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犬细粒棘球绦虫抗原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1
作者 班万里 徐晶 +8 位作者 刘帅 卡马力·吾力江 潘星羽 王冰洁 王延 塔力甫汗·古丽扎提 特列吾汗·穆尼拉 赵莉 张壮志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0-74,共5页
旨在建立敏感特异的犬细粒棘球绦虫(Eg)抗原ELISA检测方法。用细粒棘球绦虫表膜抗原(EgSfAg)免疫兔获得抗血清,同时利用抗EgSfAg杂交瘤细胞株4E8制备单抗,通过亲和层析获得纯化的多抗和单抗4E8,制备Eg、多房棘球绦虫、泡状带绦虫、多头... 旨在建立敏感特异的犬细粒棘球绦虫(Eg)抗原ELISA检测方法。用细粒棘球绦虫表膜抗原(EgSfAg)免疫兔获得抗血清,同时利用抗EgSfAg杂交瘤细胞株4E8制备单抗,通过亲和层析获得纯化的多抗和单抗4E8,制备Eg、多房棘球绦虫、泡状带绦虫、多头绦虫和犬弓首蛔虫等5种蠕虫抗原作为特异性质控样品,利用单抗4E8进行Western blot检测,通过人工感染犬结合氢溴酸槟榔碱下泄法制备阳性对照样品,同时设置敏感性质控样品和阴性对照样品,构建样品盘,以多抗为捕捉抗体,HRP标记的单抗4E8为检测抗体,建立犬Eg抗原ELISA检测方法,并验证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Western blot检测证明单抗4E8仅与EgSfAg有特异性反应;建立的ELISA检测方法最低检出量为1∶512;对130份阳性样品的平均检出率为95.38%;交叉试验结果显示仅EgSfAg结果为阳性;检测150份阴性样品的平均符合率为95.56%。综上,建立的ELISA方法具有较好敏感性和特异性,为终末宿主棘球蚴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安全、简便、高效的免疫学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抗原 单克隆抗体 ELISA 样品盘
下载PDF
犬蛔虫眼病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G和IgE抗体水平的测定(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曹得萍 赤尾信明 太田伸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96-698,共3页
目的研究犬蛔虫眼病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G和IgE的抗体的水平。方法应用ELISA和Western-blotting。从东京医科齿科大学国际环境寄生虫学分野实验室储存的脉络膜炎的眼病病人血清中随意抽取105份血清,检测犬蛔虫抗体。结果通过ELISA法,105... 目的研究犬蛔虫眼病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G和IgE的抗体的水平。方法应用ELISA和Western-blotting。从东京医科齿科大学国际环境寄生虫学分野实验室储存的脉络膜炎的眼病病人血清中随意抽取105份血清,检测犬蛔虫抗体。结果通过ELISA法,105份血清中有82份IgG和IgE均为阴性(78 .1 %) ,12例血清仅IgG阳性(11 .4 %) ,3例血清仅IgE阳性(2 .9 %) ,8例血清IgG和IgE均为阳性。所有的IgG和IgE阳性的血清,进一步进行Western-blot。IgG的反应带分布在幼虫分泌排泄抗原分子重量(97 .2 -14 .3kDa)的整个范围内,IgE的反应带分布在幼虫分泌排泄抗原分子重量(97 .2—14 .3kDa)的相对狭窄的范围内(29 -45kDa)。结论在这个研究中,我们清楚的说明了一些脉络膜炎病例血清中IgE抗体比IgG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IgE在眼犬蛔虫病的诊断中具有特异性,IgE在眼犬蛔虫病诊断中的价值还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蛔虫 plate-elisa IgG IGE WESTERN-BLOT
下载PDF
随机质控加样方法在献血者血液ELISA法检测中的应用与评价
3
作者 冯友江 俞凯敏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827-830,共4页
目的 评价将随机质控加样方法应用于献血者血液ELISA法筛查的质控效果。方法 选择本站2022年5月-2022年7月的献血者血样5 mL/(人)份,在全自动加样仪上常规加样操作,将J标准物质(3.0 mL/支)作为日常标本分别加入HBsAg、抗-HCV、抗-HIV和... 目的 评价将随机质控加样方法应用于献血者血液ELISA法筛查的质控效果。方法 选择本站2022年5月-2022年7月的献血者血样5 mL/(人)份,在全自动加样仪上常规加样操作,将J标准物质(3.0 mL/支)作为日常标本分别加入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酶标板A1孔、H12孔以及随机孔位后,置于全自动酶免分析仪中检测:以随机孔位质控作为室内质控判定标准,连续检测20次,按照孔位不同分为A1(孔位)组、H12(孔位)组和随机(孔位)组3个组,以随机组质控为框架,利用Levey-Jennings质控图法绘制质控图,再以实验室当日相对应的A1、H12组检测结果绘制在质控图并与随机组比较。结果 献血者输血感染性指标ELISA检测质控水平均值:HBsAg为3.87±0.28,抗-HCV为3.79±0.38,抗-HIV为3.64±0.30,抗-TP为4.53±0.51;随机组、A1组、H12组比较:HBsAg(3.87±0.28、4.09±0.30、3.64±0.26),抗-HCV(3.78±0.37、3.96±0.38、3.63±0.38),抗-HIV(3.63±0.31、3.82±0.32、3.48±0.28),抗-TP(4.51±0.51、4.71±0.52、4.36±0.51),每项指标S/CO值均为H12(孔)组<随机(孔)组<A1(孔)组(P<0.05),其中随机组与每项检测指标的质控水平均值相近(P>0.05)。