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Landcover Changes Based on GIS and RS Technologies: A Case Study of the Sanjiangyu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the Hinterland Tibet Plateau, China
1
作者 Renjie Zhao Qingsong Du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22年第1期140-150,共11页
<div style="text-align:justify;"> With global warming and increased human activity, more and more ground surface areas have been affected, which leads to the creation of many problems. To understand th... <div style="text-align:justify;"> With global warming and increased human activity, more and more ground surface areas have been affected, which leads to the creation of many problems. To underst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hanges in a typical alpine region, information on landcovers changes in the study area from 2000 to 2020 was obtained by combining remote sen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nd traditional statistical analysis for the Sanjiangyu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anges of surface cover in Sanjiangyu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re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sections of south, northwest, central, and northeast, with the area of the changed regions and the unchanged regions being 31,127.45 km<sup>2</sup> and 271,941.37 km<sup>2</sup>, respectively. The transformation between the various types of ground landcover is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a shift from other types to grassland and from grassland to bare land. And the regions of change are mostly concentrated between 3500 - 4600 m in elevation. </di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jiangyu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SNNR) Alpine Region Qinghai-Tibet plateau (QTP) Landcover Change GIS and RS
下载PDF
三江源地区土壤和牧草中的有机氯污染物:分布、来源和生态风险
2
作者 闫兴蕊 龚平 +5 位作者 王小萍 商立海 李一农 毛飞剑 牛学锐 张勃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8-438,共11页
三江源地区是“亚洲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复杂的大气环流可能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输入提供动力。在采集三江源地区土壤和牧草的基础上,获得该地区有机氯类污染物(OCPs,POPs的一类)的污染水平并进行来源解析,以期对POPs... 三江源地区是“亚洲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复杂的大气环流可能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输入提供动力。在采集三江源地区土壤和牧草的基础上,获得该地区有机氯类污染物(OCPs,POPs的一类)的污染水平并进行来源解析,以期对POPs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三江源地区土壤和牧草中滴滴涕(DDTs)的含量分别为低于检出限(BDL)-2.32×10^(4)pg·g^(-1)(平均3003 pg·g^(-1))和BDL-2.44×10^(4)pg·g^(-1)(平均3539 pg·g^(-1)),高于全球其他高海拔草地地区;而土壤和牧草中六氯苯(HCB)、六六六(HCHs)和多氯联苯(PCBs)的含量则与全球背景水平相当。2)三江源地区的OCPs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反向气团轨迹显示高含量的OCPs主要来自于三江源以东的地区。此外,人口密集的城镇地区具有相对高的OCPs含量,表明当地的零星地区可能存在OCPs使用/排放史。3)三江源地区土壤和牧草中的OCPs含量与年降水量显著正相关(P值分别小于0.05和0.1),而土壤DDTs与热力学温度的倒数(1/T)线性关系的斜率可达-9×10^(7)。降水冲刷和地气交换很可能是大气中OCPs向三江源地区地表介质输入的关键过程。4)三江源地区有机氯污染物在土壤-牧草间的平均生物浓缩系数为11,表明有机氯污染物在牧草中发生了富集。基于定性评价的效应区间低/中值法和危害商法的生态风险评估显示,三江源地区OCPs对生态系统的总体风险较小,但后续研究中仍需关注该地区东部城镇的DDTs生态风险。研究结果可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传输 生物富集 生态风险 青藏高原 三江源国家公园
下载PDF
生态话语分析之国家生态形象构建——以《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白皮书为例
3
作者 岳好平 文雯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2期178-183,193,共7页
