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追和词的文化意味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靖懿 钱锡生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5-164,共10页
明代追和词在明代全部词作中所占的比例是比较高的。明人在对前代词学资源的借鉴、选择上,除较多地接受宋词影响外,也广泛地吸收唐五代、金元以及本朝先贤的优秀成果。在明代1051首追和词中,涉及原唱作者150人、原唱作品652篇,原唱词人... 明代追和词在明代全部词作中所占的比例是比较高的。明人在对前代词学资源的借鉴、选择上,除较多地接受宋词影响外,也广泛地吸收唐五代、金元以及本朝先贤的优秀成果。在明代1051首追和词中,涉及原唱作者150人、原唱作品652篇,原唱词人被追和次数达10次以上的共计29人,原唱作品被追和5次及以上的共计35篇。对明词追和的热点词人、词作的考察,可以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前代词人、词作传播的情况,感知明代词人的接受态度和审美需求,了解某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现象、词学现象,同时也反映出明词创作与明代词论之间存在的背离以及追和词研究可能具有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追和词 文化现象
下载PDF
论乾嘉时期的咏史组诗热——兼论清诗中的组诗现象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鹏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4-98,共5页
清代乾嘉时期诗坛上出现了"咏史组诗热",并在唐以来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发展。这一热潮的出现,既是文学发展过程中"踵事增华"的必然结果,同时又和乾嘉时期热烈的史学氛围有关。咏史组诗仅是清诗中众多组诗中... 清代乾嘉时期诗坛上出现了"咏史组诗热",并在唐以来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发展。这一热潮的出现,既是文学发展过程中"踵事增华"的必然结果,同时又和乾嘉时期热烈的史学氛围有关。咏史组诗仅是清诗中众多组诗中的一小类,之所以成批涌现,是由于诗人们见闻广博、学识深厚,需要对同一主题进行丰富详尽的演绎,组诗这种形式恰恰满足了诗人们扩大容量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诗 咏史组诗热 组诗现象
下载PDF
广西桂东地区抗战时期旧体诗创作的文化考察 被引量:1
3
作者 覃勇霞 罗媛元 《贺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46-49,共4页
桂林文化城时期,桂北诗歌创作盛极一时,呈现的是新旧体诗杂糅其他诸多体并存的多元格局,与之相比,桂东抗战时期诗歌则呈现新诗旧体化的单一趋势,对于这一特殊的现象及原因,文章从广信时期(时间)、地理交通(空间)、文人南下(人事)等方面... 桂林文化城时期,桂北诗歌创作盛极一时,呈现的是新旧体诗杂糅其他诸多体并存的多元格局,与之相比,桂东抗战时期诗歌则呈现新诗旧体化的单一趋势,对于这一特殊的现象及原因,文章从广信时期(时间)、地理交通(空间)、文人南下(人事)等方面,结合县志史料、文物建筑记载展开探讨,以此阐释桂东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东地区 抗战 旧体诗 文化现象
下载PDF
中国古代诗歌弃妇意象的发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永平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 2002年第3期30-32,共3页
女性经济地位低下是弃妇现象存在的物质层面。弃妇诗是针对弃妇现象的文学创作。男性作家隐喻自身生存状态的弃妇意象表达了一种性化了的附庸意识 。
关键词 中国 古代诗歌 弃妇现象 弃妇诗 弃妇意象 附庸意识 双隶意识
下载PDF
浅谈古典诗歌的阅读 被引量:2
5
作者 赵长慧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5期32-33,52,共3页
古典诗歌由于其自身特点及人们阅读观念的影响,给人们的阅读带来一定阻碍。古典诗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尝试阅读,具备慧心,透过物象,体味真情;展开想象,透过字面,再现意境;放声诵读,通过声音,感受音韵之美;入景进情悟理,领会诗歌魅力。
关键词 古典诗歌 物象 意境
下载PDF
困惑与诱惑:方言入诗的两难选择 被引量:2
6
作者 颜同林 谭琳妃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01-104,共4页
