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2篇文章
< 1 2 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rfect plane-wave source for a high-order symplectic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scheme
1
作者 王辉 黄志祥 +1 位作者 吴先良 任信钢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365-370,共6页
The method of splitting a plane-wave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SP-FDTD) algorithm is presented for the initiation of plane-wave source in the total-field / scattered-field (TF/SF) formulation of high-order sy... The method of splitting a plane-wave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SP-FDTD) algorithm is presented for the initiation of plane-wave source in the total-field / scattered-field (TF/SF) formulation of high-order symplectic finite- difference time-domain (SFDTD) scheme for the first time. By splitting the fields on one-dimensional grid and using the nature of numerical plane-wave in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FDTD), the identical dispersion relation can be obtained and proved between the one-dimensional and three-dimensional grids. An efficient plane-wave source is simulated on one-dimensional grid and a perfect match can be achieved for a plane-wave propagating at any angle forming an integer grid cell ratio. Numerical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method is valid for SFDTD and the residual field in SF region is shrinked down to -300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litting plane-wave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high-order symplectic finite-differencetime-domain scheme plane-wave source
下载PDF
Amplitude.preserving plane-wave prestack time migration for AVO analysis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棣 程玖兵 +2 位作者 郑晓东 王华忠 马在田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08年第3期212-218,共7页
To support amplitude variation with offset (AVO) analysis in complex structure areas, we introduce an amplitude-preserving plane-wave prestack time migration approach based on the double-square-root wave equation in... To support amplitude variation with offset (AVO) analysis in complex structure areas, we introduce an amplitude-preserving plane-wave prestack time migration approach based on the double-square-root wave equation in media with little lateral velocity variation. In its implementation, a data mapping algorithm is used to obtain offset-plane-wave data sets from the common-midpoint gathers followed by a non-recursive phase-shift solution with amplitude correction to generate common-image gathers in offset-ray-parameter domain and a structural image. Theoretical model tests and a real data example show that our prestack time migration approach is helpful for AVO analysis in complex geological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e-wave prestack time migration amplitude-preserving common-image gather
下载PDF
Plane-Wave Least-Squares Reverse Time Migration for Rugged Topography 被引量:7
3
作者 Jianping Huang Chuang Li +1 位作者 Rongrong Wang Qingyang Li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4期471-480,共10页
We present a method based on least-squares reverse time migration with plane-wave encoding (P-LSRTM) for rugged topography. Instead of modifying the wave field before migration, we modify the plane-wave encoding fun... We present a method based on least-squares reverse time migration with plane-wave encoding (P-LSRTM) for rugged topography. Instead of modifying the wave field before migration, we modify the plane-wave encoding function and fill constant velocity to the area above rugged topography in the model so that P-LSRTM can be directly performed from rugged surface in the way same to shot domain reverse time migr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efficiency and reduce I/O (input/output) cost, the dynamic en- coding strategy and hybrid encoding strategy are implemented. Numerical test on SEG rugged topography model show that P-LSRTM can suppress migration artifacts in the migration image, and compensate am- plitude in the middle-deep part efficiently. Without data correction, P-LSRTM can produce a satisfying image of near-surface if we could get an accurate near-surface velocity model. Moreover, the pre-stack P- LSRTM is more robust than conventional RTM in the presence of migration velocity err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st-squares migration rugged topography plane-wave encoding dynamic encoding hybrid encoding.
