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7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Right to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thnic Minorities Promo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dea of Putting People First
1
作者 SHERAB NYIMA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10年第6期23-28,共6页
I. The Idea of Putting People First and the Right to Development from the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 of Human Rights
关键词 The Right to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thnic Minorities Promo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dea of Putting people First CPC
下载PDF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理念解读
2
作者 岳文婷 康月平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2-98,共7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核心和灵魂。其中兼具创造性和引领性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理念,为探寻法治国家建设的方向注入了全新的价值导向。“以人民为...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核心和灵魂。其中兼具创造性和引领性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理念,为探寻法治国家建设的方向注入了全新的价值导向。“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法治观,同时也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法治观。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理念指导下,我国的立法、执法和司法实践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极大地保护了人民的利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新时期需要进一步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理念的实施,必须坚持进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伟大实践,坚持以人民的满意度作为法治建设成效的最终标准,坚持造福人民保护人民的初心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 法治理念
下载PDF
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论析——基于历史主动精神的视角
3
作者 刘保国 成婷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17,共8页
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自觉主动地认识和创造历史的过程中不断生成的精神品质,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强烈的历史担当、坚定的历史自信、高度的历史自觉。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了这种历史主动精神。“发展为了人民... 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自觉主动地认识和创造历史的过程中不断生成的精神品质,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强烈的历史担当、坚定的历史自信、高度的历史自觉。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了这种历史主动精神。“发展为了人民”表明了中国共产党践行根本宗旨的历史担当;“发展依靠人民”昭示了中国共产党相信人民群众的历史自信;“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追求共同富裕价值目标的历史自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历史主动精神 新时代
下载PDF
新中国17年“为人民服务”设计思想的形成与实践
4
作者 易建芳 黄志红 李秀梅 《丝网印刷》 2024年第2期61-64,共4页
“为人民服务”是延安文艺思想的重要成果。在建设新中国的背景下,新中国设计领域继承和强化、实践了这一思想,并拓展了新的服务方式。文章通过对设计历史文献的考证,梳理了新中国17年“为人民服务”设计思想的历史发展,并进一步探讨其... “为人民服务”是延安文艺思想的重要成果。在建设新中国的背景下,新中国设计领域继承和强化、实践了这一思想,并拓展了新的服务方式。文章通过对设计历史文献的考证,梳理了新中国17年“为人民服务”设计思想的历史发展,并进一步探讨其重要影响与当代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17年 为人民服务 设计思想
下载PDF
民国时期陆叔昂的农村改进思想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宋超军 姜缘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2-58,共7页
陆叔昂详细论述农村改进的起源、内容和组织模式,阐明乡村建设运动的前因后果,并强调农村改进既需要农民的积极主动参与,也离不开专门的农村改进人才的带动、指导。陆叔昂的农村改进思想为当下的乡村建设提供了启示:乡村振兴应以农民为... 陆叔昂详细论述农村改进的起源、内容和组织模式,阐明乡村建设运动的前因后果,并强调农村改进既需要农民的积极主动参与,也离不开专门的农村改进人才的带动、指导。陆叔昂的农村改进思想为当下的乡村建设提供了启示:乡村振兴应以农民为中心,激发农民主体意识;乡村振兴既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也要提升农民素质素养;乡村振兴应重视人才作用,培养更多乡村自治人才;乡村振兴应因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陆叔昂 农村改进思想 乡村振兴战略 “富教兼施”
下载PDF
“人民就是江山”的三重维度
6
作者 张雪宁 肖大伟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3,14,共4页
“人民就是江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史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出的关于党的执政理念的重要思想,其核心理念阐述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以“人民就是江山”的理论维度为前提,研究其深厚的理论基础;以“人民就是江山”的实践... “人民就是江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史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出的关于党的执政理念的重要思想,其核心理念阐述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以“人民就是江山”的理论维度为前提,研究其深厚的理论基础;以“人民就是江山”的实践维度为核心,总结党百年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经验;以情感维度为依归,增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情感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利益 人民江山 三重维度
下载PDF
“人民至上”理念的学理诠释、历史阐释与时代新意
7
