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Optimization of Reservoir Perforation Position in Offshore Polymer Flooding Oilfield
1
作者 Lizhen Ge Xinran Wang +2 位作者 Xiaolin Zhu Zhiqiang Zhu Zhiqiang Meng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 Engineering》 2019年第7期15-28,共14页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effect of polymer flooding in offshore oilfields, so as to realize the longer stable production period and higher oil recovery, the reservoir perforation positions of production wells and injec...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effect of polymer flooding in offshore oilfields, so as to realize the longer stable production period and higher oil recovery, the reservoir perforation positions of production wells and injection wells are taken as research objects. By analyzing the distribution of remaining oil and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under different perforation positions, the optimum perforation positions of production wells and injection wells are selected. Bohai oilfield L was taken as target oilfield in this article,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three-dimensional laboratory phys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s of water flooding and polymer flooding were carried out, the experiments include different perforation positions of production wells and injection wells. The research result showed that the influence of perforation position on residual oil an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l is obvious. When takes the scheme of injection well upper part perforated and production well all part perforated, the least of the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the longest of the production period without water. Contrast with other perforation schemes, its stable production period increase about 1.2 times, the oil recovery of water flooding increase 3.7% - 6.0%, the oil recovery of polymer flooding increase 2.5% - 4.1%. So it is recommended as the best perforation scheme. Preferable effect had been achieved when translating research findings into practice. It can serve as a reference to the similar offshore oil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mer Flooding Laboratory Experiment PERFORATION POSITION remaining oil distribution law Enhance oil Recovery ofFSHORE oilFIELD
下载PDF
稠油区块多元驱油开发模式研究与试验
2
作者 付强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23-28,45,共7页
C13块为普通稠油块状油藏,历经多年注水开发,受出砂、井况等问题影响,开发效果较差,整体处于“双低”开发状态。开展精细地质体刻画,重新落实区块构造及剩余油分布情况,为后续的开发调整提供了物质基础。根据南北区域不同的地质条件,分... C13块为普通稠油块状油藏,历经多年注水开发,受出砂、井况等问题影响,开发效果较差,整体处于“双低”开发状态。开展精细地质体刻画,重新落实区块构造及剩余油分布情况,为后续的开发调整提供了物质基础。根据南北区域不同的地质条件,分区分方式制定调整策略,北部油品性质较差,重构井网后按照蒸汽吞吐配合注水补能的开发方式进行调整;南部区域立足注水开发,利用深部调驱改善纵向动用状况。试验井组增油效果显著,下步可扩大实施规模。调整后,预计区块最终采收率可达到19.1%,较标定采收率提高6.1%,开发效果得到有效改善,为同类型油藏提供有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体刻画 地层格架 剩余油分布 蒸汽吞吐 深部调驱
