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volution of the Ci Poetry of the Song Dynasty
1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7年第5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The evolution of the Ci poetry of the Song Dynasty
下载PDF
寻找上古诗歌发展的依据——《礼俗仪式与先秦诗歌演变》序
2
作者 赵逵夫 《甘肃高师学报》 2024年第1期6-7,共2页
《礼俗仪式与先秦诗歌演变》一书从历史文化等理论方面对先秦文学尤其是诗歌研究进行了总结。通过礼俗仪式探索、考察上古诗歌的发展,可以看到更早的诗歌存在、演进的情形,亦可了解从春秋前期至战国之末我国诗歌发展中缺环一段的大体状况。
关键词 上古诗歌 《礼俗仪式与先秦诗歌演变》 发展依据
下载PDF
中朝三千年诗歌交流论略
3
作者 马静 赵季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4-69,共16页
自公元前1044年始至1926年中国与朝鲜的诗歌交流持续约三千年,参与的诗人数千位,创作了数万首诗歌。中朝的诗歌交流无论从时间上的持续还是空间上的跨越,都是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文化文学现象。从纵向来看,可以分为西周至东汉末、魏晋... 自公元前1044年始至1926年中国与朝鲜的诗歌交流持续约三千年,参与的诗人数千位,创作了数万首诗歌。中朝的诗歌交流无论从时间上的持续还是空间上的跨越,都是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文化文学现象。从纵向来看,可以分为西周至东汉末、魏晋南北朝至宋末、元代至清末、光绪乙巳至民国十五年四大阶段,第一个阶段以咏史诗为主,第二阶段以追和诗为主,第三阶段以使行诗为主,第四个阶段为朝鲜遗民金泽荣在中国的交流诗。从横向来看,诗歌交流包含着十类文献:唱酬、献赠、追和、咏史、题咏、事迹、诗人、诗集、评价、制度背景。从国际上看,相较于东亚的日本、越南、琉球,朝鲜的诗歌交流具有独特的优势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朝诗歌 文化交流 起讫及发展脉络 历史阶段 文献分类
下载PDF
台湾地区古典诗歌中的郑成功形象与民众认同之演变 被引量:2
4
作者 朱双一 刘佳艺 《台湾研究集刊》 2023年第6期110-128,共19页
“郑成功”是台湾地区古典诗歌中延续不断的重要题材之一,但不同时代,对郑成功的评价不尽相同。清代前中期评价偏于负面,牡丹社事件时,发生了由负面到正面的大翻转,并在乙未时达到高潮。其原因,在于面对异族入侵,人们想从郑成功身上吸... “郑成功”是台湾地区古典诗歌中延续不断的重要题材之一,但不同时代,对郑成功的评价不尽相同。清代前中期评价偏于负面,牡丹社事件时,发生了由负面到正面的大翻转,并在乙未时达到高潮。其原因,在于面对异族入侵,人们想从郑成功身上吸取反殖抗敌的民族精神。日据后内渡使连横等跳出狭小空间而有了横跨两岸的宽阔视野,他们吸收了民主革命思想,建立了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岛内情况则较为复杂,《台湾》等报刊的征诗表达民间未曾改变的郑成功尊崇,瀛社的课题则有呼应“皇民化”之嫌,但仍以彰扬郑成功遗民忠义精神和驱荷复土、辟垦台湾地区的历史功绩为主流。这一演变反映了因应不同时代面临的现实问题,人们思想感情、认同状况的变化,其本身亦为台湾地区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古典诗歌 郑成功 形象演变 反殖抗敌精神
下载PDF
南宋赵师秀《众妙集》中的唐诗脉络
5
作者 丁玉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5-9,共5页
赵师秀在《众妙集》中构建了姚贾诗派—大历诗人—山水田园诗派的诗学脉络,这条脉络追溯至姚贾诗派的诗学渊源,并由“妙”贯穿整体。赵师秀推崇姚贾诗派诗歌,其《众妙集》编选的内容及形式都借鉴了姚贾诗派代表姚合的《极玄集》和韦庄... 赵师秀在《众妙集》中构建了姚贾诗派—大历诗人—山水田园诗派的诗学脉络,这条脉络追溯至姚贾诗派的诗学渊源,并由“妙”贯穿整体。赵师秀推崇姚贾诗派诗歌,其《众妙集》编选的内容及形式都借鉴了姚贾诗派代表姚合的《极玄集》和韦庄的《又玄集》。姚合推崇大历诗人为“诗家射雕手”,而大历诗歌载体的一致性则来源于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姚贾诗派、大历诗人以及山水田园诗派诗人的诗作都以五律为主,其源头可上溯至初唐沈佺期对律诗的定型,五律在《众妙集》中的发展轨迹清晰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师秀 《众妙集》 唐诗脉络
