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食管上括约肌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 1
-
-
作者
涂丽莉
徐胜春
刘业海
张铭
-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出处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08-510,共3页
-
基金
安徽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06jq1099)
安徽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05021006)
安徽医科大学校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06kj06)
-
文摘
目的了解食管上括约肌的形态特点及其在不同年龄组中的差异,为临床诊治该区域疾病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通过对63例不同年龄组成人尸体标本食管上括约肌的解剖观察与测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咽食管段内腔可以分为平滑型和紧缩型两种形态,且内腔宽度在不同年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咽食管段内腔形态和宽度变化可能与年龄有关。
-
关键词
食管/解剖学和组织学
咽肌/解剖学和组织学
-
Keywords
esophagus/anatomy & histology
pharyngeal muscles/anatomy & histology
-
分类号
R322.43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R571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
-
题名环咽肌切迹与年龄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4
- 2
-
-
作者
涂丽莉
王琴
徐胜春
-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
-
出处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452-454,共3页
-
文摘
目的 研究器质性环咽肌压迹与老龄化是否有相关性。方法 采用大体解剖和耻骨联合面形态学改变推算年龄的技术。结果 4 1例标本中 39例咽下部环咽后壁粘膜光滑 ,有两例环咽肌轻度的增厚 ,年龄均大于 6 0岁 ,但界限不清。结论 器质性环咽肌切迹可能是老龄化形态学改变之一。
-
关键词
食管失弛症/病理学
咽肌
衰老
耻骨联合/解剖学和组织学
尸体
解剖
-
Keywords
esophageal achaalasiaa/pathology
pharyngeal muscles
aging
pubic symphysis/anatomy and histology
-
分类号
R571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
-
题名正中神经手内肌功能束(组)的神经纤维定量研究
被引量:3
- 3
-
-
作者
邵岩
顾立强
李绍光
张景廖
谢颍涛
-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
-
出处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6-188,共3页
-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攻关项目(2002c31003)
-
文摘
目的提供正中神经手内肌功能束组(支)的组织学特征,为临床修复手内肌功能的手术设计和估计预后提供组织学依据。方法应用Loyez髓鞘染色法显示断面有髓神经纤维,通过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德国产Leica),测算神经分支及各断面的神经纤维数目和结缔组织面积等指标。结果(1)鱼际肌支有髓神经纤维数为[(1475±143)根;x±s,下同]。(2)有髓神经纤维密度(有髓神经纤维数/鱼际肌支截面积)为(1130.76±77.09)根/mm2。结论臂丛神经损伤修复正中神经手内在肌支,从理论上讲,以选择在前臂远端直接修复为宜。因在近端修复需要数量庞大的供体运动神经纤维,移位的神经纤维数可能远远不够。
-
关键词
正中神经
定量研究
有髓神经纤维
图像分析系统
鱼际肌支
组织学特征
手内肌功能
髓鞘染色法
功能束组
手术设计
临床修复
方法应用
结缔组织
神经分支
纤维密度
损伤修复
臂丛神经
直接修复
维数
截面积
断面
-
Keywords
Median nerve
histology
anatomy,cross-sectional
Thenar muscle branches
-
分类号
R658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腋弓与前哨淋巴结位置的关系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刘皓希
杜俊泽
李世超
范林军
-
机构
陆军医科大学西南医院乳腺外科
-
出处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18年第4期216-221,共6页
-
文摘
