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gh-performance and robust high-temperature polymer electrolyte membranes with moderate microphase separation by implementation of terphenyl-based polymers
1
作者 Jinyuan Li Congrong Yang +3 位作者 Haojiang Lin Jicai Huang Suli Wang Gongquan Sun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572-578,共7页
Acid loss and plasticization of phosphoric acid(PA)-doped high-temperature polymer electrolyte membranes(HT-PEMs)are critical limitations to their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fuel cells.To overcome these barriers,poly(te... Acid loss and plasticization of phosphoric acid(PA)-doped high-temperature polymer electrolyte membranes(HT-PEMs)are critical limitations to their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fuel cells.To overcome these barriers,poly(terphenyl piperidinium)s constructed from the m-and p-isomers of terphenyl were synthesized to regulate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membrane.Highly rigid p-terphenyl units prompt the formation of moderate PA aggregates,where the ion-pair interaction between piperidinium and biphosphate is reinforced,leading to a reduction in the plasticizing effect.As a result,there are trade-offs between the proton conductivity,mechanical strength,and PA retention of the membranes with varied m/p-isomer ratios.The designed PA-doped PTP-20m membrane exhibits superior ionic conductivity,good mechanical strength,and excellent PA retention over a wide range of temperature(80–160°C)as well as satisfactory resistance to harsh accelerated aging tests.As a result,the membrane presents a desirable combination of performance(1.462 W cm^(-2) under the H_(2)/O_(2)condition,which is 1.5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PBI-based membrane)and durability(300 h at 160°C and 0.2 A cm^(-2))in the fuel cell.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new insights that will guide molecular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icrostructure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and robustness of HT-P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el cell High-temperature polymer electrolyte membranes Microphase separation poly(terphenyl piperidinium)s phosphoric acid
下载PDF
IMMOBILIZATION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USING POLY(ACRYLAMIDE)GEL FOR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R(-)-MANDELIC ACID
2
作者 LI Zhongqin GUO Daiping +2 位作者 HUANG Xinghua YANG Kai XU Xiaoping 《Chinese Journal of Reactive Polymers》 2006年第1期81-85,共5页
In this paper,the poly(acrylamide)hydrogel used to immobilize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for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R(-)-mandelic acid was prepared with free radical ploymerization in deionized water at room temperatur... In this paper,the poly(acrylamide)hydrogel used to immobilize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for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R(-)-mandelic acid was prepared with free radical ploymerization in deionized water at room temperature under nitrogen