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of the Equality of Non-Polar Capillary Columns in GC/MS Analysis of Food Contact Plastics
1
作者 Motoh Mutsuga Miku Yamaguchi +1 位作者 Yutaka Abe Hiroshi Akiyama 《American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3年第9期476-487,共12页
Non-polar capillary columns for GC/MS are widely utilized in the analysis of additives for food contact materials. Though various kinds of non-polar capillary columns are commercially available, the equality of their ... Non-polar capillary columns for GC/MS are widely utilized in the analysis of additives for food contact materials. Though various kinds of non-polar capillary columns are commercially available, the equality of their performance has not been verified. Herein, ninety-six additives for food contact plastics were analyzed using fifteen kinds of columns, and the peak separation, retention times, and peak areas of each additive were compared. The additives, with various chemical properties, comprised forty four plasticizers, twenty lubricants, twenty antioxidants, nine ultraviolet absorbers, and three other compounds. 10 μg.mL-1 test solutions were prepared in acetone, and injected to the GC/MS. The fifteen columns were classified into five categories based on the chromatogram pattern and peak separation. To facilitate comparison of the retention time and detection sensitivity of the columns for the additives, the relative retention time (RRT) and relative peak area (RPA) were calculated by using dibutylphthalate or 4-tert-butylphenylsalicylate as an internal standard. The RRTs of the additives on each column were essentially similar. However, the RRT of the additives which were detected in the later stages differed slightly. Although the RPA of the plasticizers and lubricants were roughly similar, column-to-column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for certain additives, such as antioxidants and ultraviolet absorbers. Furthermore, certain fatty acids, antioxidants, two plasticizers, and two benzophenone type ultraviolet absorbers were not detected in the chromatograms of two colum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polar CAPILLARY column GC/MS Analysis Additives for Food Contact PLASTICS RELATIVE RETENTION Time RELATIVE Peak Area
下载PDF
Effects of Sudden Stratospheric Warming Event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otal Column Ozone over Polar and Middle Latitude Regions
2
作者 Vazhathottathil Madhu 《Open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2016年第2期302-316,共15页
