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熟度对陆相烃源岩可溶有机质Pr/Ph比值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程鹏 肖贤明 +3 位作者 田辉 周秦 陈吉 潘磊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2-188,共7页
Pr/Ph比值-直作为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参数,其不仅与生源、沉积环境条件有关,而且在-定程度上还受成熟度影响。本论文对取自南海珠江口盆地西部不同有机相的陆相烃源岩样品进行了生排烃热模拟实验,获取了不同温度点的可溶有机质(油)... Pr/Ph比值-直作为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参数,其不仅与生源、沉积环境条件有关,而且在-定程度上还受成熟度影响。本论文对取自南海珠江口盆地西部不同有机相的陆相烃源岩样品进行了生排烃热模拟实验,获取了不同温度点的可溶有机质(油),结合对不同成熟度地质烃源岩样品抽提物的分析,较系统的研究了油/抽提物的Pr/Ph比值随着成熟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Ro为0.6%-1.8%阶段,中深湖相Ⅱ型和浅湖相-河沼相Ⅲ型烃源岩生成油的Pr/Ph比值随着成熟度的增高而降低,并且Ⅲ型烃源岩降低的幅度明显大于Ⅱ型烃源岩,而到高成熟度阶段,两类烃源岩的Pr/Ph比值相近。应用Pr/Ph比值进行油-油对比、油-源对比、判识古沉积环境等,需要充分考虑成熟度对该比值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含有陆相Ⅲ型烃源岩的沉积盆地,应结合其它地球化学参数综合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度 pr Ph比值 生排烃 有机相
下载PDF
TRMM/PR资料在中尺度模式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徐枝芳 葛文忠 +2 位作者 党人庆 郎需兴 Toshio Iguchi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35-642,共8页
将中尺度非静力模式MM5中的积云参数化Grell方案作了改进,使它含液态水含量,并用该模式对1998年6月29日08:00~30日08:00(北京时,下同)和7月1日08:00~2日08:00发生在淮河流域的两次特大暴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同时通过采用不同高度上的Z... 将中尺度非静力模式MM5中的积云参数化Grell方案作了改进,使它含液态水含量,并用该模式对1998年6月29日08:00~30日08:00(北京时,下同)和7月1日08:00~2日08:00发生在淮河流域的两次特大暴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同时通过采用不同高度上的Z-qr关系式将TRMM/PR(TropicalRainfallMeasuringMission/PrecipitationRadar)雷达得到的反射率资料计算出比含水量qr,然后用q′v=qv+qr取代原模式中的比湿qv。结果表明,将TRMM/PR雷达资料加入模式后,由于PR雷达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能够很好地反映中小尺度系统的空间结构,使湿度值接近实际,缩短了中尺度系统的发展时间,使得模拟出来的降雨强度、雨量中心位置以及雨带形状更接近实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MM/pr 数值模拟 比含水量qr 比湿qv 暴雨中心
下载PDF
低信噪比环境下基于PR的音频分割
3
作者 李昌莲 余小清 +1 位作者 许雪琼 万旺根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54-357,共4页
针对当前不同的非白噪声背景研究很少,根据噪音、语音和音乐的性质并且结合统计学理论,提出一种在不同噪声背景下低信噪比的语音/音乐分割算法。以往的检测算法很少考虑低信噪比的环境,首先从音频数据中提取新的特征参数概率密度比(prob... 针对当前不同的非白噪声背景研究很少,根据噪音、语音和音乐的性质并且结合统计学理论,提出一种在不同噪声背景下低信噪比的语音/音乐分割算法。以往的检测算法很少考虑低信噪比的环境,首先从音频数据中提取新的特征参数概率密度比(probability density ratio,PR)和概率密度比过零率(probability density ratio crossing rate,PRCR),特征参数在低信噪比环境下亦能明显表征语音和音乐的不同特性,然后根据音频的特性对PRCR进行修正,再基于此修正的特征参数对语音和音乐进行改变点检测,最后得到分割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在信噪比达到5dB时分割点准确率达到85%以上,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信噪比 概率密度比 概率密度比过零率
下载PDF
Elastic and Viscoelastic Poisson’s Ratios: The Theoretical Mechanics Perspective 被引量:1
4
作者 Harry H. Hilton 《Materials Sciences and Applications》 2017年第4期291-332,共42页
A recent review publication presented an extensive and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the phenomenological relations of Poisson’s ratios (PRs) to the behavior and responses of contemporary materials under specific loadi... A recent review publication presented an extensive and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the phenomenological relations of Poisson’s ratios (PRs) to the behavior and responses of contemporary materials under specific loading