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diction and Analysis of Total Nitrogen in a Sewage Treatment Plant Effluent
1
作者 Kemeng Xue 《Open Journal of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2024年第4期114-129,共16页
Total nitrogen wa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for characterizing eutrophication of polluted water. Although the use of water quality online monitoring instrument can monitor water quality changes in real time, the degree ... Total nitrogen wa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for characterizing eutrophication of polluted water. Although the use of water quality online monitoring instrument can monitor water quality changes in real time, the degree of intelligence was low, so it was urgent to predict the water quality and take precautions in advance. A predictive model for total nitrogen levels in a sewage treatment plant utilizing the Anaerobic-Anoxic-Oxic (AAO) process 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is model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practical application value. Based on the ARIMA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 an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impact of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BOD), a prediction model for effluent total nitrogen was developed. However, the initial results exhibited significant deviations. To address this issue, seasonal factors were further considered. Then, the dataset was divided into winter and Non-winter sub-samples, leading to a reconstruction of the prediction model. Additionally, in developing the Non-winter prediction model, life cycle considerations were incorporated, and consequently, a SARIMA (Seasonal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 was established. The predicting deviation associated with both the winter and Non-winter forecasting models showe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tal nitrogen Sewage Treatment plant PREDICTION ARIMA Model
下载PDF
Net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in Natural Ecosystems across the Conterminous US 被引量:1
2
作者 LeeAnna Y. Chapman Steven G. McNulty +1 位作者 Ge Sun Yang Zh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 2013年第9期1300-1312,共13页
Nitrogen is the primary nutrient limiting ecosystem productivity over most of the US. Although soil nitrogen content is important, knowledge about its spatial extent at the continental scale is limited. The objective ... Nitrogen is the primary nutrient limiting ecosystem productivity over most of the US. Although soil nitrogen content is important, knowledge about its spatial extent at the continental scale is limited.