全球环境治理问题备受国际媒体关注,生态话语分析的研究往往聚焦于其象征作用,却缺乏对其在国家形象构建中的功能性分析。该文以国务院发布的《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白皮书为例,运用经验、人际和语篇意义系统进行生态话语分析,研... 全球环境治理问题备受国际媒体关注,生态话语分析的研究往往聚焦于其象征作用,却缺乏对其在国家形象构建中的功能性分析。该文以国务院发布的《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白皮书为例,运用经验、人际和语篇意义系统进行生态话语分析,研究方法包括对白皮书中的经验分享、角色认知和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该白皮书通过强调经验分享、角色认知和情感表达等手段,成功构建了中国积极传递生态保护信息以及在全球环境治理方面有积极作为的生态形象。这为深入理解国家生态形象塑造的机制和效果提供了重要见解,也为全面把握国际生态形象的多维度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话语分析 系统功能语言学 国家形象 环境议题 青藏高原 白皮书
下载PDF
西宁湟水河人工湿地对水体氮、磷污染物负荷削减的研究
4
作者 张莉 刘玮 +5 位作者 张瑞 周华坤 毛旭锋 金艳霞 陈哲 汪海波 《青海科技》 2024年第1期25-33,共9页
人工湿地建设是我国北方城镇化进程中重要的生态优化措施,其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在净化水体、调节水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为了探明高原城市人工湿地建设后对水体的水质改善、氮磷等污染物负荷削减的生态效应,在6月... 人工湿地建设是我国北方城镇化进程中重要的生态优化措施,其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在净化水体、调节水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为了探明高原城市人工湿地建设后对水体的水质改善、氮磷等污染物负荷削减的生态效应,在6月-11月重点监测了青海西宁火烧沟湿地、海湖湿地、北川湿地三处水体不同断面氮、磷污染物浓度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火烧沟湿地污染物浓度峰值出现在枯水期,而丰水期浓度普遍较低,海湖湿地和北川湿地丰水期污染物浓度较高。(2)湿地对水体主要污染物负荷有一定的削减作用,主要体现在海湖湿地和北川湿地总氮(Total Nitrogen,TN)、总磷(Total Phosphorus,TP)、化学需氧量(COD_(Cr))、高锰酸盐指数(COD_(Mn))的去除效果,海湖湿地对其削减率分别为11.74%、29.32%、41%和25.19%,北川湿地中削减率分别为25.02%、54.71%、32.03%和1.91%。且三处湿地来水的TN、TP、COD_(Cr)、COD_(Mn)含量均值普遍达到Ⅱ类水标准。其中,火烧沟湿地和北川湿地COD_(Cr)浓度达到Ⅰ类水标准,而海湖湿地COD_(Mn)含量较高,属Ⅲ类水标准。(3)通过对水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水体TP与p H、降水量、温度的相关性较高,TN与COD_(Cr)的相关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城市 湟水国家湿地公园 水污染 水体净化 湿地修复
下载PDF
基于16S rDNA测序分析云南高原世居汉族高血压患者肠道菌群的差异
5
作者 熊佳 刘冉 +5 位作者 黄雪娟 汪艳蛟 殷建忠 吴少雄 吴志霜 米飞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926-933,共8页
目的: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云南高原世居汉族新诊断高血压患者与健康人群肠道菌群的差异。方法:基于中国多民族队列(CMEC)的基线调查数据,将云南丽江永胜县汉族新诊断高血压患者分为未用药组(H组)23例,高血压药物治疗组(HM组)13例,... 目的: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云南高原世居汉族新诊断高血压患者与健康人群肠道菌群的差异。方法:基于中国多民族队列(CMEC)的基线调查数据,将云南丽江永胜县汉族新诊断高血压患者分为未用药组(H组)23例,高血压药物治疗组(HM组)13例,以健康人群26例作为对照(C组)。收集3组血液、粪便样本,用于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及16S r DNA测序技术分析。结果:α多样性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H组肠道菌群物种丰富度下降(P=0.037);β多样性结果显示,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2)=0.047,P=0.043),其中HM组与C组差异最为显著(R^(2)=0.0552,P=0.005)。在属水平上,与C组比较,H组双歧杆菌、柯林斯杆菌属、苏黎世杆菌属等7个菌属丰度显著降低,而肠球菌属丰度显著增高(均P<0.05)。H组与C组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双歧杆菌属和柯林斯杆菌属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呈负相关关系(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双歧杆菌和柯林斯杆菌作为高血压疾病的微生物标志物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结论:云南高原世居汉族人群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紊乱相关,表现为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加;双歧杆菌和柯林斯杆菌或可作为高原地区人群高血压的微生物标志物,补充有益菌和调整饮食结构可预防和改善高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世居汉族 高血压 肠道菌群 16S rDNA测序
下载PDF
川西高原山区国省干线公路与国土空间轴线的适配性
6
作者 冯太群 王超深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2024年第3期15-17,49,共4页
