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杂环月桂基咪唑啉季铵盐阻锈剂的阻锈效果
1
作者 刘军 叶国林 +4 位作者 易于 陈晶晶 张蕊 李龙梓 张立力 《新型建筑材料》 2024年第5期133-136,143,共5页
为了探究双杂环月桂基咪唑啉季铵盐阻锈剂(IQS)的阻锈效果,采用双向电迁移(ECE)技术、动电位极化法、总有机碳法、离子色谱法测试IQS的缓蚀率(η)、钢筋表面吸附量及钢筋附近自由Cl^(-)浓度,并与氨基醇复合内掺型阻锈剂(DCI)、可溶性羧... 为了探究双杂环月桂基咪唑啉季铵盐阻锈剂(IQS)的阻锈效果,采用双向电迁移(ECE)技术、动电位极化法、总有机碳法、离子色谱法测试IQS的缓蚀率(η)、钢筋表面吸附量及钢筋附近自由Cl^(-)浓度,并与氨基醇复合内掺型阻锈剂(DCI)、可溶性羧酸铵盐外涂型阻锈剂(MCI)的阻锈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3组钢筋缓蚀率分别为η_(DCI)(20.0%)>η_(IQS)(13.5%)>η_(MCI)(6.5%),3组钢筋附近阻锈剂含量分别为c_(DCI)(2.0 mg/g)>c_(IQS)(1.5 mg/g)>c_(MCI)(0.8 mg/g),IQS组钢筋附近自由Cl^(-)浓度最低;ECE处理使得IQS解离出的-R_(4)N^(+)内迁效率优于MCI自由迁移效率,并促进了钢筋附近自由Cl^(-)外迁,但η_(IQS)仍低于η_(DCI),可通过优化电流密度和通电时间提升IQS的阻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杂环月桂基咪唑啉季铵盐 双向电迁移 缓蚀率 动电位极化 阻锈剂
下载PDF
SOCS3调控JAK/STAT3通路对PD-1/PD-L1抑制剂所致小鼠心脏毒性的影响
2
作者 符基定 曾丽斯 +4 位作者 林颉 韦伊尔 徐维 徐睿 冼乐武 《西部医学》 2024年第3期338-343,350,共7页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通过调控酪氨酸激酶/转录激活因子3(JAK/STAT3)通路影响巨噬细胞M1型极化的作用机制,及其对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1/PD-L1)抑制剂所致小鼠心脏毒性的影响。方法 将RAW 264.7细...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通过调控酪氨酸激酶/转录激活因子3(JAK/STAT3)通路影响巨噬细胞M1型极化的作用机制,及其对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1/PD-L1)抑制剂所致小鼠心脏毒性的影响。方法 将RAW 264.7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pc-NC组、pc-SOCS3组、si-NC组、si-SOCS3组及抑制剂组,细胞转染相应质粒并使用100 ng/mL LPS干预;50只SPF级6周龄BALB/c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NC组、SOCS3组及抑制剂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通过腹腔注射PD-1/PD-L1抑制剂BMS-1 10 mg/kg建立PD-1/PD-L1抑制剂诱导的小鼠心脏毒性模型,并通过尾静脉注射相应质粒或腹腔注射相应药物。HE染色观察小鼠心脏组织病理;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和小鼠血清IL-10、TNF-α和IL-1β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SOCS3、CD86、CD80以及JAK/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细胞过表达SOCS3会促进巨噬细胞细胞炎症因子水平和M1型极化,并抑制JAK/STAT3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细胞SOCS3低表达后,细胞炎症因子水平降低,并抑制巨噬细胞M1型极化,激活JAK/STAT3通路(P<0.05);BMS-1干预后小鼠心脏组织损伤严重,心脏指数、血清炎症水平及CD86、CD80蛋白表达明显升高,JAK/STAT3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过表达SOCS3组小鼠心脏损伤减轻,心脏指数、血清炎症因子及心脏CD86、CD80蛋白表达明显降低,JAK/STAT3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JAK/STAT3通路抑制剂AG490逆转了低表达SOCS3对PD-1/PD-L1抑制剂诱导小鼠心脏损伤减轻作用和M1型巨噬细胞极化作用。结论 低表达SOCS3可通过激活JAK/STAT3通路抑制巨噬细胞M1型极化并减轻PD-1/PD-L1抑制剂所致小鼠心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 JAK/STAT3信号通路 巨噬细胞M1型极化 PD-1/PD-L1抑制剂 心脏毒性
下载PDF
Synergic Mechanism of an Organic Corrosion Inhibitor for Preventing Carbon Steel Corrosion in Chloride Solution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志勇 YU Lei LI Qingzhong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5年第2期325-330,共6页
