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诉求统筹下城中村改造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以天津市北辰区改造项目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春玲 郑晓茹 +1 位作者 邓斌超 刘婧婧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4,共7页
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是推动城中村改造项目顺利高效实施的关键,但改造实践中各阶段利益相关者关系及利益诉求错综复杂。以天津市北辰区改造项目为例,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系统、全面地分析项目各阶段利益相关者关系及其诉求的网络特征... 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是推动城中村改造项目顺利高效实施的关键,但改造实践中各阶段利益相关者关系及利益诉求错综复杂。以天津市北辰区改造项目为例,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系统、全面地分析项目各阶段利益相关者关系及其诉求的网络特征、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拆迁安置补偿阶段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协调难度最高;同一利益主体在项目不同阶段的角色功能差异明显;建设公众满意的生活环境是多元利益相关者的核心利益诉求。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剖析利益相关者关系及诉求协调的重点问题,为城中村改造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提供科学参考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中村改造 利益相关者 利益诉求协调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How to Arouse the Poor Students' Interest in English Learning
2
作者 邵金焕 《魅力中国》 2010年第12期138-138,共1页
下载PDF
数字乡村发展能缩减农户收入不平等吗——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3
作者 李欣泽 高源 +1 位作者 刘凡 李静怡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99,共10页
数字乡村建设是突破农村内部发展不平衡瓶颈,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推动力。不同于以往文献主要关注数字乡村对收入水平和城乡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本文构建相对剥夺指数,从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角度拓展了数字乡村与家庭收入的相关研... 数字乡村建设是突破农村内部发展不平衡瓶颈,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推动力。不同于以往文献主要关注数字乡村对收入水平和城乡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本文构建相对剥夺指数,从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角度拓展了数字乡村与家庭收入的相关研究。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发展具有明显的益贫性特征,能够缓解农户收入不平等,这一结果在经过稳健性检验以及克服内生性之后依然稳健成立。对相关机制的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发展主要通过增加创业机会和扩大非农就业来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此外,异质性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发展对中西部县域、山地丘陵县以及国家级贫困县农户收入不平等的缓解效果更强,这意味着未来应该更好地推进数字乡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农户收入不平等 益贫性 共同富裕
下载PDF
“组强村弱”结构下的征地博弈及启示--基于赣西H村的考察
4
作者 王波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15-124,共10页
延续既有征地研究中利益博弈的视角,研究发现“村庄治理结构”是影响征地博弈样态的独立因素。区别于将行政村默认为利益博弈中的村级主体,研究关注“组强村弱”治理结构下小组作为博弈主体的征地实践。基于赣西H村的实证分析发现,“组... 延续既有征地研究中利益博弈的视角,研究发现“村庄治理结构”是影响征地博弈样态的独立因素。区别于将行政村默认为利益博弈中的村级主体,研究关注“组强村弱”治理结构下小组作为博弈主体的征地实践。基于赣西H村的实证分析发现,“组弱村强”治理结构的产生与村庄分布形态、宗族认同和土地集体所有等因素有关。它对征地博弈的影响在于:对外博弈中,小组因一致行动能力而具备更强的议价能力;在组内博弈中,小组具备排除行政能力干预、自主决定利益分配的空间,这种宽松的环境加剧了利益分化的群体之间的利益博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双层博弈导致村庄公共利益消失、村庄认同弱化以及村庄矛盾激化等一系列后果,动摇了村社共同体的根基,由此产生的纠纷矛盾对基层治理能力提出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强村弱 治理结构 利益博弈 征地
下载PDF
村庄治理集体行动的要素——基于扎根理论的W镇道路建设案例研究
5
作者 颜冰 卢哲 苏筱雅 《社会治理》 2024年第3期16-28,共13页
乡村道路建设是村庄治理集体行动的重要内容,本文以W镇道路建设意见为个案进行田野调查,运用扎根理论对访谈内容进行三级编码,得出村庄治理集体行动的发展目标、村庄与村民、统筹管理、矛盾纠纷、成本分担、利益分配六个要素,并以共建... 乡村道路建设是村庄治理集体行动的重要内容,本文以W镇道路建设意见为个案进行田野调查,运用扎根理论对访谈内容进行三级编码,得出村庄治理集体行动的发展目标、村庄与村民、统筹管理、矛盾纠纷、成本分担、利益分配六个要素,并以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为切入点,提出村庄治理集体行动的前提性要素、基础性要素、过程性要素、协商性要素、支撑性要素、驱动性要素,为村庄治理集体行动的有效推进提供理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治理 集体行动 扎根理论 共建共治共享
下载PDF
市场型村干部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基于H村和Q村的双案例比较研究
6
作者 赵守飞 云涛 《安徽乡村振兴研究》 2024年第1期77-85,共9页