下载PDF
致密油水平井温度剖面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罗红文 张琴 +6 位作者 李海涛 向雨行 李颖 庞伟 刘畅 于皓 王亚宁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3年第5期676-685,共10页
由于目前缺乏可靠的致密油水平井温度剖面预测模型、对致密油水平井温度剖面影响规律认识不清,导致基于分布式光纤的致密油水平井产出剖面定量评价仍是一项技术难题。鉴于此,创建了考虑多种微热效应的致密油水平井温度剖面预测模型,探... 由于目前缺乏可靠的致密油水平井温度剖面预测模型、对致密油水平井温度剖面影响规律认识不清,导致基于分布式光纤的致密油水平井产出剖面定量评价仍是一项技术难题。鉴于此,创建了考虑多种微热效应的致密油水平井温度剖面预测模型,探究了井筒温度剖面受不同单因素变化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不同因素的敏感性由强到弱依次为:产量、裂缝半长、储层渗透率、井筒直径、水平倾角、裂缝导流能力、储层总导热系数(Q>x_(f)>K>D>θ>F_(CD)>K_(t)),明确了影响致密油水平井温度剖面的主控因素为裂缝半长和储层渗透率。研究成果为定量分析致密油水平井井筒流动剖面、人工裂缝等参数提供了可用温度模型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剖面 影响规律 温度剖面预测模型 致密油水平井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非均质砾岩油藏特征及其剩余油分布 被引量:16
4
作者 宋子齐 孙颖 +2 位作者 常蕾 魏吉凯 杨红刚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58,共5页
针对七中、东区复模态结构砾岩油藏精细描述及调整挖潜工作,分析了非均质砾岩油藏特征及其剩余油分布特点。利用剩余可采储量平面分布及产吸剖面分层动用状况特征,结合砾岩储层多类型孔隙群的非均质渗流系统,研究了剩余油分布规律、富... 针对七中、东区复模态结构砾岩油藏精细描述及调整挖潜工作,分析了非均质砾岩油藏特征及其剩余油分布特点。利用剩余可采储量平面分布及产吸剖面分层动用状况特征,结合砾岩储层多类型孔隙群的非均质渗流系统,研究了剩余油分布规律、富集类型及挖潜方向,阐明了剩余油分布主要受多类型孔隙群、断裂及构造控制,以及受注采不完善、层间干扰、水驱损失及井况损坏等影响。平面上,剩余油集中分布在井间未动用部位、断裂附近、构造高部位及曾经动用但水淹程度不高且有效厚度较大部位;纵向上,剩余可采储量主要集中在克下组S73-3、S74-1砂砾体发育较好的小层上。从而提出了该区下一步实施稳油控水的治理措施,为提高该区开发后期整体油藏开发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砾岩油藏 多类型孔隙群 剩余油平面及剖面分布规律 剩余油分布特征 挖潜方向 整体加密调整 克拉玛依油田七中、东区
下载PDF
缝洞型油藏剩余油形成机制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49
5
作者 王敬 刘慧卿 +1 位作者 徐杰 张宏方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5-590,共6页
采用钻孔和熔蜡的方法分别制备了缝洞油藏定量模型和随机模型,并用两种模型进行全直径岩心驱油实验,研究缝洞型油藏中剩余油形成机制及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驱替相与被驱替相的密度差异和缝洞连接点位置决定溶洞中流体分布规律;一次... 采用钻孔和熔蜡的方法分别制备了缝洞油藏定量模型和随机模型,并用两种模型进行全直径岩心驱油实验,研究缝洞型油藏中剩余油形成机制及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驱替相与被驱替相的密度差异和缝洞连接点位置决定溶洞中流体分布规律;一次水驱结束后剩余油包括油水密度差异形成的"阁楼油"、油水置换非瞬时性造成的"封存油"、溶洞不规则性造成的"角隅油"、缝洞复杂连接关系或者低连通度造成的"盲洞油"以及岩石润湿性造成的"油膜"。连接点位置越高,"阁楼油"含量越少;注入速度越低、原油黏度越小,"封存油"含量越少;溶洞形状越规则,角隅数量越少,"角隅油"含量越少;缝洞连接关系越简单、连通程度越高,"盲洞油"含量越少;水湿岩石表面"油膜"含量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油藏 全直径岩心 剩余油 形成机制 分布规律
下载PDF
多级调剖调驱技术效果及剩余油分布 被引量:26
6
作者 梁守成 李强 +3 位作者 吕鑫 ZHOU Yanxia 曹伟佳 卢祥国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8-115,共8页
