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rmodynamic Consistency of Plate and Shell Mathematical Models in the Context of Classical and Non-Classical Continuum Mechanics and a Thermodynamically Consistent New Thermoelastic Formulation 被引量:3
1
作者 Karan S. Surana Sri Sai Charan Mathi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2020年第2期167-220,共54页
Inclusion of dissipation and memory mechanisms, non-classical elasticity and thermal effects in the currently used plate/shell mathematical models require that we establish if these mathematical models can be derived ... Inclusion of dissipation and memory mechanisms, non-classical elasticity and thermal effects in the currently used plate/shell mathematical models require that we establish if these mathematical models can be derived using the conservation and balance laws of continuum mechanic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corresponding kinematic assumptions. This is referred to as thermodynamic consistency of the mathematical models. Thermodynamic consistency ensures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dur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deformation. When the mathematical models are thermodynamically consistent,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facilitates consistent derivations of constitutive theories in the presence of dissipation and memory mechanisms. This is the main motivation for the work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n the currently used mathematical models for plates/shells based on the assumed kinematic relations, energy functional is constructed over the volume consisting of kinetic energy, strain energy and the potential energy of the loads. The Euler’s equations derived from the first variation of the energy functional for arbitrary length when set to zero yield the mathematical model(s) for the deforming plates/shells. Alternatively, principle of virtual work can also be used to derive the same mathematical model(s). For linear elastic reversible deformation physics with small deformation and small strain, these two approaches, based on energy functional and the principle of virtual work, yield the same mathematical models. These mathematical models hold for reversible mechanical deformation.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whether the currently used plate/shell mathematical models with the corresponding kinematic assumptions can be derived using the conservation and balance laws of classical or non-classical continuum mechanics. The mathematical models based on Kirchhoff hypothesis (classical plate theory, CPT) and first order shear deformation theory (FSDT) that are representative of most mathematical models for plates/shells a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for their thermodynamic consistency. This is followed by the details of a general and higher order thermodynamically consistent plate/shell thermoelastic mathematical model that is free of a priori consideration of kinematic