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5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w Phase Transfer Agent for Dye: Application for Hyperbranched Poly (ester-amine) 被引量:1
1
作者 TengQIU LiMingTANG XinLinTUO DeShanLIU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8期931-934,共4页
Hydrophilic hyperbranched poly(ester-amine) (HPEA) synthesized from diethanolamine and methyl acrylate was used as phase transfer agent for the first time to transfer methyl orange (MO) from water into chloroform. Thi... Hydrophilic hyperbranched poly(ester-amine) (HPEA) synthesized from diethanolamine and methyl acrylate was used as phase transfer agent for the first time to transfer methyl orange (MO) from water into chloroform. This process was quantified by UV-Vis spectra. A possible mechanism was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formation of amphiphilic aggreg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branched poly(ester-amine) phase transfer agent dye.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aqueous dispersion of epoxy curing agent with specially synthesized phase inversion emulsifier 被引量:4
2
作者 周继亮 涂伟萍 胡剑青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029-2032,共4页
关键词 相反转乳化剂 水基环氧固化剂分散体 制备方法 理化性能
下载PDF
Sr含量对Al-Si合金显微组织和热导率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瑞英 李继承 +1 位作者 沙君浩 李家康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1,共9页
以纯铝、Al-20Si和Al-10Sr中间合金为原料,Sr为变质剂(含量为0.01%、0.02%、0.04%和0.06%,质量分数),制备了Al-7Si-xSr、Al-12Si-xSr和Al-20Si-xSr合金,研究了Sr含量对Al-Si合金相变储热材料显微组织及热导率的影响。利用Hot Disk热常... 以纯铝、Al-20Si和Al-10Sr中间合金为原料,Sr为变质剂(含量为0.01%、0.02%、0.04%和0.06%,质量分数),制备了Al-7Si-xSr、Al-12Si-xSr和Al-20Si-xSr合金,研究了Sr含量对Al-Si合金相变储热材料显微组织及热导率的影响。利用Hot Disk热常数分析仪测量合金的热导率,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及分析合金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在Al-Si合金中添加变质元素Sr会影响合金的热导率,Al-7Si-0.04Sr合金热导率较Al-7Si合金增加了73.47 W·m^(-1)·K^(-1),Al-20Si-0.04Sr合金的热导率较Al-20Si合金增加了24.09 W·m^(-1)·K^(-1),Al-12Si-0.04Sr合金的热导率较Al-12Si合金增加了17.79 W·m^(-1)·K^(-1)。铝硅合金热导率的增长主要与α(Al)、共晶硅和初晶硅的形貌有关。经过Sr变质之后,Al-7Si合金中共晶Si立体形貌均由片层状转变为珊瑚状,Al-12Si和Al-20Si合金中共晶Si立体形貌由片层状转变为枝条状;其中,Al-7Si合金中α(Al)尺寸明显减少、排列紧密,二次枝晶臂间距逐渐减小;Al-20Si合金中的初晶Si尺寸明显减小,其形貌由多角的大块状变为小块状;α(Al)形态的转变不仅能够为自由电子的传输提供快速通道,而且还会使得共晶Si的排列更加规则,减少自由电子发生散射的几率,对合金的热导率影响较大。共晶Si由片层状转变为珊瑚状或枝条状,增加电子的平均自由程,有利于电子的传输。Al-20Si合金的热导率与初晶Si的形态有着重要联系,大尺寸且形状完整的初晶Si会发生晶格振动,会提高合金的热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合金 变质剂Sr 相变储热材料 热导率
下载PDF
基于Agent的单路口交通流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小明 王飞跃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853-855,共3页