为治理渤海稠油油藏经长期注水开发形成的优势通道,多级组合深部液流转向技术受到广泛关注。以油藏工程、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等为理论指导,以物理模拟为技术手段,以渤海S油田为模拟对象,开展了分级组合深部调剖调驱效果及剩余油分布研... 为治理渤海稠油油藏经长期注水开发形成的优势通道,多级组合深部液流转向技术受到广泛关注。以油藏工程、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等为理论指导,以物理模拟为技术手段,以渤海S油田为模拟对象,开展了分级组合深部调剖调驱效果及剩余油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目标油藏储层经长期注水注聚开发,已经形成了大孔道或高渗条带,大孔道治理是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前提条件;与聚合物溶液中分子聚集体分布相比较,聚合物微球粒径分布比较集中,具有"堵大不堵小"渗流特性,"强凝胶封堵大孔道+聚合物微球转向中低渗透层调驱"多级调剖调驱技术兼顾了大孔道治理和中低渗透层深部液流转向技术需求,可以取得较好增油降水效果;"行列式"注水开发井网相邻水井不宜同时进行调驱和调剖;剩余油主要分布在中低渗透层、远离主流线的两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油藏 多级组合 调剖调驱 物理模拟 采收率 剩余油分布 机理分析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断裂特征分析 被引量:45
7
作者 李振宏 汤良杰 +1 位作者 丁文龙 姚素平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0-43,共4页
将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断裂分为深层断裂系统 (断开三叠系及以下层位 )和浅层断裂系统 (断开三叠系及以上层位 ) ,深层断裂系统主要形成于晚海西期 ,发育逆断层 ,易形成冲起构造 ;浅层断裂系统主要形成于燕山早期 ,发育正断层 ,一般形成... 将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断裂分为深层断裂系统 (断开三叠系及以下层位 )和浅层断裂系统 (断开三叠系及以上层位 ) ,深层断裂系统主要形成于晚海西期 ,发育逆断层 ,易形成冲起构造 ;浅层断裂系统主要形成于燕山早期 ,发育正断层 ,一般形成地堑、地垒。断裂呈现多种平面展布样式 ,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控制主要构造格局。断裂在剖面上呈现以正反转构造为主的叠加构造组合 ,在平面呈现冲起构造组合。腹部地区断裂与油气运聚配置关系良好 ,深层先存断裂作为油源断裂 ,三叠纪末形成的区域不整合面将深层断裂系统和浅层断裂系统相连接 ,使油气以深层断裂、不整合面为通道 ,运移到浅层断裂系统控制的构造圈闭中聚集成藏。图 5表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 断裂系统 平面展布样式 剖面形态特征 油气运聚 油气藏形成 特征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砾岩油藏剩余油分布与挖潜方向 被引量:11
8
作者 宋子齐 王艳 +2 位作者 王宏 霍威 伊军锋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47,共4页
针对七中、东区复模态结构砾岩油藏精细描述及调整挖潜工作,分析了砾岩油藏剩余油分布特点,利用描述剩余可采储量平面分布及产吸剖面分层动用状况特征,研究了剩余油分布规律、富集类型及挖潜方向,阐明了剩余油分布主要受断裂及构造高部... 针对七中、东区复模态结构砾岩油藏精细描述及调整挖潜工作,分析了砾岩油藏剩余油分布特点,利用描述剩余可采储量平面分布及产吸剖面分层动用状况特征,研究了剩余油分布规律、富集类型及挖潜方向,阐明了剩余油分布主要受断裂及构造高部位控制,以及注采不完善、层间干扰和水驱损失影响。平面上,剩余油集中分布在井间未动用部位、断裂附近、构造高以及曾经动用但水淹程度不高且有效厚度较大的部位;纵向上,剩余可采储量主要集中在克下组S73-3、S74-1砂砾体发育较好的小层上。从而,提出了该区下一步实施稳油控水为目的治理措施,为提高该区油田开发后期整体油藏开发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中 东区 非均质砾岩油藏 剩余油平面及剖面分布规律 剩余油分布类型 挖潜方向 整体加密调整
下载PDF
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及调整措施评价——以尕斯库勒E_3~1油藏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杨锋 王新海 +3 位作者 刘洪 陈岩 李中全 贾正兴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9-132,1,共4页
尕斯库勒E13油藏是异常高压低渗透未饱和油藏,采出程度近40%,含水74.44%,剩余油分布零散。建立了E13油藏精细地质模型,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对E13油藏剩余油进行了定性的模拟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E13油藏剩余油主要有3种分布类型,层内... 尕斯库勒E13油藏是异常高压低渗透未饱和油藏,采出程度近40%,含水74.44%,剩余油分布零散。建立了E13油藏精细地质模型,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对E13油藏剩余油进行了定性的模拟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E13油藏剩余油主要有3种分布类型,层内未水淹型、连片分布的差油层型和井间滞留区型,4个主力层系剩余油储量最大,是剩余油挖潜的重点方向。在剩余油分析的基础上优选了调整方案,预测结果表明15年的累产油增加39.95×104t,采出程度提高1.03%,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尕斯库勒E31油藏 数值模拟 剩余油 分布规律
下载PDF