In winter the polar stratosphere is extremely cold. During the Sudden Stratospheric Warming events, the polar stratospheric temperature rises concurrently zonal-mean zonal flow weakens over a short period of time. As ... In winter the polar stratosphere is extremely cold. During the Sudden Stratospheric Warming events, the polar stratospheric temperature rises concurrently zonal-mean zonal flow weakens over a short period of time. As the zonal flow weakens, the stratospheric circulation becomes highly asymmetrical and the stratospheric polar vortex is displaced off the pole. The polar stratospheric temperature rises by 50°C and the stratospheric circumpolar flow reverses direction in a span of just few days. Sudden Stratospheric Warming (SSW) leads t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rate of several chemical reactions which occur in the polar stratosphere. During such events, the dynamical fields in the polar stratosphere completely altered and columnar ozone changed. This study concentrated on the variability of winter polar vortex, meridional temperature gradient and associated changes in the Total Column Ozone (TCO) over the polar and middle latitude regions. It is found that changes in the amount of column ozone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polar lower stratospheric temperature with colder (warmer) temperature correlating with less (high) amount column ozone. But in the middle latitude region we observed neg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ozone concentration and stratospheric temperature. In almost all cases there is sudden increase of ozone concentration over the pole and after few days the value is reduced when the warming effect is weak. During SSW events there observed an increase of 30 DU in TCO from the average value over the pole and if the SSW is strong TCO is found to rise by 50 DU. But in the middle latitude approximately 10 DU increase is noted. From the above results it may be concluded that variability of column ozone depends on dynamic and stratospheric chemistry over the poles and in middle latitude the variability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dynamical aspects. Anomaly of column ozone is higher during sudden stratospheric warming events over both polar and middle latitude region. The meridional temperature gradient reverses first and after two days polar vortex changes its direction or weakens followed by an increase of column ozone over the polar region. An increase of 30° Kelvin in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value noted over the polar region during sudden stratospheric warming ev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atospheric Sudden Warming Total column Ozone polar Vortex
