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门菌PhoP-PhoQ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嘉瑜 蔡霞 瞿涤 《微生物与感染》 2010年第4期239-242,共4页
PhoP-PhoQ是调控沙门菌毒力的重要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由组氨酸蛋白激酶PhoQ和反应调节蛋白PhoP组成。PhoP-PhoQ可调节沙门菌对Mg2+及其他周质环境的适应性,并调控沙门菌感染中毒力基因的转录和表达。PhoP-PhoQ调控的毒力基因参与沙门... PhoP-PhoQ是调控沙门菌毒力的重要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由组氨酸蛋白激酶PhoQ和反应调节蛋白PhoP组成。PhoP-PhoQ可调节沙门菌对Mg2+及其他周质环境的适应性,并调控沙门菌感染中毒力基因的转录和表达。PhoP-PhoQ调控的毒力基因参与沙门菌对上皮细胞的侵袭、胞内生存、对抗菌肽的抵抗反应、脂质A的修饰、Ⅲ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的分泌等环节。PhoP-PhoQ还可与其他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或调节子合作,调控沙门菌的毒力。因此,PhoP-PhoQ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在沙门菌的毒力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p-phoq 镁离子 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
下载PDF
二元调控系统PhoP-PhoQ在细菌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秦珑 杨瑞馥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6年第3期402-404,共3页
PhoP-PhoQ是一种二元调控系统,它调控着细菌的毒力,参与细菌对Mg2+限制性生长环境的适应,而且还调节几种革兰阴性细菌的许多细胞活性。本文对PhoP-PhoQ感知Mg2+浓度的变化、与靶基因的启动子区结合引起靶基因的上调和下调,尤其是对脂质... PhoP-PhoQ是一种二元调控系统,它调控着细菌的毒力,参与细菌对Mg2+限制性生长环境的适应,而且还调节几种革兰阴性细菌的许多细胞活性。本文对PhoP-PhoQ感知Mg2+浓度的变化、与靶基因的启动子区结合引起靶基因的上调和下调,尤其是对脂质A的结构修饰和细菌毒力的调控作用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p-phoq二元调控系统 转录调控 MG^2+ 脂质A 毒力
下载PDF
伤寒沙门菌phoP基因缺陷变异株的制备 被引量:15
3
作者 茅凌翔 朱超望 +1 位作者 许化溪 黄新祥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145-149,共5页
目的:为深入研究伤寒沙门菌调节因子phoP的功能,制备伤寒沙门菌phoP基因缺陷变异株。方法:根据伤寒沙门菌phoP基因序列,设计PCR特异性引物,并在5′末端加接酶BglII位点,PCR扩增phoP基因上、下游片段后,用BglII消化,再定向连接成phoP基... 目的:为深入研究伤寒沙门菌调节因子phoP的功能,制备伤寒沙门菌phoP基因缺陷变异株。方法:根据伤寒沙门菌phoP基因序列,设计PCR特异性引物,并在5′末端加接酶BglII位点,PCR扩增phoP基因上、下游片段后,用BglII消化,再定向连接成phoP基因的缺损性同源性核苷酸片段。将此片段胶回收后并导入自杀质粒pG-MB151的BamHI位点,将阳性质粒用电转化导入伤寒沙门菌野生株,进行同源重组。用PCR观察重组现象,将完全重组的菌株作为phoP基因的缺陷变异株,并通过相应的核苷酸序列分析加以确定。结果:PCR及序列分析证实,缺陷变异株的phoP基因缺失297个碱基。结论:成功构建伤寒沙门菌phoP基因缺陷变异株,为进一步研究其在伤寒沙门菌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沙门菌 phop 基因缺陷变异 同源重组
下载PDF
利用基因芯片筛选禽致病性大肠杆菌中与phoP/Q二元调控系统相关的耐药基因 被引量:4
4
作者 薛媚 祁克宗 +2 位作者 薛挺 涂健 王惠珂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72-674,共3页
为筛选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中与phoP/Q二元调控系统相关的耐药基因表达谱情况并对耐药相关基因进行分析,本实验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APEC野生株和△phoP/Q基因缺失突变株进行转录组的差异性比较,结果检测到71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403... 为筛选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中与phoP/Q二元调控系统相关的耐药基因表达谱情况并对耐药相关基因进行分析,本实验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APEC野生株和△phoP/Q基因缺失突变株进行转录组的差异性比较,结果检测到71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403个基因的表达水平上调,310个基因的表达水平下调。这些基因涉及生物过程、细胞组分、蛋白质分类及调控通路等功能,本研究着重从上述差异基因中筛选出了aphA、parE等耐药相关的功能基因。本研究对phoP/Q二元调控系统与APEC耐药调控的相关性进行了探索与分析,为进一步深入探寻APEC耐药性的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与研究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phop/Q二元调控系统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耐药基因