下载PDF
仕与诗的互动——论寇准的政治心态及其诗风变迁
6
作者 袁辉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15-123,共9页
通常被视作“晚唐体”诗人的寇准,他的仕宦际遇在社会转型期具有鲜明的典型性。既有随着主体人格崛起而冀望有为的一面,同时又承续着宋初以来出处唯谨的士风,二者常常交织于心,使寇准在人格心态上不时呈现出矛盾的倾向,同时也造就了他... 通常被视作“晚唐体”诗人的寇准,他的仕宦际遇在社会转型期具有鲜明的典型性。既有随着主体人格崛起而冀望有为的一面,同时又承续着宋初以来出处唯谨的士风,二者常常交织于心,使寇准在人格心态上不时呈现出矛盾的倾向,同时也造就了他的政治品格与诗歌创作在互动中又有乖违的特征。寇准在宦海浮沉中的心态演变及诗风变迁一方面体现了在北宋崇儒重文的社会风气下士人身份由儒臣向文臣的转变,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传统宋初三体的诗歌史格局渐趋解体的过渡性特征。这些往往因为寇准文名为政能所掩的历史形象定位而为研究者所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寇准 政治文化 政治心态 诗风变迁
下载PDF
先唐西域音乐东渐与歌诗之演变
7
作者 杨贺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16-124,共9页
从音乐文化交流史的视角考察先唐西域音乐东传所带来的音乐文化的革新及其与文学演变的关系。西乐东传的过程也是其与汉地音乐广泛融合并同化为新“华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南方音乐文化优势得以凸显,奠定了以南方音乐为主导的艺术... 从音乐文化交流史的视角考察先唐西域音乐东传所带来的音乐文化的革新及其与文学演变的关系。西乐东传的过程也是其与汉地音乐广泛融合并同化为新“华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南方音乐文化优势得以凸显,奠定了以南方音乐为主导的艺术格局。汉魏西乐东渐对乐府歌诗影响深远。六朝胡戎乐东传不仅推动了南北歌诗的融合,也为音乐文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艺术土壤。先唐西乐东传与民族融合、乐制更迭、佛教东传等密切相关。先唐西乐东渐丰富了中国音乐的艺术内涵,催生了新的音乐文化和文学,也为音乐和文学的唐宋因革奠定了艺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唐 西域音乐东渐 歌诗演变
下载PDF
论金代完颜皇族词——以胡汉文化融合进程为中心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崇德 于东新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27,共7页
作为金词重要创作群体的完颜皇族词人,在词风上其经历了由雄健踔厉到典雅华美,再到简淡萧散的演变过程。究其原因,当是胡汉文化融合过程中,胡化汉化力量的此长彼消、互动互化所致,即最初女真族汉化程度较浅,尚葆有其原初文化性格之时,... 作为金词重要创作群体的完颜皇族词人,在词风上其经历了由雄健踔厉到典雅华美,再到简淡萧散的演变过程。究其原因,当是胡汉文化融合过程中,胡化汉化力量的此长彼消、互动互化所致,即最初女真族汉化程度较浅,尚葆有其原初文化性格之时,如完颜亮辈,其给词坛带来的是全新的冲击和活力。随着女真人成为北中国之主,汉化程度日益加深,相应的,其文化的原初野性亦逐渐淡薄,即胡化力量变弱,此时的词文学日益摆脱"胡气",典雅华美,乃至渐入敦厚雅正、简淡萧散之境。这是完颜皇族词风格嬗变所留给我们的最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词 完颜皇族词 风格嬗变 文化融合
下载PDF
南朝咏物诗发展演变及其动因初探 被引量:4
9
作者 沈文凡 窦可阳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17-123,共7页
南朝咏物诗一方面对前代的兴寄传统有所继承,另一方面,赋体咏物诗的勃兴是南朝咏物诗一个最值得注意的现象。这种诗体讲究图形写貌,并且体现出鲜明的群体现象。促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南朝特殊的文化环境和氛围,其次是南... 南朝咏物诗一方面对前代的兴寄传统有所继承,另一方面,赋体咏物诗的勃兴是南朝咏物诗一个最值得注意的现象。这种诗体讲究图形写貌,并且体现出鲜明的群体现象。促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南朝特殊的文化环境和氛围,其次是南朝文学新变的影响,再次便是诗赋两体的交互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咏物诗 南朝 演变 动因
