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Inoculation on Plant Growth and Phthalic Ester Degradation in Two Contaminated Soils 被引量:7
1
作者 CHENRui-Rui YINRui LINXian-Gui CAOZhi-Hong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63-269,共7页
A 60-day pot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using di-(2-ethylhexyl) phthalate (DEHP) as a typical organic pollutant phthalic ester and cowpea (Vigna sinensis) as the host plant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arbuscular mycorr... A 60-day pot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using di-(2-ethylhexyl) phthalate (DEHP) as a typical organic pollutant phthalic ester and cowpea (Vigna sinensis) as the host plant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inoculation on plant growth and degradation of DEHP in two contaminated soils, a yellow-brown soil and a red soil. The air-dried soils were uniformly spray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DEHP, inoculated or left uninoculated with an 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 fungus, and planted with cowpea seeds. After 60 days the positive impact of AM inoculation on the growth of cowpea was more pronounced in the red soil than in the yellow-brown soil, with significantly higher (P < 0.01)mycorrhizal colonization rate, shoot dry weight and total P content in shoot tissues for the red soil. Both in the yellowbrown and red soils, AM inoculation significantly (P < 0.01) reduced shoot DEHP content, implying that AM inoculation could inhibit the uptake and translocation of DEHP from roots to the aboveground parts. However, with AM inoculation no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degradation of DEHP was fou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木 菌根真菌 接种方法 植物生长 土壤污染 邻苯二甲酸酯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New Pyrethroid Acid Oxime-esters Containing Pyrazole Ring 被引量:1
2
作者 MA Jun-an HUANG Run-qiu +2 位作者 FENG Lei SONG Jian QIU De-wen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97-301,共5页
A series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oxime-ester linkage and pyrazole ring(in place of the ester linkage and the alcohol moiety in pyrethroid ester) was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The structures of all the compounds prepar... A series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oxime-ester linkage and pyrazole ring(in place of the ester linkage and the alcohol moiety in pyrethroid ester) was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The structures of all the compounds prepared were confirmed by 1H NMR and MS spectroscopy as well as elemental analyses. The bioassay data of those compounds against tobacco mosaic virus(TMV), cucumber mosaic virus(CMV), potato virus X(PVX) and potato virus Y(PVY) were presented. Among them compound 6i was found to possess significant plant antiviral activities. But all the compounds showed low insecticidal and acaricidal acti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RETHROID Oxime-ester SYNTHESIS PYRAZOLE plant antiviral activity