乡村振兴战略下,产业兴旺是核心,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剂良方”。文章以L市H村和Q村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案例比较研究方法,在全面呈现两个村庄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基础上,探析市场型村干部对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经研究发现:市... 乡村振兴战略下,产业兴旺是核心,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剂良方”。文章以L市H村和Q村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案例比较研究方法,在全面呈现两个村庄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基础上,探析市场型村干部对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经研究发现:市场型村干部能够整合内外资源、做好利益联结与分配、培养“一懂两爱”人才队伍,更好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村干部市场经营能力越弱,乡村产业发展越差;村干部市场经营能力越强,乡村产业则发展越好。因此,培养市场型村干部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型村干部 乡村产业振兴 双案例研究 资源整合 利益联结 集体经济
下载PDF
相对贫困乡村空间分异格局与返贫脆弱性研究——以武陵山片区为例
7
作者 张梦淼 何韶瑶 +3 位作者 屈野 张晓琳 李光宇 柴周茂 《小城镇建设》 2024年第1期57-65,共9页
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背景下,科学评价相对贫困乡村空间分异与返贫脆弱性有助于精准施策。本文以武陵山片区为研究样本,运用GIS、地理探测器模型和值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影响该片区相对贫困乡村在县域尺度上的空间分异格局和... 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背景下,科学评价相对贫困乡村空间分异与返贫脆弱性有助于精准施策。本文以武陵山片区为研究样本,运用GIS、地理探测器模型和值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影响该片区相对贫困乡村在县域尺度上的空间分异格局和返贫脆弱性,结果表明:1)相对贫困乡村在空间上整体呈集聚分布,分布格局呈现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两极分化特征明显;2)平均高程和少数民族人口比重是影响该片区相对贫困村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平均高程、少数民族人口比重、老龄化率和第一产业占比的交互作用对相对贫困乡村的空间分布造成显著影响;3)受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制约,绝大多数县域返贫脆弱性较高,其多维返贫脆弱性在空间上呈现中心分散、两端聚集的整体格局。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充分利用该片区自然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并加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相对贫困乡村 空间分异 返贫脆弱性 武陵山片区
下载PDF
传统村落保护检察公益诉讼研究
8
作者 孙可旺 陈宜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9-74,共6页
传统村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与文化景观,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有着重要意义。传统村落保护检察公益诉讼是监察体制改革后检察机关职能的创新,发挥了生态文明战略检察监督的兜底作用,体现了民法典时代检察公益诉讼的价值引... 传统村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与文化景观,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有着重要意义。传统村落保护检察公益诉讼是监察体制改革后检察机关职能的创新,发挥了生态文明战略检察监督的兜底作用,体现了民法典时代检察公益诉讼的价值引导。当前,检察机关参与传统村落保护还存在法律法规不足、公益诉讼介入滞后、较难平衡保护与发展的困境。应进一步完善传统村落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优化检察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推动检察公益诉讼融入社会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公益诉讼 传统村落保护 自然遗迹 人文遗迹
下载PDF
从利益联结到社区再造: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助推村落重建的实践探索
9
作者 马良灿 李政 哈洪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33,共9页
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过程实质上是组织农民、建设乡村和再造村落共同体的过程。通过利益联结实现社区再造,既是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助推村落重建的实现图景,也是其目标归属。案例村落在坚持农民主体和村庄本位基础上,在村“两委”... 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过程实质上是组织农民、建设乡村和再造村落共同体的过程。通过利益联结实现社区再造,既是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助推村落重建的实现图景,也是其目标归属。案例村落在坚持农民主体和村庄本位基础上,在村“两委”带动下,通过精英行动、政府扶持、村企联合和农民参与等方式,发展壮大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以此为基础,村落社区在经济生活、组织构造、社会关系、治理秩序、村落公共性等层面实现了重建。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应通过政府政策扶持、资源资金注入、产权改革、市场驱动和能人带动等实践路径,以外源驱动激发内生活力,在上下资源联动和内外利益共生中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使其成为实现农村社区再造的动力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利益联结 社区再造 村落重建
下载PDF
重点帮扶村规划引导贫困地区乡村发展路径探究——以布拖县洛奎村为例
10
作者 陈雪 《福建建筑》 2024年第4期21-24,共4页
重点帮扶村规划是乡村振兴时期扶贫背景下,以项目为抓手的建设型规划,属于非法定规划,目前尚未纳入我国城乡规划体系。其在编制方法上,与传统法定村庄规划具有明显的差异。以凉山彝族自治州贫困村庄洛奎村为例,通过村庄特色资源梳理与... 重点帮扶村规划是乡村振兴时期扶贫背景下,以项目为抓手的建设型规划,属于非法定规划,目前尚未纳入我国城乡规划体系。其在编制方法上,与传统法定村庄规划具有明显的差异。以凉山彝族自治州贫困村庄洛奎村为例,通过村庄特色资源梳理与发展瓶颈诊断,从生产、生活、生态、治理四个方面提出贫困地区重点帮扶村的提升策略,以期为我国乡村振兴时期贫困地区乡村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村 帮扶 空间 产业 乡村振兴
下载PDF