下载PDF
魏晋至清代诗词中景观的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源 陶卓民 +1 位作者 李涛 张维亚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5-169,176,共6页
采用LISA时间路径和时空跃迁等方法对魏晋至清代诗词中景观的时空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诗词中景观始于魏晋,盛于隋唐,落于宋元,稳于明清;典型景观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核心-边缘模式,分布重心经历了由黄河流域逐渐向长江流域的南移过... 采用LISA时间路径和时空跃迁等方法对魏晋至清代诗词中景观的时空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诗词中景观始于魏晋,盛于隋唐,落于宋元,稳于明清;典型景观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核心-边缘模式,分布重心经历了由黄河流域逐渐向长江流域的南移过程。(2)LISA时间路径相对长度以陕西、河南等景观频次集聚省份为重心向外递减,省域间弯曲度差异较大,景观分布的整体空间格局稳定且凝聚性强。(3)自然地理环境构建了景观分布的基本单元;诗词中景观发展受文化的根植性影响,政治和经济因素分别发挥着牵引作用和指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至清代 中国古代诗词 景观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文化整合视野中的诗史进程——论隋代诗歌的文化史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康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0-84,共5页
隋代诗人群体主要来自西魏北周、东魏北齐和梁陈。随着隋朝版图的统一,隋代诗人组织或参与了周隋之际文化整合运动。隋诗也因之发生一系列新变。这些新变昭示出三地诗人入隋后文化观念的变迁,周隋之际文化整合的方向,展现出大一统文化... 隋代诗人群体主要来自西魏北周、东魏北齐和梁陈。随着隋朝版图的统一,隋代诗人组织或参与了周隋之际文化整合运动。隋诗也因之发生一系列新变。这些新变昭示出三地诗人入隋后文化观念的变迁,周隋之际文化整合的方向,展现出大一统文化格局形成的历史进程,预示着大一统文化与文学时代的即将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整合 诗史进程 隋代诗歌 文化史
下载PDF
论唐代茶诗审美情趣之嬗变 被引量:7
12
作者 程荣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07-111,共5页
茶诗在唐代开始兴起,唐代茶诗奠定了中国茶文化基本的生命情调和审美情趣,而随着时代精神的不同,茶诗的审美情趣也有一个从自然俭约到精新细繁、从超尘脱俗到近俗乐俗、从宁静淡泊到文化品闲、从以茶悟道到茶禅一味的渐变过程。唐代茶... 茶诗在唐代开始兴起,唐代茶诗奠定了中国茶文化基本的生命情调和审美情趣,而随着时代精神的不同,茶诗的审美情趣也有一个从自然俭约到精新细繁、从超尘脱俗到近俗乐俗、从宁静淡泊到文化品闲、从以茶悟道到茶禅一味的渐变过程。唐代茶诗反映了中国人独特的生活之美、生命之乐,传达出中国文人清高、自适的人格气质,并昭示了古代文人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哲学思想,对于民族精神的塑造、社会的谐调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茶诗 审美情趣 嬗变
下载PDF
曹尔堪与明末清初词风演变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世斌 刘崇德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43,共4页
曹尔堪是清初一位重要词人,其词作风格在清初词坛独树一帜。但是,长期以来,对于曹尔堪词作的认识研究明显不足,对曹尔堪所论较多的是他在清初三次大型词作唱和活动中所起的组织倡导作用,而对于其词作本身对当时词坛的影响则所论甚少。其... 曹尔堪是清初一位重要词人,其词作风格在清初词坛独树一帜。但是,长期以来,对于曹尔堪词作的认识研究明显不足,对曹尔堪所论较多的是他在清初三次大型词作唱和活动中所起的组织倡导作用,而对于其词作本身对当时词坛的影响则所论甚少。其实,曹尔堪词作风格对明末清初词风演变产生了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尔堪 词作风格 词风演变