原文传递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上肢动脉弹性及血流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谭雪艳 岳文胜 +1 位作者 黄多 杨芳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131-136,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上肢动脉弹性及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选取T2DM患者116例,根据是否合并周围神经病变(DPN)分为单纯T2DM组及DPN组各58例,同时纳入健康对照组104例。比较三组实验室检查资料、临床基本...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上肢动脉弹性及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选取T2DM患者116例,根据是否合并周围神经病变(DPN)分为单纯T2DM组及DPN组各58例,同时纳入健康对照组104例。比较三组实验室检查资料、临床基本信息。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平面波超敏感血流显像技术测量肱动脉(BA)、尺动脉(UA)、桡动脉(RA)、掌浅弓动脉(SPAA)、指掌侧固有动脉(PPDA)、指背动脉弓(DDAA)及甲床三级动脉弓(FN3A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单位时间均速(TAMV)、阻力指数(RI)、血流容积速度(VFlow);测定BA前壁及后壁的弹性杨氏模量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PN组与单纯T2DM组BMI增高;甲床二三级动脉弓吻合支数显示减少、肱动脉内中膜增厚;肱动脉前壁及后壁的剪切波弹性值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均增高;UA、RA、PPDA、DDAA、FN3AA的RI值均增大(P<0.05)。与单纯T2DM组相比,DPN组肱动脉内中膜较厚且查见斑点例数较多,DPN组RA、SPAA、PPDA、DDAA、FN3AA的RI值均高于单纯T2DM组(P<0.05);DPN组SPAA、PPDA、DDAA的EDV、VFlow较单纯T2DM组减小(P<0.05)。DPN组的糖尿病患病时间、1周内最高空腹血糖、血肌酐值高于单纯T2DM组(P<0.05)。结论T2DM患者上肢动脉管壁变硬,且伴随微小动脉管腔内血流阻力增高;DPN患者外周动脉及微循环血流动力学较单纯T2DM患者受损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动脉 血流动力学 剪切波弹性成像 平面波超敏感血流显像
下载PDF
不同频率下缓冲罐体积对有阀线性压缩机管系压力脉动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黄琦 丁磊 +4 位作者 沙鑫权 李子成 刘少帅 蒋珍华 董德平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6-294,共9页
有阀线性压缩机是液氦温区Joule-Thomson(J-T)节流制冷机重要部件,而管系压力脉动会造成制冷机出现温度与制冷量波动,从而影响制冷机温度稳定性。针对有阀线性压缩机管系压力脉动问题,以有线性阻尼的平面波动理论为基础,采用传递矩阵法... 有阀线性压缩机是液氦温区Joule-Thomson(J-T)节流制冷机重要部件,而管系压力脉动会造成制冷机出现温度与制冷量波动,从而影响制冷机温度稳定性。针对有阀线性压缩机管系压力脉动问题,以有线性阻尼的平面波动理论为基础,采用传递矩阵法构造了有阀线性压缩机管路缓冲罐压力脉动传递模型,获得有阀线性压缩机脉动质量流量的量化表达。搭建了有阀线性压缩机管系压力脉动测试平台,讨论了压缩机运行频率与进排气缓冲罐体积对压力脉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系压力脉动与压缩机运行频率有关,随着压缩机运行频率增大,管系压力脉动增大。进排气缓冲罐均可有效抑制压力脉动,但两者的压力脉动抑制能力相互独立,且缓冲罐体积越大,压力脉动抑制效果越好。随着缓冲罐体积的增加,进气缓冲罐进口处压力不均匀度减小到164/423,排气缓冲罐出口处压力不均度减小到8/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阀线性压缩机 平面波动理论 压力脉动 运行频率 缓冲罐体积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地层倾角计算方法研究
6
作者 丰超 潘建国 +2 位作者 姚清洲 王宏斌 张希晨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24年第2期303-315,420,共14页