以随机组为质控框架(标准),A1组中有5个点落在■+2s外,H12组中有1个点落在■-2s外,亦即发生6次“告警”,这意味着只要将质控物置于酶标板A1孔,势必会影响到对整个酶标板检测结果的判断,特别是对酶标板最后1排低浓度病毒标志物标本的结果判断有一定影响。结论 随机质控加样方法应用在献血者血液ELISA检测中,不仅有效减少了人为设置酶标板固定孔位质控引起的系统误差,还可能发现影响检测结果的边缘效应,是很适合血站的1种科学、合理的质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质控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献血者筛查 输血传染性指标 随机孔加样 酶标板
下载PDF
ELISA预包被板条室内预检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宏杰 祖华 +1 位作者 王元桂 王良玲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9-11,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预检ELISA预包被板条的实验室方法。方法利用现代优质酶联免疫检测仪的基础酶联软件对预包被板条基础空白比色,并与以预包被板条模拟未包被板条批检的标准方法(参考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模拟前后,总体方差齐(F检验P>0...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预检ELISA预包被板条的实验室方法。方法利用现代优质酶联免疫检测仪的基础酶联软件对预包被板条基础空白比色,并与以预包被板条模拟未包被板条批检的标准方法(参考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模拟前后,总体方差齐(F检验P>0.05,a=0.05),相应的行预检与模拟A平均值的离均差与行模拟净显色A平均值的离均差均无显著性差异(配对计量资料比较t检验:P>0.05,a=0.05)。结论利用基础酶联软件直接预检预包被板条是简便实用的,具有评价预包被板条质量和选板设置数据复核的双重功效;试剂生产单位或厂家也可以对预包被板条二次批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咐试验 空白板条 预包被板条 预检
下载PDF
用超灵敏的化学发光自显影酶联免疫技术检测人血清中的HBsAg
5
作者 刘晓宇 赵连三 +2 位作者 杨秀岑 林勇 刘丽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2期57-61,共5页
本文将化学发光技术与Dot-ELISA相结合,建立了一种新的、超灵敏的化学发光自显影-Dot-ELISA (Chemiluminescent Photographic Detection-Dot-ELISA,CPD-Dot-ELISA)技术。与普通Dot-ELISA和平板ELISA相比,检测纯HBsAg的灵敏度分别高30和6... 本文将化学发光技术与Dot-ELISA相结合,建立了一种新的、超灵敏的化学发光自显影-Dot-ELISA (Chemiluminescent Photographic Detection-Dot-ELISA,CPD-Dot-ELISA)技术。与普通Dot-ELISA和平板ELISA相比,检测纯HBsAg的灵敏度分别高30和60倍。用平板ELISA和CPD-Dot-ELISA对243份临床血清进行了HBsAg检测,前法检出149份阳性,而后法检出194份阳性。在前法所检出的149份阳性血清中,仅有1份未被后法检出。在CPD-Dot-ELISA多检出的45份阳性血清中,随机取样14份,以及两份经两种方法证实均为阳性的血清,再进行抗体中和试验,结果全部阴性。结果表明,CPD-Dot-ELISA不仅灵敏度高,且特异性、重复性也好,操作简便,经济实用,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显影 乙型肝炎 表面抗原
下载PDF
不同清洗液再生ELISA反应板效果的比较
6
作者 李卯年 何昭阳 +2 位作者 孙茜 杜德江 孙彩霞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2期88-90,共3页
ELLSA反应板的利用,目前仅为一次性的。本试验采取5种不同清洗液对其进行洗涤处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浓硫酸和重铬酸钾配制的清洗效果好,尤以高浓度的效果最佳,可行性强。
关键词 ELISA反应板 清洗液 再生
下载PDF
川西北牦牛布鲁氏菌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发龙 张焕容 +3 位作者 王言轩 周子雄 王远微 汤承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3年第10期43-45,共3页