下载PDF
NiMoRe/HZSM-5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脂肪酸甲酯加氢脱氧
3
作者 郭效博 江文夺 +3 位作者 侯文彪 赵平 徐俊明 刘朋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9-126,共8页
使用浸渍法制备了5 kg NiMoRe/HZSM-5催化剂,结合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ICP-OES)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并对该催化剂用于硬脂酸甲酯加氢脱氧反应的最佳条件进行探究。研究结... 使用浸渍法制备了5 kg NiMoRe/HZSM-5催化剂,结合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ICP-OES)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并对该催化剂用于硬脂酸甲酯加氢脱氧反应的最佳条件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相比3种商用催化剂,NiMoRe/HZSM-5中金属Ni具有较小颗粒,且分散均匀,BET比表面积(S_(BET))更大,为239.1 m^(2)/g,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在温度260℃、0.3 g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4 h、初始H 2压力3 MPa的最优反应条件下,原料转化率和烷烃选择性均为100%,且催化剂稳定性较佳,第5次循环原料转化率仍高达96.1%,加氢脱氧(HDO)反应的选择性(S HDO/DCO),即HDO反应与脱羧脱羰(DCO)反应的比值由1.2降至0.56。将催化剂NiMoRe/HZSM-5用于脂肪酸甲酯无溶剂条件下的加氢脱氧反应放大实验后进行中试,采用2.8 L固定床对25 kg脂肪酸甲酯进行连续加氢性能评价,经过15循环后脂肪酸甲酯的转化率达到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甲酯 中试 加氢脱氧 烃基生物柴油
下载PDF
有机磷酸酯在植物体内的吸收、积累、迁移与转化研究进展
4
作者 高慧娴 刘宪斌 +1 位作者 田胜艳 刘青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6-198,共13页
有机磷酸酯(organophosphate esters,OPEs)在各类环境介质中被频繁检出,且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危害,其环境归趋已成为环境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植物作为陆生食物链的重要环节,也是污染物的重要存储体之一,关于植物体吸收、积累O... 有机磷酸酯(organophosphate esters,OPEs)在各类环境介质中被频繁检出,且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危害,其环境归趋已成为环境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植物作为陆生食物链的重要环节,也是污染物的重要存储体之一,关于植物体吸收、积累OPEs及其在植物体内迁移转化的研究,对明确OPEs的环境行为、评价其生态风险以及科学使用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关于OPEs在植物体内归趋的研究进行汇总,综述了植物吸收OPEs的主要方式、积累以及OPEs在植物体内的迁移与转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并展望了未来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 OPEs主要通过被动扩散被根系吸收;辛醇-水分配系数(octanol-water partition coefficient,K_(ow))是影响植物吸收、积累和迁移OPEs的关键因素,植物根系对lg K_(ow)值为3.5—9.5间的OPEs吸收速率更快;lg K_(ow)<3的OPEs更易通过植物木质部和韧皮部进行运输. OPEs在植物中的吸收、积累和迁移还受植物根系的蛋白质、脂质含量以及蒸腾能力等生理状况的差异影响. OPEs在植物体内会发生Ⅰ相和Ⅱ相代谢过程,磷酸三酯水解成对应的磷酸二酯是OPEs在植物中的主要转化途径,酸性磷酸酶是参与植物体内OPEs水解反应的关键性酶,细胞色素P450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也能有效促进OPEs在植物中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酸酯 植物 吸收 积累 迁移 转化
下载PDF
植物甾烷醇酯粉体制备工艺的响应面优化
5
作者 杨善岩 钟建荣 +1 位作者 王海东 冯锋将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1-129,共9页