作者 陈莹莹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和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人民至上”理念蕴含丰富的理论内涵。就“人民至上”命题本身而言,既蕴含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的历史观,又蕴含...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和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人民至上”理念蕴含丰富的理论内涵。就“人民至上”命题本身而言,既蕴含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的历史观,又蕴含社会进步以人的进步与发展为最高目标的价值观。在不同历史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不同,相应地对人民至上理念的阐释也不同。民主革命时期,“人民至上”内蕴“依靠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革命目标”;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人民至上”凝结“支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政治追求”;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民至上”内嵌“为了人民实现生活富裕的发展要求”。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把人民比喻成天地、江山、父母、老师,凸显人民地位至上、权力至上、利益至上、智慧和标准至上,生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理念的时代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人民至上 学理诠释 历史阐释 时代新意
下载PDF
“利人”思想在明代服装结构中的体现
8
作者 贾琦 张小娟 蓝越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41-46,共6页
中国传统造物思想是古人在长期的造物活动中凝练而成的智慧结晶,“利人”作为造物思想之一,在中国传统服装制作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学界对中国传统服装结构中蕴含的造物思想仍有待深入研究。大量明代小说传记、诗词歌赋、绘画资料及经... 中国传统造物思想是古人在长期的造物活动中凝练而成的智慧结晶,“利人”作为造物思想之一,在中国传统服装制作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学界对中国传统服装结构中蕴含的造物思想仍有待深入研究。大量明代小说传记、诗词歌赋、绘画资料及经考古发掘出的服装实物都为研究明代服装结构中的“利人”思想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文章首先对中国传统“利人”思想进行归纳整理,其次分析了明代服装结构的产生原因,最后通过选取现存明代服装实物中的代表性结构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检索法与图文互证法,从服装传承、改良与创新和民族融合四个角度,分析明代服装结构中存在的“利人”思想及成因,以期对传统造物中“利人”思想进行研究,探索现代中国服饰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人”思想 传统造物思想 明代服装 结构研究
下载PDF
价值理性的回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9
作者 何小艳 《西部现代职业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1-6,20,共7页
在启蒙运动中发展起来的理性主要是解放人类思想的价值理性,随着理性的演进和发展,又被分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两者齐驱并进,构成了理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资本主义逻辑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力操控下,工具理性的过度占位,人民立场的缺... 在启蒙运动中发展起来的理性主要是解放人类思想的价值理性,随着理性的演进和发展,又被分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两者齐驱并进,构成了理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资本主义逻辑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强力操控下,工具理性的过度占位,人民立场的缺失,使劳动人民愈发为工具手段奴役化,主要表现为人民追求物质化、劳动行为同质化和劳动产品利润化。而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人民立场强调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无疑是对价值理性的一大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理性 马尔库塞 工具理性 习近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下载PDF
中华孝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0
作者 赵洪霞 郎华国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3期51-55,共5页
中华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纽带,是中华儿女的立身之本、齐家之宝、治国之道,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提升个人修养、维护家庭和睦、促进社会和谐、助推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孝文化的必由之路。... 中华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纽带,是中华儿女的立身之本、齐家之宝、治国之道,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提升个人修养、维护家庭和睦、促进社会和谐、助推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孝文化的必由之路。在系统梳理孝文化演变历程、发展脉络基础上,理解孝文化的时代局限性,推导出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实现孝文化“两创”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依托数字化手段,更新孝文化观念,强化孝文化教育,发展孝文化产业,推动孝文化传播,使孝文化真正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文化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古为今用 推陈出新 人民
下载PDF
主体逻辑与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人民主体论的理论主线考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许光伟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0,共10页
