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ansformation of Upland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L.) with gfp Gene as a Visual Marker 被引量:5
1
作者 JIN Shang-xia LIU Guan-ze +2 位作者 ZHU Hua-guo YANG Xi-yan ZHANG Xian-lo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SCD 2012年第6期910-919,共10页
The green-fluorescent protein (gfp) gene was evaluated as a screening marker during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L.) transforming and plant regeneration. High expression of GFP (green-fluorescent protein) was obse... The green-fluorescent protein (gfp) gene was evaluated as a screening marker during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L.) transforming and plant regeneration. High expression of GFP (green-fluorescent protein) was observed in transgenic cells as early as 42 h after co-culture with Agrobacterium. Most of the stable transformation events were detected in the cells of primary vascular tissue. GFP transient expression could be detected on all the explants after co-culturing for 4 d, however, the highest GFP stable expression was recorded when the explants were co-cultured for 3 d. We believe the transient and stable expression of a foreign gene in genetic transformation were two relative but different events, because high transient expression did not surely lead to high stable transformation.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of in vitro culture, transgenic and non-transgenic calli exhibited different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on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High concentration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PGRs) was efficient for somatic embryogenesis of the transgenic calli, which means that the transgenic calli need relatively higher dose of hormone for further growth and somatic embryogenesis than non-transgenic ones. Strong GFP-expression was observed in leaf, stem, petioles, floral tissues, and seedlings of T~ progeny. Segregation ratios of eight transgenic lines were scored for expression of GFP in the T~ progeny that providing further evidence of stable transformation. These results proved that GFP is a powerful reporter gene for protocol optimization, selection, and monitioring in whole transformation ev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OBACTERIUM cotton green-fluorescent protein (gfp) gene transformation plant regeneration
下载PDF
药用植物遗传转化和基因编辑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云罗 吴迎梅 +2 位作者 刘义飞 胡志刚 苟君波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2-253,共12页
植物遗传转化和基因编辑技术是后基因组时代研究基因功能的重要手段。植物遗传转化从最初依赖组织培养的方式发展到了不依赖组织培养的直接转化方式;基因编辑技术从需要剪切特定基因片段再修复的第1阶段编辑技术,发展到了无需剪切即可... 植物遗传转化和基因编辑技术是后基因组时代研究基因功能的重要手段。植物遗传转化从最初依赖组织培养的方式发展到了不依赖组织培养的直接转化方式;基因编辑技术从需要剪切特定基因片段再修复的第1阶段编辑技术,发展到了无需剪切即可在特定部位精确替换碱基或精确插入、删除片段以及大片段的第3阶段编辑技术,两种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推动着植物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本文综述了植物遗传转化方法与基因编辑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它们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并对药用植物遗传转化新方法和基因编辑技术的建立进行了展望,旨在为药用植物的基因功能和分子育种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遗传转化 基因编辑
下载PDF
纳米材料介导植物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杨得民 曹婷婷 +1 位作者 吕敏 陈楠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2024年第1期120-128,共9页
植物遗传转化对于改善农作物的性状,培育高产、优质、多抗性的新品种,从而降低农药和肥料的使用量等至关重要.传统的遗传转化方法存在着诸多局限性,如物种的不普适性,植物组织易被破坏,成本高、耗时长和转化效率低等.近几年,纳米材料介... 植物遗传转化对于改善农作物的性状,培育高产、优质、多抗性的新品种,从而降低农药和肥料的使用量等至关重要.传统的遗传转化方法存在着诸多局限性,如物种的不普适性,植物组织易被破坏,成本高、耗时长和转化效率低等.近几年,纳米材料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策略逐渐被研究和尝试,并显示出了不受物种限制、生物相容性良好和操作简单等一系列优势.文章对常用的传统遗传转化方法进行了总结,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多种纳米材料在植物遗传转化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并讨论和展望了纳米材料在植物遗传转化应用领域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纳米基因载体 植物遗传转化 基因表达调控