conditions. The present review and analysis paper is intended as a theoretical mechanics complement covering mathematical and physical modeling of a single original elastic and of six time and process (i.e. path and stress) dependent viscoelastic PR definitions as well as a seventh special path independent one. The implications and consequences of such models on material characterization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Indeed, PRs based on experimentally obtained 2-D strains under distinct creep and/or relaxation processes exhibit radically different time responses for identical material specimen. These results confirm the PR’s implicit path dependence in addition to their separate intrinsic time reliance. Such non-uniqueness of viscoelastic PRs renders them unsuitable as universal material descriptors. Analytical formulations and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also examine the physical impossibility of instantaneously achieving time independent loads or strains or their rates thus making certain PR definitions based on constant state variables, while mathematically valid, physically unrealistic and unachievable. A newly developed theoretical/experimental protocol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time when loading patterns reach stead-state conditions based on strain accelerations demonstrates the capability to measure this time from experimental data. Due to the process dependent PRs, i.e. stress and stress history paths, the non-existence of a unique viscoelastic PR and of a universal elastic-viscoelastic correspondence principle or analogy (EVCP) in terms of PRs is demonstrated. Additionally and independently, the required double convolution integral construction of linear viscoelastic constitutive relations with the inclusion of PRs is cumbersome analytically and computationally needlessly highly CPU intensive. Furthermore, there is no theoretical fundamental hint as to what loading path is required to produce a unique universal viscoelastic PR definition necessary for formulating a PR based constitutive relation or an EVCP protocol. The analysis associated with an additional Class VII viscoelastic PR establishes it as a universal representation which is loading path and strain independent while still remaining time dependent. This Class PR can be the one used if it is desired to express constitutive relations in terms of PRs, subject to the caveat applying to all PR Classes regarding the CPU intensiveness in the time space due to triple product and double convolution integral constitutive relations. However, the use PRs is unnecessary since any set of material behavior can be uniquely and completely defined in terms of only moduli and/or compliances.