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st sanitation facilitates egg recognition in the common tailorbird, a plaintive cuckoo host 被引量:5
1
作者 Chang-Zhang Feng Can-Chao Yang Wei Liang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5期466-470,共5页
Nest sanitation is a ubiquitous behavior in birds and functions to remove foreign objects that accidentally have fallen into their nests. In avian brood parasitism, the host’s ability to recognize and reject parasiti... Nest sanitation is a ubiquitous behavior in birds and functions to remove foreign objects that accidentally have fallen into their nests. In avian brood parasitism, the host’s ability to recognize and reject parasitic eggs is a specific anti-parasitic behavior.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egg recognition may have evolved from nest sanitation behavior;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offered evidence in support of this hypothesis. In the current study, we added one real white egg and one model egg to the nests of common tailorbirds (Orthotomus sutorius), the main host of plaintive cuckoos (Cacomantis merulinu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gg recognition ability in hosts and nest sanitation behavior. Results showed that common tailorbirds rejected both non-mimetic blue model eggs and mimetic white model eggs at a similar rate of 100%, but only rejected 16.1% of mimetic real white eggs. The egg rejection behavior of common tailorbirds towards both real and model eggs was consistent. However, when both blue model eggs and real white eggs were simultaneously added to their nests, the probability of rejecting the mimetic real white egg increased to 50%. The addition of blue model eggs not only increased the occurrence of nest sanitation behavior but also increased the ability to recognize and reject parasitic eggs. This suggests that nest sanitation may facilitate egg rejection in common tailorbird ho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ST SANITATION EGG recognition a plaintive CUCKOO HOST
下载PDF
First record of Common Tailorbird(Orthotomus sutorius)parasitism by Plaintive Cuckoo(Cacomantis merulinus)in Bangladesh 被引量:1
2
作者 Mominul Islam Nahid Frode Fossoy +2 位作者 Sajeda Begum Eivin Roskaft Bard G.Stokke 《Chinese Birds》 CSCD 2016年第3期174-179,共6页
The Plaintive Cuckoo(Cacomantis merulinus) is a widespread brood parasite in Asia, but no data on host species utilization in Bangladesh exist. By searching for nests of all possible host species of the Plaintive Cuck... The Plaintive Cuckoo(Cacomantis merulinus) is a widespread brood parasite in Asia, but no data on host species utilization in Bangladesh exist. By searching for nests of all possible host species of the Plaintive Cuckoo