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4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ability behavior of the Lanxi ancient flood control levee after reinforcement with upside-down hanging wells and grouting curtain
1
作者 QIN Zipeng TIAN Yan +4 位作者 GAO Siyuan ZHOU Jianfen HE Xiaohui HE Weizhong GAO Jingqua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4年第1期84-99,共16页
The stability of the ancient flood control levees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water level fluctuations, groundwater concentration and rainfalls. This paper takes the Lanxi ancient levee as a research object to study the e... The stability of the ancient flood control levees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water level fluctuations, groundwater concentration and rainfalls. This paper takes the Lanxi ancient levee as a research object to study the evolution laws of its seepage, displacement and stability before and after reinforcement with the upside-down hanging wells and grouting curtain through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s combined with experiments and observations. The study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illed soil is less affected by water level fluctuations and groundwater concentration after reinforcement. A high groundwater level is detrimental to the levee's long-term stability, and the drainage issues need to be fully considered. The deformation of the reinforced levee is effectively controlled since the fill deformation is mainly borne by the upside-down hanging wells. The safety factors of the levee before reinforcement vary significantly with the water level. The minimum value of the safety factors is 0.886 during the water level decreasing period, indicating a very high risk of the instability. While it reached 1.478 after reinforcement, the stability of the ancient levee is improved by a large marg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bility analysis Multiple factors Antiseepage reinforcement Upside-down hanging well Grouting curtain Ancient levee
下载PDF
Effects of dust controls on respirable coal mine dust composition and particle sizes:case studies on auxiliary scrubbers and canopy air curtain
2
作者 F.Animah C.Keles +1 位作者 W.R.Reed E.Sarv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86-101,共16页
Control of dust in underground coal mines is critical for mitigating both safety and health hazards.For decades,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NIOSH)has led research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dust in underground coal mines is critical for mitigating both safety and health hazards.For decades,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NIOSH)has led research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various dust control technologies in coal mines.Recent studies have included the evaluation of auxiliary scrubbers to reduce respirable dust downstream of active mining and the use of canopy air curtains(CACs)to reduce respirable dust in key operator positions.While detailed dust characterization was not a focus of such studies,this is a growing area of interest.Using preserved filter samples from