下载PDF
OmpR与PhoP高渗应激下交叉调节伤寒沙门菌基因表达
5
作者 生秀梅 徐顺高 +2 位作者 张海方 许化溪 黄新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33-638,共6页
为了探寻OmpR和PhoP之间的交叉调节关系,构建了ompR-phoP双缺陷变异株,运用基因芯片分析技术比较了伤寒沙门菌ompR缺陷株、phoP缺陷株及ompR-phoP双缺陷株之间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结果显示OmpR与PhoP共同激活11个基因的转录,主要为外膜孔... 为了探寻OmpR和PhoP之间的交叉调节关系,构建了ompR-phoP双缺陷变异株,运用基因芯片分析技术比较了伤寒沙门菌ompR缺陷株、phoP缺陷株及ompR-phoP双缺陷株之间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结果显示OmpR与PhoP共同激活11个基因的转录,主要为外膜孔蛋白相关基因、脂多糖修饰相关基因等,两者在调节特定的膜蛋白、孔蛋白及表面结构成分的表达水平方面发挥着协同作用,OmpR与PhoP对未知功能蛋白基因t0563、t0564也具有协同激活效应,值得进一步关注.OmpR与PhoP共同抑制nanT的转录,阻止唾液酸的转运.另外,ompR缺陷株和phoP缺陷株中未见变化,而ompR-phoP双缺陷变异株中差异表达基因也可能是OmpR和PhoP的共同调节元,但需要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沙门菌 OMPR phop 基因表达调节
下载PDF
PhoQ基因重组鼠伤寒沙门氏菌株的构建及毒力研究
6
作者 刘胜贵 胡兴 +1 位作者 刘卫今 刘良科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2-36,共5页
应用PCR技术从鼠伤寒沙门氏菌基因组DNA中克隆phoQ基因片段,构建原核表达pUC18重组质粒,测定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DQ787014),并转入鼠伤寒沙门氏菌,经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进行高效表达。对重组菌株、野生菌株进行毒力检测对... 应用PCR技术从鼠伤寒沙门氏菌基因组DNA中克隆phoQ基因片段,构建原核表达pUC18重组质粒,测定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DQ787014),并转入鼠伤寒沙门氏菌,经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进行高效表达。对重组菌株、野生菌株进行毒力检测对比实验,通过口腔注入45日龄健康无菌KM小鼠,测定其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发现:重组菌株与野生菌株的毒力存在显著差异,其半致死量分别为3.981×107cfu/mland5.012×102cfu/ml,PhoQ基因重组菌株的毒力远远低于非重组菌株。说明phoQ基因是调节鼠伤寒沙门氏菌致病机制中一个重要的调节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氏茵 phoq基因 重组菌株 毒力
下载PDF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双组分系统phoP/Q对鞭毛Ⅲ型分泌系统基因的调控预测 被引量:4
7
作者 邓志文 王泽平 +4 位作者 李倩文 尹磊 涂健 宋祥军 祁克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21-829,共9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中双组分系统phoP/Q与鞭毛Ⅲ型分泌系统(鞭毛T3SS)蛋白之间的联系。运用软件进行功能分析,预测phoP/Q与鞭毛T3SS的关系,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APEC野生株和ΔphoP/Q缺失突变株进行转录组的差异性比较... 本研究旨在探究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中双组分系统phoP/Q与鞭毛Ⅲ型分泌系统(鞭毛T3SS)蛋白之间的联系。运用软件进行功能分析,预测phoP/Q与鞭毛T3SS的关系,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APEC野生株和ΔphoP/Q缺失突变株进行转录组的差异性比较,筛选鞭毛T3SS基座中变化较大基因,并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表达变化量。结果显示:经STRING预测发现phoP/Q可能通过调控鞭毛T3SS基因座附近的双组分系统来间接调控鞭毛T3SS。基因芯片筛选与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phoP/Q缺失能使鞭毛T3SS核心组件的大部分基因表达差异显著,同时也影响了双组分中motA、motB与cheY的表达。本研究对phoP/Q双组分系统与鞭毛T3SS的关系进行了预测与探索,为进一步研究揭示细菌的活动与致病机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与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phop/Q 鞭毛T3SS 基因芯片