地层倾角是反映地下构造的重要特征参数之一,在地震勘探和地质解释中应用广泛。然而常规倾角计算方法存在假象干扰、精度不足等问题,制约了精细勘探技术的发展,如何更加准确求取地层倾角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 地层倾角是反映地下构造的重要特征参数之一,在地震勘探和地质解释中应用广泛。然而常规倾角计算方法存在假象干扰、精度不足等问题,制约了精细勘探技术的发展,如何更加准确求取地层倾角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地层倾角计算方法,将倾角计算看作回归问题,通过建立合成地震数据与倾角数据标签库,利用数据驱动拟合地震数据与倾角之间的非线性函数关系,进而实现倾角智能计算。将本方法在合成沉积模型与实际资料分别进行了验证,并与业界主流倾角计算方法效果对比,结果展示出了本方法更加真实的反映构造起伏特征,兼具准确性与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地层倾角 倾角扫描 平面波分解
下载PDF
三维周期有砟轨道结构弹性波传播特性及波叠加法试验验证
7
作者 耿明婧 赵才友 +3 位作者 张鑫浩 汪叶舟 易强 王平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55,共11页
为探究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结构中的弹性波波动行为,基于周期结构理论,采用广义平面波展开法,建立包含道砟在内的三维周期有砟轨道结构模型。然后,进行波叠加法的推导,从试验的角度反演弹性波的传播规律,验证三维轨道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 为探究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结构中的弹性波波动行为,基于周期结构理论,采用广义平面波展开法,建立包含道砟在内的三维周期有砟轨道结构模型。然后,进行波叠加法的推导,从试验的角度反演弹性波的传播规律,验证三维轨道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计算并分析结构的能带分布以及道砟结构参数对轨道结构弹性波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广义平面波解析法与波叠加试验方法得到的能带分布结果基本吻合,所采用的方法正确可靠;三维有砟轨道低频阶段存在0~62,63~138,160~169和181~224 Hz共4个局域共振带隙;道砟对轨道结构频散特性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低频阶段,提高道砟剪切刚度会增强结构在带隙频段内的衰减能力,剪切刚度从50 kN·mm^(-1)增至90 kN·mm^(-1),频带隙的总宽度则从180 Hz减至170 Hz,带隙宽度减小率不断提高;道砟参振质量主要影响2阶、4阶带隙的宽度,单个道砟参振质量考虑为500 kg时低频带隙宽度最大,对振动的衰减量也最大,而当它从500 kg增至800 kg时低频带隙总宽度则减小8.9 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有砟轨道结构 弹性波 带隙 广义平面波展开法 波叠加法
下载PDF
平面波激励下双层圆柱壳隔声性能分析
8
作者 张群林 杨国强 +3 位作者 阙开放 庞辉 赵桐 崔亚辉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48,共8页
结合Donnell薄壳体理论以及声振耦合边界条件,采用模态展开方法建立平均流作用下无限长双层圆柱壳传声损失理论模型,分析算法的收敛性,并通过与已有文献中的结果比较验证模型的精度。进一步分析平面波俯仰角和方位角、壳间间隙、平均流... 结合Donnell薄壳体理论以及声振耦合边界条件,采用模态展开方法建立平均流作用下无限长双层圆柱壳传声损失理论模型,分析算法的收敛性,并通过与已有文献中的结果比较验证模型的精度。进一步分析平面波俯仰角和方位角、壳间间隙、平均流等参数对壳体传声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俯仰角和方位角的变化会影响系统的声振耦合特性,低频段传声损失峰谷值位置改变明显;壳间间隙的增加有利于提升中高频段传声损失,同时低频段传声损失降低;平均流马赫数越大,壳体中高频传声损失越高。研究结果可为双层圆柱壳隔声性能调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双层圆柱壳 隔声 平面波 传声损失
下载PDF
考虑地震波输入差异的二维兰州盆地地震效应研究
9
作者 田浩 于彦彦 +1 位作者 丁海平 章旭斌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35,共13页