习近平人民主体论的理论实质是确立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主体论”,以此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内在结构为主体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机理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主体逻辑,理论基础为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劳动价值... 习近平人民主体论的理论实质是确立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主体论”,以此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内在结构为主体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机理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主体逻辑,理论基础为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这一结构由习近平人民主体论的唯物史观体系化导出,机理落成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践。新时代的这一发展线索依照唯物辩证法主体路径展开,分析路线为:劳动过程文明规划→主体逻辑与人民主体范畴→中国式现代化→主体方法论。中国式现代化难题是“中国式”与“现代化”如何结合。依循人民至上,主体范畴落脚于主体现代化;作为对中国式与现代化的理论注解,主体范畴导出经济范畴的路径锁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道路特征和实践品格。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突出社会主义主体范畴对于景观现代化的概念统帅作用,理性定格党对于社会经济工作的统一领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人民主体论 主体逻辑 主体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本土化视角下中国人权理念的形成 被引量:2
12
作者 吕怡维 《现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3-117,共15页
人权植根于各个具体的社会与文化的土壤之中,由地方性价值和知识、经验产生、发展而来,具有固有的本土属性。人权规范的有效性建立在与各个具体的本土的社会、价值和需求相契合的基础上,因而如何实现人权价值和规范的本土化发展,已成国... 人权植根于各个具体的社会与文化的土壤之中,由地方性价值和知识、经验产生、发展而来,具有固有的本土属性。人权规范的有效性建立在与各个具体的本土的社会、价值和需求相契合的基础上,因而如何实现人权价值和规范的本土化发展,已成国际人权发展的趋势。中华“以民为本”的文化传统中蕴含着“保障民众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的本土人权文化基因,其作为本土人权文化资源,在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引领下得到继承、创新,完成了内涵本质的历史性变革和超越,成为具有贯古通今中国特色的人权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 本土化 以民为本 以人民为中心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高校人才培养的逻辑理路与实践策略 被引量:6
13
作者 叶美兰 武翠红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4-75,共12页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这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又一战略性教育目标,对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发...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这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又一战略性教育目标,对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建设教育强国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流人才培养是“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根本职能和逻辑旨归。深入剖析“双一流”建设高校人才培养的逻辑理路,科学构建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策略,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双一流”所亟须的。“双一流”建设高校人才培养的逻辑理路是:历史逻辑——践行好一流人才培养的核心使命;理论逻辑——培养心怀“国之大者”一流人才的应然之意;实践逻辑——扎实走好一流人才自主培养之路。目前,我国“双一流”建设已从“统筹推进”阶段转向“深入推进”阶段。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探索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需要直面现实挑战:在理论层面,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有待加快;在模式层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难点亟须破解;在保障层面,人才培养质量保障能力仍需继续提高。为此,建议基于“一流多元”双向建构的理念,紧密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多维度夯实一流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构建更加多元的一流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保障体系,切实提升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供给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人才培养 逻辑理路 立德树人 “一流多元”理念
下载PDF
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索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文华 孙维琪 《高教学刊》 2023年第20期179-182,共4页
综合英语是英语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获取语言知识体系、提高英语应用及思辨能力、提升人文素养的关键课程。因此,综合英语实施课程思政势在必行。该文以综合英语为例,选取典型的单元课堂设计,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 综合英语是英语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获取语言知识体系、提高英语应用及思辨能力、提升人文素养的关键课程。因此,综合英语实施课程思政势在必行。该文以综合英语为例,选取典型的单元课堂设计,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探讨综合英语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路径,从而为英语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实践探索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英语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设计思路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金正恩时代朝鲜的“人民群众第一主义”
15
作者 李永春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29-37,141,共10页
“人民群众第一主义”是把人民群众视为革命和建设的主人,并依靠人民群众,为人民忘我服务的政治理念。金正恩继承和发展金日成的“主体思想”和金正日的“先军思想”,将“金日成金正日主义”确立为朝鲜的指导思想,并将其本质规定为“人... “人民群众第一主义”是把人民群众视为革命和建设的主人,并依靠人民群众,为人民忘我服务的政治理念。金正恩继承和发展金日成的“主体思想”和金正日的“先军思想”,将“金日成金正日主义”确立为朝鲜的指导思想,并将其本质规定为“人民群众第一主义”。朝鲜指导思想的核心概念是“人民群众”,“主体思想”和“先军思想”均源自金日成和金正日的“以民为天”思想。金正恩也遵照这一思想,将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设定为国家目标,提出了“人民群众第一主义”,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取得了丰硕成果,进一步巩固了以金正恩为核心的全党全社会的团结一心。近年来,朝鲜劳动党党章将“人民群众第一主义政治”规定为社会主义基本政治方式,此举表明,如同金正日时代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方式“先军政治”提升为“先军思想”,“人民群众第一主义”已经被提升为金正恩时代朝鲜的指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群众第一主义” “以民为天” “主体思想” “金日成金正日主义”
