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heritance of the Male Sterility in a New Photo/Thermo-Sensitive Genie Male Sterile Line B06S of Rice
1
作者 HEHao-hua HUANGWen-xin PENGXiao-song ZHUChang-lan LIUYi-bai 《Rice science》 SCIE 2004年第4期171-176,共6页
The major male sterile genes in a new photo/thermo-sensitive genie male sterile (PTGMS) line B06S of rice were analyzed by the manipulation of mixture distribution theor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 pair of major ma... The major male sterile genes in a new photo/thermo-sensitive genie male sterile (PTGMS) line B06S of rice were analyzed by the manipulation of mixture distribution theor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 pair of major male sterile nuclear genes with large effects were responsible for controlling the male sterility of B06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photo/thermo-sensitive genie male sterile line male sterile gene INHERITANCE mixture distribution Expectation and Maximization (EM) algorithm
下载PDF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Outcrossed Seed-Setting Obstacles of Photo-thermo Sensitive Genie Male Sterile Rice
2
作者 CHENXiong-hui WANBang-hui PENGHai-feng LUYan-peng LIAYGKe-qin ZHAOJing 《Rice science》 SCIE 2004年第3期113-119,共7页
Using photo-thermo sensitive genie male rice (PTGMS) Pei' ai 64S, W7415S, W6154S, N26S, Annong S, Nongken 58S, 7001S and 5088S as female parents and conventional indica lines 8258 and U89 as male parents, the fact... Using photo-thermo sensitive genie male rice (PTGMS) Pei' ai 64S, W7415S, W6154S, N26S, Annong S, Nongken 58S, 7001S and 5088S as female parents and conventional indica lines 8258 and U89 as male parents, the factors affecting outcrossed seed-setting were analyzed. The PTGMS had obstacles in outcrossed seed setting influenced by inheritance and environment at varying degrees.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was regarded as the main factor that resulted in the outcrossed seed-setting obstacles. The sensitive stage was at the early stage of grain filling for outcrossed seed setting. There existed remarkable differences at the sensitivity stage, the duration of sensitive period, the sensitive level and the effective level of outcrossed seed-setting obstacles caused by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among different PTGMS lines. Theref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outcrossed seed-setting obstacles in sel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PTGMS l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photo-thermo sensitive genie male sterile line outcrossing seed setting rate temperature sensitive stage co-relationship
下载PDF
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BS366和BS1086杂种一代结实率研究
3
