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etic Metaphors Expressing Emotions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1
作者 HAN Jiang-hua 《海外英语》 2017年第4期188-189,共2页
Poetic metaphor is the main means, which is used by the poet to express emotions. In daily life, people will be affected by various factors, and will generatea variety of emotions. Because of the highly abstract natur... Poetic metaphor is the main means, which is used by the poet to express emotions. In daily life, people will be affected by various factors, and will generatea variety of emotions. Because of the highly abstract nature of human emotions, people tend to use metaphor to vividly express these abstract emotions.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the author used a lot of familiar things and allusionsto construct poetic metaphors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expressing emotions,thus enhancing the expression of the no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etic metaphor EMOTIO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下载PDF
现代逻辑思维对诗性的背离与回归——从罗素、维特根斯坦到伽达默尔 被引量:1
2
作者 邓晓芒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5,209,共15页
亚里士多德创立的形式逻辑在原始思维中有其“互渗律”的起源,因而是基于语言本身的隐喻本性的,但直到康德,以往的隐喻都被理解为“使陌生变得熟悉”,成为形式逻辑的工具论,隐喻的“使熟悉变成陌生”的创新性一面却被忽视了。弗雷格和... 亚里士多德创立的形式逻辑在原始思维中有其“互渗律”的起源,因而是基于语言本身的隐喻本性的,但直到康德,以往的隐喻都被理解为“使陌生变得熟悉”,成为形式逻辑的工具论,隐喻的“使熟悉变成陌生”的创新性一面却被忽视了。弗雷格和罗素等从逻辑中清除了陌生的东西,使之变得数理化、僵化而无创造性,必然遇到“罗素悖论”而无法自拔;维特根斯坦是一个转折,从早期的分析哲学的逻辑观到晚期摆脱工具主义而转向语言游戏,有了西方逻辑思维从背离诗性到回归诗性的苗头;最后,经过伽达默尔对这一苗头的修正和发挥,将其扩展为诠释学的“语言学转向”,为隐喻和诗性打开了一片广阔的天地。可惜,他受到海德格尔和基督教传统“圣言”的局限,最终未能就此将其创造性的对话学说提升到“语言学之后”的形而上学,而沉陷于传统存在论(本体论)的“物理学之后”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逻辑 隐喻 诗性 语言游戏 语言学转向
下载PDF
生命意识、历史叙事与人类困境——墨白《梦游症患者》中的诗性隐喻
3
作者 袁昊 《中州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7-20,共4页
《梦游症患者》作为墨白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呈现出其在文学创作上的先锋性,其中对于历史和生命的冷静思考,对于人类生存困境的细腻剖析,形成了其小说情感强烈却又冷静克制的诗意笔调。在这部充满隐喻的作品中,作者借用色彩和温度将人物... 《梦游症患者》作为墨白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呈现出其在文学创作上的先锋性,其中对于历史和生命的冷静思考,对于人类生存困境的细腻剖析,形成了其小说情感强烈却又冷静克制的诗意笔调。在这部充满隐喻的作品中,作者借用色彩和温度将人物对于生命的感受推向高峰,在乡村的不断变化中寻找传统与现代的连接点,并借用“梦游症患者”的视角和口述,表达出对于生命、人性和底层困境的思考,为现代小说的历史叙事提供了可借鉴的艺术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游症患者》 先锋小说 历史叙事 生存困境 诗性隐喻
下载PDF
认知视阈下狄金森诗歌的隐喻研究——以《蜘蛛捧着银色的小球》为例
4