下载PDF
作为政治过程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一种形态化的阐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杰 《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11,共7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式民主在政治实践中的经验表达,是以政治过程为特质,抽象和概括出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新政治理念和新型民主形态。在这一理念和形态下,民主不仅是在宪法和法律条文下的一种制度,更是一种生机勃勃的政治生活和... 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式民主在政治实践中的经验表达,是以政治过程为特质,抽象和概括出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新政治理念和新型民主形态。在这一理念和形态下,民主不仅是在宪法和法律条文下的一种制度,更是一种生机勃勃的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民主的实践过程,致力于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完善制度和规范程序,努力使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民主宗旨得到实质性的保障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政治过程 民主形态 人民性
下载PDF
“为民造福”理念:逻辑生成、科学内涵及实践进路 被引量:2
17
作者 丁俊萍 陈婉婉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29,共10页
“为民造福”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恪守不渝的执政理念。它的提出,对于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巩固党的执政之基、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民造福”理念的生成,是一个立足正确理论起点、赓续百年历史传... “为民造福”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恪守不渝的执政理念。它的提出,对于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巩固党的执政之基、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民造福”理念的生成,是一个立足正确理论起点、赓续百年历史传统、汲取深厚文化基因的过程,是蕴含着党的根本立场、发展动力以及价值旨趣的科学理论命题。践行这一理念,须增强党员干部“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加强为民造福的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为民造福的长效机制,不断做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业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民造福”理念 重大意义 逻辑生成 科学内涵 实践进路
下载PDF
中国传统服饰中补缀造物思想分析及启示 被引量:1
18
作者 蓝越 张小娟 贾琦 《服装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435-440,共6页
补缀是中国传统服饰结构中运用极为广泛的一种形式,采用文献研究以及图像考察的方法,从补缀形制、结构和材质3方面剖析其蕴含的造物思想。研究认为,中国传统服饰中的补缀凝练着“致用利人”“节用”和“日用即道”的造物思想,揭示了人... 补缀是中国传统服饰结构中运用极为广泛的一种形式,采用文献研究以及图像考察的方法,从补缀形制、结构和材质3方面剖析其蕴含的造物思想。研究认为,中国传统服饰中的补缀凝练着“致用利人”“节用”和“日用即道”的造物思想,揭示了人与物互动的设计法则,包括生理尺度、价值尺度和功用尺度,其所展现的人、物、自然审美观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也为现代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缀 造物思想 尺度 致用利人 节用 日用即道
下载PDF
课程思政与高校武术课程融合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燕 《体育科学研究》 2023年第4期88-92,共5页
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想要充分实现立德树人这一目标,有必要实现思政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基于此,为提升高校武术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探究课程思政与高校武术课程融合的解决路径。在明确教育整体性原则、人文精神价值观、素质... 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想要充分实现立德树人这一目标,有必要实现思政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基于此,为提升高校武术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探究课程思政与高校武术课程融合的解决路径。在明确教育整体性原则、人文精神价值观、素质教育理念、艺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等四方面学理支撑的基础上,分析课程思政与高校武术课程融合的必要性,两者的融合满足“三全育人”的教学方针,可以促进高校武术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并树立正确的三观,落实学校的教育任务。针对高校对思政教学的重视度较低、缺少有效的融合方法、教育资源不完善、教学评价体系需改进等融合课程思政与武术课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高校对思政教学的重视程度、优化融合教学方法、注重社会实践、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和营造良好的思政教育环境的解决路径。以期通过此次研究,为真正实现课程思政与高校武术课程完美融合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武术课程 课程思政 三全育人 立德树人理念 教学评价体系
下载PDF
唐宋官箴与民本思想
20
作者 王朋飞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9-26,共8页
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官箴文献发展的转型期,从民本的角度看,这种转型表现在官箴书中出现了民本的专论,君箴大量出现,官箴更趋实用化。此时期的官箴在道德修养、人际关系和施政措施中都体现出了民本思想。唐宋官箴影响了后世官箴的编写,... 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官箴文献发展的转型期,从民本的角度看,这种转型表现在官箴书中出现了民本的专论,君箴大量出现,官箴更趋实用化。此时期的官箴在道德修养、人际关系和施政措施中都体现出了民本思想。唐宋官箴影响了后世官箴的编写,培养了官员的品格,为官员施政提供了具体的指导,这些都推动了民本思想的传播、发展与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箴 民本 唐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