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泸州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成藏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洪林 王怀厂 李晓波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6,共8页
为寻找四川盆地泸州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有利区,在开展流体包裹体检测、页岩微观孔隙观测、气泡变孔模拟等研究基础上,查明了泸州地区构造埋藏过程和生烃热演化过程,总结了泸州地区页岩气成藏特征和成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泸州... 为寻找四川盆地泸州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有利区,在开展流体包裹体检测、页岩微观孔隙观测、气泡变孔模拟等研究基础上,查明了泸州地区构造埋藏过程和生烃热演化过程,总结了泸州地区页岩气成藏特征和成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泸州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厚度大,在二叠纪—早三叠世生油,经历了中三叠世和燕山运动期—喜马拉雅运动期2次构造抬升,中三叠世抬升幅度有限,未导致大规模烃散失,燕山运动期—喜马拉雅运动期构造抬升晚于川东南且幅度小,利于页岩气保存;泸州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有机孔发育,是由于中三叠世隆升时间短,强度小,未发生大规模排烃,大量液态烃保留在储集层中,有利于后期有机孔的大量形成,同时在晚三叠世—中白垩世,地层深埋发生液态烃裂解产气,地层广泛超压,有利于有机孔的后期保存;泸州地区三叠纪隆升虽然时间短、强度小,但是从模拟实验结果来看,可以导致原油稠化和气孔形成,对页岩气富集成藏有利。因此,发生在印支运动期的泸州地区的隆升造成原油稠化,有利于页岩气富集成藏;泸州地区地层抬升时间晚,页岩气散失时间短,低角度层理缝发育,而纵向裂缝少,均有利于形成超压页岩气富集区。提出的泸州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富集成藏规律,对于指导其他同类型油气勘探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泸州地区 五峰组 龙马溪组 页岩储集层 页岩气 孔隙成因 隆升 成藏
下载PDF
川中—川西须家河组三段致密砂岩储集层分类及成因
2
作者 金惠 崔俊峰 +6 位作者 杨桂茹 杨威 肖佃师 王志宏 王民 武雪琼 薄冬梅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52-1466,共15页
四川盆地中部和西部(川中—川西)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岩石组分复杂、孔喉结构非均质强,含气和产能平面变化快,亟需明确储集层分类标准、发育机制及分布规律。以须家河组三段致密砂岩为对象,通过薄片、物性、压汞和核磁共振等实验,分析微观... 四川盆地中部和西部(川中—川西)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岩石组分复杂、孔喉结构非均质强,含气和产能平面变化快,亟需明确储集层分类标准、发育机制及分布规律。以须家河组三段致密砂岩为对象,通过薄片、物性、压汞和核磁共振等实验,分析微观孔隙结构,建立储集层分类评价标准,揭示岩石组分、成岩作用对储集层类型的控制。研究表明,须三段发育微裂缝、原生粒间孔、残留粒间孔、溶蚀孔和晶间孔5类储集空间,粒间孔喉发育程度是决定储集层品质的关键;基于分形特征,将孔喉系统划分为5个区间,结合中大孔喉占比、主流喉道等参数,实现4类致密储集层的精细划分;I类储集层具有“弱压实强溶蚀”特征,高石英颗粒、低泥岩和碳酸盐岩岩屑、适量火山岩岩屑是形成的关键,Ⅱ类储集层具有“强压实强溶蚀”特征,较多杂基、低泥岩岩屑、高长石颗粒是形成的物质基础,Ⅲ类和Ⅳ类储集层均具有强胶结特征,其中Ⅲ类储集层中钙质岩屑含量高,方解石胶结发育,Ⅳ类储集层杂基减孔明显。研究成果可指导该区致密储集层形成机制研究,也为致密储集层分类和成因关联分析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孔隙结构 储集层分类 储集层成因 致密砂岩 须家河组三段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原生煤体多级孔隙团簇发育特征及其CT图像识别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锋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7-45,共9页