方言与中国现代白话新诗存在复杂的内在联系。一方面,诗人对语言的提炼、纯化,外部势力强加于语言的"雅正"、"规范化",使得新诗不断地去方言化。另一方面,新诗因语言整体走向上的白话化、口语化倾向而与原生态方言... 方言与中国现代白话新诗存在复杂的内在联系。一方面,诗人对语言的提炼、纯化,外部势力强加于语言的"雅正"、"规范化",使得新诗不断地去方言化。另一方面,新诗因语言整体走向上的白话化、口语化倾向而与原生态方言保持着血缘关系。新诗的去方言化与方言入诗,可以喻之为方言入诗的困惑与诱惑,它们构成了现代白话新诗语言维度上的钟摆现象,具体的摆向依赖于特定历史时期对新诗语言观念差异性因素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入诗 白话新诗 语言规范 钟摆现象
下载PDF
悲情体验中的精神守望——揭傒斯道教文学创作倾向散论 被引量:1
7
作者 罗耀松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4期1-3,共3页
揭傒斯的诗文创作在元代文坛上可谓是独树一帜的。尽管元及后世对其评价不一,但他诗文创作中"神骨秀削,寄托自深"、"严整精核"、"语简而洁",呈现着自己独到的风格。其中他创作中的道家倾向,在其作品中占... 揭傒斯的诗文创作在元代文坛上可谓是独树一帜的。尽管元及后世对其评价不一,但他诗文创作中"神骨秀削,寄托自深"、"严整精核"、"语简而洁",呈现着自己独到的风格。其中他创作中的道家倾向,在其作品中占有较大的分量,且是有元一代众多文人内心世界的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揭傒斯 道教 武当 文学 诗歌 符号现象
下载PDF
中国当前诗歌的走向与误区——评《2000年中国诗歌精选》
8
作者 季桂起 《德州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27-32,37,共7页
本文以《2 0 0 0年中国诗歌精选》为例 ,对当前中国诗歌的创作状况作了大致的概括 ,指出当前中国诗歌存在着六大现象 :一、主题思想的多元化和世俗化 ;二、抒情基调的极端个人化 ;三、诗意的过分哲理化 ;四、语言运用的随意化 ;五、诗... 本文以《2 0 0 0年中国诗歌精选》为例 ,对当前中国诗歌的创作状况作了大致的概括 ,指出当前中国诗歌存在着六大现象 :一、主题思想的多元化和世俗化 ;二、抒情基调的极端个人化 ;三、诗意的过分哲理化 ;四、语言运用的随意化 ;五、诗歌形式的散文化和音乐的退化 ;六、诗情的“矮化”和“大诗”的隐退。这些现象显示了中国诗歌在艺术探索上的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诗歌 当前 现象 探索 误区
下载PDF
“晚唐诗热”:1930年代新诗的独特现象 被引量:1
9
作者 罗小凤 《梧州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57-62,共6页
20世纪30年代的诗坛涌现了一股"晚唐诗热",构成当时新诗的一个独特现象。这一热潮的发生既表现在废名、林庚、何其芳、卞之琳等诗人对晚唐诗词的青睐、亲近程度,也表现在当时各种刊物、论著、文章对晚唐诗词的关注与推介热度... 20世纪30年代的诗坛涌现了一股"晚唐诗热",构成当时新诗的一个独特现象。这一热潮的发生既表现在废名、林庚、何其芳、卞之琳等诗人对晚唐诗词的青睐、亲近程度,也表现在当时各种刊物、论著、文章对晚唐诗词的关注与推介热度,还表现在诗人们在大学课堂及教材中对晚唐诗词的重点推崇与理论阐释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唐诗热 1930年代 独特现象
下载PDF
把高海拔的雪花带回低海拔的生活——陈劲松散文诗文本简读
10
作者 黄恩鹏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56-61,共6页
陈劲松是一位纯净的散文诗人。他长年生活在青海格尔木,因此他的文本中有诸多明亮的高原意象:湖水、雪山、月光、鹰隼、青稞、冰雪、花香、麦子,这些自然元素,成为他喻指心灵和生命精神的重要代码,也为文本意境的扩展和意义的生成注进... 陈劲松是一位纯净的散文诗人。他长年生活在青海格尔木,因此他的文本中有诸多明亮的高原意象:湖水、雪山、月光、鹰隼、青稞、冰雪、花香、麦子,这些自然元素,成为他喻指心灵和生命精神的重要代码,也为文本意境的扩展和意义的生成注进了活性。诗人对物象精神品质的把握和对人本价值观的开掘有敏锐的认知,作品呈显了他"劝诫"的美学对现实社会巧妙的批判。他的文本呈现出冰雪般的魅力:一是纯净的价值观与纯净的精神本质;二是"劝诫"的美学与批判现实主义;三是高原的精神征象成为文本的元素。陈劲松散文诗的魅力,还体现在他对语言精到的打磨和对人性的隐秘中心的打造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劲松 散文诗文本 高原 精神征象
下载PDF
现代主体诗学的清理与当代客体诗学的开启
11