同时采用间接ELISA、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三种血清学方法调查川西北牦牛布鲁氏菌病血清流行情况。对1070份采自川西北阿坝州8个草地县的牦牛血清样品经三种血清学方法检测,间接ELISA检测阳性率为25.4%(272/1070),虎红平板凝... 同时采用间接ELISA、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三种血清学方法调查川西北牦牛布鲁氏菌病血清流行情况。对1070份采自川西北阿坝州8个草地县的牦牛血清样品经三种血清学方法检测,间接ELISA检测阳性率为25.4%(272/1070),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阳性率为12.7%(136/1070),而试管凝集试验检测阳性率为9.1%(97/1070)。8个县均发现阳性布鲁氏菌病血清。与间接ELISA相比,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相对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0%和100%,而试管凝集试验的相对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35.7%和100%。布鲁氏菌病在川西北地区广泛存在,血清学方法是检测和监测布鲁氏菌病最常用和最简便的方法,其中间接ELISA方法最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布鲁氏菌病 血清流行病学 间接ELISA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试管凝集试验
下载PDF
转Bt抗虫基因植物中杀虫蛋白的酶联免疫检测技术研究 Ⅲ.酶联免疫(ELISA)间接法检测Bt杀虫蛋白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严吉明 叶华智 +1 位作者 伍光庆 张敏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5年第3期280-284,共5页
采用ELISA间接检测法,研究了2种酶标羊抗兔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与碱性磷酸酶)和2种检测载体(聚苯乙烯多孔板和硝酸纤维膜)对检测灵敏度和样本检测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采用纯的杀虫晶体蛋白进行灵敏度检测时,2种酶标抗体的测定结果非... 采用ELISA间接检测法,研究了2种酶标羊抗兔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与碱性磷酸酶)和2种检测载体(聚苯乙烯多孔板和硝酸纤维膜)对检测灵敏度和样本检测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采用纯的杀虫晶体蛋白进行灵敏度检测时,2种酶标抗体的测定结果非常相近,无明显差别,灵敏度可达7.8~15.6 ng.但在检测植物样本时,不同酶标抗体则存在差异.表现为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体优于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体.这主要是由于植物样本中有内源过氧化物酶所致.用硝酸纤维素膜和聚苯乙烯多孔板作载体进行检测纯的Bt杀虫蛋白的效果二者相当.但检测植物样本时,植物中的叶绿素对Dot-ELISA的干扰很大,准确性差.本研究所制备的Bt杀虫蛋白抗体具有高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 斑点免疫法 碱性磷酸酶 辣根过氧化物酶 聚苯乙烯板 硝酸纤维膜
下载PDF
4种方法在诊断肺结核病的临床应用分析
9
作者 姜秀峰 冯菡 +2 位作者 王嘉祺 杨伟国 周红梅 《兰州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 探讨痰涂片镜检及培养、聚合酶链反应 凝胶电泳法、聚合酶链反应 - 微孔板杂交技术 (PCR -ELISA)、BBL -MGIT快速培养等方法在诊断肺结核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上述 4种检测方法对肺结核组 1 1 5例、非结核肺疾病 41例、健康对照... 目的 探讨痰涂片镜检及培养、聚合酶链反应 凝胶电泳法、聚合酶链反应 - 微孔板杂交技术 (PCR -ELISA)、BBL -MGIT快速培养等方法在诊断肺结核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上述 4种检测方法对肺结核组 1 1 5例、非结核肺疾病 41例、健康对照 36例 ,分别进行检测时 ,观察它们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结果 痰涂片镜检及培养、PCR -凝胶电泳法、PCR -ELISA、BBL -MGIT快速培养的特异性分别为1 0 0 %、86%、96.1 %和 1 0 0 %,敏感性分别为 49.6%、73%、69.6%和 5 6.5 %。结论 通过 4种方法对肺结核患者的检测发现 ,PCR -ELISA技术是一项具有敏感性高 ,特异性强的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痰涂片镜检 BBL-MGIT法 PCR-ELISA法 聚合酶链反应-凝胶电泳法 诊断方法 结核分支杆菌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前S_1蛋白、HBcAg及HBVDNA相关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车达平 徐龙 张志成 《江西医药》 CAS 2003年第6期403-406,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前S1(Pre-S1)蛋白、HBcAg、HBVDNA及HBV其他标志物的关系及临床意义,为评判HBV复制和病情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证据。方法对136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应用微板核酸杂交法;HBcAg采用ELISA间接法,两种抗体包被...