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在韬晦与有为之间:中国在保障国际安全中的作用
被引量:
14
1
作者
徐进
《国际安全研究》
2013年第4期83-102,158,共20页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并未重创中国经济,反而加快了中国的崛起速度。一方面,中国正在迅速拉开与诸强之间的实力差距;另一方面,中国正在有效缩小与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之间的实力差距。中国的持续快速崛起使中国面临一个更加错...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并未重创中国经济,反而加快了中国的崛起速度。一方面,中国正在迅速拉开与诸强之间的实力差距;另一方面,中国正在有效缩小与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之间的实力差距。中国的持续快速崛起使中国面临一个更加错综复杂的国际和周边安全环境,各类安全问题不断发生,安全压力不断增加。中国对各类国际安全问题采取何种态度与政策,主要取决这些问题本身的性质。如果用重要性与紧迫性两个变量来对中国的安全问题进行分类,那么中国的安全问题就可以被分为高重要性和高紧迫性、高重要性和低紧迫性、低重要性和高紧迫性、低重要性和低紧迫性等四个类别。未来中国外交需要在韬晦和有为之间寻求新的平衡点,在国际安全事务中发挥与自身实力地位相称的作用。中国应逐步调整对外政策原则,并提出有利于国际稳定的政策主张,包括在安全事务上突出"有所作为";以"责权力相一致"为国际安全制度改革的总体原则,以提高效率为改革方向;提倡内外合作缓解动荡。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以及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诞生,意味着中国外交调整的"机会之窗"已经打开。中国外交应当与时俱进,在国际安全领域贡献更多的"公共品",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要性
紧迫性
韬光养晦
国际安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及其发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扬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50,58,共8页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的外交战略,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实质。它是我国外交战略的长期方针,而不是权宜之计。现实复杂的国际、国内因素决定了我国必须继续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的外交战略,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实质。它是我国外交战略的长期方针,而不是权宜之计。现实复杂的国际、国内因素决定了我国必须继续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新世纪以来,该战略经历了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走向"坚持韬光养晦,积极有所作为"。历经创新,承启"韬光养晦",逐步形成"奋发有为"的外交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
外交战略
积极有所作为
奋发有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
被引量:
5
3
作者
崔志鹰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70-72,120,共4页
邓小平曾提出了“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的中国外交战略思想。本文对“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之间的辨证关系作了分析,指出进入21世纪,中国外交仍然要贯彻邓小平这一外交战略思想。
关键词
邓小平
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依然需要韬光养晦——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大国兴衰
被引量:
4
4
作者
关权
《学术前沿》
2012年第10期63-72,共10页
当今中国作为世界级大国,要发展成为怎样的国家、又如何影响世界,这是今后几代人要面对和认真思考的问题。从经济发展角度分析大国兴衰,找出某些具有启发性的规律。50年内中国不具备成为"超级大国"的条件,也不应该寻求成为超...
当今中国作为世界级大国,要发展成为怎样的国家、又如何影响世界,这是今后几代人要面对和认真思考的问题。从经济发展角度分析大国兴衰,找出某些具有启发性的规律。50年内中国不具备成为"超级大国"的条件,也不应该寻求成为超级大国,尤其不要与美国正面交锋,依然需要韬光养晦。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大国博弈中,如何克服困难,争取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不仅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任务,绝不能因小失大,丧失真正"崛起"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大国兴衰
大国博弈
超级大国
韬光养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原则与我国的和平发展
5
作者
赖风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第4期7-10,共4页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我国国际战略方针的核心原则。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我国和平发展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新变化都要求我们长期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原则,长期坚持该战略原则也是对冲美国全球战略重...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我国国际战略方针的核心原则。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我国和平发展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新变化都要求我们长期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原则,长期坚持该战略原则也是对冲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压力的战略需要,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应继续坚持以"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原则统领我国的外交工作,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按照亲、诚、惠、容的理念全面推进周边外交,同时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
国际关系
和平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引领全球治理的国际定位
被引量:
5
6
作者
李志永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3,共13页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百年民族复兴的新时代,如何重新定位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关系进而采取何种外交战略,将是中国引领全球治理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本文在对国际定位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当前国际定位进行了初步探讨,为中国...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百年民族复兴的新时代,如何重新定位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关系进而采取何种外交战略,将是中国引领全球治理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本文在对国际定位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当前国际定位进行了初步探讨,为中国外交战略定位提供了理论指导。当前中国引领全球治理首先要明确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并重视负责任大国、新兴市场国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身份。基于“发展中社会主义强国”的复合身份定位,中国引领全球治理既有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目的,也有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世界目的。鉴于中国“发展中社会主义强国”的复合身份现实,中国长期坚持的“韬光养晦”战略绝不能轻言放弃,既要在全球治理中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尽力而为,同时又必须谦虚谨慎、量力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定位
全球治理
人类命运共同体
民族复兴
韬光养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模式”的蜕变
7
作者
周一骏
《战略决策研究》
2012年第2期10-14,共5页
1840年以前,中国用自身原创的理论治理和发展国家,创造了一套古老的"中国模式"。1840年,古老的"中国模式"被打破,中国开始不断向外部世界学习治国之道。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框架...