atmosphere.The influence of the composition of hydrogel,loading amount of cells and culture conditions on the asymmetric synthesis was investigated.Results show that PAAm hydrogel is a feasible carrier for immobilization of cells which is a potential alternative method to prepare enantiomerically pure R(-)-mandelic ac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acrylamide) gel IMMOBILIZATION R(--mandelic acid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下载PDF
磷酸掺杂磺化聚(氟化亚芳基醚)-聚(环氧乙烷)共混膜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史晋宜 魏庆玲 《化工生产与技术》 CAS 2023年第3期1-3,32,I0002,共5页
为提高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PEMFC)的高温性能(150℃以上),采用磺化的聚芳基醚(SDF-F)和聚环氧乙烷(PEO)合成了新的共混膜,并使用磷酸掺杂;对新的共混膜进行了表征,并通过测量拉伸强度确定了酸掺杂共混膜的机械强度。结果表明,SDF-F... 为提高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PEMFC)的高温性能(150℃以上),采用磺化的聚芳基醚(SDF-F)和聚环氧乙烷(PEO)合成了新的共混膜,并使用磷酸掺杂;对新的共混膜进行了表征,并通过测量拉伸强度确定了酸掺杂共混膜的机械强度。结果表明,SDF-F和PEO成功共聚成共混膜且2种聚合物均匀混合,共混膜的磷酸掺杂水平随着PEO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PEO的质量分数为60%时,掺杂的磷酸质量分数可达784%;共混膜的机械强度随着PEO含量的增加而下降,但即便PEO的质量分数为60%时,共混膜的拉伸强度仍有17 MPa。新共混膜能够完全满足高温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聚(氟化亚芳基醚)-聚(环氧乙烷)共混膜 磷酸掺杂 燃料电池
下载PDF
磷酸掺杂磺化聚(亚芳基醚)-聚(N-乙烯基咪唑)膜电化学性能研究
4
作者 史晋宜 魏庆玲 《化工生产与技术》 CAS 2023年第4期11-14,I0003,共5页
使用磺化聚芳基醚(SDF-F)作为酸性聚合物、聚(N-乙烯基咪唑)(PVIm)作为碱性聚合物,合成了用于高温工作的磷酸掺杂磺化聚(亚芳基醚)-聚(N-乙烯基咪唑)(SDF-F/PVIm)质子交换膜,进行了热损失、电导率、阻抗光谱和单电池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使用磺化聚芳基醚(SDF-F)作为酸性聚合物、聚(N-乙烯基咪唑)(PVIm)作为碱性聚合物,合成了用于高温工作的磷酸掺杂磺化聚(亚芳基醚)-聚(N-乙烯基咪唑)(SDF-F/PVIm)质子交换膜,进行了热损失、电导率、阻抗光谱和单电池性能测试。结果表明,SDF-F/PVIm膜热稳定性良好。在无水条件下,交联膜在150~200℃具有很高的质子电导率,且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不同的温度下单电池的性能表现优异,在190℃时,可以获得528 mW/cm2最大功率密度,且无需外部加湿。合成的SDF-F/PVIm有望成为高温PEMFCs的新型聚合物电解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聚(亚芳基醚)-聚(N-乙烯基咪唑)质子交换膜 磷酸掺杂 电化学 性能
下载PDF
Poly(2,5-benzimidazole)/TriSilanolPhenyl POSS Composite Membranes for Intermediate Temperature PEM Fuel Cells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清亭 NI Na +7 位作者 SUN Quan WU Xiaoxue BAO Xujin FAN Zhang ZHANG Rong HU Shengfei Zhao Feng LI Xiao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8年第1期212-220,共9页
Novel organic-inorganic composites were in-situ synthesized by using TriSilanolPhenyl polyhedral oligomeric silsesquioxane(SO-POSS) as fillers and poly(2,5-benzimidazole)(ABPBI) as polymer matrix. The uniformly ... Novel organic-inorganic composites were in-situ synthesized by using TriSilanolPhenyl polyhedral oligomeric silsesquioxane(SO-POSS) as fillers and poly(2,5-benzimidazole)(ABPBI) as polymer matrix. The uniformly dispersed 3% SO-POSS particles in ABPBI matrix increased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composite membranes. It was found that both the water and H3PO4 uptakes we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addition of SO-POSS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hydrogen bonds between the POSS and H2O/H3PO4, which played a critical role i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nductivity of the composite membranes at temperature over 100 ℃. Proton