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之视域下自我教育的三种形态
1
作者 袁圣洁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6-40,共5页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对教育实效性的精确概括,也是对自我教育这一实践活动的真实写照。从“思”的视角,阐述自我教育的无思之思、唯理性之思、沉思之思三个阶段,分析三个阶段受教育者所经历的宁静状态、逃避状态、自主状态,为进一...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对教育实效性的精确概括,也是对自我教育这一实践活动的真实写照。从“思”的视角,阐述自我教育的无思之思、唯理性之思、沉思之思三个阶段,分析三个阶段受教育者所经历的宁静状态、逃避状态、自主状态,为进一步了解掌握自我教育发展规律提供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教育者要正确把握理性之思,积极倡导诗性之思,提高受教育者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反思和自我塑造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教育 “思” 三状态 诗性之思 理性之思
下载PDF
从《滇蹄集》看宋湘宦滇心路历程
2
作者 彭淼安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6期45-48,共4页
清代广东嘉应文人宋湘是岭南三大家后的一位重要诗人,其诗元气淋漓,比美杜甫。他人生后期宦滇十三年,作品思想成熟,艺术造诣达其顶峰。该时期作者深入社会底层,其心境发生变化,具体为:悲悯民众、心系农事、批判陋俗、淡看功名、慎行律... 清代广东嘉应文人宋湘是岭南三大家后的一位重要诗人,其诗元气淋漓,比美杜甫。他人生后期宦滇十三年,作品思想成熟,艺术造诣达其顶峰。该时期作者深入社会底层,其心境发生变化,具体为:悲悯民众、心系农事、批判陋俗、淡看功名、慎行律己。这些变化让他体悟渐深,使其诗富含厚重的情感,令诗境情景浑融,醇豪真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湘 宦滇 心境 诗境
下载PDF
贾达群《弦乐四重奏》结构诗学分析
3
作者 郑中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34,I0004,共7页
中国结构主义作曲家贾达群的弦乐四重奏创作,是他实验、总结、创新手法重要的“试验田”,其中集结了在结构律性与结构灵性方面的创作理念与技法。从作曲家本人的结构诗学理论出发,在其创作的弦乐四重奏音乐本体分析中探求内在“逻辑与... 中国结构主义作曲家贾达群的弦乐四重奏创作,是他实验、总结、创新手法重要的“试验田”,其中集结了在结构律性与结构灵性方面的创作理念与技法。从作曲家本人的结构诗学理论出发,在其创作的弦乐四重奏音乐本体分析中探求内在“逻辑与规则”,在节奏、音高、音色、力度四大结构元素所呈现出的天然结构态,单一性结构、层结构、体结构的多重结构对位,透过天地万物寻求被赋予“类生命”的结构灵性,充分印证结构诗学在音乐语言的组织方式以及音响呈现多维样态的“力”与“诗”,在理论—创作的螺旋式分析路径中,力争在哲学层面探寻其潜在的天然、自然引力与控制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诗学 天然结构态 功能结构网 自然结构力
下载PDF
存在主义哲学语境中的传统景观意境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莫娜 张伶伶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1-53,共3页
意境是一个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关系的范畴,也是传统文化中提炼出的最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理论之一。景观意境亦是中国传统景观的核心部分。在意境美学的范畴内,景观意境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借助马丁·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的理... 意境是一个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关系的范畴,也是传统文化中提炼出的最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理论之一。景观意境亦是中国传统景观的核心部分。在意境美学的范畴内,景观意境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借助马丁·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的理论思维研究传统景观意境。引入存在主义哲学理论能够以突破主客二分的思维建立景观意境各组成范畴之间的整体性关系,为传统景观意境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传统景观意境研究的新的理论架构。深入研究景观意境的特质,对于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中国建筑文化的个性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存在主义哲学 传统景观 景观意境 景观存在 景观此在 境域
下载PDF
