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THETIC STUDIES ON BLOOD COMPATIBLE BIOMATERIALS 13:A NOVEL SEGMENTED POLYURETHANE CONTAINING PHOSPHORYLCHOLINE STRUCTURE:SYNTHESIS,CHARACTERIZATION AND BLOOD COMPATIBILITY EVALUATION
1
作者 林思聪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5-50,共6页
A new phosphorylcholine, (6-hydroxy) hexyl-2-(trimethylammonio) ethyl phosphate (HTEP), was synthesized andcharasterized. Segmented polyurethane (SPU) containing phosphorylcholine structure was synthesized based ondip... A new phosphorylcholine, (6-hydroxy) hexyl-2-(trimethylammonio) ethyl phosphate (HTEP), was synthesized andcharasterized. Segmented polyurethane (SPU) containing phosphorylcholine structure was synthesized based ondiphenylmethane diisocyanate (MDI), soft segment polytetramethylene glycol (PTMG) and HTEP, with 1,4-butanediol (BD)as a chain extender. The existence of phosphorylcholine structure on the surface of SPU was revealed by attenuated totalreflectance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d spectroscopy (ATR-FTIR),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nd water contactangle measurements. The blood compatibilities of the polymers were evaluated by hemolytic testing and a platelet-richplasma (PRP) adhesion experiment, which was view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with polyurethane as areference. The novel segmented polyurethane containing phosphorylcholine structure showed improved blood compati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telet adhesion PHOSPHORYLCHOLINE Zwitterionic structure Blood compatibility Segmented polyurethane
下载PDF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Silk Fibroin Films with Zwitterionic Phosphobetaine to Improve the Hemocompatibility
2
作者 蒋雪峰 陈强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0年第6期969-974,共6页
Zwitterionic phosphobetaine bearing a hydroxyl and a zwitterionic group,8-hydroxy-2-octyl phosphorylcholine(HOPC),was synthesized and constructed to the surface of silk fibroin(SF) film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he... Zwitterionic phosphobetaine bearing a hydroxyl and a zwitterionic group,8-hydroxy-2-octyl phosphorylcholine(HOPC),was synthesized and constructed to the surface of silk fibroin(SF) film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hemocompatibility of fibroin films by a an isocyanate head group.The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ified films were measured by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ATR-FTIR) and electron spectroscopy for chemical analysis(ESCA),displaying the successful immobilization of Zwitterionic phosphobetaine on the surface of these fibroin films.Moreover,the further platelet adhesion test in platelets rich plasma(PRP) of human beings showed the zwitterionic phosphobetaine led mainly to good nonthrombogenicity.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a reasonable approach to improve the blood compatibility of fibroin fil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WITTERIONIC phosphobetaine silk fibroin blood compatibility platelet adhesion
