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Yaw controller design of stratospheric airship based on phase plane method 被引量:4
1
作者 Miao Jinggang Zhou Jianghua +1 位作者 Nie Ying Yang Xin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3期738-745,共8页
Recently, stratospheric airships prefer to employ a vectored tail rotor or differential main propellers for the yaw control, rather than the control surfaces like common low-altitude airship. The load capacity of vect... Recently, stratospheric airships prefer to employ a vectored tail rotor or differential main propellers for the yaw control, rather than the control surfaces like common low-altitude airship. The load capacity of vectored mechanism and propellers are always limited by the weight and strength, which bring challenges for the attitude controller. In this paper, the yaw channel of airship dynamics is firstly rewritten as a simplified two-order dynamics equation and the dynamic charac- teristics is analyzed with a phase plane method. Analysis shows that when ignoring damping, the yaw control channel is available to the minimum principle of Pontryagin for optimal control, which can obtain a Bang-Bang controller. But under this controller, the control output could he bouncing around the theoretical switch curve due to the presence of disturbance and damping, which makes adverse effects for the servo structure. Considering the structure requirements of actuators, a phase plane method controller is employed, with a dead zone surrounded by several phase switch curve. Thus, the controller outputs are limited to finite values. Finally, through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actual flight experiment, the method is proved to be eff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titude control Dynamics modeling Optimal control phase plane method Stratospheric airship
原文传递
Optical simulation of in-plane-switching blue phas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method 被引量:1
2
作者 窦虎 马红梅 孙玉宝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9期117-121,共5页
The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method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n in-plane switching blue phase liquid crystal display.Compared with the matrix optic methods and the refractive method,the ... The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method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n in-plane switching blue phase liquid crystal display.Compared with the matrix optic methods and the refractive method,the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method,which is used to directly solve Maxwell's equations,can consider the lateral variation of the refractive index and obtain an accurate convergence effect.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e-rays and o-rays bend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when the in-plane switching blue phas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s driven by the operating voltage.The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method should be used whe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in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s a large lateral ch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method blue phas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plane switching convergence effect