朱光潜早期美学思想中的意象概念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怀义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98-204,共7页
在《文艺心理学》、《诗论》等早期著作中,朱光潜以意象概念为核心,建构了他的审美超越论思想,提出了他的意象结构论观点,并对中国古诗的境界等问题进行了批评。朱光潜的审美超越论思想以意象为核心、以诗境的整一性为基础而得以实现。... 在《文艺心理学》、《诗论》等早期著作中,朱光潜以意象概念为核心,建构了他的审美超越论思想,提出了他的意象结构论观点,并对中国古诗的境界等问题进行了批评。朱光潜的审美超越论思想以意象为核心、以诗境的整一性为基础而得以实现。由于朱光潜受克罗齐和尼采等人的美学思想影响甚深,因而他在阐述过程中对中国古诗境界的分析多有误读,对王国维诗境说的批评多有先入为主的成分。究其原因,主要是朱光潜在两种不同意义上使用"意象"概念所造成的。朱光潜以意象为中心将中西方美学相融通的做法值得我们进一步批判、继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境结构 意象概念 整一性 比较诗学
下载PDF
试论认知诗学研究的演进、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55
6
作者 蒋勇军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27,共5页
认知诗学的研究与发展体现西方文艺理论由客观主义向人文主义的转向,顺应了其发展潮流。本文探讨了认知诗学的定义;分析了认知诗学与认知语言学、认知文体学和认知叙事学的关系;并尝试对认知诗学作全景式的描述,将其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 认知诗学的研究与发展体现西方文艺理论由客观主义向人文主义的转向,顺应了其发展潮流。本文探讨了认知诗学的定义;分析了认知诗学与认知语言学、认知文体学和认知叙事学的关系;并尝试对认知诗学作全景式的描述,将其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对各个阶段的标志、特征及意义进行梳理和分析,希冀勾画出认知诗学的发展全貌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诗学 全景 演进 现状 前景
下载PDF
王维“闲适”的生命精神与诗歌旨趣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志清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7年第1期73-77,共5页
“闲”是王维诗意存在的外在形式,更是他人性深处的精神表征,是其身心一无挂碍的绝对自由的表征。王维往往以全身远祸的机智,以摆脱物累心役的超然,积极顺乎自然而寻求当下精神自由的享受,以自由生命之“轻”来拗救严峻功业之“重”,把... “闲”是王维诗意存在的外在形式,更是他人性深处的精神表征,是其身心一无挂碍的绝对自由的表征。王维往往以全身远祸的机智,以摆脱物累心役的超然,积极顺乎自然而寻求当下精神自由的享受,以自由生命之“轻”来拗救严峻功业之“重”,把庄子的美学境界变成具有更广泛实践意义的人生行为。这种以庄、禅为心灵本体的生命精神,这种以“闲”的方式享受当下的愉悦闲心,一旦遭遇山水外物时,其观照中之山水则常常被其闲适的心灵之光所烛亮,是物皆著“闲”色,皆作“闲”态,皆具“闲”情,表现出“闲”之享受所赋予的福祉的超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闲适王维 诗意存在 精神表征
下载PDF
西湖游赏的诗性境界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永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55-59,共5页
西湖游赏是古代杭州都市文化诗性特色的重要体现,与杭州城市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有关。西湖游赏有三种不同的诗性境界:诗酒美人的诗性审美境界、感时伤往的诗性政治境界和高朗静深的诗性空明境界。它们分别主要受到江南诗性文化... 西湖游赏是古代杭州都市文化诗性特色的重要体现,与杭州城市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有关。西湖游赏有三种不同的诗性境界:诗酒美人的诗性审美境界、感时伤往的诗性政治境界和高朗静深的诗性空明境界。它们分别主要受到江南诗性文化、北方伦理文化以及道家和禅宗思想的影响。西湖游赏及其诗性境界对当代都市规划、都市生活方式以及都市文化建设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游赏 诗性审美境界 诗性政治境界 诗性空明境界 当代意义
下载PDF
诗意地栖居与理想人居环境 被引量:5
9
作者 詹和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2-75,共4页
从“诗意地栖居”角度,探讨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后工业时代三个不同发展时期人的生存状态与理想人居环境,提出人的生存状态经历了三种栖居方式的演进,理想人居环境则形成了以六种理想城市为典型代表的模式。
关键词 诗意地栖居 生存状态 理想 人居环境
下载PDF
《孔子诗论》属于战国《诗》学思想体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葛立斌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60-67,共8页
