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裂缝地层漏失规律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杜春常 刘文忠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3期27-34,共8页
本文根据地下裂缝的漏失特性,建立了地下裂缝漏失规律的数学模型,并导出了各种流体在裂缝中的流动规律。根据流动规律可以定量分析和计算漏速或漏失量与压差、裂缝尺寸、钻井液流变性能等之间的关系,这对优选优配堵漏剂的性能,选择合理... 本文根据地下裂缝的漏失特性,建立了地下裂缝漏失规律的数学模型,并导出了各种流体在裂缝中的流动规律。根据流动规律可以定量分析和计算漏速或漏失量与压差、裂缝尺寸、钻井液流变性能等之间的关系,这对优选优配堵漏剂的性能,选择合理的堵漏方法,提高防漏堵漏的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漏失层 流动模型 堵漏
下载PDF
CABR厌氧生物反应器的结构优化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冯华军 沈东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87-1291,共5页
The carrier anaerobic baffled reactor (CABR),which combine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BR and the advantages of biofilm reactor,is a suitable technology for decentralized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in rural areas of ... The carrier anaerobic baffled reactor (CABR),which combine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BR and the advantages of biofilm reactor,is a suitable technology for decentralized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in rural areas of China.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and reduce the investment,it is essential to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CABR.On the basis of our study and analysis of hydromechanics and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the CABR tended to show a state of plug flow as the number of compartments in the CABR increased.The CABRs had good structural performance,with a dead zone ranging from 8.04%—12.69% at the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HRT) of 48 h.In terms of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the reaction rate of CABRs with 4,6,8 and 12 compartments were equivalent to that of the CSTRs of 148.35%,181.82%,175.40% and 185.81% times volume,respectively.When the effectiveness and capacity of the reactor were considered,a CABR with 6 compartments was found to be optim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料式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优化分析 平推流反应器 死区
下载PDF
聚合物驱、调剖后聚合物驱三维模型驱油效果评价 被引量:8
3
作者 宋吉水 李宜强 王华菁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2-166,共5页
模拟大庆某注聚油藏 ,制作了包含渗透率和厚度不同的 4个小层的三维非均质物理模型 ,尺寸 80× 80× 4.6 (cm) ,中央设注入井 ,四角设采出井 ,驱替中测定每层测量网点上的压力和电阻率 ,由电阻率求出该点含水率和含油率。驱替... 模拟大庆某注聚油藏 ,制作了包含渗透率和厚度不同的 4个小层的三维非均质物理模型 ,尺寸 80× 80× 4.6 (cm) ,中央设注入井 ,四角设采出井 ,驱替中测定每层测量网点上的压力和电阻率 ,由电阻率求出该点含水率和含油率。驱替程序如下 :水驱至含水 93% ,注入 10 0 0mg/L聚合物溶液 0 .5 7PV(模型 1,聚合物驱 )或先注入 0 .0 3PV调剖剂 ,成胶后注入 0 .5 4PV聚合物溶液 (模型 2 ,调剖 +聚合物驱 ) ,最后均水驱至含水 98% ,实验温度45℃。与聚合物驱相比 ,调剖 +聚合物驱中注聚采收率提高 2 .16 % ,最终采收率提高 2 .18% ,含水率下降滞后(最低点由 1.0 7PV移至 1.33PV) ,注聚后采收率上升也滞后。模型第 3层注入井到 3号采出井方向上 (含高渗条带 ) ,调剖 +聚合物驱中前一段压力梯度增幅较大 ,后一段则较小 ,这是强凝度调剖剂封堵了高渗条带的结果。给出了驱替结束时两个模型各层油饱和度分布图。聚合物驱后的油饱和度 ,第 1和第 4层分别为 0 .42和 0 .48,第 3层 1,2 ,4号采出井方向上为 0 .5 4,3号采出井方向上为 0 .42。与聚合物驱相比 ,调剖 +聚合物驱后第 3层各方向上油饱和度分布趋于均匀 ,第 3层采出油量略减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油 调剖 三维非均质模型 驱油效果 剩余油分布 流动压力梯度 封堵高渗条带 大庆油田
下载PDF
深部厚冲积层下综放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实测 被引量:7
4
作者 鲁建国 李飞帆 +2 位作者 张新国 李飞 庞振忠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0-63,68,共5页