The inhibition effect of dimethylethanolamine(DMEA) and its composite with carboxylic acid was studied with the electrochemical tes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DMEA is not a good inhibitor but the comp... The inhibition effect of dimethylethanolamine(DMEA) and its composite with carboxylic acid was studied with the electrochemical tes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DMEA is not a good inhibitor but the composite of DMEA with caprylic acid exhibits excellent inhibiting efficiency. The synergic mechanism of the organic corrosion inhibitors(OCIs) was studied with quantum chemical calculations. It is found that the DMEA forms a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with the proton in carboxylic acid, and a cyclic complex formed between the salt and Fe may be responsible for the enhancement of inhibiting efficiency. The possible hydrogen bond formed between DMEA and carboxylic acid is not enough for the inhibiting effect. This work is helpful to proposing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as well as developing a functional organic inhibitor to improve the durability of reinforced concrete contaminated with chlor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steel organic corrosion inhibitor polarization inhibition chloride solution
下载PDF
Thymoquinone and Poloxin are slow-irreversible inhibitors to human Polo-like kinase 1 Polo-box domain 被引量:3
4
作者 Yin Zhou Chen Jianhua Peter H. Rehse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10年第3期136-142,共7页
Objective:To provide a kinetic model(s) and reveal the mechanism of thymoquinone and Poloxin blocking an emerging anti-cancer target,human Polo-like kinase 1(hPlk1) Polo-box domain(PBD).Methods:The binding kinetics wa... Objective:To provide a kinetic model(s) and reveal the mechanism of thymoquinone and Poloxin blocking an emerging anti-cancer target,human Polo-like kinase 1(hPlk1) Polo-box domain(PBD).Methods:The binding kinetics was determined by using a 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based assay.The putative mechanism was examined with a competition test.Results:Thymoquinone follows a one-step binding with an association rate constant(k1) of 6.635×103 L·mol-1·min-1.Poloxin fit a two-step binding with a dissociation constant(Ki) of 118 μmol/L for the intermediate complex and its isomerization rate(k4) of 0.131 5 min-1 to form an irreversible adduct.No significant dissociation was observed for either ligand up to 13 h.The inhibitors responded insignificantly to the presence of Michael donors as hPlk1-PBD competitors.Conclusion:Thymoquinone and Poloxin are slow-tight ligands to the hPlk1-PBD with kinetic models distinct from each other.Michael addition as the mechanism is exclu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O 抑制剂 激酶 不可逆 动力学模型 域名 人类 聚丁二烯
下载PDF
New Synthesized (3-(3,4-dimethoxyphenyl)isoxazole-5- yl) Methanol as Corrosion Inhibitor on Steel in 1 M HCI
5