下载PDF
圆形基坑极正交各向异性支护结构变形解析分析
3
作者 朱杰江 王明辉 +1 位作者 高云飞 杨骁 《力学季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5-807,共13页
考虑圆形深基坑支护结构轴向和环向配筋的差异,将支护结构简化为极正交各向异性圆柱薄壳,研究了分层土体中具有弹性支撑环梁约束的支护结构轴对称变形和内力特征.首先,将弹性支撑环梁的约束解除,代之以沿环向分布的未知集中力,基于弹性... 考虑圆形深基坑支护结构轴向和环向配筋的差异,将支护结构简化为极正交各向异性圆柱薄壳,研究了分层土体中具有弹性支撑环梁约束的支护结构轴对称变形和内力特征.首先,将弹性支撑环梁的约束解除,代之以沿环向分布的未知集中力,基于弹性环梁和圆柱壳的边界条件和变形协调条件,得到了分层土体中具有弹性支撑环梁支护结构轴对称变形的解析解.其次,以上海地区某一圆形深基坑支护结构为例,揭示了支护结构环向和纵向弹性模量、环梁刚度、土体重度和静止土压力系数等因素对支护结构内力和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支护结构以环向承压为主,轴向弯曲为辅,故其环向刚度对径向位移的影响要明显大于其轴向刚度的影响,但材料参数对内力分布影响较弱;环梁刚度的增加可有效限制支护结构的变形,但会引起支护结构在支撑环梁处内力的显著增大;土层性质相差不大区域的支护结构可按均质土中支护结构进行分析,而土层性质有较大突变区域的支护结构分析则需考虑土层的分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基坑 极正交各向异性 柱壳理论 弹性环梁 解析解
下载PDF
南岭地区一次高架雷暴冰雹过程双偏振特征分析
4
作者 袁韬 唐明晖 +3 位作者 陈伟 冯盼盼 杨湘婧 汤宇 《暴雨灾害》 2024年第3期332-341,共10页
2023年3月22—23日南岭地区郴州发生了一次高架雷暴冰雹过程,降雹范围广、冰雹直径达20 mm,在高架对流中鲜见。为增强对此类冰雹过程的预报预警能力,利用常规气象观测数据、SA波段双偏振雷达产品,对此次过程的天气形势、双偏振雷达回波... 2023年3月22—23日南岭地区郴州发生了一次高架雷暴冰雹过程,降雹范围广、冰雹直径达20 mm,在高架对流中鲜见。为增强对此类冰雹过程的预报预警能力,利用常规气象观测数据、SA波段双偏振雷达产品,对此次过程的天气形势、双偏振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发生在地面锋线北侧冷区内,属于典型的高架雷暴,降雹落区位于地面锋面北侧140 km处,20 mm直径大冰雹由超级单体风暴造成。(2)导致郴州南部出现大冰雹的风暴可分为初生、发展跃增、降雹、减弱消亡阶段。风暴发展跃增阶段的强回波中心迅速增高且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IL)跃增,差分反射率因子(Z_(DR))柱伸至0℃层以上4~5 km,上升气流强劲,有利于冰雹发展;降雹阶段强回波中心迅速降低,弱回波区(WER)消失,Z_(DR)柱高度明显下降,下降融化的冰雹表现为Z_(DR)和差分传播相移率(K_(DP))向着地面方向逐渐增大,K_(DP)足位置与降雹落区对应较好。(3)大冰雹的三体散射(TBSS)特征表现为根部Z_(DR)值较大,随着径向距离增加,Z_(DR)值迅速减小,相关系数(CC)明显偏低;大冰雹的旁瓣回波特征表现为低Z_(DR)、低CC,以上双偏振特征为大冰雹预警的关键关注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架雷暴 双偏振雷达 南岭 三体散射 Z_(DR)柱
下载PDF
青岛机场一次冰雹过程的双偏振雷达分析
5
作者 刘源 陈思远 +2 位作者 张钰欣 房云龙 赵京华 《气象科技》 2024年第4期549-559,共11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站点资料、探空资料、青岛S波段多普勒和双偏振雷达资料对2023年7月8日下午青岛机场一次对流单体冰雹过程天气背景以及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冰雹过程是在500 hPa强西风带、冷涡槽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具...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站点资料、探空资料、青岛S波段多普勒和双偏振雷达资料对2023年7月8日下午青岛机场一次对流单体冰雹过程天气背景以及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冰雹过程是在500 hPa强西风带、冷涡槽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具有很强的局地性。整层大气具有强的不稳定性,上干下湿特征明显,低层垂直风切变强度中等,深层垂直风切变较强,0~6 km风矢量差达到21 m/s,高低空温差较大,湿球温度0℃高度为4 km。雷达回波具有高耸的强回波、有界弱回波区、回波悬垂和三体散射结构,同时中层4~8 km的高度处有明显中气旋结构,气旋直径约4 km,辐合层厚度约为3.2 km,高层出现速度辐散,这些均为典型雹暴的雷达特征。