作者 王博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0-34,共5页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承载的是人们的认知过程而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并由此发展了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两个被学界所熟知的理论以解释隐喻中的认知机制。借助这两个理论,本文详细研究了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概念隐喻的含义及其认知构...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承载的是人们的认知过程而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并由此发展了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两个被学界所熟知的理论以解释隐喻中的认知机制。借助这两个理论,本文详细研究了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概念隐喻的含义及其认知构建过程,建立了隐喻内容与含义间的映射关系解读了诗歌中深层次的认知运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米莉·狄金森 概念隐喻 概念整合 诗歌隐喻
下载PDF
认知隐喻理论视域下的诗歌意象翻译方法——以花意象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滕梅 杨绮瑞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5-20,共6页
意象作为诗歌中的重要元素,其翻译历来是诗歌翻译的重点和难点。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认知隐喻论提供了研究诗歌意象翻译的新视角。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诗歌意象是一种从始发域“象”映射到目标域“意”的概念隐喻,因此两种文化中是否... 意象作为诗歌中的重要元素,其翻译历来是诗歌翻译的重点和难点。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认知隐喻论提供了研究诗歌意象翻译的新视角。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诗歌意象是一种从始发域“象”映射到目标域“意”的概念隐喻,因此两种文化中是否存在对应的映射关系决定了如何来翻译诗歌意象。花是古典诗歌中的重要创作题材,从认知隐喻理论角度研究中国古代诗歌中花意象的翻译,归纳了五种诗歌意象翻译方法,分别为直译、直译加解释、变象达意、舍象取意和音译加解释,旨在为诗歌意象翻译提供借鉴,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 隐喻 诗歌意象 翻译 花意象
下载PDF
宋代闺怨仕女图中水意象的诗性隐喻与隐性叙事
6
作者 王宗英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02-107,共6页
文学与绘画的某些门类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容易形成跨媒介的钩联与融通。宋代闺怨仕女画与诗词的同意象互文互构,既是长期以来文学对绘画的强势影响所致,也是宋代细腻婉约的时代文艺风格使然。本文以《绣栊晓镜图》和《妆靓仕女图》为例,... 文学与绘画的某些门类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容易形成跨媒介的钩联与融通。宋代闺怨仕女画与诗词的同意象互文互构,既是长期以来文学对绘画的强势影响所致,也是宋代细腻婉约的时代文艺风格使然。本文以《绣栊晓镜图》和《妆靓仕女图》为例,以画中的水意象为切入点,挖掘宋代闺怨仕女图中水意象牵引下的诗性隐喻与隐性叙事,探索宋代仕女画中隐含的时代文艺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意象 闺怨仕女画 诗性隐喻 隐性叙事 跨媒介
下载PDF
“体性”与“风骨”:《文心雕龙》身体诗学论
7
作者 徐向阳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30-37,共8页
在司马迁“发愤著书说”之后,《文心雕龙》把文学创作视为作家血气、精神、情志等抒发表现的结果,认为作品优劣高下犹如人情之变。“苦虑劳情说”“为情造文说”的提出,将文章与人的形神、气血、五脏、六腑、脉韵贯通统一起来,赋予诗学... 在司马迁“发愤著书说”之后,《文心雕龙》把文学创作视为作家血气、精神、情志等抒发表现的结果,认为作品优劣高下犹如人情之变。“苦虑劳情说”“为情造文说”的提出,将文章与人的形神、气血、五脏、六腑、脉韵贯通统一起来,赋予诗学以人的性格与精神气象。作为中国古代诗学文学批评巨著,《文心雕龙》同样受到了“体验哲学”的影响。在刘勰类比性论述中,诗文有辞采风骨,人的身体对应有五官形骸。艺术作品是情性和文采的融合,这与身体是肉体与精神统一的观念相一致,发中国诗学借体论艺、以身论文之滥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身体诗学 身体隐喻 艺术精神
下载PDF
胡塞尔论语言的逻辑性在隐喻中的起源
8
作者 邓晓芒 《哲学分析》 2023年第6期37-57,190,191,共23页
胡塞尔把逻辑判断的起源追溯到前谓词直观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由此带给逻辑判断形式以生命活力,突破了传统逻辑的那种僵化的理解,打破了西方两千余年占统治地位的实体主义的逻辑偏见,为原始思维、神话思维、艺术思维提供了更广阔的逻辑空... 胡塞尔把逻辑判断的起源追溯到前谓词直观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由此带给逻辑判断形式以生命活力,突破了传统逻辑的那种僵化的理解,打破了西方两千余年占统治地位的实体主义的逻辑偏见,为原始思维、神话思维、艺术思维提供了更广阔的逻辑空间。然而,他出于西方传统理性主义的狭隘偏见,试图把一切诗性话语全部塞入“纯粹逻辑”的先验框架之中,以建立一门无所不包的“严格科学的哲学”,这就把逻辑形式的真正起源屏蔽掉了。在他那里,没有什么逻辑判断的起源,只有逻辑判断的前谓词阶段和谓词阶段所构成的“谱系”,因此语言、经验直观、诗归根结底也是逻辑,逻各斯的非逻辑含义被遮蔽了,活的隐喻被闷死了。纯粹逻辑是从语言中发展出来的,在隐喻中,起主导作用的不是逻辑要素,而是诗性要素,语言起源于诗,而不是起源于逻辑。胡塞尔架空语言,一心要把非逻辑的东西都归于逻辑,无法真正解决逻辑的起源问题。但他提出的逻辑谱系学所暗示的恰好是:逻辑最初是语言中的非逻辑因素由于其自否定而形成起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逻辑谱系学 前谓词判断 隐喻 语言的诗性