作者 曹万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6-131,共6页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奠定了新时期以前当代诗学的基本格局,即对五四以来主体诗学的清理与当代客体诗学的开启。诗人情感与表达方式的清理是核心,艾青与何其芳是典型的例证,"何其芳现象"是这种转变的标志。《...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奠定了新时期以前当代诗学的基本格局,即对五四以来主体诗学的清理与当代客体诗学的开启。诗人情感与表达方式的清理是核心,艾青与何其芳是典型的例证,"何其芳现象"是这种转变的标志。《讲话》以后,诗歌转为新诗人的农民内容与民歌形式的民歌体新诗,民歌体叙事诗成为客体诗学开启的标志,构成当代诗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主体诗学 客体诗学 何其芳现象 民歌体新诗
下载PDF
晚清《图画日报》鸦片烟毒竹枝词辑述
12
作者 管新福 《贵州文史丛刊》 2020年第2期113-122,共10页
创刊于1909年的《图画日报》是晚清知名画图报刊之一,其以题画诗的形式书写当时的政事时局,回应民族关切和社会热点,讽喻和警示共行,审美与教育并重。1910年8月至10月刊出孙兰荪《鸦片烟毒之现象》系列题画诗,前后刊出五十篇画作,配以... 创刊于1909年的《图画日报》是晚清知名画图报刊之一,其以题画诗的形式书写当时的政事时局,回应民族关切和社会热点,讽喻和警示共行,审美与教育并重。1910年8月至10月刊出孙兰荪《鸦片烟毒之现象》系列题画诗,前后刊出五十篇画作,配以两百首竹枝词体诗,形成“试吸上瘾”“危废人生”“家庭破败”“国基动摇”“悲惨下场”等五大主题,以世俗化、大众化、平民化的风格塑造了一烟鬼典型,并以点带面,从个别到一般,对晚清鸦片烟毒进行了全方位的呈现,有不可忽视的文献史料价值和社会警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画日报》 孙兰荪 《鸦片烟毒之现象》 竹枝词
下载PDF
“词中老杜”说介评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学芬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22-26,共5页
近20年,"词中老杜"说成为研究热点,成果众多。通过尽可能多地罗列梳理关于"词中老杜"说的研究资料,说明"词中老杜"说的客观存在,进而揭示、归纳"词中老杜"说的丰富涵义,对这种文学研究现象做... 近20年,"词中老杜"说成为研究热点,成果众多。通过尽可能多地罗列梳理关于"词中老杜"说的研究资料,说明"词中老杜"说的客观存在,进而揭示、归纳"词中老杜"说的丰富涵义,对这种文学研究现象做进一步的评价,并分析这种文学研究现象成为热点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中老杜”说 文学研究现象 介评
下载PDF
《李白资料汇编》补遗刍议
14
作者 李振中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66-71,共6页
《李白资料汇编》的问世,为我们了解和研究李白在后世的接受与影响提供了较为全面而珍贵的资料,然而仍有遗珠之憾。对其进行补遗,对于全面了解和研究李白在后世的接受与影响,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补遗,应注重以下几点:注重搜集后... 《李白资料汇编》的问世,为我们了解和研究李白在后世的接受与影响提供了较为全面而珍贵的资料,然而仍有遗珠之憾。对其进行补遗,对于全面了解和研究李白在后世的接受与影响,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补遗,应注重以下几点:注重搜集后世化用杜甫寄赠李白诗句的资料,继续注重搜集与李白有关的文学或文化现象资料,注重搜集别集中诗文题目不含李白词语意象而诗文中却又涉及李白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资料汇编》 杜甫诗句 文学或文化现象 李白词语意象
下载PDF
王维送别诗中的彬彬之气
15
作者 杜莹 《河西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69-75,共7页
王维是唐代富有君子人格精神的一位诗人,他除创作大量山水田园诗之外,还有70多首送别诗可以彰显他的文质彬彬气质。从他创作的一系列送别诗可以窥见其交游甚广,泛爱众而亲仁,送别诗彰显出王维对朋友能够参酌人情,推心置腹,达到至真、至... 王维是唐代富有君子人格精神的一位诗人,他除创作大量山水田园诗之外,还有70多首送别诗可以彰显他的文质彬彬气质。从他创作的一系列送别诗可以窥见其交游甚广,泛爱众而亲仁,送别诗彰显出王维对朋友能够参酌人情,推心置腹,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艺术境界。王维的艺术追求完全契合了初唐以来统治集团大力倡导的"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的主流文艺观,他的送别诗折射出玄宗时期大唐帝国已臻政通人和的盛世气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送别诗 文质彬彬 政通人和 盛唐气象
下载PDF
“我的诗篇”:从“文本”到“现象”——中国当代工人诗歌文化矛盾 被引量:4