作者 Ladan Edjlali Roghayeh Sadeghzadeh Hossein Babazadeh Darabi Mohammad Taghi Vardini 《Journa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2年第9期803-808,共6页
关键词 二甲氧基苯基 盐酸溶液 钢表面 异恶唑 缓蚀剂 合成 甲醇 吸附过程
下载PDF
Co Complexes as a Corrosion Inhibitor for 316 L Stainless Steel in H2SO4 Solution 被引量:1
6
作者 Amin Rabiei Baboukani Ehsan Sharifi +1 位作者 Saeid Akhavan Ahmad Saatchi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6年第9期28-35,共9页
The effect of Co complexes with a Schiff base ligand on the electrochemical corrosion behavior of 316 L SS in 0.1 M H<sub>2</sub>SO<sub>4</sub> at 25℃ has been investigated at various inhibito... The effect of Co complexes with a Schiff base ligand on the electrochemical corrosion behavior of 316 L SS in 0.1 M H<sub>2</sub>SO<sub>4</sub> at 25℃ has been investigated at various inhibitor concentration using electrochemical techniques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polarization curves). Corrosion measurements indicate that Co complex act as moderately inhibitors. Results revealed that increas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Co complex increases the corresponding IE% values till 100 ppm. Co complex acts as mixed type inhibitors with predominant effect on the anodic dissolution of iron. Adsorption studies showed that the process follows Langmuir adsorption isothe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rosion inhibitors Co Complex 316 L Stainless Steel polarIZATION EIS
下载PDF
SAE1与SAE2蛋白相互作用肽抑制剂的多种体外筛选体系的构建与评价
7
作者 胡晨阳 陆绍永 杨秀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7-575,共9页
目的·构建用于发现小泛素样修饰蛋白(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SUMO)的活化酶亚基1(SUMO-activating enzyme subunit 1,SAE1)与亚基2(SUMO-activating enzyme subunit 2,SAE2)相互作用的肽抑制剂的多种体外筛选体系,并对不... 目的·构建用于发现小泛素样修饰蛋白(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SUMO)的活化酶亚基1(SUMO-activating enzyme subunit 1,SAE1)与亚基2(SUMO-activating enzyme subunit 2,SAE2)相互作用的肽抑制剂的多种体外筛选体系,并对不同筛选体系的优势与不足进行评价。方法·将编码SAE1和SAE2的目的基因分别插入pET-28a载体以构造原核蛋白表达质粒,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并纯化人源SAE1和SAE2蛋白;利用纯化的蛋白先后构建等温滴定量热检测(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ITC)实验、荧光偏振(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FP)实验、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实验和基于SAE酶活的荧光实验等多种筛选体系。尝试利用不同的筛选体系检测候选多肽的抑制活性,基于检测结果,从灵敏度、稳定性、检测通量和检测成本等维度评价各筛选体系的优缺点与适用性。结果·经ITC测得SAE1和SAE2蛋白在体外相互作用的解离常数(K_(d))为0.96μmol/L,并将活性最好的多肽PEPT7改造为FP实验的示踪剂(tracer),但同SAE2的亲和力无法满足FP的要求;SPR测得SAE1和SAE2相互作用的K_(d)值为1.13μmol/L,与ITC数据接近;基于SAE酶活的荧光实验筛选得到抑制活性最强的多肽HP1B[半数抑制浓度(half-maxim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IC_(50))达15.72μmol/L],SPR进一步确定其同SAE1的亲和力为34.4μmol/L。结论·尝试构建并比较了多种常见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抑制剂的筛选体系。其中,ITC的检测通量低,且难以准确评估结合热不显著的低亲和力多肽;FP体系的可行性高度依赖于示踪剂同靶点蛋白之间的强亲和力,同样无法用于低亲和力多肽的筛选与优化;SPR检测的灵敏度高,但检测成本较高;酶活实验兼具高灵敏度、稳健性、高通量和可接受的检测成本,是最适宜的筛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MO活化酶亚基1 SUMO活化酶亚基2 多肽抑制剂 药物筛选 等温滴定量热检测实验 荧光偏振实验 表面等离子共振实验 基于酶活的荧光实验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f Aloe lateritia Gel as Corrosion Inhibitor for Mild Steel in 2 M HNO3 and 1 M H2SO4 Media