单体的垂直液态水含量(C-VIL)和垂直液态水含量(VIL)密度的大值能够很好对应冰雹粒子,C-VIL突变还能作为预报冰雹和大风参考指标,C-VIL跃增出现比青岛机场降雹提前30 min,骤降出现比青岛机场大风出现提前7 min。这次冰雹过程,双偏振雷达差分反射率因子Z_(DR)和相关系数ρhv能有效区分冰雹和强降水,而差分相位常数K_(DP)大值区对应大雨或融化的冰雹,需要结合其他参量进一步判断粒子形态。这次冰雹过程出现了明显的Z_(DR)和K_(DP)柱结构,Z_(DR)柱高于K_(DP)柱,Z_(DR)柱对应较强的上升运动,与速度图上的中气旋位置相对应,K_(DP)柱对应着较明显的下沉气流。分析的结果能为青岛机场的冰雹短临预报提供一定的参考,也对于实际应用双偏振雷达产品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双偏振雷达 C-VIL VIL密度 Z DR柱 K DP柱
下载PDF
基于双偏振雷达资料的一次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特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芳 刁秀广 +1 位作者 夏凡 赵京峰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38-847,共10页
基于山东济宁S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数据,结合探空和地面实况资料,对2021年6月14日发生在山东单县一带的强降水超级单体双偏振参量特征和微物理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整层湿度较大,CAPE较强,0℃层高度较高,利于强降水产... 基于山东济宁S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数据,结合探空和地面实况资料,对2021年6月14日发生在山东单县一带的强降水超级单体双偏振参量特征和微物理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整层湿度较大,CAPE较强,0℃层高度较高,利于强降水产生,0~6 km具有中等强度垂直风切变,利于超级单体风暴产生与维持。单县超级单体风暴旺盛阶段强度在60~65 dBZ,强中心高度基本位于0℃层高度之下,质心偏低。K_(DP)柱的高度与宽度明显大于ZDR柱,强盛宽阔的上升气流将一定浓度、小的液态粒子带至较高高度并持续较长时间。风暴低层左侧一直存在K_(DP)大值区,同时也存在3°/km以上的K_(DP)高值区,液态粒子浓度较高,最大分钟降水量维持在3 mm以上。风暴低层右侧有明显的入流缺口,有明显的ZDR弧,表现为偏大的液态粒子。环境0℃层高度以上较厚的厚度内含有丰富的液态粒子和冰相粒子,丰富的冰相粒子下降到0℃层高度之下出现明显融化,在低层强切变的“筛选”作用下,风暴右侧入流与下沉气流结合区以大的液态粒子为主,浓度小,降水强度较弱。风暴左侧低层为高浓度液态粒子,从而产生高强度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偏振 强降水 特征分析 Z_(DR)柱 K_(DP)柱
下载PDF
一次孤立单体雹暴过程“ZDR柱”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沈雨 周筠珺 +2 位作者 邹书平 杨哲 曾勇 《气象科技》 2023年第1期104-114,共11页
为了研究孤立单体内“Z_(DR)柱”(差分反射率因子柱)的演变特征,利用X波段双偏振雷达数据,结合地面观测资料与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5月8日的一次孤立单体降雹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孤立单体发展阶段,“Z_(DR)柱”跃增,跃增后0℃层... 为了研究孤立单体内“Z_(DR)柱”(差分反射率因子柱)的演变特征,利用X波段双偏振雷达数据,结合地面观测资料与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5月8日的一次孤立单体降雹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孤立单体发展阶段,“Z_(DR)柱”跃增,跃增后0℃层以上过冷水数量与高密度霰数量骤增,变化率分别为26.7库/min与11.8库/min。成熟阶段,“Z_(DR)柱”深度延展至接近-20℃层,单体内微物理反应加剧,冰雹数量骤增,生成速率为105.8库/min。“Z_(DR)柱”转化面积为210库的“Z_(DR)洞”(差分反射率因子洞)(Z_(DR)<1),可以指示地面降雹位置。(2)降雹发生在“Z_(DR)柱”崩塌后,固体降水物的拖拽作用使得“Z_(DR)柱”高度降至-10℃层以下。小雹下落至0℃层以下时融化,表层形成水膜,导致降雹时近地面出现Z_(DR)大值区。(3)孤立单体内微物理过程与热动力过程相互作用,促进了“Z_(DR)柱”的生成发展。本文针对一次孤立单体雹暴过程不同阶段“Z_(DR)柱”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相对应的雹暴模型,对当地冰雹的预警及防治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偏振雷达 Z_(DR)柱 粒子识别算法 微物理 热动力
下载PDF
基于对流风暴结构的双偏振雷达Z_(DR)柱识别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潘佳文 徐鸣一 +4 位作者 吴举秀 吴伟杰 郑秀云 彭婕 韩颂雨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43-957,共15页