利用Agent技术,通过构造路口Agent与相位Agent来对单路口的交通流进行控制,文章首先指出了路口Agent与相位Agent之间的关系,然后对两类Agent的模型进行了研究。并说明了路口Agent对相位Agent规则变量的学习过程。最后文章进行了仿真研究... 利用Agent技术,通过构造路口Agent与相位Agent来对单路口的交通流进行控制,文章首先指出了路口Agent与相位Agent之间的关系,然后对两类Agent的模型进行了研究。并说明了路口Agent对相位Agent规则变量的学习过程。最后文章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研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口agent 相位agent 强化学习 agent模型
下载PDF
基于Multi-agent的道路交通流控制模型 被引量:10
5
作者 蔡朝辉 宋靖雁 +1 位作者 张毅 李志恒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结合近年来出现的人工智能新技术 ,提出基于Multi agent的道路交通流控制模型 ,从而实现一种灵活的agent自主控制算法 ,并进一步提出Multi agent协商策略的设想。实验证明 ,该agent自主控制算法柔性结合多个交通状态量 ,较好地平衡了道... 结合近年来出现的人工智能新技术 ,提出基于Multi agent的道路交通流控制模型 ,从而实现一种灵活的agent自主控制算法 ,并进一步提出Multi agent协商策略的设想。实验证明 ,该agent自主控制算法柔性结合多个交通状态量 ,较好地平衡了道路交叉口各向交通流 ,具有较强的可优化度和扩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流控制模型 MULTI-agent 基本相位 相位竞争 闸门效应 人工智能 agen自主控制算法
下载PDF
基于十水硫酸钠的个体防护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6
作者 赵荣 韩子夜 +2 位作者 吴飞翔 刘太奇 李谭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52,共5页
新冠病毒的爆发使得人们对医用防护服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隔离病毒并确保密闭空间人体舒适。人们试图用基于十水硫酸钠的相变材料来调节个体防护服的温度,但是其配方中含有危险品硼酸,并存在相分离、过冷等现象,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新冠病毒的爆发使得人们对医用防护服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隔离病毒并确保密闭空间人体舒适。人们试图用基于十水硫酸钠的相变材料来调节个体防护服的温度,但是其配方中含有危险品硼酸,并存在相分离、过冷等现象,限制了其实际应用。采用纳米二氧化硅和硼砂两种不同类型的成核剂,成功制备出不含硼酸的过冷度低、热性能稳定、可用于调节人体温度的个体防护材料,并研究了用DSC测试该材料相变潜热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硅有效降低了十水硫酸钠的过冷度,个体防护材料的潜热足以用于制造防护服。当纳米二氧化硅添加量为3%时,个体防护材料的潜热为179 J/g,相变温度为16℃,过冷度仅为0.7℃;DSC测试该防护材料热性能的最佳条件为:样品质量为30 mg,制样温度维持在0℃,氮气压力为0.1 MPa。使用该防护材料制备的个体防护背心测试结果表明:防护背心4 h内可保持在26℃范围中,6 h保持在29℃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水硫酸钠 个体防护 相变材料 成核剂 二氧化硅
下载PDF
双重孔结构SiO_(2)的制备及其吸附生物大分子的性能
7
作者 赵俊琦 李昕 +2 位作者 孙斌 张晓昕 宗保宁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0-524,共5页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有序介孔模板剂和相分离诱导剂,通过相分离和溶胶-凝胶转化,合成了具有较小有序介孔和较大堆积介孔/大孔的双重孔结构SiO_(2)。结果表明,采用该双重孔结构SiO_(2)吸附模型生物大分子,其吸附量明显高于单一...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有序介孔模板剂和相分离诱导剂,通过相分离和溶胶-凝胶转化,合成了具有较小有序介孔和较大堆积介孔/大孔的双重孔结构SiO_(2)。结果表明,采用该双重孔结构SiO_(2)吸附模型生物大分子,其吸附量明显高于单一孔结构MCM-41型SiO_(2),显示双重孔结构SiO_(2)吸附大分子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板剂 相分离 有序介孔 双重孔结构SiO_(2)材料 生物大分子
下载PDF
致密油藏高起泡强渗吸驱油剂的构建及性能研究
8
作者 张利伟 谢虎 +3 位作者 王瑞 付高峰 徐金山 郑存川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5-162,共8页