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stimate net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for the conterminous US (CONUS) using an empirical modeling approach by scaling up site level measurements. Net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and total soil nitrogen data across the CONUS were obtained from three different ecosystems: low elevation forests, high elevation forests, and grasslands. Equations to predict net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were developed through stepwise linear regression using total Kjeldahl nitrogen, air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and nitrogen deposition as predictor variables for four categories: low elevation high temperature forests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R2 = 0.83), low elevation low temperature forests (R2 = 0.74), high elevation forests (R2 = 0.80), and grasslands (R2 = 0.88). A map of net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was developed in GIS using these equations and national-scale databases for the CONUS. The result shows that net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varies widely across the US. Grasslands were predicted to have the lowest net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while low elevation forests in the east had the highest. Mean values were 14.3 kg·ha-1·yr-1 for grasslands, 22.6 kg·ha-1·yr-1 for high elevation forests, 58 kg·ha-1·yr-1 for low elevation low temperature forests, and 82.9 kg·ha-1·yr-1 for low elevation high temperature forests. This continental scale estimation of net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provides a means of comparing net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across regions, and the databases developed from this study are useful for accounting for nitrogen limitations in large scale ecosystem mode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ogen LIMITATION total Kjeldahl nitrogen FOREST GRASSLAND Linear Regression plant Available nitrogen
下载PDF
植物样品中全氮含量测定的方法研究
3
作者 孙羽婕 陈璐 +3 位作者 叶善蓉 冯德建 唐祥凯 胡雅琴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5期199-201,215,共4页
为了更加高效安全地测定植物和食品样品中全氮含量,参考GB 5009.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采用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法,对称样量、试剂用量、消解方式、温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改进后方法测定植物标准物质氮含量... 为了更加高效安全地测定植物和食品样品中全氮含量,参考GB 5009.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采用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法,对称样量、试剂用量、消解方式、温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改进后方法测定植物标准物质氮含量结果与标准物质氮含量定值的误差在0.67%~6.45%,测定结果的RSD值在0.51%~3.71%,加标回收率在95.2%~104.1%。改进后方法,降低了实验成本,减轻了实验过程中废弃排放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提高了消解效率和实验人员的安全性。精密度及准确性等符合检测分析要求,适用于批量植物样品全氮含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样品 全氮 凯氏定氮法 条件优化
下载PDF
不同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动态及其机理研究
4
作者 薛艳 宋玉芝 《环境生态学》 2024年第8期99-104,共6页
为研究不同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动力及其机理,以黄花水龙、苦草、凤眼莲和纸莎草4种水生植物为试验材料,用天然富营养水溶液培养40 d,其间研究了植物生物量和水溶液中营养元素以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水生植物的生物量... 为研究不同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动力及其机理,以黄花水龙、苦草、凤眼莲和纸莎草4种水生植物为试验材料,用天然富营养水溶液培养40 d,其间研究了植物生物量和水溶液中营养元素以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水生植物的生物量和生长速率影响其对水体的净化效果和净化动力;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对水中氮和磷的吸收和去除效果不同。生长速率大的水生植物对水体的净化能力比较强,如凤眼莲和黄花水龙生长最快,其对氨态氮(NH_(4)^(+)-N)的去除率在第8 d达到最大,为87%和92%,而苦草生长相对较慢,其对NH_(4)^(+)-N的去除率第20 d才达到最大,为75%;另外,水生植物体内过氧化物酶(POD)和硝酸还原酶(NRA)活性也会影响其对水中氮和磷的去除动力和去除效果。本研究可以为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净化动态 总氮 总磷 净化机理