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instantaneous initial loading paths, based on Heavi-side functions, is examined in detail and shown to lead to infinite velocities and accelerations. Additionally, even if non-instantaneous gradual loading functions are employed the resulting PRs are still load and load history dependent. Consequently, they represent specialized PR responses applicable and limited to those particular load and history combinations. Although the analyses contained herein are generalized to non-homogeneous linear viscoelastic materials, the main focus is on PR time and process dependence. The non-homogeneous material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presented herein apply equally to homogeneous viscoelasticity and per se do not influence the results or conclusions of the analytical development regarding viscoelastic PRs. In short, these PR analyses apply to all linear viscoelastic material character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ASTIC and VISCOELASTIC Poisson’s ratios (prs) Transient Load Build up VISCOELASTICITY pr NONLINEARITIES pr Categories Loading History pr Dependence
下载PDF
光伏系统PR季节偏差修正及温升损失量化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思铭 孙韵琳 +1 位作者 吴协兴 羊术创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36-841,共6页
通过短期测试得到的PR,会受到环境温度、太阳辐照度、风速和风向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季节偏差,使其难以体现光伏系统的中、长期运行状况。文章利用PR气象修正方法对实例电站的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最终得到PR的最佳短... 通过短期测试得到的PR,会受到环境温度、太阳辐照度、风速和风向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季节偏差,使其难以体现光伏系统的中、长期运行状况。文章利用PR气象修正方法对实例电站的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最终得到PR的最佳短期测试方案,进而实现光伏组件温升损失的量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对PR进行季节偏差修正的前提下,当测试时间仅为1~3 d时,应选择在日照条件较佳的时间段进行测试,若日照条件不稳定,则须要延长监测天数至7 d以上,以上方案均能够提升PR的测量精度;光伏系统的温升损失是导致光伏系统发电量损耗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 季节偏差 气象修正方法 温升损失
下载PDF
颜色可调CsLa(WO_(4))_(2):Pr^(3+)荧光粉的光致发光和温度传感特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芳芳 郑庆华 +5 位作者 宋明君 李荣青 夏峥嵘 童悦 周薇薇 赵旺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70-1580,共11页
利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Pr^(3+)掺杂浓度的CsLa(WO_(4))_(2)荧光粉,测试了X射线衍射(XRD)、漫反射光谱、激发光谱、发射光谱与荧光衰减曲线,讨论了光致发光光谱与浓度、温度的联系,并基于荧光强度比(FIR)技术计算得出温度传感... 利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Pr^(3+)掺杂浓度的CsLa(WO_(4))_(2)荧光粉,测试了X射线衍射(XRD)、漫反射光谱、激发光谱、发射光谱与荧光衰减曲线,讨论了光致发光光谱与浓度、温度的联系,并基于荧光强度比(FIR)技术计算得出温度传感相关参数。CsLa(WO_(4))2∶Pr^(3+)主要呈现源自3P_(0)和1D_(2)能级的发射,对应的最佳掺杂浓度分别为0.03和0.01,经证实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导致了浓度猝灭。3P_(0)与1D_(2)能级的发射随温度变化趋势不同,这主要归因于Pr^(3+)‐W^(6+)的价间电荷迁移(IVCT)、交叉弛豫(CR)和多声子弛豫(MPR)等过程的综合作用。由于上述发射表现出不同的浓度和温度依赖特性,实现了颜色可调谐发光。基于3P_(1)→3H_(5)/3P_(0)→3H4热耦合能级对和1D_(2)→3H_(4)/3P_(0)→3H_(4)非热耦合能级对的FIR,计算得到相对灵敏度分别为586.01/T^(2)K^(-1)和1071.78/T^(2)K^(-1),表明该材料在温度传感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3+) CsLa(WO_(4))_(2) 光致发光 温度传感 荧光强度比(FIR)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TRMM/PR Data for Numerical Simulations with Mesoscale Model MM5
7