关于《孔子诗论》的时代与作者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目前大多数学者已经接受"《孔子诗论》为孔子著作"的观点。但是,从对"■"的断字、"孔子曰"的称呼方法、《孔子诗论》的结构、《孔子诗论》的解... 关于《孔子诗论》的时代与作者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目前大多数学者已经接受"《孔子诗论》为孔子著作"的观点。但是,从对"■"的断字、"孔子曰"的称呼方法、《孔子诗论》的结构、《孔子诗论》的解诗方法以及对《孔子诗论》内部诗学思想的分析来看,《孔子诗论》虽然杂有孔子之《诗》学思想,但总体来看,其应当属于战国中前期的《诗》学思想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诗论》 战国 《诗》学思想
下载PDF
唐诗中的“寒山”意象 被引量:2
11
作者 贺莉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38-43,共6页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寒山"意象渊源于《楚辞》,魏晋诗赋的加工初步确立了"秋冬季节寒冷之山"的基本含义;唐代诗人们的艺术锤炼让其定型且具有了摇曳多姿的外在形态,隐逸诗人、禅僧们的诗歌理念及创作,特别是寒山子生...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寒山"意象渊源于《楚辞》,魏晋诗赋的加工初步确立了"秋冬季节寒冷之山"的基本含义;唐代诗人们的艺术锤炼让其定型且具有了摇曳多姿的外在形态,隐逸诗人、禅僧们的诗歌理念及创作,特别是寒山子生命历练与诗歌书写合而为一的艺术行为拓展了该意象"禅境象征"的深层内涵。对唐诗中"寒山"意象数据统计基础上的文本考察为把握意象与意境、诗境与禅境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山 意象 意境 诗境 禅境
下载PDF
意境的阐释及其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单国华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24,72,共5页
意境即是无意识主体用意象构建的虚拟时空,主体陶醉其间,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可以说它是无意识中的白日梦。它有主体的参与性、对象的虚化性与建构的无意识性三个特征。意境不仅可以解释文学与艺术的审美现象,而且在全部审美活动中都起着... 意境即是无意识主体用意象构建的虚拟时空,主体陶醉其间,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可以说它是无意识中的白日梦。它有主体的参与性、对象的虚化性与建构的无意识性三个特征。意境不仅可以解释文学与艺术的审美现象,而且在全部审美活动中都起着极其重要的承载作用,缺了它,审美活动就无法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境 无意识 白日梦 虚拟时空 审美体验
下载PDF
积学、精思、悟入:后七子诗学理论中的创作径路与境界说阐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利华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1-98,共8页
检视后七子的诗学理论系统,不仅从探索创作径路的角度,主张"积学"的修习之道与"精思"的锻炼之工,并且基于追求创作理想之境的诗学立场,强调悟入这一创作主体的自觉活动,进而达成在对一种高度技巧化的诗歌语言秩序... 检视后七子的诗学理论系统,不仅从探索创作径路的角度,主张"积学"的修习之道与"精思"的锻炼之工,并且基于追求创作理想之境的诗学立场,强调悟入这一创作主体的自觉活动,进而达成在对一种高度技巧化的诗歌语言秩序的理解与组织的基础上,工致而不失自然地表现其各自的审美体验,从不同的层面显示了诸子归至诗歌本体而格外注重艺术经营的一种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七子 诗学理论 径路 境界
下载PDF
上博楚竹书中的“诗论”文献及范型 被引量:3
14
作者 臧克和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21-124,共4页
根据上海博物馆公布的该馆所藏并整理的一批“战国楚竹书”材料 ,可以发现传世文献未曾记录的两千多年前的《诗》篇和“孔子诗论”的内容和形态 ,这对于比勘传世文献 ,研究经学史上诸如版本、异文以及相关诗学批评形态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根据上海博物馆公布的该馆所藏并整理的一批“战国楚竹书”材料 ,可以发现传世文献未曾记录的两千多年前的《诗》篇和“孔子诗论”的内容和形态 ,这对于比勘传世文献 ,研究经学史上诸如版本、异文以及相关诗学批评形态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在相关数据库的支持下 ,结合有关古文字古文献 ,对比考释“战国楚竹书”中的《诗》篇和“孔子诗论”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竹书 诗论 古文字 范型
下载PDF
江顺诒词学理论评说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柏岭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457-462,共6页
