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8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earing behavior and failure mechanism of squeezed branch piles 被引量:10
1
作者 Minxia Zhang Ping Xu +1 位作者 Wenjie Cui Youbin Gao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SCD 2018年第5期935-946,共12页
The current practice for the design of squeezed branch piles is mainly based on the calculated bearing capacity of circular piles. Insufficient considerations of the load-transfer mechanism, branch effect and failure ... The current practice for the design of squeezed branch piles is mainly based on the calculated bearing capacity of circular piles. Insufficient considerations of the load-transfer mechanism, branch effect and failure mechanism, as well as overreliance on pile load tests, have led to conservative designs and limited application. This study performs full-scale field load tests on instrumented squeezed branch piles and shows that the shaft force curves have obvious drop steps at the branch position, indicating that the branches can effectively share the pile top load. The effects of branch position, spacing, number and diameter on the pile bearing capacity are analyzed numerically. The nume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queezed branch piles have two types of failure mechanisms, i.e. individual branch failure mechanism and cylindrical failure mechanism. Further research should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lculation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bearing capacities of squeezed branch piles considering these two failure mechanis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queezed branch piles Field test Bearing behavior Failure mechanism Numerical simulation
下载PD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seismic behavior of single piles in sandy soil 被引量:1
2
作者 Werasak Raongjant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11年第3期417-422,共6页
This paper describes a quasi-static test program featuring lateral cyclic loading on single piles in sandy soil. The tests were conducted on 18 aluminum model piles with different cross sections and lateral load eccen... This paper describes a quasi-static test program featuring lateral cyclic loading on single piles in sandy soil. The tests were conducted on 18 aluminum model piles with different cross sections and lateral load eccentricity ratios, e/d, (e is the lateral load eccentricity and d is the diameter of pile) of 0, 4 and 8, embedded in sand with a relative density of 30% and 70%.