下载PDF
Phase-field simulation of competitive growth of grains in a binary alloy during 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被引量:2
3
作者 Li Feng Ya-long Gao +3 位作者 Ni-ni Lu Chang-sheng Zhu Guo-sheng An Jun-he Zhong 《China Foundry》 SCIE 2018年第5期333-342,共10页
Taking Al-2%mole-Cu binary alloy as an example, the influence of grain orientation on competitive growth of dendrites under different competitive modes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three-dimensional(3-D) phasefield m... Taking Al-2%mole-Cu binary alloy as an example, the influence of grain orientation on competitive growth of dendrites under different competitive modes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three-dimensional(3-D) phasefield method. The result of phase-field simulation was verified by applying cold spray and directional remelting. In the simulation process, two competitive modes were designed: in Scheme 1, the monolayer columnar grains in multilayer columnar crystals had different orientations; while in Scheme 2, they had the same orienta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 showed that in Scheme 1, the growth of the dendrites, whose orientation had a certain included angle with the direction of temperature gradient, was restrained by the growth of other dendrites whose direction was parallel to the direction of temperature gradient. Moreover, the larger the included angle between the grain orientation and temperature gradient, the earlier the cessation of dendrite growth. The secondary dendrites of dendrites whose grain orientation was parallel to the temperature gradient flourished with increasing included angles between the grain orientation and temperature gradient. In Scheme 2, the greater the included angle between grain orientation and temperature gradient, the easier the dendrites whose orientation showed a certain included angle with temperature gradient inserted between those grew parallel to the temperature gradient, and the better the growth condition thereafter. Some growing dendrites after intercalation were deflected to the temperature gradient, and the greater the included angle, the lower the deflection. The morphologies of the competitive growth dendrites obtained through simulation can also be found in metallographs of practical solidification experiments. This implies that the two modes of competitive growth of dendrites characterized in the simulation do exist and frequently appear in practical solidification proc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se-FIELD method binary alloy 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different planeS COMPETITIVE GROWTH
下载PDF
侧风干扰下汽车稳定性控制研究
4
作者 漆瑞 杨军 +2 位作者 郑焱 倪彰 戚顺顺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2-62,共11页
文章针对高速行驶的汽车在侧风干扰下易发生横摆失稳与驶离预定路径的问题,建立了考虑侧风作用的整车八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并利用相平面法,识别侧风环境中汽车所处的状态,设计了主动前轮转向(AFS)与直接横摆力矩(DYC)协调控制器,对侧风... 文章针对高速行驶的汽车在侧风干扰下易发生横摆失稳与驶离预定路径的问题,建立了考虑侧风作用的整车八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并利用相平面法,识别侧风环境中汽车所处的状态,设计了主动前轮转向(AFS)与直接横摆力矩(DYC)协调控制器,对侧风环境中汽车行驶进行稳定性控制。在侧风干扰工况下,对控制算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具有AFS与DYC协调控制器车辆的侧向位移小于无控制及单一控制器的车辆,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和侧向加速度均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车辆在侧风环境中行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风干扰 稳定性控制 相平面法 协调控制