国家公路网修编后,新增的国省干线公路承载了重要的功能定位,相应技术标准支撑力度明显不足,出现空间错配等问题。为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率,更好地支撑国土空间开发效能,文章以四川省道孚县G663所在的轴线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分... 国家公路网修编后,新增的国省干线公路承载了重要的功能定位,相应技术标准支撑力度明显不足,出现空间错配等问题。为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率,更好地支撑国土空间开发效能,文章以四川省道孚县G663所在的轴线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了国省干线公路行政等级升级后规划定位与交通支撑系统的适配性问题。研究认为:高原山区干线公路承担重要的旅游服务和城镇联系职能,国省干线公路应实现二级公路标准;针对高原山区公路交通量低、季节性明显等特征,从转变公路设计理念、增强旅游交通服务职能、发展路衍经济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相关研究及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山区 国省干线 全域旅游 空间适配 道孚县
下载PDF
试论中原文化对青藏高原文明进程的重大影响
7
作者 达瓦央金 霍巍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6期13-20,共8页
青藏高原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历史上,这里生活着以羌族、藏族为主体的各个民族,他们的文化抉择与发展走向对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中国西南边疆的长期稳定,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青藏高原的文明进程当... 青藏高原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历史上,这里生活着以羌族、藏族为主体的各个民族,他们的文化抉择与发展走向对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中国西南边疆的长期稳定,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青藏高原的文明进程当中,中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强大的吸引力使得青藏高原各族也相应地产生了强烈的向心力,正是在这两股力量形成的合力之下,青藏高原文明的走向一直是向东发展,最终汇入中华文明体系之中。在青藏高原的文明进程中,史前时代、吐蕃王朝时期以及元朝以后,是最为重要的三个阶段,中原文化对其产生的影响在考古材料和文献史料中得到充分的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考古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文明形成
下载PDF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建设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耦合类型 被引量:5
8
作者 郭锐 孙勇 虞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5686-5698,共13页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建设是中国在青藏高原谋划的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大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国家公园群建设与社区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利益协调问题迫切需要解决。以青藏科考提出的国家公园群内部及相邻的467个社区作为研究对象,...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建设是中国在青藏高原谋划的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大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国家公园群建设与社区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利益协调问题迫切需要解决。以青藏科考提出的国家公园群内部及相邻的467个社区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包括自然条件、交通区位、文化因子、国家政策等要素的分析框架,识别国家公园群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耦合类型。结果表明,运用区域发展的主导因素法,结合空间要素的叠加分析,识别出348个社区受国家公园建设影响因素的作用不明显、空间耦合特征不显著;其余119个社区具有较为显著的空间耦合特征,可以划分为生态移民型(18.7%)、交通枢纽型(26.1%)、特色文化型(27.6%)、沿边发展型(27.6%)和复合型(2.9%)。针对不同类型的社区提出了与国家公园协同发展的差异化调控路径。建立了国家公园关联社区的类型分异识别与调控方法,有助于补充我国国家公园社区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认识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国家公园群 社区可持续发展 空间耦合 地域类型
下载PDF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县域应急救援能力评价及综合提升路径
9
作者 刘庆芳 苟倩 宋金平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3年第3期163-172,共10页
采用时间成本可达性、最大覆盖率下可达性、成本距离和移动两步搜寻法等方法评估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县域应急救援设施的应急救援能力,结合GIS叠加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县域应急救援能力综合提升路径。结果表明:(1)... 采用时间成本可达性、最大覆盖率下可达性、成本距离和移动两步搜寻法等方法评估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县域应急救援设施的应急救援能力,结合GIS叠加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县域应急救援能力综合提升路径。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县域消防设施数量严重不足,东密西疏,供小于求;警务设施省际差异显著,人均拥有量不足;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空间失衡,避难场所设施落后。(2)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县域消防设施整体时间可达性较差,呈四周高、中间低的盆地型空间分布特征;警务设施空间可达性普遍较差,尚难以满足国家公园群应急救援需求。(3)健全消防设施布局体系,优化警务设施空间配置,均衡避难场所空间布局成为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应急救援能力的主要提升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应急救援 可达性分析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