为了以微观尺度研究原生煤体瓦斯赋存空间结构特征,基于压汞测试、低温N2吸脱附实验和X-ray CT扫描技术的综合运用,对原生结构气煤和焦煤多级孔隙团簇发育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和图像识别,揭示了不同变质程度煤中多级孔隙团簇的发育特征... 为了以微观尺度研究原生煤体瓦斯赋存空间结构特征,基于压汞测试、低温N2吸脱附实验和X-ray CT扫描技术的综合运用,对原生结构气煤和焦煤多级孔隙团簇发育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和图像识别,揭示了不同变质程度煤中多级孔隙团簇的发育特征。结果表明:SQY焦煤渗流孔较少、吸附孔丰富,而XG气煤渗流孔分布广泛,吸附孔孔径缺陷小,多级孔隙团簇发育均衡是瓦斯大量赋存、高效渗流的结构基础;大量发育的XG气煤渗流孔隙团簇和SQY焦煤吸附孔隙团簇空间结构复杂,体积优势是重要诱因;X-ray CT扫描技术能精确识别煤孔隙发育形貌特征;XG气煤矿物分布没有增强多级孔隙团簇空间非均质性;SQY焦煤大量发育的矿物占据了基质空间,是导致多级孔隙团簇发育差、非均质性强的内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煤体 多级孔隙团簇 发育特征 图像识别 瓦斯抽采
下载PDF
同沉积期火山作用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砂岩储层形成的意义 被引量:39
4
作者 包洪平 杨奕华 +1 位作者 王晓方 南珺祥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97-406,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主要为一套陆源碎屑沉积体系,其中广泛发育河流一三角洲相砂岩储集体,是该区上古生界天然气聚集成藏的主要场所。但由于陆源杂基的充填以及成岩压实作用、胶结作用的改造,大部分砂层储集性能都较差而无工业性储集...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主要为一套陆源碎屑沉积体系,其中广泛发育河流一三角洲相砂岩储集体,是该区上古生界天然气聚集成藏的主要场所。但由于陆源杂基的充填以及成岩压实作用、胶结作用的改造,大部分砂层储集性能都较差而无工业性储集意义。本文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砂岩储层孔隙成因的分析,提出在局部层段集中分布的孔隙性砂岩,其孔隙主要为次生溶蚀成因。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由同沉积期火山作用形成的、分布于砂岩层中的火山碎屑组分的成岩溶蚀是次生溶孔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同沉积期火山作用控制了该区上古生界主要砂岩储层的发育和分布。中基性火山作用由于能提供较多的"易溶组分",从而控制了次生溶孔发育的较高渗透性砂岩储层的分布;而影响更为广泛的酸性火山作用则主要形成以蚀变高岭石晶间孔为主的低渗透性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同沉积期火山作用 易溶组分 次生溶孔 孔隙成因 砂岩储层
下载PDF
碎屑岩天然气储集层次生孔隙的三种成因机理 被引量:59
5
作者 陈丽华 赵澄林 +1 位作者 友亮 王雪松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7-79,共3页
我国碎屑岩天然气储集层分布广泛,其储集性能多属低孔低渗、特低孔特低渗,储集物性差; 孔隙类型以次生孔隙为主。从实例出发, 论述其次生孔隙的三种形成机制:有机酸及二氧化碳酸性水的溶解,这种机制形成的次生孔隙主要分布在煤系... 我国碎屑岩天然气储集层分布广泛,其储集性能多属低孔低渗、特低孔特低渗,储集物性差; 孔隙类型以次生孔隙为主。从实例出发, 论述其次生孔隙的三种形成机制:有机酸及二氧化碳酸性水的溶解,这种机制形成的次生孔隙主要分布在煤系天然气储集层中;深部地层热循环对流形成局部次生孔隙, 主要见于我国东部深层碎屑岩中;古风化壳的表生淋滤和断裂带附近的淋滤作用形成次生孔隙。研究结果为天然气储集层有利孔隙段及有利孔隙带的预测打下了基础。图1 参3( 邹冬平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岩 天然气 储集层 次生孔隙 成因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储层成岩与储渗结构特征 被引量:20
6
作者 田成 李艳军 +2 位作者 曾卫东 李春柏 张海桥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3-87,共5页
在对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储层沉积学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储层物性与粘土矿物演化、有机质成熟过程、油气生成、新生矿物形成、次生孔隙发育程度等沉积成岩演化的关系;分析了储层孔隙的成因与分布;根据储层岩性、成岩结构与储层物性特征... 在对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储层沉积学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储层物性与粘土矿物演化、有机质成熟过程、油气生成、新生矿物形成、次生孔隙发育程度等沉积成岩演化的关系;分析了储层孔隙的成因与分布;根据储层岩性、成岩结构与储层物性特征建立了贝尔凹陷5种储层的储渗结构类型,对研究区的油气运移与富集区带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成因 成岩作用 储渗结构