作者 秦志列 梁玉龙 +6 位作者 刘丽华 李宏博 张风廷 娄鸿耀 李翰霖 赵昌平 张胜全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5-422,共8页
为了解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BS366和BS1086的育性恢复状况,评估恢复系人工定向改良对其恢复能力的效果,在不育生态区对以55份定向改良的恢复系和33份非改良恢复系(常规小麦)为父本配制的杂种一代的结实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BS366和... 为了解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BS366和BS1086的育性恢复状况,评估恢复系人工定向改良对其恢复能力的效果,在不育生态区对以55份定向改良的恢复系和33份非改良恢复系(常规小麦)为父本配制的杂种一代的结实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BS366和BS1086杂种一代结实率变化范围为15.42%~140.34%和20.28%~119.07%(国际法),平均结实率分别为73.02%和72.21%,二者差异不显著,说明2份母本的育性恢复能力差异不显著。BS366和BS1086杂种一代结实率主要分布于40%~110%和60%~100%间,BS1086杂种一代结实率分布更为集中。BS366和BS1086与改良父本的杂种一代平均结实率分别为84.45%和78.97%,与非改良父本的杂种一代平均结实率分别为53.97%和60.95%,改良父本的平均恢复力高于非改良父本,表明定向改良有利于提高恢复系的恢复力。BS366和BS1086与相同父本的杂种一代结实率差异在-41.66%~61.93%之间,表明相同父本对不同母本的育性恢复力存在差异。BS366和BS1086与相同改良父本的杂种一代中有61.82%的结实率差异分布于-10%~20%之间,与相同非改良父本的杂种一代中有51.52%的结实率差异在-30%~0%之间,表明同一改良父本对不同母本的育性恢复力差异小于非改良父本。BS366与14份父本、BS1086与7份父本的杂种一代结实率高于对照,其中父本14YH261、14YH551、SD036与2份母本杂种一代的结实率均高于对照,说明具有可用恢复力的父本不仅数量极少,而且对不同母本的恢复力存在较大差异。杂种一代主茎穗的平均结实率极显著大于分蘖穗。因此,建议对不同母本分别开展强恢复力的恢复系筛选,并以中选强恢复系为亲本进行定向改良,有效增加杂种一代结实率达对照水平的组合数量,为获得更多强优势杂交组合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光温敏核雄性不育 育性恢复 杂交种 恢复系
下载PDF
BS型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柱头外露规律研究
4
作者 岳洁茹 秦志列 +7 位作者 侯起岭 苑少华 郝小聪 杨吉芳 白秀成 赵昌平 张风廷 孙辉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29,共8页
BS型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开花习性影响其异交性能,进而影响杂交小麦制种产量。为了明确柱头外露对不育系异交结实的影响,以15个不育系为材料,同时选取3个配合力好、制种性状优良的恢复系作为父本,研究不育系从始花期开始连续10 d柱... BS型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开花习性影响其异交性能,进而影响杂交小麦制种产量。为了明确柱头外露对不育系异交结实的影响,以15个不育系为材料,同时选取3个配合力好、制种性状优良的恢复系作为父本,研究不育系从始花期开始连续10 d柱头外露率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异交结实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育系在开花过程中柱头外露率基本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盛花期,柱头外露主要集中在中部穗位。柱头外露性状较好的不育系为BS278-2、BS163、BS366、BS210。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柱头外露率与柱头外露小花异交结实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说明,柱头外露是影响不育系异交结实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制种时选择具有柱头外露性状的不育系可提升制种产量。以上研究结果为高异交光温敏不育系的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S型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 开花习性 柱头外露 异交结实
下载PDF
BS型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开颖规律研究
5
作者 岳洁茹 秦志列 +7 位作者 侯起岭 郝小聪 白秀成 杨吉芳 白建芳 张风廷 赵昌平 孙辉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54-1261,共8页