下载PDF
高原民族和动物低氧适应血液生理特征及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0
作者 江炎庭 苟潇 +3 位作者 李明丽 严达伟 李继中 鲁绍雄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9-153,共5页
高原环境主要的生态因子为低氧分压,高原民族和动物定居高原的时间和海拔不同,受到不同程度和不同时间的低氧选择。血液生理特征是机体适应低氧环境的一个重要表现,血液生理指标能直接反应机体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性。同时,低氧适应相关基... 高原环境主要的生态因子为低氧分压,高原民族和动物定居高原的时间和海拔不同,受到不同程度和不同时间的低氧选择。血液生理特征是机体适应低氧环境的一个重要表现,血液生理指标能直接反应机体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性。同时,低氧适应相关基因在机体低氧适应的调控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原民族和动物低氧适应研究的热点集中于血液生理及其形成的分子机制领域,而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参与低氧适应调控通路的基因被发现,作者就低氧适应血液生理特征和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适应 血液生理 候选基因 高原民族 高原动物
下载PDF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区域人类活动环境胁迫强度与空间效应——以三江源地区为例 被引量:19
11
作者 周侃 刘汉初 +1 位作者 樊杰 虞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68-279,共12页
随着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环境系统的影响持续增强,研究各类生产生活活动的环境胁迫强度及其空间效应,是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建设背景下精准实施环境管控、规范保护利用行为的科学基础,对提升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三江... 随着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环境系统的影响持续增强,研究各类生产生活活动的环境胁迫强度及其空间效应,是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建设背景下精准实施环境管控、规范保护利用行为的科学基础,对提升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三江源地区为例,在COD、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4类人为源污染物排放量测算基础上,定量评估县域环境胁迫指数,解析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区域人类活动的点—线—面环境胁迫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人为源污染物排放对三江源地区的环境胁迫强度较低,且地域分异格局显著,中心城市(镇)胁迫强度较高,而国家公园所在的玛多、杂多、治多和曲麻莱4县仅为平均胁迫强度的1/2;2012—2016年间,城镇化和工业化过程的环境胁迫呈显著"点状"空间效应,农牧业生产方式的"面状"效应突出,旅游和交通运输为由点及线的"线状"胁迫。建议从提升全要素环境设施承载能力、建立全覆盖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实施生产生活旅游活动全过程环境规制等方面,制定缓解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区域环境胁迫强度的管控与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活动 环境胁迫强度 空间效应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 三江源地区
下载PDF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游憩功能的自然基础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6
12
作者 钟林生 曾瑜皙 虞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61-873,共13页
研究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游憩功能有助于发挥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促进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并为中国国家公园建设提供参考。阐述游憩功能的理论基础,分析游憩功能的定义与特征,探讨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游憩功能的自然基础并提出实现路径。... 研究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游憩功能有助于发挥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促进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并为中国国家公园建设提供参考。阐述游憩功能的理论基础,分析游憩功能的定义与特征,探讨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游憩功能的自然基础并提出实现路径。主要结论有:(1)游憩功能是生态地理要素形成的对人类游憩活动的支撑或保障程度,具有属性依赖性、潜在性、可实现性3个特征;(2)生态地理要素是形成游憩功能的自然基础。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游憩功能的自然基础包括地形地貌、地表覆被、独特景观、生态区系、气候条件等方面,这些条件共同影响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的游憩利用适宜性与游憩利用承载力;(3)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游憩功能的实现路径包括合理形式、生态设施、影响控制、特许经营与协作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憩功能 自然基础 实现路径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