针对致密油藏经“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改造开发后井间流体发生窜流及致密油采收率偏低的问题,研制了一种高起泡强渗吸纳米驱油剂。以自研双子表面活性剂BD-2、CHSB、LAB为纳米驱油剂的主剂,通过三元相图法得出纳米驱油剂的配方为:25%B... 针对致密油藏经“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改造开发后井间流体发生窜流及致密油采收率偏低的问题,研制了一种高起泡强渗吸纳米驱油剂。以自研双子表面活性剂BD-2、CHSB、LAB为纳米驱油剂的主剂,通过三元相图法得出纳米驱油剂的配方为:25%BD-2+10%LAB+4.5%CHSB+5%油溶性增效剂+15.5%小分子醇。对纳米驱油剂界面性能、润湿调节性能、渗吸性能、起泡性能、耐温抗盐性能、增容性能、静态洗油性能进行评价,同时研究了驱油剂对岩心中致密油动用情况。结果表明,在2000 mg/L下,纳米驱油剂YYC-2与玛湖原油的界面张力可达6.318×10^(-3)mN/m,可将接触角降低至20.36°,渗吸采出程度达到21.37%;在90℃、10×10^(4)mg/L NaCl和5×10^(3)mg/L CaCl_(2)矿化度下均能达到超低界面水平,最大增容粒径可达593.6 nm,静态洗油效率最大可达80%左右。高压压汞曲线与核磁共振曲线的转换系数C为791 nm/ms,能启动岩心最小孔隙直径为20.0304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双子表面活性剂 渗吸驱油 三元相图 纳米驱油剂
下载PDF
固相萃取剂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9
作者 徐海云 赵开楼 《河南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33-36,共4页
综述了固相萃取剂的类型和制备方法。介绍了设计的双功能固相萃取剂制备方法。摆脱了传统的单一功能萃取剂作用单一、操作繁琐、分离效率不高以及资源浪费的弊端。对分析样品进行更加简洁有效而又彻底的预处理。
关键词 混合模式 固相萃取剂 疏水吸附 静电排斥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氯化物体系三价铬电沉积工艺
10
作者 夏爽 王彬 +1 位作者 王议 刘中清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1,共12页
[目的]三价铬电沉积过程中伴随的剧烈析氢反应导致局部pH升高,是镀速急剧下降、镀层难以增厚及镀层性能恶化的主要原因。[方法]采用甲酸钠、草酸钠和尿素为氯化物体系三价铬电镀的配位剂,以在150 mA/cm^(2)电流密度下电沉积10 min的沉... [目的]三价铬电沉积过程中伴随的剧烈析氢反应导致局部pH升高,是镀速急剧下降、镀层难以增厚及镀层性能恶化的主要原因。[方法]采用甲酸钠、草酸钠和尿素为氯化物体系三价铬电镀的配位剂,以在150 mA/cm^(2)电流密度下电沉积10 min的沉积速率为响应因子,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了镀液配方,建立了氯化物体系三价铬电沉积速率的多项式模型方程。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添加剂、pH、温度、电流密度和沉积时间对沉积速率、镀液深镀能力和镀层耐蚀性的影响。[结果]三价铬电沉积的最佳配方和工艺条件为:三氯化铬0.6 mol/L,甲酸钠0.8 mol/L,草酸钠0.2 mol/L,尿素0.3 mol/L,pH 1.8,温度30℃,电流密度150 mA/cm^(2),时间30 min。在该条件下所得Cr镀层为非晶态结构,厚度在12μm以上,耐蚀性良好。[结论]选用合适的配位剂抑制电沉积过程中铬的羟桥化反应,是维持较高镀速和改善镀层性能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价铬 电沉积 氯化物体系 组合配位剂 响应曲面法 非晶态
下载PDF
时移地震数据处理中基于mobile agent的并行相位校正
11
作者 刘其成 郑纬民 +1 位作者 薛巍 孙立民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4-156,共3页
研究了基于mobile agent的分布式并行计算及其在石油勘探时移地震数据相位校正中的应用,实现相位校正的高性能计算;利用mobile agent技术把各个可以并行执行的子任务派遣到不同的主机上,从而实现并行计算。将计算任务封装在mobile agen... 研究了基于mobile agent的分布式并行计算及其在石油勘探时移地震数据相位校正中的应用,实现相位校正的高性能计算;利用mobile agent技术把各个可以并行执行的子任务派遣到不同的主机上,从而实现并行计算。将计算任务封装在mobile agent中发送至目的主机,在目的主机端借助目的主机所提供的计算环境及资源,利用本地操作的优势快速而高效地完成其计算任务;在计算过程中,mobile agent还可以适时地根据环境自动决定读取计算所需的数据。在Aglet workbench下基于mobile agent实现了相位校正分布式并行计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时移地震数据互均化校正算法,还可以应用于石油勘探常规数据处理的偏移等阶段以及正演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 移动代理 时移地震 相位校正
下载PDF
基于多Agent系统的组合投资模型
12
作者 王雪松 彭佳文 熊浪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3466-3468,3472,共4页
针对多阶段组合投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多Agent系统的自调节及协同工作的组合投资策略模型。该模型系统中的各个Agent通过通讯共享知识,在求解问题的搜索空间中进行协同搜索,在更短的搜索步长内得到问题的解,极大地提高了系统性能。该... 针对多阶段组合投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多Agent系统的自调节及协同工作的组合投资策略模型。该模型系统中的各个Agent通过通讯共享知识,在求解问题的搜索空间中进行协同搜索,在更短的搜索步长内得到问题的解,极大地提高了系统性能。该模型具有不基于任何股票模型、时间复杂度低以及逼近最优投资策略速度较快等优点,实验证明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多阶段组合投资 agent系统 在线学习 自调节 协同搜索