下载PDF
戏剧张力中的诗性意蕴——评话剧《沧桑巨变——我们的卧鱼岛》
9
作者 刘明厚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7-61,共5页
话剧《沧桑巨变——我们的卧鱼岛》以刀鱼为隐喻,不仅再现了渔民江海与城里姑娘白月纯真质朴的爱情,还讲述了他们的儿子江河面对滚滚而来的经济大潮见利忘义的故事。这部具有戏剧张力和诗性意蕴的话剧,自觉审视了新时代新机遇下出现的... 话剧《沧桑巨变——我们的卧鱼岛》以刀鱼为隐喻,不仅再现了渔民江海与城里姑娘白月纯真质朴的爱情,还讲述了他们的儿子江河面对滚滚而来的经济大潮见利忘义的故事。这部具有戏剧张力和诗性意蕴的话剧,自觉审视了新时代新机遇下出现的道德盲区,传递出有关人与自然的哲思,以小见大地再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卧鱼岛翻天覆地的沧桑巨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民 隐喻 人与自然 诗性意蕴
下载PDF
历史具有“本义”——驳西方后现代主义历史诠释学
10
作者 何顺果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44,共15页
后现代主义历史诠释学认为,历史的意义完全靠史家“赋予”。此论之所以站不住脚,是因为历史具有“本义”,它由历史的缔造者赋予,而与史家无关。后现代主义历史诠释学的真正和典型的代表是海登·怀特的《元史学》,该书不仅把有关历... 后现代主义历史诠释学认为,历史的意义完全靠史家“赋予”。此论之所以站不住脚,是因为历史具有“本义”,它由历史的缔造者赋予,而与史家无关。后现代主义历史诠释学的真正和典型的代表是海登·怀特的《元史学》,该书不仅把有关历史意义的“生成系统”即史家赋予历史以“意义”的论述,完全置于“与解释问题有关的历史书写”框架中展开,还提出了一种专门的“历史诗学”作为其理论支撑。“历史诗学”的核心虽然叫“转义理论”,但“转义行为”最终是通过“隐喻”来实现的,这就暴露了其历史诠释学乃至整个“历史诗学”的先验唯心论倾向。因为根据F.R.安克施密特的专门研究,“先验论哲学内在地是隐喻的,而隐喻内在地是先验的”,二者在性质上原本是相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史学 历史诠释学 海登·怀特 《元史学》 “历史诗学” 先验论 隐喻 安克施密特
下载PDF
音乐之喻与中国古典诗学批评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长建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25,共14页
音乐之喻是中国古典诗学批评中一类特别的譬喻,有着动态演进的历史过程,就取象而言,以乐器为主,后来也关涉乐曲、乐谱、音律等,呈现出丰富的形态;从功能上讲,多用于品诗和作诗的讨论,历经元明清人的踵事增华,拓展至学诗、诗歌史、诗学... 音乐之喻是中国古典诗学批评中一类特别的譬喻,有着动态演进的历史过程,就取象而言,以乐器为主,后来也关涉乐曲、乐谱、音律等,呈现出丰富的形态;从功能上讲,多用于品诗和作诗的讨论,历经元明清人的踵事增华,拓展至学诗、诗歌史、诗学概念、诗歌接受等议题的诠释,积淀了深厚的意蕴。以音乐喻诗的学理依据与乐诗相似性以及审美文化密切相关。由批评眼光视之,借音乐说诗的实践形成了富有张力的话语,不仅开拓了诗学的阐释空间,也为中西诗学的对话搭建了桥梁。最后,这种实践虽有模糊不清的缺陷,但显示出清新有味、深切著明的表达效果,为读者带来了“响浃肌髓”的美感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 象喻 诗学 批评
下载PDF
“兴”与“隐喻”:中西方诗学思维方式的比较探究
12
作者 高宇宣 孙盛涛 《菏泽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05-109,共5页
“兴”与“隐喻”作为中西方诗学中极为重要的两个概念,代表了中西方两种不同的诗学思维。从文学层面看,中国诗学中的“兴”所阐发的是一种“含蓄蕴藉”的审美效果;西方诗学中的“隐喻”则通过“异质远距”的原则给人带来一种新奇陌生... “兴”与“隐喻”作为中西方诗学中极为重要的两个概念,代表了中西方两种不同的诗学思维。从文学层面看,中国诗学中的“兴”所阐发的是一种“含蓄蕴藉”的审美效果;西方诗学中的“隐喻”则通过“异质远距”的原则给人带来一种新奇陌生的审美效果。从心理层面而言,“兴”是触物起情,强调内心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触发;“隐喻”更重视理性的作用以及客观事物的具体对应。中国诗学中特有的“意境”“意象”等概念,多强调心与物之间的相互感应,追求一种“神与物游”的诗学境界,是由外在走向内在的哲学体现;而西方“绝对隐喻”的出现,使得“隐喻”不仅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更是用已知呈现未知,以有限指向无限,从内在走向外在的思维方式与哲学命题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兴 隐喻 诗学思维