利用谱元法和多次透射边界相结合的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不同地震波输入时,具有大盆地内嵌小盆地特征的二维兰州盆地构造对地表地震波传播、地表峰值加速度(PGA)及其放大系数,以及频域放大特征等影响,分析了地表地震动的放大特征与盆地... 利用谱元法和多次透射边界相结合的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不同地震波输入时,具有大盆地内嵌小盆地特征的二维兰州盆地构造对地表地震波传播、地表峰值加速度(PGA)及其放大系数,以及频域放大特征等影响,分析了地表地震动的放大特征与盆地横向不均匀构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当输入波的卓越频率接近小盆地最深处的一阶自振频率时,小盆地发生整体共振现象,进而显著改变地震动或放大系数的分布特征。大盆地边缘形成的次生面波在进入更为松散的小盆地时分化为波速差别显著的两阶面波,且盆地较陡一侧边缘形成的面波强度更大。2)无论何地震波入射,盆地内的最强烈地震动集中于小盆地边缘区域,大盆地较陡一侧边缘上方的区域是次强烈地震动放大区,而盆地基底倾角较缓的一侧边缘区域基本无边缘效应。3)兰州盆地基底形状对地震动的分布特征影响强烈,盆地地表地震动的放大系数受输入波的影响明显。4)水平和垂直分量的地震动及放大系数分布特征差别显著,垂直分量上在大盆地较陡一侧边缘及小盆地内形成两个显著放大区,最强烈放大效应区域靠近小盆地中心,而水平分量上的强烈放大区域主要出现在小盆地内的边缘区域。此外,地表不同位置处的频域放大特征也存在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元法 透射边界 兰州盆地 平面波入射 地震效应
下载PDF
基于声波测井资料的波动方程走时层析反演速度建模
10
作者 李卿卿 符力耘 +2 位作者 杜启振 冉亚楠 胡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1-653,共13页
地震勘探目标逐渐由浅层(<2000 m)转向中深层(2000~3500 m),高精度速度建模是实现精确地震成像的关键手段之一.目前,初至波或早至波速度层析建模方法已较为成熟,然而对深层速度建模更为重要的反射波层析建模方法依然面临走时拾取困... 地震勘探目标逐渐由浅层(<2000 m)转向中深层(2000~3500 m),高精度速度建模是实现精确地震成像的关键手段之一.目前,初至波或早至波速度层析建模方法已较为成熟,然而对深层速度建模更为重要的反射波层析建模方法依然面临走时拾取困难及计算量大等难题.针对当前中深层走时层析速度建模方法面临的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声波测井资料的波动方程全波走时层析速度建模方法及策略.该方法首先通过早至波层析反演获得浅层及大尺度速度信息;其次,通过提取初次成像剖面的构造倾角信息,利用声波测井资料进行稀疏反演,进一步获得更高精度的速度模型;最后,以此为初始模型,进行全波层析反演获得最终偏移速度模型.数值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速度建模方法及策略不仅可以避免传统反射波层析建模方法因采用Born近似反偏移所带来的大计算量问题,且大幅提高了中深层速度建模的精度,进而能有效地提高中深层复杂构造区域的地震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测井 走时层析 平面波分解 稀疏反演 地震成像
下载PDF
基于超声平面波成像的钢轨螺孔裂纹检测方法研究
11
作者 常至轩 徐鑫涛 +2 位作者 武二永 杨克己 金浩然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4-155,共12页
轨道交通在当今社会生产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在役钢轨大量采用鱼尾板和螺栓联接的方式铺设。钢轨接头在服役过程中会频繁受到冲击载荷作用,容易诱发螺孔裂纹损伤。尽早发现螺孔裂纹,并对裂纹进行定量测量,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避... 轨道交通在当今社会生产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在役钢轨大量采用鱼尾板和螺栓联接的方式铺设。钢轨接头在服役过程中会频繁受到冲击载荷作用,容易诱发螺孔裂纹损伤。尽早发现螺孔裂纹,并对裂纹进行定量测量,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避免发生严重事故的关键。超声相控阵成像检测方法具有精度高、环境适应性强、实施方便的优点,在钢轨在役无损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传统相控阵斜入射扇扫成像方法受裂纹倾斜角度的影响,在工业实践中依赖工人的主观判断和分析能力,难以实现检测的定量化与标准化。基于以上背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声平面波全聚焦成像的钢轨螺孔裂纹检测方法。使用复合平面波成像方法对钢轨内部螺孔及附近区域进行高精度重建,获得裂纹伤损的初步检测图像。基于编码器信息,将多个扫查点上的初步检测图像融合,得到合成检测图像,从而覆盖不同倾斜角度的裂纹。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裂纹倾斜角度进行定量分析,进而借助方向最大强度投影方法,得到裂纹长度的定量检测结果。所述方法在钢轨螺孔裂纹试件检测试验中实现了对[-45°,45°]范围内裂纹的100%检出率;裂纹定位误差最大值为1.47 mm,接近1个波长;长度检测误差最大值1.17 mm,小于1个波长;裂纹角度检测误差最大5.01°。所述方法需要的设备结构简单,可集成于移动式钢轨巡检设备,具备自动化实施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钢轨探伤 裂纹检测技术 超声平面波成像 主成分分析 图像融合