1840年以前,中国用自身原创的理论治理和发展国家,创造了一套古老的"中国模式"。1840年,古老的"中国模式"被打破,中国开始不断向外部世界学习治国之道。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框架,将这种向外部世界的学习推进到最高阶段,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理论核心是外来的马克思主义和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从本质上讲仍然是一种通过向别人和古人的"学习"而推动的发展模式。未来,中国共产党应该逐渐创造出原生的,先进的,具有吸引力的智力财富,以此解决自身问题,突破自身瓶颈,完成从"学习"到"自身创造"的蜕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模式
韬光养晦
自身创造型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韬光养晦”时代中国外交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8
作者
李亚琛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56-60,共5页
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分析当时的国际形势与国内局势,确定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方针,此后三十年间,中央政府在制定外交政策的过程中都严格遵循这一方针。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加之"...
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分析当时的国际形势与国内局势,确定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方针,此后三十年间,中央政府在制定外交政策的过程中都严格遵循这一方针。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加之"美国重回亚太战略"、"南海争端"、"中日钓鱼岛争端"等国际矛盾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人质疑"韬光养晦"的政策是不是应该终结了。文章研究了近两年来中国外交所面临的挑战,并分析在新时期中国政府如何在原有"韬光养晦"的指导方针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有所作为",从而应对这些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韬光养晦
外交策略
挑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解释学视野下的跨文化交流辨析
9
作者
张春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02-105,共4页
跨文化交流的本质就是具有不同视域背景的发信者与受信者的互动过程。在解释学循环理论的指导下,以"韬光养晦"为例,研究作为跨文化交流特殊工具的外交语言的发信和受信过程,说明"韬光养晦"战略的真实含义,帮助克服...
跨文化交流的本质就是具有不同视域背景的发信者与受信者的互动过程。在解释学循环理论的指导下,以"韬光养晦"为例,研究作为跨文化交流特殊工具的外交语言的发信和受信过程,说明"韬光养晦"战略的真实含义,帮助克服因双方的"视域差异"所带来的误解,同时相应地修改国内的有关翻译和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学
韬光养晦
跨文化交流
视域差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把握时代特点 走和平发展道路
被引量:
3
10
作者
吴建民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2005年第5期6-12,共7页
把握时代特点是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形势的出发点。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指出,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上面临的两大问题,根据这一论断,我党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中国政府多次向世界宣告...
把握时代特点是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形势的出发点。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指出,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上面临的两大问题,根据这一论断,我党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中国政府多次向世界宣告,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因为这不仅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而且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中国现在需要和平,将来发展起来更需要和平,因为我们深知,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也是人类的共同利益所在。和平发展是中国人唯一正确的选择“。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是小平同志为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遗产。历史说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背离这个方针就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主题
和平发展
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
原文传递
从文化视角理解中国与“新型世界的崛起”
11
作者
陈定家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37,共8页
“中国崛起”和“西方没落”是中西方学术界热议的话题。中国的崛起是一个五千年连绵不断的伟大文明的复兴,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它标志着西方民族国家在全球主导地位的终结,同时也表明一个运用多种不同方式塑造的新型世界的崛...