at Jahangirnagar university campus, north of Dhaka, we were able to determine which hosts were used in this area. We found that the Common Tailorbird(Orthotomus sutorius) was the only potential host used by Plaintive Cuckoos, and parasitism rate was rather high(31.3 %, n = 16). However, both host and cuckoo breeding success was poor(0 %, n = 16) due to frequent nest predation. Details on host and cuckoo egg appearance are provided.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Common Tailorbirds are common hosts of the Plaintive Cuckoo in Central Banglade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ood parasitism plaintive Cuckoo Cacomantis merulinus Common Tailorbird Orthotomus sutorius BANGLADESH
下载PDF
从“发愤抒情”到“不平则鸣”——诗怨内涵演变之“直抒怨艾”路径探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夏秀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6-121,共6页
"诗怨"是中国文学的传统命题之一,随着时代和社会背景的更迭,其内涵也多有变化,而内涵变化背后则是中国传统士人人格和精神状态的变化。从风格上看,孔子之后诗怨命题内涵的演变大致有两种路径:"直抒怨艾"和"... "诗怨"是中国文学的传统命题之一,随着时代和社会背景的更迭,其内涵也多有变化,而内涵变化背后则是中国传统士人人格和精神状态的变化。从风格上看,孔子之后诗怨命题内涵的演变大致有两种路径:"直抒怨艾"和"温柔敦厚"。从诗怨内涵发展历程看,从春秋战国到唐代这一历史时段的演变比较重要。在"直抒怨艾"的路径上,从屈原的"发愤抒情"到司马迁的"发愤著书"、韩愈的"不平则鸣"和"穷苦之言","诗怨"命题认同"怨"的激发作用,对于诗怨文学运行机制的认识逐渐明确,主体的自我意识以及传统知识分子的使命意识、自我担当意识逐渐增强。明后期"诗怨"内涵的演变基本上是在这一时段"诗怨"命题的基础上延伸和完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怨 不平则鸣 内涵 人格
下载PDF
王跃文官场小说的艺术美 被引量:4
4
作者 邓玉萍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19-21,共3页
作家王跃文领当代官场题材小说之先,广受国人的瞩目。他的系列官场长篇小说以深邃的观察思考、深深的忧患意识、圆熟的艺术技巧,勾画了权力中心的世相百态,勾勒了边缘人物的精神漫画,体现了撼人心旌的艺术美。
关键词 群丑美 哀婉美 情境美
下载PDF
论汉代楚歌“悲怨”审美特性之成因 被引量:2
5
作者 孟修祥 《阅江学刊》 2012年第5期125-130,共6页
汉代楚歌最能激发人意的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抒写悲怨之情的作品,这类作品在汉代楚歌中的数量最多、最具典型性。汉代楚歌"悲怨"审美特性的成因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就渊源而论,汉代楚歌"悲怨"的审美特性要追溯到... 汉代楚歌最能激发人意的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抒写悲怨之情的作品,这类作品在汉代楚歌中的数量最多、最具典型性。汉代楚歌"悲怨"审美特性的成因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就渊源而论,汉代楚歌"悲怨"的审美特性要追溯到"南音"的影响;二是汉代许多楚歌的"悲怨"之声主要源于政治斗争的失败,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这类楚歌是政治斗争的产物;三是汉代楚歌"以悲为美"的成因与楚地巫风盛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楚歌 悲怨 审美特性 成因
下载PDF
清乐“亡国之音”论略 被引量:2
6
作者 黎国韬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20,共5页
陈朝的《玉树后庭花》、《黄鹂留》、《金钗两臂垂》、《临春乐》、《春江花月夜》、《堂堂》等乐曲,及隋朝的《泛龙舟》、《投壶乐》二曲皆为"清商新声;"北齐的《伴侣》、《无愁》二曲,及隋朝的《万岁乐》、《斗百草》等曲... 陈朝的《玉树后庭花》、《黄鹂留》、《金钗两臂垂》、《临春乐》、《春江花月夜》、《堂堂》等乐曲,及隋朝的《泛龙舟》、《投壶乐》二曲皆为"清商新声;"北齐的《伴侣》、《无愁》二曲,及隋朝的《万岁乐》、《斗百草》等曲之产生,也和"清商新声"存在渊源关系。然而,以上音乐及曲辞都曾蒙上"亡国之音"的恶名,分析其主要原因大约在于:它们都不属于雅声之列,且均具有声调哀怨、感人至深、曲辞艳丽、过度求新等艺术和文学特点,其表演所费亦极于奢华,统治者过份沉溺其中,遂终至亡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乐 亡国之音 新声 哀怨 艳曲
下载PDF
曹植怨妇诗中的男性意识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曙光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84-89,共6页
