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traction of Perilla Seed Oil Using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and GC-MS Analysis 被引量:5
1
作者 杨丽嫔 周游 +2 位作者 耿姗姗 刘末 雷红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7年第8期1509-1512,共4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parameters for the extraction of perilla seed oil to obtain high-quality perilla seed oil and analyze its compositions. [Method] In this study, perilla seed oi...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parameters for the extraction of perilla seed oil to obtain high-quality perilla seed oil and analyze its compositions. [Method] In this study, perilla seed oil was extracted using supercritical CO2 (SC-CO2). The effects of extraction time,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were investigated by single-factor experiments and orthogonal array testing (ORT).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extracted perilla seed oil were investigated by GC-MS. [Result]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the extraction of perilla seed oil using SC-CO2 were extraction time of 4 h, extraction temperature at 40 ℃, and extraction pressure at 23 MPa. 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e extraction yield of perilla seed oil was maximized to 12.43%. GC-MS analysis revealed that perilla seed oil was a complex mixture containing 76.183% α-linolenic acid. [Conclusion] 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ion was proven to be an effective technology to extract oil from perilla seed, and GCMS was also a satisfactory method for analyzing the compositions of perilla seed 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illa seed essential oil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extraction Or-thogonal array testing (OAT) GC-MS
下载PDF
紫苏籽油对小鼠肠道微生物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雪梅 胡博 +1 位作者 唐晓姝 张白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71-277,共7页
紫苏籽油含有丰富的α-亚麻酸、生育酚、植物甾醇以及多酚类等多种活性成分,通过研究紫苏籽油对肠道微生物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紫苏籽油的开发应用提供依据。将50只KM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紫苏籽油低(ZS-L,1.25 mL/kg BW... 紫苏籽油含有丰富的α-亚麻酸、生育酚、植物甾醇以及多酚类等多种活性成分,通过研究紫苏籽油对肠道微生物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紫苏籽油的开发应用提供依据。将50只KM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紫苏籽油低(ZS-L,1.25 mL/kg BW)、中(ZS-M,2.5 mL/kg BW)、高(ZS-H,5 mL/kg BW)剂量组,干预30 d后,收集空白组以及紫苏籽油干预组粪便进行肠道菌群测序,通过微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度及差异性变化,研究紫苏籽油对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建立乙醇氧化损伤模型,测定生长性能指标以及血清中抗氧化酶超氧化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 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还原性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和蛋白质羰基(protein carbonyl, PCO)的含量,研究紫苏籽油对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紫苏籽油组菌群种类增加且物种发生显著改变,提示紫苏油具有减肥、抗氧化应激作用。与乙醇氧化损伤模型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组PCO、MDA含量显著降低,中、高剂量组SOD含量显著升高,高剂量组GSH含量显著升高、体重显著降低,心脏、肾脏体比显著升高。综上所述,紫苏籽油可调节小鼠肠道菌群,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和一定的减肥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籽油 小鼠生长性能 乙醇氧化损伤 抗氧化能力 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蛋黄磷脂与紫苏籽油复配对维持大鼠血脂健康水平的影响