二连蒙古林普通稠油油藏开发调剖堵水技术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福有 汪宝新 +2 位作者 刘明 闫玉民 陈龙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58,共3页
蒙古林油田由普通稠油砂岩油藏和普通稠油砾岩底水油藏组成,油层单一,油水粘度比大,层间接替能力差、稳产难度大。为了改善常规注水开发效果,15年来,形成以重建地质模型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为基础调剖堵水稳产技术,即砂岩整体化学调剖... 蒙古林油田由普通稠油砂岩油藏和普通稠油砾岩底水油藏组成,油层单一,油水粘度比大,层间接替能力差、稳产难度大。为了改善常规注水开发效果,15年来,形成以重建地质模型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为基础调剖堵水稳产技术,即砂岩整体化学调剖为主体的“调水增油”技术、砾岩层状区横向驱替整体调剖稳产技术,实现了由低含水期到高含水期的相对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林油田 调剖堵水 整体调剖 地质模型 剩余油分布
下载PDF
大庆长垣外围油田剩余油类型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秀娟 彭珏 刘卫丽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51,共6页
按照剩余油分布尺度,可以将剩余油分为宏观剩余油和微观剩余油两大类。剩余油类型及其分布规律是油田后期开发调整的基础,对改善注水效果,提高油田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综合沉积微相法、动态分析法、岩心分析法、数值模拟法等研究方... 按照剩余油分布尺度,可以将剩余油分为宏观剩余油和微观剩余油两大类。剩余油类型及其分布规律是油田后期开发调整的基础,对改善注水效果,提高油田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综合沉积微相法、动态分析法、岩心分析法、数值模拟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庆长垣外围油田的剩余油类型、形成原因、分布规律等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沉积微相和井网适应性,井网与裂缝的匹配关系和井网对砂体的控制程度分别是影响中低渗透油田和低、特低渗透油田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根据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对不同类型的剩余油挖潜提供了有效措施,指导了油田的开发调整和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 类型 分布规律 挖潜 开发调整
下载PDF
扶余油田剩余油分布特征精细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之的 陈犁 +3 位作者 王珺 南鑫 王成申 李盼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9-437,共9页
综合应用密闭取心井的分析化验和生产动态等资料,采用岩心、测井等静态分析与实际生产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研究区剩余油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精细剖析。研究结果表明,剩余油层主要分布在油层中上部;各小层剩余可动油饱和度有明显差别,Ⅲ... 综合应用密闭取心井的分析化验和生产动态等资料,采用岩心、测井等静态分析与实际生产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研究区剩余油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精细剖析。研究结果表明,剩余油层主要分布在油层中上部;各小层剩余可动油饱和度有明显差别,Ⅲ,Ⅳ砂组动用程度较高,剩余油饱和度较低,而Ⅰ,Ⅱ砂组动用程度较低,具有较高的剩余可动油;油井未控制油砂体部分的剩余油饱和度比较高。受沉积微相、岩性、物性等的影响,层间剩余油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分布在7-2,9-2,11-1和13等小层。废弃河道、天然堤、决口扇发育区由于砂体厚度小、物性差,致使含油饱和度相对较低;而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发育区水洗程度高且波及范围大,动用程度好,但因其油层厚、面积大、物性好,层内水洗程度存在很大差异,油层中上部仍具较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余油田 剩余油饱和度 分布特征 层内 层间 平面
下载PDF
不同驱替方式下复模态微观孔隙原油动用规律——以克拉玛依油田530井区八道湾组油藏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菁 谭锋奇 +3 位作者 王晓光 秦明 黎宪坤 谭龙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8-65,共8页