16
作者 景立鹏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9-95,共7页
"我的诗篇"既是中国当代工人诗歌写作的成果,又是一项综合的文化实践方式。在从"文本"发展为"现象"的过程中,它表现出身份差异与生存经验的错位,反思、批判工业理性而最终又被市场与资本同化,启蒙与伪启... "我的诗篇"既是中国当代工人诗歌写作的成果,又是一项综合的文化实践方式。在从"文本"发展为"现象"的过程中,它表现出身份差异与生存经验的错位,反思、批判工业理性而最终又被市场与资本同化,启蒙与伪启蒙的悖论三重文化矛盾。这些矛盾既是工人诗歌创作内部的矛盾,也是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社会、文化内在矛盾的缩影。对当代工人诗歌写作内在矛盾的分析,为我们深入理解当代工人诗歌并进一步思考当下新诗写作和重新思考诗歌与现实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的诗篇 工人诗歌 文本 现象 文化矛盾
下载PDF
论南朝诗歌的写“影”风气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喜存 刘燕歌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2-45,119,共5页
中国古典诗歌中描写自然物象之"影"的风气兴起于南朝时期。晋宋之际,诗歌中已零星出现影意象,之后的永明诗人真正开启了刻意绘影的先声,迨及梁代,经简文帝萧纲、湘东王萧绎的倡首,写影蔚然鳞集,形成了写景而嗜影的浓厚风气。... 中国古典诗歌中描写自然物象之"影"的风气兴起于南朝时期。晋宋之际,诗歌中已零星出现影意象,之后的永明诗人真正开启了刻意绘影的先声,迨及梁代,经简文帝萧纲、湘东王萧绎的倡首,写影蔚然鳞集,形成了写景而嗜影的浓厚风气。从刻画影的形貌和捕捉影的动态两方面可以看出齐梁诗人在写影艺术上灵敏的审美感悟力及精巧的语言表现力,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萧纲诗歌在写影上的创新性手法。写"影"风气的背后是佛教的影响和佛典语言的渗透,采撷影像入诗,是佛典语言中的"影"喻表达在诗歌中的映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诗歌 影描写 风气形成 艺术手法 原因
下载PDF
清代顺康两朝杜集笺注的“江南现象”
18
作者 罗时进 《杜甫研究学刊》 2019年第1期69-74,共6页
杜诗是中国古代诗歌高度发展的标志,它又定格了那个高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定义了中国古代诗歌。成为"高度标志",自然源于杜甫之伟大、杜诗之卓杰,同时也与历代杜诗研究者发掘其人文价值与审美意义有关,其中杜诗笺注者功莫大... 杜诗是中国古代诗歌高度发展的标志,它又定格了那个高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定义了中国古代诗歌。成为"高度标志",自然源于杜甫之伟大、杜诗之卓杰,同时也与历代杜诗研究者发掘其人文价值与审美意义有关,其中杜诗笺注者功莫大焉。从历代诗歌文本的笺注情况来看,以宋代"千家注杜"为盛,而清初顺康两朝江南地区出现的"诸家注杜"现象,不仅媲美赵宋,且有积薪而上之势。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及其意义,需要从各不同角度加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集笺证 定义杜诗 顺康两朝 江南现象
下载PDF
论六朝离别现象与赠答诗的关系
19
作者 韩蓉 韩芬 《怀化学院学报》 2009年第12期68-70,共3页
六朝时期,动荡纷乱,战祸频仍,离别成为文人频繁的人生境遇。这也成为六朝赠答诗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 六朝赠答诗 离别现象
下载PDF
论第三代诗的后现代倾向
20
作者 陈芳辉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6期105-107,共3页
第三代诗具有的后现代倾向,可从诗歌现象和诗歌文本两方面加以分析。就诗歌文本而言,第三代诗对传统诗学言意观的刻意否定,消解意象神话;更新诗歌审美观念,确立审丑美学原则;消解了诗的深度模式,关注日常经验;运用戏仿和反讽,对严肃的... 第三代诗具有的后现代倾向,可从诗歌现象和诗歌文本两方面加以分析。就诗歌文本而言,第三代诗对传统诗学言意观的刻意否定,消解意象神话;更新诗歌审美观念,确立审丑美学原则;消解了诗的深度模式,关注日常经验;运用戏仿和反讽,对严肃的事物特别是古典名著或现代经典进行再次书写;运用互文和拼贴,以及使一些外来的词语甚至生造出来的词汇涌入高雅的诗歌语言圣地,形成一种不同层次的“无声喧哗”;等等种种表现构成第三代诗歌后现代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诗 诗歌现象 诗歌文本 后现代倾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