8
作者 Lucas Paul Revocatus L. Machunda 《Journal of Minerals and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and Engineering》 2016年第1期33-39,共7页
Corrsion inhibition of Aloe lateritia gel for Mild steel in 2 M HNO<sub>3</sub> and 1 M H<sub>2</sub>SO<sub>4</sub> solutions was investigated by 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 Scann... Corrsion inhibition of Aloe lateritia gel for Mild steel in 2 M HNO<sub>3</sub> and 1 M H<sub>2</sub>SO<sub>4</sub> solutions was investigated by 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Fout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Inhibition efficiency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gel. The optimal concentration of the gel gives maximum inhibition efficiency of 77.4% and 70.3% in 1 M H<sub>2</sub>SO<sub>4</sub> and 2 M HNO<sub>3</sub> respectively. Polarization plots shows that, the gel works as a mixed type inhibitor altering both cathodic and anodic reaction. SEM proves the uniform and pitting corrosion at the surface of Mild steel in 1 M H<sub>2</sub>SO<sub>4</sub> and 2 M HNO<sub>3</sub> respectively. Using FT-IR potential function groups from pure gel and some stretch shift was observed from corrosion product and some stretch shift from corrosion products was obser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rosion inhibitor Mild Steel 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 Sulfuric Acid Nitric Acid
下载PDF
橙子皮提取物在H_(3)PO_(4)溶液中的缓蚀性能及缓蚀机理研究
9
作者 柳鑫华 关俊霞 +7 位作者 付占达 赵红丽 张青 李繁麟 王磊 马楠 李波 魏恒勇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63-277,共15页
目的推进绿色植物提取物类缓蚀剂的快速发展,选用橙子皮提取物(NOPE)作为磷酸环境中Q235钢的缓蚀剂。方法通过简单的乙醇、丙酮回流法提取获得NOPE。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紫外光谱(UV)验证NOPE的主要结构及主要成分在磷酸中的稳定性。... 目的推进绿色植物提取物类缓蚀剂的快速发展,选用橙子皮提取物(NOPE)作为磷酸环境中Q235钢的缓蚀剂。方法通过简单的乙醇、丙酮回流法提取获得NOPE。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紫外光谱(UV)验证NOPE的主要结构及主要成分在磷酸中的稳定性。采用失重法、动态电位极化法(PDP)、线性极化(LPR)和电化学阻抗谱法(EIS)研究NOPE在0.5 mol/L的H_(3)PO_(4)溶液中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通过计算研究温度对热力学参数(E_(a)、ΔH_(a)^(Θ)、ΔS_(a)^(Θ))和吸附性能参数(ΔD_(ads)^(Θ)、ΔH_(ads)^(Θ)、ΔS_(ads)^(Θ))的影响。结果NOPE明显减缓了0.5 mol/L H_(3)PO_(4)介质中Q235钢的腐蚀速率,属于以抑制阳极金属溶解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随着NOPE浓度的增大,阳极电流密度减小和活性腐蚀部位被阻断,腐蚀速率降低,缓蚀效率增大。在温度为303 K、NOPE质量浓度为3.0 g/L条件下,对Q235钢缓蚀效率都在90%以上。此外,NOPE的有效成分在Q235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式,且以物理吸附为主。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和接触角的测量证明了NOPE在钢表面的缓蚀作用的存在,降低了Q235钢的酸腐蚀速率。量子化学研究证实,NOPE对碳钢较好的缓蚀和吸附性能是由于橙皮苷和黄酮的官能团。结论在0.5 mol/L的H3PO4溶液体系中,NOPE对Q235钢具有较好的缓蚀性能,是一种在酸洗领域中有着较好应用前景的绿色缓蚀剂,可以为植物提取类的缓蚀剂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子皮提取物 缓蚀剂 极化 阻抗 表面分析