下载PDF
地被菊‘紫妍’IPT基因遗传转化体系研究
4
作者 高松 《山西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7-10,共4页
本研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IPT基因转入到地被菊‘紫妍’中,并确立了最优遗传转化体系。具体操作为:将地被菊‘紫妍’的叶片在无菌条件下剪成0.5 cm×0.5 cm的小叶,在MS+6-BA 2.0 mg/L+NAA 1.0 mg/L培养基上预培养2 d,置于OD 600浓度... 本研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IPT基因转入到地被菊‘紫妍’中,并确立了最优遗传转化体系。具体操作为:将地被菊‘紫妍’的叶片在无菌条件下剪成0.5 cm×0.5 cm的小叶,在MS+6-BA 2.0 mg/L+NAA 1.0 mg/L培养基上预培养2 d,置于OD 600浓度为0.5的农杆菌菌液中侵染3 min,之后接种到共培养基(同预培养基)中,在28℃培养箱中暗培养36 h。再接种到Hyg浓度为3 mg/L、头孢浓度为500 mg/L的培养基(同预培养基)上诱导叶片分化和脱菌,待抗性愈伤组织分化出不定芽后,切下长约1.5 cm的不定芽,接种到1/2 MS+NAA 0.2 mg/L+Hyg 14 mg/L的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利用该体系对地被菊‘紫妍’叶片进行转化,可获得生根且长势良好的抗性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被菊‘紫妍’ IPT基因 遗传转化 抗性植株
下载PDF
Production of Transgenic Plants:More, Better, and Faster
5
作者 J. Layton L. Gilbertson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73-273,共1页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transgenic plants have moved from being solely laboratory vehicles for basic research work to providing new varieties grown on large areas throughout the world. A number of
关键词 土豆 小麦 玉米 产量 种植
下载PDF
湟水河西宁段水体和沉积物中氮素转化关键过程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尚韵依 李治龙 +1 位作者 孙立宇 陈倩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2-104,共13页
于丰水期(2018年7月)和枯水期(2019年4月)分别在湟水河西宁段典型断面采集水体和沉积物样品共58个,枯水期同时采集污水处理厂出水样6个。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12种氮转化功能基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湟水河平均总氮浓度为3.06... 于丰水期(2018年7月)和枯水期(2019年4月)分别在湟水河西宁段典型断面采集水体和沉积物样品共58个,枯水期同时采集污水处理厂出水样6个。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12种氮转化功能基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湟水河平均总氮浓度为3.06±1.23(1.308~6.51)mg/L。水体和沉积物中相对丰度较高的氮转化功能基因是narG,nirS和nosZ。氮转化功能基因的丰度和组成在沉积物中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在水体中无明显季节差异。关键氮素转化过程是反硝化,对水体和沉积物氮素的去除贡献率分别为88%和98%。水体氮素转化主要受pH值、总氮及NO_(3)^(-)-N调控,其中,氨氧化与NO_(3)^(-)-N浓度负相关,反硝化与pH负相关。沉积物氮素转化与水体氮素浓度、沉积物pH值、总氮、总磷和有机碳等相关,其中,氨氧化与水体氮素浓度负相关,而反硝化主要受沉积物性质影响。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排放会显著降低水体中AOA-amoA,CMX-amoA,nirS,nxrB,napA,narG和hzsA等基因的丰度,增加nrfA基因的丰度,使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硝化和完全硝化等过程受到抑制,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DNRA)对水体氮素去除的贡献提高。受影响河段沉积物中,AOA-amoA,nxrB和CMX-amoA等基因丰度显著降低,硝化和完全硝化过程受到抑制。研究结果可为湟水河西宁段氮素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转化功能基因 氮素转化过程 污水处理厂 湟水河 影响因素
下载PDF
Regeneration of foreign genes co-transformed plants of Medicago sativa L by Agrobacterium rhizogenes 被引量:1
7
作者 吕德扬 曹学远 +1 位作者 唐顺学 田霞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00年第4期387-394,共8页
Gene encoding sulphur amino acid-rich protein (HNP) and rol genes were transferred into Medicago sativa L (alfalfa) mediated by Agrobacterium tumafeciens. Regeneration of trans-genie plants was induced successfully fr... Gene encoding sulphur amino acid-rich protein (HNP) and rol genes were transferred into Medicago sativa L (alfalfa) mediated by Agrobacterium tumafeciens. Regeneration of trans-genie plants was induced successfully from hairy root tissue of cotyledon in alfalfa. Cotyledon tissues were an ideally transformed recipient. 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age of hairy roots and embryogenesis frequency in alfalfa. Production of co-transformed plants with greater yield and super quality was important for development of new alfalfa varie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ICAGO SALIVA HNP gene ROL geneS co-transformed plant.