下载PDF
基于混合相位的多平面全息显示
5
作者 丁宇鑫 沈川 +4 位作者 王安临 潘俊俏 章权兵 张成 韦穗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09-918,共10页
在计算全息术中,基于层析法实现多平面全息显示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针对层析法中多个平面之间存在串扰的问题,本文结合随机相位和二次相位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相位的多平面全息显示方法。首先,选择合适的权重因子生成混合相位代... 在计算全息术中,基于层析法实现多平面全息显示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针对层析法中多个平面之间存在串扰的问题,本文结合随机相位和二次相位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相位的多平面全息显示方法。首先,选择合适的权重因子生成混合相位代替随机相位作为初始相位。利用迭代傅里叶变换算法进行迭代后,将获得的每个子全息图与具有不同重建距离的菲涅尔波带片叠加,接着将每个全息图以复振幅叠加,获取相位后得到纯相位全息图,从而将分层图像重构于指定的平面上。利用硅基液晶空间光调制器搭建多平面全息显示系统开展了相关的光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随机相位的方法相比,本文方法提高了结构相似性参数(最高可达4.6%),减弱了多个全息重构平面之间的串扰,提高了多平面全息显示的再现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平面显示 层析法 混合相位 纯相位全息图 菲涅尔波带片
下载PDF
钛焊缝的对置串列PCI与脉冲回波TFM组合检测
6
作者 郭剑豪 《无损检测》 CAS 2024年第3期9-15,共7页
随着近年来PCI技术及TFM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与FMC及PWI所对应的数据处理方式已日渐丰富,从原先优化定性的辅助工具逐步转变为可用于实际检测的整套先进技术。针对钛焊缝检测中PCI技术与TFM技术的组合使用开展了相关分析,进行了二者与FMC... 随着近年来PCI技术及TFM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与FMC及PWI所对应的数据处理方式已日渐丰富,从原先优化定性的辅助工具逐步转变为可用于实际检测的整套先进技术。针对钛焊缝检测中PCI技术与TFM技术的组合使用开展了相关分析,进行了二者与FMC和PWI配合使用的不同结合方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PWI-TFM与对置串列PWI/FMC-PCI组合检测方式,能够优化钛焊缝检测效率与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矩阵采集 平面波激发 全聚焦 相位相干成像
下载PDF
基于相平面法的车辆行驶稳定性判定方法 被引量:27
7
作者 刘飞 熊璐 +2 位作者 邓律华 冯源 邬肖鹏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3-70,共8页
文中基于相平面分析方法研究车辆行驶稳定性,根据相图变化规律确定车辆稳定性判定方法.首先,利用实车试验数据建立了非线性单轨车辆仿真模型,并以此建立了β-β·相图作为判定稳定性的依据;然后,分析了现有相图稳定区域划分方法的不... 文中基于相平面分析方法研究车辆行驶稳定性,根据相图变化规律确定车辆稳定性判定方法.首先,利用实车试验数据建立了非线性单轨车辆仿真模型,并以此建立了β-β·相图作为判定稳定性的依据;然后,分析了现有相图稳定区域划分方法的不足,提出改进的五特征值菱形稳定区域划分方法,根据相图的变化规律选用了随平衡点移动的菱形区域作为稳定区域;通过大量仿真建立了全工况下稳定区域的特征值的查表数据库,分析了特征值及稳定区域的变化规律;最后,将基于相平面法的车辆稳定性判定结果作为稳定性算法介入控制的依据,仿真结果表明,该判定方法可以为稳定性算法提供准确的依据,提高车辆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行驶稳定性 相平面法 菱形稳定区域 稳定性判据
下载PDF
极限工况下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判据 被引量:22
8
作者 熊璐 曲彤 +1 位作者 冯源 邓律华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3-111,共9页
极限工况下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判据是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的基础,决定了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介入的时机。选取横摆角速度法、侧向加速度法、独立转向梯度法、转向半径法四种基于线性2自由度车辆模型的稳定性判据。选取质心侧偏角-质心侧偏... 极限工况下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判据是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的基础,决定了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介入的时机。选取横摆角速度法、侧向加速度法、独立转向梯度法、转向半径法四种基于线性2自由度车辆模型的稳定性判据。选取质心侧偏角-质心侧偏角速度相平面分析车辆行驶的稳定性,提出改进的五参数菱形法确定车辆状态稳定区域,以此作为基于非线性车辆模型的稳定性判据。以轮胎力法为基准判据,针对各判据介入的时效性,设计稳定性判据对比方法,在建立的Carsim&Matlab/Simulink车辆联合仿真平台上,通过多种工况对各稳定性判据进行验证及对比。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各判据对车辆行驶状态的判定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横摆角速度法、转向半径法和五参数菱形法的准确性较高,且之间存在互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工况 稳定性判据 模型法 相平面法 评价
下载PDF
带恒功率负载的DC/DC变换器起动过程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建华 张方华 +1 位作者 龚春英 朱成花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1-125,共5页
