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中国男子篮球队防守对手3分球进攻的分析——以第14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和第28届奥运会男子篮球比赛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劲松 王燕 周珂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39,43,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录像观察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国男子篮球队对手3分球进攻的战术防守效果进行分析,指出中国男子篮球队在防守3分球时的主要问题:在防守快攻时,重视限制区周围的防守,放松对3分区的防守;使用区域联防时,对手的...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录像观察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国男子篮球队对手3分球进攻的战术防守效果进行分析,指出中国男子篮球队在防守3分球时的主要问题:在防守快攻时,重视限制区周围的防守,放松对3分区的防守;使用区域联防时,对手的3分球运用率和命中率较高;在半场人盯人时,防守范围较小,是松动盯人,使对手容易进攻到3分线从而获得较多的3分球进攻机会;高大运动员防守对手3分球进攻的意识和能力不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 篮球 防守 3分球 中国
下载PDF
激励理论新解 被引量:42
2
作者 章凯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9-92,98,共5页
本文重新探讨了激励的本质及其理论基础 ,主张在管理中 ,激励是激发或培养人的工作动机 ,促使人为实现群体或组织的目标增强行为努力的过程。人性假设是激励的理论基础 ,认为人在本质上是一种有意识的、自组织的、寻求意义的观念性动物 ... 本文重新探讨了激励的本质及其理论基础 ,主张在管理中 ,激励是激发或培养人的工作动机 ,促使人为实现群体或组织的目标增强行为努力的过程。人性假设是激励的理论基础 ,认为人在本质上是一种有意识的、自组织的、寻求意义的观念性动物 ,人生活的意义在于不断地实现心中的目标 ,并不断形成新的目标。从这一激励涵义出发 ,依据作者提出的“目标人”假设 ,文章系统分析了激励的依据、类型、影响因素、以及激励强度的理论模型 ,修正了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理论 激励 依据 类型 本质 人性假设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数字经济赋能绿色低碳发展论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田华文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0-39,共10页
“双碳”目标是引领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对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远意义。作为赋能“双碳”目标的新引擎,数字经济凭借技术创新效应、产业升级效应、生态普惠效应,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重塑生... “双碳”目标是引领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对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远意义。作为赋能“双碳”目标的新引擎,数字经济凭借技术创新效应、产业升级效应、生态普惠效应,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重塑生活生态空间创造更多可能性,进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然而,当前三大产业仍具有较大碳减排空间,亟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此,我国应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以“双碳”目标为导向,坚持“数字化+低碳化”发展路线,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把准“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加快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完善“信息化+集约化”发展模式,引导现代服务业绿色转型。在政策措施层面,应深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以数字治理赋能多维降碳发展;大力促进数字金融发展,以金融科技缓解碳减排融资约束;稳妥推动碳市场体系建设,以技术手段助力碳排放权交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数字经济 绿色低碳转型 “智改数改”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标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希刚 吴静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1-19,共9页
在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选择,明确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特征,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标的价值意义。从目标确立、目标内涵、目标实现三个维度出发进行探究,深化着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人与自然和谐... 在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选择,明确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特征,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标的价值意义。从目标确立、目标内涵、目标实现三个维度出发进行探究,深化着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标的全面理解与科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确立具有历史开创性,提出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新道路,为世界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内涵极为丰富,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的目标内涵要求,彰显着复杂主客体关系及其生态文明伦理,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综合发展的现代化的目标追求。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实现需要全面贯彻,体现为生态化目标贯穿中国现代化全过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则贯穿生态文明建设全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全面践行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目标
下载PDF
邓小平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论述 被引量:3
5
作者 彭立学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14,共3页
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中从价值目标上强调了人作为社会生产力主体的作用 ,强调了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了人的能力的发展 ,使人的本质力量能够得到充分显现。
关键词 社会主义本质 价值目标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下载PDF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论 被引量:3
6
作者 赖黎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85-88,141,共5页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被“十六大”提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一要务的地位 ,这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论的基础之上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公民社会的最高价值目标 ,开创了中国发展史上的一个新时代。当前只有在全面实...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被“十六大”提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一要务的地位 ,这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论的基础之上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公民社会的最高价值目标 ,开创了中国发展史上的一个新时代。当前只有在全面实现“小康”的实践中才能有效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 价值目标