为研究植物甾烷醇酯的粉体制备工艺,满足药品及功能食品的开发,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料水比、二氧化硅比例、酪蛋白酸钠比例、麦芽糊精比例和进风温度这5个因素对植物甾烷醇酯的粉体制备效果的影响,并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考察影响因... 为研究植物甾烷醇酯的粉体制备工艺,满足药品及功能食品的开发,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料水比、二氧化硅比例、酪蛋白酸钠比例、麦芽糊精比例和进风温度这5个因素对植物甾烷醇酯的粉体制备效果的影响,并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考察影响因素的显著性,最后通过Box-Behnken试验对3个显著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优化后的喷粉工艺最佳条件为:料水比51.30%,二氧化硅比例4.05%,麦芽糊精比例15.02%。在该条件下制备植物甾烷醇酯粉末,粉末得率为87.04%、粉末中甾醇含量为64.12%,与模型预测值(粉末得率87.281%,粉末中甾醇含量64.1525%)吻合度较高。所制成的植物甾烷醇酯粉末得率及甾醇含量较高,可用于功能食品或药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甾烷醇酯 喷雾干燥 显著因素 响应面优化 得率
下载PDF
高酯型儿茶素含量的茶树资源筛选研究 被引量:34
6
作者 林金科 陈荣冰 +4 位作者 陈常颂 游小妹 张应根 陈林 李秀峰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0-36,共7页
以福建省茶树品种园780份资源为试验材料,依外部形态特征初步筛选出45份较有希望的品种或株系。用等度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检测这45个品种或株系的春梢、夏梢、秋梢酯型儿茶素含量,筛选高酯型儿茶素含量的茶树特异资源。结果表明:新梢... 以福建省茶树品种园780份资源为试验材料,依外部形态特征初步筛选出45份较有希望的品种或株系。用等度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检测这45个品种或株系的春梢、夏梢、秋梢酯型儿茶素含量,筛选高酯型儿茶素含量的茶树特异资源。结果表明:新梢酯型儿茶素含量在不同品种、株系间差异很大;春梢、夏梢、秋梢的酯型儿茶素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5.21%~24.03%、3.05%~20.31%、2.89%~19.66%,平均值分别为16.08%、14.73%、9.96%,变异系数分别为22.26%、24.10%、40.76%。同一品种或株系新梢的酯型儿茶素含量呈季节性变化,大多数(约71.11%)表现为:春梢>夏梢>秋梢。有5个品种、株系(033、505、509、524、1005),春、夏、秋三季,酯型儿茶素平均含量高于19%,为超常规水平的高酯型儿茶素茶树特异资源,可作为品质遗传改良或直接应用于提取酯型儿茶素的重要材料。有8个品种、株系[033、505、509、510(1)、510(2)、524、1001、1005]新梢酯型儿茶素含量在儿茶素总量中所占比例高达80%以上(一般品种为68%),可作为提取茶多酚、儿茶素的特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酯型儿茶素 特异资源 筛选
下载PDF
超声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样中邻苯二甲酸酯 被引量:31
7
作者 陈海东 鲜啟鸣 +2 位作者 邹惠仙 刘云 孙成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8-231,共4页
建立了二氯甲烷超声萃取、氧化铝柱层析分离、带电子捕获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植物样品中痕量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方法.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RSD≤10%)、较低的检测限(MDLDBP=0.4ng·g-1, MDLDEHP=0.5ng·g-1)和较高的回收... 建立了二氯甲烷超声萃取、氧化铝柱层析分离、带电子捕获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植物样品中痕量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方法.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RSD≤10%)、较低的检测限(MDLDBP=0.4ng·g-1, MDLDEHP=0.5ng·g-1)和较高的回收率(RDBP=87.3%,RDEHP=92.1%).用该法测定了太湖沉水植物中的 PAEs含量,其中DBP在0.009-0.013μg·g-1,DEHP在0.026-0.106μ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 气相色谱 植物 超声萃取
下载PDF
植物甾醇的氢化—甾烷醇生产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孟祥河 邹冬芽 毛忠贵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6-69,共4页
实验以植物甾醇为原料 ,以钯碳为催化剂 ,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实现了甾醇的氢化反应。研究表明 ,采用丁醇为溶剂 ,甾醇浓度为 10 % (w/v) ,氢气压力 0 .4MPa ,80℃条件下反应 5h ,所得产品氢化率高达 80 %以上 ,而其游离羟基几乎不受影响... 实验以植物甾醇为原料 ,以钯碳为催化剂 ,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实现了甾醇的氢化反应。研究表明 ,采用丁醇为溶剂 ,甾醇浓度为 10 % (w/v) ,氢气压力 0 .4MPa ,80℃条件下反应 5h ,所得产品氢化率高达 80 %以上 ,而其游离羟基几乎不受影响。该产品既可直接应用 ,也可作进一步衍生化生产甾醇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甾醇 氢化-甾烷醇 生产工艺 钯碳催化剂 降血脂