conductivities of H3PO4 doped with 3 wt% SO-POSS contained ABPBI membrane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H3PO4 absorbance, reaching the maximum proton conductivity of 2.55 × 10^-3 S·cm^-1 at 160 ℃, indicating that the ABPBI/SO-POSS composite membrane could be a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mid-temperature PEMF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2 5-benzimidazole) triSilanolPhenyl POSS phosphoric acid IT-PEMFCs
下载PDF
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的合成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何峰 傅吉全 王锐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16年第4期42-44,共3页
以左旋乳酸( L-LA )为原料,以氯化亚锡(SnCl2)和对甲苯磺酸(TSA)为复合催化剂直接熔融缩聚制备不同相对分子质量( Mw )的聚左旋乳酸( PLLA);将不同 Mw 的 PLLA 与 Mw 为4620的聚乙醇酸(PGA)按摩尔比为4:1,催化剂SnCl2... 以左旋乳酸( L-LA )为原料,以氯化亚锡(SnCl2)和对甲苯磺酸(TSA)为复合催化剂直接熔融缩聚制备不同相对分子质量( Mw )的聚左旋乳酸( PLLA);将不同 Mw 的 PLLA 与 Mw 为4620的聚乙醇酸(PGA)按摩尔比为4:1,催化剂SnCl2:TSA摩尔比为1:1,在170℃,小于100 Pa的条件下反应4 h,制得PLLA-PGA共聚物( PLGA);通过用丙酮、三氯甲烷等多步溶解-离心沉淀进行分离,对PLGA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为PLGA及PGA共混物;共聚物中PLGA组分的含量随着PLLA的 Mw 变化而变化,当PLLA的Mw 在20000左右时,共聚物中PLGA的质量分数大于90%,共聚物具有2个熔融峰,熔程分别为120.19~140.74℃,196.28~202.94℃,其热性能优于PL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乙醇酸共聚物 聚左旋乳酸 聚乙醇酸 熔融缩聚 结构 性能 表征 poly( L-lactic acid)
下载PDF
多聚磷酸催化合成4-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郗伟 《当代化工》 CAS 2016年第3期469-472,共4页
4-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来生产食品添加,制备香料、合成多种药品,在造纸工业中用来合成邻醌型木质素模型物。邻甲氧基苯酚乙酰化合成4-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的反应属于傅列德尔-克拉夫茨(Friedel-Crafts)酰... 4-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来生产食品添加,制备香料、合成多种药品,在造纸工业中用来合成邻醌型木质素模型物。邻甲氧基苯酚乙酰化合成4-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的反应属于傅列德尔-克拉夫茨(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传统的催化剂是Al Cl3,但是Al Cl3作为催化剂自身有很多难以克服的缺点。通过对乙酰化反应催化剂(路易斯酸或质子酸)的分析探讨,研究表明,多聚磷酸(PPA)在温和的催化条件下,具有不易水解酯类化合物、对乙酰基化反应尤其对芳香烃类酯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好、副反应少、目标产物易于分离等优点。以多聚磷酸PPA为催化剂,通过实验分析判别出了该合成工艺的最佳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原料摩尔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磷酸 催化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低温燃料电池用聚(2,5-苯并咪唑)/磺化海泡石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肖肖 杨守坤 +7 位作者 章圆方 夏蕾 付旭东 张荣 胡圣飞 赵锋 李骁 刘清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3-149,共7页
采用原位法制备了一种适用于低温燃料电池的新型聚(2,5-苯并咪唑)/磺化海泡石(ABPBI/S-Sep)复合质子交换膜。对海泡石酸活化和磺化改性前后的化学结构、亲水性和分散性以及复合膜的形貌、吸水率、磷酸掺杂水平与质子传导率等性能进行了... 采用原位法制备了一种适用于低温燃料电池的新型聚(2,5-苯并咪唑)/磺化海泡石(ABPBI/S-Sep)复合质子交换膜。对海泡石酸活化和磺化改性前后的化学结构、亲水性和分散性以及复合膜的形貌、吸水率、磷酸掺杂水平与质子传导率等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显示,所制备的S-Sep粒子在ABPBI聚合物基体中分散均匀,并能促进聚合物分子链的规整排布;与纯ABPBI膜相比,S-Sep粒子的添加显著增强了复合膜对水和磷酸的吸收和保留能力,且在相同或相近磷酸掺杂水平下,ABPBI/S-Sep复合膜的质子传导率显著提高。在40~90℃温度范围内,饱和湿度98%RH时复合膜的质子传导率与Nafion 212相当;在低湿度60%RH时,高磷酸掺杂水平的ABPBI/S-Sep复合膜质子传导率略低于98%RH的结果,但显著优于Nafion 212的质子传导性能。不同温湿度环境下的质子传导率结果表明S-Sep改性ABPBI复合膜具备低温环境使用的特点,可替代Nafion类全氟磺酸膜应用于低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 聚(2 5-苯并咪唑) 海泡石 磺化 磷酸掺杂 低温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Poly(phosphoric acid piperazine) and Its Application as an Effective Flame Retardant for Epoxy Resin 被引量:12