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前S1(Pre-S1)蛋白、HBcAg、HBVDNA及HBV其他标志物的关系及临床意义,为评判HBV复制和病情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证据。方法对136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应用微板核酸杂交法;HBcAg采用ELISA间接法,两种抗体包被,反应孔内裂解Dane颗粒的酶标技术直接检测;Pre-S1及HBV其他标志物同时进行ELISA检测。结果血清中Pre-S1、HBcAg、HBVDNA检出率在HBsAg、HBeAg、抗-HBc组合中最高,分别为33.3%、74.6%、85.7%,与HBV-M其它组合比较P<0.01;HBeAg和HBcAg阳性组的HBVDNA、Pre-S1检出率最高(91.7%、39.6%),其次为HBeAb和HBcAg阳性组;HBVDNA阳性组的Pre-S1、HBcAg检出率(27.5%、62.6%)明显高于阴性组(2.2%、8.9%),P<0.001;Pre-S1阳性血清中HBcAg与HBVDNA检出率为96.4%、89.3%,与阴性组比较P<0.001及P<0.05;Pre-S1、HBcAg与HBVDNA检出率在各临床类型患者中,除慢性肝炎HBVDNA检出率高,且统计学意义(P<0.001)外,其它无特异性。结论血清Pre-S1、HBcAg、HBVDNA和HBeAg均是反映乙肝病毒复制的敏感指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抗HBe的出现并不表示病毒复制停止,应参考其他病毒复制指标情况。乙型肝炎各临床类型HBV复制指标检出率仅HBVDNA具有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血清 前S1蛋白 HBCAG HBVDNA 相关性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一种酶标板培养孔颜色特征提取的图像检测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邹盛 赵立宏 《自动化仪表》 CAS 2018年第12期9-12,17,共5页
针对现阶段酶标(ELISA)板培养孔菌体生长情况的筛选判断检测方法存在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了采用机器视觉算法对酶标板培养孔菌液颜色识别的菌体生长检测方法。对酶标板孔菌体在不同生长时期、菌液浑浊度不同产生的颜色差异... 针对现阶段酶标(ELISA)板培养孔菌体生长情况的筛选判断检测方法存在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了采用机器视觉算法对酶标板培养孔菌液颜色识别的菌体生长检测方法。对酶标板孔菌体在不同生长时期、菌液浑浊度不同产生的颜色差异进行调查研究,在OpenCV平台对摄像头采集的酶标板图片信息进行预处理和边缘检测,寻找酶标板的最小包围矩形确定目标区域,选取培养孔孔位区域进行颜色计算获取判断依据。考虑到摄像头在垂直方向拍摄时酶标板四周的孔位区域会发生变形,提出了在不同孔位区域选取合适区域计算颜色特征的试验方案,可有效减小培养孔颜色特征提取的误差,为实现在微生物培养中完成菌体的自动化筛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培养 机器视觉 酶标板 培养定位矫正 颜色提取 OPENCV
下载PDF
8倍稀释血清可有效评估种鸡群沙门氏菌的感染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龙宗 李玉燕 +1 位作者 丁爱君 崔治中 《家禽科学》 2019年第9期6-12,共7页
本试验对孵化毛蛋中持续分离到沙门氏菌和间断性分离到沙门氏菌的场区,分别采集种鸡群血清进行沙门氏菌平板凝集试验,将血清样品分为4组:未稀释血清阳性、血清2倍稀释后阳性、血清4倍稀释后阳性和血清8倍稀释后阳性,将这4组血清分别用EL... 本试验对孵化毛蛋中持续分离到沙门氏菌和间断性分离到沙门氏菌的场区,分别采集种鸡群血清进行沙门氏菌平板凝集试验,将血清样品分为4组:未稀释血清阳性、血清2倍稀释后阳性、血清4倍稀释后阳性和血清8倍稀释后阳性,将这4组血清分别用ELISA B+D群沙门氏菌菌属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复核检测。结果显示:这两个场区将血清8倍稀释后平板凝集试验结果和ELISA的检测结果最接近,阳性吻合率分别为97.9%和98.8%。结果显示:将检鸡群血清8倍稀释后进行沙门氏菌平板凝集试验和ELISA B+D群沙门氏菌菌属抗体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可有效评估临床沙门氏菌的野毒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血清8倍稀释 平板凝集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3
作者 谷长维 谷长乐 胡博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6-112,共7页