下载PDF
植物甾醇和甾烷醇降胆固醇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顾莞婷 周岩民 +1 位作者 沈益新 王恬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4-36,共3页
本文介绍了植物甾醇和甾烷醇的性质、来源、代谢及其降胆固醇作用和作用机理。
关键词 植物甾醇 植物甾烷醇 胆固醇 作用机理
下载PDF
甜菜-牧草体系对土壤中4种邻苯二甲酸酯的修复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魏丽琼 呼世斌 +4 位作者 王娇娇 柴琴琴 刘晋波 王梦柯 史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97-1102,共6页
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甜菜与黑麦草、苜蓿、苏丹草分别间作及4种植物各自单作对土壤中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和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二酯(DEHP)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的植物... 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甜菜与黑麦草、苜蓿、苏丹草分别间作及4种植物各自单作对土壤中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和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二酯(DEHP)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的植物修复效果。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种植植物的修复效果更好;苜蓿单作与间作都有较好的修复效果,其中甜菜/苜蓿间作PAEs的去除率最高,可达66.48%;植物单作与间作相比,间作的修复效果高于单作,间作增强土壤中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的活性,从而促进了根际微生物对PAEs的降解;就单一污染物来说,DBP和DEHP在污染土壤和植物茎叶中的浓度较其他两种污染物高,两者在土壤中的去除率也较高,其中DEHP为最高,均可达50%以上,DBP的去除率也在40%以上;DEHP在植物茎叶中的生物富集系数明显较低,且单作低于间作,而DBP和BBP的生物富集系数较高。可选择苜蓿作为土壤中PAEs修复的一种高效修复植物,植物间作相对于单作有更好的修复效率,也可更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因此可优先选择作为植物修复的一种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PAEs) 植物修复 土壤 间作
下载PDF
脂肪酶催化非食用植物油制备生物柴油的过程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毛华军 巩宗强 +3 位作者 方振东 杨辉 李果 孙翼飞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4-28,共5页
以麻疯树油、亚麻油、乌桕油为原料油,采用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TL IM,在3.0 g油、1 mL正己烷、醇油摩尔比为3.5∶1、固定化酶质量为油质量20%的条件下进行生物柴油的制备,通过脂肪酸甲酯产率和组成分析,以考察生物柴油制备的影响因素... 以麻疯树油、亚麻油、乌桕油为原料油,采用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TL IM,在3.0 g油、1 mL正己烷、醇油摩尔比为3.5∶1、固定化酶质量为油质量20%的条件下进行生物柴油的制备,通过脂肪酸甲酯产率和组成分析,以考察生物柴油制备的影响因素,进行反应时间优化。结果表明,酶的催化作用对脂肪酸组分不存在选择性,且在超声、表面活性剂和时间优化等条件下也没有选择性。反应不同时期,转化率大小顺序为:麻疯树油>亚麻油>乌桕油。加入甲醇后,3种油的酯化反应在1.5 h内达到平衡,可在反应1.5 h后即加入下一次甲醇,以缩短反应时间。在总时间为4.5 h的条件下3,种油的催化反应已达到平衡。加入甲醇后超声处理10 min不能加快酯化反应速率,加入1.5 g TW-80降低了生物柴油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优化 固定化脂肪酶 植物油 脂肪酸甲酯
下载PDF
植物样品中有机磷酸酯测定的净化方法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赛 刘世龙 +3 位作者 张华 仇雁翎 朱志良 赵建夫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共4页
该研究以美人蕉为例,围绕植物样品中有机磷酸酯(OPEs)测定的杂质净化展开工作。对比了3种形式的固相萃取(SPE)方法通过对洗脱液的颜色和回收率进行评价,从中选出了一种最优方法。研究表明,串联使用Florisil柱和GCB柱并先后用正己烷和乙... 该研究以美人蕉为例,围绕植物样品中有机磷酸酯(OPEs)测定的杂质净化展开工作。对比了3种形式的固相萃取(SPE)方法通过对洗脱液的颜色和回收率进行评价,从中选出了一种最优方法。研究表明,串联使用Florisil柱和GCB柱并先后用正己烷和乙酸乙酯进行洗脱,净化后样品颜色澄清无杂质,8种OPEs目标物的回收率在78.7%~133.1%之间。对该方法的基质效应评价结果显示,根、茎、叶样品中目标物的基质加标回收率分别为67.34%~138.81%、63.98%~120.4%和61.33%~146.38%,可以满足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酸酯 植物 净化 固相萃取柱