下载PDF
论周涛诗歌中的格律因素——兼论周涛诗歌创作分期问题 被引量:1
14
作者 艾翔 陈澜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5-120,共6页
文章从格律分析入手,对周涛诗歌进行形式分析,认为格律因素之于周涛诗歌研究的价值,不仅在于带有格律色彩的诗歌,对其纯粹的自由体诗歌而言,也不失为一个独特的观察角度,并由此整理出周涛诗歌的四个阶段,即1980年之前的格律体时期、198... 文章从格律分析入手,对周涛诗歌进行形式分析,认为格律因素之于周涛诗歌研究的价值,不仅在于带有格律色彩的诗歌,对其纯粹的自由体诗歌而言,也不失为一个独特的观察角度,并由此整理出周涛诗歌的四个阶段,即1980年之前的格律体时期、1981年的半格律体阶段、1982~1985年自由体阶段和1986~1994年后期诗歌阶段。同时,辨析了各个阶段格律因素在周涛诗歌艺术探索中的作用与地位,并揭示周涛自由体诗歌与'大散文'之间的内在联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涛诗歌 格律 作用与演变
下载PDF
论唐代赋得体诗的创作特征及其流变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河清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8-96,共9页
赋得体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形式,它脱胎于齐梁公宴诗,流行于陈隋,至唐代大放异彩。初唐赋得体诗扬弃"六朝锦色",开启了"唐三百年风雅"之盛;盛唐赋得体诗恢宏阔大,自然浑成,尽显大唐气象;中唐赋得体诗体悟精... 赋得体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形式,它脱胎于齐梁公宴诗,流行于陈隋,至唐代大放异彩。初唐赋得体诗扬弃"六朝锦色",开启了"唐三百年风雅"之盛;盛唐赋得体诗恢宏阔大,自然浑成,尽显大唐气象;中唐赋得体诗体悟精巧,细致精雅;晚唐赋得体诗在苍凉末世的余晖中徐徐落幕。起自唐代赋得体的省试诗,具有规范的制作标准并体现出特殊的心理期待。学界对于唐代赋得体的研究,目前尚停留在概念的界定与省试诗和应制诗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得体诗 省试诗 创作特征 发展流变
下载PDF
从“诗意的生存”到“生存的诗意”——古代神话自然观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3
16
作者 姜琬 张超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28-33,38,共7页
古代的神话在其产生之初,其角色与今天全然不同,它不仅只是文学和艺术的作品,而是作为一种对生存世界的理解和解释方式。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理性自然观逐步建立,神话观点受到根本的动摇,淡出人类主流的认识方式。然而神话思维并未因此... 古代的神话在其产生之初,其角色与今天全然不同,它不仅只是文学和艺术的作品,而是作为一种对生存世界的理解和解释方式。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理性自然观逐步建立,神话观点受到根本的动摇,淡出人类主流的认识方式。然而神话思维并未因此退出人类认识范畴。神从直接的因果联系中退隐而出,却仍作为更上层原因隐现着;神从可视的自然中退隐而出,却仍居留在思想的更深层,泛化为无处不在的神性,栖身于哲学和宗教之中。而神话的社会角色也从"诗意的生存"转化为"生存的诗意",作为人们想象力、创造力和鉴赏力的结晶,回归到其文学和艺术的本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自然观 理性自然观 生存 诗意 演变
下载PDF
从选本批评看宋初唐诗学的演进——基于《文苑英华》与《唐人选唐诗》的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水英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181-185,共5页
通过对《文苑英华》与"唐人选唐诗"十三种选本选录唐诗的比较,可具体微观地把握唐至宋初唐诗学的演进特点。发现宋初选唐诗更突出题材意识,题材有日常生活化倾向;宋人对唐诗选录态度更具包容性,这有利于唐诗精华的全面吸收;... 通过对《文苑英华》与"唐人选唐诗"十三种选本选录唐诗的比较,可具体微观地把握唐至宋初唐诗学的演进特点。发现宋初选唐诗更突出题材意识,题材有日常生活化倾向;宋人对唐诗选录态度更具包容性,这有利于唐诗精华的全面吸收;更强调诗歌的教化功能,对唐代诗人的接受较唐人而言变化也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苑英华》 唐人选唐诗 唐诗学 演进