BS型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异交性能直接影响杂交小麦的制种产量,而开花习性是衡量不育系异交性能的重要指标。为了明确开颖率、开颖角度对不育系异交结实率的影响,本研究以15个不育系为材料,同时选取3个配合力好、制种性状优良的恢复... BS型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异交性能直接影响杂交小麦的制种产量,而开花习性是衡量不育系异交性能的重要指标。为了明确开颖率、开颖角度对不育系异交结实率的影响,本研究以15个不育系为材料,同时选取3个配合力好、制种性状优良的恢复系作为父本,分析了不育系在开花过程中开颖率和开颖角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异交结实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开花过程中,不育系开颖率基本都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中部和上部穗位开颖较早,但在盛花期,下部穗位开颖角度较大且开颖主要集中在中部穗位,开颖性状较好的不育系为BS278-2、BS185、BS126、BS163、BS136。相关性分析表明,开颖率与开颖小花异交结实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开颖角度与异交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开颖性状是影响不育系异交结实率的重要因素之一,选育开颖性状好的不育系对提高杂交小麦制种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系 开花习性 开颖 异交结实
下载PDF
应用基因芯片分析短日低温条件下新型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育性相关基因 被引量:9
6
作者 杜士云 阳菁 +4 位作者 王守海 王德正 吴爽 罗彦长 李阳生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9-566,共8页
为了解具有三系和两系两套不育机制的新型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2310SA分子水平上的育性机理,同时也试图对水稻雄性不育现象做进一步探讨,利用水稻基因芯片,以2310SA及其保持系两系光温敏不育系2310S为材料,在安徽合肥秋季自然短日... 为了解具有三系和两系两套不育机制的新型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2310SA分子水平上的育性机理,同时也试图对水稻雄性不育现象做进一步探讨,利用水稻基因芯片,以2310SA及其保持系两系光温敏不育系2310S为材料,在安徽合肥秋季自然短日低温条件下,比较了稳定不育的2310SA和恢复可育的2310S(对照)减数分裂期、单核期、二核期和三核期等4个穗发育时期花药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差异。减数分裂期(上调表达基因1938个,下调表达基因1635个)和三核期(上调表达基因2220个,下调表达基因2656个)差异表达基因数目多于单核期(上调表达基因752个,下调表达基因693个)和二核期(上调表达基因1025个,下调表达基因886个),三核期下调表达基因比上调表达基因多,其他3期上调表达基因比下调表达基因多。所有差异表达基因聚类显示,单核期和二核期差异表达基因聚为一类,减数分裂期和三核期差异表达基因独立成为第2类和第3类。筛选出147个在4个穗发育时期都差异表达的基因。这些共有差异表达基因也只有在三核期下调表达基因比上调表达基因多。这些共有差异表达基因,参与了生物合成、刺激反应、光合作用、信号传导、大分子的新陈代谢、运输、转录调节、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花的发育和细胞死亡等11类生物学过程。所得共有差异表达基因中存在与脂类代谢有关的细胞色素P450家族蛋白和β-环羟化酶,与热激反应有关的热激转录因子、热激蛋白DnaJ家族蛋白及热激蛋白70等相关基因。这些基因与细胞死亡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它们的异常表达可能与不育花粉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粳稻 不育性 基因 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 光温敏不育系
下载PDF
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K78S在云南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杨木军 顾坚 +6 位作者 刘琨 李绍祥 田玉仙 杨和仙 周金生 刘大钧 陈佩度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18-1624,共7页
自1992年我国育成C49S和ES系列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以来,温光敏两系法杂交小麦即成为我国小麦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利用C49S-87组配的云杂3号(C49S-87/98YR5)2002年首先在云南通过审定并投入生产应用,2001年育成... 自1992年我国育成C49S和ES系列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以来,温光敏两系法杂交小麦即成为我国小麦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利用C49S-87组配的云杂3号(C49S-87/98YR5)2002年首先在云南通过审定并投入生产应用,2001年育成了改良的第二代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K78S,以其组配的云杂5号于2004年通过审定,云杂6号正进入大面积生产示范。为确定K78S的安全制种范围,2001--2004年在云南不同海拔的5个生态区对K78S的育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K78S在上述5个生态区均可安全制种,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播种,其套袋不育度均达98%以上,不育期18~43d,较C49S-87至少长18d,育性稳定。初步研究表明,K78S的不育临界温度和临界光长分别比C49S-87高2.1qC和长0.93h,因此K78S的安全制种区域比C49S-87更广,适应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 生态适应性