下载PDF
反平面线源荷载作用下浅埋圆形非完全粘结隧道动力响应研究
12
作者 李志文 李潜 +2 位作者 徐斌 李晓锋 李海波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0-71,共12页
为加深理解波源距离和非完全粘结对地震波散射的影响规律,结合位移不连续模型、波函数展开法、Graf公式和镜像方法推导了反平面线源荷载下浅埋圆形非完全粘结隧道动力响应的级数解,并通过衬砌内外边界条件残余量与级数解截断项数的关系... 为加深理解波源距离和非完全粘结对地震波散射的影响规律,结合位移不连续模型、波函数展开法、Graf公式和镜像方法推导了反平面线源荷载下浅埋圆形非完全粘结隧道动力响应的级数解,并通过衬砌内外边界条件残余量与级数解截断项数的关系校验了该解的精度。通过对该级数解进行参数分析,系统地探讨了衬砌与围岩的接触刚度、衬砌模量、衬砌厚度、隧道埋深和波源距离等因素对衬砌内表面位移和周向剪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衬砌与围岩的接触刚度对隧道的动力响应具有显著的影响,尤其在某些较小接触刚度情况下隧道动力响应幅值可能非常大;增大衬砌模量会减小位移,但同时会导致周向剪应力增加;增大衬砌厚度能同时减小位移和周向剪应力;增大隧道埋深会使最大位移和周向剪应力向隧道拱顶附近移动;增大线源与隧道的水平距离会使隧道背波侧相对幅值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隧道 地震波散射 反平面线源 波函数展开法
下载PDF
声波方程高阶有限差分数值模拟中的平面波透射边界条件
13
作者 陈汉明 陈柯吉 周辉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8-1154,共17页
一种简单高效的吸收边界对于提高大规模波动方程数值模拟的计算效率十分关键。基于平面波传播理论的Liao氏透射边界(Liao边界)具有编程简单、耗费内存少且计算效率高的优点,三阶Liao边界对大角度入射波的吸收效果较好,但存在不稳定的问... 一种简单高效的吸收边界对于提高大规模波动方程数值模拟的计算效率十分关键。基于平面波传播理论的Liao氏透射边界(Liao边界)具有编程简单、耗费内存少且计算效率高的优点,三阶Liao边界对大角度入射波的吸收效果较好,但存在不稳定的问题。为此,从理论上分析了三阶Liao边界的稳定性,并提出一种基于修改插值权重的稳定化策略,避免了三阶Liao边界长时间模拟的不稳定问题,同时并未显著降低其吸收效果。此外,分别针对二阶和一阶声波方程,详细讨论了Liao边界在中心和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模拟中的实现方法。三维波场数值模拟算例表明,结合混合吸收边界思路的二阶和三阶Liao边界的吸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分裂式完美匹配层边界,并且三阶Liao边界的吸收效果接近复频移卷积型完美匹配层边界。在计算效率方面,当采用中心网格有限差分求解二阶声波方程时,使用10层Liao边界所增加的计算量接近10%,远低于常规分裂式完美匹配层边界。将其用于求解一阶声波方程,Liao边界的计算成本也明显低于使用复频移卷积型完美匹配层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方程 有限差分 平面波 吸收边界 稳定性
下载PDF
深度学习颅骨重建和平面波经颅超声成像方法
14
作者 周江锦 郭远洋 +1 位作者 周宸宸 许凯亮 《声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1-391,共11页
为解决颅骨声阻抗失配导致平面波经颅超声成像质量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颅骨重建技术,结合快速行进法可实现平面波经颅成像的相位畸变校正。根据人类颅骨CT图像设置颅骨形状进行数值仿真,颅骨重建的时间开销为0.97 s,基于... 为解决颅骨声阻抗失配导致平面波经颅超声成像质量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颅骨重建技术,结合快速行进法可实现平面波经颅成像的相位畸变校正。根据人类颅骨CT图像设置颅骨形状进行数值仿真,颅骨重建的时间开销为0.97 s,基于重建结果计算平面波的走时平均相对误差约为0.25%,单点目标散射波走时平均相对误差约为0.76%。经颅仿体实验中,强回声点目标图像经过校正之后,平均位置偏移从1.42 mm减少为0.28 mm,半峰全宽从1.82 mm减少为0.99 mm;圆形目标图像经过校正后对比度噪声比从7.5 dB提升为9.8 dB,偏心率从0.31降低为0.24。以上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计算经颅超声的走时并且显著改善成像的质量,可用于经颅脑超声成像的相位畸变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波成像 经颅超声 相位畸变校正 快速行进法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往复式压缩机气流脉动抑制方法研究
15
