要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为学生素质拓展服务,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启示 以人为本 实践能力
下载PDF
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71
19
作者 戴树根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122-125,共4页
构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仅是教育的本质所决定 ,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所要求 ,也是教育现状所必需。构建这样的体系 ,必须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建立大学生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注重人文关怀 ,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心理健... 构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仅是教育的本质所决定 ,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所要求 ,也是教育现状所必需。构建这样的体系 ,必须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建立大学生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注重人文关怀 ,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 ;利用现代传播手段 ,建立以校园网络为载体的互动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依托学生宿舍和学生社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服务体系 构建 大学生就业指导 学生社团 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教育管理 以人为本 科技进步 社会发展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参与式教学的探索——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媛媛 崔亚珍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3期39-41,共3页
参与式教学是教育部倡导的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重要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建设目标相契合,符合课程目标和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特点。参与式教学在"基础课"中的实现形式有情景演示、话题讨论、实践成果展... 参与式教学是教育部倡导的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重要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建设目标相契合,符合课程目标和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特点。参与式教学在"基础课"中的实现形式有情景演示、话题讨论、实践成果展示、角色互换等。实施参与式教学,充分准备是基础,教师观念转变是重点,"人本主义"理念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参与式教学 基础课 以人为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