下载PDF
小麦雄性不育系BNS及其杂种F_1的育性分析 被引量:23
8
作者 李罗江 茹振刚 +4 位作者 高庆荣 姜辉 郭凤芝 孙哲 吴世文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3-587,共5页
为探讨小麦雄性不育系BNS在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应用价值,采用BNS分期播种、F1正常秋播的方法,对其育性表现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正常或稍早秋播时BNS表现高度不育,国内、国际法自交结实率分别为0.23%-1.77%、0.27%-4.06%,... 为探讨小麦雄性不育系BNS在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应用价值,采用BNS分期播种、F1正常秋播的方法,对其育性表现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正常或稍早秋播时BNS表现高度不育,国内、国际法自交结实率分别为0.23%-1.77%、0.27%-4.06%,晚播时不育转换成可育,临界播期为10月17日;(2)BNS年际间不育性遗传稳定,且雌蕊活性正常,极易接受外来花粉,国内、国际法饱和授粉结实率分别为79.94%-85.26%、93.58%-100.20%;(3)BNS花粉碘染为圆败型,F1花粉碘染有典败、染败和正常三种类型;(4)BNS不育系具有可恢复性。32个F1代中,有3个组合的国际法结实率〈5%,花粉败育率达96%以上,29个的自交结实率为6.28%-156.57%(国际法),其中BNS/SN055525的恢复度最高,国内、国际法结实率分别为95.85%、156.57%,花粉败育率仅为2.02%,结实正常。综上所述,BNS具有早播或正常播不育、晚播可育的特性,且不育性能够稳定遗传,在常规品种(系)中可筛选出高恢复度的恢复系用于杂交制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雄性不育系 杂种F1 育性
下载PDF
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和应用中若干问题的思与行 被引量:52
9
作者 陈立云 雷东阳 +1 位作者 唐文邦 肖应辉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41-646,共6页
指出了当前我国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和应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即两系法杂交水稻体系中不育系的称谓和分类不规范,生产上利用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性温光反应特性研究不清楚,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和两系法杂交稻制种基地选择不当等。针对... 指出了当前我国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和应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即两系法杂交水稻体系中不育系的称谓和分类不规范,生产上利用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性温光反应特性研究不清楚,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和两系法杂交稻制种基地选择不当等。针对当前情形,结合多年育种实践,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及措施。建议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分为长光高温不育型、高温不育型、短光低温不育型、低温不育型等四种类型。提出了水稻光温不育机理设想,即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是主效不育基因与其位置相近的发育感光基因或(和)发育感温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微效不育基因可影响两用核不育系的不育起点温度。只有深入研究光温敏型不育系育性的光温组合效应,且获得具体的光温指标,才能更好地指导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和不育系繁殖。提出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性光温特性的鉴定方法以及两系法杂交稻种子生产应根据不育系育性温光特性和历史气象资料来合理安排基地和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法杂交水稻 两用核不育系 光温特性 种子生产
下载PDF
低温敏核不育水稻go543S育性对温、光的反应 被引量:14
10
作者 吴厚雄 李必湖 +3 位作者 向阳 梁满中 徐孟亮 陈良碧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63-470,共8页