下载PDF
NaCl溶液中20SiMn钢表面耐蚀性对硅酸钠浓度的响应机制研究
10
作者 贺泽权 曹凤婷 +5 位作者 王铁钢 李涛 杲广尧 刘艳梅 范其香 徐栋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7-207,共11页
目的研究20SiMn低合金钢表面对3.5%NaCl溶液中不同硅酸钠浓度的响应机制,揭示硅酸钠作用下金属表面的缓蚀机理。方法采用开路电位、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和Mott-Shottky曲线测试样品表面的耐蚀性能和硅酸钠的吸附行为,并通过SE... 目的研究20SiMn低合金钢表面对3.5%NaCl溶液中不同硅酸钠浓度的响应机制,揭示硅酸钠作用下金属表面的缓蚀机理。方法采用开路电位、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和Mott-Shottky曲线测试样品表面的耐蚀性能和硅酸钠的吸附行为,并通过SEM观察浸泡后的样品表面形貌,使用EDS和XPS分析腐蚀产物的元素和成分。结果随硅酸钠浓度的增加,20SiMn钢存在从活性溶解向表面钝化的演变过程,在所研究的浓度范围内,缓蚀效率在含有0.0125 mol/L硅酸钠的氯化钠溶液中到达最高值(95.92%)。当添加硅酸钠缓蚀剂后,20SiMn钢表面可形成一层由铁氧化物和SiO_(2)组成的复合膜层,其中Si O_(2)的吸附方式以物理吸附为主导,且随着硅酸钠浓度的增大,表面产物中Si含量逐渐降低。XPS分析表明,样品表面产物逐渐从单一的FeOOH转变为Fe3O4和Fe OOH的混合物,而Fe OOH对Si O_(2)具有更强的亲和力,Fe3O4则相对较弱,因此高硅酸钠浓度下的产物不利于Si O_(2)的吸附。此外,高浓度硅酸根离子的水解引发了溶液中OH–浓度的升高,水解产生的不溶性硅醇结构相互之间形成了交联结构,致使发挥缓蚀作用的吸附态Si O_(2)的量降低,复合膜层的致密性降低。结论硅酸钠对3.5%NaCl溶液中20SiMn低合金钢的腐蚀存在缓蚀作用,但由于腐蚀产物的组成变化和缓蚀剂本身的水解作用,在形成钝化的前提下,硅酸钠浓度不宜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剂 XPS 硅酸钠 动电位极化曲线 EIS
下载PDF
PD-1抑制剂通过STAT6介导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极化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11
作者 曲军 陈科 +2 位作者 陈宋林 冯湖文 谢亚彬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382-389,共8页
目的探究PD-1抑制剂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极化和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集25例前列腺癌患者肿瘤及癌旁组织,实时定量荧光PCR(qRT-PCR)检测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 目的探究PD-1抑制剂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极化和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集25例前列腺癌患者肿瘤及癌旁组织,实时定量荧光PCR(qRT-PCR)检测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1,PD-1)、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macrophage mannose receptor,CD206)和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ranscription activator 6,STAT6)表达水平并进行斯皮尔曼(Spearman)相关性分析。将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human monocytic leukemia cells,THP-1)细胞诱导为TAM,期间加入PD-1抑制剂Camrelizumab,分组为M0组、M0+Camrelizumab组、TAM组、TAM+Camrelizumab组;THP-1细胞诱导为TAM期间加入STAT6抑制剂AS1517499,分组为M0组、M0+AS1517499组、TAM组、TAM+AS1517499组。通过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TAT6和CD206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检测白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分泌水平。将各组细胞分别与前列腺癌细胞DU145共孵育,通过CCK8检测DU145细胞增殖水平,Transwell检测DU145细胞侵袭水平。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前列腺肿瘤组织中PD-1、CD206和STAT6表达水平升高,并在肿瘤组织中呈正相关(P_(均)<0.05)。与M0组相比,TAM组CD206和STAT6表达水平升高,IL-13、TGF-β分泌水平增加,iNOS分泌水平减少,与其共孵育的DU145细胞增殖水平升高,侵袭能力增强(P_(均)<0.05)。与TAM组相比,TAM+Camrelizumab组CD206和STAT6表达水平降低,IL-13、TGF-β分泌水平减少,iNOS分泌水平增加,与其共孵育的DU145细胞增殖水平降低,侵袭能力减弱(P_(均)<0.05)。与TAM组相比,TAM+AS1517499组CD206表达水平降低,IL-13、TGF-β分泌水平减少,iNOS分泌水平增加,与其共孵育的DU145细胞增殖水平降低,侵袭能力减弱(P_(均)<0.05)。结论PD-1抑制剂通过抑制巨噬细胞向TAM极化从而降低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巨噬细胞STAT6通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极化 前列腺癌 PD-1抑制剂