下载PDF
沉水植物对南京莫愁湖总氮、总磷的净化研究
5
作者 边园琦 柴夏 +1 位作者 唐坦 傅侃 《环境生态学》 2024年第2期121-124,共4页
在控制南京莫愁湖内源污染和外源污染的基础上,对莫愁湖实施沉水植物修复。全湖共分8个区栽种沉水植物,修复不同组成的沉水植物群落,监测调查各区栽种前后湖水总氮、总磷浓度,分析沉水植物对莫愁湖氮、磷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沉水植物... 在控制南京莫愁湖内源污染和外源污染的基础上,对莫愁湖实施沉水植物修复。全湖共分8个区栽种沉水植物,修复不同组成的沉水植物群落,监测调查各区栽种前后湖水总氮、总磷浓度,分析沉水植物对莫愁湖氮、磷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沉水植物可以有效降低莫愁湖水体总氮浓度,平均去除率可达79.9%,不同沉水植物群落对总氮去除率有所差异,其中苦草-黑藻-狐尾藻群落优于苦草-微齿眼子菜群落,优于苦草-黑藻群落,优于苦草-马来眼子菜群落和苦草-狐尾藻群落。沉水植物对莫愁湖水体中总磷平均去除率为48%;其中,苦草-微齿眼子菜群落去除率最高,优于苦草-黑藻-狐尾藻群落,优于苦草-马来眼子菜群落,优于苦草-狐尾藻群落和苦草-黑藻群落;苦草、黑藻、马来眼子菜、微齿眼子菜、狐尾藻等沉水植被混交群落对总氮的去除效果比对总磷的去除效果要好,可为选择构建沉水植物群落有效降解总氮、总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总氮 总磷 净化 莫愁湖
下载PDF
旱季污水处理厂污水中溶解性有机质特征及其与氮素关系
6
作者 刘交 潘国强 +4 位作者 杨帆 李晓曼 谢彦杰 韦敏祥 任美洁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41-952,共12页
针对市政污水处理厂污水中溶解性有机质(DOM)变化及其与氮素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关系,采用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以西南某市旱季市政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探究DOM荧光组分随工艺单元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氮素转化的... 针对市政污水处理厂污水中溶解性有机质(DOM)变化及其与氮素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关系,采用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以西南某市旱季市政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探究DOM荧光组分随工艺单元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氮素转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市政污水处理厂水体DOM主要由4个荧光组分组成,即类蛋白质组分C1(类酪氨酸)、C2(类色氨酸)和类腐殖质组分C3、C4。污水处理厂进水以类蛋白质组分为主,该组分占总荧光强度比例的平均值为66.5%,其中C1含量较高,其荧光强度占类蛋白质组分比例的平均值为54.6%。最终出水则以类腐殖质组分为主,该组分占总荧光强度比例的平均值为71.7%,而出水的类蛋白质组分中C2含量较高,其荧光强度占类蛋白质组分比例的平均值为99.8%。2)随处理工艺流程的进行,DOM的荧光强度基本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尤其是C1在工艺流程中荧光强度逐渐趋于0;而类腐殖质组分相对稳定,不随处理流程的进行而变化。3)污水处理厂生物处理单元之后DOM的荧光指数(FI)均大于1.9,表明DOM以转化为自生源为主。4)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中NH_(4)^(+)-N和溶解性总氮(DTN)与C1组分和腐殖化指数(HIX)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采用多元回归方式可有效预测工艺流程中NH_(4)^(+)-N和DTN的浓度。建议污水处理厂可根据DOM光谱性质与氮素(NH_(4)^(+)-N和DTN)之间的大量数据建立普适模型,对尾水的排放和受纳水体中氮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溶解性有机质(DOM) 特征变化 氨氮 溶解性总氮(DTN)
下载PDF
水体总氮来源分析及源头管控措施
7
作者 王恒钦 乔志刚 +2 位作者 李瑞月 罗军 陈德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2502-2508,共7页
总氮是水体的一项重要指标,总氮超标会引起河流、湖库富营养化、海洋赤潮、地下水污染,甚至对人体造成伤害。总氮来源主要为农业种植上过量含氮肥料的施用,畜禽养殖上粪便、尿液的不规范堆积、排放,城镇生活污水管道的错接、混接,农村... 总氮是水体的一项重要指标,总氮超标会引起河流、湖库富营养化、海洋赤潮、地下水污染,甚至对人体造成伤害。总氮来源主要为农业种植上过量含氮肥料的施用,畜禽养殖上粪便、尿液的不规范堆积、排放,城镇生活污水管道的错接、混接,农村生活污水未治理造成的直排入河等。环境中总氮一般具有“晴天累积,雨天释放”的特征,各种含氮污染物日常蓄存于地面土壤、支沟支渠,随降雨冲刷入河或浸淋至地下水,造成水体污染。总氮形态多样且易转化,最终多以溶解性及稳定性较强的硝态氮形式存在,必须从源头进行管控,控源截污结合长效管理是降低水体总氮污染的根本途径。结合相关标准规范、技术指南、文献查阅及实际经验,文章从水体总氮存在形式及转化、来源分析及源头管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拟提高源头管控的重要性,从而为科学、有效地降低河流总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总氮 农业种植源 畜禽养殖源 城镇生活源 农村生活源 源头管控