9
作者 Miao-Jun Xu Si-Yu Xia +1 位作者 Chuan Liu Bin Li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5期655-664,共10页
A phosphorus-nitrogen containing flame retardant additive of poly(phosphoric acid piperazine), defined as PPAP, was synthesized by the salt-forming reaction between anhydrous piperazine and phosphoric acid, and the ... A phosphorus-nitrogen containing flame retardant additive of poly(phosphoric acid piperazine), defined as PPAP, was synthesized by the salt-forming reaction between anhydrous piperazine and phosphoric acid, and the dehydration polymerization under heating in nitrogen atmosphere. Its chemical structure was well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 spectroscopy, ^(13)C and ^(31)P solid-stat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measurements. The synthesized PPAP and curing agent m-phenylenediamine were blended into epoxy resin(EP) to prepare flame retardant EP thermosets. The effects of PPAP on the fire retardancy and thermal degradation behavior of cured EP/PPAP composites were investigated by limiting oxygen index(LOI), vertical burning(UL-94),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infrared spectrometry(TG-IR) and cone calorimeter tests. The morphologie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char residues for cured epoxy resin were investigat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flame retardant EP thermosets successfully passed UL-94 V-0 flammability rating and the LOI value was as high as 30.8% when incorporating 5 wt% PPAP into the EP thermosets. The TGA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ynthesized PPAP flame retardant additive possessed high thermal stability and excellent charring capability. Meanwhile, the incorporation of PPAP stimulated the epoxy resin matrix to decompose and charring ahead of time due to its catalytic decomposition effect, which led to a higher char yield at high temperature. The morphological structures and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XPS for char residues of EP thermosets revealed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PPAP benefited the formation of a sufficient, more compact and homogeneous char layer containing phosphorus-nitrogen flame retardant elements on the material surface during combustion. The formed char layer with high quality effectively prevented the heat transmission and diffusion, limited the production of combustible gases, and inhibited the emission of smoke, leading to the reduction of heat and smoke rel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hesis polyphosphoric acid piperazine) Flame retardant Epoxy resin thermosets Thermal degradation
原文传递
磷酸掺杂bSPEEK-OPBI共混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洁瑞 肖意明 +6 位作者 张蕾 项军 唐娜 程鹏高 张建平 王松博 杜威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共9页