下载PDF
草海保护区功能分区与生态环境变化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李宁云 田昆 +2 位作者 肖德荣 刘文 李振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7-69,共3页
草海湿地是我国云贵高原岩溶湿地中的独特类型,地处金沙江上游,不仅起到调节下游水量平衡,以及调节区域气候的作用,也是高原特有鹤类——黑颈鹤的主要越冬地之一,其生态环境的变化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通过对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土... 草海湿地是我国云贵高原岩溶湿地中的独特类型,地处金沙江上游,不仅起到调节下游水量平衡,以及调节区域气候的作用,也是高原特有鹤类——黑颈鹤的主要越冬地之一,其生态环境的变化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通过对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土流失、湖盆淤积,水环境、黑颈鹤栖息生境等生态环境特征变化以及当地社区湿地资源利用状况的分析,探讨了湿地生态环境变化与现行保护区功能分区的关系,说明三级模式下的湿地生态环境管理激化了湿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矛盾,必须加强草海湿地生态结构和功能特征的研究,制定合理的保护区功能分区,切实有效地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海湿地 自然保护区 环境变化 生态结构 功能分区
下载PDF
国家级高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航平 孙振武 宋淑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6-158,共3页
如何利用地理优势、挖掘区域资源建设高水平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已成为实验室建设的新方向和新思路,近几年很多高校在此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建成了一批具有特色的国家级或省级实验教学实验中心。结合我校国家级高原训练实... 如何利用地理优势、挖掘区域资源建设高水平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已成为实验室建设的新方向和新思路,近几年很多高校在此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建成了一批具有特色的国家级或省级实验教学实验中心。结合我校国家级高原训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作中积累的经验,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在建设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心先进教学理念、实验教学体系、总结中心的建设特色,并介绍了中心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果,以期为相关高校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等提供借鉴并起到积极的示范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训练 国家级 实验教学 示范中心
下载PDF
青海省高原多民族地区人群中医体质类型调查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孙鑫 钱会南 +1 位作者 蔡舒婷 储著胜 《西部中医药》 2018年第3期71-74,共4页
目的:调查青海省高原多民族地区人群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标准化的《中医9种基本体质分类量表》对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131例多民族人群实施横断面调查。结果:131例参与调查的青海省高原少多民族地... 目的:调查青海省高原多民族地区人群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标准化的《中医9种基本体质分类量表》对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131例多民族人群实施横断面调查。结果:131例参与调查的青海省高原少多民族地区常住居民人群中平和体质23例(17.6%),偏颇体质108例(82.4%);9种体质类型中气虚质最多,其次依次为: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等。男性平和质比例较女性高,偏颇体质男性中最多的3种依次为气虚质、阳虚质和湿热质,女性最多3种为气虚质、阳虚质和血瘀质。不同民族人群体质类型分布中,少数民族的湿热质明显较汉族高。各年龄层人群体质类型分布中,气虚质分布较多,青年人群湿热质分布明显,中年人群多见血瘀质、阴虚质,老年人群中阳虚质比例偏高。结论:青海省高原少数民族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具有一定的特点,受气候特点、地理环境、民族习俗、饮食习惯等因素影响较大。进一步证实了体质是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后天环境因素对人群体质类型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 高原 民族 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黄土高原近两千年来土地利用和环境的变迁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多森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4-190,共7页
在 2 2 0~ 136 8A .D .期间内累计有 85 9年 ,全部黄土高原在非汉族的管辖之下 ;而其余 2 89年 ,该地区的某些部分依然被非汉族所控制。非汉族进入黄土高原以后 ,土壤侵蚀速度随放牧地的扩张而减小。在隋朝和唐朝期间( 5 81~ 90 7A .D... 在 2 2 0~ 136 8A .D .期间内累计有 85 9年 ,全部黄土高原在非汉族的管辖之下 ;而其余 2 89年 ,该地区的某些部分依然被非汉族所控制。非汉族进入黄土高原以后 ,土壤侵蚀速度随放牧地的扩张而减小。在隋朝和唐朝期间( 5 81~ 90 7A .D .) ,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较当今温暖湿润 ,植被更为繁茂 ,林地约占整个黄土高原面积的 2 5 %。在明朝和清朝期间 ( 136 8~ 1911A .D .) ,黄土高原的大部分森林被破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土地利用 环境变迁 民族变迁