本研究旨在开发和优化新型间接ELISA,使其成为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抗PEDV抗体的方法,并评价其作为诊断PED方法的有效性。以Vero细胞培养全病毒抗原(LNCT2株)间接ELISA检测方法为基础,以中和试验(NT)为参照,通过受试者工作... 本研究旨在开发和优化新型间接ELISA,使其成为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抗PEDV抗体的方法,并评价其作为诊断PED方法的有效性。以Vero细胞培养全病毒抗原(LNCT2株)间接ELISA检测方法为基础,以中和试验(NT)为参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确定截断值为0.320,敏感性为92.6,特异性为90.1%。曲线下面积(AUC)为0.949,说明间接ELISA检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间接ELISA与中和试验呈正相关(R=0.815,P<0.05)。此外,kappa静校正结果也显示出良好的一致性。抗原包被保存板干燥后不同时间(1 d、2 W、1、2、3、4、5、6个月)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80%~100%。本研究开发的间接ELISA检测可作为PEDV感染的血清学调查和疾病控制的可靠检测手段,且我们的抗原包被ELISA板可在4℃保存至少6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ELISA 中和试验 预包被板 长期保存
下载PDF
PCR-微孔板杂交技术在矽肺合并结核诊断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鲁小民 高军 +4 位作者 文杰 杨正林 杜琼 沈国安 李宏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00年第3期137-138,共2页
目的 :探讨 PCR-微孔板杂交法检测矽肺合并结核杆菌感染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方法 :用 PCR-微孔板杂交检测、痰培养和涂片抗酸染色 3种方法对 10 5例矽肺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结核杆菌检测 ,同时与患者 X线胸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0 5例... 目的 :探讨 PCR-微孔板杂交法检测矽肺合并结核杆菌感染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方法 :用 PCR-微孔板杂交检测、痰培养和涂片抗酸染色 3种方法对 10 5例矽肺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结核杆菌检测 ,同时与患者 X线胸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0 5例矽肺患者中 ,14例经 X线胸片检查发现合并结核 (占 13.3% ) ,PCR-微孔板杂交、痰培养和痰涂片抗酸染色 3种方法的结核杆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2 6 .7%、14.3%和 4.8%。在 X线胸片未发现合并结核的矽肺患者中 ,通过PCR-微孔板杂交法检出 16例结核 ,痰培养阴性的 13例患者经 PCR-微孔板杂交法检出结核杆菌。结论 :对于矽肺合并结核感染的诊断 ,PCR-微孔板杂交技术是灵敏、可靠的检测方法 ,尤其适用于结核早期感染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微孔板杂交 矽肺 结核病 诊断
下载PDF
基础医学研究中不同加样、洗板方式对ELISA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泽美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6年第7期107-109,共3页
目的:比较自动加样机联合自动洗板机与手工加样、洗板方式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鸡二脂酰甘油酰基转移酶2(DGAT2)双抗体夹心法试剂盒(供氢体底物为四甲基联苯胺),对倍稀... 目的:比较自动加样机联合自动洗板机与手工加样、洗板方式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鸡二脂酰甘油酰基转移酶2(DGAT2)双抗体夹心法试剂盒(供氢体底物为四甲基联苯胺),对倍稀释标准品成5个梯度浓度,采用自动加样机联合自动洗板机和手工加样、洗板,然后经显色后立刻用酶标仪(波长450 nm)检测系列浓度标准品的吸光度(optical density,OD)值,用SPSS软件对浓度和OD值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自动加样机联合自动洗板机得出的标准浓度曲线方程的相关系数r、拟合优度R^2及回归系数b值明显高于纯手工加样、洗涤方式,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基础医学研究过程应用ELISA需注意不同加样方式和洗涤方式会对ELISA结果造成影响,尽量选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方法,以减少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基础医学研究 加样机 洗板机
下载PDF
应用ELISA法检测HPRRS抗体的几个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吴蔚 《福建畜牧兽医》 2018年第3期13-14,共2页
本文主要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人工操作环节进行比较,探讨温育时间、温度及洗板次数对检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抗体效价的影响。结果表明,缩短温育时间、提高环境温度可能导致试验失败,而适当延长温育时间及洗板次数对结果并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温育时间 温度 洗板次数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影响
下载PDF