为确定厚冲积层下深部厚煤层综放开采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以新巨龙煤矿1302N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井下仰孔双端封堵分段注水测漏观测方法,对深部厚冲积层下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进行了现场实测。观测结果表明:采前孔受采动... 为确定厚冲积层下深部厚煤层综放开采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以新巨龙煤矿1302N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井下仰孔双端封堵分段注水测漏观测方法,对深部厚冲积层下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进行了现场实测。观测结果表明:采前孔受采动影响小裂隙发育较弱,钻孔漏损量变化不明显;采后孔受采动影响裂隙发育显著,钻孔漏损量变化呈现稳定—突然增大—稳定—突然减小—稳定的过程;钻孔漏损量结果表明,导水裂隙带发育呈现"马鞍形"状态,最大发育高度94.65m,裂采比为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厚冲积层下 综放开采 双端封堵测漏 导水裂隙带 裂采比
下载PDF
浅埋深厚煤层开采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探测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志强 田甲 +2 位作者 张磊 张鑫 常磊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6-159,共4页
李家塔煤矿2#煤层厚度大,埋深浅,地表存在河流及季节性流水冲沟,地表被第四系风积沙覆盖,为了保证矿井开采过程中安全,避免造成溃水溃沙事故,需对其2#煤层开采过程中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进行研究。根据李家塔2#煤层采矿地质条件,采用井... 李家塔煤矿2#煤层厚度大,埋深浅,地表存在河流及季节性流水冲沟,地表被第四系风积沙覆盖,为了保证矿井开采过程中安全,避免造成溃水溃沙事故,需对其2#煤层开采过程中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进行研究。根据李家塔2#煤层采矿地质条件,采用井下“双端封堵测漏”技术对李家塔2^(#)首采工作面(122中01)回采后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进行探测。结果表明,李家塔2^(#)煤层开采后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71.47 m(采高4.0 m),裂采比17.87。研究成果为李家塔煤矿2#煤层开采及其周边矿井的安全开采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深 厚煤层 导水裂隙带 双端封堵测漏技术
下载PDF
湖区含水基岩风化带下提高开采上限实测
6
作者 李飞帆 张新国 王星宇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8-141,共4页
为提高湖下压煤安全开采上限,在确保开采引起的覆岩导水断裂带不波及地表水体且保证地面建(构)筑物稳定性和对生产生活不产生影响的前提下,解放湖下压煤,减少煤炭损失,以某矿63209工作面为工程背景,设计断裂带高度观测方案并现场实测工... 为提高湖下压煤安全开采上限,在确保开采引起的覆岩导水断裂带不波及地表水体且保证地面建(构)筑物稳定性和对生产生活不产生影响的前提下,解放湖下压煤,减少煤炭损失,以某矿63209工作面为工程背景,设计断裂带高度观测方案并现场实测工作面导水断裂带最大发育高度,在考虑矿井地质条件基础之上,根据规程要求设计西六采区保护层厚度,确定了西六采区3下煤层湖下开采上限。整理分析现场实测结果可得,63209工作面导水断裂带最大发育高度为57.97 m。西六采区含水基岩风化带为11.5 m,设计保护层厚度13.2 m,最终确定开采上限为-137.67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下开采 基岩风化带 导水断裂带 双端封堵测漏 开采上限
下载PDF
泰安煤矿8101工作面导水裂隙演化规律 被引量:1
7
作者 郑建彬 谢文兵 +1 位作者 荆升国 华军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8-40,44,共4页
为研究泰安煤矿8101工作面采空区上覆岩层导水裂隙演化规律,采用UDEC建立力学模型,模拟工作面自切眼至充分采动过程中上覆岩层导水裂隙的发育过程,并利用单端堵水试验法对导水裂隙发育高度进行现场实测。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推进过... 为研究泰安煤矿8101工作面采空区上覆岩层导水裂隙演化规律,采用UDEC建立力学模型,模拟工作面自切眼至充分采动过程中上覆岩层导水裂隙的发育过程,并利用单端堵水试验法对导水裂隙发育高度进行现场实测。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推进过程中,采空区导水裂隙的发育有一定范围,达到充分采动后不会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向上发展。同时,随着工作面推进,在工作面前方和切眼后方形成存在应力增高区,应力峰值出现在距离煤壁4-10in范围内;在工作面和切眼煤壁附近上方形成应力降低区,该区域内存在丰富的次生裂隙,也是导水裂隙发育最高的区域。此外,利用单端堵水试验法实测采空区导水裂隙高度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吻合,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水裂隙高度 单端堵水试验 数值模拟 垂直应力 次生裂隙
原文传递
重庆市悦来水厂高密度澄清池设计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国炜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78-82,共5页
介绍了重庆市悦来水厂一、二期工程高密度澄清池的设计优化,以改善在不同工况下尤其是低温低浊条件下的运行效果;实践证明改善高密度澄清池结构,尤其是对推流区及沉淀区进口挡板的优化,以及针对不同工况下的运行条件的优化,如高密度澄... 介绍了重庆市悦来水厂一、二期工程高密度澄清池的设计优化,以改善在不同工况下尤其是低温低浊条件下的运行效果;实践证明改善高密度澄清池结构,尤其是对推流区及沉淀区进口挡板的优化,以及针对不同工况下的运行条件的优化,如高密度澄清池排泥及循环污泥系统设计优化、投加混凝剂的优化,能有效提高絮凝效果及沉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澄清池 推流区 进水口挡板 运行条件 絮凝 沉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