下载PDF
新疆塔吉克族成年人城乡男、女身体机能与全国指标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俊敏 喻名可 吕慧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6-39,60,共5页
通过抽样调查、测试和分析新疆帕米尔高原1500名塔吉克族城乡男、女成年人身体机能的4项指标,揭示了新疆塔吉克族成年人身体机能的变化规律、发展趋势,城乡及与全国指标差异及其原因等,为研究塔吉克族成年人机能变化规律和制定各项体质... 通过抽样调查、测试和分析新疆帕米尔高原1500名塔吉克族城乡男、女成年人身体机能的4项指标,揭示了新疆塔吉克族成年人身体机能的变化规律、发展趋势,城乡及与全国指标差异及其原因等,为研究塔吉克族成年人机能变化规律和制定各项体质评定标准提供科学数据。结果显示,塔吉克族成年人身体机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米尔高原 塔吉克族 成年人 身体机能 指标 比较 研究 新疆
下载PDF
青藏高原地区汉族学生1985—2000年体质状况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天成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6-59,共4页
利用青海省 1985年和 2 0 0 0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所获得的数据 ,对海拔 2 0 0 0— 30 0 0m汉族城、乡学生的体质状况作 15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 ,为高原地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15年间 ,青藏高... 利用青海省 1985年和 2 0 0 0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所获得的数据 ,对海拔 2 0 0 0— 30 0 0m汉族城、乡学生的体质状况作 15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 ,为高原地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15年间 ,青藏高原汉族学生生长发育速度较快 ,发育水平有所提高 ,发育过程多数出现推迟 ,单细、瘦弱的体型特点有所改善 ;肺活量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部分素质能力虽有不同程度提高 ,但提高幅度不大 ,其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汉族学生 体质状况 动态分析 肺活量 耐力素质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与中国整体安全--兼谈青藏高原对“一带一路”关键线路的安全保障作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文木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6,共16页
青藏高原对于中国具有独特而巨大的地缘政治意义,它辩证地展示了:(1)青藏高原与中国整体安全的关系;(2)以西藏为重心的中国边地与中国中央政府的关系;(3)中国与南亚次大陆及中亚伊朗高原国家的关系。不仅如此,青藏高原还对联结中国与世... 青藏高原对于中国具有独特而巨大的地缘政治意义,它辩证地展示了:(1)青藏高原与中国整体安全的关系;(2)以西藏为重心的中国边地与中国中央政府的关系;(3)中国与南亚次大陆及中亚伊朗高原国家的关系。不仅如此,青藏高原还对联结中国与世界的"一带一路"关键线路安全有着无与伦比的保障作用。从青藏高原之巅俯瞰,古今丝绸之路从亚洲由东迤西伸向欧洲。至其中腰,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就像环绕青藏高原南北的两条彩带,而屹立其中的青藏高原则像护卫沿两条丝路来往人民的冲天石堡。1950年1月2日,毛泽东致电彭德怀等,强调"西藏人口虽不多,但国际地位极重要"。中国因拥有青藏高原而独有的地缘政治优势在世界各国中是绝无仅有的,中国也因此不用任何领土扩张而用与沿岸国家合作的方式就可以将其经济政治影响力推进到印度洋,并以此优势护卫经此路线的"丝路"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国家安全 一带一路
下载PDF
西藏地区健康成人血细胞检测值调查 被引量:10
20
作者 马骏龙 乐家新 +4 位作者 冯东方 何艳梅 洪勇 丛玉隆 王成彬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09年第5期300-304,共5页
自动化仪器分析藏、汉族健康成人静脉血血细胞的检测区间,以建立本地区的备查血细胞参考范围。选择1661名西藏地区和541名平原地区健康成人,分别用BC-3000血细胞分析仪和XE一210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WBC、RBC、Hb、HCT、MCV、MCH、MCHC... 自动化仪器分析藏、汉族健康成人静脉血血细胞的检测区间,以建立本地区的备查血细胞参考范围。选择1661名西藏地区和541名平原地区健康成人,分别用BC-3000血细胞分析仪和XE一210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WBC、RBC、Hb、HCT、MCV、MCH、MCHC、RDW及PLT。结果表明:西藏地区健康成人WBC比平原地区偏低(P〈0.01);西藏地区RBC、Hh和HCT比平原地区偏高(P〈0.001),且男女之间有差异(P〈0.001);西藏地区PLT比平原地区偏低(P〈0.001);汉族男性WBC参考范围为(3.4~8.8)×10^9/L,女性为(3.4~9.0)×10^9/L,藏族男性为(3.4—8.7)×10^9/L,女性为(3.4~8.6)×10^9/L;汉族男性RBC为(4.8~6.8)×10^12/L,女性为(4.3—5.8)×10^12/L,藏族男性为(4.6~6.9)×10^9/L,女性为(4.1~5.8)×10^12/L;汉族男性Hb为(149~210)g/L,女性为(123~170)g/L,藏族男性为(147~211)g/L,女性为(120~170)g/L;汉族男性HCT为0.45~0.65,女性为0.39~0.53,藏族男性为0.44~0.65,女性为0.37~0.54;汉族男性PLT为(88~257)×10^9/L,女性为(97—266)×10^9/L,藏族男性为(89—270)×10^9/L,女性为(98—280)×10^9/L;RDW〈15.3%。制定高原地区健康成人血细胞相关指标的参考范围,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细胞 高原地区 生物参考区间 民族 血细胞分析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