下载PDF
论耿湋诗歌在唐诗演进中的角色和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邓建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70-73,共4页
耿湋诗歌在唐诗演进过程中扮演了独特的角色,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其内倾凝缩的情感取向、注重细节的表现手法、清浅平远的审美风格与盛唐诗歌之外向浓烈、疏朗大气、雄浑爽健形成鲜明对照,对急于突破前人拘囿、有心另辟蹊径的中晚唐... 耿湋诗歌在唐诗演进过程中扮演了独特的角色,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其内倾凝缩的情感取向、注重细节的表现手法、清浅平远的审美风格与盛唐诗歌之外向浓烈、疏朗大气、雄浑爽健形成鲜明对照,对急于突破前人拘囿、有心另辟蹊径的中晚唐诗人有明显的开启、示范、渗透、辐射之功。其工于五律、兼擅七律的诗歌体式表现出明显的过渡痕迹,昭示出中晚唐古风消歇、近体勃兴与五律盛极、七律崛起的历史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演变 耿湋 角色 影响
下载PDF
新历史主义与中国历史电视剧诗性叙事 被引量:4
19
作者 杜莹杰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9-82,共4页
新历史主义作为一种文艺理论和批评方法,于20世纪80年代末由欧美引入中国,对新时期中国文艺创作实践和理论批评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新历史主义思潮波及范围的扩大,中国一些历史电视剧在创作实践中出现了"重构"、"解构&q... 新历史主义作为一种文艺理论和批评方法,于20世纪80年代末由欧美引入中国,对新时期中国文艺创作实践和理论批评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新历史主义思潮波及范围的扩大,中国一些历史电视剧在创作实践中出现了"重构"、"解构"历史的倾向,在谱写一种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新的历史记忆的同时,也构设一种历史想象的狂欢,折射出新历史主义语境中电视剧叙事策略的诗学嬗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历史主义 历史电视剧 影视艺术 叙事策略 诗学嬗变 艺术创作
下载PDF
现代中国画家旧体诗词的历史浮沉与演变趋势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遇春 叶澜涛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3-95,共13页
近百年来的现代中国画家旧体诗词创作,是现代中国旧体诗词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体而言,现代中国画家旧体诗词的百年演变历程可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在变革期(1912—1936)里,传统派与革新派画家诗人都在不同程度上致力于传统诗词的现代... 近百年来的现代中国画家旧体诗词创作,是现代中国旧体诗词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体而言,现代中国画家旧体诗词的百年演变历程可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在变革期(1912—1936)里,传统派与革新派画家诗人都在不同程度上致力于传统诗词的现代转型。在深化期(1937—1949)里,不同类型的画家诗人主要聚集在抗战旗帜下用旧体诗词的民族形式书写战乱中的悲情与壮怀。及至转折期(1949—1976),在新的社会政治环境下,大陆和离散海外的画家旧体诗词创作出现了合唱与独吟两种书写方式。新时期以来是复苏期(1977—),从"归来者"到"网络达人",无不体现出在改革开放的新历史语境中当代画家旧体诗词创作的新变。总之,从百年画家诗词的发展历程中不仅可以发现诗词与时代的密切关联,而且也能发现诗词与绘画的艺术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中国画家 旧体诗词创作 历史浮沉 演变趋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