目的探讨腋弓与前哨淋巴结位置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由陆军医科大学西南医院乳腺外科同一个治疗小组成功进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手术的3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这些患者中探讨了腋弓存在的情况,并应用χ~2检验分析了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方式、前哨淋巴结显影方法以及腋弓的存在对前哨淋巴结相对位置的影响。结果在386例患者中,65例(16.8%)患者存在腋弓,321例(83.2%)患者不存在腋弓。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乳腺手术方式、腋窝手术方式、前哨淋巴结显影方法对前哨淋巴结的相对位置没有影响(χ~2=0.385、0.011、0.370、0.011、0.002,P=0.535、0.918、0.543、0.918、0.966)。但是,在不存在腋弓的321例患者中,94.1%(302/321)患者前哨淋巴结位于胸背血管与胸壁之间的疏松的脂肪层内,即常规前哨淋巴结位置,另外5.9%(19/321)患者前哨淋巴结位于腋弓周围致密的脂肪层内,也就是背阔肌与腋静脉相交处,即非常规前哨淋巴结位置;而存在腋弓的65例患者中,69.2%(45/65)患者前哨淋巴位于常规位置,另外30.8%(20/65)患者前哨淋巴结位于非常规位置;有腋弓者前哨淋巴结位于非常规位置的比例明显高于无腋弓者(χ~2=36.765、P<0.001)。另外,在存在腋弓的65例患者中,有59例(90.8%)患者术前CT影像图片均显示有腋弓;而不存在腋弓的321例患者,其术前CT均未发现腋弓影像。在本研究中,术前CT诊断腋弓的正确率为98.4%(380/386),敏感度为90.7%(59/65),特异度为100%(321/321)。结论腋弓的存在对于前哨淋巴结的相对位置有影响。存在腋弓者其前哨淋巴结更有可能位于腋弓周围致密的脂肪层内,也就是背阔肌与腋静脉相交处。
-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肌
解剖学
组织学
乳房切除术
根治性
-
Keywords
Breast neoplasms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muscles,anatomy,histology
Mastectomy,radical
-
分类号
R737.9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基于微米CT的一例腭裂肌肉解剖学的三维数字化研究
- 5
-
-
作者
赵久丽
麻恒源
尹宁北
吴镝
-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一科
-
出处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22,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471887).
-
文摘
目的对腭咽部肌肉、肌纤维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更好地指导腭裂修复中的肌肉重建,理解腭裂病理语音的形成。方法无人认领的1具诊断为Ⅱ度腭裂的28周流产胎儿尸体,截取头部眶底平面至口角-下颌角平面之间部分,4%甲醛固定8 h,3.75%碘碘化钾浸泡染色7 d,进行微米CT扫描,并根据扫描所得DICOM图像描绘肌纤维,重建肌肉解剖结构的三维模型,观察标本腭咽部肌肉解剖结构。结果由微米CT扫描图像及三维重建模型可发现腭咽部主要肌肉:腭帆提肌、腭帆张肌、腭咽肌、腭舌肌、咽上缩肌上部。此例腭裂标本的肌肉局部解剖结构特点:(1)腭帆张肌发出分支止于咽侧壁;(2)咽上缩肌与腭咽肌、腭帆提肌和腭帆张肌交叉或延续;(3)腭裂软腭内部肌肉之间没有发现明显的交叉关系,未见腭垂肌。结论在腭裂标本中,腭咽部主要功能肌肉均与咽上缩肌存在肌纤维的交叉、延续等关联。腭部和咽部肌肉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立体的"腭咽肌肉复合体"。
-
关键词
解剖学
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三维解剖学
咽上缩肌
-
Keywords
anatomy
Micro computed tomography
Three-dimensional anatomy
pharyngeal muscle
-
分类号
R782.22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
-
题名软腭及咽部肌肉神经解剖研究进展
- 6
-
-
作者
赵佳琪
吴镝
-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一科
-
出处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2年第11期1310-1314,共5页
-
文摘
该文综述了软腭及咽部肌肉神经解剖相关的研究进展。软腭部肌肉分为腭帆张肌、腭帆提肌、腭咽肌、腭舌肌及悬雍垂肌。其中, 腭帆张肌受三叉神经的下颌神经分支支配;大多数学者认为其他软腭肌由迷走神经、舌咽神经形成的咽丛分支支配, 面神经及腭小神经亦参与其中。咽肌可分为咽缩肌和咽提肌, 咽缩肌包括咽上缩肌、咽中缩肌及咽下缩肌;咽提肌包括茎突咽肌、腭咽肌和咽鼓管咽肌。咽上缩肌及咽中缩肌被认为由咽丛分支支配, 而咽下缩肌则由咽丛及喉部神经支配;茎突咽肌由舌咽神经分支支配, 而腭咽肌和咽鼓管咽肌则由咽丛分支支配。了解腭咽部肌肉的神经支配有助于减少腭裂修复术中的神经损伤, 有助于了解腭咽闭合不全所致的吞咽、发音等障碍的相关机制, 并指导神经源性吞咽困难及部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治疗。
-
关键词
咽肌
软腭肌
解剖学
神经支配
-
Keywords
pharyngeal muscles
Soft palate muscles
anatomy
Innervation
-
分类号
R322.8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