作者 霍振 介鹏飞 +2 位作者 李兆亭 刘建辉 张卫义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9-46,64,共9页
针对往复式压缩机管道系统中气流脉动的问题,建立了试验平台对缓冲罐容积、缓冲罐出口管路角度以及缓冲罐出口管路组合膨胀腔型滤波器对压力脉动影响进行了试验和模拟研究,并分析了缓冲罐长径比、压缩机与缓冲罐之间接管长径比对管路系... 针对往复式压缩机管道系统中气流脉动的问题,建立了试验平台对缓冲罐容积、缓冲罐出口管路角度以及缓冲罐出口管路组合膨胀腔型滤波器对压力脉动影响进行了试验和模拟研究,并分析了缓冲罐长径比、压缩机与缓冲罐之间接管长径比对管路系统气流压力脉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缓冲罐容积由0.008 3 m^(3)增加到0.094 m^(3)时,压力脉动值降低了40%,增大缓冲罐的容积可以有效降低管路的气流压力脉动;当出口管路的角度为60°时,压力脉动值最大降低了44%,通过改变缓冲罐出口管路的角度可以降低管路的气流压力脉动;在缓冲罐后的出口管路上安装组合膨胀腔型滤波器也可以有效降低管路的气流压力脉动,压力脉动值降低了59%;增加缓冲罐的直径比增加长度对降低管路内压力脉动更有效,当缓冲罐的长径比介于1.5~2.0时,对管路内压力脉动抑制效果最佳,当接管长径比介于1.25~1.75时,对管路内气流脉动抑制效果最佳。研究结果可为解决实际工程管路振动的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往复式压缩机 气流脉动 平面波理论 试验研究
下载PDF
用于超声散斑跟踪血流测速的多角度平面波局部运动补偿
16
作者 杜吉媛 何冰冰 +2 位作者 郎恂 吕闻冰 张榆锋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5-164,共10页
血流速度剖面用于计算壁面剪切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动脉粥样硬化病程发展密切相关。超快超声散斑跟踪广泛用于血流速度剖面估计,然而多角度平面波复合成像存在血流散射体的运动伪影,不利于流速估计。提出了一种多角度平面波复合成像... 血流速度剖面用于计算壁面剪切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动脉粥样硬化病程发展密切相关。超快超声散斑跟踪广泛用于血流速度剖面估计,然而多角度平面波复合成像存在血流散射体的运动伪影,不利于流速估计。提出了一种多角度平面波复合成像的局部运动补偿法,对射频信号时间序列的相邻帧进行局部运动补偿来消除不同径向位置的运动伪影,从而提高流速测量准确性。相比直接相干复合,B-MoCo法将仿真、仿体实验中流速测量结果的归一化均方根误差平均减小了10.37%、37.82%,说明了B-MoCo法的有效性。基于兔骼动脉的实测实验进一步证明了B-MoCo法的临床可行性。综上,B-MoCo法能够有效提高血流速度剖面的测量精度,有助于相关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与病程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多角度平面波复合 局部运动补偿 血流速度剖面 散斑跟踪
下载PDF
SV波斜入射时不同水体模拟方法下超高水头船闸地震反应分析
17
作者 刘力侨 曹周红 +2 位作者 苏颖 李贤 袁澳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9-409,448,共12页
基于黏弹性人工边界的地震动斜入射方法模拟平面SV波不同角度入射情况,分别采用声固耦合法和附加质量法模拟闸室内水体,研究超高水头船闸闸室位移、应力和塑性损伤等地震反应,对比两种水体模拟方法计算结果的异同。结果表明:(1)整体上,... 基于黏弹性人工边界的地震动斜入射方法模拟平面SV波不同角度入射情况,分别采用声固耦合法和附加质量法模拟闸室内水体,研究超高水头船闸闸室位移、应力和塑性损伤等地震反应,对比两种水体模拟方法计算结果的异同。结果表明:(1)整体上,两种方法计算得出的左、右闸墙地震反应结果随入射角度变化的规律基本一致;左闸墙受拉损伤的最大值均出现在入射角15°时,右闸墙受拉损伤的最大值均出现在入射角35°时;地震波入射角度对超高水头船闸动力响应影响较大,设计时应考虑地震波斜入射的影响。(2)当入射角较大时,采用声固耦合法计算的闸墙相对位移极值、主应力极值和受拉损伤结果偏保守的概率更大,对超高水头船闸结构设计来说更为安全。(3)建议两种计算方法相互参考和校核,推荐采用偏安全的结果进行超高水头船闸结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水头船闸 黏弹性边界 平面SV波 声固耦合 附加质量 地震反应
下载PDF
混响室内模拟多径衰落场环境的概率统计模型
18
作者 陈佳豪 赵翔 +1 位作者 闫丽萍 刘长军 《安全与电磁兼容》 2024年第1期66-71,共6页
已有混响室概率统计模型不能同时模拟多种多径衰落场环境。通过扩展经典混响室平面波叠加模型,建立了更具普适性的混响室内模拟多径衰落场环境的概率统计模型。推导了电场直角分量模值的概率密度函数(PDF),在理论上验证了新模型能同时... 已有混响室概率统计模型不能同时模拟多种多径衰落场环境。通过扩展经典混响室平面波叠加模型,建立了更具普适性的混响室内模拟多径衰落场环境的概率统计模型。推导了电场直角分量模值的概率密度函数(PDF),在理论上验证了新模型能同时模拟瑞利分布、莱斯分布及更多多径衰落场环境。通过蒙特卡洛模拟仿真了电场直角分量模值的PDF,并与理论PDF对比,进一步验证了新模型同时模拟多种多径衰落场环境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响室 平面波叠加 多径衰落 概率密度函数 蒙特卡洛模拟