原文传递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Bt(cryIA)基因导入大豆 被引量:23
8
作者 周思军 李希臣 +2 位作者 刘昭军 刘丽艳 杨庆凯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7-162,F003,共7页
采用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转化系统成功地将Bt基因 (cryIA)导入大豆。从发芽 5 - 7天的大豆无菌苗切取子叶节外植体 ,经农杆菌感染和共培养后 ,在选择培养基上 4周左右出现抗性不定芽。将不定芽转移到芽伸长培养基上 ,4 - 6周后再生... 采用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转化系统成功地将Bt基因 (cryIA)导入大豆。从发芽 5 - 7天的大豆无菌苗切取子叶节外植体 ,经农杆菌感染和共培养后 ,在选择培养基上 4周左右出现抗性不定芽。将不定芽转移到芽伸长培养基上 ,4 - 6周后再生苗长至 2 .5 - 3cm高。再将再生苗切下转入生根培养基 ,2周左右生根。生根后的再生植株经逐步锻炼移入盆中 ,所有植株均能正常开花结荚。在移栽成活的 8株T0 植株中有 7株PCR检测呈阳性反应 ;在 7个T1株系中有 4个株系存在PCR阳性植株。取 4个稳定遗传的T1代株系内的阳性植株的叶片提取DNA ,用地高辛标记的Bt基因探针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 ,结果 4个株系均呈现阳性 ,证明Bt基因已整合到受体大豆的基因组内并能传递给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转基因植株 BT基因 转化 农杆菌介导法
下载PDF
利用转基因技术进行植物遗传改良 被引量:44
9
作者 侯文胜 郭三堆 路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0-15,共6页
生物技术的发展为植物遗传改良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论述了转基因技术在植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及其与传统育种方法的关系。
关键词 基因转化 转基因植物 植物育种 基因表达 遗传改良
下载PDF
植物转基因技术和方法概述 被引量:16
10
作者 高俊山 林毅 +1 位作者 叶兴国 马传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5期802-805,共4页
从技术原理和方法进展着手 ,综述了植物转基因的不同方法。植物基因转化方法主要包括载体介导的转化和直接基因转移 ,着重阐述了植物转基因方法的机制以及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应用实例和进展 ;比较了相互的优缺点。相比之下 ,农杆菌介... 从技术原理和方法进展着手 ,综述了植物转基因的不同方法。植物基因转化方法主要包括载体介导的转化和直接基因转移 ,着重阐述了植物转基因方法的机制以及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应用实例和进展 ;比较了相互的优缺点。相比之下 ,农杆菌介导方法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转基因 载体介导法 直接导入法
下载PDF
棉花外源基因导入及转基因再生植株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俊侠 齐宏力 +4 位作者 焦改丽 陈志贤 南殿杰 杨苏龙 史俊东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89-192,共4页
用5~6d的棉花无菌苗下胚轴切段与农杆菌共培,菌株质粒中Gus基因为标记基因,NPTⅡ基因为选择基因。在含0.1mg·L-12,4-D和0.1mg·L-1KT的MS培养基上共培48h,转移到添加头孢霉素500... 用5~6d的棉花无菌苗下胚轴切段与农杆菌共培,菌株质粒中Gus基因为标记基因,NPTⅡ基因为选择基因。在含0.1mg·L-12,4-D和0.1mg·L-1KT的MS培养基上共培48h,转移到添加头孢霉素500mg·L-1,卡那霉素50mg·L-1的MS培养基中诱导和筛选抗性愈伤组织,70~80d时,进行GUS检测,选择GUS阳性愈伤组织,经体细胞分化生成转基因再生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农杆菌 基因转化 再生植株 GUS基因
下载PDF
关键因子对棉花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导入外源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宝平 赵俊侠 +5 位作者 石跃进 郭三堆 桑瑜 齐宏立 焦改丽 陈志贤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0-84,共5页
用 5~ 6d的棉花无菌苗下胚轴切段与农杆菌共培,将 Bt基因和 tfdA基因导入棉花。菌株质 植中 GUS基因为标记基因, NPT Ⅱ基因为选择基因。在含有 0. mg/L 2, 4-D和 0. 1mg/L KT的 MS 培养基上共... 用 5~ 6d的棉花无菌苗下胚轴切段与农杆菌共培,将 Bt基因和 tfdA基因导入棉花。菌株质 植中 GUS基因为标记基因, NPT Ⅱ基因为选择基因。在含有 0. mg/L 2, 4-D和 0. 1mg/L KT的 MS 培养基上共培 48 h,转移到添加头孢霉素 500 mg/L、卡那霉素 50 mg/L培养基中诱导和筛选抗性愈 伤组织。70~80d时,进行GUS检测,选择GUS阳性愈伤组织,经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形成转基因再 生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农杆菌介导 基因转化 再生植株 GUS基因
下载PDF