Influence of social capital on the livelihood strategies of farmers under China'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n poor mountain areas: A case study of the Liangshan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 被引量:3
11
作者 HE Ren-wei GUO Shi-li +1 位作者 DENG Xian ZHOU Kui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2年第4期958-973,共16页
Social capital in the form of social resources or social network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ivelihood capital of farmers, which can increase the labor productivity of poor households and increase income. It is imp... Social capital in the form of social resources or social network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ivelihood capital of farmers, which can increase the labor productivity of poor households and increase income. It is important to explore the reasons underlying the livelihood strategy choices of farm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apital under China’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n this study, the Liangshan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 a povertystricken mountainous area in southwestern China, was selected as the case study area, and multivariab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s were construct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capital on livelihood strategies.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1) Individual social capital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non-agricultural livelihood strategies. On average, with a one-unit increase in individual social capital, the ratio of farmers’ nonagricultural income to total productive income(Income_Rto) increased by 0.002% and 0.062%,respectively. Collective social capital, with the Peasant Economic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PECO) as the carrier, had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non-agricultural livelihood strategies of farmers;on average, with a oneunit increase in PECO, Income_Rto decreased by approximately 0.053%. However, this effect was only significant in the river valley area.(2) The income differences among the different livelihood strategy types were explained by the livelihood strategy choices of farmers. As non-agricultural work can bring more benefits, the labor force exhibited one-way migration from villages to cities, resulting in a lack of the subjec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implement effective measures to highlight the role of PECO in increasing agricultural income for farmers. Finally,based on the above conclusions,policy recommendations with respect to livelihood transformation of farmers and r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capital Livelihood strategies village types Rural revitalization poor mountain areas Liangshan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
下载PDF
Thought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Villages with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12
作者 Yanxue Li Shu Zhu Dawei Xu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 Earth Sciences》 2020年第1期7-13,共7页
Accurate poverty allevi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ask in implementing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Since the 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Chinese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have been striving to take measures to l... Accurate poverty allevi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ask in implementing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Since the 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Chinese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have been striving to take measures to lift poor rural areas out of poverty.This essay takes Tailai district