为改善磷酸-聚苯并咪唑(PA-PBI)质子交换膜在燃料电池运行过程中磷酸浸出的问题以及进一步提高其质子传导率和机械强度,本文用高磺化度支链磺化聚醚醚酮(bSPEEK)与芳醚型聚苯并咪唑(OPBI)进行酸碱共混,利用流延法制备磷酸掺杂质子交换膜... 为改善磷酸-聚苯并咪唑(PA-PBI)质子交换膜在燃料电池运行过程中磷酸浸出的问题以及进一步提高其质子传导率和机械强度,本文用高磺化度支链磺化聚醚醚酮(bSPEEK)与芳醚型聚苯并咪唑(OPBI)进行酸碱共混,利用流延法制备磷酸掺杂质子交换膜.结果表明,共混膜中bSPEEK最佳含量为30%,共混膜的体积溶胀率降低26.5%;机械强度提高83.7%;质子传导率分别提高43.8%[160℃/0%相对湿度(RH)]和29.1%(80℃/98%RH);60℃/98%RH条件下的磷酸流失率降低48.8%.共混膜在提高机械强度和质子传导率的同时有效抑制了磷酸的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并咪唑 磺化聚醚醚酮 质子交换膜 质子传导率 磷酸流失
下载PDF
多聚磷酸改性不同种类生物沥青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邓亚军 琚子豪 +1 位作者 李园葧 葛冬冬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115-124,共10页
【目的】为改善新型路用环保材料——生物沥青的高温性能及提高生物油的适用性,研究多聚磷酸(PPA)和不同来源的生物油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及性能差异。【方法】采用玉米秸秆油(CSO)、厨房废油(KWO)和植物类生物油(VBO)三种常见的生物油,... 【目的】为改善新型路用环保材料——生物沥青的高温性能及提高生物油的适用性,研究多聚磷酸(PPA)和不同来源的生物油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及性能差异。【方法】采用玉米秸秆油(CSO)、厨房废油(KWO)和植物类生物油(VBO)三种常见的生物油,制备PPA改性生物沥青,并对其开展常规性能、流变性能和微观形貌试验,研究其高、低温性能和表面形态。【结果】PPA对沥青的高温性能有较大提升,三种PPA改性生物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均较好;生物油的种类会影响PPA改性生物沥青的温度敏感性、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其中PPA/CSO改性沥青的温度敏感性最高,三种PPA改性生物沥青按其高温性能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PPA/KWO改性沥青、PPA/CSO改性沥青、PPA/VBO改性沥青;按其低温流变性能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PPA/VBO改性沥青、PPA/CSO改性沥青、PPA/KWO改性沥青。【结论】PPA和生物油共同作用可以明显改善沥青的高、低温性能,本研究可为生物油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使道路工程建设更加绿色和环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磷酸 生物油 改性生物沥青 流变性能 电镜扫描
下载PDF
耐高温磺化聚苯并咪唑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4
12
作者 卿胜波 黄卫 颜德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145-2148,共4页
用不同配比的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 4,4'-二羧基二苯醚与3,3'-二氨基联苯胺在多聚磷酸中进行共缩聚反应, 制得了一系列磺化度可控的溶解性较好的磺化聚苯并咪唑(sPBI-IE). 采用FTIR, 1H NMR, GPC和TGA等手段对所合成的聚合物的... 用不同配比的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 4,4'-二羧基二苯醚与3,3'-二氨基联苯胺在多聚磷酸中进行共缩聚反应, 制得了一系列磺化度可控的溶解性较好的磺化聚苯并咪唑(sPBI-IE). 采用FTIR, 1H NMR, GPC和TGA等手段对所合成的聚合物的结构、分子量与热稳定性能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sPBI-IE的数均分子量(Mn)介于41 300~46 900之间, 多分散指数为2.15~2.54, 并且sPBI-IE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能, 其起始分解温度、最大分解速率温度、 5%和10%热失重温度分别高于513, 586, 573和597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并咪唑 磺化 多聚磷酸 质子交换膜
下载PDF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流变特性及改性机理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红瑛 张振兴 +1 位作者 常睿 郝培文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80-1888,共9页
采用动态剪切流变、重复蠕变和弯曲梁流变等试验分别对多聚磷酸改性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以及聚合物复配多聚磷酸改性沥青在高、低温状态下的流变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多聚磷酸能够改善基质沥青和聚合物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 采用动态剪切流变、重复蠕变和弯曲梁流变等试验分别对多聚磷酸改性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以及聚合物复配多聚磷酸改性沥青在高、低温状态下的流变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多聚磷酸能够改善基质沥青和聚合物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多聚磷酸与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剂在改善沥青高温性能机制上存在明显不同,多聚磷酸的掺入显著增加了沥青的黏度,而对沥青的弹性变形恢复能力贡献较小,而SBS改性剂可大幅度提高沥青的弹性变形恢复能力.采用核磁共振(NMR)试验对多聚磷酸改性沥青的改性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多聚磷酸与沥青发生了接枝、磷酸酯化和环化反应,从而改变了沥青的碳链结构和化学结构,宏观上使沥青变得更加黏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多聚磷酸 改性沥青 流变特性 改性机理