下载PDF
P波入射下饱和冻土自由场地地震地面运动分析
19
作者 焦豪 马强 周凤玺 《冰川冻土》 CSCD 2024年第1期137-151,共15页
地震波的放大或衰减受场地条件的影响,因而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场地模型来分析地震地面运动极为重要。为了研究西部高寒地区冻土场地的地震地面运动特征,基于弹性波在单相弹性介质与冻结饱和多孔介质中的传播理论,建立了P波入射下基岩上... 地震波的放大或衰减受场地条件的影响,因而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场地模型来分析地震地面运动极为重要。为了研究西部高寒地区冻土场地的地震地面运动特征,基于弹性波在单相弹性介质与冻结饱和多孔介质中的传播理论,建立了P波入射下基岩上覆饱和冻土自由场地模型,求得了平面P波入射情况下基岩上覆饱和冻土自由场地地震地面运动的解析解答。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平面P波在不同入射角度下,入射频率、孔隙率、介质温度、胶结参数和接触参数等物理力学参数对饱和冻土自由场地地震地面运动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平面P波的入射频率对基岩上覆饱和冻土自由场地地表位移有显著影响。基岩上覆饱和冻土自由场地的水平位移随着平面P波入射频率增大而减小,竖向位移随入射频率增大而增大;孔隙率的增大也会导致饱和冻土自由场地水平位移增大,但其增幅随着平面P波入射角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竖向位移也增大,但增幅随入射角度增加逐渐减小;冻土场地中介质温度的降低会导致饱和冻土自由场地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减小。这表明冰相对于冻土场地中地震波传播具有重要影响;此外,泊松比也会对自由场地的位移产生一定影响,水平位移随泊松比增大而减小,增幅随平面P波入射角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泊松比增大,饱和冻土自由场地的竖向位移显著增大,增幅随平面P波入射角度增加逐渐减小;接触参数的增加会导致自由场地的水平位移增大,增幅先增大后逐渐减小。同时,地表竖向位移也会增大,但增幅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冻土 平面P波 反射与透射 地面运动 解析解
下载PDF
含裂纹声子晶体能带分析的改进局部径向基函数配点法
20
作者 徐杰 郑辉 +2 位作者 石承志 闫雪豹 文丕华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63-2076,共14页
基于直接法局部径向基函数配点法(local radial basis function collocation method,LRBFCM)提出了含裂纹声子晶体反平面弹性波的能带结构计算方法,分析了其能带结构特性,并通过有限元法计算对比验证该数值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边界... 基于直接法局部径向基函数配点法(local radial basis function collocation method,LRBFCM)提出了含裂纹声子晶体反平面弹性波的能带结构计算方法,分析了其能带结构特性,并通过有限元法计算对比验证该数值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边界上采用直接法沿方向取局部节点,解决了边界求解不稳定问题,讨论了数值方法的处理技巧对结果的影响.并通过考虑不同声阻抗比、散射体形状(方形、圆形)和裂纹情况,验证了该方法计算含裂纹声子晶体能带结构的适用性.研究了形状参数、配点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最后深入分析了不同长度和位置的裂纹对声子晶体能带结构的影响特性,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文章的创新性在于用直接法局部径向基函数配点法解决了含裂纹声子晶体能带结构计算的问题,极大增加了声子晶体的应用价值.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裂纹的扩展,能带结构带隙逐渐变窄;当裂纹扩展到一定程度时,金散射体的声子晶体带隙数量会增加,且新增带隙会随着裂纹扩展而变宽,但铝散射体的声子晶体带隙数量会减少;直接法局部径向基函数配点法可以大大提高含裂纹声子晶体能带结构的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基函数 反平面弹性波 应力强度因子 裂纹 有限元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