Highly Sensitive and Specific Monoclonal Antibody-Based Serological Methods for Rice Ragged Stunt Virus Detection in Rice Plants and Rice Brown Planthopper Vectors 被引量:5
17
作者 LIU Huan SONG Xi-jiao +3 位作者 NI Yue-qun LU Li-na ZHOU Xue-ping WU Jian-xia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9期1943-1951,共9页
Rice ragged stunt virus(RRSV) is a serious rice disease in Asia, causing serious yield losses on rice. The capsid protein(CP) gene of the major outer capsid protein of RRSV was expressed in Escherichia coli BL21(... Rice ragged stunt virus(RRSV) is a serious rice disease in Asia, causing serious yield losses on rice. The capsid protein(CP) gene of the major outer capsid protein of RRSV was expressed in Escherichia coli BL21(DE3) using the pMAL-C2 X expression vector. The recombinant protein was used as the immunogen to immunize BALB/c mice. A hybridoma cell line 8A12 secreting monoclonal antibody(MAb) against RRSV was obtained by fusing mouse myeloma cells(Sp 2/0) with spleen cells from the immunized BALB/c mice. Western blot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Ab 8A12 can specifically react with RRSV CP. Using the MAb, an antigen-coated-plat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ACP-ELISA), a dot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dot-ELISA), and immunocapture-RT-PCR(IC-RT-PCR) assay were developed to detect RRSV. The established ACP-ELISA, dot-blot ELISA and IC-RT-PCR methods could detect RRSV in infected rice tissue crude extracts with dilutions of 1:40 960, 1:1 280 and 1:655 360(w/v, g mL-1), respectively. The ACP-ELISA and dot-blot ELISA methods could detect RRSV in infected insect vector crude extracts with dilutions of 1:12 800 and 1:1 600(an individual planthopper μL-1), respectively. The field survey revealed that Rice ragged stunt disease occurs on rice in Hainan, Yunnan, Guangxi, Sichuan, Guizhou, Fujian, Hunan, Jiangxi and Zhejiang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ragged stunt virus rice brown planthopper monoclonal antibody antigen-coated-plate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ACP-ELISA) dot-blot ELISA immunocapture RT-PCR
下载PDF
3种进口第四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试剂检测性能评价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忠华 吕沁风 +2 位作者 郑伟 罗鹏 李禾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4412-4414,共3页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3种进口第四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原抗体诊断试剂检测HIV抗体和P24抗原的特异性及敏感性,评价这3种HIV检测试剂在临床实际应用中的意义。方法用HIV抗体阴性样品1 075份、HIV抗体阳性样品164份、BBI阳转血清盘(PRB9...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3种进口第四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原抗体诊断试剂检测HIV抗体和P24抗原的特异性及敏感性,评价这3种HIV检测试剂在临床实际应用中的意义。