下载PDF
具有氨基化致密二氧化硅壳层相变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3
作者 陈浩鑫 马妍琦 +1 位作者 陈颖 盛鑫鑫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008-8015,共8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以正十八烷(C_(18))相变材料为芯材、二氧化硅(SiO_(2))为壳材的相变纳米胶囊(NEPCM),引入硅烷偶联剂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对SiO_(2)表面进行功能化处理,此外APTES的引入促进正硅酸乙酯(TEOS)水解缩合形成...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以正十八烷(C_(18))相变材料为芯材、二氧化硅(SiO_(2))为壳材的相变纳米胶囊(NEPCM),引入硅烷偶联剂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对SiO_(2)表面进行功能化处理,此外APTES的引入促进正硅酸乙酯(TEOS)水解缩合形成致密SiO_(2)壳层。研究了不同芯/壳质量比对NEPCM的微观形貌、相变焓值的影响规律,同时,对NEPCM的热循环稳定性,防泄漏性,热稳定性,对建筑内部温度调节等性能也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核/壳质量比的变化,NEPCM相变焓值随着改变。在核/壳质量比为1/1.3时,所制备的纳米胶囊的相变焓值最高,达到了140.57 J/g,包覆率达到61.6%;与此同时,由于有致密SiO 2壳材的保护,相较于纯C 18,NEPCM具有良好的防泄漏性,在经过150次冷热循环后其焓值仅下降0.13%,具有优良的热循环稳定性和耐久性。此外,当NEPCM用于建筑热管理时,其有效地把室内温度到达峰值温度的时间延缓了385 s,并将峰值温度降低了9℃,表明NEPCM具有优良的蓄热调温性能。与此同时,APTES的引入使NEPCM外壳功能化,其表面氨基与有机聚合物的官能团之间的高效相互作用为高效制备纳米复合材料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烷 二氧化硅 相变纳米胶囊 硅烷偶联剂 蓄热调温
下载PDF
铝粉粒径对CO_(2)相变爆炸激发药剂性能影响研究
14
作者 杜明燃 陈宇航 +5 位作者 胡赏赏 王尹军 王任松 曹稳 王天照 陈智凡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9-188,共10页
为了研究铝粉粒径对CO_(2)相变爆炸激发药剂性能的影响,通过热量法(TG)、引燃试验、耐温试验和反应热试验,研究其热分解特性、安全性、耐温性和反应热的变化。结果表明:加入40、80和120μm的铝粉后,激发药剂的热分解特性无明显变化,含40... 为了研究铝粉粒径对CO_(2)相变爆炸激发药剂性能的影响,通过热量法(TG)、引燃试验、耐温试验和反应热试验,研究其热分解特性、安全性、耐温性和反应热的变化。结果表明:加入40、80和120μm的铝粉后,激发药剂的热分解特性无明显变化,含40μm铝粉激发药剂表观活化能降低52.92 kJ/mol,含80μm和120μm铝粉激发药剂表观活化能分别增加55.21 kJ/mol和57.53 kJ/mol。加入不同粒径铝粉后,各试样均能在空气中被引燃,燃烧过程均伴随着白烟产生。其中,加入120μm铝粉的激发药剂与不含铝粉以及含40、80μm铝粉的激发药剂相比燃烧更剧烈。实验结果表明,含不同粒径铝粉的激发药剂均能被电引火药头激发,但试样未被完全引燃。这些激发药剂在封闭环境和一定压力下(大于或等于0.2 MPa)时,能够被可靠引燃且无明显爆炸现象,表明其安全性良好。在70℃保温48 h后,加入铝粉的激发药剂整体并未发生明显变化,温度指数T_(s)在70℃左右,表明其耐温性能良好。当不同粒径的铝粉质量百分数相同时,反应热提高均为12%左右,表明粒径对激发药剂反应热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相变爆炸 激发药剂 热分解特性 安全性 耐温性 反应热
下载PDF
基于多Agent系统的自调节及协同工作的组合投资模型
15
作者 王雪松 申群太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0年第5期117-120,共4页
Agent技术特别是多Agent系统(MAS,Multi-Agent System)为解决人工智能等领域复杂问题提供了一个新途径,多Agent系统重点研究如何协调系统中的各个Agent的行为使其协同工作。针对多阶段组合投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多Agent系统的自调节... Agent技术特别是多Agent系统(MAS,Multi-Agent System)为解决人工智能等领域复杂问题提供了一个新途径,多Agent系统重点研究如何协调系统中的各个Agent的行为使其协同工作。针对多阶段组合投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多Agent系统的自调节及协同工作的组合投资策略模型。该模型系统中的各个Agent通过通讯共享知识,在求解问题的搜索空间中进行协同搜索,在更短的搜索步长内得到问题的解,极大地提高了系统性能。该模型具有不基于任何股票模型、时间复杂度低以及逼近最优投资策略速度较快等优点,实验证明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多阶段组合投资 agent系统 在线学习 协同搜索
下载PDF
粉煤灰制备灭火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16