通过一系列室内物理模拟驱油实验,结合微米CT扫描结果,对克拉玛依油田砾岩油藏水驱与聚合物驱的微观孔隙原油动用规律及剩余油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驱主要动用大于20μm孔隙的原油,对小孔隙原油的动用程度比较低,水驱后剩余油... 通过一系列室内物理模拟驱油实验,结合微米CT扫描结果,对克拉玛依油田砾岩油藏水驱与聚合物驱的微观孔隙原油动用规律及剩余油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驱主要动用大于20μm孔隙的原油,对小孔隙原油的动用程度比较低,水驱后剩余油主要以连片状分布为主,赋存在小于20μm的孔隙中,水驱油效率为41.4%;聚合物驱主要动用8~20μm孔隙中的原油,对小孔隙原油的动用程度比较高,聚驱后连片状剩余油大量减少,主要以孔隙角隅状剩余油为主,赋存在小于10μm的孔隙中,聚合物驱油效率达到79.4%。在水驱油的基础上可以将油藏采收率提高38%。聚合物驱对水驱后小孔隙原油的有效动用是提高油藏采收率的主要方式,成为注水老油田稳产增产的重要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 聚合物驱 驱油规律 剩余油分布 提高采收率 砾岩油藏
下载PDF
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及挖潜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冯仁鹏 何同均 +3 位作者 周兴 乐平 杨建 周双飞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6期26-29,共4页
经过长期注水开采油田进入高含水期,油层内油、气、水交错渗流,剩余油的挖潜难度加大。高含水剩余油分布研究主要从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剩余油分布特征、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三方面进行。总结目前剩余油分布及挖潜技术研究的国内外研究... 经过长期注水开采油田进入高含水期,油层内油、气、水交错渗流,剩余油的挖潜难度加大。高含水剩余油分布研究主要从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剩余油分布特征、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三方面进行。总结目前剩余油分布及挖潜技术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最新进展,提出周期注水、降压开采等剩余油挖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 剩余油 分布规律 挖潜
下载PDF
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研究现状 被引量:44
15
作者 刘吉余 马志欣 吕靖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7年第3期61-63,共3页
高含水后期油田稳产的关键在于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深入了解和再认识。剩余油分布研究主要分三个方面:剩余油分布的研究方法;剩余油分布规律;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或控制因素。总结了目前剩余油分布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新进展,阐述了剩... 高含水后期油田稳产的关键在于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深入了解和再认识。剩余油分布研究主要分三个方面:剩余油分布的研究方法;剩余油分布规律;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或控制因素。总结了目前剩余油分布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新进展,阐述了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期 剩余油 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研究方法
下载PDF
监测技术在曙光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田淑芳 张鸿文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82-384,共3页
针对曙光油田油层平面、层间均存在较为明显的渗透率差异,非均质相对较为严重等油藏特点,通过压力、注入剖面、产出剖面、示踪剂等各种生产监测技术在曙光油田的应用效果分析评价,充分认识到生产监测技术在揭示油藏平面、纵向开发矛盾... 针对曙光油田油层平面、层间均存在较为明显的渗透率差异,非均质相对较为严重等油藏特点,通过压力、注入剖面、产出剖面、示踪剂等各种生产监测技术在曙光油田的应用效果分析评价,充分认识到生产监测技术在揭示油藏平面、纵向开发矛盾及油藏剩余油研究和挖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生产监测技术应用表明,由注入剖面、产出剖面反映了主力油层动用较好,其余油层动用相对较差,其挖掘潜力在非主力油层;通过定点压力测试井连续监测地层压力,及时调整注采井网,保持地层能量;通过应用环空产液剖面资料确定出水层位,实施堵水措施11井次,有效9井次;应用同位素注水剖面测井,有针对性地与以前所测注水剖面资料进行对比,及时进行分调注措施,年均应用同位素注水剖面技术实施分调注井约60井次,效果明显。生产监测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油藏开发效果,为油藏稳产和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监测技术 注人剖面 产出剖面 剩余油分布 动态分析 曙光油田
下载PDF
聚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剩余储量潜力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高淑玲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5-129,共5页