assumptions and remains valid for very thin as well as thick plates/shells with comprehensive nonlinear constitutive theories based on integrity. Model problem studies are presented for small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linear elastic plates in the absence of thermal effects an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CPT and FSDT mathematical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te and shell Mathematical models Energy Functional Thermodynamic Consistency Classical Continuum Mechanics Non-Classical Continuum Mechanics Internal Rotations Cosserat Rotations Principle of Virtual Work
下载PDF
Analysis of Error Caused by Replacing Spherical Shell with an Elastic Plate Model in Studying Bending Deformation of the Lithosphere
2
作者 Wu Hongling Institute of Geomechanics,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Wang Ren Center for Geodynamics Research,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2期3-7,共5页
To study the bending deformation of the lithosphere, the simplification of replacing a spherical shell by a plate model is usually made. Based on the differential equations for the bending of plates and shallow spheri... To study the bending deformation of the lithosphere, the simplification of replacing a spherical shell by a plate model is usually made. Based on the differential equations for the bending of plates and shallow spherical shells, an expression for the error caused by such a simplification is derived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 of model sizes on the error is discussed. It is proved that if we replace the shallow spherical shell by a plate model to solve the bending deformation of lithospheric plate, a large error will be caused. In contrast, if we use a plate on an elastic foundation instead, an approximate solution closer to that of spherical shell can be obtained. In such a way, the error can be reduced effectively and the actual geological condition can be modeled more clos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te model spherical shell model earth curvature bending deformation of lithosphere.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斜拉桥基准模型参数修正方法
3
作者 马海英 邱媛 +2 位作者 夏烨 赖明辉 李清岭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105,共11页
健康监测对于斜拉桥结构全寿命的安全使用十分重要,而使用传感器采集斜拉桥数据进行健康监测存在盲区.结合Benchmark模型对桥梁结构进行监测,能够在给定状态下,比较和评价不同的健康监测方法标准,对桥梁的设计、运营以及管养等方面有重... 健康监测对于斜拉桥结构全寿命的安全使用十分重要,而使用传感器采集斜拉桥数据进行健康监测存在盲区.结合Benchmark模型对桥梁结构进行监测,能够在给定状态下,比较和评价不同的健康监测方法标准,对桥梁的设计、运营以及管养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背景工程,提出用于斜拉桥结构健康监测的基准模型.首先,使用Matlab建立斜拉桥的鱼骨梁简化有限元模型,并建立斜拉桥的板壳单元精细模型,作为简化补充模型和模态矫正模型;其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建模过程中的待修正参数进行斜拉桥动力特性参数的显著性分析;最后,基于遗传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修正,提出了动态自适应技术和并列选择的方法优化遗传算法结构,干涉遗传选择过程,并赋予初始种群更高的离散性,与调用GA函数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修正进行比较,验证了改进后的遗传算法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模态参数误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基准模型 鱼骨梁模型 板壳单元模型 健康监测 改进遗传算法