双偏振雷达观测到的垂直伸展至环境0℃层之上的柱状差分反射率因子增强区(即Z_(DR)≥1 dB),被称为Z_(DR)柱。Z_(DR)柱可以提供对流风暴上升气流的位置和强度信息,是分析对流风暴演变的有力工具。为了实现对Z_(DR)柱的自动识别并提供用... 双偏振雷达观测到的垂直伸展至环境0℃层之上的柱状差分反射率因子增强区(即Z_(DR)≥1 dB),被称为Z_(DR)柱。Z_(DR)柱可以提供对流风暴上升气流的位置和强度信息,是分析对流风暴演变的有力工具。为了实现对Z_(DR)柱的自动识别并提供用于对流风暴预警的诊断信息,基于对流风暴的三维形态特征,使用厦门双偏振雷达观测数据设计了Z_(DR)柱识别算法,并提取Z_(DR)柱形态参数。结合地面观测资料,探索Z_(DR)柱形态参数在对流风暴定量化分析领域的应用。研究表明:(1)强风暴和非强风暴在Z_(DR)柱形态参数上存在统计学上的明显差异,这为预报员据此判别两类对流风暴提供了参考依据。当Z_(DR)柱深度达到1500 m后,至少有60%的雷达体扫个数与强风暴相关。Z_(DR)柱体积、质心高度和最大Z_(DR)值的阈值达到20 m3、500 m和3 dB时,这一比例分别达到70%、70%和50%。(2)Z_(DR)柱的演变可较好地指示对流风暴的发展过程,其形态参数的极值早于强对流天气现象出现。在连续性强对流天气过程中,Z_(DR)柱的再度发展预示着对流风暴的再次增强。(3)Z_(DR)柱对于风暴的合并与分裂过程具有预示性。在风暴合并(分裂)过程中伴有Z_(DR)柱合并(分裂)的现象,其中有57%(69%)的过程Z_(DR)柱提前于对流风暴发生合并(分裂)。(4)Z_(DR)柱的位置与对流风暴的后续传播方向存在相关,可为改善对流风暴移动路径的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偏振雷达 Z_(DR) 识别算法 对流风暴
下载PDF
两次极端强降水风暴双偏振参量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郭飞燕 刁秀广 +3 位作者 褚颖佳 李欣 陆雪 张少博 《干旱气象》 2023年第1期103-113,122,共12页
基于济南S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CINRAD/SA-D)探测资料,并结合区域自动气象站以及常规观测资料,对2020年8月5日和6日山东两次极端强降水风暴环境条件进行对比分析,并重点分析莘县王庄集和兖州大安风暴的双偏振参量特征。结果表明:... 基于济南S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CINRAD/SA-D)探测资料,并结合区域自动气象站以及常规观测资料,对2020年8月5日和6日山东两次极端强降水风暴环境条件进行对比分析,并重点分析莘县王庄集和兖州大安风暴的双偏振参量特征。结果表明:两次极端强降水天气均具有较高的K指数和较大的对流有效位能(Convective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CAPE),湿层厚,垂直风切变中等偏弱,但6日强降水低层垂直风切变和相对风暴螺旋度明显偏强。风暴气流结构有明显差异:王庄集和大安风暴分别表现为倾斜上升和气旋性旋转气流结构,前者风暴顶辐散强而后者较弱,从而导致前者风暴顶高度及差分相移率(K_(DP))柱高度较高。不同高度微物理结构有差异:-10℃层高度之上,两者以固态粒子为主,而王庄集风暴含有更加深厚、丰富的霰粒子,-20~-10℃层还有一定浓度较小的液态粒子;-10℃层高度以下,两者以浓度较高的液态粒子为主,而王庄集风暴含有一定数量的冰相粒子。风暴低层测站周围差分反射率(Z_(DR))、K_(DP)和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CC)大致相当,Z_(DR)适中,粒子大小适中,K_(DP)和CC较大,风暴降水主体液态雨滴浓度较高,含水量丰富,从而产生高强度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短时强降水 双偏振参量特征 气流结构 Z_(DR)柱 K_(DP)柱
下载PDF
基于双偏振雷达资料的洞庭湖区一次强对流过程的分阶段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唐明晖 陈龙 +2 位作者 陈鹤 邓朝平 吴亚昊 《暴雨灾害》 2023年第6期692-703,共12页
使用S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资料,对2021年5月15日洞庭湖区一次强对流过程的多单体风暴阶段和飑线阶段分阶段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对前阶段的超级单体风暴I2进行了分时段分析,结果表明:(1)I2初始发展时段,水平反射率因子(ZH)>55 dBz区域、... 使用S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资料,对2021年5月15日洞庭湖区一次强对流过程的多单体风暴阶段和飑线阶段分阶段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对前阶段的超级单体风暴I2进行了分时段分析,结果表明:(1)I2初始发展时段,水平反射率因子(ZH)>55 dBz区域、差分反射率因子(ZDR)柱(>2.5 dB)扩展至湿球零度层W_(BZ)高度,对应区域差分相移率(K_(DP))较大(>1.7°·km^(-1))、相关系数CC在0.9~0.99,说明该时段降水相态是以夹杂着大雨滴的水凝物为主。