3
作者 黄淑贞 刘雨菲 +5 位作者 王靓 汪小雅 倪梦梅 李晓蒙 张立实 陈锦瑶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6-61,共6页
旨在为动物源性与植物源性脂质复配保健品的研发提供参考,以高脂饮食诱导建立SD大鼠混合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揭示蛋黄磷脂与紫苏籽油复配对维持大鼠血脂健康水平的影响。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蛋黄磷脂与紫... 旨在为动物源性与植物源性脂质复配保健品的研发提供参考,以高脂饮食诱导建立SD大鼠混合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揭示蛋黄磷脂与紫苏籽油复配对维持大鼠血脂健康水平的影响。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蛋黄磷脂与紫苏籽油复配受试物低、中、高剂量组,分析大鼠的体质量、肝脏指数、血脂水平、体成分以及肝脏中脂滴含量。结果表明:给予蛋黄磷脂与紫苏籽油复配受试物45d,各组大鼠的体质量无显著差异,但受试物中、高剂量组大鼠的肝脏指数,各剂量组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以及高剂量组大鼠血清的甘油三酯(TG)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且TC和TG水平的降低趋势与受试物剂量之间存在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而各剂量组大鼠血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无显著变化;各剂量组大鼠体内的脂肪占比较模型对照组均下降,瘦体质量占比上升,但均无显著差异;各剂量组大鼠的肝脏脂滴含量较模型对照组均极显著降低。综上,蛋黄磷脂与紫苏籽油复配受试物有助于维持大鼠的血脂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黄磷脂 紫苏籽油 高脂血症 大鼠 降血脂
下载PDF
紫苏籽油微胶囊的制备及理化指标 被引量:2
4
作者 于佳新 张炜环 +2 位作者 王晗 孙辉 李冲伟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20期125-132,共8页
为了保护紫苏籽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活性,扩大紫苏籽油的应用范围,以阿拉伯胶和β-环糊精(β-CD)为壁材,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研究该微胶囊的理化指标。结果表明,紫苏籽油微胶囊含水量2.17%,堆积密度0.43 g/cm^(3),休止角36.2... 为了保护紫苏籽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活性,扩大紫苏籽油的应用范围,以阿拉伯胶和β-环糊精(β-CD)为壁材,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研究该微胶囊的理化指标。结果表明,紫苏籽油微胶囊含水量2.17%,堆积密度0.43 g/cm^(3),休止角36.27°,溶解度74.65%,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能;粒径大小合适,平均直径17.52μm,不会产生吞咽感,包埋率86.52%。微胶囊紫苏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70.85%,与未微胶囊化紫苏籽油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喷雾干燥法未破坏紫苏籽油的营养成分。微胶囊在92.85℃产生玻璃态转变,说明日常的温度处理不会破坏微胶囊的表面结构。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增加,微胶囊过氧化物值(POV)和巴比妥酸值(TBA)上升速度显著低于紫苏籽油(P<0.05),说明微胶囊贮藏稳定性更好。由此可知,该紫苏籽油微胶囊可以添加到热饮品中,尤其是婴幼儿配方乳粉,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籽油 微胶囊 喷雾干燥法 物理特性 配方乳粉
下载PDF
Smashing Tissue Extraction and GC Analysis of Active Fatty Acids from Oil Cake of Perilla Seeds 被引量:5
5
作者 SUN Yan-ling1,LIU Yan-ze2,3,XIAO Han4,WEI Ying-feng4,ZHAO Yu-qing1,5 1.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006,China 2.Bio-organic and Natural Product Laboratory,MRC 311,McLean Hospital/Harvard Medical School,Belmont,MA 02478,USA 3.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193,China 4.Liaoning Jiashi Nutritional Plant Oil Development Co.Ltd.,Shenyang 110035,China 5.Key Laboratory of Structure-Based Drug Design&Discovery,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Ministry of Education,Shenyang 110016,China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CAS 2011年第1期75-78,共4页