下载PDF
施肥对高寒草甸植物及土壤N,P,K的影响 被引量:30
8
作者 德科加 张德罡 +3 位作者 王伟 徐成体 张明 魏希杰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9-305,共7页
施肥对退化草地的重建和恢复有重要作用,以青藏高原典型嵩草(Kobresia)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测定了植物全氮、全磷、全钾和土壤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及速效钾,分析了植物N/P,N/K,P/K,土壤N/P,N/K,P/K等化学计量特征。... 施肥对退化草地的重建和恢复有重要作用,以青藏高原典型嵩草(Kobresia)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测定了植物全氮、全磷、全钾和土壤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及速效钾,分析了植物N/P,N/K,P/K,土壤N/P,N/K,P/K等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在H9施肥条件下,土壤全氮、全钾、土壤N/P为最大值,分别为13.80 g.kg^(-1),11.99 g·kg^(-1)和16.16;在H5处理下,土壤速效磷、植物全磷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022 g·kg^(-1)和9.18 g·kg^(-1);在H4处理下的植物全氮为最大值(108.38 g·kg^(-1));在H1处理下,植物全钾为最大值(17.84g·kg^(-1));在H4处理下,植物N/P,N/K为最大值,分别为17.78和7.06,施肥对植物养分的作用要大于土壤。因此,施肥能显著提高高寒草甸植物全氮、全磷及全钾质量分数,影响植物及土壤养分化学计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全氮 植物全磷 土壤养分
下载PDF
AA3型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土壤和植物全氮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99
9
作者 张英利 许安民 +1 位作者 尚浩博 马爱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8-132,共5页
研究了用AA3型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土壤和植物全氮的方法。结果表明,根据待测溶液中硫酸浓度调节缓冲溶液中NaOH的鲼,保持反应pH在适宜范围,利用连续流动分析仪能够准确地测定土壤和植物中的全氮含量,与蒸馏滴定法的测定结果相比无... 研究了用AA3型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土壤和植物全氮的方法。结果表明,根据待测溶液中硫酸浓度调节缓冲溶液中NaOH的鲼,保持反应pH在适宜范围,利用连续流动分析仪能够准确地测定土壤和植物中的全氮含量,与蒸馏滴定法的测定结果相比无显著差异,标准曲线相关系数达0.999以上,平均回收率为97.8%~102.3%,土壤和植物待测液中NH4^+-N含量的检出限分别为0.0337和0.0165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流动分析仪(CFA) 植物全氮 土壤全氮 测定方法
下载PDF
6种水生维管束植物对氮和磷的耐受性分析 被引量:24
10
作者 万志刚 顾福根 +2 位作者 孙丙耀 徐光磊 杨勇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40,共4页
针对6种水生维管束植物在人工培养条件下对不同浓度氮、磷元素培养液的耐受性作了定性、定量的观察与分析。通过测定植株体内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指标的变化,初步找出了几种水生维管束植物对水体中总氮、总磷的耐受性规律。在这些植物中... 针对6种水生维管束植物在人工培养条件下对不同浓度氮、磷元素培养液的耐受性作了定性、定量的观察与分析。通过测定植株体内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指标的变化,初步找出了几种水生维管束植物对水体中总氮、总磷的耐受性规律。在这些植物中,以凤眼莲(水葫芦)对氮、磷元素的耐受性最高,水体中氮浓度达到1514.26 mg/L时死亡;水体中磷浓度达到200.4 mg/L时死亡;对水体中氮耐受性最差的是浮萍和水鳖,即水体中氮浓度达到551.04 mg/L时死亡;对水体中磷浓度耐受性最差的是水鳖,在水体中磷浓度达到50.1 mg/L时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维管束植物 总氮 总磷 耐受性
下载PDF
人工模拟不同种植密度下四种水生植物的生长状况及对氮、磷的去除 被引量:16
11
作者 宋超 裘丽萍 +2 位作者 孟顺龙 范立民 胡庚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8-184,共7页
水产养殖中后期(每年9—11月)是水体污染排放最严重的阶段。通过构建池塘循环水养殖湿地,利用水生植物对养殖污水进行净化,是目前国内养殖污水处理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选取四种水生植物(聚草、菹草、金鱼藻和浮萍),在9—11月进行为期7... 水产养殖中后期(每年9—11月)是水体污染排放最严重的阶段。通过构建池塘循环水养殖湿地,利用水生植物对养殖污水进行净化,是目前国内养殖污水处理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选取四种水生植物(聚草、菹草、金鱼藻和浮萍),在9—11月进行为期7周的人工模拟实验,比较了不同种植密度下各种植物对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发现,在整个实验阶段,浮萍和聚草的生物量与种植时间、种植密度均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并表现出对总氮和总磷良好的去除效果;金鱼藻和菹草在实验前期也表现出上述现象,但是在实验最后一周,可能由于气温下降较大,开始死亡、破败,由于生物量下降,其对总氮和总磷的去除作用也停滞。多因子分析认为,时间对生物量和对总氮、总磷的去除贡献较种植密度和种类两个因子的影响大。研究表明,温度降低造成水生植物死亡势必会影响养殖末期污水处理的能力,聚草因其高净化能力、耐低温,优于其他3种水生植物;过高的种植密度并不会带来明显的净化效果。在人工湿地中选取合适的种植品种,保持合理的种植密度,以及对过量水生植物的及时收割显得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水生植物 生物量 总氮 总磷