下载PDF
地铁B型车不锈钢点焊车体有限元建模方法对比分析
4
作者 卢耀辉 李腾宇 +2 位作者 张志强 史潇博 刘贝尔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1-5,12,共6页
以某B型不锈钢地铁车体为对象,研究建模方法对车体有限元分析的影响,包括静强度、刚度和模态分析。首先采用CAD建模软件建立了车体的精细几何模型,然后基于厚度叠加原理,建立了无点焊等效厚度的车体板壳模型,同时建立了采用CWELD焊点单... 以某B型不锈钢地铁车体为对象,研究建模方法对车体有限元分析的影响,包括静强度、刚度和模态分析。首先采用CAD建模软件建立了车体的精细几何模型,然后基于厚度叠加原理,建立了无点焊等效厚度的车体板壳模型,同时建立了采用CWELD焊点单元精确模拟点焊的车体板壳模型。在此基础上,依据BS EN 12663-1:2010标准,确定了车体强度评价载荷工况,对比分析了两种建模方法的有限元分析结果,验证了简化建模方法的有效性。对两种模型车体理行计算,模态分析结果表明,有点焊模型模态频率较高,刚度结果表明有点焊模型刚度较大,静强度结果表明有点焊模型强度较高。采用等厚度叠加原理的车体建模计算结果偏于保守,在工程设计和分析中采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车体 CWELD单元 车体建模 有限元分析 板壳单元
下载PDF
铝合金甲虫板-杆组合网壳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5
作者 袁良健 郑腾腾 +2 位作者 赵才其 徐云 杨朔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676-681,共6页
为了提高传统铝合金单层网壳的力学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甲虫板与铝合金单层网壳可靠连接的新型铝合金甲虫板-杆组合网壳结构。基于三明治夹芯板理论和等效板理论建立了甲虫板的等效模型,并通过有限元模型进行了验证。使用Abaqus软件建... 为了提高传统铝合金单层网壳的力学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甲虫板与铝合金单层网壳可靠连接的新型铝合金甲虫板-杆组合网壳结构。基于三明治夹芯板理论和等效板理论建立了甲虫板的等效模型,并通过有限元模型进行了验证。使用Abaqus软件建立了甲虫板-杆组合网壳、蜂窝板-杆组合网壳和无板单层网壳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分析了三种网壳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等效板模型的误差在5%左右,而三明治夹芯板模型的误差过大。在三种网壳的动力性能对比分析中,甲虫板-杆组合网壳的自振频率最大,前5阶振型最好。在地震力的作用下,甲虫板-杆组合网壳的位移时程曲线中的最大位移最小,甲虫板-杆组合网壳的抗震性能优于其余两种网壳,且两种组合网壳的抗震性能优于无板单层网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虫板 铝合金组合网壳 等效模型 抗震性能
下载PDF
用于有限元分析的板壳模型的特征造型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晓东 余晓容 +1 位作者 赵建 申长雨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58,共4页
为满足板壳结构有限元分析的需要,将板壳结构特征化,以平面特征和曲面特征表示几何特性,以网格特征表示离散特性,厚度、载荷和约束特征表示计算特性,从而形成了造型和有限元网格划分一体化的板壳模型特征造型方案。
关键词 有限元 板壳模型 特征造型 特征设计
下载PDF
球片一次下料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柳忠彬 贺元成 +1 位作者 胡光中 兰芳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3-125,共3页
通过建立球片数据模型,总结出一种较为新颖的球壳板展开方法,以建立成型球片与原料钢板之间的对应关系。该方法设计简单,制作方便,且精样板精度高,实用性强。
关键词 球片 展开 模型
下载PDF
梁格法计算双室箱梁剪力滞效应的精度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应龙 蔺鹏臻 孙理想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32-338,378,共7页
为研究梁格法计算双室箱梁剪力滞效应的精度,采用梁格法建立单箱双室简支箱梁的梁格分析模型,研究了单箱双室箱梁在竖向集中力以及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曲效应。采用有机玻璃模型进行实测研究,并建立基于板壳有限元的数值计算模型。将梁... 为研究梁格法计算双室箱梁剪力滞效应的精度,采用梁格法建立单箱双室简支箱梁的梁格分析模型,研究了单箱双室箱梁在竖向集中力以及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曲效应。采用有机玻璃模型进行实测研究,并建立基于板壳有限元的数值计算模型。将梁格解的剪力滞系数与板壳数值解、实验实测的剪力滞系数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主要有:1采用梁格法计算单箱双室箱梁的剪力滞效应时,横截面的剪力滞系数呈台阶状分布,由于台阶数量过少,使得梁格法很难真实反映单箱双室箱梁的剪力滞效应;2集中荷载作用下,梁格法计算的峰值剪力滞系数偏小,跨中顶板截面与实验值最大相差10.5%;3均布荷载作用下,梁格解与板壳数值解的剪力滞系数在跨中顶板截面最大相差20.7%,峰值剪力滞系数的最大差率为-12.9%,且随着宽跨比的减小,梁格解的剪力滞系数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力-柔性梁格法 单箱双室箱梁 板壳有限元 模型实验
下载PDF
相似理论及其在板壳屈曲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邢心魁 丁家玮 +1 位作者 于伟 朱万旭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0期12796-12803,共8页