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clude lateral load-displacement hysteresis loops, skeleton curves and energy dissipation curves. Lateral capacity, ductility and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 of single piles under seismic load were evaluated in detail. The lateral capacities and the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 of piles in dense sand were much higher than in loose sand. When embedded in loose sand, the maximum lateral load and the maximum lateral displacement of piles increased as e/d increased. On the contrary, when embedded in dense sand, the maximum lateral load of piles decreased as e/d increased. Piles with a higher load eccentricity ratio experienced higher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 than piles with e/d of 0 in both dense and loose sand. At a given level of displacement, piles with circular cross sections provided the best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 in both loose and dense s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behavior single pile sandy soil load eccentricity ratio lateral resistance
下载PDF
ON THE DRIVING BEHAVIOR,VARIABLE-DIAMETEREFFECT AND BEAKING CAPACITY OF DRIVENCAST-IN-SITU PILE WITHFLAT
3
作者 Shi Peidong , Fu Zhenqiu , Zhan Xiaoying Zhejing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Hangzhou 3100l2, China Zia Jinzha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 China 《西部探矿工程》 CAS 1995年第5期66-71,共6页
ONTHEDRIVINGBEHAVIOR,VARIABLE-DIAMETEREFFECTANDBEAKINGCAPACITYOFDKIVENCAST-IN-SITUPILEWITHFLATOVERSIZETIPShi... ONTHEDRIVINGBEHAVIOR,VARIABLE-DIAMETEREFFECTANDBEAKINGCAPACITYOFDKIVENCAST-IN-SITUPILEWITHFLATOVERSIZETIPShiPeidong,FuZhenqi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e TIP flat oversize TIP DRIVEN CAST-IN-SITU pile driving behavior variable-diameter effect bear-ing capacity settlensent
下载PDF
温度影响下能量桩-土接触面剪切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志雄 甘丰嘉 +2 位作者 王成龙 彭宸 丁选明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3,共8页
能量桩工作过程中,桩体受温度变化影响会产生热变形,进而引起桩周土体的循环剪切作用,弱化地基承载力,给桩基的正常使用带来风险。由于传统直剪仪无法模拟能量桩工作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因此对桩-土接触面力学特性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规律研... 能量桩工作过程中,桩体受温度变化影响会产生热变形,进而引起桩周土体的循环剪切作用,弱化地基承载力,给桩基的正常使用带来风险。由于传统直剪仪无法模拟能量桩工作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因此对桩-土接触面力学特性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规律研究较少。对传统直剪仪进行改造,使其可以改变剪切试样温度;所用土体从重庆某施工现场取样,开展不同温度变化下桩-土接触面的室内土工直剪试验,分析单次温度变化和循环温度变化对桩-土接触面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温度影响下桩-土接触面力学特性与土体力学特性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能量桩-土接触面的抗剪强度受温度影响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能量桩-土界面摩擦角和黏聚力先减小后增大;低法向应力下温度循环对桩-土接触面力学特性影响较大,而高法向应力下温度循环对桩-土接触面力学特性影响不显著;土体的抗剪强度、黏聚力和摩擦角随温度变化规律与桩-土界面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桩 剪切特性 桩-土接触面 温度变化
