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lfonic acid-functionalized mesoporous silica catalyst with different morphology for biodiesel production 被引量:2
1
作者 Vinayak Hegde Parimal Pandit +1 位作者 Pranita Rananaware Varsha PBrahmkhatri 《Frontiers of Chem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2年第8期1198-1210,共13页
Sulfonic acid functionalized mesoporous silica based solid acid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morphology were designed and fabricated.The synthesized materials were characterized by various physicochemical and spectroscopi... Sulfonic acid functionalized mesoporous silica based solid acid catalysts with different morphology were designed and fabricated.The synthesized materials were characterized by various physicochemical and spectroscopic techniques lik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Brunauer–Emmett–Teller surface area,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and n-butylamine acidity.The shape of catalysts particl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ts activity.The sulfonic acid functionalized mesoporous silica catalysts of spherical shape and the cube shape were assessed for catalytic activity in biodiesel production.The catalytic biodiesel production reaction over the catalysts were studied by esterification of free fatty acid,oleic acid with methanol.The effect of various reaction parameters such as catalyst concentration,acid/alcohol molar ratio,catalyst amount,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reaction time on catalytic activity were investigated to optimize the conditions for maximum conversion.It was sulfonated cubic shape mesoporous silica which exhibited better activity as compared to the spherical shape silica catalysts.Additionally,the catalyst was regenerated and reused up to three cycles without any significant loss in activity.The present catalysts exhibit superior performance in biodiesel production and it can be used for the several biodiesel feedstock’s that are rich in free fatty ac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d acid catalyst mesoporous silica sulfonic acid BIODIESEL ESTERIFICATION oleic acid
原文传递
磺酸基功能化的MCM-41催化三乙酸甘油酯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 被引量:12
2
作者 曹映玉 王亚权 郝金库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38-1143,共6页
通过在孔壁上覆盖糠醇聚合物,于不同温度下用浓硫酸直接进行磺化制备了一系列磺酸基功能化的MCM-41介孔材料,并用氮气吸附-脱附、XRD、XPS和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以三乙酸甘油酯和甲醇的酯交换反应为模型反应研究了生物柴... 通过在孔壁上覆盖糠醇聚合物,于不同温度下用浓硫酸直接进行磺化制备了一系列磺酸基功能化的MCM-41介孔材料,并用氮气吸附-脱附、XRD、XPS和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以三乙酸甘油酯和甲醇的酯交换反应为模型反应研究了生物柴油的制备.结果表明,在介孔结构完好的情况下,一定数量的磺酸基嫁接到了MCM-41的孔壁上.催化剂在酯交换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其中SO3H-MCM-41(200℃)催化剂在反应进行6 h时,三乙酸甘油酯的转化率达到99.4%,与液体H2SO4等效,反应进行180 min时,乙酸甲酯和甘油的选择性分别达到71.5%和1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交换 三乙酸甘油酯 MCM-41介孔材料 磺酸基功能化MCM-41 生物柴油
下载PDF
胺基官能基化的HMS吸附水体中的腐殖酸 被引量:5
3
作者 陶琪 许昭怡 +3 位作者 郑寿荣 王志良 张利民 夏明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97-1202,共6页
研究了胺基表面官能化前后的HMS(hexagonal mesoporous silica)对腐殖酸的吸附,Freundlich方程拟合结果表明,表面官能化后吸附常数K值由0.56提高至105,反映出表面官能化能显著改善HMS对腐殖酸的吸附,且低pH值条件下吸附效果更佳.表征结... 研究了胺基表面官能化前后的HMS(hexagonal mesoporous silica)对腐殖酸的吸附,Freundlich方程拟合结果表明,表面官能化后吸附常数K值由0.56提高至105,反映出表面官能化能显著改善HMS对腐殖酸的吸附,且低pH值条件下吸附效果更佳.表征结果显示,腐殖酸分子主要吸附在表面胺化HMS的中孔孔道内,并首先占据吸附剂中较大的中孔孔道.吸附动力学结果显示腐殖酸在表面胺化的HMS上吸附符合二级动力学,吸附速率主要受孔道内扩散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基官能化 HMS 腐殖酸 吸附