作者 乌阳嘎 白豹 +3 位作者 付德渊 向轶 李瑞华 史元腾 《化工管理》 2024年第19期140-142,共3页
文章介绍了三种粉煤灰制备的灭火剂,其中三相泡沫灭火剂和凝胶灭火剂在煤矿应用广泛,并已有相关政策标准支持;干粉灭火剂可与消防车配套使用,适用于扑灭金属火灾。以上三种灭火剂均有相关应用,为粉煤灰的消纳和新型廉价灭火剂的开发提... 文章介绍了三种粉煤灰制备的灭火剂,其中三相泡沫灭火剂和凝胶灭火剂在煤矿应用广泛,并已有相关政策标准支持;干粉灭火剂可与消防车配套使用,适用于扑灭金属火灾。以上三种灭火剂均有相关应用,为粉煤灰的消纳和新型廉价灭火剂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灭火剂 煤矿 三相泡沫 凝胶 干粉
下载PDF
一种基于移动Agent的事务处理模型 被引量:2
17
作者 崔方龙 曹彩凤 龚家兵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6年第9期119-122,共4页
本文简要分析了C/S模式下事务处理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Agent的事务处理模型。该模型一方面满足了事务处理的ACID即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四个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应用移动Agent部分克服了事务对客户机、服务器及网... 本文简要分析了C/S模式下事务处理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Agent的事务处理模型。该模型一方面满足了事务处理的ACID即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四个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应用移动Agent部分克服了事务对客户机、服务器及网络环境的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agent 事务 对象服务器 两段锁协议
下载PDF
双能量CT增强扫描在不同Ki-67表达水平浸润性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8
作者 高文治 武辽军 +3 位作者 梁文娇 任聪云 贾喆 曹璐燕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21期3132-3136,共5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CT增强扫描在不同肿瘤增殖抗原(Ki-67)表达水平浸润性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8月榆林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10例女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确诊。检测患者血清Ki... 目的探讨双能量CT增强扫描在不同肿瘤增殖抗原(Ki-67)表达水平浸润性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8月榆林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10例女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确诊。检测患者血清Ki-67水平与癌组织中Ki-67表达水平,并根据2013年圣加仑(St.Gllen)国际乳腺癌会议专家共识,以乳腺癌组织Ki-67表达水平的20%为界,分为Ki-67≤20%和Ki-67>20%两组。比较不同Ki-67表达水平组患者的增强两期双能CT值[碘浓度(IC)、标准化碘浓度(NIC)、能谱曲线斜率(λ)];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的血清Ki-67水平及不同Ki-67表达水平患者的病理特征[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双能量CT增强扫描与Ki-67表达水平相关性。结果Ki-67≤20%表达组患者静脉期的IC、NIC、λ值分别为1.67±0.22、0.28±0.17、2.83±0.33,动脉期分别为0.81±0.12、0.12±0.01、1.55±0.23,Ki-67>20%表达组患者静脉期的IC、NIC、λ值分别为2.57±0.30、0.48±0.15、4.12±1.29,动脉期分别为1.59±0.91、0.29±0.06、2.46±1.23,Ki-67≤20%表达组各值均明显低于Ki-67>20%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淋巴结转移数目患者的血清Ki-67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肿瘤大小、ER、PR、HER2不同水平间的血清Ki-6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Ki67≤20%组患者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ER、PR、HER2与Ki-67>20%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双能量CT增强扫描双期IC、NIC、λ值与Ki-67的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双能量CT增强扫描有助于评估浸润性乳腺癌诊断中的血清和免疫组化Ki-67表达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乳腺癌 血清肿瘤增殖抗原 碘图 双能量CT 静脉期 对比剂