以平均电流控制Buck变换器为研究对象,基于平均大信号模型,借助相平面法,对恒功率负载以及阻性负载的起动过程进行比较,分析了两种情形下的起动过程,揭示了变换器带恒功率负载起动过程存在两种类型:正常起动与限流工作状态,通过提高电... 以平均电流控制Buck变换器为研究对象,基于平均大信号模型,借助相平面法,对恒功率负载以及阻性负载的起动过程进行比较,分析了两种情形下的起动过程,揭示了变换器带恒功率负载起动过程存在两种类型:正常起动与限流工作状态,通过提高电流限流点可以确保系统集成后起动性能不受影响。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大信号模型 相平面法 恒功率负载 起动过程
下载PDF
双线法与横摆角速度法联合的车辆稳定性判据 被引量:7
10
作者 余卓平 冷搏 +1 位作者 熊璐 冯源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41-1849,共9页
车辆稳定性判据决定了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的介入与退出时机,是车辆稳定性控制的基础.设计了一种基于相平面法的车辆稳定性判据,在传统双线法确定的稳定区域中引入横摆角速度法确定的稳定区域,设计联合车辆稳定性判据,协调对质心侧偏角... 车辆稳定性判据决定了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的介入与退出时机,是车辆稳定性控制的基础.设计了一种基于相平面法的车辆稳定性判据,在传统双线法确定的稳定区域中引入横摆角速度法确定的稳定区域,设计联合车辆稳定性判据,协调对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的控制,并获取稳定性判据的相应阈值变化的数据库,用于在控制过程中查表获得车辆的稳定区域边界.利用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偏离函数表征控制变量偏离参考值的程度和车辆状态相对稳定区域边界的位置.极限工况下,当车辆状态超出稳定区域边界时,车辆稳定性控制应迅速介入,控制车辆状态回到稳定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判据 质心侧偏角 横摆角速度 相平面法 稳定性控制
下载PDF
带恒功率负载的DC/DC变换器阶跃响应过程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建华 张方华 +1 位作者 龚春英 朱成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0期7-11,共5页
由于恒功率负载负阻抗输入特性,Buck直直变换器带恒功率负载与阻性负载阶跃负载响应过程不同,且带恒功率负载时不能保证系统性能不受影响。并基于平均大信号模型,借助相平面法,针对恒功率负载以及阻性负载,详细分析了平均电流控制Buck... 由于恒功率负载负阻抗输入特性,Buck直直变换器带恒功率负载与阻性负载阶跃负载响应过程不同,且带恒功率负载时不能保证系统性能不受影响。并基于平均大信号模型,借助相平面法,针对恒功率负载以及阻性负载,详细分析了平均电流控制Buck变换器两种情形下的阶跃响应动态过程。分析表明,变换器带恒功率负载阶跃响应过程存在2类4种类型。通过限制阶跃负载所导致的电压跌落的大小可以确保变换器级联后阶跃负载动态性能不受影响。具体可以通过增大源变换器电感电流限流值及提高其电流环带宽实现。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大信号模型 相平面法 恒功率负载 阶跃负载响应 系统集成
下载PDF
基于相平面方法的车辆稳定性控制 被引量:7
12
作者 柳江 陈朋 李道飞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09-416,共8页
针对车辆的稳定性问题,基于相平面理论,通过建立二自由度车辆的扩展模型以及运用简化的魔术公式对实际的轮胎侧向力进行拟合,获得了相平面图并划分稳定的区域;研究路面附着系数和车速对相平面边界的影响,确定质心侧偏角与质心侧偏角速度... 针对车辆的稳定性问题,基于相平面理论,通过建立二自由度车辆的扩展模型以及运用简化的魔术公式对实际的轮胎侧向力进行拟合,获得了相平面图并划分稳定的区域;研究路面附着系数和车速对相平面边界的影响,确定质心侧偏角与质心侧偏角速度β-β相平面及质心侧偏角与横摆角速度β-r相平面的边界函数,提出一种车辆稳定性控制方法.在建立的Simulink与Carsim联合仿真平台上,对所设计的控制器进行验证,当系统相轨迹超出稳定区域时,以稳定边界为控制目标,控制器集成2种相平面图计算所需要的横摆力矩,将不稳定的状态拉到稳定区域,从而实现了车辆稳定性的控制.最后,与受2种单一相平面控制、横摆角速度控制和未控制的车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集成控制器有一定的优势,能够显著提高极限工况下车辆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平面方法 边界函数 稳定性 横摆力矩控制
下载PDF
基于并网逆变器混合实时仿真系统的PWM脉冲宽度误差分析与建模 被引量:4
13
作者 尹晨旭 刘邦 +3 位作者 熊璇 皮一晨 孙建军 查晓明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3-89,共7页
由于混合实时仿真系统中数字仿真器采样环节产生的PWM脉冲宽度误差造成数字仿真器中的逆变器模型开关延时动作,对混合实时仿真系统的稳定性与仿真精度具有一定影响,基于此,以并网逆变器闭环控制系统为例,引入相平面法建立更加逼近实际... 由于混合实时仿真系统中数字仿真器采样环节产生的PWM脉冲宽度误差造成数字仿真器中的逆变器模型开关延时动作,对混合实时仿真系统的稳定性与仿真精度具有一定影响,基于此,以并网逆变器闭环控制系统为例,引入相平面法建立更加逼近实际的混合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建模方法和稳定性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仿真技术 PWM 脉冲宽度误差 非线性环节 相平面法 逆变器 建模
下载PDF
基于图解法的三轴车辆操纵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西侠 袁磊 刘维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8-103,114,共7页
三轴车辆车身长、轴载大、行驶工况复杂,这使得三轴车辆的操纵稳定性相对较差。考虑轮胎侧偏角超过5°后,轮胎呈现出较强的非线性特性,分别在线性域和非线性域内对车辆操纵稳定性进行分析。建立整车模型以及线性和非线性轮胎模型;... 三轴车辆车身长、轴载大、行驶工况复杂,这使得三轴车辆的操纵稳定性相对较差。考虑轮胎侧偏角超过5°后,轮胎呈现出较强的非线性特性,分别在线性域和非线性域内对车辆操纵稳定性进行分析。建立整车模型以及线性和非线性轮胎模型;在线性域内,基于根轨迹法研究某三轴车辆结构和状态参数对其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在非线性域内,基于相平面法分析三轴车辆操纵稳定性与其行驶工况的关系;最后,分析三轴全轮转向车辆的控制机理及其操纵稳定性,为三轴全轮转向车辆的设计和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车辆 操纵稳定性 根轨迹法 相平面法