下载PDF
论西方文学“疾病叙事”的多维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红雪 《绥化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77-80,共4页
20世纪西方文坛出现了大量的病患作家,以弗朗茨·卡夫卡、马塞尔·普鲁斯特和弗吉尼亚·伍尔夫为代表的疾病书写既是个体命运变迁的私人叙述,又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从疾病内在的自然机制到外在的隐喻意象,疾病叙事... 20世纪西方文坛出现了大量的病患作家,以弗朗茨·卡夫卡、马塞尔·普鲁斯特和弗吉尼亚·伍尔夫为代表的疾病书写既是个体命运变迁的私人叙述,又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从疾病内在的自然机制到外在的隐喻意象,疾病叙事的诗学化手法,把现实病与阐释义、时代病与隐喻义建构成一个关联病体与寓意功能的文化体系。并以疯癫为时代性典型病症,论证了疾病不仅是一种具体的病理现象,更是一种抽象的文明产物,疾病之上附加着厚重的隐喻意义,及对人生哲理的多维沉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叙事 诗学化效应 文化体系 隐喻意义 多维性
下载PDF
认知诗学视角下隐喻网络的构建与翻译——以《青衣》为例
14
作者 邱槿 《嘉应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61-66,共6页
隐喻是建构文学作品文学性的重要手段。当前的隐喻翻译研究多囿于单个、孤立的隐喻,较少从语篇层面探讨隐喻网络的构建和翻译。基于认知诗学视角,将图形—背景理论、概念隐喻理论与语篇连贯理论整合起来,从语篇层面考察《青衣》中隐喻... 隐喻是建构文学作品文学性的重要手段。当前的隐喻翻译研究多囿于单个、孤立的隐喻,较少从语篇层面探讨隐喻网络的构建和翻译。基于认知诗学视角,将图形—背景理论、概念隐喻理论与语篇连贯理论整合起来,从语篇层面考察《青衣》中隐喻网络的构建与翻译,提炼出构建主人公人物形象的三大概念隐喻、两类隐喻纽带。隐喻网络体现出作家独特的诗学话语与认知模式。作品中的根隐喻与派生隐喻相互交织,形成一张内部自洽的隐喻网络,构成作品前景网络的一部分,隐喻网络又由近程隐喻纽带和远程隐喻纽带所构成。因此,从认知和语篇视角探讨作品的诗学网络的建构和翻译就颇具研究和实践意义,译者精准识别原作的隐喻网络,再现其语言机制和认知机制至关重要。在《青衣》的翻译中,葛浩文充分关注到作品中独具特色的隐喻纽带,较大程度上再现了原作的前景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诗学 概念隐喻 前景网络 语篇连贯 文学性
下载PDF
中国古典诗歌英译探析——诗性隐喻解读和翻译的认知视角与诗歌意境的传达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气纠 李世琴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0-75,共6页
韦勒克(wellek)说,诗歌必须是隐喻的。诗歌借助隐喻意象来实现诗歌意境的传达,诗歌便具有了诗性隐喻的灵性和美。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时,需要从认知的角度,对诗性隐喻作出明确的辨识及其意义的准确解读,并据此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 韦勒克(wellek)说,诗歌必须是隐喻的。诗歌借助隐喻意象来实现诗歌意境的传达,诗歌便具有了诗性隐喻的灵性和美。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时,需要从认知的角度,对诗性隐喻作出明确的辨识及其意义的准确解读,并据此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实现诗歌意境的完美传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性隐喻 意境 认知视角 翻译
下载PDF
诗学篇章与隐喻 被引量:8
16
作者 孙凯 董文周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2-55,共4页
近几年来 ,隐喻已成为语言学及其他边缘学科较热门的话题 ,出现了许多从心理语言学、修辞学、对比语言学、认知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研究的学术论文和专著。但隐喻在篇章 (特别是诗篇 )层面上的功能尚须作进一步的多方面的探索 ,分析其成... 近几年来 ,隐喻已成为语言学及其他边缘学科较热门的话题 ,出现了许多从心理语言学、修辞学、对比语言学、认知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研究的学术论文和专著。但隐喻在篇章 (特别是诗篇 )层面上的功能尚须作进一步的多方面的探索 ,分析其成因和基础以及与诗学篇章亲近的原因等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篇章 隐喻 功能 研究
下载PDF