下载PDF
污水处理厂尾水的电化学脱氮技术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德生 范太兴 +1 位作者 申彦冰 吴为中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84-1090,共7页
污水处理厂尾水中因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含量较低,无法实现生物深度脱氮,外排仍含有较高浓度的总氮,若排入河流会引起富营养化,因此深入研究尾水的深度脱氮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催化电氧化技术,以污水处理厂尾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电... 污水处理厂尾水中因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含量较低,无法实现生物深度脱氮,外排仍含有较高浓度的总氮,若排入河流会引起富营养化,因此深入研究尾水的深度脱氮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催化电氧化技术,以污水处理厂尾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电流密度、水力停留时间(HRT)、进水pH值等因素的影响下,尾水中总氮的去除。结果表明,催化电氧化技术在电流密度为32.67mA.cm-2、进水pH值为6.25~7.02、HRT为30min时,总氮(TN)从26.40mg.L-1降至11.91mg.L-1,NO3--N从18.03mg.L-1降至4.90mg.L-1,去除率分别可达到54.9%和72.8%;TN的脱除主要以硝氮(NO3--N)的去除为主。催化电氧化技术能高效去除污水厂尾水中的总氮,且具有运行稳定和抗冲击等优点。为污水处理厂尾水的电化学深度脱氮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厂尾水 总氮 催化电氧化 硝氮
下载PDF
测定植物全氮的H_2SO_4-H_2O_2消煮法改进 被引量:35
13
作者 李朝英 郑路 +1 位作者 卢立华 李丽利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6期159-162,共4页
为了快速准确测定批量植物全氮,提高检测效率,对测定植物全氮的H2S04-H202消煮法提出改进。通过反复实验,摸索出在消煮过程只加1次H2O2的改进方法。结果表明,改进方法测定氮含量的变异系数(CV)小于5%,回收率在95%~105%之间... 为了快速准确测定批量植物全氮,提高检测效率,对测定植物全氮的H2S04-H202消煮法提出改进。通过反复实验,摸索出在消煮过程只加1次H2O2的改进方法。结果表明,改进方法测定氮含量的变异系数(CV)小于5%,回收率在95%~105%之间。与原H2S04-H202消煮法相比,节约用时50-80min批样,减少H202消耗0.38~0.68mL/样,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改进方法的精密度及准确性符合检测分析要求,同时缩短了植物全氮检测用时,H2O2耗用量相对较少,效率明显提升,适宜批量植物全氮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全氮 H2SO4-H2O2消煮法 改进
下载PDF
施氮对高丹草产量及氮素利用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韩娟 刘大林 +2 位作者 赵国琦 杨跃霞 王小山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3-97,共5页
试验通过N0、N90、N180、N270、N3605个施氮处理,采取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江苏扬州地区不同氮肥施用量对高丹草Sorghum hybrid株高、茎叶比、产量及其不同器官的氮素分配的影响,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核算。试验结果表明:施氮肥可明显增加... 试验通过N0、N90、N180、N270、N3605个施氮处理,采取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江苏扬州地区不同氮肥施用量对高丹草Sorghum hybrid株高、茎叶比、产量及其不同器官的氮素分配的影响,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核算。试验结果表明:施氮肥可明显增加高丹草种植的经济效益,2008年增收最高达6 046元/hm2;产量与株高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第1茬在处理N360最高,第2茬和第3茬在处理N270时最高,而施肥对茎叶比的作用主要在第2茬;高丹草植株全氮多集中在叶片,高氮处理大于低氮处理,不同器官的全氮含量叶片>全株>茎>叶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丹草 施氮 株高 产量 全氮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基于最佳波段判别的湿地植物叶片全氮反演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郭超凡 段福洲 +2 位作者 郭逍宇 赵文吉 刘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4839-4849,共11页