three previous NIOSH studies,the current work aims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wo different scrubbers(one wet and one dry)and a roof bolter CAC on respirable dust composition an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For this,the preserved filter samples were analyzed by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and/o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with energy dispersive X-ray.Results indicate that dust composition was not appreciably affected by either scrubber or the CAC.However,the wet scrubber and CAC appeared to decrease the overall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Such an effect of the dry scrubber was not consistently observed,but this is probably related to the particular sampling location downstream of the scrubber which allowed for significant mixing of the scrubber exhaust and other return air.Aside from the insights gained with respect to the three specific dust control case studies revisited here,this work demonstrates the value of preserved dust samples for follow-up investigation more broad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pirable dust Dust control SEM–EDX SCRUBBER Canopy air curtain SILICA
下载PDF
Research Progress of Aromatic Bed Curtains for Aiding Sleep Based on Lavender Microcapsule Technique
3
作者 Xiaojun LUO Xuan PAN +3 位作者 Kaiyan QIU Ken HUANG Yao LU Jingjing LI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2024年第2期64-67,71,共5页
In this paper, the preparation technique of lavender essential oil microcapsules and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aromatic textiles were expounded, and the research status of bed curtains and lavender microcapsules at h... In this paper, the preparation technique of lavender essential oil microcapsules and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aromatic textiles were expounded, and the research status of bed curtains and lavender microcapsules at home and abroad was analyzed and studi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pplication in textiles. The application of lavender essential oil to bed curtains through the microcapsule technique was put forward to allow lavender essential oil to play its role of helping sleep in bed curtains. 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material selection and preparation technique of lavender microcapsule agents, and put forward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microcapsules with mixed solutions of pure Chinese medicine extracts and natural essences as core material and high-viscosity epoxy resin as wall materials. The post-processing techniques and the spray ironing method for clothing were studied and developed, and these techniques and methods were applied to bed curtains, and good results wer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VENDER Sleep aid Aromatic bed curtain MICROCAPSULE
下载PDF
Innovative Techniques Unveiled in Advanced Sheet Pile Curtain Design
4
作者 Peace Sèna Hounkpe Guy Oyéniran Adéoti +1 位作者 Patrick Oniakitan Mondoté Éric Adéchina Alamou 《Open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2024年第1期1-37,共37页