“中国崛起”和“西方没落”是中西方学术界热议的话题。中国的崛起是一个五千年连绵不断的伟大文明的复兴,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它标志着西方民族国家在全球主导地位的终结,同时也表明一个运用多种不同方式塑造的新型世界的崛起。无论世界风云如何变幻,我们这个一直在努力奔跑的追梦民族都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无论中国是否能“为文明的人类提供一个全新的文化起点”,中国人民都会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崛起
中华文化
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
原文传递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方针与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外交
被引量:
10
12
作者
门洪华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94,190,共14页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方针具有深刻哲学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意在保存自己、不露锋芒、抓住机遇、徐图发展。以此战略方针为指导,中国决策者提出在国内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在国际上冷静判断形势发展...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方针具有深刻哲学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意在保存自己、不露锋芒、抓住机遇、徐图发展。以此战略方针为指导,中国决策者提出在国内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在国际上冷静判断形势发展和利用机遇,强调在韬光养晦的基础上有所作为。由此,中国外交战略由内向性转为外向性,积极融入国际社会,成为国际社会的全面参与者。秉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方针,中国度过了冷战结束前后的艰难岁月。中国经受住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所引发的强大冲击波,稳住了阵脚,顶住了挑战,打破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制裁和施压,同时避免了意识形态争论以及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对抗,使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得以顺利进行。与此同时,中国把握了机遇,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实现突破性发展,同东欧国家和新独立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建立新型友好合作关系,大力加强和发展中国家的联系与合作,积极推动多边合作,中国外交迅速重新打开了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外交
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
邓小平外交思想
战略研究
原文传递
题名
在韬晦与有为之间:中国在保障国际安全中的作用
被引量:
14
1
作者
徐进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出处
《国际安全研究》
2013年第4期83-102,158,共20页
基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创新工程项目"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战略环境与战略选择"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并未重创中国经济,反而加快了中国的崛起速度。一方面,中国正在迅速拉开与诸强之间的实力差距;另一方面,中国正在有效缩小与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之间的实力差距。中国的持续快速崛起使中国面临一个更加错综复杂的国际和周边安全环境,各类安全问题不断发生,安全压力不断增加。中国对各类国际安全问题采取何种态度与政策,主要取决这些问题本身的性质。如果用重要性与紧迫性两个变量来对中国的安全问题进行分类,那么中国的安全问题就可以被分为高重要性和高紧迫性、高重要性和低紧迫性、低重要性和高紧迫性、低重要性和低紧迫性等四个类别。未来中国外交需要在韬晦和有为之间寻求新的平衡点,在国际安全事务中发挥与自身实力地位相称的作用。中国应逐步调整对外政策原则,并提出有利于国际稳定的政策主张,包括在安全事务上突出"有所作为";以"责权力相一致"为国际安全制度改革的总体原则,以提高效率为改革方向;提倡内外合作缓解动荡。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以及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诞生,意味着中国外交调整的"机会之窗"已经打开。中国外交应当与时俱进,在国际安全领域贡献更多的"公共品",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重要性
紧迫性
韬光养晦
国际安全
Keywords
seriousness,urgency,keep
low
profile
,security problems
分类号
D815.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及其发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扬
机构
西南大学政治系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50,58,共8页
基金
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邓小平‘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战略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011QNMK0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全球化时代政党外交研究"(项目编号:SWU1309268)
文摘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的外交战略,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实质。它是我国外交战略的长期方针,而不是权宜之计。现实复杂的国际、国内因素决定了我国必须继续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新世纪以来,该战略经历了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走向"坚持韬光养晦,积极有所作为"。历经创新,承启"韬光养晦",逐步形成"奋发有为"的外交战略。
关键词
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
外交战略
积极有所作为
奋发有为
Keywords
keeping
a
low
profile
m
a
k
in
g
a
ccomplishments
diplom
a
tic str
a
tegy
persistence in keeping a low profile
gre
a
ter efforts to m
a
ke
a
ccomplishments
分类号
D820 [政治法律—外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
被引量:
5
3
作者
崔志鹰
机构
同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70-72,120,共4页
文摘
邓小平曾提出了“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的中国外交战略思想。本文对“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之间的辨证关系作了分析,指出进入21世纪,中国外交仍然要贯彻邓小平这一外交战略思想。
关键词
邓小平
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
Keywords
Deng Xi
a
o-p
in
g
keeping
a
low
profile
Do
in
g Someth
in
g
分类号
D820 [政治法律—外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依然需要韬光养晦——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大国兴衰
被引量:
4
4
作者
关权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学术前沿》