江顺诒反思传统词话的旧例 ,构筑词学理论的逻辑结构 ;旁通曲证 ,探寻词体的音律之源 ;在建构词学理论体系的显豁意识下 ,首次成规模地汇集词境诸论 ,对词境观念的发展极富有建设意义 ;承继并反思前期词论中的道德评判和类化审美的两种... 江顺诒反思传统词话的旧例 ,构筑词学理论的逻辑结构 ;旁通曲证 ,探寻词体的音律之源 ;在建构词学理论体系的显豁意识下 ,首次成规模地汇集词境诸论 ,对词境观念的发展极富有建设意义 ;承继并反思前期词论中的道德评判和类化审美的两种词品观念 ,写苦心、标妙境 ,完成了很有个性的词品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顺诒 词学体系 词律 词境 词品
下载PDF
《红楼梦》诗性叙事探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孙春旻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44-47,共4页
诗歌一直是纯粹的语言艺术,而传统小说则是文学亲近抚慰大众的通俗艺术。不过,《红楼梦》是一个例外。意象与境界的建构,象征、隐喻、复义、反讽等艺术手法的运用,使《红楼梦》的叙事成为诗性叙事,因而它比一般的传统小说更具有艺术质感。
关键词 《红楼梦》 诗性叙事 意象 境界 象征 隐喻 复义 反讽
下载PDF
十七年时期何其芳诗性人格的呈现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思运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2-97,共6页
建国后到文革前的十七年间,何其芳的精神人格经历了一个体制化的转型过程,但其作为诗人的精神文化基因并没有被彻底删除,我们在考察何其芳十七年时期的文学活动和文学评论时仍然会发现他的体制性人格背后被压抑的诗性文化基因。十七年... 建国后到文革前的十七年间,何其芳的精神人格经历了一个体制化的转型过程,但其作为诗人的精神文化基因并没有被彻底删除,我们在考察何其芳十七年时期的文学活动和文学评论时仍然会发现他的体制性人格背后被压抑的诗性文化基因。十七年时期何其芳的诗性人格一方面表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一方面表现在他的诗歌评论和文学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其芳 体制性人格 诗性人格 文学研究
下载PDF
儿童视角的诗学阐释及其对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姜瑜 沈杏培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66-71,103,共7页
成人小说中的儿童视角是一个具有深层意味的叙述策略。儿童视角不仅是一种独特的限知叙述,也包含着作家疏离成人经验、借助儿童感知和视域重新整合生存体验、阐释世界的自觉选择。儿童视角小说作为独特的文学现象,呈现出独特的叙述语调... 成人小说中的儿童视角是一个具有深层意味的叙述策略。儿童视角不仅是一种独特的限知叙述,也包含着作家疏离成人经验、借助儿童感知和视域重新整合生存体验、阐释世界的自觉选择。儿童视角小说作为独特的文学现象,呈现出独特的叙述语调和美学风格,同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密码以及作家个体的文化心理。同时,儿童视角的理论品质、发生机理等问题具有相当的理论魅力也是亟待进一步厘清、探讨的理论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视角 诗学阐释 原生态 复调诗学
下载PDF
禅境与诗境的合一——论从容诗中的禅韵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小凤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54-58,共5页
"现代女性心灵禅诗"的开创者从容善于将禅宗内蕴与人生思考汇而为一,徘徊于出世与入世之间,以禅与现代情绪、现代诗歌技巧糅合,创造出具有现代气息的"禅诗",呈现出独特的禅气、禅思与禅趣。
关键词 从容 禅韵 禅境 诗境
下载PDF
1990年代先锋诗的生态及个人化写作成因
20
作者 王珂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1-116,共6页
20世纪后期先锋诗经历了由诗意的先锋到诗艺的先锋,再转向诗意的先锋三大历程,并由1980年代的全国性的群体冲锋变成了地域性单兵突击,大学校园不再是先锋诗的实验园地。社会上的先锋诗人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向现实生活妥协,平民写作取代... 20世纪后期先锋诗经历了由诗意的先锋到诗艺的先锋,再转向诗意的先锋三大历程,并由1980年代的全国性的群体冲锋变成了地域性单兵突击,大学校园不再是先锋诗的实验园地。社会上的先锋诗人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向现实生活妥协,平民写作取代英雄写作,人性写作取代神性写作。女诗人由女性诗人变化女人诗人,迷恋真实人生。先锋诗人的生命意识与生活情怀常常多于文体意识和审美情趣,平民化实用性诗歌远远多于贵族化审美性诗歌。先锋诗的世俗化导致了诗人写作的个人化。重视现实生存甚至急功近利的先锋诗写作虽然有损新诗,却适合当时的特殊国情。尽管当前个人化写作仍有存在价值,但不能极端地倡导个人化写作,因为诗坛既需要诗艺的先锋,也需要诗意的先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诗 生存境遇 诗歌生态 平民诗歌 个人化写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