This thorough review explores the complexities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emphasizing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SSI). The investigation centers on sheet pile design, examining two primary methodologies: Limit Equi... This thorough review explores the complexities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emphasizing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SSI). The investigation centers on sheet pile design, examining two primary methodologies: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s (LEM) and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Methods (SSIM). While LEM methods, grounded in classical principles,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for preliminary design considerations, they may encounter limitations in addressing real-world complexities. In contrast, SSIM methods, including the SSI-SR approach, introduce precision and depth to the field. By employing numerical techniques such as Finite Element (FE) and Finite Difference (FD) analyses, these methods enable engineers to navigate the dynamics of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The exploration extends to SSI-FE, highlighting its essential role in civil engineering. By integrat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with considerations for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the SSI-FE method offers a holistic understanding of how structures dynamically interact with their geotechnical environment. Throughout this exploration, the study dissects critical components governing SSIM methods, providing engineers with tools to navigate the intricate landscape of geotechnical design. The study acknowledg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Mohr-Coulomb constitutive model while recognizing its limitations, and guiding practitioners toward informed decision-making in geotechnical analyses. As the article concludes, it underscores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for the future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With advancing technology and an evolving understanding of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the study remains committed to ensuring the safety, stability, and efficiency of geotechnical structures through cutting-edge design and analysis techniq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eet Pile curtain Design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dvanced Design Technique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Innovative Geotechnical Methods
下载PDF
光伏幕墙辅助双源热泵系统在不同地区的多目标优化配置 被引量:1
5
作者 常莎莎 冯国会 +3 位作者 黄凯良 张磊 刘馨 王茜如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7-305,共9页
为克服单一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光伏幕墙辅助双源热泵系统。利用TRNSYS建立仿真模型,以系统能耗和生命周期成本为目标函数,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对不同地区系统配置规模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并利用加权和法确定... 为克服单一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光伏幕墙辅助双源热泵系统。利用TRNSYS建立仿真模型,以系统能耗和生命周期成本为目标函数,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对不同地区系统配置规模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并利用加权和法确定均衡解。结果表明:哈尔滨、长春、沈阳3个地区优化后的系统运行能耗比优化前分别增加5.9%、5.0%和3.9%,生命周期成本降低13.6%、17.1%和12.9%;与单目标优化相比,多目标优化在兼顾性能的前提下能明显降低生命周期成本,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系统 光伏组件 多目标优化 光伏幕墙 生命周期 决策