下载PDF
AB型血小板次侧相容性输注对同型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胡燕 吴雅娟 +4 位作者 张利 徐弘 谭强 彭涛 甘新宇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475-478,共4页
目的探索AB型单采血小板次侧相容性输注后,对后期患者同型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1月至2021年9月本院血小板输注2276人次,其中ABO同型血小板输注2068人次,AB型次侧相容性输注206人次,选出第1次AB次侧相容性输注117人次,A... 目的探索AB型单采血小板次侧相容性输注后,对后期患者同型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1月至2021年9月本院血小板输注2276人次,其中ABO同型血小板输注2068人次,AB型次侧相容性输注206人次,选出第1次AB次侧相容性输注117人次,AB次侧相容性输注前同型血小板输注为对照组,AB型次侧相容性输注后同型血小板输注为试验组(第1次输注为第1组,第2次为第2组,第3次为第3组),以血小板输注前、后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增高值(△Plt)以及24 h Plt纠正增加指数(CCI)为观测指标,按性别、血型和病种分析AB型次侧相容的非同型血小板输注对后期同型血小板预防性输注疗效的影响。结果2276人次血小板输注,同型血小板输注△Plt明显高于AB型次侧相容性输注,其平均值分别为(14±15)×10^(9)/L、(11±14)×10^(9)/L,P<0.05;女性患者输注血小板后△Plt高于男性患者,分别为(15±16)×10^(9)/L、(13±14)×10^(9)/L,P<0.05;病种MDS、NHL和MM血小板输注疗效差于其它病种,△Plt(9±14、10±12、8±11)×10^(9)/L,明显低于平均值(P<0.05)。117例AB型次侧相容性输注:AB型次侧相容性血小板输注后△Plt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为(9±12)×10^(9)/L、(13±13)×10^(9)/L、(13±12)×10^(9)/L,P<0.05;24 h CCI有效率为52.14%明显低于对照组(71.59%)、试验组(71.83%),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Plt、24 h CCI有效例数均差异不明显,P>0.05。试验组第3组△Plt(10±13)×10^(9)/L相较于第1组(14±12)×10^(9)/L明显有所降低,P<0.05,有效输注率也有所下降,由73.12%(68/93)降至58.70%(27/46),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从性别、血型、病种三方面因数进行对比,△Plt、24 h CCI有效例数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AB型次侧相容性血小板输注△Plt和有效率低于同型血小板输注,对患者短期(10 d)内的同型血小板输注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 次侧相容性 疗效
下载PDF
活性炭氧化改性对血小板和溶血性的影响
4
作者 钟悦 葛晓丽 +3 位作者 周巡 刘雨瑶 王峰 钟永科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0期950-954,共5页
目的考察活性炭氧化改性对血小板和溶血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液相氧化并逐步增加氧化时间的方法以获得表面性质逐步改变的系列活性炭;以新鲜兔血为效果考察对象,比较活性炭氧化前后对兔血血小板和溶血率的影响;使用Boehm滴定、静态氮吸附... 目的考察活性炭氧化改性对血小板和溶血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液相氧化并逐步增加氧化时间的方法以获得表面性质逐步改变的系列活性炭;以新鲜兔血为效果考察对象,比较活性炭氧化前后对兔血血小板和溶血率的影响;使用Boehm滴定、静态氮吸附和扫描电镜分别表征活性炭的表面含氧基团、织构和形貌的变化。结果活性炭氧化改性后其表面含氧基团中羧酸和内酯基随改性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活性炭比表面、微孔和介孔则先增加再降低;改性后的活性炭对兔血血小板的降低幅度明显减小,且随改性时间的增加呈现明显的减小趋势,溶血率也显著降低。结论活性炭氧化改性降低了对兔血血小板的影响,也降低了对兔血的溶血率,可能为提高活性炭血液相容性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氧化改性 血小板 溶血性 血液相容性
下载PDF
丹参、三七不同比例配伍对正常家兔血小板聚集性、粘附性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婷 秦彩玲 +3 位作者 张毅 康立源 孙有富 张伯礼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09-611,共3页