作者 徐枝芳 葛文忠 +2 位作者 党人庆 ToshioIguchi TakaoTakeda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85-193,共9页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two heavy rainfall cases in the Changjiang-Huaihe River basin are performed with TRMM/PR (precipitation radar) data incorporated into the PSU/NCAR meso scale model MM5. The mixing ratio of rai...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two heavy rainfall cases in the Changjiang-Huaihe River basin are performed with TRMM/PR (precipitation radar) data incorporated into the PSU/NCAR meso scale model MM5. The mixing ratio of rainwater q <SUB>r</SUB> is obtained from the R &#8722;q <SUB>r</SUB> relation (R is the rainfall rate), and the mixing ratio of water vapor q <SUB>v</SUB> in the model is replaced by q <SUP>1</SUP>&#8242;<SUB>v</SUB> = q <SUB>v</SUB>+q <SUB>r</SUB>. Then, TRMM/PR data are used to modify humidity analysis obtained from conventional radiosonde data, and sensitivity experiments (STE) are performed and compared to control experiments (CTL). Results show that both the heavy rainfall distribution and its maximum amounts from STE are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ose from CT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MM/pr numerical simulation mixing ratio of rainwater mixing ratio of vapor heavy rainfall spin-up problem cumulus parameterization scheme
下载PDF
Enhanced PAPR in OFDM without Deteriorating BER Performance
8
作者 Spyridon K. Chronopoulos Giorgos Tatsis +1 位作者 Vasilis Raptis Panos Kostarak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System Sciences》 2011年第3期164-169,共6页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is vastly used in wireless networks. Its superiority relies on the fact that information can be split in large amount of frequencies. Each frequency is called informat...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is vastly used in wireless networks. Its superiority relies on the fact that information can be split in large amount of frequencies. Each frequency is called information subcarrier. OFDM exhibits excellent annotation in channel fades and interferers as only a few subcarriers can be affected and consequently a small part of the original data stream can be lost. Orthogonality between frequencies ensures better spectrum management and obviates the danger of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However, an essential problem exists. OFDM systems have high 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 This implies large fluctuations in signal power, ending up in increasing complexity of ADCs and DACs. Also, power amplifiers must work in a larger linear dynamic region.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two new techniques for reducing 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 (PAPR), that can be added in any OFDM system and we compare them with other existing sche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DM Convolutional Encoding QPSK Zero PADDING IFFT Cyclic prefix ISI PApr Soft Reduction μ-Law Algorithm Clipping ratio (CR) Peak ratio (pr) BER CCDF μLSR μLaCP
下载PDF
Pr/Zr原子比对Pr_(x)Zr_(1−x)O_(2−δ)催化氧化脱硝活性的影响
9