冰草种间杂种蒙农杂种组织培养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4
13
作者 霍秀文 魏建华 +2 位作者 徐春波 米福贵 云锦凤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42-647,共6页
以冰草属(AgropyronGaertn.)中的1个优质种间杂种——“蒙农杂种”冰草(A.cristatumA.desertorumcv.‘Mengnong’)为材料,以幼穗为外植体,建立了组织培养再生与遗传转化体系。试验中所用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改良MS+2,4-D2.0~3.0mg&#... 以冰草属(AgropyronGaertn.)中的1个优质种间杂种——“蒙农杂种”冰草(A.cristatumA.desertorumcv.‘Mengnong’)为材料,以幼穗为外植体,建立了组织培养再生与遗传转化体系。试验中所用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改良MS+2,4-D2.0~3.0mg·L-1,愈伤组织诱导率平均为83.4%;分化培养基为MS(无附加成分),分化率达59.6%;在1/2MS培养基上生根后得到完整小植株。在此基础上,以抗除草剂基因bar为目标基因,用基因枪法转化幼穗诱导的愈伤组织,并对再生植株进行PCR和Southern鉴定,以及在含除草剂(0.5mg·L-1的Glufosinate)培养基中可正常生长的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受体基因组DNA中,转化率为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 冰草 种间杂种 蒙农杂种 组织培养 植株再生 遗传转化体系 幼穗 培养基
下载PDF
植物多基因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别晓敏 佘茂云 +4 位作者 杜丽璞 林志珊 殷桂香 徐惠君 叶兴国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10年第6期18-23,共6页
随着植物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植物遗传改良手段不断创新。在植物转基因方面,单个目的基因的转化已经不足以满足植物改良的需要,尤其是对一些代谢途径或数量性状的遗传修饰,多基因转化研究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以烟草、水... 随着植物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植物遗传改良手段不断创新。在植物转基因方面,单个目的基因的转化已经不足以满足植物改良的需要,尤其是对一些代谢途径或数量性状的遗传修饰,多基因转化研究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以烟草、水稻、玉米等几种高等植物为例,概述了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和基因枪介导法开展多基因转化的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可为小麦等主要农作物多基因转化提供参考,促进转基因作物新品种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多基因转化 农杆菌 基因枪
下载PDF
植物遗传转化新技术和新方法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陈英 黄敏仁 王明庥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4-98,共5页
目前通过遗传转化技术获得了许多植物的转基因植株,一些重要农作物转基因新品种已进入产业化阶段,展现出极好的应用前景。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如何提高遗传转化效率和转基因安全性等方面,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不断出现并得到应用,如... 目前通过遗传转化技术获得了许多植物的转基因植株,一些重要农作物转基因新品种已进入产业化阶段,展现出极好的应用前景。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如何提高遗传转化效率和转基因安全性等方面,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不断出现并得到应用,如胚状体再生系统、叶绿体转化系统、超声波辅助农杆菌介导法、位点特异重组MATvector系统、正选择系统以及新的转基因分子检测方法,使遗传转化技术向高效、安全方向发展,新一代的转基因植物也将会更适应人们和生态环境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基因工程 遗传转化效率 转基因安全性 遗传转化技术 植物遗传转化 转基因植株 vector 再生系统 产业化阶段 转基因植物
下载PDF
结球甘蓝的离体再生及基因转化条件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佘建明 蔡小宁 +5 位作者 朱祯 徐鹤林 朱卫民 吴敬音 王爱民 丁万霞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6-9,共4页