目的 :观察了丹参、三七 6种不同比例配伍对正常家兔血小板聚集性、粘附性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兔 ,灌胃给药 4d ,颈总动脉放血 ,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 ,粘附实验采用旋转玻球法。结果与结论 :阿司匹林 4 .4mg·kg-1能明显抑制正... 目的 :观察了丹参、三七 6种不同比例配伍对正常家兔血小板聚集性、粘附性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兔 ,灌胃给药 4d ,颈总动脉放血 ,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 ,粘附实验采用旋转玻球法。结果与结论 :阿司匹林 4 .4mg·kg-1能明显抑制正常家兔血浆血小板聚集性和全血血小板粘附性 ;丹参∶三七 10∶0 ,10∶1,10∶3,10∶6 ,1∶10及 0∶10 6种比例配伍 ,对正常家兔血浆血小板聚集性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中以 10∶3为最佳 ,而 0∶10即单味三七对正常家兔血浆血小板聚集性无明显影响 ;丹参∶三七 10∶3、10∶6及 0∶10 3种比例配伍 ,对正常家兔血小板粘附性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而其最佳配伍为 :0∶10 ,丹参∶三七 10∶0 ,10∶1及 1∶10 3种比例配伍对正常家兔血小板粘附性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三七 中药配伍 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粘附
下载PDF
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血小板抗体检测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岚 张爱根 李妙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2227-2228,2231,共3页
目的分析临床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主要原因,并寻找解决的方法。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13例临床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PTR)的病人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和鉴定。结果血小板抗体阳性71例(33.33%),其中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 目的分析临床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主要原因,并寻找解决的方法。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13例临床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PTR)的病人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和鉴定。结果血小板抗体阳性71例(33.33%),其中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抗体阳性65例(30.51%);血小板特异性抗原即人类血小板抗原(human platelet antigen,HPA)抗体阳性2例(0.94%);HLA和HPA抗体并存4例(1.88%)。结论HLA抗体是导致PTR的主要免疫因素。对患者进行"适合性血小板输注",可逆转血小板输注无效状态,提高血小板输注的安全性和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抗体 血小板输注无效 血小板交叉配合试验
下载PDF
基于改善微循环药效的天麻素与葛根素配伍合理性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姜丽 王玉蓉 +2 位作者 曹唯仪 黄镇林 杜清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4-248,共5页
目的:研究天麻素与葛根素配伍后在抗凝血及抗血小板聚集方面的作用,探讨其配伍应用的合理性。方法:以体内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为指标,分别评价药物及其配伍后的抗凝血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目的:研究天麻素与葛根素配伍后在抗凝血及抗血小板聚集方面的作用,探讨其配伍应用的合理性。方法:以体内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为指标,分别评价药物及其配伍后的抗凝血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结果:天麻素和葛根素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均具有抗凝血、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且二药作用强于单一用药。结论:一定剂量天麻素和葛根素配伍后,其抗凝血及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均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素 葛根素 配伍合理性 APTT 抗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生物材料与血液相互作用过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孟洁 许海燕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71-1274,共4页