2012年第10期63-72,共10页
文摘
当今中国作为世界级大国,要发展成为怎样的国家、又如何影响世界,这是今后几代人要面对和认真思考的问题。从经济发展角度分析大国兴衰,找出某些具有启发性的规律。50年内中国不具备成为"超级大国"的条件,也不应该寻求成为超级大国,尤其不要与美国正面交锋,依然需要韬光养晦。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大国博弈中,如何克服困难,争取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不仅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任务,绝不能因小失大,丧失真正"崛起"的机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大国兴衰
大国博弈
超级大国
韬光养晦
Keywords
Economic development
rise
a
nd f
a
ll of big countries
g
a
me of world powers
superpower
keeping
a
low
profile
分类号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原则与我国的和平发展
5
作者
赖风
机构
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第4期7-10,共4页
基金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与我国和平发展战略研究"(2013SJD710012)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我国国际战略方针的核心原则。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我国和平发展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新变化都要求我们长期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原则,长期坚持该战略原则也是对冲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压力的战略需要,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应继续坚持以"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原则统领我国的外交工作,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按照亲、诚、惠、容的理念全面推进周边外交,同时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关键词
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
国际关系
和平发展
Keywords
keeping
a
low
profile
do
in
g someth
in
g previously unrele
a
sed
in
tern
a
tion
a
l rel
a
tions
pe
a
ceful development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引领全球治理的国际定位
被引量:
5
6
作者
李志永
机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
出处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3,共13页
基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惠园杰出青年学者培育计划、“中国海外利益保护的‘顶层设计’与‘微观落实’:公私合作制的视角”项目(2017JQ05)
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全球安全治理的中国方案”(17BKS0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百年民族复兴的新时代,如何重新定位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关系进而采取何种外交战略,将是中国引领全球治理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本文在对国际定位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当前国际定位进行了初步探讨,为中国外交战略定位提供了理论指导。当前中国引领全球治理首先要明确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并重视负责任大国、新兴市场国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身份。基于“发展中社会主义强国”的复合身份定位,中国引领全球治理既有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目的,也有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世界目的。鉴于中国“发展中社会主义强国”的复合身份现实,中国长期坚持的“韬光养晦”战略绝不能轻言放弃,既要在全球治理中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尽力而为,同时又必须谦虚谨慎、量力而行。
关键词
国际定位
全球治理
人类命运共同体
民族复兴
韬光养晦
Keywords
in
tern
a
tion
a
l position
in
g
glob
a
l govern
a
nce
a
community with
a
sh
a
red future for m
a
nk
in
d
the gre
a
t rejuven
a
tion of the Ch
in
ese n
a
tion
keeping
a
low
profile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模式”的蜕变
7
作者
周一骏
机构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信息研究所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
出处
《战略决策研究》
2012年第2期10-14,共5页
文摘
1840年以前,中国用自身原创的理论治理和发展国家,创造了一套古老的"中国模式"。1840年,古老的"中国模式"被打破,中国开始不断向外部世界学习治国之道。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框架,将这种向外部世界的学习推进到最高阶段,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理论核心是外来的马克思主义和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从本质上讲仍然是一种通过向别人和古人的"学习"而推动的发展模式。未来,中国共产党应该逐渐创造出原生的,先进的,具有吸引力的智力财富,以此解决自身问题,突破自身瓶颈,完成从"学习"到"自身创造"的蜕变。
关键词
中国模式
韬光养晦
自身创造型发展
Keywords
Ch
in
a
model
keeping
a
low
profile
self-cre
a
ted model of development
分类号
D61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韬光养晦”时代中国外交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8
作者
李亚琛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
出处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56-60,共5页
文摘
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分析当时的国际形势与国内局势,确定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方针,此后三十年间,中央政府在制定外交政策的过程中都严格遵循这一方针。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加之"美国重回亚太战略"、"南海争端"、"中日钓鱼岛争端"等国际矛盾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人质疑"韬光养晦"的政策是不是应该终结了。文章研究了近两年来中国外交所面临的挑战,并分析在新时期中国政府如何在原有"韬光养晦"的指导方针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有所作为",从而应对这些挑战。
关键词
韬光养晦
外交策略
挑战
Keywords
Policy of "hid
in
g one's light under
a
busl
a
el,
keeping
a
low
profile
"
Str
a
tegy of dipiom
a
cy
Ch
a
llenge
分类号
D820 [政治法律—外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解释学视野下的跨文化交流辨析
9
作者
张春
机构
