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登科记考》补正(北宋篇) 被引量:2
1
作者 诸葛忆兵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0-112,共13页
傅璇琮主编、龚延明和祖慧编撰的近五百万字《宋登科记考》,收录宋代科举考试登科者近四万人,最大可能地弥补了宋代登科记之类文献记载的阙失。如此庞大的一项研究工程,难免有疏漏之处。我们依据年代顺序,将其一一梳理出来,分为南北宋... 傅璇琮主编、龚延明和祖慧编撰的近五百万字《宋登科记考》,收录宋代科举考试登科者近四万人,最大可能地弥补了宋代登科记之类文献记载的阙失。如此庞大的一项研究工程,难免有疏漏之处。我们依据年代顺序,将其一一梳理出来,分为南北宋两篇。北宋篇一共补录、辨正235人,其中补录《宋登科记考》失载进士139人,系年舛误者47人,系年不清者36人。其余12人乃补录特奏名进士、上舍释褐、诸科等。其他舛误1处。又,明清地方志所录者,《宋登科记考》虽遗漏,本文亦暂不补录、辨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登科记考》 北宋 进士 补正
下载PDF
《宋登科记考》补正(南宋篇) 被引量:1
2
作者 诸葛忆兵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7-126,共10页
傅璇琮主编、龚延明和祖慧编撰的近五百万字《宋登科记考》,收录宋代科举考试登科者近四万人,最大可能地弥补了宋代登科记之类文献记载的阙失。如此庞大的一项研究工程,难免有疏漏之处。本文依据宋代文献,将这些疏漏之处按年代顺序一一... 傅璇琮主编、龚延明和祖慧编撰的近五百万字《宋登科记考》,收录宋代科举考试登科者近四万人,最大可能地弥补了宋代登科记之类文献记载的阙失。如此庞大的一项研究工程,难免有疏漏之处。本文依据宋代文献,将这些疏漏之处按年代顺序一一梳理出来,分为南北宋两篇。南宋篇一共补录、辨正175人,其中补录《宋登科记考》失载进士118人,系年舛误者30人,系年不清者8人。其余19人乃特奏名进士补录7人、辨误10人、系年不清2人。又,明清地方志所录者,《宋登科记考》虽遗漏,本文亦暂不补录辨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登科记考》 南宋 进士 补正
下载PDF
《明史》人物登科年代考误 被引量:2
3
作者 陈长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52-55,共4页
明代是中国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明史》对人物登科年代的记载绝大多数是正确的,但也有个别错误。从明代进士登科录、进士同年录、会试录及进士题名碑等原始文献来看,这些科年错误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本无该科,另一类是误为他科。
关键词 《明史》人物 登科年代 本无该科 误为他科
下载PDF
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历代科举人才的地理分布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良品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19-124,共6页
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是我国历代学校教育较为落后、科举人才较为匮乏的地区之一。该地区科举人才的分布呈现出整体落后、区域差距、阶段起伏、科举家族涌现等特点。宋、明、清三代,科举人才的地理分布形成“点线面”的格局,其成因有六... 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是我国历代学校教育较为落后、科举人才较为匮乏的地区之一。该地区科举人才的分布呈现出整体落后、区域差距、阶段起伏、科举家族涌现等特点。宋、明、清三代,科举人才的地理分布形成“点线面”的格局,其成因有六:一是政治因素;二是经济因素;三是教育因素;四是考试政策因素;五是文化因素;六是交通因素。民族地区科举人才的生成,不仅受制于多种政治因素,而且也受制于当时当地的经济、教育、考试政策、文化和交通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江流域 民族地区 科举人才 地理分布 分布成因
下载PDF
清代科举人才与地方社会关系之探析——以清代《郯城县志》为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左桂秋 张奎华(编辑) 《临沂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107-111,共5页
清代地方科举人才与所处的地方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数量总体偏少和波浪式出现是清代山东郯城科举人才集团最突出的特点。郯城科举人才数量总体偏少与清代郯城的经济状况不佳密切相关;科举人才波浪式出现的特点主要源于特定时期内官员... 清代地方科举人才与所处的地方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数量总体偏少和波浪式出现是清代山东郯城科举人才集团最突出的特点。郯城科举人才数量总体偏少与清代郯城的经济状况不佳密切相关;科举人才波浪式出现的特点主要源于特定时期内官员的重视及其家族影响的推动。清代郯城科举人才积极参与到家乡教育、社会公益等具体事务中去。虽然清代科举人才思想中不乏忠君等封建糟粕成分,但他们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家乡社会的发展,实现了科举人才与地方社会的良好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郯城 科举人才 地方社会
下载PDF
隋唐时期选举用人制度述论
6
作者 姚培锋 齐陈骏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5-42,共8页
科举制度的确立和实施,在中国封建政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一制度在隋唐时期施行中的不完善,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在用人方面由贵族门阀制度向科举制度过渡时期的一种反映。到宋代以后,随着庶族地主经济的发展,科举制度也就更显成熟... 科举制度的确立和实施,在中国封建政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一制度在隋唐时期施行中的不完善,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在用人方面由贵族门阀制度向科举制度过渡时期的一种反映。到宋代以后,随着庶族地主经济的发展,科举制度也就更显成熟和完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时期 选举用人制度 科举制度 庶族地主经济