下载PDF
砂土中能量桩单桩水平承载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志雄 赵华 +3 位作者 王成龙 丁选明 孔纲强 高学成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123,共10页
为探究能量桩单桩水平承载特性,针对砂土中能量桩在水平荷载下的承载特性进行研究,基于模型试验,分析了水平荷载作用下能量桩在制冷和加热过程中的桩顶位移、桩前土压力以及桩身弯矩等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制冷会引起能量桩桩顶水... 为探究能量桩单桩水平承载特性,针对砂土中能量桩在水平荷载下的承载特性进行研究,基于模型试验,分析了水平荷载作用下能量桩在制冷和加热过程中的桩顶位移、桩前土压力以及桩身弯矩等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制冷会引起能量桩桩顶水平位移略微增大,增量为0.48%D(D为桩体直径),而加热会引起较大的桩顶水平位移,达到了2.38%D;制冷和加热在初始阶段会引起桩前土压力增大,初始增长阶段结束后,土压力变化较小,多为缓慢增长或基本不变。相较于初始土压力,制冷和加热结束时的土压力基本呈增长趋势,仅个别埋深处土压力减小。制冷过程中,埋深0%L~40%L(L为有效桩长)范围内的弯矩增大,埋深40%L~100%L位置处的弯矩变化较小;加热过程中,埋深0%L~60%L范围内的弯矩均有所增大,0%L~40%L位置处的弯矩增大最为明显。制冷和加热过程中均在20%L处产生了最大弯矩,最大弯矩的增加量分别为9.93%和10.32%。进一步基于圆孔扩张理论提出了弯矩计算的理论解,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桩 水平承载特性 模型试验 砂土 圆孔扩张理论
下载PDF
黄土地基中能量桩群桩承载变形性状模型试验 被引量:1
6
作者 曹卫平 李庆 +2 位作者 赵敏 李清源 罗龙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5-422,共8页
基于室内缩尺试验研究了含能量桩群桩在4次冷热循环过程中的桩身热力学特性及桩基承载变形特性变化规律,分析冷热循环对桩土温度、承台沉降、桩顶荷载及桩身摩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冷热循环过程中能量桩较浅位置处桩身及桩侧土温... 基于室内缩尺试验研究了含能量桩群桩在4次冷热循环过程中的桩身热力学特性及桩基承载变形特性变化规律,分析冷热循环对桩土温度、承台沉降、桩顶荷载及桩身摩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冷热循环过程中能量桩较浅位置处桩身及桩侧土温度始终高于较深处,热循环过程中能量桩的传热效率高于冷循环过程。冷热循环会使承台顶面的工作荷载及群桩中各基桩的桩顶荷载发生往复变化,相应地引起承台发生往复倾斜,热循环引起的承台倾斜稍大于冷循环。热循环引起的能量桩桩身上部摩阻力为负,下部为正,冷循环时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桩 黄土 模型试验 承载变形性状 冷热循环 传热效率 承台
下载PDF
Flexural Behavior of Laterally Loaded Tapered Piles in Cohesive Soils
7
作者 Musab Aied Qissab 《Open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2015年第1期29-38,共10页
In this paper, the flexural behavior of laterally loaded tapered piles in cohesive soils is investigated. The exact solution for the governing differential equation of the problem is obtained based on the beam-on-elas... In this paper, the flexural behavior of laterally loaded tapered piles in cohesive soils is investigated. The exact solution for the governing differential equation of the problem is obtained based on the beam-on-elastic foundation approach in which the soil reaction on the pile is related directly to the pile lateral deflection. In this investigation, the modulus of subgrade reactions is assumed to be constant along the pile depth. Parametric study through numerical examples is carried out to prove the validity and accuracy of the obtained results. In general, the derived displacement field can be used to study pile response in multilayered soil