血液相容性是制约生物材料在血液环境中应用的一个关键因素。材料的血液相容性主要取决于材料与血液之间一系列的相互作用过程。近年来,随着对蛋白质结构检测手段的增加,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材料与血液的相互作用过程的研究也... 血液相容性是制约生物材料在血液环境中应用的一个关键因素。材料的血液相容性主要取决于材料与血液之间一系列的相互作用过程。近年来,随着对蛋白质结构检测手段的增加,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材料与血液的相互作用过程的研究也逐步深入到分子结构水平。国际上越来越多地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从多角度分析材料表面结构和组成对血液中蛋白质分子和细胞功能与结构的影响。本文主要归纳了近年来国际上在生物材料与血液相互作用研究方面出现的一些新的视点和方法,并对它们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血液相容性 评价 血小板 血浆蛋自
下载PDF
聚氨酯基纳米碳复合材料表面的血液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许海燕 孔桦 +1 位作者 蔺嫦燕 李冰一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研究聚氨酯基纳米碳复合材料表面的血液相容性。方法用溶液共混方法将经过表面处理后的纳米碳分散到聚氨酯体系中,制成聚氨酯/纳米碳复合薄膜。通过血小板荧光标记人全血灌注实验和羊全血体外循环实验,观察和测定血小板在材料表面... 目的研究聚氨酯基纳米碳复合材料表面的血液相容性。方法用溶液共混方法将经过表面处理后的纳米碳分散到聚氨酯体系中,制成聚氨酯/纳米碳复合薄膜。通过血小板荧光标记人全血灌注实验和羊全血体外循环实验,观察和测定血小板在材料表面的粘附以及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纤维蛋白原浓度的变化,并探讨纳米碳对聚氨酯抗凝血性能的影响。结果(1)全血灌注实验中,血小板的粘附数量从低到高顺序为:纤维蛋白原预处理的聚氨酯/纳米碳、聚氨酯/纳米碳、纤维蛋白原预处理的聚氨酯、聚氨酯;聚氨酯/纳米碳复合材料表面的血小板粘附数量显著减少。(2)体外循环4h后,与聚氨酯/纳米碳复合材料表面接触的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纤维蛋白原浓度的变化均相对减小。结论将纳米碳引入到聚氨酯体系中,可以改善聚氨酯材料的血液相容性,是开发抗凝血材料的一个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相容性 纳米复合材料 聚氨酯 血小板粘附
下载PDF
六味地黄汤对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卞慧敏 龚婕宁 马健 《中成药》 CAS CSCD 2000年第11期789-791,共3页
目的 :研究六味地黄汤及其配伍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 :本实验采用体外血小板聚集法 ,利用不同的诱导剂 ,观察了六味地黄汤及其拆方对血小板聚集率的抑制作用。结果 :六味地黄汤全方和三补、三泻方均能抑制腺嘌呤核苷二磷酸 (ADP)... 目的 :研究六味地黄汤及其配伍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 :本实验采用体外血小板聚集法 ,利用不同的诱导剂 ,观察了六味地黄汤及其拆方对血小板聚集率的抑制作用。结果 :六味地黄汤全方和三补、三泻方均能抑制腺嘌呤核苷二磷酸 (ADP)诱导的体外血小板聚集 ,对花生四烯酸 (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也有抑制作用 ,但用药剂量较大 ,其中以全方药效最强 ,三补方次之 ,三泻方最弱 ,药物血清也呈现相似的结果。结论 :六味地黄汤具有良好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三味补药是其作用的主要成分 ,三补与三泻配伍具有协同和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汤 配伍 药物血清 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存在抗-HLA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诊疗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扬凯 徐秀章 +7 位作者 王嘉励 邓晶 叶欣 邵媛 丁浩强 刘静 夏文杰 陈大伟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967-969,共3页
目的为存在抗-HLA的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而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从血小板供者库中寻找相匹配的血小板输注并追踪输注效果,确保患者顺利生产以及后续的治疗。方法对1名再障孕妇用ELISA方法检测血小板抗体、用Luminex方法检测... 目的为存在抗-HLA的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而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从血小板供者库中寻找相匹配的血小板输注并追踪输注效果,确保患者顺利生产以及后续的治疗。方法对1名再障孕妇用ELISA方法检测血小板抗体、用Luminex方法检测抗-HLA特异性;提取患者及血小板供者(库)523名DNA做高分辨HLA基因分型检测;利用自行设计的"血小板输注无效风险评估"软件在血小板供者库中查找出与患者ABO血型相、HLA基因型与患者相容且不含患者特异性HLA Eplets(表位)及其抗体的供者,招募其来做单克隆抗体固相血小板抗体试验(MASPAT)配型后捐献1 U血小板输注给患者,并追踪输注24 h效果。