下载PDF
明代吏部尚书的年龄构成特点及其成因和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罗国澄 郭培贵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6-11,共6页
洪武十三年(1380)后,吏部尚书直接向皇帝负责,执掌铨政。至明亡,在该位履职者共有121人。其中,绝大部分皆为进士出身,明中后期则皆为进士出身,其平均中进士年龄为29岁,小于明代进士平均中式年龄5岁多,但其始掌吏部事的平均年龄则超过62... 洪武十三年(1380)后,吏部尚书直接向皇帝负责,执掌铨政。至明亡,在该位履职者共有121人。其中,绝大部分皆为进士出身,明中后期则皆为进士出身,其平均中进士年龄为29岁,小于明代进士平均中式年龄5岁多,但其始掌吏部事的平均年龄则超过62岁,显示该职对履任者的仕履资历具有很高要求;与此同时,任此职者又更迭频繁,平均在职时间仅有2.32年。这既有其必然性,又对铨政运作和政局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该职的年龄构成状况在各级科名和不同任职形式上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吏部尚书 中进士平均年龄 “掌吏部事”平均年龄 平均任职时间
下载PDF
科举制对完善竞争性干部选拔方式的借鉴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9-176,共8页
竞争性干部选拔方式是当前干部选任的重要形式之一,虽然在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升组织选才用才质量方面发挥着积极效能,但在实践中却存在着程序设计不够科学、法规制度不够健全、考试环节效度不强、纪律与监督流于形式等问题。科举制积... 竞争性干部选拔方式是当前干部选任的重要形式之一,虽然在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升组织选才用才质量方面发挥着积极效能,但在实践中却存在着程序设计不够科学、法规制度不够健全、考试环节效度不强、纪律与监督流于形式等问题。科举制积淀了1 300多年考试选官经验,如科举永制、铨选制度、法律制度体系、分科举人、策问考试、注重监督等工具化设计对完善竞争性选拔方式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制 竞争性选拔 干部人事 公开选拔 竞争上岗
下载PDF
文化背景及取士制度视角下的科举制再审思
9
作者 赵小芳 《煤炭高等教育》 2003年第6期61-63,共3页
从儒家文化和取士制度两方面 ,分析了科举制在封建社会盛行一千多年的原因 ,以此来启示我们废除科举制关键是要消除其内在的文化驱动因素 ,而且应以更客观。
关键词 文化背景 取士制度 科举制度 儒家文化 封建社会 中国 教育史
下载PDF
《宋登科记考》天圣八年进士登第人补正
10
作者 王胜斌 《考试研究》 2022年第6期104-108,共5页
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及第者有249人。学界对此次考试多有关注,但对登第人语焉不详。由龚延明、祖慧编撰的《宋登科记考》所收录的天圣八年登科录,实记录121人。通过对相关史料的详细考辨,对《宋登科记考》此次登第人范师道、陈说之和... 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及第者有249人。学界对此次考试多有关注,但对登第人语焉不详。由龚延明、祖慧编撰的《宋登科记考》所收录的天圣八年登科录,实记录121人。通过对相关史料的详细考辨,对《宋登科记考》此次登第人范师道、陈说之和蔡襄的科次与名次,元绛、杜叔元、杜某、杜舜元、张宗古和张宗彝的籍贯与仕宦履历等个人信息进行补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登科记考》 天圣八年 进士 补正
下载PDF
举人的路费:明代的科举、社会与国家 被引量:7
11
作者 丁修真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2-103,共12页
科举时代,给予赴试举子经济上的资助,是国家人才选拔制度正常运作的基础。成化年间,以陈献章为代表的广东在地举人群体的不断壮大,引起了主持地方均徭改革官员的注意,成为举人路费出现的契机。举人路费在为士人科举生活提供保障的同时,... 科举时代,给予赴试举子经济上的资助,是国家人才选拔制度正常运作的基础。成化年间,以陈献章为代表的广东在地举人群体的不断壮大,引起了主持地方均徭改革官员的注意,成为举人路费出现的契机。举人路费在为士人科举生活提供保障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随着赋役改革的推进,定额化成为包括举人路费在内地方科举经费的发展趋势,进而影响到科举取士的制度设计。从明代举人路费的演进过程,可以看到科举制度与赋役制度相互交织的历史,以及举人这一社会群体不断被形塑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举人 科举路费 科举定额
原文传递
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历代科举人才的地理分布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良品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0-166,共7页
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是我国历代学校教育较为落后、科举人才较为匮乏的地区之一。该地区科举人才的分布呈现出整体落后、区域差距、阶段起伏、科举家族涌现等特点。宋、明、清三代 ,科举人才的地理分布形成“点→线→面”的格局 ,其成因有... 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是我国历代学校教育较为落后、科举人才较为匮乏的地区之一。该地区科举人才的分布呈现出整体落后、区域差距、阶段起伏、科举家族涌现等特点。宋、明、清三代 ,科举人才的地理分布形成“点→线→面”的格局 ,其成因有六 :一是政治因素 ;二是经济因素 ;三是教育因素 ;四是考试政策因素 ;五是文化因素 ;六是交通因素。民族地区科举人才的生成 ,不仅受制于多种政治因素 ,而且也受制于当时当地的经济、教育、考试政策、文化和交通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江流域 民族地区 科举人才 地理分布 分布成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