下载PDF
植物固醇/固烷醇(酯)作为降低胆固醇功能性食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娜 郭庆启 张岭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45-47,51,共4页
文章从植物固醇/固烷醇(酯)降低胆固醇的机理、资源、饮食的多样性以及在食品中(主要是人造黄油和酸奶)的应用情况几方面综述了植物固醇/固烷醇(酯)作为降低胆固醇功能性食品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植物固醇(酯) 植物固烷醇(酯) 功能性食品 胆固醇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兔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8
14
作者 杨五彪 陈群力 +5 位作者 马灵筠 付银峰 万学东 余燕妮 康健 席守民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14-918,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新西兰兔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对照组喂普通饲料;模型组:普通饲料加质量分数为1.5%的胆固醇喂养;黄芪多糖(APS)组:普通饲料加质量分数为1.5%的胆固醇喂养...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新西兰兔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对照组喂普通饲料;模型组:普通饲料加质量分数为1.5%的胆固醇喂养;黄芪多糖(APS)组:普通饲料加质量分数为1.5%的胆固醇喂养,同时腹腔注射APS(12.0mg/kg);卡托普利组:普通饲料加质量分数为1.5%的胆固醇喂养,同时灌喂卡托普利(15.0mg/kg);10周后,测定各组空腹血清或血浆三脂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计算主动脉内膜粥样斑块面积。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TG、TC、MDA、ET-1、NO、CRP明显升高(P<0.01),HDL-C/TC比值、SOD活性明显下降(P<0.01),主动脉内膜粥样斑块面积较大(P<0.01);卡托普利组与模型组比较,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而APS组与模型组比较,TG、CRP、NO、MDA、ET-1明显下降(P<0.01),TC无明显变化,HDL-C/TC比值、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主动脉内膜粥样斑块面积明显减少(P<0.01)。结论:黄芪多糖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可能与抗氧化、免疫调节、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皮 细胞功能 新西兰兔
下载PDF
植物甾醇·甾烷醇及其降血清胆固醇的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迟玉明 赵晞瑛 迟玉成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6年第5期888-892,共5页
植物甾醇.甾烷醇在自然界广泛分布,以游离型、脂肪酸酯或糖苷形式存在。植物甾醇.甾烷醇能抑制小肠内胆固醇的吸收,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由于其来源于天然植物,且吸收率很低,因此具有很高的安全性。本文对植物甾醇.甾烷醇的降血... 植物甾醇.甾烷醇在自然界广泛分布,以游离型、脂肪酸酯或糖苷形式存在。植物甾醇.甾烷醇能抑制小肠内胆固醇的吸收,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由于其来源于天然植物,且吸收率很低,因此具有很高的安全性。本文对植物甾醇.甾烷醇的降血清胆固醇作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甾醇 甾烷醇 胆固醇 LDL-胆固醇
下载PDF
植物油沥青中总甾醇的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叶爱英 张培培 姚成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7年第2期45-48,共4页
采用改进的Lieberman—Burchard比色法,建立了测定植物油沥青中总甾醇含量的方法。采用不加显色剂的样品溶液作空白,甾醇含量在0.034~0.344mg/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线性良好。测得植物油沥青中总甾醇含量在12.1%左右,提取物... 采用改进的Lieberman—Burchard比色法,建立了测定植物油沥青中总甾醇含量的方法。采用不加显色剂的样品溶液作空白,甾醇含量在0.034~0.344mg/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线性良好。测得植物油沥青中总甾醇含量在12.1%左右,提取物中总甾醇含量为74.5%左右。标准偏差s=0.0603%,样品回收率在94.8%~98.1%之间。该法操作简单,检验费用低,显色反应明显,并且能稳定0.5h,适于企业化验室操作,能对植物油沥青中高附加值组分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沥青 分光光度法 甾醇 甾醇酯