方法用HIV抗体阴性样品1 075份、HIV抗体阳性样品164份、BBI阳转血清盘(PRB92901-07)和7种不同稀释度的P24抗原阳性对照血清等,对3种进口第四代HIV检测试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分析。结果方法1、2、3检测HIV抗体特异性分别为92.9%、99.4%和99.3%,经统计处理,方法2特异性高于方法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7,P<0.01),方法3特异性高于方法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3,P<0.01),方法2和方法3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种试剂检测HIV抗体的敏感性一致,皆为100.0%;但其检测P24抗原的敏感性不同,方法3检测P24抗原的敏感性最高,可检出最高稀释度为1∶32的P24抗原阳性对照血清;而方法1和方法2检测P24抗原敏感性较低,只能检出最高稀释度为1∶16的P24抗原阳性对照血清;3种试剂检测BBI阳转血清盘AD第18天的HIV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而第三代HIV抗体检测试剂检测血清盘第21天的HIV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结论 3种进口第四代抗原抗体检测试剂敏感性均高于第三代检测试剂,能检出HIV感染窗口期的样品;3种试剂检测HIV抗体的敏感性一致,但检测P24抗原的敏感性和HIV抗体的特异性不一致,方法1检测HIV抗体的特异性较低,而方法3检测P24抗原的敏感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P^24抗原 ELISA BBI阳转血清盘 性能评价
原文传递
三种检测方法在人布鲁菌病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章静 唐玉菲 +4 位作者 王雷 王贵峰 刘必勇 陆军 刘新华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5年第22期3382-3384,共3页
目的:用三种血清学方法同时对布鲁菌病高危人群血清学进行检测,比较不同方法的优劣,为布鲁菌检测提供合适的检测技术。方法按照《布鲁菌病监测标准》(GB 16885-1997)和《布鲁菌病诊断标准》(WS269-2007)中规定方法,分别用虎红... 目的:用三种血清学方法同时对布鲁菌病高危人群血清学进行检测,比较不同方法的优劣,为布鲁菌检测提供合适的检测技术。方法按照《布鲁菌病监测标准》(GB 16885-1997)和《布鲁菌病诊断标准》(WS269-2007)中规定方法,分别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安徽省涡阳县某羊场布鲁菌病高危人群血清进行检测。结果 RBPT、SAT 和 ELISA 阳性率分别为19.1%、12.1%、16.3%,与 SAT 相比,RBPT 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8.5%、91.8%、91.4%、0.81;ELISA 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和 ROC 曲线下面积为:93.9%、95.1%、94.9%、0.88。结论 ELISA 检测方法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和 ROC 曲线下面积均高于其他方法,可在实际检测工作中推广。选择适宜的布鲁菌病检测方法,制定布鲁菌病监测和技术策略,可以有效地控制布鲁菌病的发生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试管凝集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法 监测
原文传递
肠道病毒71型抗原检测板不同保存方法稳定性的比较
20
作者 杨婷 李娅娴 +6 位作者 李亚东 严皎 王永蓉 赵勇 文瑜 杜宋婷 刘正玲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31-834,842,共5页
目的比较干燥保存及湿保存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抗原检测板的稳定性。方法用羊抗EV71多克隆抗体包被96孔酶标板,制备20块EV71抗原检测板,10块板置空气干燥后真空包装,-25℃保存;另外10块板用洗涤液浸泡,封口后置4℃保存。... 目的比较干燥保存及湿保存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抗原检测板的稳定性。方法用羊抗EV71多克隆抗体包被96孔酶标板,制备20块EV71抗原检测板,10块板置空气干燥后真空包装,-25℃保存;另外10块板用洗涤液浸泡,封口后置4℃保存。分别于保存0、20、40、60、90、120、180 d时,检测5份EV71样品。结果干燥保存EV71抗原检测板检测5份样品7个时间点的均值分别为315.0、299.4、7795.3、827.6、261.4 U/mL,湿保存的EV71抗原检测板检测结果均值分别为354.3、347.1、6766.6、749.7、277.3 U/mL,各时间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保存180 d时,EV71抗原检测板均可保持较好的活性(P>0.05)。结论两种方法保存EV71抗原检测板6个月内,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 抗原检测板 ELISA法 干燥保存 湿保存 稳定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