下载PDF
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抑制剂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和旁分泌改善心肌纤维化
12
作者 周昊 张颖倩 +4 位作者 胡颖芸 陈润都 马明睿 李越洋 陈韵岱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3年第6期443-449,共7页
目的验证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抑制剂(SGLT2i)能否在缺氧/复氧(H/R)条件下通过改变巨噬细胞旁分泌来调节心脏成纤维细胞(CFs)的激活,从而改善心肌纤维化。方法将27只C57BL/6雄性小鼠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9只:(1)假手术组(sham组);... 目的验证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抑制剂(SGLT2i)能否在缺氧/复氧(H/R)条件下通过改变巨噬细胞旁分泌来调节心脏成纤维细胞(CFs)的激活,从而改善心肌纤维化。方法将27只C57BL/6雄性小鼠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9只:(1)假手术组(sham组);(2)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组;(3)缺血再灌注损伤+SGLT2i组(IRI+SGLT2i组)。28 d后采用超声心动图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心肌纤维化和不良重构。培养RAW264.7细胞,分为以下3组:(1)阴性对照(NC组);(2)缺氧/复氧组(H/R组);(3)缺氧/复氧+SGLT2i组(H/R+SGLT2i组)。采用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ting(WB)检测M2极化,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ɑ)、白细胞介素6(IL-6)、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PDGF-a)的分泌情况。提取小鼠CFs分为以下3组:(1)阴性对照(NC组);(2)缺氧/复氧组(H/R组);(3)缺氧/复氧+SGLT2i组(H/R+SGLT2i组)。在各组中加入相应的巨噬细胞上清液,检测CFs的激活情况。采用GraphPad Prism 8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2组间比较采用Tukey′s事后检验。结果动物模型术后28 d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与IRI组相比,IRI+SGLT2i组表现出较高的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缩短分数,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期内径和左室舒张期内径都较小(均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IRI组相比,IRI+SGLT2i组的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含量降低(P<0.05),且天狼星红染色结果显示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比例明显下降(P<0.05)。细胞模型WB结果显示:与H/R组相比,H/R+SGLT2i组的M2标志物精氨酸酶1(Arg1)含量较多,M1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含量较少(P<0.05)。ELISA实验证实:TGF-β、IL-1β、TNF-ɑ、IL-6及PDGF-a在H/R+SGLT2i组的含量相对H/R组更少(P<0.05)。WB结果证实:H/R+SGLT2i组CFs表达的ɑ-平滑肌肌动蛋白和胶原蛋白的表达量低于H/R组(P<0.05)。结论SGLT2i可改善IRI诱导的心肌纤维化。SGLT2i抑制M1极化,促进M2极化,抑制炎症和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SGLT2i处理RAW264.7细胞上清液可抑制CFs激活,证实SGLT2i通过调节巨噬细胞的旁分泌来抑制CFs的激活,改善心室不良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纤维化 巨噬细胞极化 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抑制剂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氧复氧 旁分泌
下载PDF
含氟表面活性剂在碱性锌电极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9
13
作者 高翠琴 胡经纬 周运鸿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5-77,共3页