Objective 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perilla seeds oil from the oil cake of perilla seeds(OCPS)by using the contents of active fatty acids as evaluation standard.Methods The fatty acids were extracted fr... Objective 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perilla seeds oil from the oil cake of perilla seeds(OCPS)by using the contents of active fatty acids as evaluation standard.Methods The fatty acids were extracted from OCPS,the residue of perilla seeds after cold-press,by smashing tissue extraction(STE),the new technology selected through comparing with classical leaching extraction(LE),Soxhlet extraction(SE),ultrasonic extraction(UE),and supercritical-CO2 fluid extraction(SFE).For optimized condition of STE,orthogonal test was designed and completed.The contents of five fatty acids in extracted oil and OCPS were determined by GC.Results The optimized extraction parameters were smashing for 1.5 min under extraction power of 150 W and 1:6 of the material/solvent ratio.The contents of five fatty acids in the oils extracted by five techniques from OCPS and determined by GC were as follows:α-linolenic acid(41.12%-51.81%),linoleic acid(15.38%-16.43%),oleic acid (18.93%-27.28%),stearic acid(2.56%-4.01%),and palmitic acid(7.38%-10.77%).Conclus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STE is the most efficient technology with the highest yield(LE:0.57%;SE:1.03%;UE:0.61%;SFE:0.80%;STE: 1.17%)and shortest time(LE:720 min;SE:360 min;UE:30 min;SFE:120 min;STE:1.5 min)among five tested extraction technologies.It is first reported using STE to extract herbal oil enriched with active fatty ac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tty acids flash extraction GC analysis oil cake of perilla seeds perilla frutescens smashing tissue extraction
原文传递
紫苏属植物种子含油率及其脂肪酸组成 被引量:37
6
作者 胡彦 丁友芳 +3 位作者 温春秀 谢晓亮 周巧梅 刘玉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65-169,共5页
采用化学法萃取和GC-MS法,对从国内5个省、市、自治区收集的紫苏属植物5个变种的10份试材种子的含油率及其脂肪酸组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苏属植物10份试材间种子的含油率介于33.49%~42.58%之间;应用SPSS11.0软件对其种子含油率进行... 采用化学法萃取和GC-MS法,对从国内5个省、市、自治区收集的紫苏属植物5个变种的10份试材种子的含油率及其脂肪酸组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苏属植物10份试材间种子的含油率介于33.49%~42.58%之间;应用SPSS11.0软件对其种子含油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紫苏属植物5个变种10份试材间种子含油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GC-MS分析结果表明,紫苏属植物种子油中脂肪酸的组成简单,10份试材种子油中共检测出6种脂肪酸组分——棕榈酸、亚油酸、α-亚麻酸、硬脂酸、10-十八碳烯酸和油酸,其中前4种为10种试材的共有成分,1、2、3、5号试材含油酸,但不含10-十八碳烯酸,4、6~10号试材含有10-十八碳烯酸,但不含油酸。10份试材种子油中α-亚麻酸含量介于71.75%~80.06%之间,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介于88.80%~92.8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属植物 种子油 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下载PDF
杜仲籽油与紫苏籽油脂肪酸组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4
7
作者 赵德义 徐爱遐 +2 位作者 张博勇 张鞍灵 张康健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1-193,共3页
利用气相色谱法,对杜仲籽油和紫苏籽油的脂肪酸组成、α-亚麻酸含量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两者不仅脂肪酸GC指纹图谱较为相似 脂肪酸组成、含量基本相同 ,而且外观、气味、折光率等质量指标也非常相近.说明了杜仲籽油具有与紫苏籽... 利用气相色谱法,对杜仲籽油和紫苏籽油的脂肪酸组成、α-亚麻酸含量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两者不仅脂肪酸GC指纹图谱较为相似 脂肪酸组成、含量基本相同 ,而且外观、气味、折光率等质量指标也非常相近.说明了杜仲籽油具有与紫苏籽油同样的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籽油 紫苏籽油 脂肪酸组成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紫苏籽油理化性质测定及脂肪酸组分分析 被引量:33
8
作者 许万乐 李会珍 +1 位作者 张志军 李晓君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6-109,共4页
