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 |
黄蕙莉
|
《成才之路》
|
2024 |
0 |
|
2
|
“艺术理论研究”专题主持人语——艺术理论的三个问题 |
周宪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8
|
|
3
|
诗词的语言艺术——试说语用场 |
徐思益
|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4
|
论中国现代诗的“情境”及其审美建构 |
汪云霞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5
|
“龙朔文场变体”与陈元光的诗歌创作 |
徐伯鸿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2
|
|
6
|
毛泽东诗词译学的研究领域与研究模式 |
张梦雪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
2018 |
3
|
|
7
|
从《雪野宁静》看美国当代诗歌的某种转向 |
肖小军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
2010 |
1
|
|
8
|
李白诗歌作为唐诗最高典范的被接受与遭贬抑 |
伏涤修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9
|
抗战文化场域下重庆诗歌翻译活动及其译者惯习考察 |
骆萍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1
|
|
10
|
网络诗歌场域的“江湖化”——“诗江湖”现象初探 |
汤巧巧
|
《学术探索》
CSSCI
|
2012 |
0 |
|
11
|
先秦—唐诗歌中“向上看”概念场研究 |
尹戴忠
李京晶
|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
2017 |
1
|
|
12
|
熔铸新理念 开辟新天地——论梁启超对20世纪中国写作理论的贡献 |
周艳华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
1
|
|
13
|
炫技、交游与唱和——清词中兴成因新探 |
祝东
|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
2015 |
2
|
|
14
|
原型的探求:高莉芬的神话研究述评 |
鹿忆鹿
|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1
|
|
15
|
场域、意境与生命——论宋代园林与诗歌及诗人的关系 |
罗燕萍
|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9 |
1
|
|
16
|
现代都市环境与现代诗歌 |
张林杰
|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06 |
1
|
|
17
|
胡适诗歌翻译实践的社会学解读 |
骆萍
|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6 |
1
|
|
18
|
中国传统词学批评中尊体论的承衍 |
胡建次
李国伟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9
|
《晚清民国湖湘词坛研究》评析 |
胡海义
杨小雪
|
《韶关学院学报》
|
2015 |
0 |
|
20
|
热爱风景的麦地之子——论海子的抒情诗 |
高雪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