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定量估测湿地植被叶片全氮含量,对于监测和诊断湿地植被的生理状况及生长趋势具有重要意义。但叶片氮素遥感诊断研究多存在反演模型过拟合、入选波段与生化参量间因果关系不明确和入选变量间"多重共线性"... 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定量估测湿地植被叶片全氮含量,对于监测和诊断湿地植被的生理状况及生长趋势具有重要意义。但叶片氮素遥感诊断研究多存在反演模型过拟合、入选波段与生化参量间因果关系不明确和入选变量间"多重共线性"等局限。以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香蒲(Typha angustifolia)叶片全氮含量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谱带分区,分区最佳波段选取和偏最小二乘回归相结合的方法构建芦苇和香蒲叶片全氮含量反演模型,并利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cv)和均方根误差(RMSEcv)对模型精度进行检验,尝试克服传统反演方法中的不足。结果表明,不同湿地植物类型相比,利用芦苇反射光谱建立的预测模型精度都高于香蒲。不同回归模型相比,一阶导数光谱-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FDS-PLSR)精度远高于原始光谱-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OS-PLSR)。芦苇最佳模型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cv)达到了0.84,方根误差(RMSEcv)为0.10,香蒲最佳模型交叉验证的决定系数(R2cv)达到了0.66,方根误差(RMSEcv)为0.13,是构建湿地植物芦苇和香蒲光谱与叶片全氮含量关系的最佳模型。在不降低湿地植物叶片氮含量反演精度的基础上,有效地避免了传统地物高光谱模型反演中的局限性,是无损害遥感探测方面的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植物 高光谱 全氮 波段识别 偏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武汉南湖沉积物中水生植物残体及其氮磷分布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杨明生 熊邦喜 +1 位作者 杨学芬 张清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08-1513,共6页
对武汉市南湖5个采样点30 cm沉积物柱样中水生植物残体的含量、植物残体的总氮和总磷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南湖中水生植物残体具有较大的沉积量,是一个重要的N、P库;不同采样点之间,水生植物残体的含量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在水生植... 对武汉市南湖5个采样点30 cm沉积物柱样中水生植物残体的含量、植物残体的总氮和总磷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南湖中水生植物残体具有较大的沉积量,是一个重要的N、P库;不同采样点之间,水生植物残体的含量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在水生植物残体的TN和TP的垂向分布上,0~5 cm段TN为20.230 mg·g^-1,25~30 cm段TN为20.613 mg·g^-1,检测TN与沉积深度的相关系数为0.5851,P〉P0.05,两者相关不显著;0~5 cm段的TP为2.546mg·g^-1,25~30 cm段的TP为0.634mg·g^-1,上下相差4倍,TP与沉积深度的相关系数为-0.9507(P〈P0.01)说明两者呈紧密负相关,即沉积年代越早,TP值越低;沉积年代越晚,TP值越高,这与南湖的富营养化过程是一致的。研究表明,湖泊沉积物中的水生植物残体可作为湖泊富营养化过程的一种新的证据材料,其TP值可以作为一个环境变化的指标,对研究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的富营养化过程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湖 沉积物 水生植物残体 总氮 总磷 分布
下载PDF
流动分析仪同时快速测定植物全氮、全磷含量的方法改进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李朝英 郑路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6-342,共7页
为了充分发挥流动分析仪的检测优势,准确高效地同时测定植物全氮、全磷含量,对现有方法提出改进,并将改进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流动分析仪同时测定植物全氮、全磷含量改进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经t检验改进方法... 为了充分发挥流动分析仪的检测优势,准确高效地同时测定植物全氮、全磷含量,对现有方法提出改进,并将改进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流动分析仪同时测定植物全氮、全磷含量改进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经t检验改进方法与传统的扩散法所测全氮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改进方法与传统的钼锑抗比色法所测全磷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改进方法与扩散法测定全氮含量回归方程为:Y(扩散法-N)=0.978X(流动分析仪-N)+0.502(r~2=0.9755,P<0.01),两种方法所测全氮呈极显著性相关。改进方法与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全磷含量回归方程Y(钼锑抗比色法-P)=0.985X(流动分析仪-P)+0.035(r~2=0.9835,P<0.01),两种方法所测全磷呈极显著性相关。流动分析仪测定植物全氮、全磷含量的改进方法加标回收率分别在98.23%~100.68%、98.67%~99.11%之间,3个样品重复测定4次全氮、全磷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6%。流动分析仪同时测定全氮、全磷含量的改进方法操作简捷,精密度与准确性高,试剂用量少,检测效率高,适用于大批量植物的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分析仪 植物 全氮 全磷 方法改进