研究测定了9个不同品种紫苏籽油的感官指标和理化性质,并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9个不同品种紫苏籽油皂化值199.5~214.9mg/g,品种间差异不显著,而其他理化指标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紫苏籽油相对密度0.887—0.94... 研究测定了9个不同品种紫苏籽油的感官指标和理化性质,并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9个不同品种紫苏籽油皂化值199.5~214.9mg/g,品种间差异不显著,而其他理化指标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紫苏籽油相对密度0.887—0.942,烟点202~250气、水分及挥发物含量0.046%~0.072%,酸值0.405-1.416mg/g,碘值156.9~197.6g/100g,过氧化值1.052~2.460mmol/kg。紫苏籽油中总不饱和脂肪酸占92.83%-93.96%,其中亚麻酸57.67%~69.35%。ZB—1色泽稳定、烟点低、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少,抗氧化性强,适于食用油开发;ZB-2亚麻酸含量高、抗氧化性强,是高亚麻酸品种选育的良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籽油 感官指标 理化性质 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紫苏籽油乳状液的制备及其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14
9
作者 韩丽丽 侯占群 +3 位作者 文剑 吴逸民 钱英燕 龚树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4-149,共6页
将富含α-亚麻酸的紫苏籽油制备成水包油型(O/W)乳状液后,其稳定性、水溶性得到改善,并可作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传递系统,应用于功能食品的开发。分别采用阿拉伯胶、HI-CAP 100、纯胶2 000、可溶性大豆多糖、酪蛋白酸钠和大豆分离... 将富含α-亚麻酸的紫苏籽油制备成水包油型(O/W)乳状液后,其稳定性、水溶性得到改善,并可作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传递系统,应用于功能食品的开发。分别采用阿拉伯胶、HI-CAP 100、纯胶2 000、可溶性大豆多糖、酪蛋白酸钠和大豆分离蛋白制备紫苏籽油乳状液,研究乳化剂对乳状液粒径、黏度及物理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4%阿拉伯胶制备的乳状液粒径最小(0.678μm),粒径主要分布在0.1-10μm之间,随着乳化剂浓度的增大,乳状液的黏度不断升高,且不稳定性指数和Slope值逐渐降低,其中,除HI-CAP 100和酪蛋白酸钠外,乳化剂质量分数≥4%时,乳状液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状液 紫苏籽油 乳化剂 粒径 稳定性
下载PDF
紫苏提取物对紫苏油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胡晓丹 张德权 +2 位作者 杜为民 王建中 刘玉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8-120,共3页
采用不同溶剂从紫苏叶及紫苏籽皮中提取抗氧化成分,比较它们在紫苏油中的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紫苏籽皮乙醇提取物显示出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其合适的添加量为0.09%,如果与柠檬酸或甘氨酸配制成复合抗氧化剂,能显著提高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 紫苏提取物 紫苏油 抗氧化性 天然抗氧化剂
下载PDF
苏子油抗氧化性试验和苏子蛋白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大川 苏望懿 +2 位作者 胡小泓 李江平 李俊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5-19,共5页
报告了鄂皖大别山区野生紫苏子和种植白苏子的成份,及以此为原料制得精炼苏子油的各项指标和脂肪酸组成,并对苏子油进行了抗氧化试验。另外还对苏子浓缩蛋白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对蛋白提取率与pH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苏子油 抗氧化试验 苏子浓缩蛋白 油粕 食用油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酶催化紫苏籽油合成富含α-亚麻酸甘油二酯的工艺条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超 胡蒋宁 +3 位作者 范亚苇 李静 刘蓉 邓泽元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06-1014,共9页
【目的】以紫苏籽油为原料,研究脂肪酶催化紫苏籽油与甘油合成甘油二酯的工艺条件。【方法】在无溶剂体系下,以Lipozyme RM IM为催化剂,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甘油解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和优化。【结果】得到甘油解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底... 【目的】以紫苏籽油为原料,研究脂肪酶催化紫苏籽油与甘油合成甘油二酯的工艺条件。【方法】在无溶剂体系下,以Lipozyme RM IM为催化剂,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甘油解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和优化。【结果】得到甘油解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底物摩尔比(甘油﹕紫苏籽油)=1﹕1.5,加酶量11.8 wt%,反应温度72℃,反应时间14.5 h。在此最优反应条件下得到的产物中甘油二酯含量为54.33%,甘油三酯含量为26.20%,纯化后的甘油二酯油的理论纯度达到67.47%,α-亚麻酸的含量达到52.26%。【结论】影响甘油解反应的显著因素为底物摩尔比、加酶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底物摩尔比与加酶量的交互作用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二酯 酶催化 甘油解 响应面法 紫苏籽油