以新型光温敏核不育 ( PTGMS,Photo- thermo sensitive genic male sterile)水稻 go5 4 3S为材料 ,通过自然生态条件下和人工温、光处理条件下的育性观察 ,对其育性转换与温度和光周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go5 4 3S育性主要受... 以新型光温敏核不育 ( PTGMS,Photo- thermo sensitive genic male sterile)水稻 go5 4 3S为材料 ,通过自然生态条件下和人工温、光处理条件下的育性观察 ,对其育性转换与温度和光周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go5 4 3S育性主要受温度控制 ,表现为低温条件下不育、高温条件下可育 ,育性转换的不育临界温度值为 2 9.5℃ ,对温度敏感的部位是幼穗 ,敏感时期为花粉母细胞形成至减数分裂期 ,对应的剑叶叶枕距变化范围为 - 1 2 .2~ + 0 .7cm;育性敏感期在人工恒温 2 8.0℃条件下 ,无论长日 ( 1 4~ 1 6h)或短日 ( 1 0~1 2 h)处理均表现不育 ,其不育性不受光周期影响 ,在人工恒温 31 .5℃条件下 ,无论长日还是短日处理均表现可育 ,但短日可明显提高其可育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育性 温度 光周期
下载PDF
花药培养遗传纯化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的效果初步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周元昌 林荔辉 +4 位作者 江树业 季彪俊 毛大梅 陈启锋 李维明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9-121,共3页
应用生物技术对培矮 6 4S核心种子进行花药培养 ,获得了 91个加倍单倍体植株。在福州 (2 6°0 5′N)自然条件下对花培后代的H2 、H3、H4进行连续的育性追综观察。结果表明 ,(1 )H2 代株系间育性发生分离 ,可以把它们简单地归为三类 ... 应用生物技术对培矮 6 4S核心种子进行花药培养 ,获得了 91个加倍单倍体植株。在福州 (2 6°0 5′N)自然条件下对花培后代的H2 、H3、H4进行连续的育性追综观察。结果表明 ,(1 )H2 代株系间育性发生分离 ,可以把它们简单地归为三类 :完全不育 (简称培矮 6 4HS) ,不育期间其花粉不育度均在 99 8%以上 ,且不育期长 ,育性稳定 ;基本可育 (培矮 6 4HF) ,可染花粉率很高 ,几乎没有稳定不育期 ;中间类型 (培矮 6 4HM) ,育性波动大 ,不育期较短。 (2 )培矮6 4HS、培矮 6 4HF和培矮 6 4HM在H3、H4代各自的育性表现与在H2 代的育性表现一致。 (3)培矮 6 4HS比培矮 6 4S核心种子具有不育期更长 ,不育性更稳定以及更高的不育度。说明培矮 6 4S核心种子中有关育性的基因型并不纯合 ,花药培养对培矮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药培养 遗传纯化 育性 温敏核不育化 培矮64S
下载PDF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波动的解决途径和方法 被引量:35
12
作者 肖国樱 邓晓湘 +1 位作者 唐俐 唐传道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5,9,共3页
光温敏核不育系的不育性受温度影响而波动是困扰两系法杂交水稻的一个重要问题 ,就怎样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看法。从育种途径上来看 ,可以采用选育低不育临界温度的光敏核不育系、选育抗除草剂的恢复系、选育对除草剂敏感的光温敏核不育... 光温敏核不育系的不育性受温度影响而波动是困扰两系法杂交水稻的一个重要问题 ,就怎样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看法。从育种途径上来看 ,可以采用选育低不育临界温度的光敏核不育系、选育抗除草剂的恢复系、选育对除草剂敏感的光温敏核不育系和选育四环素诱导不育的光温敏核不育系来保证杂种纯度。从制种技术措施上来看 ,必须严格遵守光温敏核不育系核心种子生产程序、选择适宜的制种地区和季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育性波动 低温 选育
下载PDF
携带白化转绿型叶色标记光温敏核不育系玉兔S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被引量:60
13
作者 赵海军 吴殿星 +2 位作者 舒庆尧 沈圣泉 马传喜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15-521,共7页
以我国主栽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 6 4S为起始材料 ,利用 30 0Gy的6 0 Co γ射线辐照干种子 ,经多代选择选育了一个携带白化转绿型叶色标记的新型不育系玉兔S。该不育系苗期性状明显比原亲本培矮 6 4S差 ,但成熟期的主要农艺性状、... 以我国主栽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 6 4S为起始材料 ,利用 30 0Gy的6 0 Co γ射线辐照干种子 ,经多代选择选育了一个携带白化转绿型叶色标记的新型不育系玉兔S。该不育系苗期性状明显比原亲本培矮 6 4S差 ,但成熟期的主要农艺性状、育性特征、配合力、抗病性及稻米品质均与培矮 6 4S相仿。补偿性生理机制研究表明 ,在分蘖、拔节和开花阶段玉兔S叶绿体内腺苷酸激酶和RuBP羧化酶的活性要比培矮 6 4S高。遗传研究表明 ,白化转绿型突变性状受单隐性基因控制 ,并在幼苗阶段特异性表达。对不育系玉兔S在两系杂交水稻生产中的应用前景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化转绿型叶色标记 光温敏核不育系 水稻 玉兔S品种 选育 特征特性
下载PDF
水稻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不育性稳定化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廖伏明 袁隆平 杨益善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共6页