搞清聚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和剩余储量潜力是聚驱后进一步提高挖潜的关键。利用聚驱前后钻取的36口密闭取心井资料,研究了聚驱后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及剩余储量潜力。结果表明,聚驱后水洗厚度比例接近90%,驱油效率为53.2%,剩余油饱... 搞清聚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和剩余储量潜力是聚驱后进一步提高挖潜的关键。利用聚驱前后钻取的36口密闭取心井资料,研究了聚驱后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及剩余储量潜力。结果表明,聚驱后水洗厚度比例接近90%,驱油效率为53.2%,剩余油饱和度为40.9%;聚驱后74%的剩余地质储量主要分布在中强水洗段,是聚驱后挖潜的主要对象。对于厚油层顶部及薄差油层的剩余油可以通过井网井型优化进一步扩大波及体积来挖潜,对于中强水洗段的剩余油可以通过在扩大波及体积的基础上再提高驱油效率来挖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驱后 剩余油 分布规律 剩余储量 潜力分析
下载PDF
BQ57区Ⅲ1、3层剩余油潜力与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卓兴家 范佳乐 张继成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32-36,共5页
目前,目标油田BQ57区由于边水活跃造成油层采出程度低,因此需要对BQ57区剩余油分布进行研究,以期在热采过程中获得较好的效果。通过研究BQ57区Ⅲ1、3层纵向及平面上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得到剩余油总量为43.22×10^4 t。纵向上:Ⅲ11层... 目前,目标油田BQ57区由于边水活跃造成油层采出程度低,因此需要对BQ57区剩余油分布进行研究,以期在热采过程中获得较好的效果。通过研究BQ57区Ⅲ1、3层纵向及平面上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得到剩余油总量为43.22×10^4 t。纵向上:Ⅲ11层地质储量为17.76×10^4 t,剩余地质储量为14.72×10^4 t,采出程度为17.19%;Ⅲ12层地质储量最小,为5.79×10^4 t,剩余油较少,为4.86×10^4 t,采出程度为16.09%;Ⅲ31层剩余油最多,为15.4×104 t,采出程度为11.20%;Ⅲ32层剩余油为8.26×10^4 t,采出程度为6.17%。平面上:水下分流河道的剩余地质储量比例为52.87%,由于其分布面积最大,因此其剩余油所占比例最高,储量丰度值也最高;前缘席状砂微相所占剩余油比例为44.98%,其丰度值较高。由于后期井网调整需要结合单井产能,因此井网调整的部位应优先考虑水下分流河道和前缘席状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剩余油分布规律 储量丰度 采出程度
下载PDF
特高含水期马20断块剩余油分布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占红 《断块油气田》 CAS 2007年第4期49-51,共3页
兴隆台油田马20断块兴隆台层组构造复杂,开发历史长,作业措施频繁,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剩余油分布状况异常复杂。为解决此难点,采取了优选主力目标层,精细储量复算,优化网格,建立精细地质模型,岩石流体物性控制,精细动态数据控制,... 兴隆台油田马20断块兴隆台层组构造复杂,开发历史长,作业措施频繁,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剩余油分布状况异常复杂。为解决此难点,采取了优选主力目标层,精细储量复算,优化网格,建立精细地质模型,岩石流体物性控制,精细动态数据控制,精细历史拟合等数值模拟研究技术措施,建立了各小层砂体剩余油饱和度等值图,定量分析了平面、纵向的水淹状况和剩余油分布规律,探索出针对特高含水期老油田不同剩余油潜力区分布特点进行可行性挖潜对策调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 油藏数值模拟 剩余油分布规律 挖潜对策 马20断块
下载PDF
确定剩余油分布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于兰兄 韩树柏 张玉贵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69-75,共7页
目前,国内外确定剩余油饱和度及其分布技术归纳起来可分为四类:单井分析技术、井间测试技术、室内模拟技术和油藏动态分析技术。每种技术都有其优点和局限,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多种技术的综合。相对稀油而言,稠油剩余油饱和度及其... 目前,国内外确定剩余油饱和度及其分布技术归纳起来可分为四类:单井分析技术、井间测试技术、室内模拟技术和油藏动态分析技术。每种技术都有其优点和局限,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多种技术的综合。相对稀油而言,稠油剩余油饱和度及其分布的研究起步较晚。辽河油田稠油的多数主力区块都进入吞吐开采中后期,通过油蒇精细描述,应用测井、室内模拟和油藏动态分析等技术研究稠油剩余油的分布,对油田的长期高产稳产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 分布规律 采收率 储量 稠油 油田开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