因受试验设备、场地和经济等条件的影响,对大型板壳结构开展原型结构屈曲试验比较困难。因此,利用相似理论进行缩尺模型设计,对于大型板壳屈曲模型试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相似理论的发展和主要内容进行回顾,并对主要的屈曲相似... 因受试验设备、场地和经济等条件的影响,对大型板壳结构开展原型结构屈曲试验比较困难。因此,利用相似理论进行缩尺模型设计,对于大型板壳屈曲模型试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相似理论的发展和主要内容进行回顾,并对主要的屈曲相似分析方法,包括量纲分析法、控制方程法和能量法的原理及特点进行了介绍与比较。其次,根据方法的不同,对板壳屈曲相似分析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与评述。量纲分析法是最早也是目前仍应用于板壳结构屈曲相似理论研究的一种方法。基于板壳屈曲控制方程和方程解的相似变换方法应用较为广泛,其相似条件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着重介绍了基于结构体系总能量的相似分析法,该方法已应用于含缺陷加筋板壳的屈曲相似分析,并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最后,讨论了相似理论在板壳屈曲研究中面临的问题和难点,并展望了需要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壳结构 缩尺模型 相似原理 屈曲分析
下载PDF
基于软件工程的层壳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建模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再玲 韩承双 牛忠荣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32-36,共5页
对于非线性复合材料层合板壳的有限元分析,关键在于如何根据结构分析的特点构造其数学模型。按一次板壳理论,以四边形四节点单元为例,介绍了其数学建模的过程与方法,导出了层合板壳有限元分析模型,并给出了基于软件工程的计算机逻辑模型。
关键词 软件工程 数学建模 层合板壳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板壳模型在整体现浇板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涛 龚勇 《交通科技》 2012年第5期36-38,共3页
为了研究板壳模型在整体现浇板桥设计中的应用,通过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建立板壳模型,计算得出相对于等效梁格法更为精确,更为接近实际情况的结果。并根据提取板单元的纵横向弯矩以及主弯矩进行配筋设计。板壳模型的计算结果... 为了研究板壳模型在整体现浇板桥设计中的应用,通过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建立板壳模型,计算得出相对于等效梁格法更为精确,更为接近实际情况的结果。并根据提取板单元的纵横向弯矩以及主弯矩进行配筋设计。板壳模型的计算结果既包括了结构的整体受力效应,又包括了结构的局部受力效应,因此对计算结果要进行局部削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壳模型 整体现浇板桥 配筋设计 局部削峰
下载PDF
一类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的解析解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鸿庆 丁琦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68-1278,共11页
首先,利用共轭算子的性质,将张鸿庆等提出的求伴随算子对的方法推广到了求一类非线性(即部分非线性的)算子矩阵的伴随算子向量.其次,利用机械化的构造方法给出了求解一类非线性(即,部分非线性的,且以所有线性的为其特例)非齐次微分方程... 首先,利用共轭算子的性质,将张鸿庆等提出的求伴随算子对的方法推广到了求一类非线性(即部分非线性的)算子矩阵的伴随算子向量.其次,利用机械化的构造方法给出了求解一类非线性(即,部分非线性的,且以所有线性的为其特例)非齐次微分方程组的统一理论,即通过齐次化和三角化求得恰当的变换,从而将原方程组化为较简单的形式,一般为对角化的.最后利用该方法求得了一些弹性力学方程组的解析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BD模 部分非线性 伴随 共轭 板壳
下载PDF
高压开关屏蔽罩普旋成形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冯晗 张建林 王振生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6,共4页
   通过对毛坯尺寸确定、模板设计、旋压参数选择、旋压机床等等几方面对屏蔽罩零件的普旋成形工艺进行讨论; 结合旋压成形试验过程, 制定出较理想的工艺方案, 试验验证该工艺完全适应屏蔽罩零件的成形加工,可作为旋压类似产品成形加...    通过对毛坯尺寸确定、模板设计、旋压参数选择、旋压机床等等几方面对屏蔽罩零件的普旋成形工艺进行讨论; 结合旋压成形试验过程, 制定出较理想的工艺方案, 试验验证该工艺完全适应屏蔽罩零件的成形加工,可作为旋压类似产品成形加工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形工艺 旋压机 屏蔽罩 成形加工 毛坯尺寸 旋压成形 机床 高压开关 参数选择 试验验证
下载PDF
用弹性平板代替球壳计算板块弯曲形变的误差分析
14
作者 武红岭 王仁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236-243,共8页
在岩石圈板块弯曲问题的研究中常常忽略地壳曲率,用平板代替球壳计算.本文从弹性扁球壳和薄板形变的基本方程入手,通过对典型问题的解析解,推导出作简化处理所引起误差的表达式,着重分析了区域的几何尺度和地基模量对误差的影响.... 在岩石圈板块弯曲问题的研究中常常忽略地壳曲率,用平板代替球壳计算.本文从弹性扁球壳和薄板形变的基本方程入手,通过对典型问题的解析解,推导出作简化处理所引起误差的表达式,着重分析了区域的几何尺度和地基模量对误差的影响.研究表明,用弹性平板模型取代球壳模型计算板块弯曲形变会引起较大的误差.但如果采用具有适当地基模量的弹性基础板,不但更符合地学实际,且能有效地改善误差状况,获得与用肩球壳计算弯曲问题接近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模型 球壳模型 地球曲率 板块弯曲形变 误差