(2)I2冰雹碰并增长时段,ZH强度和发展高度急速增长,垂直液态水含量VIL出现明显跃增,ZH强中心(>60 dBz区域)扩展至-10℃高度以上,对应的ZDR降至低于0,Z_(DR)柱(>2.5 dB)扩展至-10℃高度;CC下降、K_(DP)出现“空洞”,说明该时段降水以固态粒子为主,且处于增大时段。(3)I2成熟降雹时段,ZH强中心(>60 dBz)底部降至WBZ高度以下、CC局部低至0.8、对应区域存在ZDR负值区、K_(DP)空洞,说明冰雹下落的拖曳作用削弱上升气流的强度,预示冰雹即将落地。(4)飑线阶段和多单体风暴阶段不同,飑线阶段K_(DP)值异常偏大、Z_(DR)大于1。(5)飑线阶段的极端大风发生前,55 dBz强回波、27 m·s^(-1)速度大值区扩展至1 km以下,强回波区域K_(DP)明显偏大,与强下沉气流相对应。另外,高空降水粒子在下降过程中融化导致的强降水拖曳作用加剧了极端大风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偏振雷达 极端强对流 差分反射率因子柱 湿球零度层 飑线
下载PDF
双线偏振雷达在郑州“7.20”极端暴雨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倩倩 杨金红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23年第3期98-101,共4页
2021-07-20郑州遭遇了极端暴雨天气,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文章利用洛阳S波段双线偏振雷达资料对此次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降水强度大,强降水持续时间长;强降水回波和逆风区的持续存在,是造成郑州极端降水... 2021-07-20郑州遭遇了极端暴雨天气,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文章利用洛阳S波段双线偏振雷达资料对此次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降水强度大,强降水持续时间长;强降水回波和逆风区的持续存在,是造成郑州极端降水的重要因素;低质心结构、差分反射率因子柱和差分传播相移率柱均在融化层高度以下,表明郑州极端降水时段以液态降水为主,强降水中心扁椭球形大雨滴数浓度高,近地面降水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暴雨 双线偏振雷达 逆风区 差分反射率因子柱 差分传播相移率柱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及气相色谱嗅闻技术分析双孢蘑菇汤的风味活性物质 被引量:29
12
作者 李琴 朱科学 周惠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300-304,共5页
测定双孢蘑菇汤的风味活性成分,分析这些风味活性成分对双孢蘑菇汤整体风味的重要贡献。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萃取双孢蘑菇汤的风味物质,通过气相色谱分别与质谱仪和嗅闻仪相联,对风味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比较不同萃取头的萃取效果及不... 测定双孢蘑菇汤的风味活性成分,分析这些风味活性成分对双孢蘑菇汤整体风味的重要贡献。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萃取双孢蘑菇汤的风味物质,通过气相色谱分别与质谱仪和嗅闻仪相联,对风味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比较不同萃取头的萃取效果及不同极性色谱柱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三相萃取头(DVB/CAR/PDMS)比两相萃取头(CAR/PDMS)得到的风味成分多7种;极性柱(DB-WAX)较弱极性柱(HP-5)得到的风味成分多3种,并且极性柱分离得到的蘑菇类风味成分比弱极性柱多,而弱极性柱分离得到了更多的吡嗪类化合物。蘑菇汤的主要风味活性物质包括C8类不饱和醇、酮(蘑菇味)、苯乙醛(花香)、2,5-二甲基吡嗪(爆米花味)、2,6-二甲基吡嗪(巧克力味)、正己醛(青草味)、3-甲基丁醛(果香)、2-乙酰噻唑(肉香)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风味活性物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气相-嗅闻 极性柱 弱极性柱
下载PDF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性涂料中的苯系物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利荣 吴宇峰 +1 位作者 杨家凤 时庭锐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共3页
用二硫化碳萃取经水稀释过的水性涂料中的苯系物,离心分离后,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用极性柱和非极性柱双柱定性,单柱定量.线性范围为0~120mg/L,相关系数大于0.9996,检出限0.005mg/kg,回收率大于90%.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干扰少.