profiles by subdividing the pile into a number of elements. It is found that tapered piles show stiffer behavior than that for prismatic ones having the same material volume with an optimum stress distribution along the pile depth. Accordingly, tapered piles are more efficient and economic than those having the same material volume. Verification is also carried out for the obtained results through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d the selected number of elements gives a very good agreement for lateral deflection and a larger number of elements is required to obtain better results for bending moment because of moment loss resulting from the lack of shear diagr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HESIVE SOILS FLEXURAL behavior LATERAL Load SUBGRADE Reaction Tapered pileS
下载PDF
间歇式运行模式下黄土地基中能量桩热-力特性模型试验
8
作者 曹卫平 李清源 +2 位作者 赵敏 吴奇兴 李庆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3-134,共12页
能量桩是将传统桩基与地源热泵相结合的一种建筑节能新技术。为研究黄土地层中能量桩热交换效率及承载变形特性,了解黄土饱和状态对能量桩热交换效率、桩土温度、桩土沉降及桩身轴力、摩阻力的影响规律,开展间歇式运行模式下黄土处于天... 能量桩是将传统桩基与地源热泵相结合的一种建筑节能新技术。为研究黄土地层中能量桩热交换效率及承载变形特性,了解黄土饱和状态对能量桩热交换效率、桩土温度、桩土沉降及桩身轴力、摩阻力的影响规律,开展间歇式运行模式下黄土处于天然湿密状态及饱和状态的能量桩模型试验。试验采用的黄土为人工配制黄土,模型桩为内置单U形换热管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桩。试验结果表明:黄土中能量桩具有较高的热交换效率,黄土饱和时能量桩的热交换效率大于黄土处于天然湿密状态,随着无量纲直径D/L的增大,能量桩的热交换效率增加。不论黄土处于天然湿密状态还是饱和状态,桩顶沉降呈现出棘轮形式并随冷热循环次数增加逐渐增大。热循环、冷循环对能量桩的承载力影响不同,经过每一个完整的冷热循环后,桩的承载力均降低了。该文还建立了计算能量桩热交换效率的新公式,该公式考虑了桩身侧表面积及循环液与初始地温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桩 承载变形特性 冷热循环 黄土 模型试验
下载PDF
曲面滑坡条件下h型抗滑桩受力性状模型试验研究
9
作者 李永辉 张信 +1 位作者 张鼎浩 王卫中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4-146,共13页
依托公路大型滑坡治理工程,设计物理模型试验装置,设置同一滑面和桩体锚固深度,进行6组h型抗滑桩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不同连梁长度及后排桩悬臂段高度(连梁高度)时桩顶位移变化规律、桩身弯矩和桩后土压力分布特征,研究曲面滑坡条件下h型... 依托公路大型滑坡治理工程,设计物理模型试验装置,设置同一滑面和桩体锚固深度,进行6组h型抗滑桩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不同连梁长度及后排桩悬臂段高度(连梁高度)时桩顶位移变化规律、桩身弯矩和桩后土压力分布特征,研究曲面滑坡条件下h型抗滑桩受力性状及其内在机制,并给出桩后滑坡推力抛物线型分布的一般函数表达式。试验结果表明:h型抗滑桩受力过程桩顶水平位移变化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三阶段特征,桩身弯矩分布呈现正、负交变现象,后排桩桩顶水平位移及桩身弯矩明显大于前排桩;降低后排桩悬臂段高度不影响桩身弯矩分布特征,但对于桩顶水平位移及桩身弯矩量值,后排桩明显减小,前排桩有所增大;增减连梁长度对前、后排桩之间荷载传递与协同受力特性影响显著,使得前、后排桩水平变形及桩身弯矩随之产生变化;连梁正、负弯矩极值均处于连梁端部,相比于连梁长度,连梁弯矩的大小及分布形态受后排桩悬臂段长度的影响更为明显;随着连梁长度的减小或后排桩悬臂段长度的增加,后排桩桩后土压力表现出抛物线型、重心偏下的抛物线型及近似梯形的分布形态。此外,给出的滑坡推力函数表达式能较好的表征其抛物线型分布特征,通过调整合力作用点参数,亦可对滑坡推力近似梯形的分布类型进行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边坡 h型抗滑桩 模型试验 受力性状 土压力分布
下载PDF
DYNAMIC BEHAVIOR OF PILES EMBEDDED IN TRANSVERSELY ISOTROPIC LAYERED MEDIA
10
作者 郑铁生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41-252,共12页