作者 龚宥精 何人广 +5 位作者 赵光垒 贾丽娟 高冀芸 王访 段开娇 刘天成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96-1006,共11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Pr/Zr原子比的Pr_(x)Zr_(1−x)O_(2−δ)催化剂用于催化氧化脱硝。结果表明,催化氧化脱硝效率随Pr原子比的增加而先提高后降低;当Pr/Zr原子比为5∶5时,在250°C下,最佳脱硝活性可达94.62%。采用SEM、N_(2)吸...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Pr/Zr原子比的Pr_(x)Zr_(1−x)O_(2−δ)催化剂用于催化氧化脱硝。结果表明,催化氧化脱硝效率随Pr原子比的增加而先提高后降低;当Pr/Zr原子比为5∶5时,在250°C下,最佳脱硝活性可达94.62%。采用SEM、N_(2)吸附-脱附、XRD、XPS、H_(2)-TPR和FT-IR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活性最好的催化剂(Pr_(0.5)Zr_(0.5)O_(2−δ))具有“层状”形貌,表面孔隙多,比表面积大,孔体积分别为77.74 m^(2)/g和0.66 cm^(3)/g。此外,随着Pr原子的增加,晶相从c-ZrO_(2)转变为Pr_(2)Zr_(2)O_(7)。XPS和H_(2)-TPR结果表明,表面化学吸附氧和表面Pr^(4+)氧化物增加,Pr原子比的上升有利于产生氧空位(Vӧ),有利于提高催化氧化脱硝效率。FT-IR表征结果表明,Pr_(0.5)Zr_(0.5)O_(2−δ)固溶体具有较高的NO选择性,有利于NO的催化氧化。抗SO_(2)和H_(2)O毒性实验表明,5∶5的Pr/Zr原子比的催化剂具有更好的抗毒性。此外,利用IC分析吸收产物,结果表明,吸收液中的主要产物是NO_(2)^(-)和N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氧化 氮氧化物 pr_(x)Zr_(1-x)O_(2-δ) pr/Zr原子比
下载PDF
表面平齐的并联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特性仿真研究
10
作者 张志成 刘俊林 +1 位作者 刘晗 崔展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28-234,共7页
针对火箭发动机燃气高温高速射流通道内噪声控制的工程需要,提出了一种表面平齐的并联微穿孔板吸声结构设计方案。基于微穿孔板吸声理论,建立了COMSOL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吸声性能仿真模型,对该类并联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吸声特性进行了仿... 针对火箭发动机燃气高温高速射流通道内噪声控制的工程需要,提出了一种表面平齐的并联微穿孔板吸声结构设计方案。基于微穿孔板吸声理论,建立了COMSOL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吸声性能仿真模型,对该类并联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吸声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了并联结构的背腔深度比、周期和单体宽度等多种参数对吸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合理选择微穿孔板参数,以及并联共振腔深度、周期比、单体宽度等参数,可以得到吸声带宽、吸声系数较优的吸声结构,且加工制造与安装维护简单,研究成果可用于高温高速射流通道内的强噪声辐射环境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声性能 微穿孔板 并联结构 COMSOL仿真 共振腔 周期比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预后的影响
11
作者 宋玲华 楼晓莉 +4 位作者 姜雅斯 杨丽慧 郭四平 彭浩 郝永岗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研究影响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PAD)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74例急性PAD患者。根据90 d改良后Rankin评分(mRS)0~2分为预后良好组,3~6分为预后不良组;使用l... 目的研究影响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PAD)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74例急性PAD患者。根据90 d改良后Rankin评分(mRS)0~2分为预后良好组,3~6分为预后不良组;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PAD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根据病变部位供血动脉所起源颅内大动脉分为前循环(n=101)、后循环组(n=73),分析前循环、后循环与预后不良的相关性。结果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显示年龄增长(OR=1.071,95%CI:1.012~1.133)、入院NIHSS评分升高(OR=2.764,95%CI:1.868~4.089)、患糖尿病(OR=3.301,95%CI:1.009~10.793)、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升高(OR=2.601,95%CI:1.150~4.482)是PAD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提示NIHSS评分以及NLR升高相较于年龄增高以及患糖尿病病史预测PAD患者不良预后的AUC更大,总体敏感性及特异性更高,提示其预测不良预后的价值可能更高。前循环组中LYM下降及NLR上升与预后不良显著相关(P<0.05),后循环组中NE上升、LYM下降以及NLR上升均与预后不良显著相关(P<0.05)。结论基线NLR及NIHSS评分升高,高龄及糖尿病病史可能是PAD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NLR可作为预测PAD预后的潜在生物学指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动脉供血区梗死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CISS分型
下载PDF
温度修正对光伏发电系统性能比影响分析
12
作者 杨磊 周凯旋 +1 位作者 贺凯 刘海涛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1,共6页