关键词 水性涂料 气相色谱 极性柱和非极性柱 二硫化碳 萃取 苯系物
下载PDF
3种烟用香精的极性偶合柱系统-GC/MS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龙 罗诚浩 +2 位作者 柯炜昌 陈一 李丹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3-47,共5页
采用DB-5MS和DB-WAXETR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及由其组成的偶合柱系统对3种烟用香精进行了GC/MS分析。结果表明:①总柱长80m的偶合柱系统比60m的分离效果差;②总柱长60m的极性-非极性偶合柱系统对2种烟用香精的分离效果比单根极性或非极性柱... 采用DB-5MS和DB-WAXETR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及由其组成的偶合柱系统对3种烟用香精进行了GC/MS分析。结果表明:①总柱长80m的偶合柱系统比60m的分离效果差;②总柱长60m的极性-非极性偶合柱系统对2种烟用香精的分离效果比单根极性或非极性柱好,但对另一种烟用香精的分离效果比非极性柱好,比极性柱差。总长适宜的极性偶合柱系统适合于某些烟用香精的分离分析;极性-非极性偶合柱系统仅适合于含极性成分较多,且高沸点组分不多、使用单柱中低沸点组分重叠严重的烟用香精的分离;偶合柱系统存在优化比较繁琐、费时,柱连接器的死体积会对组分分离产生不良影响,使用温度偏低,前柱分离的部分组分可能会重新混合等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极性偶合柱 香精
下载PDF
含氧化合物气相色谱保留指数的预测 被引量:7
15
作者 杜文 张生万 +4 位作者 寇建仁 仝建波 王伟 王云龙 李美萍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25-428,共4页
通过对部分含氧化合物(醇、酯、醛、酮)在不同固定相不同柱温下的849个样本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值(RI)与其部分参数:拓扑指数(mQ)、定位基参数(Sox)、固定液极性值(CP)及柱温(T)建立定量结构-色谱保留相关(QSRR)模型。分别利用多元线性回... 通过对部分含氧化合物(醇、酯、醛、酮)在不同固定相不同柱温下的849个样本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值(RI)与其部分参数:拓扑指数(mQ)、定位基参数(Sox)、固定液极性值(CP)及柱温(T)建立定量结构-色谱保留相关(QSRR)模型。分别利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人工神经网络(ANN)建模,同时采用内部及外部双重验证的办法对所得模型稳定性能进行深入分析和检验,建模计算值、留一法(LOO)交互检验(CV)预测值和外部样本预测值的复相关系数Rcum、QLOO和Rext分别为0.9832、0.9829和0.9836(MLR);0.9832、0.9830和0.9836(PLSR);0.9910、0.9909和0.9900(ANN)。结果表明:所建定量结构保留关系(QSRR)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较好地揭示了含氧化合物(醇、酯、醛、酮)在不同色谱条件下气相色谱保留指数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保留指数 含氧化合物 拓扑指数 定位基参数 固定液极性值 柱温
下载PDF
烯烃气相色谱保留指数的QSRR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杜文 张生万 +5 位作者 寇建仁 仝建波 李美萍 王云龙 王伟 杨李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98-202,共5页
通过对184个烯烃类化合物在不同固定相不同柱温下的617个样本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值(RI)与其部分参数:拓扑指数(mQ)、偶极矩(DPL)、固定液极性值(CP)及柱温(T)建立定量-色谱保留相关(QSRR)模型.分别利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偏最小二乘回... 通过对184个烯烃类化合物在不同固定相不同柱温下的617个样本的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值(RI)与其部分参数:拓扑指数(mQ)、偶极矩(DPL)、固定液极性值(CP)及柱温(T)建立定量-色谱保留相关(QSRR)模型.分别利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人工神经网络(ANN)建模,同时采用内部及外部双重验证的办法对所得模型稳定性能进行深入分析和检验,建模计算值、留一法(LOO)交互检验(CV)预测值和外部样本的复相关系数Rcum,QLOO和Rext分别为0.999 2,0.998 4和0.999 2(MLR);0.999 0,0.998 0和0.999 1(PLSR);0.999 4,0.998 7和0.999 2(ANN).结果表明:所建定量结构保留关系(QSRR)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较好地揭示了烯烃类化合物在不同固定相不同柱温上气相色谱保留指数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保留指数 烯烃 顺反异构 拓扑指数 偶极矩 固定液极性值 柱温