下载PDF
盾构隧道下穿高铁路基变形影响规律及加固优化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立新 王强 +3 位作者 苗苗 汪珂 李储军 邱军领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6-134,142,共10页
为研究盾构隧道下穿高铁路基施工时对路基的影响规律,探究在隧道开挖过程中运用不同加固措施对既有高铁路基的影响程度。以西安市某地铁工程为依托,利用室内模型试验对比分析盾构隧道下穿高铁CFG桩复合路基过程中,无加固、超前管幕工法... 为研究盾构隧道下穿高铁路基施工时对路基的影响规律,探究在隧道开挖过程中运用不同加固措施对既有高铁路基的影响程度。以西安市某地铁工程为依托,利用室内模型试验对比分析盾构隧道下穿高铁CFG桩复合路基过程中,无加固、超前管幕工法加固与地表袖阀管注浆加固3种隧道施工条件下,地表沉降值和沉降槽的空间分布规律;采用数值模拟分析验证超前管幕工法加固工况下盾构隧道下穿时,高铁路基、道床的位移变化规律。室内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盾构隧道施工中采用管幕工法加固后复合地基正上方的地表沉降最大值减小28.6%,采用袖阀管注浆加固后减小18.0%,并且采用两种加固措施后的CFG桩最大附加轴力均减小20%以上。因此,在隧道掘进过程中采用一定加固措施,可改善围岩稳定性,其中管幕工法加固效果更为显著。数值模拟分析表明:采取管幕工法加固施工与不采取加固措施相比,路基最大沉降量减少33.78%,道床最大沉降量减少45.08%。因此,管幕工法加固能够有效减小对既有高铁路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高铁路基 管幕工法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变形规律 加固措施
下载PDF
某儿童医院病床隔帘污染情况调查与分析
7
作者 李小娟 李亚玲 +2 位作者 李伟杰 韩永慧 陈丽琴 《大理大学学报》 2024年第10期48-51,共4页
目的:了解某儿童医院病床隔帘清洗后使用不同时间的污染情况,为制定隔帘清洗频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急诊科及普通病区7个科室的隔帘标本,分别于清洗后立即、使用1周、使用1~5个月分7次对隔帘进行采样,并记录菌... 目的:了解某儿童医院病床隔帘清洗后使用不同时间的污染情况,为制定隔帘清洗频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急诊科及普通病区7个科室的隔帘标本,分别于清洗后立即、使用1周、使用1~5个月分7次对隔帘进行采样,并记录菌落数。结果:隔帘清洗后使用不同时间、不同科室、不同病区的污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病区的隔帘污染率显著高于急诊科;内科隔帘的菌落数最多,急诊科最少。结论:清洗后的病床隔帘在使用1周后就有不同程度的污染,使用时间越长,污染越严重,应根据污染情况对隔帘定期清洗,对于污染较为严重的科室应增加隔帘清洗频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医院 病床隔帘 污染
下载PDF
排烟口朝向与挡烟垂壁对地铁站台排烟效果的影响
8
作者 钟委 吴英昊 +3 位作者 田英 梁天水 王珍珍 高子鹤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3,共7页
为提高地铁站台的排烟效果,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地铁站不同排烟口朝向的机械排烟系统排烟效果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比挡烟垂壁高度对排烟效果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排烟口朝向不是影响烟气控制效果的主要因素,顶面排烟的排烟效果最佳,其总... 为提高地铁站台的排烟效果,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地铁站不同排烟口朝向的机械排烟系统排烟效果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比挡烟垂壁高度对排烟效果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排烟口朝向不是影响烟气控制效果的主要因素,顶面排烟的排烟效果最佳,其总排热量是底面排烟的1.32倍,总排烟量是底面排烟的1.19倍;并通过分析3种排烟系统吸入烟气的方式和温度解释排烟效果产生差异的原因;增设挡烟垂壁可起到良好的控烟效果,当挡烟垂壁下沿高度分别降低至3.5,3.0,2.5 m时,顶面排烟,侧面排烟和底面排烟能够将烟气控制在起火防烟分区;挡烟垂壁与机械排烟系统具有协同作用,设置挡烟垂壁可以有效改善排烟效果,因此建议采用排烟管道顶面开口的排烟方式,并可通过设置一定高度的挡烟垂壁提高现有排烟系统的排烟效果。研究结果可为地铁站台排烟系统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站台 排烟口朝向 机械排烟 挡烟垂壁
下载PDF
基于帷幕注浆理论的瓦斯抽采钻孔封孔技术研究及应用
9
作者 何志刚 邢祥 +2 位作者 韩兆彦 王俊伟 卜东杰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11期193-196,共4页
瓦斯抽采钻孔封孔效果直接决定了矿井瓦斯治理效果,是高瓦斯突出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为解决主焦煤矿2301工作面瓦斯抽采底板巷围岩裂隙发育、钻孔封孔难题,基于矿井防治水经验提出瓦斯抽采钻孔帷幕注浆封孔技术。首先通过数值模拟... 瓦斯抽采钻孔封孔效果直接决定了矿井瓦斯治理效果,是高瓦斯突出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为解决主焦煤矿2301工作面瓦斯抽采底板巷围岩裂隙发育、钻孔封孔难题,基于矿井防治水经验提出瓦斯抽采钻孔帷幕注浆封孔技术。首先通过数值模拟和钻孔窥视法确定了2301工作面底板巷松动圈范围为0.8~1.7 m。然后根据矿井注浆扩散半径设计施工帷幕注浆钻孔,利用巷道围岩帷幕注浆技术提高瓦斯抽采钻孔的封孔效果。经过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71.1%的瓦斯抽采浓度较原抽采浓度得到大幅提高,对类似地质条件的瓦斯抽采岩巷钻孔封孔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帷幕注浆 瓦斯抽采 封孔