下载PDF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对土壤全氮及全磷时空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汪佳 黄高宝 +1 位作者 李玲玲 方彦杰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9,共8页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全生育期玉米露地平作、半膜平作、全膜平作及全膜双垄沟播处理下0~200cm土层全氮与全磷的含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7~8月玉米全膜处理下40~60cm土层氮吸收最强,全生育期全膜双垄沟播处理对110cm以下土层氮影响...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全生育期玉米露地平作、半膜平作、全膜平作及全膜双垄沟播处理下0~200cm土层全氮与全磷的含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7~8月玉米全膜处理下40~60cm土层氮吸收最强,全生育期全膜双垄沟播处理对110cm以下土层氮影响最大;全膜双垄沟播处理全生育期20~40cm处全磷含量下降幅度为0.255g·kg-1,显著大于其他处理;110~140cm土层各处理全磷含量随生育期推进呈无规律缓慢下降,下降幅度以全膜双垄沟播处理最高(0.152g·kg-1);全氮全磷的空间变化均呈"S"型趋势,7~8月覆膜处理玉米根系对中层氮、磷素的吸收层次较露地处理深20~40cm;全生育期全膜双垄沟播处理0~60cm土层的氮吸收比最高,处理间0~60cm土层的磷吸收比差异不显著;覆膜处理有利于玉米根系下扎,全膜双垄沟播处理对深层养分的吸收能力最强,不同覆膜方式对玉米0~60cm磷素的吸收比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全膜双垄沟播 全氮 全磷 时空变化
下载PDF
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氮磷的净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69
19
作者 方焰星 何池全 +5 位作者 梁霞 金海 马志飞 詹跃武 张亚克 张绚璇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6-40,共5页
为了研究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以金边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香菇草(Hydrocotyle vulgar-is)、穗状狐尾藻(Myrtophllum spicatum)、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眼子菜(Potamogeton distinctus)共5种水生植物为研... 为了研究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以金边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香菇草(Hydrocotyle vulgar-is)、穗状狐尾藻(Myrtophllum spicatum)、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眼子菜(Potamogeton distinctus)共5种水生植物为研究对象,在人工气候室中,利用水培法研究了其对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具有很好的净化效果,可以作为净水植物;其中,金边石菖蒲和香菇草的去氮效果较好,金鱼藻、穗状狐尾藻和香菇草对磷的去除效果非常好;经过7周的试验后,金边石菖蒲、香菇草、穗状狐尾藻、金鱼藻和眼子菜对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6.22%、91.13%、79.69%、83.17%和65.51%;对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87.94%、92.09%、92.61%、95.20%和85.87%;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磷的去除效果比氮好,速度也比较快,可以把这几种水生植物作为人工湿地的首选植物,本研究能为人工湿地植物选择和降低污染水体营养盐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总磷 总氮 净化效果
下载PDF
污水处理厂氮排放特征 被引量:20
20
作者 赵银慧 李莉娜 +1 位作者 景立新 唐桂刚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61,共4页
为了更好地掌握污水处理厂运行和排放情况,在全国南方、北方分别选取3个省共11个城市122家污水处理厂,于2013年8—10月进行了专项监测。结果表明:75.4%的污水处理厂氨氮出水质量浓度小于2 mg/L,氨氮平均去除率达90.2%,但总氮的平均去除... 为了更好地掌握污水处理厂运行和排放情况,在全国南方、北方分别选取3个省共11个城市122家污水处理厂,于2013年8—10月进行了专项监测。结果表明:75.4%的污水处理厂氨氮出水质量浓度小于2 mg/L,氨氮平均去除率达90.2%,但总氮的平均去除率仅为55.5%,污水处理厂排水中仍存在较多非氨氮形态的氮污染进入环境。氨氮排放达标的污水处理厂中,有约20%的总氮排放未达标。65.5%的污水处理厂出水氨氮占总氮的比例低于10%,而84.4%的污水处理厂进水中氨氮占总氮的比例高于50%。总氮是影响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的主要污染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氨氮 总氮 排放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