Dynamic behavior of single pile embedded in transversely isotropic layered media is investigated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combined with dynamic stiffness matrices of the soil derived from Green's function f... Dynamic behavior of single pile embedded in transversely isotropic layered media is investigated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combined with dynamic stiffness matrices of the soil derived from Green's function for ring loads. The influence of soil anisotropy on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piles is examined through a series of parametric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e-soil system soil anisotropy transversely isotropic layered media dynamic behavior finite element method
下载PDF
用荷载传递法分析PTC管桩的抗拔性状
11
作者 张芳芳 李海兵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9期31-34,共4页
建立了PTC管桩的荷载传递模型,并对相关参数的选取与计算进行了探讨。采用VC++语言编写了用位移协调法计算此桩在上拔荷载作用下的P-S曲线及轴力的程序,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则表明此方法合理可行,在实际工程中可用来推算管桩的极限... 建立了PTC管桩的荷载传递模型,并对相关参数的选取与计算进行了探讨。采用VC++语言编写了用位移协调法计算此桩在上拔荷载作用下的P-S曲线及轴力的程序,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则表明此方法合理可行,在实际工程中可用来推算管桩的极限承载力,以达到替代或部分替代现场试验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C管桩 荷载传递法 载荷试验 抗拔性状
下载PDF
急速增湿条件下湿陷性黄土中桩基的承载性状
12
作者 任文博 李佳佳 +1 位作者 刘云龙 蒋师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516-5524,共9页
入渗增湿条件下,湿陷性黄土地区中桩基的承载性状会因桩周土基质吸力减小和湿陷变形而显著劣化,进而诱发一系列的工程问题。为了研究浸水前后湿陷性黄土中桩基承载性状的变化规律,进行模型桩的入渗试验,同时对桩周土体的变化(包括沉降... 入渗增湿条件下,湿陷性黄土地区中桩基的承载性状会因桩周土基质吸力减小和湿陷变形而显著劣化,进而诱发一系列的工程问题。为了研究浸水前后湿陷性黄土中桩基承载性状的变化规律,进行模型桩的入渗试验,同时对桩周土体的变化(包括沉降、体积含水率、基质吸力)以及桩基承载性状的变化(包括桩顶沉降、桩侧摩阻力和桩端承载力)进行监测。将入渗过程中桩周黄土基质吸力变化与桩基承载性状的变化相关联,从非饱和土力学的角度阐明入渗前后桩基承载性状的变化规律和变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入渗过程中的桩顶沉降和桩端承载力不断增加,桩身轴力大致呈“D”字形分布,最大轴力出现在入渗过程中。入渗过程中桩周黄土的基质吸力减小,产生湿陷变形,使桩侧摩阻力大小和方向发生改变,进而导致桩基承载性状的变化。基于非饱和土力学原理对传统的剪切位移法进行简化和修正,提出考虑桩周黄土湿陷变形影响的单桩沉降预测模型,并结合试验结果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复杂环境荷载作用下湿陷性黄土地区的桩基设计理论和工程性状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桩基 承载性状 湿陷变形 基质吸力
下载PDF
考虑桩端持力层效应的能源桩受力变形特性研究
13
作者 方金城 冯世进 赵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69-2077,共9页
能源桩作为一种具备建筑承载和地热开发双重功能的新型建筑节能技术,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研究和关注。温度荷载的施加对桩体的设计和安全服役带来了新的挑战,但现有理论计算方法仍未能全面揭示热力耦合作用下不同承载性状能源桩的... 能源桩作为一种具备建筑承载和地热开发双重功能的新型建筑节能技术,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研究和关注。温度荷载的施加对桩体的设计和安全服役带来了新的挑战,但现有理论计算方法仍未能全面揭示热力耦合作用下不同承载性状能源桩的受力变形特性。基于弹性分析理论框架,进一步考虑了桩端持力层的影响,建立了能源桩热力分析模型,并结合典型现场试验结果进行了模型验证,着重分析了地层结构特征和桩基几何参数对能源桩荷载传递及位移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致轴向荷载将随着持力层刚度的增加而增加,相较于摩擦型桩,温度变化将导致支承于硬持力层的能源桩产生更大的温度应力;桩端持力层、桩周土体及桩顶刚度情况是影响热致应力大小和分布以及热致位移的关键因素。基于理论模型获得的归一化计算结果旨在实现对能源桩热致应力及位移的估算,为不同承载性状能源的设计计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桩 能源地下结构工程 承载性状 弹性分析 热力耦合