在人工气候室的人控光温条件下 ,通过 1997~ 1999年 3年 2 2 .0~ 2 3.0℃的低温处理 ,对水稻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 6 4S进行了育性稳定化研究。结果表明 :1)在人工气候室的低温条件下 ,采用“株系 (再 )鉴定、(再 )筛选 单株”的方... 在人工气候室的人控光温条件下 ,通过 1997~ 1999年 3年 2 2 .0~ 2 3.0℃的低温处理 ,对水稻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 6 4S进行了育性稳定化研究。结果表明 :1)在人工气候室的低温条件下 ,采用“株系 (再 )鉴定、(再 )筛选 单株”的方法 ,对稳定高世代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 6 4S的不育性是可行的 ,并筛选出套袋自交结实率和花粉不育度两级水平均已稳定的 3个株系 986 2、10 3- 1和 10 3- 2 ,而且其不育起点温度已降至 2 2 .5℃ ,比原始株系降低了近 1℃。2 )现有高世代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 4S仍然存在育性的不稳定性 ,表现在受低温影响后其后代不同株系间花粉不育度和套袋自交结实率存在明显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低温 稳定性 不育性 培矮64S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华201S的白叶枯病抗性 被引量:28
15
作者 兰艳荣 王俊义 +1 位作者 王弋 牟同敏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9-174,共6页
以华201S为受体亲本,以含Xa21和Xa7基因的抗白叶枯病材料华恢20为供体亲本,进行1次杂交、3次回交和3次以上自交,每个世代用基因内标记PTA248对Xa21进行分子检测,用连锁标记STSP3(与Xa7的遗传距离为0.9 cM)对Xa7进行检测。新选育的4个株... 以华201S为受体亲本,以含Xa21和Xa7基因的抗白叶枯病材料华恢20为供体亲本,进行1次杂交、3次回交和3次以上自交,每个世代用基因内标记PTA248对Xa21进行分子检测,用连锁标记STSP3(与Xa7的遗传距离为0.9 cM)对Xa7进行检测。新选育的4个株系YR7009(Xa21)、YR7014(Xa21)、YR7016(Xa7)和YR7023(Xa7/Xa21)在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育性转换特性方面都与华201S基本相似。YR7009(Xa21)和YR7014(Xa21)对PXO61、PXO99、ZHE173和GD1358等4个菌株具有良好的抗性,而对FuJ和YN24不具有抗性。YR7016(Xa7)和YR7023(Xa7/Xa21)对6个菌株都表现良好的抗性,尤其是聚合双基因的YR7023(Xa7/Xa21)对6个菌株都表现高抗。表明已经将广谱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1和Xa7渗入到华201S中,成功地改良了华201S的白叶枯病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白叶枯病 抗性改良 育种
下载PDF
适于高原气候特点的小麦温光敏核不育系的选育及其育性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顾坚 杨木军 +7 位作者 田玉仙 李绍祥 周金生 刘琨 杨和仙 李政芳 石星程 杨寿春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5-8,共4页
利用小麦温光型核不育系C49S 87作为父本 ,96B 13 8为母本进行转育 ,通过早代和冬、夏播不同条件对育性进行连续选择和鉴定 ,育成对强光照钝感、适应昼夜温差大的高原气候特点的新不育系K78S和K15 64S。育性研究表明 ,K78S和K15 64S的... 利用小麦温光型核不育系C49S 87作为父本 ,96B 13 8为母本进行转育 ,通过早代和冬、夏播不同条件对育性进行连续选择和鉴定 ,育成对强光照钝感、适应昼夜温差大的高原气候特点的新不育系K78S和K15 64S。育性研究表明 ,K78S和K15 64S的不育期比C49S 87长 15d以上 ,抗病性和异交结实性也有明显改进 ,在云南海拔 1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气候 选育 育性 温光敏核不育系 小麦
下载PDF
温光敏细胞核雄性不育小麦C49S的育性及其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张建奎 刘刚 +2 位作者 冯丽 何立人 余国东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38-41,共4页
对温光敏细胞核雄性不育小麦 C4 9S在重庆北碚、湖北宜昌、四川绵阳三个试验点进行了育性鉴定 ,分析了其育性与孕穗期前 5 d的平均最低温度 (Tmin1 )、平均温度 (T1 )、平均日照长度 (D1 )及抽穗期前 5 d的平均最低温度 (Tmin2 )、平均... 对温光敏细胞核雄性不育小麦 C4 9S在重庆北碚、湖北宜昌、四川绵阳三个试验点进行了育性鉴定 ,分析了其育性与孕穗期前 5 d的平均最低温度 (Tmin1 )、平均温度 (T1 )、平均日照长度 (D1 )及抽穗期前 5 d的平均最低温度 (Tmin2 )、平均温度 (T2 )、平均日照长度 (D2 )的关系 ,并按多元二次回归模型建立了结实率 P(% )与上述多因子的最佳回归方程。回归方程及其同质性分析表明 ,C4 9S在三个试验点的育性均受孕穗期前 5 d的平均最低温度Tmin1 和抽穗期前 5 d的平均温度 T2 控制 ,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 ;根据回归方程推算出 Tm in1 <8.0℃是结实率 P<4的必要条件 ,Tmin1 >12 .0℃是结实率 P>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C49S 小麦 温光敏细胞核 雄性不育性 育性转换 育性适应性