下载PDF
气幕均匀性影响因素及其隔尘效果研究
10
作者 王佩 蒋仲安 +1 位作者 陈建武 王慧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0-1010,共11页
近年来,空气幕作为一种有效隔绝易于扩散粉尘的装置,被频繁地用于矿山、隧道施工过程中产尘较多的场所,而均匀的气幕会带来更佳的隔尘效果。运用Fluent数值模拟结合相似实验的方法分析了气幕直径和气幕内部风道结构变化对气幕均匀性的影... 近年来,空气幕作为一种有效隔绝易于扩散粉尘的装置,被频繁地用于矿山、隧道施工过程中产尘较多的场所,而均匀的气幕会带来更佳的隔尘效果。运用Fluent数值模拟结合相似实验的方法分析了气幕直径和气幕内部风道结构变化对气幕均匀性的影响,并将设计后可以均匀供风的气幕安装在实际施工隧道模型中模拟分析其隔尘效果。结果表明:直径增加,供风装置内气流轴向惯性力降低,有充足的时间改变流出方向,气幕装置轴向静压更加均匀,形成气幕更加均匀,但直径的变化对气幕均匀性的影响不是线性变化的,即存在一个临界直径使直径继续增加对均匀性的改善效果不明显,并且气幕临近直径的范围会随供风装置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在长度1 m、临界直径180 mm的气幕装置基础上,依据风道设计原理安装计算出的弧高为149.9 mm的楔形扇面阻体后,气幕装置内部平均压力梯度从38.4 Pa/m降低到19.3 Pa/m,出口风速均匀度从87.6%提高到93.2%,气幕均匀性显著提升;安装气幕后,隔尘区域内回弹的含尘气流被阻隔,区域内风流变得混乱复杂、涡流增加,粉尘停留时间增加,相对较大的粉尘颗粒有更长的时间沉降。整个隔尘区域粉尘浓度明显升高,气幕隔尘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幕 职业健康 隔绝粉尘 均匀分布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建筑幕墙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探讨
11
作者 梁照文 《科技资讯》 2024年第3期95-97,共3页
在当前建筑工程及技术水平高度发展的背景下,大众对各种建筑的功能性、装饰性与实用性的需求有所增高。这一点在建筑幕墙装饰装修工程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对此,通过探讨建筑幕墙工程施工中影响工程质量、工程效率的关键因素,总结能够用... 在当前建筑工程及技术水平高度发展的背景下,大众对各种建筑的功能性、装饰性与实用性的需求有所增高。这一点在建筑幕墙装饰装修工程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对此,通过探讨建筑幕墙工程施工中影响工程质量、工程效率的关键因素,总结能够用于建筑幕墙装饰装修工程的关键技术,提高工程建设效果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幕墙工程 装饰装修 幕墙功能性 施工技术 幕墙检测
下载PDF
附壁旋流风幕集尘系统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12
作者 贾宝山 吴钧 +2 位作者 陈鑫 刘雅俊 王震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52-2260,共9页
大型设备工作时产生的粉尘浓度过高、粉尘扩散等问题,会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甚至可能造成“粉尘爆炸”等安全问题。基于此现状提出了一种新型风幕集尘系统并介绍了其构造及应用。为了使系统的集尘效果更好,采用计算流体力学FLUENT... 大型设备工作时产生的粉尘浓度过高、粉尘扩散等问题,会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甚至可能造成“粉尘爆炸”等安全问题。基于此现状提出了一种新型风幕集尘系统并介绍了其构造及应用。为了使系统的集尘效果更好,采用计算流体力学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对风幕集尘系统的工作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最佳的设备工作参数及风幕的集尘效率。结果表明:(1)附壁旋流集尘风幕系统可形成稳定的螺旋风流场,大部分粉尘可以控制在风幕内侧,达到良好的集尘效果;(2)附壁旋流风幕集尘系统的射流腔条缝口的喷射角度对风幕形成效果影响最明显,风幕闭合性会随着射流腔工作角度变化而变化;(3)当射流腔条缝口角度为45°、风幕入口速度为15~25 m/s时,风幕的闭合性最好;(4)风幕的入口速度过大或过小都会使风幕的集尘效果下降;(5)吸尘盘的负压区域与风幕交界处会产生微弱湍流,但对风幕整体闭合性影响较小;(6)模拟与试验结果吻合,验证了新型附壁旋流集尘风幕技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空气幕 集尘系统 FLUENT 设备参数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温室大棚卷帘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13
作者 张红宾 高艺 +1 位作者 程如岐 司敏山 《自动化与仪表》 2024年第8期20-23,28,共5页
随着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自动化的温室大棚管理系统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卷帘机控制系统作为温室大棚管理的关键部分,对于调节大棚内的光照、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优化作物生长条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设计一套... 随着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自动化的温室大棚管理系统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卷帘机控制系统作为温室大棚管理的关键部分,对于调节大棚内的光照、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优化作物生长条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设计一套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卷帘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实时监测温室内部的环境参数,根据控制逻辑自动控制卷帘升降,从而提高温室大棚的管理效率,有助于促进作物的生长,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强国的建设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大棚 物联网 卷帘机 智能化