下载PDF
水平煤层开采地表沉陷空间问题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麻凤海 王泳嘉 范学理 《中国矿业》 1994年第6期44-49,共6页
本文以板壳弯曲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考虑岩体实际层状分布的空间模型,称为空间压层模型。应用傅立叶积分变换,推导出了计算水平煤层开来的地表移动空间解析公式,同时,分析了岩层与地表移动规律。
关键词 地表沉陷 空间压层模型 三下采煤
下载PDF
采用板片构件的装配式木网壳结构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尧治 魏越 +1 位作者 葛荟斌 崔京兰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4-299,共6页
采用板片构件的装配式木网壳结构是一种以平面木板为主要构件的曲面网壳结构。平面木板构件通过数控切割技术加工得到,以其平滑的曲线轮廓塑造空间曲面造型。本文从构件、节点、布置形式方面阐明这类结构的设计理念,并通过具体的椭球形... 采用板片构件的装配式木网壳结构是一种以平面木板为主要构件的曲面网壳结构。平面木板构件通过数控切割技术加工得到,以其平滑的曲线轮廓塑造空间曲面造型。本文从构件、节点、布置形式方面阐明这类结构的设计理念,并通过具体的椭球形木网壳模型的设计与制作加以呈现。结果表明:采用板片构件的装配式木网壳结构具有加工精度高、节点设计简洁、施工装配化程度高、储运方便、造型优美等特点,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网壳结构 板片构件 装配式结构 木网壳模型设计与制作
下载PDF
泊松效应对组合梁斜拉桥混凝土板纵向开裂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夏飞 段宝山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8-72,共5页
为了研究泊松效应对组合梁斜拉桥混凝土板内力的影响,探究混凝土板纵向开裂的原因,以国内某主跨480m的组合梁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法分别建立全桥空间网格模型(未考虑泊松效应)和板壳单元模型(考虑泊松效应),从弹性理论的角度探... 为了研究泊松效应对组合梁斜拉桥混凝土板内力的影响,探究混凝土板纵向开裂的原因,以国内某主跨480m的组合梁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法分别建立全桥空间网格模型(未考虑泊松效应)和板壳单元模型(考虑泊松效应),从弹性理论的角度探索了组合梁混凝土板的泊松效应,计算辅助墩墩顶5个节段和主跨四分点5个节段混凝土顶板的横向应力和横向应变。计算结果表明:在辅助墩墩顶及主跨四分点处混凝土板的纵向压应力较大,2种模型的混凝土板横向应力也基本处于压应力状态;按照空间网格模型计算得到混凝土板的横向应变基本为压应变,而按板壳单元模型计算得到的混凝土板的横向多处于拉应变状态,接近于混凝土双向受力状态下的极限拉应变;该组合梁混凝土顶板的泊松效应明显,其产生的横向应变是混凝土板纵向开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组合梁 混凝土板 泊松效应 横向应力 横向应变 开裂 空间网格模型 板壳单元模型 有限元法
下载PDF
一种通用单元用于板壳问题的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邵国建 卓家寿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5期34-40,共7页
讨论一种通用有效的平板壳元用于板壳问题的弹塑性分析,单元中每个结点有六个自由度,此种单元由基于Mindlin板理论的平板弯曲单元与带有平面内转动自由度的平面膜单元组成.沿单元厚度方向采用分层方法进行弹塑性分析,算例结... 讨论一种通用有效的平板壳元用于板壳问题的弹塑性分析,单元中每个结点有六个自由度,此种单元由基于Mindlin板理论的平板弯曲单元与带有平面内转动自由度的平面膜单元组成.沿单元厚度方向采用分层方法进行弹塑性分析,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壳单元 弹塑性 薄壳结构 建筑结构
下载PDF
基于解析法的弹性板-柱壳结构外场声辐射有源力控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鸿秋 陈国平 谢琳艳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26-30,共5页
建立了弹性板-壳-声腔耦合模型,研究弹性板(壳)结构振动与声场耦合的特性,基于板壳振动微分方程,利用模态叠加法求解位移响应,分析结构与声场耦合之后,弹性板-壳-声腔结构的振动产生的声辐射,分别推导弹性板以及圆柱壳受到外载荷作用情... 建立了弹性板-壳-声腔耦合模型,研究弹性板(壳)结构振动与声场耦合的特性,基于板壳振动微分方程,利用模态叠加法求解位移响应,分析结构与声场耦合之后,弹性板-壳-声腔结构的振动产生的声辐射,分别推导弹性板以及圆柱壳受到外载荷作用情况下振动产生声辐射指定外场点的声压级公式;然后根据点源组合原理,探讨有源力噪声控制,并给出算例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板-柱-腔模型 模态叠加法 声振耦合 有源力控制
下载PDF
船体外板几何造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守富 马骏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544-547,共4页
利用计算机对船体外板几何造型进行研究,采用三维线框图表示模式,控制、分析计算和输出船体外板的三维形体;重点在于应用此方法进行船体外板样板、样箱的计算及结构显示,以图寻找外板放样完全自动化方法.其理论对外板自动加工成型... 利用计算机对船体外板几何造型进行研究,采用三维线框图表示模式,控制、分析计算和输出船体外板的三维形体;重点在于应用此方法进行船体外板样板、样箱的计算及结构显示,以图寻找外板放样完全自动化方法.其理论对外板自动加工成型,外板加工机器人检测、模拟,船型质量的激光检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板 船舶 CAD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