下载PDF
酸性离子液体[HSO_3-bpy]CF_3SO_3催化合成MDC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娜 赵新强 +1 位作者 武秀丽 王延吉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87-891,共5页
制备了一系列磺酸吡啶功能化酸性离子液体(ILs),采用Hammett指示剂与紫外联用法测定了其酸强度。考察了各酸性离子液体在苯氨基甲酸甲酯(MPC)与甲醛缩合制备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MDC)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离子液体的酸强度与... 制备了一系列磺酸吡啶功能化酸性离子液体(ILs),采用Hammett指示剂与紫外联用法测定了其酸强度。考察了各酸性离子液体在苯氨基甲酸甲酯(MPC)与甲醛缩合制备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MDC)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离子液体的酸强度与其催化活性关联较好;[HSO3-bpy]CF3SO3酸强度最高,催化活性也最好。以[HSO3-bpy]CF3SO3为催化剂兼溶剂,优化了MDC合成反应条件。在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60min,MPC与甲醛的摩尔比为12,离子液体与MPC的质量比为4的条件下,MDC产率最高可达91·5%。用水处理反应液,通过减压蒸馏后的离子液体可以循环使用5次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酸吡啶酸性离子液体 苯氨基甲酸甲酯 甲醛 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
下载PDF
磺酸基官能化介孔材料的表征及其催化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彭建兵 银董红 喻宁亚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11年第1期61-65,69,共6页
由高水热稳定的巯基官能化介孔硅基材料经氧化得到磺酸基官能化介孔固体酸催化剂。经过一系列的表征测试,所得固体酸具有发达的孔道结构和大量Br尴nsted酸性位。将其应用于苯甲醛与醇类缩合反应中,与传统沸石固体酸催化剂HY相比,显示了... 由高水热稳定的巯基官能化介孔硅基材料经氧化得到磺酸基官能化介孔固体酸催化剂。经过一系列的表征测试,所得固体酸具有发达的孔道结构和大量Br尴nsted酸性位。将其应用于苯甲醛与醇类缩合反应中,与传统沸石固体酸催化剂HY相比,显示了更好的催化性能,缩醛收率在90%左右。所合成的磺酸基官能化介孔固体酸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基本不受醇类分子体积影响,具有很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材料 磺酸基官能化 固体酸催化剂
下载PDF
表面氨基高密度化介孔氧化硅的合成及其高效去除酸性橙7 被引量:3
6
作者 郝仕油 邓黄秀 章国栋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3-240,共8页
以月桂酸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3-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为共结构导向剂,合成了高含量氨基功能化介孔氧化硅材料(AFMS)。以AFMS为吸附剂对溶液中酸性橙7(AO7)进行吸附,对影响AO7吸附效率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溶液p H值... 以月桂酸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3-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为共结构导向剂,合成了高含量氨基功能化介孔氧化硅材料(AFMS)。以AFMS为吸附剂对溶液中酸性橙7(AO7)进行吸附,对影响AO7吸附效率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溶液p H值及温度影响较大。吸附动力学表明,本研究中合成的AFMS对AO7的吸附速率极快。Sips吸附模型对吸附等温线模拟效果最好,从中可知AO7在样品D(由3.0 m L正硅酸乙酯及1.4 m L APTES合成)上的最大吸附量为1.26 mmol·g-1,远远高于相关文献报道的值。此外,通过吸-脱附循环实验证明,样品D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功能化 介孔氧化硅 合成 酸性橙7 吸附
下载PDF
介孔二氧化硅介导的功能核酸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舒婷 贺万崇 +1 位作者 黄昆仑 许文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9-148,共10页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s)是一种表面多孔的无机纳米粒子,具有粒子和孔的大小可调节,大的表面积和孔体积,可进行表面修饰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作为抗癌药物的递送载体。目...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s)是一种表面多孔的无机纳米粒子,具有粒子和孔的大小可调节,大的表面积和孔体积,可进行表面修饰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作为抗癌药物的递送载体。目前,将MSNs与功能核酸(Functional nucleic acids,FNA)进行良好结合并制备生物传感器应用于检测技术领域的研究主要偏向于把FNA固定在MSNs表面,通过FNA结构的改变实现介孔中客体分子的可控释放,进一步转换为荧光信号、电信号等进行检测。综述了MSNs的基本属性、制备及其应用,重点介绍了几类基于MSNs的功能核酸生物传感器,讨论了介孔二氧化硅介导的功能核酸检测技术在应用研究中的实际意义及其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该项技术的发展前景,可能面临的机遇及挑战,以期能够进一步促进介孔二氧化硅介导的功能核酸检测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 功能核酸 生物传感器 纳米材料 生物成像
下载PDF
氯化钠和盐酸用量对合成氨基介孔二氧化硅及其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常虹 肖强 +1 位作者 钟依均 朱伟东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436-440,共5页