下载PDF
纳米微乳液驱油体系的构建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存川 张莉伟 +3 位作者 徐金山 曾美婷 付高峰 付玉龙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23年第1期89-94,共6页
微乳液驱油是一种有效的提高采收率技术。由十二烷基甜菜碱、异丙醇和90~120石油醚等制备微乳液,采用拟三元相图法研究助表面活性剂与表面活性剂比值Km对微乳液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Km值的增大,形成微乳区的面积先增大后减小,当Km=2时... 微乳液驱油是一种有效的提高采收率技术。由十二烷基甜菜碱、异丙醇和90~120石油醚等制备微乳液,采用拟三元相图法研究助表面活性剂与表面活性剂比值Km对微乳液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Km值的增大,形成微乳区的面积先增大后减小,当Km=2时具有最大面积。通过微乳液稀释法制备了纳米微乳液驱油剂,采用激光散射系统和旋转滴界面张力仪分别测定其粒径分布和界面张力,结果表明:浓度为0.25%的平均粒径为149.0 nm;浓度为0.3%时具有最低界面张力为1.780 44 mN/m。实验室评价了纳米微乳液驱油剂的性能,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均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浓度为0.5%时具有最大起泡高度为140 mm;浓度为0.3%时有最大乳化效率为55.0%;浓度为0.2%时具有最大洗油效率为88.39%;浓度为0.3%时总驱油采收率为86.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乳液 驱油剂 三元相图 助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ITO nano-powders prepared by microwave-assisted co-precipitation in aqueous phase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协彬 姜涛 +1 位作者 邱冠周 黄伯云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09年第S3期752-756,共5页
By using microwave-assisted co-precipitation in aqueous phase, adding surface activation agent PEG-6000 into the mixture of InCl3 solution and SnCl4 solution, and dropping the ammonia solution with the density (volume... By using microwave-assisted co-precipitation in aqueous phase, adding surface activation agent PEG-6000 into the mixture of InCl3 solution and SnCl4 solution, and dropping the ammonia solution with the density (volume ratio) of 1-0 to 1-4, ITO precursor was prepared at different reaction system temperatures of 35 ℃-85 ℃, then ITO nano-powder was obtained after it was calcinated at 800 ℃ for 1 h. The morphology of ITO nano-powder was characterized by SEM and its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was determined by conductivity meter.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ammonia concentration in microwave-assisted reaction system on its morphology and electric conductivity were discuss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with the dilution of the ammonia solution or the rise of reacting system temperature, the morphology of ITO particles is transformed from spherical to rod-like one with the decline of its electric conductivity. And the electric conductivity of ITO nano-powders with spherical morphology is higher than that of ITO nano-powders with rod-like morph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O NANO-POWDER surface activation agent PEG-6000 microwave assistance CO-PRECIPITATION aqueous phas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