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21
1
作者 戴玉琴 周建超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8年第6期40-42,共3页
高校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在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应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主阵地为平台,以大学生... 高校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在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应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主阵地为平台,以大学生思想内涵提升为重点,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为原则,以教育主体行为的一致性、理论普及话语的大众性、校园舆论营造的强势性、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性等为路径,努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的实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当代大学生的自觉追求,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下载PDF
立德树人打牢信仰根基道术相济彰显课堂风采——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学中 何汉霞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104-109,共6页
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高校立德树人总任务的灵魂和本质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是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关键举措,是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高校立德树人总任务的灵魂和本质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是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关键举措,是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手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主要内容。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进行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研究的教学改革。根据主持者参与者的教学经验,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转换研究的现实意义、目标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详细而周全地设计了转换研究的教学方案,并对此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立德树人 学科建设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方案设计
下载PDF
列宁社会认识的统计分析方法及其时代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储著斌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3期10-18,共9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有价值、最值得珍视的除了科学理论之外,还有科学的研究方法。长期以来,人们注意较多的是经典作家得出的某些论断和结论,而对其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论则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列宁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形成了合理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有价值、最值得珍视的除了科学理论之外,还有科学的研究方法。长期以来,人们注意较多的是经典作家得出的某些论断和结论,而对其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论则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列宁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形成了合理的方法论体系,构建了运用定量方法研究社会的完整架构。作为唯物辩证法这一根本研究方法的具体运用,列宁认为社会经济统计是社会认识的最有力武器之一,并在其研究中广泛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列宁的社会认识论的统计分析方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社会认识方法论 统计分析方法 马克思主义民族化 俄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根源(上) 被引量:2
4
作者 汪海波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20-33,105,共15页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根源。即吸收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现代世界的先进发展理念,以及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思想根源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现代世界的先进发展理念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根源(下) 被引量:1
5
作者 汪海波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35-49,共15页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根源。即吸收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现代世界的先进发展理念,以及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思想根源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现代世界的先进发展理念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哲学评价观论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忆石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3期12-14,共3页
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 ,是客观和全面评价马克思哲学、深入发掘其理论内涵的基本方法。 2 0世纪的西方马克思主义 ,或从人道主义或从科学主义对马克思哲学的诠释 ,在割裂马克思哲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的同时 。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哲学 评价尺度
下载PDF
论人口均衡型社会构建的理论资源
7
作者 李文琴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4-38,共5页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总结历史经验并解决人口问题,我国迫切需要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人口均衡型社会的构建应该综合吸收包括西方人口均衡思想、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和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在内的理论资源。在目前的理论构建中,宏观...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总结历史经验并解决人口问题,我国迫切需要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人口均衡型社会的构建应该综合吸收包括西方人口均衡思想、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和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在内的理论资源。在目前的理论构建中,宏观层面应进一步挖掘指导人口实践的包括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与中国古代人口均衡思想等理论内容;中观层面,应探讨人口均衡型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剖析人口均衡对于保有中国文明的巨大影响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均衡型社会 西方人口均衡思想 马克思主义 人口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
下载PDF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及其启示
8
作者 刘建新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1-16,共6页
延安时期,我们党进行了深入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党的实际建设。围绕着中国革命这条主线,我们党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实际运用,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延安时期党的... 延安时期,我们党进行了深入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党的实际建设。围绕着中国革命这条主线,我们党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实际运用,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延安时期党的建设实践,对于新时期新阶段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马克思主义 学习型政党 党的建设
下载PDF
论邓小平关于农业“两个飞跃”思想的理论贡献
9
作者 陈爱玉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35-41,共7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指导下,我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小农经济不断向现代农业发展。邓小平关于农业的"两个飞跃"思想,不仅是对列宁合作制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指导下,我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小农经济不断向现代农业发展。邓小平关于农业的"两个飞跃"思想,不仅是对列宁合作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而且揭示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两个飞跃”思想 理论贡献
下载PDF
试析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和谐社会理论
10
作者 邱月明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29-31,34,共4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和谐社会理论是建立在对西方现代化后果的反思与批判的基础上的,它揭示了西方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背离、文化的异化等社会发展的不和谐现象,指出这种不和谐主要源自于西方社会制度的不正义和以资本为基础的特殊...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和谐社会理论是建立在对西方现代化后果的反思与批判的基础上的,它揭示了西方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背离、文化的异化等社会发展的不和谐现象,指出这种不和谐主要源自于西方社会制度的不正义和以资本为基础的特殊利益集团的存在,提出应该从社会结构和人的微观心理革命两个向度进行变革,建构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和谐社会理论
下载PDF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飘飘 文东升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65-69,共5页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中国共产党结合当地革命实际,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阶级观、革命观为主要内容,以开展土地革命、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立足点,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思想主张,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当前我们进一步推...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中国共产党结合当地革命实际,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阶级观、革命观为主要内容,以开展土地革命、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立足点,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思想主张,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当前我们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中西方文化互动
12
作者 柳杨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19-22,共4页
20世纪20年代前后,现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是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的。改变旧世界缔造新世界的时代要求与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斗争精神相呼应,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与中国智慧不谋而合,马克思主义所勾画的人类未来与中国人... 20世纪20年代前后,现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是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的。改变旧世界缔造新世界的时代要求与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斗争精神相呼应,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与中国智慧不谋而合,马克思主义所勾画的人类未来与中国人的社会理想相近似,正是植根于文化深层的相互尊重、理解、宽容与共存,马克思主义逐步走进中国人的精神深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互渗、融合,必将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互动文化 融合 文化品格 马克思主义哲学 西方文化 马克思主义化
下载PDF
五大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路径——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绪明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3期43-45,共3页
五大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自觉运用和创造性发展。将五大发展理念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总体把握五大发展理念与"马克思主... 五大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自觉运用和创造性发展。将五大发展理念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总体把握五大发展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体系的内在逻辑是前提基础,系统推进五大发展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内容有机衔接是关键环节,有效构建五大发展理念的教材话语体系与教学话语体系是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大发展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教学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