下载PDF
新型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SA及不育系S和A所配F_1产量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杜士云 王守海 +4 位作者 黄忠祥 李成荃 王德正 罗彦长 吴爽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18,共6页
SA是由聚合光(温)敏雄性核不育和核质互作不育基因选育出的具有2套不育机制的新型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为了解其所配组合产量的杂种优势及与亲本不育系S和A所配组合的差别,将2个新型粳稻不育系2308SA和2310SA及对照亲本不育系2308S(2... SA是由聚合光(温)敏雄性核不育和核质互作不育基因选育出的具有2套不育机制的新型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为了解其所配组合产量的杂种优势及与亲本不育系S和A所配组合的差别,将2个新型粳稻不育系2308SA和2310SA及对照亲本不育系2308S(2308SA亲本)、2310S(2310SA亲本)、2277A(2310SA和2308SA共同亲本)与6个粳稻恢复系配制杂交组合。组合F1分别在海南省陵水县和安徽省合肥市种植,对F1单株谷重的杂种优势、配合力及主要产量经济性状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SA与不同的恢复系组配,F1单株谷重不同,不同生态地区,同一组合单株谷重有时差别较大。SA配制的组合F1单株谷重普遍有正向超高亲优势,与亲本不育系S和A配制的组合相比,有些组合具更强的产量超高亲优势和竞争优势。F1单株谷重的配合力分析表明,选育的2310SA在2个试验点的一般配合力均强于亲本不育系2310S和2277A,其配制的组合有的也表现出较好的特殊配合力。另外,SA配制的组合在产量经济性状上,陵水点的单株有效穗数变异较大,合肥点的每穗总粒数变异较大,它们各自对产量的贡献也都最大;陵水点的结实率显著高于亲本A配制的组合,合肥点的结实率显著高于亲本S配制的组合,合肥点的穗总粒数显著高于A配制的组合而结实率显著降低,其他性状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 产量 杂种优势 配合力 经济性状
下载PDF
6个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异交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温圣贤 杨书化 +2 位作者 李泽炳 万经猛 田亚雯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01-404,共4页
以3204S、HN5S、8906S、安湘S、1103S和9451S等6 个籼型核不育系为材料,对其异交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6 个核不育系的颖花开花率均高于对照珍汕97A;柱头外露率从高到低依次为1103S、... 以3204S、HN5S、8906S、安湘S、1103S和9451S等6 个籼型核不育系为材料,对其异交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6 个核不育系的颖花开花率均高于对照珍汕97A;柱头外露率从高到低依次为1103S、珍汕97A(CK) 、3204S、安湘S、8906S、HN5S、9451S;8906S、安湘S、9451S午前花率比对照珍汕97A高,6 个核不育系的平均张颖时间均比对照珍汕97A 短;(2) 柱头活力从大到小的顺序是:HN5S、1103S、安湘S、3204S、8906S、9451S;(3) 异交结实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是:1103S、8906S、HN5S、安湘S、9451S、3204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籼型 光温敏核不育系 开花习性 异交结实率
下载PDF
雄性不育小麦BS210育性转换特性 被引量:10
20
作者 孙辉 张风廷 +6 位作者 王永波 叶志杰 秦志列 白秀成 杨吉芳 高建刚 赵昌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1-178,共8页
二系法杂交小麦属我国原创性成果,温光敏雄性不育小麦是二系法杂交小麦应用的核心。BS210是本课题组选育的小麦雄性不育材料,2012—2014年通过3个生态区分期播种试验和人工气候箱温光调控试验,研究了BS210的育性转换特性。在不育制种生... 二系法杂交小麦属我国原创性成果,温光敏雄性不育小麦是二系法杂交小麦应用的核心。BS210是本课题组选育的小麦雄性不育材料,2012—2014年通过3个生态区分期播种试验和人工气候箱温光调控试验,研究了BS210的育性转换特性。在不育制种生态区,适期播种条件下,BS210的不育度可达95%~100%,其安全制种播种时期为安徽阜阳9月30日至10月10日、云南丽江9月30日;在可育繁种生态区,晚播条件下,BS210的自交结实率可达70%以上,其安全繁种播种时期为北京海淀11月10日、北京顺义9月30日至11月10日。BS210以温度敏感为主,光照时长对BS210育性影响较小,温度转换敏感期为药隔至单核期。在光照10.0~12.5 h时,其温度转换阈值为10~12?C;在光照14 h时,其温度转换阈值为8~10?C。在短日低温条件下,花粉粒碘染以染败为主,表现为不育;在长日高温条件下,花粉粒碘染为圆形、黑染,表现为可育。通过明确BS210育性转换特性,为指导BS210安全制繁种生态区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系杂交小麦 温光敏雄性不育 育性转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