下载PDF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of DNA-binding Response Regulator PhoP in Vibrio alginolyticus
8
作者 Yifan WU Junlin WANG +3 位作者 Fuyuan ZENG Weijie ZHANG Xing XIAO Huanying PA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22年第3期42-46,61,共6页
[Objectives]To amplify the DNA-binding response regulator PhoP in Vibrio alginolyticus and analyze its sequ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subunit structure.[Methods]According to the sequence of the DNA-binding response regu... [Objectives]To amplify the DNA-binding response regulator PhoP in Vibrio alginolyticus and analyze its sequ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subunit structure.[Methods]According to the sequence of the DNA-binding response regulator PhoP in V.alginolyticus,a pair of specific primers was designed for PCR amplification,and the bioinformatics of the sequence amplified was analyzed.Using MEGA 5.0 software,the phoP phylogenetic tree was constructed by the neighbor-joining method.Using SWISS-MODEL software,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al model of the PhoP subunit was simulated.[Results]The full-length phoP gene was 732 bp,encoding a total of 243 amino acids.The predicted theoretical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protein is about 27.67 kD,and the isoelectric point is 5.09.The prediction results of protein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SignalP 4.0,TMHMM Server 2.0 and SoftBerry-Psite show that PhoP is located in the cytoplasm,and is stable and hydrophobic;there is a signal peptide cleavage site between amino acids 29 and 30,and there is no transmembrane region.The amino acid sequence contains one Asn-glycosylation site,one protein kinase C phosphorylation site,seven casein kinase II phosphorylation sites,one tyrosine kinase phosphorylation site,three myristoylation sites,and seven C-terminal microbody targeting signal sites.The PhoP of V.alginolyticus has high homology with that of Vibrio campbellii.The PhoP subunit of V.alginolyticus has similar configuration to the single-subunit RegX3 protein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Conclusions]This study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vibriosi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urrent aquatic economic animal breeding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brio alginolyticus gene cloning phop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下载PDF
Phoq介导甘蔗白条黄单胞菌致病力的机制初探
9
作者 陈文浛 李美霖 +4 位作者 吴登 杜金霞 熊丽娅 胡琴 张木清 《植物病理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985-994,共10页
