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温柔敦厚 沉郁顿挫——简论雍国泰诗词的当代艺术真传 |
孙和平
|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
|
论唐宋词释放型的情感表达 |
刘天禾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
2024 |
0 |
|
3
|
从“精神分析学说”看“诗言志”与“诗缘情”之发生动机 |
刘姝含
|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
2023 |
0 |
|
4
|
论“诗言志”走向“诗缘情”的历史必然性 |
郭常斐
|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2
|
|
5
|
诗可以怨的历史传承与嬗变 |
王大桥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3
|
|
6
|
言志"说的演进与变异——中国传统诗论中的"情志"论 |
洪树华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7
|
意境创造的诗法功用 |
易闻晓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8
|
中国古代“簪饰”文化研究 |
李学伟
|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6 |
2
|
|
9
|
从《咏怀诗》中的意象看阮籍的生死意识 |
伍宝娟
彭谋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7 |
1
|
|
10
|
阮籍《咏怀诗》“佳人”试析 |
史国强
|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3
|
|
11
|
谈苏轼词的“多情” |
刘道生
|
《钦州学院学报》
|
2009 |
2
|
|
12
|
诗兴的孤独和生命的悲感——试论杜甫悲剧化的心理体验在秦州诗中不同的形式表达 |
张文静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8 |
2
|
|
13
|
情感表达——声乐艺术创造的核心 |
钟家明
|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5
|
|
14
|
《小山词》中“梦”的意象解析 |
付芮
|
《钦州学院学报》
|
2014 |
2
|
|
15
|
莫友芝和陶诗浅论 |
文迪义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2011 |
1
|
|
16
|
曹操文艺思想初探(上) |
王发国
熊启靖
|
《许昌学院学报》
CAS
|
2006 |
0 |
|
17
|
论王维诗歌中的“花”意象 |
刘婉
|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
2014 |
1
|
|
18
|
北宋贬谪诗文论略 |
周尚义
|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2
|
|
19
|
从“诗言志”到“诗缘情” |
王妍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0 |
|
20
|
《围城》:钱钟书“诗可以怨”的文学践行 |
黄志军
|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
200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