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酰胺化合物HNPC-A18237防治蚜虫效果
1
作者 柳爱平 刘兴平 +5 位作者 龙楚云 任叶果 许钱 杜升华 李建明 李涛 《世界农药》 CAS 2024年第10期26-30,共5页
HNPC-A18237是湖南海利高新技术产业集团湖南化工研究院创制的兼具草地贪夜蛾等咀嚼式口器害虫和蚜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广谱高效杀虫活性邻胺基苯甲酸双酰胺化合物。为进一步评价其蚜虫防治效果、作物安全性,采用喷雾法研究了HNPC-A1823... HNPC-A18237是湖南海利高新技术产业集团湖南化工研究院创制的兼具草地贪夜蛾等咀嚼式口器害虫和蚜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广谱高效杀虫活性邻胺基苯甲酸双酰胺化合物。为进一步评价其蚜虫防治效果、作物安全性,采用喷雾法研究了HNPC-A18237对棉蚜、桃蚜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HNPC-A18237在27~60 g/hm^(2)对棉蚜、桃蚜防效好,防治效果药后3 d达到90%左右,药后4~14 d达到并保持90%之上,与对照药剂溴氰虫酰胺处于同一水平或更胜一筹。HNPC-18237能够有效防治棉蚜和桃蚜,且速效性、持效性好,对作物安全,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胺基苯甲酸双酰胺 咀嚼式口器害虫 刺吸式口器害虫 蚜虫防治效果
下载PDF
江苏棉区种植转基因抗虫棉GK22对棉田害虫、杂草种群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束春娥 柏立新 +4 位作者 张龙娃 倪万潮 张宝龙 沈新莲 徐文华 《华东昆虫学报》 2002年第2期46-52,共7页
20 0 1年在江苏选择南京、盐城两地 ,试验观察转 Bt基因抗虫棉 GK2 2的种植 ,对棉田害虫及杂草种群变动的影响 ,结果是 :对咀嚼式口器害虫的棉铃虫 (H elicoverpa armigera)、红铃虫 (Pectinophoragossypiella)、玉米螟 (Ostrinia nubil... 20 0 1年在江苏选择南京、盐城两地 ,试验观察转 Bt基因抗虫棉 GK2 2的种植 ,对棉田害虫及杂草种群变动的影响 ,结果是 :对咀嚼式口器害虫的棉铃虫 (H elicoverpa armigera)、红铃虫 (Pectinophoragossypiella)、玉米螟 (Ostrinia nubilalis)、金钢钻 (Earias cupreoviridis)、棉小造桥虫 (Anomis flava)、棉大卷叶虫 (Adoxophyes orana)等虫口数量、蕾铃被害均表现出较好的控制效果。处理区咀嚼式口器害虫幼虫总量 ,比对照区分别减少 92 .5 1、78.4 ,其中 :棉铃虫幼虫数量分别减少 88.3、72 .9 ,蕾铃被害减少 87.5、90 .7、74 .11、5 5 .85 ;红铃虫虫花减少 74 .4、5 1.6 4 ,铃内活虫减少 90、10 0 ;玉米螟虫口减少72 .7、10 0 ;金钢钻、造桥虫、卷叶虫虫口减少 93以上。对剌吸式口器盲蝽象 (Adelphocoris suturalis)、棉蚜 (Aphis gossyppii)、棉红叶螨 (Tetranychus cinnabarinus)等害虫 ,试验区和对照区种群消长动态趋势基本一致 ,差异不显著。两试点对杂草种类及数量调查 ,抗虫棉区和对照区差异亦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棉区 转基因抗虫棉 GK22 棉田害虫 杂草种群
下载PDF
南宁市人心果梢部主要刺吸害虫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潘晓芳 谢碧霞 +2 位作者 陈尚文 李威宁 周传明 《经济林研究》 2006年第1期37-40,共4页
广西南宁市郊区及人心果引种基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南宁市人心果梢部刺吸害虫有同翅目、半翅目、缨翅目,共3目17 科29种,其中以同翅目为最多,有13科21种。主要的梢部刺吸害虫种类有褐软蜡蚧、红蜡蚧和垫囊绿绵蜡蚧。幼树比成年树被害严重。
关键词 人心果 刺吸害虫 梢部 南宁市
下载PDF
转Bt基因棉花对刺吸式口器害虫种群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周福才 杜予州 任顺祥 《华东昆虫学报》 2005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综述了转B t基因棉花对棉田刺吸式口器害虫的影响,并从棉田生态、棉花生理和昆虫生理等方面分析了转B t基因棉田刺吸式口器害虫种群上升的原因。
关键词 转BT基因棉花 刺吸式口器昆虫 种群消长
下载PDF
基因间插入对水稻农艺性状及刺吸式口器害虫取食选择性与种群密度的影响
5
作者 汪芳 党聪 +4 位作者 常学飞 王龙 宁铎 韩乃顺 叶恭银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25,共8页
本文评价了T-DNA插入对水稻农艺性状与抗虫性、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取食选择性及3种刺吸式口器害虫种群密度的影响,以分析转基因操作及外源基因插入可能引起的非预期效应。结果表明,供试ZD1640-3、ZD1640-19、ZD1640-23和ZD16... 本文评价了T-DNA插入对水稻农艺性状与抗虫性、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取食选择性及3种刺吸式口器害虫种群密度的影响,以分析转基因操作及外源基因插入可能引起的非预期效应。结果表明,供试ZD1640-3、ZD1640-19、ZD1640-23和ZD1640-24共4个突变体株系T-DNA插入位点附近基因的表达均不受影响;除个别株系的株高、每穗粒数或结实率有降低外,主要农艺性状参数与受体亲本无显著差异。除ZD1640-24外,突变体各株系上褐飞虱、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和黑尾叶蝉Nephotettix bipunctatus(Fabricius)平均种群密度与受体亲本无显著差异;且4个突变体株系上3种害虫种群密度在大多数情况下与受体亲本也无显著差异。与受体亲本相比,突变体株系ZD1640-24对褐飞虱的抗性及取食选择性无显著影响。综合分析认为,T-DNA基因间插入并没有引起水稻发生显著的非预期变化,个别突变体某些考查指标的变化主要来自于个体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T-DNA插入 刺吸式口器害虫 取食选择性 种群密度 非预期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