下载PDF
强极性中药组分的亲水作用色谱保留行为 被引量:13
17
作者 韩超 戴小军 +1 位作者 雷根虎 卫引茂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15-1619,共5页
采用亲水作用色谱模式,以二醇基硅胶为固定相,水-有机溶剂为流动相,通过改变流动相中有机溶剂种类及浓度、缓冲盐、有机酸种类及其浓度、柱温等条件,研究了强极性中药组分在亲水作用色谱中的保留行为。结果表明:流动相中水的比例在0~10... 采用亲水作用色谱模式,以二醇基硅胶为固定相,水-有机溶剂为流动相,通过改变流动相中有机溶剂种类及浓度、缓冲盐、有机酸种类及其浓度、柱温等条件,研究了强极性中药组分在亲水作用色谱中的保留行为。结果表明:流动相中水的比例在0~100%(V/V)变化时,溶质保留呈"U"型曲线,属于亲水色谱和反相色谱的混合保留机理。水含量在0~50%(V/V)范围时,亲水作用控制溶质的保留。溶质保留随流动相中缓冲盐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对于酸性溶质,其保留随有机酸三氟乙酸、甲酸、乙酸的酸性降低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作用色谱 二醇色谱柱 强极性化合物 保留行为
下载PDF
HP-5MS与HP-FFAP分析烟丝致香成分的差异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亚 张莹 +3 位作者 李茂昌 张承聪 王玉 陈春琼 《云南化工》 CAS 2006年第6期44-48,共5页
通过非极性柱HP-5MS柱和极性柱HP-FFAP柱对烟丝致香成分进行分析比较,得到满意的结果,实验表明极性柱分析烟丝致香成分的可行性。
关键词 烟丝致香成分 非极性柱 极性柱 差异
下载PDF
亲水性C_(18)硅胶反相色谱柱同时分离测定红茶中的有机酸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静 蒋华军 +3 位作者 刘仲华 陈金华 林勇 邹文敏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8期2476-2481,共6页
目的使用亲水性C<sub>18</sub>硅胶反相色谱柱同时分离测定红茶中11种有机酸。方法经ACCHROM XAqua C<sub>18</sub>柱(4.6 mm×150 mm,5μm)分离,以0.1%三氟乙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 目的使用亲水性C<sub>18</sub>硅胶反相色谱柱同时分离测定红茶中11种有机酸。方法经ACCHROM XAqua C<sub>18</sub>柱(4.6 mm×150 mm,5μm)分离,以0.1%三氟乙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14 nm。结果 11种有机酸在13 min内实现基线分离,平均回收率为92.07%<sup>1</sup>01.64%,相对标准偏差为0.54%<sup>1</sup>.93%,各有机酸线性相关系数r】0.9986。对不同产地6个红茶样品进行测定,云南凤庆红茶样品有机酸含量最高(668.62 mg/L),锡兰红茶样品含量最低(386.67 mg/L,);红茶有机酸以草酸为主,含量范围在119.67<sup>1</sup>93.18 mg/L;乳酸(0<sup>1</sup>93.43 mg/L)和乙酸(36.62<sup>1</sup>93.98 mg/L,)含量在不同产地红茶样品中相对差异较大。结论本实验建立了一种较准确、高效、简便的茶叶有机酸检测技术与方法,运用此方法测定不同产地红茶有机酸含量并分析与比较不同红茶的有机酸组分差异性,并为红茶品质风味的审评及加工工艺改良提供一定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性C18硅胶反相色谱柱 有机酸 红茶
下载PDF
[PAMIM][PF_6]离子液体作为气相色谱固定相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建华 申书昌 陈光 《化学工程师》 CAS 2013年第1期1-3,7,共4页
以1-甲基咪唑、氯丙烯、六氟磷酸钾为原料合成了一种聚合离子液体聚-1-丙烯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PAMIM][PF6])。通过红外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波谱法表征了产物的结构,通过热重分析,考察了其分解温度,并确定了此离子液体作为气相色谱... 以1-甲基咪唑、氯丙烯、六氟磷酸钾为原料合成了一种聚合离子液体聚-1-丙烯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PAMIM][PF6])。通过红外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波谱法表征了产物的结构,通过热重分析,考察了其分解温度,并确定了此离子液体作为气相色谱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以离子液体作为气相色谱固定相,制备了色谱填充柱,通过对烃系物、醇系物的分离,考察了色谱柱的分离效果、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1-丙烯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 气相色谱固定相 热稳定性 相对极性 柱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