现阶段光伏电站通过系统性能比(Performance Ratio,PR)对其发电性能进行评价。在实际测试中,短期测试时受温度影响,系统PR存在明显的偏差,对评价造成干扰。文章基于IEC 61724-1 2016标准中系统PR修正计算方法,分析、研究了组件温度的计... 现阶段光伏电站通过系统性能比(Performance Ratio,PR)对其发电性能进行评价。在实际测试中,短期测试时受温度影响,系统PR存在明显的偏差,对评价造成干扰。文章基于IEC 61724-1 2016标准中系统PR修正计算方法,分析、研究了组件温度的计算方式和修正计算方法。通过实例对比、分析、总结给出准确性较高的系统PR温度修正方式,为快速进行系统测量及计算带来便利,并增加系统PR评价可靠性及准确性。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温度、辐照度权重的组件加权平均温度比组件平均温度修正计算系统PR准确性更高;修正到组件年加权平均温度下的系统PR更能准确评价系统运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 系统性能比(pr) 温度修正
下载PDF
粉胶比对煤直接液化残渣复合改性沥青胶浆及混合料低温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季节 张梓源 +3 位作者 文龙 尤鹏超 马童 黄昶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78-184,共7页
本工作旨在探究粉胶比对煤直接液化残渣(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residue,DCLR)复合改性沥青胶浆及混合料低温性能的影响。设计了四种粉胶比(0.6、0.8、1.0、1.2)下三种沥青胶浆及混合料(SK-90沥青胶浆及混合料、DCLR改性沥青胶浆及... 本工作旨在探究粉胶比对煤直接液化残渣(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residue,DCLR)复合改性沥青胶浆及混合料低温性能的影响。设计了四种粉胶比(0.6、0.8、1.0、1.2)下三种沥青胶浆及混合料(SK-90沥青胶浆及混合料、DCLR改性沥青胶浆及混合料、DCLR复合改性沥青胶浆及混合料),采用弯曲蠕变劲度(BBR)试验、低温小梁试验、半圆弯曲(SCB)试验、接触角试验进行性能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DCLR改性沥青胶浆及混合料,DCLR复合改性沥青胶浆临界破坏温度显著降低,混合料破坏应变提升较大,基本上达到SK-90沥青胶浆及混合料的低温性能水平。综合各种试验结果,三种混合料粉胶比为1.0时的低温性能最优。尤其是DCLR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在粉胶比为1.0时,表现出更好的低温应力松弛能力,较强的抗开裂能力与抗裂缝发展能力。但其受粉胶比变化敏感性较强,当粉胶比增加到1.2时,混合料低温抗开裂能力与抗裂缝发展能力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煤直接液化残渣 粉胶比 沥青胶浆 沥青混合料 低温性能
下载PDF
纤维板热压尾气净化用湍球塔内流场均匀性研究
14
作者 张鑫 宋纪元 +3 位作者 丁涛 王雷 李伟 周兆兵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71,共6页
为提升纤维板热压尾气净化系统中湍球塔除醛除尘的净化效率,研究支承板开孔率对塔内气体流场均匀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支承板开孔率对塔内气体流场的速度分布和压降有显著影响。支承板开孔率为53.3%时,气体流场均匀性达到最优(CV值为0.29... 为提升纤维板热压尾气净化系统中湍球塔除醛除尘的净化效率,研究支承板开孔率对塔内气体流场均匀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支承板开孔率对塔内气体流场的速度分布和压降有显著影响。支承板开孔率为53.3%时,气体流场均匀性达到最优(CV值为0.295),压降较小(32 Pa),可有效地均匀驱动填料球进入流化状态。验证试验显示,湍球塔出风口处甲醛平均浓度比改进前降低,装置的净化效率明显提升。该结果可为纤维板生产排气净化系统湍球塔中其他结构优化设计提供研究思路与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板 湍球塔 支承板开孔率 气体流场均匀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水力喷砂射孔喷嘴的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葛兆龙 卢义玉 +3 位作者 左伟芹 夏彬伟 赵艳萍 汤积仁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9-123,共5页
针对收缩型喷嘴内部结构长径比(直线段长度与直径的比值)严重影响出口射流的冲蚀性能这一关键问题,研究了喷嘴内部射流加速机理,得出长径比是影响喷嘴出口射流速度的最主要因素之一;针对工程中5吋套管常用喷嘴结构,选取不同喷嘴直径... 针对收缩型喷嘴内部结构长径比(直线段长度与直径的比值)严重影响出口射流的冲蚀性能这一关键问题,研究了喷嘴内部射流加速机理,得出长径比是影响喷嘴出口射流速度的最主要因素之一;针对工程中5吋套管常用喷嘴结构,选取不同喷嘴直径和直线段长度,利用FLUENT软件计算了35组模型(直线段长度为6~12 mm,直径为4~6 mm),结果表明:射流速度最大时喷嘴长径比存在一个最佳值,本次计算射流出口速度最大时长径比为1.8;实验室按照数值计算模型加工35个不同长径比喷嘴,利用粒子图像测速系统(PIV)进行非接触式试验,分析实验结果,揭示了长径比对喷嘴出口射流性能的影响规律,验证5吋套管常用喷嘴(总长度为17 mm、收缩角30°)出口射流最大时对应的长径比1.8,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孔 喷嘴 长径比 数值模拟 PIV
下载PDF
裂缝性油藏射孔完井产能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1
16
作者 李海涛 王永清 +1 位作者 祝渝培 谭灿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3-67,共5页
负压射孔已成为一种工业标准 ,成熟的砂岩油藏射孔优化设计理论只适用于无裂缝油藏的情形。裂缝的存在使得射孔完井油井的产能评价变得十分复杂 ,本文通过裂缝孔隙性油藏特征的三维物理模型描述及流体渗流的连续性方程建立 ,推导出了描... 负压射孔已成为一种工业标准 ,成熟的砂岩油藏射孔优化设计理论只适用于无裂缝油藏的情形。裂缝的存在使得射孔完井油井的产能评价变得十分复杂 ,本文通过裂缝孔隙性油藏特征的三维物理模型描述及流体渗流的连续性方程建立 ,推导出了描述该问题的有限元数学模型。通过网格剖分、有限元数值求解和二次回归正交设计分析 ,首次获得了不同的射孔参数和地层参数与裂缝孔隙性油藏油井产能的定量关系 ,并进行了单因素及多因素结果分析 ,获得了一些重要结论。它可用于指导裂缝性及裂缝孔隙性油藏的射孔参数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藏 射孔 有限元 数值模拟 回归 产率比 完井 产能