结果血小板抗体检测:患者仅含抗-HLAⅠ类抗体;抗体特异性鉴定:针对Eplets为65QIA,相应的抗-HLA为HLA-B^(*)27∶08、B^(*)27∶05、B^(*)07∶02、B^(*)55∶01、B^(*)67∶01、B^(*)54∶01;抗-HLA-Ⅱ类阴性。高分辨HLA基因分型:患者与供者HLA基因型均为HLA-A^(*)02∶07、A^(*)11∶01,B^(*)46∶01、B^(*)46∶01,C^(*)01∶02、01∶03,DRB1^(*)04∶05、DRB1^(*)0901,DQB1^(*)03∶03、DQB1^(*)04∶01;MASPAT配型:阴性。患者输注该供者的配型血小板1 U后24 h血小板计数(Plt)(×10^(9)/L)由输注前1上升至33。4周后患者剖宫产1男婴,术后血小板低下,有出血倾向,再次招募该献血者,输注1 U血小板后24 h Plt(×10^(9)/L)由输注前5上升至37。追踪产后2 d母婴生命体征均正常。结论妊娠合并再障患者抗-HLA导致的血小板输注无效,可通过建立血小板供者库,及时筛选输注HLA基因型相容且不含患者特异性HLA表位供者的血小板,而得到有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HLA 妊娠 再生障碍性贫血 血小板输注无效 血小板配型 HLA基因型相容 特异性HLA表位
下载PDF
L-精氨酸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的血液相容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芸 杨云 +1 位作者 吴锋 陈杰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36-239,共4页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三步反应将L-精氨酸共价固定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表面。用XPS和FT-IR检测了改性前后膜表面化学组成和结构的变化;通过接触角测定表征了膜表面化学组成对膜亲水性的影响;用BCA(bicinchoninic acid)法测定了膜...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三步反应将L-精氨酸共价固定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表面。用XPS和FT-IR检测了改性前后膜表面化学组成和结构的变化;通过接触角测定表征了膜表面化学组成对膜亲水性的影响;用BCA(bicinchoninic acid)法测定了膜表面吸附的蛋白量;借助扫描电镜观察了血小板在膜表面的粘附状况。结果显示:膜表面的水接触角由改性前的78.5°降低到改性后的43.7°;改性PET膜表面的蛋白吸附量比未改性PET的下降了25%;改性膜表面只有稀疏血小板粘附,且粘附的血小板呈圆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精氨酸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蛋白吸附 血小板粘附 血液相容性
下载PDF
新型可交联医用涂层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计剑 陈伟东 +3 位作者 徐建平 沈家骢 范德增 孙福玉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22-125,共4页
采用 α-甲基丙烯酰 - ω-羟基聚氧乙烯 (MPEO)、甲基丙烯酸十八酯 (SMA)、甲基丙烯酸羟丙酯 (HPMA)和甲基丙烯酸 (三硅氧烷 )丙酯 (TSMA) ,通过溶液自由基聚合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组成的可交联聚合物。并通过浸涂 (Dip- coating)和热交联... 采用 α-甲基丙烯酰 - ω-羟基聚氧乙烯 (MPEO)、甲基丙烯酸十八酯 (SMA)、甲基丙烯酸羟丙酯 (HPMA)和甲基丙烯酸 (三硅氧烷 )丙酯 (TSMA) ,通过溶液自由基聚合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组成的可交联聚合物。并通过浸涂 (Dip- coating)和热交联技术在玻璃和医用聚酯表面形成了稳定的含聚氧乙烯 (PEO)涂层。表面接触角结果显示涂层表面在水环境下 ,亲疏水性基团反转形成高亲水性表面。复钙化凝血时间和血小板黏附实验结果表明该四元共聚物涂层材料可延长复钙化凝血时间 ,限制并减少血小板黏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涂层材料 血小板黏附 支架涂层 表面重组 血液相容性
下载PDF
血小板配合性输注的分析和展望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发明 毛伟 张志欣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1097-1100,共4页
血小板配合性输注可有效解决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PTR)并节约血小板资源、提升血液安全性。本文对血小板配合性输注中的HLA、HPA和CD36配合性方式,HLA抗体效价和抗原免疫原性以及血小板配合性输注发展作了述评和展望。HLA配合性方式涉... 血小板配合性输注可有效解决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PTR)并节约血小板资源、提升血液安全性。本文对血小板配合性输注中的HLA、HPA和CD36配合性方式,HLA抗体效价和抗原免疫原性以及血小板配合性输注发展作了述评和展望。HLA配合性方式涉及等位基因、抗原、表位水平的配合以及规避供者特异性抗体(DSA)对应抗原的策略,需要探索的是设定规避DSA强度(MFI)的阈值。PTR患者可检出HLA等位基因特异性抗体,因此患者和献血者HLA-A、-B位点宜做高分辨水平的基因分型,以规避相应特异性的抗-HLA。HLA-A、-B位点不同抗原或表位的免疫原性存在差异,选择抗原低表达或免疫原性低的献血者血小板或成为1种相容性配合方式。不同人群抗-HPA产生的概率和种类不同,HPA配合性方式有等位基因的配合和规避抗体对应抗原的配合。CD36配合性方式为规避抗体对应抗原的配合,原则上优先选择CD36抗原Ⅰ型缺失的献血者,次选CD36抗原Ⅱ型缺失的献血者。今后在血小板配合性输注中,应关注供者血小板基因库的库容量提升和信息化建设;在库存和待检血小板检索和配合,将会明显缩短血小板配合性输注所需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配合性输注 人类白细胞抗原 血小板输注无效 等位基因特异性抗-HLA 规避DSA对应抗原 血小板同种抗原