下载PDF
论经济人理性与企业社会责任——基于企业目标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王丽英 刘后平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74-78,共5页
本文从经济学理论和社会现实角度分析了经济人的理性传统,现代企业目标与经济学理论的关联、企业目标中社会责任内涵的缺失及其危害,提出了在现代企业目标中应该嵌入社会责任因素。
关键词 经济人假设 企业目标 社会责任
下载PDF
在线教育的目标:培养“完整的人” 被引量:3
8
作者 韩斌 《开放学习研究》 2018年第5期34-40,62,共8页
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让每个公民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机会和能力,这是新时期国家对于教育的明确要求。随着未来人才结构的变化,在线教育的服务对象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习者,在线教育的目标便成为需要进一步研... 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让每个公民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机会和能力,这是新时期国家对于教育的明确要求。随着未来人才结构的变化,在线教育的服务对象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习者,在线教育的目标便成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文章探讨了在线教育要在高尚教育与实利教育之间,知识、技能教育和创新教育之间,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之间寻求平衡的现实使命。研究提出了在线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是一个狭隘的商业目标,而是培养"完整的人"。在追求这个最终目标的过程中,在线教育应当广泛呵护社会的创新基因,提供更加开放而包容的教育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教育 教育目标 完整的人 线下教育
下载PDF
大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结合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杜德省 于秀国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60-64,共5页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人的劳动、人的社会关系、人的需要和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大学生全面发展是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得到知识、能力、社会关系、素质与个性的全面发展。大学...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人的劳动、人的社会关系、人的需要和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大学生全面发展是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得到知识、能力、社会关系、素质与个性的全面发展。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是内在统一的。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结合,可以从实施目标牵引式学业规划方案着手,以学生发展目标为导向,贯穿大学全方位和全过程,将专业学习与素质拓展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 个性发展 目标牵引 学业规划
下载PDF
文化价值管理论要 被引量:1
10
作者 乔东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9-71,共3页
文化价值管理理论是对传统管理理论模式的全面超越和扬弃 ,这种以突现人的主体性为核心的管理理论的“哥白尼式革命”与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有着异曲同工之趣。重视人的主体性 ,主张“目的人”思想放弃“工具人”思想 ,成为西方传统... 文化价值管理理论是对传统管理理论模式的全面超越和扬弃 ,这种以突现人的主体性为核心的管理理论的“哥白尼式革命”与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有着异曲同工之趣。重视人的主体性 ,主张“目的人”思想放弃“工具人”思想 ,成为西方传统管理理论走出自身困境的最优选择。我国企业管理中人的主体性和目的性的发挥应充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浓厚的人文精神 ,结合西方传统科学管理中先进的理性管理理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哥白尼式革命 主体性 工具人 目的人
下载PDF
天人秩序法则的重建——宋应星生态伦理思想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雪艳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5-7,共3页
以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存世著作为蓝本,就其"天有显道"的生态伦理意识、"天工开物"的生态伦理实践观与"物尽其用"的生态伦理保护观进行梳理和发掘,旨在揭示其"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的同时,阐发... 以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存世著作为蓝本,就其"天有显道"的生态伦理意识、"天工开物"的生态伦理实践观与"物尽其用"的生态伦理保护观进行梳理和发掘,旨在揭示其"天人合一"生态伦理思想的同时,阐发其"天人秩序法则"重建的伦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应星 生态伦理思想 天人秩序法则 伦理目标
下载PDF
第14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队3分球的运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劲松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80-82,共3页
通过对第 14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男篮 6场比赛中运用 3分球的技战术统计 ,把中国队 3分球的投篮技术、战术和不同防守情况下的运用与对手进行对比研究 ,分析中国男篮
关键词 男子篮球锦标赛 中国队 3分球 心理素质
下载PDF
关于新时期推进国民素质现代化的思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霓 高晓明 《科教导刊》 2018年第16期150-151,158,共3页
当今世界,国家现代化的程度在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现代化的程度,国别间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国民素质的竞争。本文给出了"国民素质现代化"的内涵,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分析了我国&... 当今世界,国家现代化的程度在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现代化的程度,国别间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国民素质的竞争。本文给出了"国民素质现代化"的内涵,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分析了我国"国民素质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滞后所带来的现实问题,并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分析方法,分析了人类社会"人的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及其主要特征,初步探讨了新时期加快推进我国国民素质现代化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素质现代化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下载PDF