下载PDF
深基坑支护用大直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抗弯性能试验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戚玉亮 陈帅光 黄柯柯 《广州建筑》 2024年第1期35-38,共4页
通过优化非预应力和预应力钢筋的布置,提高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改进端板材质、构造等措施,研发出了更高抗弯性能的大直径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适用于对管桩抗弯、抗剪性能要求更高的深基坑工程。而锤击、静压等常规预应力管桩施工... 通过优化非预应力和预应力钢筋的布置,提高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改进端板材质、构造等措施,研发出了更高抗弯性能的大直径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适用于对管桩抗弯、抗剪性能要求更高的深基坑工程。而锤击、静压等常规预应力管桩施工工艺在遇到深厚软土层、不均匀风化岩层时容易出现管桩断桩、偏移、噪音大等问题。本文通过工程实践,采用无泥浆护壁、低噪音的大直径随钻跟管桩施工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复杂地质情况下预应力管桩施工工艺存在的此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混合配筋管桩 抗弯性能 随钻跟管桩技术
下载PDF
地基预压对桩基承载性状影响分析
15
作者 蔡晨雨 苏俊剑 《港口航道与近海工程》 2024年第1期80-86,共7页
建立了成层土中超长桩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型,选取摩尔库伦准则为土体本构模型,通过对计算域、地应力平衡、边界条件等设定,使结构能反映实际工作情况,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模拟计算了单桩... 建立了成层土中超长桩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型,选取摩尔库伦准则为土体本构模型,通过对计算域、地应力平衡、边界条件等设定,使结构能反映实际工作情况,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模拟计算了单桩在地基预压工况下的竖向受力模型,地基预压后,桩侧摩阻力会因桩周土体应力增加而得到明显强化,所以桩基承载力有所提高,但预压对桩侧摩阻力的增大效果受到土体性质的影响,且预压荷载对土体的影响一般随着深度的加大而减弱。在单桩模型的基础上模拟计算了3×3群桩在地基预压工况下的竖向受力模型。通过改变预压地基的范围和预压荷载大小研究超长群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承载力、桩顶Q-S曲线、桩侧摩阻力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预压 承载性状 桩侧摩阻力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中风化碎裂岩大直径嵌岩桩承载力分析与试验研究
16
作者 华洪勋 谢运鹏 《广州建筑》 2024年第6期1-6,共6页
本文依托深圳沿海地区超高工程项目,通过对3根大直径嵌岩桩进行了静载试验和采用滑动测微法进行内力测试,对中风化碎裂岩嵌岩桩承载力性状分析,结果表明:(1)试验桩荷载沉降曲线(Q~s)为缓变型,卸荷回弹率在67%~80%之间,桩的最大沉降量均... 本文依托深圳沿海地区超高工程项目,通过对3根大直径嵌岩桩进行了静载试验和采用滑动测微法进行内力测试,对中风化碎裂岩嵌岩桩承载力性状分析,结果表明:(1)试验桩荷载沉降曲线(Q~s)为缓变型,卸荷回弹率在67%~80%之间,桩的最大沉降量均未超过规范限值要求;桩身压缩量实测值为18 mm~19 mm,最大试验荷载下桩身压缩占比45%~72%,桩土受力还在弹塑阶段,桩顶实际还可以承受更大的荷载,本场地以碎裂岩为持力层是可靠的。(2)嵌岩桩在加荷过程中单位摩阻力随荷载的增大而不断增大,各地层的摩阻力自上而下逐渐发挥,最大单位摩阻力部位逐渐下移,最大单位摩阻力位于桩端中风化碎裂岩层。当桩顶荷载为20000 kN时,端阻力占比12.1%~22.3%,桩侧岩土阻力承担了上部传递的较大荷载,桩端阻力尚未充分发挥,设计承载力有一定富余。(3)桩的实测值约为设计承载力计算值的1.2倍,设计承载力安全系数较高。嵌岩段桩端阻力实测值大于承载力计算值约50%,计算值偏保守,端阻力系数可取大值。在类似工程设计中,可结合试验桩实测结果调整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系数,优化设计计算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裂岩 嵌岩桩 承载力性状 静载试验 滑动测微计
下载PDF
竖向和水平组合荷载下能量桩单桩变形特性
17
作者 蒋济泽 王成龙 +2 位作者 黄煜镔 赵华 陈志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8-796,共9页