下载PDF
新一代人工心脏瓣膜材料血液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熹 陈凡 +5 位作者 马旺扣 黄楠 杨萍 冷永祥 陈俊英 孙鸿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 探讨表面改性后的人工心脏瓣膜材料的血液相容性。方法 氧化钛 (Ti O)试样薄膜与目前的心脏瓣膜材料热解碳 (LTIC)薄膜成对置入动物犬体内。 1 腹主动脉内埋置 6 0天。 2 右心房内埋置 17天 ,6 0天 ,10 0天。 3 改性后Ti O瓣膜... 目的 探讨表面改性后的人工心脏瓣膜材料的血液相容性。方法 氧化钛 (Ti O)试样薄膜与目前的心脏瓣膜材料热解碳 (LTIC)薄膜成对置入动物犬体内。 1 腹主动脉内埋置 6 0天。 2 右心房内埋置 17天 ,6 0天 ,10 0天。 3 改性后Ti O瓣膜支架与未改性瓣膜支架成对置入右心房内 17天 ,6 0天 ,10 0天。结果 电镜扫描观察 17天、6 0天Ti O的薄膜及支架表面无血细胞粘附 ,10 0天Ti O的薄膜支架仅有个别形态完整的血细胞 ;LTIC薄膜及未改性的瓣膜支架 17天即可见到血球沉着 ,10 0天时血细胞和纤维状物大量粘附 ,支架被沉着物密布 ,血细胞变形有伪足 ,电镜见血小板内有空泡 ,脱颗粒、微管扩张。结论 Ti O有极好的血液相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心脏瓣膜 血液相容性 血小板 纤维蛋白原 心脏瓣膜置换术
下载PDF
一种新型生物人工肝膜材料体外激活血小板的实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承宏 赵之明 +5 位作者 刘宏 韩宝三 王涌 方河清 吴育连 高长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9-292,共4页
目的 :体外研究一种新型生物人工肝反应器材料 -丙稀酰胺接枝改性聚丙烯膜 (PP -g -AAm)对血小板的激活 ,并评价其血液相容性。方法 :模拟体内条件将PP -g -AAm膜和对照组未改性的聚丙烯 (PP)膜与富含血小板血浆 (PRP)接触后 ,用ELISA... 目的 :体外研究一种新型生物人工肝反应器材料 -丙稀酰胺接枝改性聚丙烯膜 (PP -g -AAm)对血小板的激活 ,并评价其血液相容性。方法 :模拟体内条件将PP -g -AAm膜和对照组未改性的聚丙烯 (PP)膜与富含血小板血浆 (PRP)接触后 ,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 β -血小板球蛋白 (β -TG)的表达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活化标志CD6 2P和CD6 3的表达 ,用扫描电镜检测两种膜上血小板粘附情况。结果 :两种膜材料接触PRP 30min后 ,血浆β-TG的表达均高于空白对照组 (P <0 . 0 1,P <0 . 0 5 ) ,两材料组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5 ) ;PP -g -AAm膜激活血小板表达CD6 2P、CD6 3的百分率都明显少于PP膜 (P <0. 0 5 ,P <0 . 0 1) ;两种膜材料接触PRP 1h后 ,扫描电镜观察材料表面粘附的血小板都有明显变形 ,但PP -g-AAm膜表面粘附的血小板明显少于PP膜。结论 :PP -g -AAm膜对血小板的激活明显少于PP膜 ,具有较好的血液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 血液相容性 生物相容性材料 血小板
下载PDF
镍对医用金属材料血小板粘附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英民 马丹 +3 位作者 任伊宾 黄晶晶 张炳春 杨柯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55-59,共5页
通过对血小板粘附的实验,研究了纯镍、镍钛合金、医用316L不锈钢以及无镍奥氏体不锈钢(BIOSSN4)四种金属材料表面上的血小板粘附、变形和聚集情况.结果表明,含镍材料表面上的血小板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形和聚集,而无镍不锈钢表面上的血... 通过对血小板粘附的实验,研究了纯镍、镍钛合金、医用316L不锈钢以及无镍奥氏体不锈钢(BIOSSN4)四种金属材料表面上的血小板粘附、变形和聚集情况.结果表明,含镍材料表面上的血小板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形和聚集,而无镍不锈钢表面上的血小板形态变化较小.当在无镍奥氏体不锈钢(BIOSSN4)血小板粘附实验中加入不同剂量的镍离子时,材料表面上明显出现血小板的变形和聚集,该实验进一步证明了镍元素在医用金属材料中存在的危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用材料 血小板粘附 血液相容性 不锈钢
下载PDF