下载PDF
基于相空间重构的大型变压器绕组松动的振动特征识别 被引量:23
15
作者 周宇 马宏忠 +2 位作者 李凯 许洪华 蒋本洲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9-175,共7页
为识别大型变压器的绕组松动缺陷特征,进行110 kV变压器短路实验并测取油箱顶面3个测点的振动信号。应用相空间重构方法对振动信号进行研究。基于相图可视性的目的,取嵌入维数为2。应用平均位移法确定最佳时间延迟,重构振动信号的相平... 为识别大型变压器的绕组松动缺陷特征,进行110 kV变压器短路实验并测取油箱顶面3个测点的振动信号。应用相空间重构方法对振动信号进行研究。基于相图可视性的目的,取嵌入维数为2。应用平均位移法确定最佳时间延迟,重构振动信号的相平面轨线。观察较大电流下(80%~110%额定电流)的轨线,可以发现特征:绕组松动状态下轨线近似为闭合的空心畸变椭圆,表明变压器振动是非线性周期振动;绕组压紧状态下轨线交叉混叠,并未沿主对角线打开。该特征在实验中的可重复性强。依据此特征,实现了绕组松动缺陷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绕组松动 相空间重构 平均位移法 相平面轨线
下载PDF
窄带高频声信号海底底质分类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铭 王宁 高大治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127-130,38,共5页
研究窄带高频声信号海底底质分类方法。应用相平面轨迹统计方法对5个实验站点的高频(50 kHz)海底回波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1种新的特征量提取方法,初步可对3类海底分类。结果与海洋图集结果吻合较好。
关键词 底质分类 散射强度 相平面方法 窄带信号
下载PDF
受圆柱面约束弹性杆的平衡与稳定性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延柱 薛纭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1-394,共4页
讨论受圆柱面约束的圆截面弹性杆的平衡与稳定性。以描述截面姿态的欧拉角为变量,建立受约束弹性杆的平衡方程。利用方程的初积分导出约束力、截面内力及挠性线的解析表达式。作为特殊的平衡状态,讨论杆的螺旋线平衡的存在条件。用相平... 讨论受圆柱面约束的圆截面弹性杆的平衡与稳定性。以描述截面姿态的欧拉角为变量,建立受约束弹性杆的平衡方程。利用方程的初积分导出约束力、截面内力及挠性线的解析表达式。作为特殊的平衡状态,讨论杆的螺旋线平衡的存在条件。用相平面法分析螺旋线平衡的稳定性,导出解析形式的稳定性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细杆 圆柱面约束 稳定性 相平面法
下载PDF
庞加莱球方法对非线性相干耦合模在低双折射光纤中的偏振态稳定性分析(英文) 被引量:2
18
作者 通拉嘎 贾卫国 +1 位作者 杨军 张俊萍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967-2972,共6页
通过对低双折射非线性相干耦合模传输方程引入斯托克斯参量表达式,利用庞加莱球图示法,分析了非线性相干耦合波在低双折射光纤中偏振态的衍化规律,并运用相图法数学几何法给出了双折射差与偏振不稳定性的关系,临街功率表达式。当两个运... 通过对低双折射非线性相干耦合模传输方程引入斯托克斯参量表达式,利用庞加莱球图示法,分析了非线性相干耦合波在低双折射光纤中偏振态的衍化规律,并运用相图法数学几何法给出了双折射差与偏振不稳定性的关系,临街功率表达式。当两个运动常量满足关系时,偏振态围绕庞加莱球上的P1,P2稳定点旋转的闭合曲线衍化,并呈现椭圆偏振态;当两个运动常量满足关系时,出现保偏现象;当两个运动常量满足关系时,偏振态围绕P1,P3稳定点旋转的闭合曲线衍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庞加莱球 相图法 临街功率 偏振不稳定性
下载PDF
Mg_(17)Al_(12)相Ca合金化结构稳定性的第一原理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周惦武 彭平 +2 位作者 庄厚龙 胡艳军 刘金水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6-551,共6页
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Mg17Al12相Ca合金化前后的能态与电子结构。计算结果显示:当Ca分别置换Mg17Al12相中Mg(Ⅰ)、Mg(Ⅱ)和Mg(Ⅲ)原子时,(Mg17-xCax)Al12相(x=0,1,4,12)的负生成热逐渐升高、结合能逐渐增大,表明Ca置换Mg17... 采用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Mg17Al12相Ca合金化前后的能态与电子结构。计算结果显示:当Ca分别置换Mg17Al12相中Mg(Ⅰ)、Mg(Ⅱ)和Mg(Ⅲ)原子时,(Mg17-xCax)Al12相(x=0,1,4,12)的负生成热逐渐升高、结合能逐渐增大,表明Ca置换Mg17Al12相中Mg(Ⅲ)原子时其Ca合金化能力最强,合金化后形成的(Mg5Ca12)Al12相结构稳定性最高。电子态密度(DOS)分析结果表明:Ca合金化后Mg17Al12相结构稳定性升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合金化后来自Al(p)和Ca(s)的价电子使其在低能区的成键电子数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17 Al12相 赝势平面波方法 结合能 电子结构
下载PDF
基于能量法的车辆稳定性判断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罗玉涛 来恩铭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34-1538,共5页
本文中对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控制系统中车辆失稳的判断进行研究。采用能量法推导了车辆的失稳动能与纵向运动动能方程式,并将二者的比值定义为失稳能量比,而基于相平面法提出了车辆的稳定性判据,以判断车辆的行驶稳定状态。最后使用Vedyn... 本文中对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控制系统中车辆失稳的判断进行研究。采用能量法推导了车辆的失稳动能与纵向运动动能方程式,并将二者的比值定义为失稳能量比,而基于相平面法提出了车辆的稳定性判据,以判断车辆的行驶稳定状态。最后使用Vedyna软件进行车辆的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该稳定性判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稳定控制系统 失稳判断 能量法 相平面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