下载PDF
紫苏属籽粒含油率及其脂肪酸分析 被引量:38
13
作者 蔡乾蓉 吴卫 +3 位作者 郑有良 张旭 陈郡雯 杨文婷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4-87,91,共5页
对来自日本、美国四川和广东、等国家和地区共18份紫苏属籽粒含油率、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籽粒直径、千粒重与含油率和脂肪酸含量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紫苏属籽粒出油率为16.33%。35.28%,其籽油脂肪酸主要包括... 对来自日本、美国四川和广东、等国家和地区共18份紫苏属籽粒含油率、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籽粒直径、千粒重与含油率和脂肪酸含量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紫苏属籽粒出油率为16.33%。35.28%,其籽油脂肪酸主要包括亚麻酸(70.94%-78.86%)、亚油酸(9.70%-14.57%)、油酸(0.68%-2.20%)、棕榈酸(6.69%-11.03%)和硬脂酸(2.23%-3.76%)。其中,以来自日本的P06-37的综合性状表现最好。试验结果还表明,紫苏属籽粒含油率与千粒重间呈现显著正相关。亚麻酸含量与籽粒直径和千粒重间呈显著负相关,油酸含量与千粒重间呈显著正相关,而亚麻酸与亚油酸含量间呈极显著负相关。此外,白苏籽千粒重、含油量和亚油酸含量均相对较高,而其他各脂肪酸含量在紫苏属各原(变)种间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种子油 脂肪酸 相关分析
下载PDF
5种植物油对大鼠血脂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郭英 蔡秀成 +2 位作者 赵晓燕 石瑞平 孙连英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0-52,共3页
观察 5种植物油在高脂血症形成过程中对大鼠血脂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在高脂饲料中分别加入6 %的猪油、松籽油、紫苏油、黑加仑油、琉璃苣油和月见草油喂饲 Wistar雄性成年大鼠 3周 ,5种植物油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 观察 5种植物油在高脂血症形成过程中对大鼠血脂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在高脂饲料中分别加入6 %的猪油、松籽油、紫苏油、黑加仑油、琉璃苣油和月见草油喂饲 Wistar雄性成年大鼠 3周 ,5种植物油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 DL- C)、L DL- 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 C)比值 (L DL - C/ HDL - C)的增加值和 HDL - C/ TC、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L CAT)活性的下降均不同程度地低于单纯食猪油的高脂对照组。紫苏油、黑加仑油、琉璃苣油和月见草油可提高血清 HDL- C、高密度脂蛋白亚组分 胆固醇 (HDL2 - C)及 HDL2 - C与高密度脂蛋白亚组分 胆固醇 (HDL3- C)比值 (HDL2 - C/ HDL3- C)。紫苏油、黑加仑油和月见草油组大鼠肝脏过氧化脂质 (L PO)含量高于松籽油、琉璃苣油和猪油组。结果表明 5种植物油均具有一定的调节血脂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籽油 紫苏油 黑加仑油 琉璃苣油 月见草油 血脂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苏子油的精炼及油中α-亚麻酸的纯化研究 被引量:35
15
作者 张燕平 张虹 +1 位作者 王维华 张淑红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0-43,共4页
苏子油中富含人体所需的α-亚麻酸,具有极大的保健价值。采用碱炼法精炼苏子粗油,得苏子精油。其最佳条件为:过碱量:5%~10%,皂化温度:30℃~40℃。精油经过皂化水解后,采用脲包合法纯化α-亚麻酸,可将α-亚麻酸的... 苏子油中富含人体所需的α-亚麻酸,具有极大的保健价值。采用碱炼法精炼苏子粗油,得苏子精油。其最佳条件为:过碱量:5%~10%,皂化温度:30℃~40℃。精油经过皂化水解后,采用脲包合法纯化α-亚麻酸,可将α-亚麻酸的含量由粗油中的57.05%提高到84.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子油 精炼 亚麻酸 纯化
下载PDF
喷雾干燥法制备紫苏籽油微胶囊的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徐江波 肖江 +5 位作者 陈元涛 张炜 王建 王平平 米林 游鹏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13,共5页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以紫苏油为芯材,亚麻籽胶为壁材的微胶囊,并以微胶囊化效率和含油率为考察指标,考察了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喷雾干燥工艺条件∶壁材与芯材比为2∶3(m/m),出风温度80℃,进风温度180℃,进料速度45.56mL/min,雾化器...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以紫苏油为芯材,亚麻籽胶为壁材的微胶囊,并以微胶囊化效率和含油率为考察指标,考察了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喷雾干燥工艺条件∶壁材与芯材比为2∶3(m/m),出风温度80℃,进风温度180℃,进料速度45.56mL/min,雾化器转速为24000r/min。运用此工艺条件制备的紫苏油的微胶囊化效率为92.36%,含油率可达55.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油 亚麻籽胶 喷雾干燥法 微胶囊化
下载PDF
热处理辅助水酶法提取紫苏籽油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2
17
作者 程雪 张秀玲 +3 位作者 孙瑞瑞 刘茜茜 刘旭 李赛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3-227,351,共6页