下载PDF
不同喷气形式下船舶微气泡减阻水池试验研究 被引量:27
17
作者 王家楣 姜曼松 +1 位作者 郑晓伟 詹德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8-80,共3页
针对一平底型船模 ,分别在船模底部的首、中部安装多孔硅材料板以生成微气泡 ,在大型拖曳水池中进行了五种拖曳速度、五种喷气量、三种喷气形式下的对比性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在相同条件下 ,船模首、中部同时喷气 ,减阻效果均优于仅在... 针对一平底型船模 ,分别在船模底部的首、中部安装多孔硅材料板以生成微气泡 ,在大型拖曳水池中进行了五种拖曳速度、五种喷气量、三种喷气形式下的对比性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在相同条件下 ,船模首、中部同时喷气 ,减阻效果均优于仅在首部喷气的情况 ,总减阻率达 32 .8% .在相同拖曳速度和不同喷气形式下 ,纵倾角随喷气量变化很小 ,可忽略对总减阻率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模 喷气方式 微气泡 多孔板 减阻率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部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被引量:35
18
作者 包建平 朱翠山 汪立群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3-359,共7页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各油田所产原油在成因上大多属咸水湖相,因而具有咸水湖相成因原油某些共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如低的姥植比和正构烷烃的偶碳优势等。对比后发现,柴西南区所产原油在正构烷烃系列分布特征上基本都具有nC37优势、姥植...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各油田所产原油在成因上大多属咸水湖相,因而具有咸水湖相成因原油某些共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如低的姥植比和正构烷烃的偶碳优势等。对比后发现,柴西南区所产原油在正构烷烃系列分布特征上基本都具有nC37优势、姥植比相对较低且伽马蜡烷含量丰富,而柴西北区所产原油则在正构烷烃系列分布特征上大多没有nC37优势、姥植比相对偏高且伽马蜡烷含量明显偏低,这表明柴西南区与北区的原油其烃源岩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依据原油中的nC37优势与姥植比之间负相关、与伽马蜡烷指数之间正相关这一现象,推测原油中正构烷烃系列的nC37优势主要受控于沉积环境的性质,高盐度和强还原的沉积环境是导致原油中出现nC37优势的主要地球化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构烷烃 伽马蜡烷 姥植比 沉积环境 原油 柴达木盆地西部
下载PDF
覆膜开孔土壤蒸发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李毅 王全九 +1 位作者 王文焰 邵明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45-449,共5页
为获得灌后覆膜开孔蒸发过程中土壤含水率分布的动态资料 ,研制了室内垂直一维入渗 覆膜开孔蒸发动态观测实验系统 ,并进行了不同覆膜开孔率和不同入渗定额下的覆膜开孔蒸发实验 .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土表覆膜开孔率和入渗定额不同条件... 为获得灌后覆膜开孔蒸发过程中土壤含水率分布的动态资料 ,研制了室内垂直一维入渗 覆膜开孔蒸发动态观测实验系统 ,并进行了不同覆膜开孔率和不同入渗定额下的覆膜开孔蒸发实验 .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土表覆膜开孔率和入渗定额不同条件下 ,蒸发土壤含水率剖面的时间变化和蒸发结束的含水率剖面特征 .累积蒸发量随时间变化趋势表明 ,两者关系符合Gardner理论关系 ,且该理论关系系数与不同覆膜开孔率和入渗定额存在进一步的函数关系 ,从而得出覆膜开孔率和入渗定额影响下的累积蒸发量随时间变化多因子模型 .同时 ,采用类似的方法分析了覆膜开孔率和入渗定额对相对累积蒸发量和单位膜孔面积累积蒸发量的影响 ,得出了定量函数关系 ,其拟合的相关系数均很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开孔率 累积蒸发量 入渗定额
下载PDF
井身结构对射孔段油管柱强度安全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窦益华 李明飞 +1 位作者 张福祥 杨向同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29,共3页
以某超深复杂井L101井射孔工程为例,通过改变射孔段长度、"口袋"长度和射孔比参数值,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得出如下规律:(1)射孔段的长度对井底管柱的强度安全性产生的影响非常小,可不考虑其影响;(2)"口袋"长度对井... 以某超深复杂井L101井射孔工程为例,通过改变射孔段长度、"口袋"长度和射孔比参数值,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得出如下规律:(1)射孔段的长度对井底管柱的强度安全性产生的影响非常小,可不考虑其影响;(2)"口袋"长度对井底管柱的强度安全性产生的影响不可忽视,应将其作为主要影响参数来考虑;(3)射孔比小于1.5,随着射孔比的增大,油套管峰值应力及封隔器处峰值压力呈减小趋势,有利于管柱安全;射孔比大于1.5,为了射孔管柱安全而继续扩展井下空间没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能射孔 井身结构 射孔比 管柱强度 安全性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