使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以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MS)和正硅酸乙酯(TEOS)分别为共结构导向剂和硅源,直接合成了氨基介孔二氧化硅(AFMS).通过X射线衍射(XRD)、N2吸脱附和热重(TG)方法研究了合成体系中氯化钠(NaCl)和盐酸用量对A... 使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以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MS)和正硅酸乙酯(TEOS)分别为共结构导向剂和硅源,直接合成了氨基介孔二氧化硅(AFMS).通过X射线衍射(XRD)、N2吸脱附和热重(TG)方法研究了合成体系中氯化钠(NaCl)和盐酸用量对AFMS结构和CO2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体系中添加NaCl,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盐酸用量,会提高合成介孔材料的有序度,增加AFMS的CO2吸附量.最佳条件下合成的材料在30℃,CO2分压为50 kPa时对CO2的吸附量可达0.89 mmo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介孔二氧化硅 氯化钠 盐酸 CO2吸附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硅对2-萘磺酸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罗贵桃 王安 王淳 《四川化工》 CAS 2014年第1期11-15,共5页
用预水解法合成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考察了它对2-萘磺酸的吸附作用。实验表明,材料对2-萘磺酸吸附的最佳pH值为2.5,在25℃下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饱和吸附量可达142.4mg/g。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一级吸附动力学方程,相关系数R2为... 用预水解法合成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硅,考察了它对2-萘磺酸的吸附作用。实验表明,材料对2-萘磺酸吸附的最佳pH值为2.5,在25℃下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饱和吸附量可达142.4mg/g。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一级吸附动力学方程,相关系数R2为0.9952。共存无机离子SO2-4对2-萘磺酸有竞争吸附影响。用0.05mol/L的NaOH溶液再生后的材料,重复使用5次均能保持良好的吸附效果,可用于2-萘磺酸废水的吸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改性介 孔二氧化硅 2-萘磺酸 吸附
下载PDF
苯基官能化MCM-48介孔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10
作者 李春兰 杜新贞 +2 位作者 王雪梅 曹旭 陈慧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54-56,110,共4页
以正硅酸乙脂为硅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结构模板剂,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偶联剂,用共水解缩聚一步合成了苯基官能化的介孔二氧化硅(C6H5-MCM-48)材料.用小角X射线衍射(SAXRD)、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和N2吸附-脱附对材料进... 以正硅酸乙脂为硅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结构模板剂,苯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偶联剂,用共水解缩聚一步合成了苯基官能化的介孔二氧化硅(C6H5-MCM-48)材料.用小角X射线衍射(SAXRD)、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和N2吸附-脱附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苯基已成功键合至孔道表面形成了无机/有机介孔复合体材料,且具有MCM-48的孔道结构特征,改性后的C6H5-MCM-48较纯硅MCM-48材料具有较窄的孔径分布,较大的孔体积和较高的比表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 MCM-48 介孔复合体 苯基硅烷化
下载PDF
磺酸基官能化介孔材料MSU的合成及其酸性研究
11
作者 杨谦 周大军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2-495,509,共5页
为解决涉及一些较大分子的反应之固体酸催化问题,以价格便宜的硅酸钠为主要原料合成了磺酸基官能化介孔材料MSU,并采用固体核磁共振(SSNMR)等技术研究了所合成材料(MSU-SO3H)的结构和酸性.结果表明,合成的磺酸基官能化的MSU具有规整的... 为解决涉及一些较大分子的反应之固体酸催化问题,以价格便宜的硅酸钠为主要原料合成了磺酸基官能化介孔材料MSU,并采用固体核磁共振(SSNMR)等技术研究了所合成材料(MSU-SO3H)的结构和酸性.结果表明,合成的磺酸基官能化的MSU具有规整的介孔结构,其总体酸性略弱于微孔分子筛HZSM-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材料 磺酸基官能化的MSU 布朗斯特酸性 固体核磁共振方法
下载PDF
PSA-PS在反-5-戊基-2-(4-氰基苯基)-1,3-二噁烷合成中的应用
12
作者 杨妮妮 杨永忠 +1 位作者 刘骞峰 高仁孝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62-464,共3页
以苯基磺酸官能化中孔硅基材料(PSA-PS)为催化剂,对氰基苯甲醛和2-戊基丙二醇为原料,催化合成了5-戊基-2-(4-氰基苯基)-1,3-二噁烷的顺、反混合物。并以同样的PSA-PS催化转型、重结晶后,得到反-5-戊基-2-(4-氰基苯基)-1,3-二噁烷纯品,收... 以苯基磺酸官能化中孔硅基材料(PSA-PS)为催化剂,对氰基苯甲醛和2-戊基丙二醇为原料,催化合成了5-戊基-2-(4-氰基苯基)-1,3-二噁烷的顺、反混合物。并以同样的PSA-PS催化转型、重结晶后,得到反-5-戊基-2-(4-氰基苯基)-1,3-二噁烷纯品,收率83%。此外,在缩合反应中,对比对甲苯磺酸和氯化钙,使用PSA-PS催化可使反应时间缩短一半。PSA-PS在缩合、转型反应中可重复使用4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苯基磺酸官能化中孔硅基材料 反-5-戊基-2-(4-氰基苯基)-1 3-二噁烷
下载PDF
磺化MSMs粒子的制备及其在生物质转化中的应用
13
作者 张通 白毓黎 +4 位作者 白富栋 廖莎 薛冬 彭绍忠 乔凯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79-984,共6页