甘蔗白条病是一种由白条黄单胞菌(Xanthomonas albilineans,Xa)引起的细菌性病害,明确Xa的致病机理对甘蔗白条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在以往的研究中,双组分系统中跨膜的组氨酸蛋白激酶Phoq通过感受外界信号,激活胞内激酶活性,进而调节... 甘蔗白条病是一种由白条黄单胞菌(Xanthomonas albilineans,Xa)引起的细菌性病害,明确Xa的致病机理对甘蔗白条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在以往的研究中,双组分系统中跨膜的组氨酸蛋白激酶Phoq通过感受外界信号,激活胞内激酶活性,进而调节下游基因的转录水平,是黄单胞菌中重要的信号传递因子。本研究收集了包括Xa在内的能引发植物病害的8种黄单胞菌的Phoq蛋白序列。经过系统发育分析、蛋白质保守基序预测等,发现这8种黄单胞菌中的Phoq蛋白质结构保守,且具有相似的理化性质。进一步采用同源重组双交换的方法对Xa-JG43菌株中的phoq基因进行敲除,发现Xa-phoq敲除突变体的游动性和致病性相比野生型菌株明显减弱,但涌动性和抗胁迫能力不变,而Xa-phoq基因回补菌株的这些性状又恢复至野生型水平,表明Xa-phoq基因是菌体维持运动性和致病性所必需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确定Xa的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白条病 白条黄单胞菌 phoq基因 运动能力 致病性
原文传递
牛肉低温贮藏环境中沙门氏菌诱导耐酸响应的存在程度及其产生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郎晨晓 张一敏 +6 位作者 朱立贤 梁荣蓉 毛衍伟 杨啸吟 韩广星 罗欣 董鹏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8-74,共7页
研究牛肉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沙门氏菌诱导耐酸响应(acid tolerance response,ATR)的存在程度及其产生机制。探究微酸诱导、双组分基因敲除、低温长期贮藏对沙门氏菌耐酸能力的影响,同时借助λRed同源重组、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 研究牛肉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沙门氏菌诱导耐酸响应(acid tolerance response,ATR)的存在程度及其产生机制。探究微酸诱导、双组分基因敲除、低温长期贮藏对沙门氏菌耐酸能力的影响,同时借助λRed同源重组、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及氨基酸添加实验探索菌株耐酸性产生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微酸诱导能够显著增强沙门氏菌的耐酸能力(P<0.05),并且ATR一旦形成,在牛肉低温贮藏(4℃)的过程中至少可以维持7 d,对食品安全有极大危害。牛肉培养基作为微酸的细菌生长介质,在低温下其本身并不能引发沙门氏菌产生ATR,说明低温处理可能是抑制沙门氏菌ATR的重要方法。real-time PCR和氨基酸添加实验表明,沙门氏菌的双组分系统PhoP/PhoQ和PmrA/PmrB均参与酸性环境的感知,并能通过调控精氨酸脱羧和赖氨酸脱羧系统提高菌株的耐酸性,这从氨基酸代谢角度解释了沙门氏菌诱导ATR的产生机制,同时也揭示了食品基质提升微生物耐酸性这一表观现象的内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 沙门氏菌 诱导耐酸响应 双组分调控系统 phop/phoq PmrA/PmrB 食品安全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phoQ基因敲除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汪浙炯 夏肖萍 +2 位作者 楼宏强 孙爱华 严杰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01-806,共6页
目的分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敏感或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菌株二元信号系统PhoQ/PhoP编码基因序列并确定该系统与耐药性关系。方法采用PCR获得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全长phoQ和phoP基因片段,T—A克隆后测序。构建phoQ和phoP基因原核表达系统,Ni-NT... 目的分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敏感或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菌株二元信号系统PhoQ/PhoP编码基因序列并确定该系统与耐药性关系。方法采用PCR获得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全长phoQ和phoP基因片段,T—A克隆后测序。构建phoQ和phoP基因原核表达系统,Ni-NTA亲和层析法提纯目的重组表达产物rPhoQ和rPhoP,皮内注射免疫法制备兔抗血清,免疫双扩散法测定抗血清效价。采用Red重组系统敲除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菌株phoQ基因,采用PCR、测序和Westernblot对phoQ。突变株进行鉴定。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各铜绿假单胞菌野生株和突变株对4种氨基糖苷类抗,丰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与GenBank中相关序列比较,所克隆的phoP和phoQ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98.7%一99.6%和98.7~100%、98.4%~99.8%和99.1%~100%。