下载PDF
岩溶凹陷式露天矿山大流量涌水治理技术
14
作者 李海燕 夏茂哲 +6 位作者 张锟 张波 孙怀凤 赵国东 韩俊飞 刘功杰 贺恩磊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7-279,共13页
我国岩溶地质分布广泛,岩溶突涌水已成为石灰石矿山安全生产的巨大灾害与挑战。以广西某岩溶凹陷式露天矿山大流量涌水为研究对象,针对该矿山地质条件复杂、集中涌水量大、流速高等特点,利用岩溶发育特征、资料分析与地球物理探查等方... 我国岩溶地质分布广泛,岩溶突涌水已成为石灰石矿山安全生产的巨大灾害与挑战。以广西某岩溶凹陷式露天矿山大流量涌水为研究对象,针对该矿山地质条件复杂、集中涌水量大、流速高等特点,利用岩溶发育特征、资料分析与地球物理探查等方法初步圈定矿山径流带区域;进一步通过钻探、跨孔CT和示踪联通试验等精准查找到矿山Y01特大涌水点岩溶管道的具体位置,在此基础上研究并实施了矿山涌水治理技术与工艺。研究表明:(1)针对复杂岩溶凹陷式露天矿山大流量、高流速的涌水特征,提出并实施了“非连续帷幕截流+关键通道探查与封堵+止浆垫控流降速”的岩溶矿山涌水综合治理体系。依据岩溶发育的不均匀性,提出了非连续帷幕封堵裂隙型涌水区域的思想;对大流量岩溶管道型集中涌水设计采用止浆垫控流装置,通过控流能有效降低关键过水通道内水流速度,为注浆材料的有效留存沉积和工程的成功封堵提供了重要条件。(2)关键孔联合注浆工艺是岩溶管道型涌水成功封堵的保证,关键孔是指直接揭露岩溶涌水管道或与涌水管道联通性极强并对注浆堵水起主要作用的钻孔。针对矿山Y01岩溶管道型特大涌水精准查找到2个关键孔,均在矿坑南部:一个是距涌水点直线距离约50 m的近距离钻孔(以下简称“近孔”),另一个是距涌水点直线距离约150 m的远距离钻孔(以下简称“远孔”)。现场采用近孔、远孔2个关键孔联合注浆工艺:近孔以粗骨料和自主研发的可控凝结新型材料进行注浆,远孔仅注水泥浆液;近孔粗骨料和新型材料既能降低管道内的水流速度为远孔浆液起到更好的留存沉积作用,又能作为封堵材料起到增强的功能,远孔因其离涌水点距离长、辐射范围广、浆液扩散充分而能确保封堵长度和效果。近孔、远孔协同配合同步注浆是封堵管道型大流量涌水的有效组合工艺。(3)涌水口止浆垫控流降速装置的合理有效调控,配合关键孔联合注浆工艺的同步实施,进一步确保了注浆浆液的有效快速留存和沉积,是岩溶地区封堵管道型大流量涌水的创新性技术和方法。项目实施后,彻底封堵矿坑内集中涌水量达7.12万m^(3)/d的Y01特大涌水点,实现总减水量8.43万m3/d(含非连续帷幕注浆封堵),保证了矿山的正常安全开采,大幅降低了抽排水费用,同时保护了周边环境和地下水资源,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成果可为我国矿山涌水灾害治理提供理论价值和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区 涌水治理 关键通道 非连续帷幕 控流降速
下载PDF
城市空间艺术化与“表皮”美学
15
作者 赵毅衡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142,共11页
人类艺术最显眼的是建筑,它让公共空间注满意义,成为一个时代的哲学和文化精神的有力体现,它是城市之所以为城市的理由。对艺术产业的研究,必须包括对城市空间艺术特点的追问。可以看到,越是到后现代建筑,墙体越有可能分化成两层,外层... 人类艺术最显眼的是建筑,它让公共空间注满意义,成为一个时代的哲学和文化精神的有力体现,它是城市之所以为城市的理由。对艺术产业的研究,必须包括对城市空间艺术特点的追问。可以看到,越是到后现代建筑,墙体越有可能分化成两层,外层“表皮”对城市空间艺术化起了重大作用。由于当代科技文化的发展,城市设计者与建筑学家可以比较自由地发挥艺术创作精神。在后现代符号美学推动下,城市空间的塑形高度个性化,由此可以比较灵活地解决民族风格与雅俗融合这两个元设计大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 艺术意义 建筑美学 玻璃幕墙
下载PDF
综掘工作面风流调控装置与射流风幕综合调控粉尘场优化分析
16
作者 龚晓燕 魏民杰 +4 位作者 陈龙 付浩然 常虎强 贺子纶 张红兵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4-220,共7页
为解决目前综掘工作面传统混合式通风下粉尘聚集污染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出风口风流调控装置与抽风口射流风幕综合调控优化粉尘场的思路。以陕北某矿综掘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风流-粉尘气固耦合场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调控装置口径、... 为解决目前综掘工作面传统混合式通风下粉尘聚集污染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出风口风流调控装置与抽风口射流风幕综合调控优化粉尘场的思路。以陕北某矿综掘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风流-粉尘气固耦合场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调控装置口径、调控装置右偏角、风幕出口宽度、风幕出口速度及风幕出口张角等参数对粉尘场的影响;设计了正交试验以确定最佳综合调控方案,设计搭建了实验平台进行综合调控方案准确性和降尘效果验证。结果表明:在该综掘工作面通风系统布局下,当调控装置口径1.2 m,调控装置右偏角9°,风幕出口宽度0.14 m,风幕出口速度7 m/s,风幕出口张角60°时,司机位置粉尘质量浓度和行人呼吸带高度平均粉尘质量浓度分别降低91.7%和74.9%,测试误差均在10%以下,有效改善了通风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掘工作面 风流调控装置 射流风幕 气固耦合 粉尘场优化
下载PDF
多冷媒非均质人工冻结壁弹塑性应力分析
17
作者 王彬 梁秀玲 +2 位作者 张子浩 蔡海兵 荣传新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120,共15页