以紫苏籽为原料,采用热处理辅助水酶法为提油工艺。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选择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添加量以及酶解p H为自变量,紫苏油的清油得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实验,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清油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紫苏籽为原料,采用热处理辅助水酶法为提油工艺。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选择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添加量以及酶解p H为自变量,紫苏油的清油得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实验,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清油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清油得率的强弱顺序如下: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 H。确定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46℃、酶解时间3.0 h、酶添加量3.49%(纤维素酶∶中性蛋白酶=1∶2)、酶解p H6.0,验证实验得清油得率为59.02%,与预测值相比,相对误差约为1.49%,说明实验优化得到的技术参数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籽油 热处理 水酶法 响应面
下载PDF
紫苏油和松籽油对大鼠机体脂类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28
18
作者 郭英 蔡秀成 +1 位作者 李华娟 隋志仁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68-273,共6页
在高脂饲料中分别加入6%的紫苏油和松籽油,在实验动物总能量与主要营养素摄入基本相同、脂肪占总能量32.6%的条件下饲喂Wistar雄性成年大鼠3周。结果表明,紫苏油和松籽油对高脂血症大鼠均有一定的调整血脂作用。紫苏油... 在高脂饲料中分别加入6%的紫苏油和松籽油,在实验动物总能量与主要营养素摄入基本相同、脂肪占总能量32.6%的条件下饲喂Wistar雄性成年大鼠3周。结果表明,紫苏油和松籽油对高脂血症大鼠均有一定的调整血脂作用。紫苏油和松籽油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比值(LDL-C/HD-L-C)、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的增加值和HDL-C/TC、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活性的下降均不同程度地低于单纯食猪油的高脂对照组。紫苏油尚可提高高脂血症大鼠血清HDL-C、高密度脂蛋白亚组分Ⅱ胆固醇(HDL2C)水平及HDL2-C与高密度脂蛋白亚组分Ⅲ胆固醇(HDL3-C)比值(HDL2-C/HDL3-C);松籽油未见显著升高HDL-C作用。各组动物血清HDL3-C水平无显著差异。紫苏油和松籽油组大鼠肝体比值低于高脂对照组。紫苏油组大鼠肝脏过氧化脂质(LPO)含量高于松籽油和高脂对照组。但与正常组比较,紫苏油、松籽油和高脂对照组大鼠肝体比值、肝脂质含量、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的肝脂变程度和肝脏LPO含量均增高,而肝组织中谷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油 松籽油 脂蛋白胆固醇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壁材种类及浓度对高载量紫苏籽油微胶囊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韩丽丽 侯占群 +3 位作者 文剑 吴逸民 钱英燕 龚树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7-170,共4页
为筛选出适于喷雾干燥法制备高载量(50%)紫苏籽油微胶囊的壁材,本文以可溶性大豆多糖、阿拉伯胶、Capsule淀粉、纯胶2000、HI-CAP 100为壁材,研究了壁材种类及其浓度对紫苏籽油微胶囊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壁材浓度20%时,纯胶2000和HI-C... 为筛选出适于喷雾干燥法制备高载量(50%)紫苏籽油微胶囊的壁材,本文以可溶性大豆多糖、阿拉伯胶、Capsule淀粉、纯胶2000、HI-CAP 100为壁材,研究了壁材种类及其浓度对紫苏籽油微胶囊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壁材浓度20%时,纯胶2000和HI-CAP 100作为壁材制备的微胶囊产品的表面油含量较低(分别为3.05%、3.31%),且包埋率较高(分别为93.86%、93.33%),包埋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壁材。因此,纯胶2000和HI-CAP 100是制备高载量紫苏籽油微胶囊的优良壁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籽油 微胶囊 壁材 喷雾干燥 高载量
下载PDF
紫苏油在超临界CO_2中溶解度的神经网络模型建立 被引量:8
20
作者 文震 李谦 +1 位作者 党志 余德顺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7-70,共4页
测定了紫苏油在超临界CO2 (SC CO2 )中的溶解度 ,利用误差逆传播 (BP)神经网络对溶解度数据进行了拟合。通过对萃取参数与溶解度的关系进行训练 ,实现网络结构的优化 ,建立了紫苏油在SC CO2 溶解度的网络模型 ,并将该模型用于一定范围... 测定了紫苏油在超临界CO2 (SC CO2 )中的溶解度 ,利用误差逆传播 (BP)神经网络对溶解度数据进行了拟合。通过对萃取参数与溶解度的关系进行训练 ,实现网络结构的优化 ,建立了紫苏油在SC CO2 溶解度的网络模型 ,并将该模型用于一定范围内未知萃取参数下溶解度的预测 ,得到了较高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 ,该方法可作为预测物质在SC CO2 溶解度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度 紫苏油 神经网络 模型 超临界CO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