首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介孔二氧化硅微球(MSMs)粒子,通过硅烷偶联剂修饰方法对其进行磺化处理得到磺化MSMs粒子,然后考察了磺化MSMs粒子作为固体酸催化剂在糠醇制备乙酰丙酸乙酯反应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催化剂浓度10g·L^-1、... 首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介孔二氧化硅微球(MSMs)粒子,通过硅烷偶联剂修饰方法对其进行磺化处理得到磺化MSMs粒子,然后考察了磺化MSMs粒子作为固体酸催化剂在糠醇制备乙酰丙酸乙酯反应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催化剂浓度10g·L^-1、糠醇浓度0.5M、120℃反应3h条件下,乙酰丙酸乙酯的收率能达到91.5%,这主要归功于磺化MSMs催化剂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规则的介孔孔道,而且回收的磺化MSMs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微球 磺化 固体酸催化剂 乙酰丙酸乙酯
下载PDF
Magnetic KIT-6 nano-composite and its amino derivatives as convenient adsorbent for U(Ⅵ)sequestration
14
作者 Jiafeng Ouyang Wenlu Guo +4 位作者 Lin Wang Changming Nie Dadong Shao Weiqun Shi Liyong Yuan 《Frontiers of Chem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3年第12期2037-2049,共13页
Although mesoporous silica with magnetically hybridized two-dimensional channel structures has been well studied in recent years,it remains a challenge to fabricate the counterpart with macroporous three-dimensional c... Although mesoporous silica with magnetically hybridized two-dimensional channel structures has been well studied in recent years,it remains a challenge to fabricate the counterpart with macroporous three-dimensional cubic structures since the highly acidic preparation conditions lead to dissolution of magnetic particles.Herein,we successfully prepared magnetic KIT-6 nano-composite and its amino derivatives by bearing acid-resistant iron oxide.The prepared materials exhibited excellent properties for U(VI)ions removal from aqueous solutions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The experimental data show that the U(VI)adsorption features fast adsorption kinetics,high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ideal selectivity toward U(VI).The adsorption process is of spontaneous and endothermic nature and ionic strength independence,and the adsorbents can be easily regenerated by acid treatment.Compared to pristine KIT-6,the introduction of magnetism does not reduce the efficiency of the material to remove U(VI)while exerting its role as a recovery adsorbent.The findings of this work further demonstrate the potential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magnetic hybrid mesoporous silica in radionuclide che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ic nanoparticle 3D mesoporous silica amino functionalization adsorption of U(VI) acid resistance
原文传递
耐水性共功能化介孔SBA-15的制备及其在甘油与乙酸酯化反应中的应用(英文)
15
作者 李瑞云 宋河远 +1 位作者 金福祥 陈静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9-158,共10页
通过后嫁接法合成了一系列耐水性的丙烷磺酸和正辛基共功能化的介孔SBA-15催化剂.采用BET、 XRD、 FT-IR、 TG、 TEM及酸碱滴定的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结构性能表征,并将其应用在丙三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中. Octyl-PrSO_3H-SBA-15由于较高... 通过后嫁接法合成了一系列耐水性的丙烷磺酸和正辛基共功能化的介孔SBA-15催化剂.采用BET、 XRD、 FT-IR、 TG、 TEM及酸碱滴定的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结构性能表征,并将其应用在丙三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中. Octyl-PrSO_3H-SBA-15由于较高的酸量以及极好的耐水性而在丙三醇和乙酸酯化反应中取得了100%的丙三醇转化率和89.9%的甘油二乙酸酯和三乙酸酯收率.对影响丙三醇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量及反应物比例等进行了讨论.通过向反应体系中加入一定量额外的水对功能化的催化剂的耐水性进行了考察.催化剂Octyl-PrSO_3H-SBA-15具有比PrSO_3H-SBA-15更好的耐水性能,并且对该催化剂Octyl-PrSO_3H-SBA-15在循环使用9次以后,其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材料 丙烷磺酸 正辛基基团 共功能化 耐水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