下载PDF
O/W型微乳法制备纳米植物甾醇酯 被引量:6
17
作者 钱伟 张春枝 吴文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771-3772,共2页
[目的]探讨O/W微乳法制备纳米植物甾醇酯的效果。[方法]选择适当的乳化剂和乳化温度以及水和乳化剂的质量比,根据表面活性剂不同的HLB值进行复配,采用O/W微乳法制备纳米植物甾醇酯纳米乳液。[结果]选择蔗糖脂肪酸酯(HLB11)与蔗糖... [目的]探讨O/W微乳法制备纳米植物甾醇酯的效果。[方法]选择适当的乳化剂和乳化温度以及水和乳化剂的质量比,根据表面活性剂不同的HLB值进行复配,采用O/W微乳法制备纳米植物甾醇酯纳米乳液。[结果]选择蔗糖脂肪酸酯(HLB11)与蔗糖脂肪酸酯(HLB16)和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HLB7.5)进行复配,体系的HLB值≥13.0,复配的3种表面活性剂可以完全溶解于水性材料中,在水:丙三醇为1:1、乳化温度为60℃和pH值为6.0的条件下,形成的乳液最稳定。用O/W微乳液法制备的植物甾醇酯颗粒分布在200~300am,且分布均匀,分布集中在263.9nm,放置后稳定,无漂浮和沉降。[结论]该研究为功能材料的生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植物甾醇酯 乳化剂 HLB
下载PDF
植物油料中塑料杂质对油脂塑化剂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玉兰 胡爱鹏 +3 位作者 杨金强 马宇翔 陈刚 安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82-186,共5页
通过对塑料杂质(聚丙烯编织袋和聚乙烯塑料袋)含量不同的花生仁和油菜籽进行浸出取油和压榨取油,并检测浸出毛油和压榨毛油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phthalatic acid esters,PAEs)含量,研究油料中塑料杂质对毛油中PAEs含量的影响。结... 通过对塑料杂质(聚丙烯编织袋和聚乙烯塑料袋)含量不同的花生仁和油菜籽进行浸出取油和压榨取油,并检测浸出毛油和压榨毛油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phthalatic acid esters,PAEs)含量,研究油料中塑料杂质对毛油中PAEs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花生仁和油菜籽中塑料杂质含量的增加,所制取毛油中塑化剂含量也随之增加。油料中不含塑料杂质时,2种方式提取的花生油和菜籽油样中PAEs平均含量分别为1.130、0.503 mg/kg;聚丙烯编织袋质量分数0.5%时,花生油和菜籽油样品中PAEs平均含量分别为1.538、0.684 mg/kg,分别为不含杂质时的1.36倍和1.36倍;聚乙烯塑料袋质量分数为0.5%时,花生油和菜籽油样中PAEs平均含量分别为2.810、1.556 mg/kg,分别为不含杂质时的2.49倍和3.09倍;聚丙烯编织袋质量分数增大至1.0%时,花生油和菜籽油中PAEs含量分别为2.245、0.851 mg/kg,分别为不含杂质时的1.99倍和1.69倍;聚乙烯塑料袋质量分数为1.0%时,2种油脂中PAEs含量分别为3.391、2.121 mg/kg,分别为不含杂质时的3.00倍和4.22倍。含有聚乙烯塑料袋的油料比含有聚丙烯编织袋的油料受塑化剂污染的风险程度更大,浸出毛油比压榨毛油受塑化剂污染的风险也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料 塑料杂质 浸出毛油 压榨毛油 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
下载PDF
1,2,4-三唑基肟酯(醚)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金桂玉 刘中法 +3 位作者 李煜昶 王霞 任军 郑健禺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9-12,共4页
合成了18种新的1,2,4-三唑基肟酯和肟醚,其结构经IR、1HNMR和元素分析确证.合成化合物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
关键词 三唑基肟酯 三唑基肟醚 植物生长调节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酯对葡萄植株生长及物质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海峰 刘河疆 +2 位作者 任红松 郭红梅 刘志刚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25-28,33,共5页
为探明空气中邻苯二甲酸酯对葡萄植株生长及物质构成的影响,采用盆栽葡萄覆盖玻璃罩的方式,在玻璃罩内放置盛有DBP、DEHP、DIBP混合物的甲醇溶液培养皿,让PAEs自然挥发被植株吸收累积,研究不同浓度PAEs对葡萄植株生长发育及物质构成的... 为探明空气中邻苯二甲酸酯对葡萄植株生长及物质构成的影响,采用盆栽葡萄覆盖玻璃罩的方式,在玻璃罩内放置盛有DBP、DEHP、DIBP混合物的甲醇溶液培养皿,让PAEs自然挥发被植株吸收累积,研究不同浓度PAEs对葡萄植株生长发育及物质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AEs使葡萄的枝条长度、粗度,地上部分生物量,叶绿素、总糖及总蛋白含量降低,且浓度越大,降幅越大。空气中邻苯二甲酸酯对葡萄地上部分的生长及物质积累具有抑制效应,且PAEs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各生长指标与PAEs污染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 邻苯二甲酸酯 葡萄植株 物质构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