黄芪多糖和三七总皂苷配伍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Ⅳ型胶原及层黏连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蒋赛 彭晓珊 +3 位作者 黄志华 王硕辉 谢月 唐映红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和三七总皂苷(PNS)配伍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Ⅳ型胶原及层黏连蛋白的影响。方法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PS组、PNS组、APS组+PNS组和贝那普利组,除模型组外,每...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和三七总皂苷(PNS)配伍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Ⅳ型胶原及层黏连蛋白的影响。方法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APS组、PNS组、APS组+PNS组和贝那普利组,除模型组外,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8周。8周后测定大鼠24 h尿总蛋白、血糖、血肌酐和尿素氮;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Ⅳ型胶原蛋白(Col-Ⅳ)和层粘连蛋白(LN)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 h尿总蛋白、血糖、血肌酐和尿素氮含量显著升高(P﹤0.01),肾组织中TGF-β1、PDGF-BB、Col-Ⅳ和LN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APS、PNS、APS与PNS配伍组大鼠的24 h尿总蛋白、血糖、血肌酐和尿素氮显著降低(P﹤0.01),肾组织中TGF-β1、PDGF-BB、Col-Ⅳ和LN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1),APS与PNS配伍组的作用优于APS、PNS单用组(P﹤0.05,P﹤0.01)。结论 APS和PNS配伍对糖尿病大鼠的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TGF-β1、PDGF-BB、Col-Ⅳ和LN蛋白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外基质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三七总皂苷 配伍研究 糖尿病大鼠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Ⅳ型胶原蛋白 层粘连蛋白
下载PDF
相容性血小板输注前后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5
19
作者 蔡葵 容伯芬 陈活强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3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对比配型前后血小板的输注效果,评估血小板抗体检测及相容性血小板输注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血小板抗体筛查阳性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配型,以出血症状改善情况、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血小板恢复百分率(PPR)为标准,对比... 目的:对比配型前后血小板的输注效果,评估血小板抗体检测及相容性血小板输注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血小板抗体筛查阳性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配型,以出血症状改善情况、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血小板恢复百分率(PPR)为标准,对比相容性血小板输注的效果。结果:30例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血小板抗体筛查阳性11例,11例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血小板交叉配型前后血小板输注有明显差异(P〈0.01),配型后输注的1h、24hCCI、PPR数值明显高于配型前输注的。结论:血小板抗体检测及配型可以为患者选择适用的血小板,提高单采血小板的输注效率,避免滥用血小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无效 血小板抗体检测 血小板配型 相容性血小板输注
下载PDF
体外血小板粘附试验在医疗器械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欣 顾汉卿 +1 位作者 曾志荣 史弘道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07年第4期7-9,共3页
目的对5种医疗器械进行体外血小板粘附试验研究。方法采用血小板计数法,分别对流经涂有甲基硅油的玻璃珠、空白玻璃珠和试验材料的血液进行血小板计数,计算血小板粘附率、检验材料血液相容性。结果试验结果表明体外血小板粘附试验能快... 目的对5种医疗器械进行体外血小板粘附试验研究。方法采用血小板计数法,分别对流经涂有甲基硅油的玻璃珠、空白玻璃珠和试验材料的血液进行血小板计数,计算血小板粘附率、检验材料血液相容性。结果试验结果表明体外血小板粘附试验能快捷、准确地对医疗器械进行评价,是医疗器械进行血液相容性评价的重要试验,从而为国家血液相容性评价标准化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器械 血小板粘附 血液相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