as the blueprint to start the research on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explores and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villages,proposes strategi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makes people change concepts to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ests and concepts.It also points out the target that using the industry as a guide,using technology to alleviate poverty and make the village vibrant.Therefore,the endogenous power will be derived from the roots,and the agriculture,farmer and rural area will be fed back,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Villages in Heilongjia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villages interests and concepts
下载PDF
新内源发展:乡村旅游驱动贫困村迈向共同富裕的“郝峪模式”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行发 徐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4-103,共10页
乡村共同富裕作为全面实现共同富裕的薄弱环节和难点问题备受关注。以山东省中郝峪村为典型案例,运用半结构化访谈、观察法等质性研究方法,从新内源性发展理论视角切入探索当地乡村旅游发展驱动乡村共同富裕的过程与机制。研究发现,乡... 乡村共同富裕作为全面实现共同富裕的薄弱环节和难点问题备受关注。以山东省中郝峪村为典型案例,运用半结构化访谈、观察法等质性研究方法,从新内源性发展理论视角切入探索当地乡村旅游发展驱动乡村共同富裕的过程与机制。研究发现,乡村旅游发展并推动共同富裕过程经历了不同阶段并产生了不同发展效果。在地乡村精英催生了乡村旅游的萌芽,但其在知识、见识和能力上的局限性无法更高效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而返乡创业者回嵌乡土并引入外部资源成为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动力,乡村旅游地得以迈进高质量发展并推动乡村迈向共同富裕道路,全体村民参与和公平利益分配机制成为乡村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乡村精英的交替和协作成为乡村共同富裕的关键。内外资源联动的新内源性发展模式保障了地方发展自主权,维护了居民主体地位,推动了居民参与和认同提升,有效推动全体村民物质与精神的共富。研究建议:资源禀赋优良的乡村可将乡村旅游作为增收致富路径选择,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返乡创业和在地精英群体的引领作用,共同创新发展村集体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共同富裕 新内源性发展 中郝峪村 公平利益分配机制
下载PDF
政党引领与乡村治理再造 被引量:5
14
作者 孔凡义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2-39,157,共9页
新时代政党引领是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顶峰时期以党员干部援助乡村为背景展开的。党员干部援助乡村是政治力量由上向下、由城市向乡村的运动,是与城市化、工业化和科层化背向而行的运动。它通过政党组织网络的引领作用来撬动乡村治理... 新时代政党引领是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顶峰时期以党员干部援助乡村为背景展开的。党员干部援助乡村是政治力量由上向下、由城市向乡村的运动,是与城市化、工业化和科层化背向而行的运动。它通过政党组织网络的引领作用来撬动乡村治理体系变革,用以改变城市化、工业化和科层化对政治基础的侵蚀和冲击,在客观上重塑了当前的乡村治理。以大规模党员援助乡村为起点的政党引领通过政治强制支援来反哺乡村治理,改变了乡村治理资源向城市单向流动的趋势,对乡村治理资源实现再造。作为城市党员干部援助乡村的结果,政党引领在乡村形成了新双头治理结构,以政党治理主导了乡村治理过程。它通过乡村组织建设和技术创新增强了基层治理共同体的领导力和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引领 基层党建 驻村帮扶 乡村治理
下载PDF
“新经营村庄”: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项目经营的治理逻辑 被引量:7
15
作者 梁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44,共12页
与以往所研究的“经营村庄”不同,“新经营村庄”以项目治理为导向,运用“经营”的行为逻辑。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央逐步加强“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政策进程是项目进村的制度背景,中央财政的专项资金运作构成“新经营村庄”的体制性内... 与以往所研究的“经营村庄”不同,“新经营村庄”以项目治理为导向,运用“经营”的行为逻辑。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央逐步加强“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政策进程是项目进村的制度背景,中央财政的专项资金运作构成“新经营村庄”的体制性内涵。通过对村级组织经营行为的考察,从项目开源、优化配置、资源援引、产业提升的经营路径剖析“新经营村庄”的“新”经营和实践样态。研究发现,“新经营村庄”是一种以项目为要素并耦合村庄公共利益的经营行为。村级组织通过引入项目资源并以村庄公共利益诉求为导向的“项目-治理”的治理逻辑,能够再生产出村庄治理效能、产业发展、公共利益,从而实现村级治理组织化、产业发展持续化、公共利益取向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进村 公共利益 乡村治理 “新经营村庄”
下载PDF
村规民约赋能和美乡村建设:优势、困境与路径 被引量:3
16
作者 罗敏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94-101,136,共9页
村规民约既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制度。村规民约对完善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培育乡村公共精神,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全自治、德治、法治融合共生的和美乡村建设秩序,有效构建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具有显著优势。村规民约与特... 村规民约既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制度。村规民约对完善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培育乡村公共精神,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全自治、德治、法治融合共生的和美乡村建设秩序,有效构建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具有显著优势。村规民约与特定的地域环境、风俗习性、文化传统等密切相关,这使得村规民约赋能和美乡村建设可能存在契约困境、信任困境、程序困境、内容困境、执行困境。为更好地发挥村规民约赋能和美乡村建设的功能优势,需要以价值认同为前提要件、以因地制宜为关键基础、以党建引领为核心要义、以刚柔并济为重要抓手,不断推动和美乡村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规民约 和美乡村建设 共建共治共享 社会治理共同体