采用pET-42a和E.coliB121DE3系统成功地表达了rPhoQ和rPhoP。rPhoQ和rPhoP兔抗血清免疫双扩效价分别为1:4和1:8抗血清。经PCR、测序和Westernblot鉴定,两株phoQ^-突变株phoQ基因及产物均缺失。上述phoQ^-突变株对4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MIC值分别为其野生株的1/512~1/2048。结论PhoQ/PhoP是序列保守的铜绿假单胞菌二元信号转导系统,该系统介导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phoq/phop基因 基因敲除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原文传递
PhoP/PhoR基因过表达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强毒株H37Rv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钊 雷英 +15 位作者 吴芳 章乐 曹旭东 吴江东 张辉 张春军 朱彬 邬博 何丽 张玉清 李瑞山 庄睿 梁晨 樊超 李文娟 张万江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77-582,共6页
目的构建PhoP和PhoR基因过表达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强毒株H37Rv(以下简称H37Rv),检测不同电压条件下电转化构建的PhoP/PhoR基因过表达H37Rv菌株PhoP/PhoR基因的表达水平。方法提取并鉴定结核分枝杆菌重组穿梭质粒pMV361-PhoP和pMV361... 目的构建PhoP和PhoR基因过表达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强毒株H37Rv(以下简称H37Rv),检测不同电压条件下电转化构建的PhoP/PhoR基因过表达H37Rv菌株PhoP/PhoR基因的表达水平。方法提取并鉴定结核分枝杆菌重组穿梭质粒pMV361-PhoP和pMV361-PhoR,利用电转化技术将结核分枝杆菌重组穿梭质粒pMV361-PhoP和pMV361-PhoR导入H37Rv的感受态细胞中,构建PhoP/PhoR基因过表达H37Rv,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电压条件下电转化构建的PhoP/PhoR基因过表达H37Rv的PhoP/PhoR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PhoP/PhoR基因过表达H37Rv。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电压条件下电转化构建的PhoP/PhoR基因过表达H37Rv的PhoP/PhoR基因表达水平,其中在电压为2 300~2 500V的范围内,电压越高,电转化菌的PhoP/PhoR基因表达量越高。结论成功构建了PhoP/PhoR基因过表达H37Rv菌株,以电压为2 500V电转化构建的PhoP/PhoR基因过表达H37Rv的PhoP/PhoR基因表达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过表达 phop基因 PhoR基因
原文传递
基于RNA-Seq筛选APEC及其PhoP/Q缺失株感染雏鸡肠道免疫相关基因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柳柳 祁克宗 +3 位作者 涂健 宋祥军 薛媚 王琦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9-164,共6页
本研究以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及其PhoP/Q缺失株感染雏鸡小肠为模型,以分析其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为目的,采用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对感染APEC及其PhoP/Q缺失株的雏鸡小肠样本RNA进行测序,分析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为野... 本研究以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及其PhoP/Q缺失株感染雏鸡小肠为模型,以分析其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为目的,采用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对感染APEC及其PhoP/Q缺失株的雏鸡小肠样本RNA进行测序,分析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为野生株攻毒组与对照组相比、野生株攻毒组与缺失株攻毒组相比、缺失株攻毒组与对照组相比,分别筛选出131、105、172个差异表达基因(fold change≥2, FDR≤0.05),GO功能分类结果显示分别有87、99、159个基因得到注释,这些基因主要富集到氧化还原过程、脂蛋白转运、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免疫反应、凋亡过程负调控、肝素结合、铁离子结合、CCR趋化因子受体结合等功能,得出APEC及其PhoP/Q缺失株感染雏鸡后引起机体肠道免疫相关基因变化的结论,根据GO功能注释筛选出PTPRC、LCP1、YFV等免疫相关基因,为深入研究雏鸡肠道免疫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phop/phoq二元调控系统 雏鸡小肠 转录组测序 免疫相关基因