以结球甘蓝鸡心23、晨光51号两个自交不亲和系种子的无菌苗的下胚轴为外植体材料,在附加1mg/lBA、1mg/lZT、0.05mg/lNAA或2mg/lZT、0.05mg/lNAA的稍作修改的MS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发... 以结球甘蓝鸡心23、晨光51号两个自交不亲和系种子的无菌苗的下胚轴为外植体材料,在附加1mg/lBA、1mg/lZT、0.05mg/lNAA或2mg/lZT、0.05mg/lNAA的稍作修改的MS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发生,不定芽诱导频率分别为86.4%、100%和86.3%、40.6%。头孢霉素有抑制结球甘蓝下胚轴诱导不定芽的作用,羧苄青霉素则能保持原有的不定芽诱导频率。卡那霉素在诱导不定芽的过程中,有完全抑制其发生的作用,而在不定芽和幼苗生长阶段则有筛选作用。卡那霉素敏感性测定结果,10mg/l卡那霉素为适宜的选择浓度。以下胚轴的切段为受体,应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pTI)和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NPTII)重组质粒导入结球甘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球甘蓝 再生植株 基因转化 农杆菌
下载PDF
DREB1A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23
17
作者 李杰 李晶 +4 位作者 朱延明 张晶 代翠红 纪巍 才华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99-204,共6页
以 p Bch质粒为基础 ,构建了分别由 35 s启动子、 rd2 9A启动子调控的 DREB1A基因双子叶植物表达载体p BD35 s、p BD2 9A,其植物选择标记为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 (N PT ) ,适用于双子叶植物的遗传转化。以 p CU质粒为基础 ,构建了分别由... 以 p Bch质粒为基础 ,构建了分别由 35 s启动子、 rd2 9A启动子调控的 DREB1A基因双子叶植物表达载体p BD35 s、p BD2 9A,其植物选择标记为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 (N PT ) ,适用于双子叶植物的遗传转化。以 p CU质粒为基础 ,构建了分别由 E12启动子、 rd2 9A启动子调控的 DREB1A基因单子叶植物表达载体 p CDE12、p CD2 9A,其植物选择标记为乙酰 Co A转移酶基因 (bar) ,适用于单子叶植物的遗传转化。并分别通过三亲本杂交法和冻融法将重组质粒导入根癌农杆菌 L BA4 4 0 4中 ,为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EBlA基因 植物表达载体 基因构建 生长发育 水分胁迫 植株表现
下载PDF
一个含LoxP-FRT重组酶位点及易于操作的植物表达双元载体pYBA100 被引量:3
18
作者 闫晓红 王慧 +4 位作者 叶艳英 曾钢 马荣才 米福贵 姚磊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1-379,共9页
在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中,常常需要用到植物表达双元载体。为便于基因工程操作并能在获得转基因植物后方便将标记基因删除,我们构建了植物表达双元载体pYBA100,以满足用于生产安全转基因植物的需要。... 在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中,常常需要用到植物表达双元载体。为便于基因工程操作并能在获得转基因植物后方便将标记基因删除,我们构建了植物表达双元载体pYBA100,以满足用于生产安全转基因植物的需要。本研究通过融合PCR方法,尽可能去除所有非必需的序列,将pYBA载体最小化。pYBA载体在大肠杆菌中为多拷贝,骨架为3.69kb。我们构建的含NptⅡ植物筛选标记基因的载体pYBA100仅为5.37kb,多克隆位点为22个,方便基因工程操作。载体pYBA100的T-DNA植物筛选基因表达框两侧预留有LoxP-FRT融合位点,方便在获得转基因植物后通过Cre或FLP重组酶将植物筛选标记基因删除。pYBA100载体能于大肠杆菌和农杆菌中自我复制,并成功转化了拟南芥,符合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转基因要求。离体删除实验结果证明,载体pYBA100能经Cre重组酶删除植物标记基因表达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xP-FRT融合位点 植物表达双元载体 农杆菌介导 植物遗传转化 标记基因删除
下载PDF
赤霉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红民 贾敬芬 梅兴国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52-555,共4页
过去 1 0年中 ,由于基因克隆、遗传转化等分子生物学方法与技术的应用 ,对赤霉菌中赤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的克隆、鉴定、异源表达及其表达调控等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现从赤霉菌的转化系统、赤霉素生物合成基因克隆。
关键词 赤霉菌 分子生物学 植物激素 基因克隆 生物合成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高等植物基因转化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石泉 余沛涛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21,共6页
简述了近年来农杆菌转化的基本原理和载体系统的进展 ,同时着重阐述了不同属性农杆菌、不同植物基因型和外植体、不同再生植株的细胞起源、不同培养方法、不同药物选择以及在叶绿体与细胞核中转化等因素影响农杆菌介导高等植物基因转化 ... 简述了近年来农杆菌转化的基本原理和载体系统的进展 ,同时着重阐述了不同属性农杆菌、不同植物基因型和外植体、不同再生植株的细胞起源、不同培养方法、不同药物选择以及在叶绿体与细胞核中转化等因素影响农杆菌介导高等植物基因转化 ,以及这个研究课题的进展现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杆菌 高等植物 基因转化 影响因素 转基因技术 农产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