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数字复制时代下台湾地区现代诗的“行动”诗学——论林德俊诗集《乐善好诗》 |
余文翰
|
《华文文学》
|
2024 |
0 |
|
2
|
诗性正义与活用经典——兼论外国文学经典研究的立场、方法及路径 |
傅守祥
魏丽娜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3
|
关于“中国诗性文化”的知识报告——对中国文化的现代阐释 |
刘士林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4
|
再论中国古代应用文审美特征形成的原因 |
蔡安延
赵华
|
《榆林学院学报》
|
2007 |
1
|
|
5
|
论但丁的“诗性的善” |
朱孝远
肖翠松
|
《文化艺术研究》
|
2013 |
0 |
|
6
|
真善美:从诗的主题到诗的创造——论莎士比亚的诗歌美学观 |
罗良功
|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
2006 |
4
|
|
7
|
试论孟子的生命诗性乐境论 |
李冬梅
|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2
|
|
8
|
《大地》的“史”性和“诗”性 |
张春蕾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
1
|
|
9
|
诗情如涛 精品如珠——读杜克强《听涛吟稿》几点感受 |
周劭馨
|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
2011 |
0 |
|
10
|
探析《白轮船》的二元世界 |
吕燕清
|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0 |
0 |
|
11
|
论审美教育与诗意生活 |
王光斌
|
《文山学院学报》
|
2016 |
0 |
|
12
|
哲学与诗学的冲突和融合——董仲舒诗学观探微 |
张敏杰
|
《阴山学刊》
|
2007 |
0 |
|
13
|
硬与冷背后的温情——析鲁迅儿童视角作品的美感特征 |
牟文烨
|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1
|
|
14
|
论布莱克《天真之歌》的天真 |
张珣
|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5 |
2
|
|
15
|
白话书写的音乐性实验:鲁迅的《野草》和《好的故事》 |
安敏轩
郑艳明
|
《长江学术》
|
2018 |
1
|
|
16
|
一次伟大的诗歌行动——海子的《太阳,你是父亲的好女儿》解读 |
冯佳敏
|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1
|
|
17
|
六朝五言诗句法、结构、诗境新论——“圆美流转”境界的追求 |
蔡宗齐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18
|
中国传统诗性正义与悲剧的缺乏 |
孙长虹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9
|
香港现代主义思潮的政治意涵——以《好望角》为中心的讨论 |
周文晓
|
《华文文学》
|
2021 |
1
|
|
20
|
“中华好诗词”音讹集正 |
缪志明
|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1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