下载PDF
低水溶性聚磷酸铵的研制及晶体构型 被引量:6
14
作者 余林春 杜怀明 +2 位作者 叶宇玲 黄斌 周刚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30,共4页
对以聚磷酸和尿素为原料制备聚磷酸铵(APP)的工艺参数进行讨论。实验过程分预聚合和高温熟化2个反应阶段,分别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气氛、预聚合温度、高温熟化温度、高温熟化时间等因素对产品制备过程的影响。通过实验对比得到制备低... 对以聚磷酸和尿素为原料制备聚磷酸铵(APP)的工艺参数进行讨论。实验过程分预聚合和高温熟化2个反应阶段,分别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气氛、预聚合温度、高温熟化温度、高温熟化时间等因素对产品制备过程的影响。通过实验对比得到制备低水溶性APP的最优化工艺条件:尿素与聚磷酸的投料物质的量比为2.5∶1,在湿氨气氛下反应,预聚合温度为130℃,在220℃下高温聚合150 min,即得到100 mL水中水溶性仅为0.523 6 g的APP产品,其产品质量指标符合HG/T 2770—2008《工业聚磷酸铵》标准,并通过XRD检测,确定该产品为Ⅰ、Ⅱ型的混合晶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酸铵 聚磷酸 尿素 低水溶性
下载PDF
PPA/SBS及PPA/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性能 被引量:13
15
作者 马峰 郭兴隆 +3 位作者 傅珍 冯乔 袁康博 温雅噜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61-564,共4页
采用0.4%,0.8%,1.2%,1.6%掺量的多聚磷酸(PPA)制备成PPA/SBS复合改性沥青和PPA/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通过三大指标、布氏粘度、薄膜加热试验等考察两种PPA复合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抗老化性能。结果表明,PPA对PPA/SBS和PPA/橡胶粉复合... 采用0.4%,0.8%,1.2%,1.6%掺量的多聚磷酸(PPA)制备成PPA/SBS复合改性沥青和PPA/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通过三大指标、布氏粘度、薄膜加热试验等考察两种PPA复合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抗老化性能。结果表明,PPA对PPA/SBS和PPA/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低温抗裂性都有所削弱,PPA/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低温抗裂性能相对较优,1.6%掺量PPA/SBS复合改性沥青低温性能下降最为明显;PPA/SBS改性沥青和PPA/橡胶粉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较基质沥青有明显提升,1.6%掺量PPA/SBS复合改性沥青高温稳定性最优;PPA的加入能够改善沥青的抗老化性能,PPA/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抗老化性能较PPA/SBS复合改性沥青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沥青 多聚磷酸 SBS 橡胶粉 路用性能
下载PDF
耐高温含氟磺化聚苯并咪唑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卿胜波 黄卫 颜德岳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67-670,F010,共5页
采用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双(苯甲酸)六氟丙烷与3,3',4,4'-四氨基联苯在多聚磷酸中通过共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磺化度(定义为100个重复单元中所含的磺酸基个数,SD)可控的含氟磺化聚苯并咪唑(sPBI),并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 采用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双(苯甲酸)六氟丙烷与3,3',4,4'-四氨基联苯在多聚磷酸中通过共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磺化度(定义为100个重复单元中所含的磺酸基个数,SD)可控的含氟磺化聚苯并咪唑(sPBI),并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凝胶色谱和热失重分析等手段对其结构、分子量与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还考察了其溶解性和成膜性.结果表明,sPBI的数均分子量(Mn)为61300~86000,多分散指数介于1.96~2.34之间,并且sPBI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优异的热稳定性能,其5%和10%热失重对应温度均随着SD的增加而有所提高,在SD为70%时分别为549和576℃.此类聚合物在质子交换膜材料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并咪唑 表征 合成 含氟 耐高温 间苯二甲酸 共缩聚反应 热失重分析 数均分子量 热稳定性能 六氟丙烷 多聚磷酸 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 凝胶色谱 分散指数 质子交换 成膜性 磺酸钠 苯甲酸 磺酸基 磺化度 溶解性 膜材料 聚合物
下载PDF
基于不同基质沥青的多聚磷酸复配SBS改性沥青性能评价 被引量:7
17
作者 岳云 霍曼琳 +2 位作者 李波 翟启远 王静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49-655,共7页