测量了锌电极在含有不同浓度含氟表面活性剂的碱液中的析气速率和锌电极的极化曲线。实验表明 :表面活性剂FSA ,FC 10 0 ,FSP ,FC 99及FC 43 0 ,FC 170C是有效的缓蚀剂 ,它们对锌电极的阳极行为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这些表面活性剂还能... 测量了锌电极在含有不同浓度含氟表面活性剂的碱液中的析气速率和锌电极的极化曲线。实验表明 :表面活性剂FSA ,FC 10 0 ,FSP ,FC 99及FC 43 0 ,FC 170C是有效的缓蚀剂 ,它们对锌电极的阳极行为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这些表面活性剂还能提高锌酸根的沉积过电位 ,使锌电极的钝化电位正移。含氟表面活性剂有希望成为碱性锌电极的代汞缓蚀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表面活性剂 碱性锌电极 锌电极 极化 电源n
下载PDF
缓蚀剂阳极脱附现象的研究──Ⅰ.缓蚀剂阳极脱附现象 被引量:55
14
作者 王佳 曹楚南 +5 位作者 陈家坚 张呜镝 叶国栋 林海潮 杨青 马长青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41-246,共6页
金属在缓蚀剂体系中的阳极极化曲线上存在着电流迅速增加而形成的电位平阶现象。逆向扫描极化时,这个电位平阶消失。这一现象起因于吸附在电极表面的缓蚀剂发生阳极脱附。文中提出用一电化学参数—脱附电位Edes来表征缓蚀剂阳极脱... 金属在缓蚀剂体系中的阳极极化曲线上存在着电流迅速增加而形成的电位平阶现象。逆向扫描极化时,这个电位平阶消失。这一现象起因于吸附在电极表面的缓蚀剂发生阳极脱附。文中提出用一电化学参数—脱附电位Edes来表征缓蚀剂阳极脱附现象。Edes是缓蚀剂大量脱附时的电位,其物理意义为缓蚀剂在电极表面因阳极极化而引起脱附速度稍大于其吸附速度。缓蚀剂阳极脱附速度取决于外加电位与脱附电位的差值。外加电位越正于脱附电位,缓蚀剂脱附速度越大;反之,缓蚀剂不发生阳极脱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剂 阳极极化 脱附 电位
下载PDF
咪唑啉衍生物缓蚀剂对碳钢在CO_2盐水中的缓蚀机理(英文) 被引量:22
15
作者 刘福国 杜敏 +1 位作者 张静 仇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8-142,共5页
采用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研究新合成咪唑啉衍生物缓蚀剂对碳钢在饱和CO2盐水中的缓蚀性能和机理.计算了缓蚀效率和热力学参数.缓蚀效率随着缓蚀剂浓度增大而增加,但随着温度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咪唑啉衍生物在碳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 采用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研究新合成咪唑啉衍生物缓蚀剂对碳钢在饱和CO2盐水中的缓蚀性能和机理.计算了缓蚀效率和热力学参数.缓蚀效率随着缓蚀剂浓度增大而增加,但随着温度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咪唑啉衍生物在碳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式.电化学结论由量子化学计算补充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阻抗 极化 缓蚀剂 Langmuir等温式 量子化学
下载PDF
含极性抑制剂体系中水合物生成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马庆兰 陈光进 郭天民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11,共5页
应用两步水合物热力学模型,结合基于局部组成概念的混合规则,将水合物生成条件预测成功地扩展应用于含极性抑制剂体系,计算结果较理想。大量检验结果表明,单流体混合规则不能很好地描述极性体系。同时可以看出,极性体系相平衡计算... 应用两步水合物热力学模型,结合基于局部组成概念的混合规则,将水合物生成条件预测成功地扩展应用于含极性抑制剂体系,计算结果较理想。大量检验结果表明,单流体混合规则不能很好地描述极性体系。同时可以看出,极性体系相平衡计算的准确性对水合物生成条件预测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水合物 热力学模型 混合规则 极性抑制剂
下载PDF
金属单质及含氟表面活性剂对碱性锌电极的联合作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高翠琴 石建珍 +2 位作者 胡经纬 周运鸿 傅妮娜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6期659-662,共4页
通过测量碱性体系中锌电极极化曲线的方法 ,研究了单质金属 Pb,In,Bi和含氟表面活性剂 FSA,FSP,FC- 99,FC- 12 9,FC- 170 C,FC- 430对锌电极的影响 .并着重考查了这些单质金属和含氟表面活性剂的联合作用 .结果发现 ,两者联合使用 ,具... 通过测量碱性体系中锌电极极化曲线的方法 ,研究了单质金属 Pb,In,Bi和含氟表面活性剂 FSA,FSP,FC- 99,FC- 12 9,FC- 170 C,FC- 430对锌电极的影响 .并着重考查了这些单质金属和含氟表面活性剂的联合作用 .结果发现 ,两者联合使用 ,具有良好的叠加效应 .可以明显减小锌上的析氢电流密度 ,增大析氢超电势 ,减缓锌的腐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表面活性剂 锌电极 极化曲线 缓蚀剂
下载PDF
咪唑啉缓蚀剂合成过程中成环程度与其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19
18
作者 张贵才 马涛 +1 位作者 葛际江 齐宁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55-57,76,共4页