Searle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与诗歌隐喻哲学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红 柯贤兵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6期118-125,共8页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哲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也是语用学产生的基础和核心内容。美国语言哲学家Searle继承并发展了英国哲学家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SAT),提出了著名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ISAT)。从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视角探究诗歌隐喻,旨在揭...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哲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也是语用学产生的基础和核心内容。美国语言哲学家Searle继承并发展了英国哲学家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SAT),提出了著名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ISAT)。从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视角探究诗歌隐喻,旨在揭示诗歌所表达的字面意义和言外之力及诗歌隐喻哲学思想,从而更好地欣赏诗歌的优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行为 诗歌隐喻 语言哲学研究
下载PDF
概念整合理论框架下诗性隐喻意义建构的认知阐释 被引量:3
18
作者 岳好平 汪虹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09-112,共4页
诗性隐喻有别于常规隐喻,大多属于创新性隐喻。由于诗性隐喻的超常规性,它们的理解就需要借助较为复杂的多空间投射机制。Fauconnier&Turner的概念合成理论是能够解读诗性隐喻等诸多语言认知活动的重要理论模式。文章利用概念整合... 诗性隐喻有别于常规隐喻,大多属于创新性隐喻。由于诗性隐喻的超常规性,它们的理解就需要借助较为复杂的多空间投射机制。Fauconnier&Turner的概念合成理论是能够解读诗性隐喻等诸多语言认知活动的重要理论模式。文章利用概念整合网络分别解析了与文学、幽默、政治、诗歌相关联的诗性隐喻,对其隐喻意义建构的认知机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将其认知过程动态性地展示出来,以期论证概念合成理论框架下诗性隐喻认知阐释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整合理论 诗性隐喻 心理空间
下载PDF
《福乐智慧》中的诗性隐喻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罗芳春 贺继宗 热比古丽.图尔荪 《语言与翻译》 CSSCI 2017年第3期44-49,共6页
文章以福科尼耶(Fauconnier)和特纳(Turner)、科尔森(Coulson)和奥克利(Oakley)认知语言学的概念整合理论为框架基础,按照概念整合理论中的整合网络模式,把《福乐智慧》中的诗性隐喻分为四大整合网络模式:单一式整合网络、镜像式整合网... 文章以福科尼耶(Fauconnier)和特纳(Turner)、科尔森(Coulson)和奥克利(Oakley)认知语言学的概念整合理论为框架基础,按照概念整合理论中的整合网络模式,把《福乐智慧》中的诗性隐喻分为四大整合网络模式:单一式整合网络、镜像式整合网络、单域式整合网络以及双域式整合网络,以实例、图示、图表等方式展示维吾尔族诗性隐喻的认知加工过程及其认知活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整合理论 诗性隐喻 整合网络
下载PDF
认知诗学与生态诗学 被引量:7
20
作者 庞玉厚 刘世生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22,共7页
认知诗学与生态诗学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态诗学是文学批评中一支新兴的重要力量,发展势头方兴未艾。但它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困境之一便是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近年来,随着认知科学、尤其是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文学批评阵营里出现了... 认知诗学与生态诗学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态诗学是文学批评中一支新兴的重要力量,发展势头方兴未艾。但它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困境之一便是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近年来,随着认知科学、尤其是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文学批评阵营里出现了认知转向,认知诗学应运而生。探讨认知诗学与生态诗学相结合的可行性。首先从哲学认识论基础出发论证认知诗学与生态诗学的可通约性,然后利用范畴化和隐喻等认知诗学理论对比分析两首中英诗的生态认知观,从操作方法上说明认知诗学可为生态诗学提供强有力的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诗学 生态诗学 哲学认识论 范畴化 隐喻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