曹植的怨妇诗,渗透着鲜明的男性意识,表现出对男性权力和中心地位的肯定维护,对女性价值和生命体验的漠视否定。这种男性意识,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把女性的美貌作为男性观赏的对象和欲望的客体;其二,女性所具有的淑德实际上是男权... 曹植的怨妇诗,渗透着鲜明的男性意识,表现出对男性权力和中心地位的肯定维护,对女性价值和生命体验的漠视否定。这种男性意识,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把女性的美貌作为男性观赏的对象和欲望的客体;其二,女性所具有的淑德实际上是男权社会强加在女性身上的伦理道德,体现了男性的要求;其三,男性对于女性的爱情和家庭的责任消失不见;其四,通过想象和虚构,完成对女性社会性别的建构。男性意识的形成与女性的卑微地位、曹植的阶层地位及君权的无上权威有着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怨妇诗 男性意识 社会性别
下载PDF
论《惜诵》的纪梦文学性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思齐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48-58,共11页
屈原《惜诵》是整篇用来纪梦的伟大文学作品。在轴心时期产生的中国典籍中纪梦有三种途径,它们分别以政事条文、哲理寓言和辞赋诗篇的方式来言说梦和梦境。敦煌卷子《新集周公解梦》、《庄子》和《惜诵》为这三种纪梦途径的代表性历史... 屈原《惜诵》是整篇用来纪梦的伟大文学作品。在轴心时期产生的中国典籍中纪梦有三种途径,它们分别以政事条文、哲理寓言和辞赋诗篇的方式来言说梦和梦境。敦煌卷子《新集周公解梦》、《庄子》和《惜诵》为这三种纪梦途径的代表性历史文献。在此三者之中,以辞赋诗篇纪梦最具文学性。《惜诵》是屈原赋中的大篇,宗教性与叙事性在其中完美交融。《惜诵》中的神主要有上帝(苍天)、五帝、六神和厉神,厉神的身份为占梦者。《惜诵》和《离骚》在风格上具有一致性,崇高或曰壮美是它们的基本风格。《惜诵》的文类为赋体,因为具有叙事脉络而使得其他美质有所附丽。《惜诵》的存在说明了中国梦具有内在的历史根源,中国本是人类美好梦想的渊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惜诵 屈原人格 纪梦文学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再论蒋光慈的《丽莎的哀怨》 被引量:2
9
作者 潘应 《皖西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52-54,共3页
在革命文学占领中国文坛的年代,蒋光慈的《丽莎的哀怨》抛开了以往革命文学的写作套路,选择了流浪异乡的白俄贵族妇女丽莎作为书中的主角。而且在改换了人物和题材的同时,还改变了创作手法,这明显与当时的革命文学套路格格不入。在其写... 在革命文学占领中国文坛的年代,蒋光慈的《丽莎的哀怨》抛开了以往革命文学的写作套路,选择了流浪异乡的白俄贵族妇女丽莎作为书中的主角。而且在改换了人物和题材的同时,还改变了创作手法,这明显与当时的革命文学套路格格不入。在其写作生涯中,这成为他一次大胆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俄 题材 人物 内心世界 哀怨的抒情语言
下载PDF
儒学伦理道德与中国悲怨文学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子方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72-75,共4页
道德生命的凝铸在我国古代悲怨文学中占了相当的比重。传统的伦理道德在今天看来有它的消极性和保守性,但对古代中国人来说,无论如何却是他们社会性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以今天的目光衡量,虽然不无遗憾,有相当一部分道德悲剧在文... 道德生命的凝铸在我国古代悲怨文学中占了相当的比重。传统的伦理道德在今天看来有它的消极性和保守性,但对古代中国人来说,无论如何却是他们社会性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以今天的目光衡量,虽然不无遗憾,有相当一部分道德悲剧在文学中还是表现出特有的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伦理道德 悲怨情结 中国古典文学
下载PDF
李贺凄异诗风探源
11
作者 毛妍君 易军 《唐都学刊》 2002年第2期55-57,共3页
李贺独特的凄异诗风 ,来源于两个互相关联的情结 :病情结和梦情结。病是梦的诱因 ,梦是病的结果。李贺的多病多梦 ,病与梦的相互作用 ,对其凄异诗风的形成有着不可轻视的影响 。
关键词 李贺 诗歌 艺术风格 成因 凄异风格
下载PDF
李商隐诗歌情感特征浅论
12
作者 朱慧玲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43-46,共4页
李商隐是一位多情、锐敏、执着且极富才情的诗人。他多情的个性、坎坷的身世遭际,形成了他诗作中深痴、执着而又凄怨、悲愤的情感特征。
关键词 李商隐 诗歌 深情 执着 凄怨 悲愤
下载PDF
湖湘儿女民族魂——陈辉和他的诗
13
作者 邹永常 刘华 何江洪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74-76,共3页
湖湘文化的深厚蕴藏 ,奠定了陈辉的精神文化内核。他的诗体现出积极入世、经世致用的湖湘人的文化素养与精神 ,同时也就从整体上呈现出了鲜明的民族化特征。陈辉的诗抒写着金戈铁马的战斗激情 ,有时却以清新柔美的婉约格调出现 。
关键词 湖湘文化 民族特色 激情 婉约
下载PDF
迟子建新世纪乡村叙事创作特点概论
14
作者 韩文淑 《绥化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3-15,共3页