贵州财经大学外语学院
出处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02-105,共4页
文摘
跨文化交流的本质就是具有不同视域背景的发信者与受信者的互动过程。在解释学循环理论的指导下,以"韬光养晦"为例,研究作为跨文化交流特殊工具的外交语言的发信和受信过程,说明"韬光养晦"战略的真实含义,帮助克服因双方的"视域差异"所带来的误解,同时相应地修改国内的有关翻译和表述。
关键词
解释学
韬光养晦
跨文化交流
视域差异
Keywords
Hermeneutics
keeping
a
low
profile
Cross-cultur
a
l communic
a
tion
Perspective differences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把握时代特点 走和平发展道路
被引量:
3
10
作者
吴建民
机构
外交学院
出处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2005年第5期6-12,共7页
文摘
把握时代特点是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形势的出发点。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指出,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上面临的两大问题,根据这一论断,我党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中国政府多次向世界宣告,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因为这不仅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而且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中国现在需要和平,将来发展起来更需要和平,因为我们深知,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也是人类的共同利益所在。和平发展是中国人唯一正确的选择“。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是小平同志为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遗产。历史说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背离这个方针就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关键词
时代主题
和平发展
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
Keywords
theme of the er
a
pe
a
ceful development
keep
a
low
profile
a
nd do someth
in
g worthwhile
分类号
D820 [政治法律—外交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文化视角理解中国与“新型世界的崛起”
11
作者
陈定家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37,共8页
文摘
“中国崛起”和“西方没落”是中西方学术界热议的话题。中国的崛起是一个五千年连绵不断的伟大文明的复兴,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它标志着西方民族国家在全球主导地位的终结,同时也表明一个运用多种不同方式塑造的新型世界的崛起。无论世界风云如何变幻,我们这个一直在努力奔跑的追梦民族都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无论中国是否能“为文明的人类提供一个全新的文化起点”,中国人民都会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关键词
中国崛起
中华文化
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
Keywords
the rise of Ch
in
a
Ch
in
ese culture
keeping
a
low
profile
a
chiev
in
g gre
a
t go
a
ls
分类号
G04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方针与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外交
被引量:
10
12
作者
门洪华
出处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94,190,共14页
文摘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方针具有深刻哲学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意在保存自己、不露锋芒、抓住机遇、徐图发展。以此战略方针为指导,中国决策者提出在国内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在国际上冷静判断形势发展和利用机遇,强调在韬光养晦的基础上有所作为。由此,中国外交战略由内向性转为外向性,积极融入国际社会,成为国际社会的全面参与者。秉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方针,中国度过了冷战结束前后的艰难岁月。中国经受住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所引发的强大冲击波,稳住了阵脚,顶住了挑战,打破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制裁和施压,同时避免了意识形态争论以及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对抗,使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得以顺利进行。与此同时,中国把握了机遇,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实现突破性发展,同东欧国家和新独立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建立新型友好合作关系,大力加强和发展中国家的联系与合作,积极推动多边合作,中国外交迅速重新打开了局面。
关键词
中国外交
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
邓小平外交思想
战略研究
Keywords
Ch
in
a
's diplom
a
cy
keeping
low
profile
striv
in
g to m
a
ke
a
chievements
DENG Xi
a
o-p
in
g thought
str
a
tegy studies
分类号
D820 [政治法律—外交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在韬晦与有为之间:中国在保障国际安全中的作用
徐进
《国际安全研究》
2013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及其发展
杨扬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
崔志鹰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依然需要韬光养晦——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大国兴衰
关权
《学术前沿》
2012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原则与我国的和平发展
赖风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国引领全球治理的国际定位
李志永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中国模式”的蜕变
周一骏
《战略决策研究》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新“韬光养晦”时代中国外交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李亚琛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解释学视野下的跨文化交流辨析
张春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把握时代特点 走和平发展道路
吴建民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2005
3
原文传递
11
从文化视角理解中国与“新型世界的崛起”
陈定家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0
原文传递
12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方针与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外交
门洪华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