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高校德育目标的达成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劲松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8期17-19,共3页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每个个人全面发展的本质。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下,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德育工作的目标和追求,充分开发大学生的潜力,并根据社会发展的根本...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每个个人全面发展的本质。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导下,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德育工作的目标和追求,充分开发大学生的潜力,并根据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和大学生时代特点,努力通过各种方法和措施,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高校 德育目标
下载PDF
承德市森林碳汇价值核算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颖 易爱军 《创新科技》 2022年第5期83-92,共10页
森林在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促进承德市森林固碳效益的发挥,加强森林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承德市“双碳”目标的实现,采用蓄积量扩展法对承德市森林碳汇价值进行了核算,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008... 森林在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促进承德市森林固碳效益的发挥,加强森林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承德市“双碳”目标的实现,采用蓄积量扩展法对承德市森林碳汇价值进行了核算,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008—2020年,承德市森林碳储量年复合增长率为7.92%,森林幼龄林碳汇量最大,过熟林碳汇量最小。2020年,承德市活立木和森林碳汇价值量分别为2.18亿元和2.15亿元,分别占当年承德市GDP的0.141%和0.138%,说明森林碳汇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研究也对森林碳汇价值核算的多效益、森林碳汇核算的最优价格、城市林业发展及碳汇市场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建议承德市应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增加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等,进一步发挥碳汇效益,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碳汇 价值核算 蓄积量扩展法 经营管理 “双碳”目标
下载PDF
一类不定性多人两层多目标协调决策模型的初探(英文)
16
作者 王緌 徐玖平 《运筹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9-56,共8页
考虑到组织决策中分权的普遍存在和高低管理层间依靠信息沟通所发生的控制和协调行为以及组织环境和内部条件的真实特征-不定性,本文将一类特殊的多人两层多目标协调决策模型置于组织不定性环境中予以研究,提出了不定性多人两层多目标... 考虑到组织决策中分权的普遍存在和高低管理层间依靠信息沟通所发生的控制和协调行为以及组织环境和内部条件的真实特征-不定性,本文将一类特殊的多人两层多目标协调决策模型置于组织不定性环境中予以研究,提出了不定性多人两层多目标协调决策模型.并通过模型的不断转化和K-T条件的应用,最终转化为确定的一般目标规划模型.同时,考虑到上层决策单元对下层决策行为的信息反馈进行处理时的及时性和交互性要求,一个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双层人机交互决策模式在问题求解中被设计出来以适应组织对适时目标管理的信息处理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模型 不定性 多目标 目标规划模型 快速反应能力 内部条件 信息沟通 组织决策 信息反馈 决策行为 决策单元 信息处理 目标管理 问题求解 决策模式 人机交互 交互性 及时性 行处理 环境 转化
下载PDF
公共行政人员行动旨趣的现代吁求
17
作者 陈第华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46-49,73,共5页
公共行政人员作为公共行政活动的重要主体,其公务行动对社会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探求公共行政人员的行动旨趣,寻找其价值取向对规范他们的行动至关重要。在现代社会,作为一个职业的从业人员,公共行政人员的人性本源应是谋求利益的利益人,... 公共行政人员作为公共行政活动的重要主体,其公务行动对社会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探求公共行政人员的行动旨趣,寻找其价值取向对规范他们的行动至关重要。在现代社会,作为一个职业的从业人员,公共行政人员的人性本源应是谋求利益的利益人,然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公共行政人员必须以公共利益为其价值取向,并以公正作为其行为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行政人员 行动旨趣 利益人 公共利益 公正
下载PDF
朱熹道德伦理学说建构初探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成权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23-27,87,共6页
通过对朱熹伦理学说建构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几个环节的分析 (如从学李侗、《近思录》编纂、鹅湖之会、《四书章句集注》完成等),阐发朱熹道德伦理学说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框架,即:朱熹道德伦理学说的出发点是解决求为圣贤与做圣贤难之间... 通过对朱熹伦理学说建构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几个环节的分析 (如从学李侗、《近思录》编纂、鹅湖之会、《四书章句集注》完成等),阐发朱熹道德伦理学说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框架,即:朱熹道德伦理学说的出发点是解决求为圣贤与做圣贤难之间的矛盾;其道德伦理学说建构的起点是对“未发已发”问题的探索;其伦理学说的基本框架是:围绕“成德目标”(理想人格)对“成德工夫”作重点阐发,形成以解决本体论问题为前提、突出道德认知、致知与力行并重的道德伦理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德目标 成德工夫 未发 尊德性 道问学 圣贤气象 朱熹 道德伦理学说
下载PDF
道德哲学视域下“善”的思考——人要有尊严的生活
19
作者 刘占军 王才波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66-68,共3页
近年来,在功利主义和物质利益的浸染下,人的道德问题受到了严重的挑战,道德底线一再退守,在不同的领域中形成道德滑坡、道德沦丧,影响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在当代社会毋庸置疑的是,依然需要道德来规范个人与社会的行... 近年来,在功利主义和物质利益的浸染下,人的道德问题受到了严重的挑战,道德底线一再退守,在不同的领域中形成道德滑坡、道德沦丧,影响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在当代社会毋庸置疑的是,依然需要道德来规范个人与社会的行为,客观要求人们守卫道德底线,做到道德至善达到"高尚",这就是有尊严的生活,促进人与社会的永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底线 道德目标
下载PDF
生态整体视野下的当代人道论思想
20
作者 唐代兴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6-21,共6页
在世界性生态危机和全球化生存语境之双重背景下,当代人道论的存在论根基是“自然为人立法,人为自然护法”。以此,当代人道论的基本思想是世界生命平等、广阔博爱和全面慈善,其价值指向的整体表述是世界生命主义、社会人本主义和个体主... 在世界性生态危机和全球化生存语境之双重背景下,当代人道论的存在论根基是“自然为人立法,人为自然护法”。以此,当代人道论的基本思想是世界生命平等、广阔博爱和全面慈善,其价值指向的整体表述是世界生命主义、社会人本主义和个体主体主义;其生存论原则是生命平等原则、人人平等原则和个体主体原则;其具体的实践追求是平等地善待一切生命,努力使一切生命成为完整的生命;平等地善待一切人,努力使一切人成为完整的人;平等地善待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完整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为人立法 人为自然护法 生态理性 人道目标 人道原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