原文传递
结核分枝杆菌PhoP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卢洋 王新敏 +7 位作者 董洪昌 王小芳 杨菩 韩玲 王英姿 郑志红 张万江 章乐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75-579,共5页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结核分枝杆菌PhoP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方法从NCBI数据库获取PhoP基本的基因信息及其编码序列氨基酸信息;应用ProtParam软件预测PhoP蛋白的理化性质;利用SignalIP4.1和TMHMM分析其信号肽和跨膜区;利用...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结核分枝杆菌PhoP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方法从NCBI数据库获取PhoP基本的基因信息及其编码序列氨基酸信息;应用ProtParam软件预测PhoP蛋白的理化性质;利用SignalIP4.1和TMHMM分析其信号肽和跨膜区;利用在线分析Expasy工具分析蛋白二级结构,建立蛋白三级结构模型;采用Bepipred 1.0Server和SYFPEITHI分析蛋白的B细胞及T细胞抗原表位。结果 PhopP蛋白共250个氨基酸,分子式为C1226H1974N346O364S4,原子总数3 914,半衰期为30h,预测该蛋白为稳定性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β-转角、β-折叠、无规则卷曲分别占36.03%、10.58%、24.7%和27.94%,预测的B细胞、CTL细胞抗原表位分别为21个和7个;PhoP基因与天蓝色链霉菌同源性较高;其编码蛋白的相互作用蛋白为PhoR、senX3、trcS等。结论生物信息学分析PhoP为稳定蛋白,且含有潜在的B、T细胞抗原表位,是结核病诊断及治疗的潜在候选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phop基因 生物信息学
原文传递
鸟分枝杆菌PhoP功能分析及其基因突变株的构建
15
作者 何时义 丁峰山 +3 位作者 王爱妍 付鑫 杨东君 凌敏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966-1972,共7页
【目的】对鸟分枝杆菌PhoP的功能进行分析及构建PhoP基因突变株,为深入研究PhoP的调控机制打下基础。【方法】利用PCR扩增出鸟分枝杆菌PhoP DNA结合区(PhoPC)编码序列,与表达载体p GEX-4T-3连接后,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GST-Ph... 【目的】对鸟分枝杆菌PhoP的功能进行分析及构建PhoP基因突变株,为深入研究PhoP的调控机制打下基础。【方法】利用PCR扩增出鸟分枝杆菌PhoP DNA结合区(PhoPC)编码序列,与表达载体p GEX-4T-3连接后,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GST-PhoPC融合蛋白。用凝血酶去除GST标签,制备PhoPC蛋白;利用PCR扩增出鸟分枝杆菌PhoP基因及其下游基因MAV0127、PhoU和Amt的启动子片段,采用凝胶迁移率移动试验(EMSA)分别检测PhoPC与PhoP、MAV0127、PhoU和Amt的启动子结合的情况。通过PCR扩增PhoP基因上、下游片段,构建PhoP基因缺失性同源核苷酸片段,与自杀质粒p GMB151连接后,通过电转化导入鸟分枝杆菌进行同源交换,利用PCR筛选出PhoP基因缺失突变株。【结果】EMSA结果显示,鸟分枝杆菌PhoP能与PhoP、MAV0127及Amt基因启动子结合,不能与PhoU结合。通过PCR和序列分析证实基因突变株的PhoP基因缺失了309个碱基。【结论】PhoP不仅可调控其下游基因MAV0127和Amt的转录水平,还可调控其自身基因的转录,但不参与调节PhoU二元调控系统。构建了PhoP基因缺失突变株,为进一步研究其在鸟分枝杆菌的调控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分枝杆菌 phop 凝胶迁移率移动试验 phop基因突变株
原文传递
二元调控系统在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小静 张瑞凌 刘书花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5-208,共4页
铜绿假单胞菌是革兰阴性条件性人类致病菌,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并且能引起严重的医院内感染。二元调控系统能够感受多种环境刺激并且做出恰当而快速的适应性生理反应,二元调控系统也参与了细菌的抗生素耐药性形成机制。主要的二元调控系... 铜绿假单胞菌是革兰阴性条件性人类致病菌,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并且能引起严重的医院内感染。二元调控系统能够感受多种环境刺激并且做出恰当而快速的适应性生理反应,二元调控系统也参与了细菌的抗生素耐药性形成机制。主要的二元调控系统包括PhoP-PhoQ,PmrA-PmrB,CzcR-CzcS,CopR-CopS,GacA-GacS,RetS,LadS等,本文总结了目前已经发现的二元调控系统调节铜绿假单胞菌抗生素耐药性的机制,为解决抗生素耐药问题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二元调控系统 耐药性 phopphoq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