以油酸、二乙烯三胺为原料在160 ℃经不同反应时间合成了系列咪唑啉,应用红外光谱、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合成产物进行了鉴定和分析,测定了不同反应时间的产水率和产物的酸值,并通过极化曲线考察了产物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咪唑啉合成过程中... 以油酸、二乙烯三胺为原料在160 ℃经不同反应时间合成了系列咪唑啉,应用红外光谱、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合成产物进行了鉴定和分析,测定了不同反应时间的产水率和产物的酸值,并通过极化曲线考察了产物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咪唑啉合成过程中,烷基酰胺的生成和烷基酰胺的环化是同时进行的;反应时间越长,烷基酰胺环化程度越高,产物的缓蚀性能越好;通过比较添加缓蚀剂前后A3钢的极化曲线可以看出,添加缓蚀剂后自腐蚀电位正移,说明咪唑啉主要抑制阳极过程而起到缓蚀作用,属于阳极型缓蚀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啉 缓蚀剂 合成工艺 成环程度 油酸 二乙烯三胺 缓蚀性能 油田污水 污水处理工艺
下载PDF
去乙酰化酶抑制剂VPA对巨噬细胞极化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颖 白力 +4 位作者 张文兰 尹学红 张伟 庞春艳 王永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7-312,317,共7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巨噬细胞极化过程中组蛋白修饰的影响,以及对巨噬细胞极化过程的影响,分析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是否可以通过改变巨噬细胞的组蛋白修饰,进而影响巨噬细胞极化的过程,旨在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新...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巨噬细胞极化过程中组蛋白修饰的影响,以及对巨噬细胞极化过程的影响,分析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是否可以通过改变巨噬细胞的组蛋白修饰,进而影响巨噬细胞极化的过程,旨在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利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诱导J774.1巨噬细胞24 h,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诱导J774.1巨噬细胞24 h,并在诱导过程中加入2 mmol/L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收集巨噬细胞,实时免疫荧光定量PCR和ELISA法检测巨噬细胞极化的特异性标记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组蛋白修饰情况。结果:J774.1细胞经LPS和IFN-γ诱导24 h极化为M1型巨噬细胞;经IL-4刺激24 h极化为M2型巨噬细胞,VPA处理后的M1型巨噬细胞组蛋白H3K9的乙酰化程度升高,标记基因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 NOS)、CC趋化因子配体2[Chemokine(C-C motif)ligand 2,CCL2]的表达量降低,CD86的表达量升高;VPA处理后的M2型巨噬细胞组蛋白H3K9的乙酰化程度也升高,标记基因精氨酸酶(Arginase-1,Arg-1)、Fizz-1(Found in inflammatory zone-1,Fizz-1)、甘露糖受体(CD206)、Ym1的表达量升高。结论: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和组蛋白的修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VPA在M1型巨噬细胞诱导体系中可以促使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转化,但是在M2型巨噬细胞诱导体系中,却抑制了M1型巨噬细胞的特异性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修饰 巨噬细胞极化 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M1型巨噬细胞 M2型巨噬细胞
下载PDF
新型咪唑啉缓蚀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21
20
作者 樊国栋 葛君 柴玲玲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3-77,共5页
实验以氯化苄、环氧氯丙烷为季铵化试剂,合成新型咪唑啉缓蚀剂。经IR、~1H NMR对合成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以静态失重法和极化曲线法研究了缓蚀剂的缓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咪唑啉型缓蚀剂在8%HCI介质中对Q235钢具有较强的缓蚀能力,... 实验以氯化苄、环氧氯丙烷为季铵化试剂,合成新型咪唑啉缓蚀剂。经IR、~1H NMR对合成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以静态失重法和极化曲线法研究了缓蚀剂的缓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咪唑啉型缓蚀剂在8%HCI介质中对Q235钢具有较强的缓蚀能力,缓蚀效率可达97.3%。经比较添加缓蚀剂前后Q235钢的极化曲线可见,添加缓蚀剂后自腐蚀电位正移,说明咪唑啉主要抑制阳极过程而起缓蚀作用,属于阳极型为主的缓蚀剂,静态失重与极化曲线的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啉 季铵盐 缓蚀剂 极化曲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