下载PDF
生态移民村落治理有效的实现路径探索——以陕西Y村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良灿 康宇兰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3期87-95,共9页
本文以Y村为例,通过分析其发展过程中的治理失序与重构过程,探索生态移民村落有效治理的实现路径。煤炭经济的兴衰使Y村社会经济结构日益分化,引发村民个体利益与村社公共利益的矛盾,导致村落在组织、经济与社会关系等层面发生裂变,陷... 本文以Y村为例,通过分析其发展过程中的治理失序与重构过程,探索生态移民村落有效治理的实现路径。煤炭经济的兴衰使Y村社会经济结构日益分化,引发村民个体利益与村社公共利益的矛盾,导致村落在组织、经济与社会关系等层面发生裂变,陷入治理失序状态。在乡村精英带领下,Y村通过完善乡村组织体系协调多元利益主体关系,通过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实现村集体与村民间的利益联结,通过提升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全村利益共享,使个人利益与村集体公共利益实现有效平衡,并推动社区形成合作共治格局,促进社区良序善治,实现社区有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村落 合作共治 利益协调 治理有效
下载PDF
基于村民感知的广西沿海贫困渔村旅游扶贫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飞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6期77-82,共6页
该文以“十三五”期间广西沿海41个贫困渔村的旅游扶贫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法,以村民感知为视角,从反映旅游扶贫效果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3个总体指标入手,构建旅游扶贫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渔民对旅游扶贫效果的感知及态度... 该文以“十三五”期间广西沿海41个贫困渔村的旅游扶贫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法,以村民感知为视角,从反映旅游扶贫效果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3个总体指标入手,构建旅游扶贫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渔民对旅游扶贫效果的感知及态度。研究发现,旅游业的扶贫是一把双刃剑,整体上为广西沿海贫困渔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带来良好的正面效应,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当地的生态环境压力和管理难度;旅游扶贫对不同渔村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影响有较大的差异;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对旅游业的依赖程度及居民自身资本条件的优劣制约着居民的旅游参与能力和旅游获益能力;社会文化内涵挖掘得较好的渔村,旅游扶贫的社会文化效应较好,反之则较差;旅游业起步较早,发展相对成熟的村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尤为突出。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感知 贫困渔村 旅游扶贫 指标体系 广西沿海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撤并村庄的困境及对策探讨
19
作者 陈仰蓉 吕建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3期255-257,261,共4页
在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中,明确规定了严格规范撤并村庄的问题。村庄撤并,关系到乡村振兴,也关系到国家的发展与未来,只有做好这一环节,新时代的伟大复兴才能指日可待。从撤并村庄的背景意义、存在问题、解决对策3... 在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中,明确规定了严格规范撤并村庄的问题。村庄撤并,关系到乡村振兴,也关系到国家的发展与未来,只有做好这一环节,新时代的伟大复兴才能指日可待。从撤并村庄的背景意义、存在问题、解决对策3个角度进行探讨,试图在当下在困境中摸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破解之道,以推动乡村振兴有条不紊地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撤并村庄 村民自治 农民权益
下载PDF
村民委员会在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
20
作者 王雨荣 沈长礼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04-113,共10页
虽然城市环境治理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农村环境治理仍不尽如人意,尤其是部分基层人民政府仍会以牺牲农村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面对因行政机关的乱作为或不作为而引发的环境公益损害,立法只明确承认了检察机关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原... 虽然城市环境治理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农村环境治理仍不尽如人意,尤其是部分基层人民政府仍会以牺牲农村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面对因行政机关的乱作为或不作为而引发的环境公益损害,立法只明确承认了检察机关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而忽视了其他主体的起诉权。实践中,即使村民委员会以环境公益受损为由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法院也主要适用行政诉讼方式解决纠纷。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农村环境公益救济缺失、行政机关行为失范以及普通矛盾升级为环境群体性事件等问题。赋予村民委员会主体资格既符合司法实践的需求,又具理论合理性与现实可行性。同时,为防止滥诉,可在时间、空间、事实三个维度上限制村民委员会之诉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委员会 环境公益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原告资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