以镇海,埃索,SK三种90#基质沥青为原料,分别掺入多聚磷酸(PPA)、聚合物SBS两种改性剂,采用高速剪切法在室内制备多种复配改性沥青材料。通过常规指标测试、重复蠕变试验、疲劳性能分析、粘度试验,对不同掺量复合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进行... 以镇海,埃索,SK三种90#基质沥青为原料,分别掺入多聚磷酸(PPA)、聚合物SBS两种改性剂,采用高速剪切法在室内制备多种复配改性沥青材料。通过常规指标测试、重复蠕变试验、疲劳性能分析、粘度试验,对不同掺量复合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进行评价,从而确定改性剂的最佳掺量,并选择适用于复合改性沥青生产的基质沥青。结果表明:PPA的掺入使得改性沥青温度敏感性降低,高温性能以及抗疲劳性能显著提高;PPA的最佳掺量为1%,此时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达到最优;适用于掺入PPA进行改性的基质沥青为SK90#最优,埃索90#次之,镇海90#最差;SK90#基质沥青掺入3.5%SBS和1%的PPA所复配的改性沥青经济效益较普通SBS改性沥青更为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改性沥青 多聚磷酸 重复蠕变试验 疲劳性能分析 粘度试验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多聚磷酸复配SBS改性沥青粘弹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永宁 李波 +2 位作者 任小遇 李鹏 魏永政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83-390,共8页
为了探究多聚磷酸(PPA)复配SBS改性沥青组成材料对其粘弹性的影响,本文以SK90#基质沥青、SBS改性剂、抽出油、稳定剂、PPA、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原材料,在正交试验设计的基础上,用高速剪切机制备了PPA复配SBS改性沥青,利用动态剪切... 为了探究多聚磷酸(PPA)复配SBS改性沥青组成材料对其粘弹性的影响,本文以SK90#基质沥青、SBS改性剂、抽出油、稳定剂、PPA、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原材料,在正交试验设计的基础上,用高速剪切机制备了PPA复配SBS改性沥青,利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分析了其粘弹特性。结果表明:(1)随着温度的升高,PPA复配SBS改性沥青的抗车辙因子随之降低、弹性减弱、抗永久变形能力降低,而其相位角增大、粘性增强、不可恢复变形能力提高。(2)当多聚磷酸的掺量为0.5%,复配改性沥青的其他组分选择最大掺量(均为3号水平)时提高了其粘弹性能,达到最优流变性能。(3)当PPA掺量为0.5%,SBS掺量为4%,抽出油掺量为2%,DBP为2%时,其复配改性沥青的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材料 多聚磷酸 SBS改性沥青 正交试验 粘弹性
下载PDF
微生物强化对椒坯发酵群落多样性及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梁如 黄钧 +5 位作者 张立强 崔瑞迎 吴重德 廖昌明 李红 周荣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20,共8页
描述了应用磷脂脂肪酸(phosphoric acid fatty acids,PLFAs)及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PCR-DGGE)技术研究微生物强化发酵椒坯群落多样性变化的规律。研究... 描述了应用磷脂脂肪酸(phosphoric acid fatty acids,PLFAs)及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PCR-DGGE)技术研究微生物强化发酵椒坯群落多样性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高盐发酵使椒坯的细菌生物量显著降低;对于强化的样品,因所使用的菌株及强化方式不同,其群落多样性及优势菌差异显著,假丝酵母菌Candida versatilis强化提高了椒坯总生物量,鲁氏酵母Zygosaacharomyce rouxii则相反;共培养强化提高了椒坯以Tetragenoccus和Zygosaacharomyces为主的优势菌的生物量,同时发现嗜盐四链球菌Tetragenoccus halophilus对Vagococcus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理化研究表明,不同强化方式使样品的总酸(TA)、还原糖(RS)和氨基态氮(FN)等参数略有差异。不同强化方式对挥发性组分贡献不同,其中,共培养强化使椒坯挥发性组分总含量提高了28.46%。该研究揭示了强化发酵对椒坯微生物群落和品质的影响规律,对微生物强化技术在传统发酵的应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群落 共培强化 挥发性组分 磷脂肪酸(phosphoric acid FATTY acids PLFAs) 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PCR-DGGE)
下载PDF
PBT中残留磷酸的含量及存在形式的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平平 鄢鸣镝 +1 位作者 韩哲文 林新方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2期1081-1084,共4页
PBT薄膜或纤维材料是在聚苯撑苯并二噻唑(PBT)的多聚磷酸溶液状态下加工成型后,再经水或稀酸水溶液凝聚而成的。因此少量磷酸的存在标志着溶剂没有除尽,必然会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本文利用FTIR,DSC,磷的发射光谱含量测定等... PBT薄膜或纤维材料是在聚苯撑苯并二噻唑(PBT)的多聚磷酸溶液状态下加工成型后,再经水或稀酸水溶液凝聚而成的。因此少量磷酸的存在标志着溶剂没有除尽,必然会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本文利用FTIR,DSC,磷的发射光谱含量测定等手段分析PBT薄膜中残留磷的结果表明,一部分磷酸与PBT分子中NH_2基缔合,基于它的含量及存在形式,提出PBT材料的热处理有助于减少磷酸的含量,并探讨了消除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T 薄膜 磷酸 发射光谱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