针对近年来对迟子建创作的误读、指摘,通过对其新世纪以来乡村叙事创作进行一个总体特点分析,阐释作家创作的内在肌理及其所采取的民间立场,从而概括出其创作呈现出的"现实与审美的错位"而生发出的一种诗意表达的创作特点,为... 针对近年来对迟子建创作的误读、指摘,通过对其新世纪以来乡村叙事创作进行一个总体特点分析,阐释作家创作的内在肌理及其所采取的民间立场,从而概括出其创作呈现出的"现实与审美的错位"而生发出的一种诗意表达的创作特点,为其作以辨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凄 诗意 乡村叙事
下载PDF
浅论清真词的集大成
15
作者 黄桂凤 张万年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3期15-17,共3页
周邦彦是北宋后期集婉约大成的重要词人,其集大成主要在艺术上。他在吸取温、柳、秦、苏等优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形成了“富艳精工”的特有词风。通过具体词作的比较,分析清真词是如何继承发展温、柳、秦、苏等人的长处,成为一个集大... 周邦彦是北宋后期集婉约大成的重要词人,其集大成主要在艺术上。他在吸取温、柳、秦、苏等优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形成了“富艳精工”的特有词风。通过具体词作的比较,分析清真词是如何继承发展温、柳、秦、苏等人的长处,成为一个集大成词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真词 婉约 集大成
下载PDF
谈岑参写在凉州的几首诗
16
作者 丁一清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0-13,共4页
岑参先后两次出塞到陇右地区,期间在凉州停留半年多时间,创作了《登凉州尹台寺》等9首诗歌。其诗既不同于首次出塞时的困顿、乡思之作,又不同于二次出塞时的写景作品,体现出"辞意清切"的特点。
关键词 岑参 边塞诗 凉州诗作 辞意清切
下载PDF
“休鲍之风”与南朝诗风之变
17
作者 白崇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1期8-11,共4页
本文认为"休鲍之风"有三个内涵:其诗歌语言具有平易化特征;内容有艳情化倾向,在艺术手法上多运用代言;在风格上具有华丽、艳冶、伤怨特征。当时诗评家站在儒家雅俗观的立场上批评"休鲍之风"俗化的倾向,但这种诗风... 本文认为"休鲍之风"有三个内涵:其诗歌语言具有平易化特征;内容有艳情化倾向,在艺术手法上多运用代言;在风格上具有华丽、艳冶、伤怨特征。当时诗评家站在儒家雅俗观的立场上批评"休鲍之风"俗化的倾向,但这种诗风在刘宋后期得到认可有多方面的原因。"休鲍之风"改变了南朝魏晋以来以渊奥、典雅为主导的诗歌格局,促进了诗风多样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鲍之风” 平易 代言 伤怨
下载PDF
“以乐景写哀”刍议
18
作者 张克锋 《兰州铁道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14-17,共4页
"以乐景写哀"是自《诗经》以来一直被运用的一种文学表现手法,它可以收到"倍增其哀"的效果,它是乐少苦多这一严酷的人生境况和中国文人浓重的悲剧心理的反映,与中国文人"由乐转悲"、"由盛观衰"... "以乐景写哀"是自《诗经》以来一直被运用的一种文学表现手法,它可以收到"倍增其哀"的效果,它是乐少苦多这一严酷的人生境况和中国文人浓重的悲剧心理的反映,与中国文人"由乐转悲"、"由盛观衰"、"乐极悲来"这一惯常思维习惯有密切的关系。其哲学依据是《老子》、《周易》所强调的相反相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乐景写哀” 中国 悲剧心理 相反相成 文学表现 诗歌
下载PDF
论中国古诗词中哀怨意象的审美价值
19
作者 吴晓旭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13-114,共2页
古代文人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直接向读者灌输,而是通过一系列意象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哀怨意象既可以作为文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悲伤情感意念的载体,又是现实生活的写照。所以,这些哀怨意象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离愁别绪之... 古代文人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直接向读者灌输,而是通过一系列意象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哀怨意象既可以作为文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悲伤情感意念的载体,又是现实生活的写照。所以,这些哀怨意象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离愁别绪之悲、闺怨相思之苦、征人游子之思、忧国忧民之怨等多个方面的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词哀怨意象审美价值
下载PDF
文廷式词作审美特征发微
20
作者 张来芳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5期5-7,共3页
在晚清词坛上,文廷式词作,以其雄豪俊迈的风格美、抗直兀傲的个性美、凄楚悲凉的情境美,显示其独特的美学风貌,成为"清词末期的擎天玉柱"。
关键词 文廷式词作 审美特征 雄豪 抗直 悲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