能量桩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地下结构,在承受上部建筑荷载同时,能够获取浅层地热能。目前针对水平荷载与竖向荷载共同作用下的能量桩热力学特性的研究较少,而水平荷载与竖向荷载共同作用下,桩身温度变化会引起桩体弯矩、水平和竖向位移等发... 能量桩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地下结构,在承受上部建筑荷载同时,能够获取浅层地热能。目前针对水平荷载与竖向荷载共同作用下的能量桩热力学特性的研究较少,而水平荷载与竖向荷载共同作用下,桩身温度变化会引起桩体弯矩、水平和竖向位移等发生变化。基于模型试验,对桩体施加10次冷热循环,开展了竖向和水平组合荷载下能量桩的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组合荷载下冷热循环会进一步增大桩身弯矩,且对桩体中部的影响更大,最大桩身弯矩增幅达到了117%;冷热循环会产生桩顶累积位移,试验桩竖向位移增加了0.201 mm,温度作用引起的水平位移增加值达到了1.46%D(D为桩体直径);同时,冷热循环会导致桩向桩前倾斜,10次冷热循环后转角达到1.88×10^(-3)rad,且会随着循环次数增加有缓慢增加趋势;加热时桩前土压力减小,而制冷时使桩前土压力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桩 组合荷载 模型试验 冷热循环 热力学特性
下载PDF
深厚软土区桩梁式路堤承载及变形特性现场试验研究
18
作者 黄奕彬 陶红文 +2 位作者 费发樱 王嘉文 邓涛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4年第5期160-167,共8页
为探究深厚软土区桩梁式路堤的荷载传递机制及深层地基变形规律,对桩梁式路堤的桩梁顶和桩间土压力、分层沉降、地基侧向变形和连梁钢筋应力进行长期监测研究。结果表明:路面下桩梁顶平面处实测土压力明显大于路堤中坡下实测土压力;地... 为探究深厚软土区桩梁式路堤的荷载传递机制及深层地基变形规律,对桩梁式路堤的桩梁顶和桩间土压力、分层沉降、地基侧向变形和连梁钢筋应力进行长期监测研究。结果表明:路面下桩梁顶平面处实测土压力明显大于路堤中坡下实测土压力;地基深层水平位移随深度增加且呈“鱼腹”形变化,最大侧向变形主要集中在路堤中坡下近临坡脚区域。地基分层沉降随深度迅速衰减,并于地表下6 m后逐渐趋于平稳,分层沉降的稳定具有“滞后性”。连梁发生上侧受压、下侧受拉的挠曲变形,有利于桩梁式路堤整体受力。最后,将现场实测结果、现有理论和规范方法计算所得结果进行对比,表明桩梁式路堤的土拱效应比桩承式路堤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梁式路堤 现场试验 承载特性 变形控制 软土地基
下载PDF
螺杆桩竖向抗拔承载性能原位试验研究
19
作者 赵亚宇 孙晓立 +1 位作者 史永强 杨军 《广州建筑》 2024年第6期82-86,共5页
本文研究了螺杆桩的竖向抗拔承载性能,分别对螺杆桩与直杆桩进行了现场原位静载与内力测试试验,记录了不同荷载下桩身轴力分布情况,对比分析了螺杆桩与直杆桩竖向抗拔承载性能差异及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文地层条件下螺杆桩的竖向抗... 本文研究了螺杆桩的竖向抗拔承载性能,分别对螺杆桩与直杆桩进行了现场原位静载与内力测试试验,记录了不同荷载下桩身轴力分布情况,对比分析了螺杆桩与直杆桩竖向抗拔承载性能差异及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文地层条件下螺杆桩的竖向抗拔承载力较直杆桩可提升5%~15%;随着上拔荷载增大,螺杆桩螺纹段侧阻优势开始发挥,桩轴力在螺纹段下降更快,轴力曲线呈折线;相同上拔荷载作用下,螺杆桩产生位移更小,其抗拔力主要由螺杆段产生,其上部直杆段侧摩阻力发挥水平不如直杆桩侧摩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桩 承载特性 抗拔试验 内力测试 侧摩阻力
下载PDF
Pile-up现象对材料本构关系反演计算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月敏 闫相桥 李垚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25-830,共6页
针对商用纳米压痕测试中忽略凸起(Pile-up)现象的问题,开展了Pile-up现象对材料力学参数和本构反演计算结果影响的研究。推导能量法理论,选取5种不同材料进行了纳米压痕测试,利用商用Oliver-Pharr(O-P)法和能量法分别进行硬度和弹性模... 针对商用纳米压痕测试中忽略凸起(Pile-up)现象的问题,开展了Pile-up现象对材料力学参数和本构反演计算结果影响的研究。推导能量法理论,选取5种不同材料进行了纳米压痕测试,利用商用Oliver-Pharr(O-P)法和能量法分别进行硬度和弹性模量计算,并比较测试误差率。推导极限分析法理论并进行反演计算,得到考虑材料Pile-up现象的应力应变曲线,并根据计算结果对纳米压痕过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当纳米压痕测试中压痕残余深度与压入深度比值大于0.7时,Pile-up现象对商用O-P法测试影响明显,弹性模量和硬度值误差率达到20%以上;对发生塑性变形较大材料进行本构关系反演计算时,理论计算值和数值模拟结果均证明了Pile-up现象对应力应变曲线计算有一定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纳米压痕测试本构关系的反演计算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法 纳米压痕测试 极限分析法 pile-up现象 反演分析 本构关系 有限元分析 量纲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