【目的】受制冷媒介温度差异以及被冻地层与冻结管距离差异的影响,多冷媒联合双排管冻结壁的非均匀性较为显著,为了合理评价该类冻结壁的安全性,需开展考虑非均质性的多冷媒人工冻结壁弹塑性应力分析。【方法】选取距离1/4管距处的冻结... 【目的】受制冷媒介温度差异以及被冻地层与冻结管距离差异的影响,多冷媒联合双排管冻结壁的非均匀性较为显著,为了合理评价该类冻结壁的安全性,需开展考虑非均质性的多冷媒人工冻结壁弹塑性应力分析。【方法】选取距离1/4管距处的冻结壁作为特征截面,将该截面上的温度分布曲线等效成三段一次函数形式,并将冻结壁视为随温度成线性变化的非均质材料,分别基于4种冻土屈服准则,推导得出多冷媒联合双排管非均质冻结壁弹塑性应力解析表达式。基于该解析表达式,对多冷媒冻结壁的受力特性进行计算,并将该计算结果与均质冻结壁计算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和结论】研究发现:(1)在盐水-二氧化碳联合双排管冻结壁中,径向应力随着相对半径r的增加而上升,环向应力在不同冻结区间(Ⅰ、Ⅱ、Ⅲ)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2)基于均质冻结壁计算理论,弹性极限状态的冻结壁的环向应力最大值出现在冻结壁内侧,弹塑性状态的冻结壁的环向应力最大值出现在弹塑性分界面处,塑性极限状态的冻结壁的环向应力最大值出现在冻结壁最外侧;而基于非均质冻结壁计算理论,冻结壁环向应力最大值始终出现在冻结壁分区界线(r=2)处。(3)在考虑非均质特性后,冻结壁的弹性极限承载力降低1.8%,而塑性极限承载力提高8.1%。在弹塑性状态下,对应相同塑性区相对半径,非均质冻结壁具有更高的承载力,且这种现象随着塑性区相对半径的增大而愈发明显。研究成果对富水地层多冷媒联合冻结帷幕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地层冻结法 双排管冻结壁 多冷媒联合冻结帷幕 非均质 屈服准则 弹塑性分析
下载PDF
17m超高坐地式玻璃肋幕墙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淑萍 李永春 +2 位作者 喻庆先 杜玉芬 徐诚 《价值工程》 2024年第2期92-94,共3页
文章以泰康大厦工程为背景,针对超高坐地式玻璃肋幕墙系统进行了大风压作用下的结构性能和位移能力试验研究,通过有限元、试验、理论三者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该幕墙系统不仅满足1.75kPa风压作用下的结构性能要求和2.63kPa大风压下... 文章以泰康大厦工程为背景,针对超高坐地式玻璃肋幕墙系统进行了大风压作用下的结构性能和位移能力试验研究,通过有限元、试验、理论三者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该幕墙系统不仅满足1.75kPa风压作用下的结构性能要求和2.63kPa大风压下结构的安全性能要求,而且满足三个方向位移能力的要求。充分说明17m超高坐地式玻璃肋幕墙系统的设计方案安全可行,设计方案和试验结果可为今后超高坐地式玻璃肋幕墙系统的设计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玻璃肋 幕墙系统 结构性能 位移能力 坐地式 非线性 稳定性
下载PDF
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幕墙体系与经济性研究
19
作者 弋理 袁春林 +1 位作者 张国昊 汪雄 《工程造价管理》 2024年第3期28-33,共6页
在当今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建筑行业作为主要能源消费领域,其能源消费模式的革新对于实现国家层面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鉴于此,显著削减建筑领域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积极拓宽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渠道,成为了推动绿色建筑革命的... 在当今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建筑行业作为主要能源消费领域,其能源消费模式的革新对于实现国家层面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鉴于此,显著削减建筑领域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积极拓宽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渠道,成为了推动绿色建筑革命的重要策略。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技术,作为一种将高效光伏发电系统与现代化建筑设计、建造工艺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不仅展现了太阳能这一清洁、可再生资源的巨大应用潜力,而且也预示着未来建筑领域在能源自给自足方面广阔的发展蓝图。为了探究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现状,文章对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背景及常用的应用场景进行研究,通过案例分析光伏幕墙增量成本,并采用静态投资回收期和效益费用比两个参数对薄膜类光伏幕墙、晶硅类光伏幕墙、薄膜类光伏采光顶三种光伏方案的经济性进行分析,为后续光伏建筑一体化中光伏幕墙的经济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光伏建筑一体化 光伏幕墙 成本分析
下载PDF
基于流固耦合的高承压水岩溶隧道加固措施研究
20
作者 王建华 樊戬 《公路交通技术》 2024年第3期133-140,共8页
我国西南地区多山岭且地下水丰富,公路隧道在修建过程中面临的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国内外大量工程实践表明,隧道在穿越高承压水岩溶地质时,由于围岩岩溶发育、自稳能力差、岩溶水丰富且水压力较高等特点常易发生突泥、涌水甚至塌方等... 我国西南地区多山岭且地下水丰富,公路隧道在修建过程中面临的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国内外大量工程实践表明,隧道在穿越高承压水岩溶地质时,由于围岩岩溶发育、自稳能力差、岩溶水丰富且水压力较高等特点常易发生突泥、涌水甚至塌方等工程灾害,为此开展基于流固耦合的高承压水岩溶隧道加固措施研究,并以巫溪隧道为依托工程,通过对采用不同加固措施包括帷幕注浆、超前小导管及径向注浆系统锚杆的隧道施工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不同加固措施的效果。结果表明:1)隧道仅施作初期支护时,高承压水岩溶隧道易发生整体失稳破坏;2)采用帷幕注浆加固措施后,围岩变形及塑性区得到有效控制;3)采用帷幕注浆+超前小导管+径向注浆系统锚杆控制围岩变形效果更加显著,可进一步为隧道提供安全储备;4)根据加固效果及经济成本控制,推荐方案为帷幕注浆+径向注浆系统锚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帷幕注浆 加固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