下载PDF
东濮凹陷杜桥白地区深部储集层次生孔隙成因探讨 被引量:30
7
作者 王鹏 赵澄林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4-46,共3页
东濮凹陷杜桥白地区主要发育有 4个次生孔隙发育带 ,第一、第二、第三发育带主要是由干酪根脱羧及黏土矿物脱水产生的酸性水在压实流机制下溶解铝硅酸盐矿物 (如长石 )等形成的 ,在全区分布较广 ,具可比性。第四次生孔隙发育带分布范围... 东濮凹陷杜桥白地区主要发育有 4个次生孔隙发育带 ,第一、第二、第三发育带主要是由干酪根脱羧及黏土矿物脱水产生的酸性水在压实流机制下溶解铝硅酸盐矿物 (如长石 )等形成的 ,在全区分布较广 ,具可比性。第四次生孔隙发育带分布范围局限 ,不具可比性 ,推测可能是浅层次生孔隙在异常高压条件下保存下来的剩余孔隙。同时 ,在 4 0 0 0m以下深层 ,有机酸脱羧形成CO2 进入孔隙水 ,使孔隙水仍保持酸性 ,在热循环对流机制下 ,砂体中的碳酸盐矿物进行再分配 ,从而对砂体的物性起了微调作用 ,此微调作用对深部天然气储集层横向物性的演变具重要影响。图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地质 东濮凹陷 杜桥白地区 深部储集层 次生孔隙 成因
下载PDF
中–高煤级煤岩孔隙发育特征 被引量:9
8
作者 吴双 汤达祯 +1 位作者 许浩 李松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74,共6页
煤层气的吸附、解吸、扩散、运移与煤储层孔隙发育情况密切相关,煤岩孔隙特征实验研究至关重要。离心法获取煤样毛管压力资料快速简便,无毒无害,通过离心取代常规压汞来表征并划分中–高煤级煤岩孔隙结构类型,将二者实验结果进行对比,... 煤层气的吸附、解吸、扩散、运移与煤储层孔隙发育情况密切相关,煤岩孔隙特征实验研究至关重要。离心法获取煤样毛管压力资料快速简便,无毒无害,通过离心取代常规压汞来表征并划分中–高煤级煤岩孔隙结构类型,将二者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同时结合扫描电镜实验探究孔隙发育成因。结果表明:依据煤级高低可将煤岩孔隙结构划分为3类,从类型Ⅰ到类型Ⅲ,孔隙发育情况由大–中孔向微–小孔过渡,气体储运模式由吸附扩散向游离渗流过渡;离心与压汞在表征煤岩孔隙发育特征上具有一致性;不同种类的煤孔隙成因导致煤层气在各类煤储层中的储运方式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实验 毛管压力曲线 中–高煤级 煤岩孔隙结构 孔隙成因
下载PDF
吉林两井油田下白垩系泉头组四段低渗透储层孔隙成因与储渗单元特征 被引量:4
9
作者 田成 陈翠柏 +3 位作者 田崇鲁 曾联波 黎革全 孟令波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45-450,共6页
低渗透油藏是现代石油工业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吉林两井油田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低渗透油田。将研究区下白垩系泉头组四段储层砂岩划分成 5种岩石微相。分析了近源沉积物、成岩作用及粘土矿物演化对低渗透储层物性的影响 ,复杂的成岩作用... 低渗透油藏是现代石油工业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吉林两井油田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低渗透油田。将研究区下白垩系泉头组四段储层砂岩划分成 5种岩石微相。分析了近源沉积物、成岩作用及粘土矿物演化对低渗透储层物性的影响 ,复杂的成岩作用是低渗透储层非均质性的主要成因。讨论了低渗透储层孔隙的成因、粘土矿物与微孔隙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了4种储层 ,最后根据储层特征与裂隙发育程度建立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储层孔隙 成因 次生孔隙 储渗单元 油藏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储层特征及其孔隙演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成 张安达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1-159,共9页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大磨拐河组和南屯组储层岩性多样、孔隙成因复杂,导致相近深度下储层物性的巨大差异和孔隙演化过程的复杂化。以储层岩心薄片、铸体薄片、CT扫描和压汞测试等储层微观特征分析资料为基础,系统开展了储层岩性...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大磨拐河组和南屯组储层岩性多样、孔隙成因复杂,导致相近深度下储层物性的巨大差异和孔隙演化过程的复杂化。以储层岩心薄片、铸体薄片、CT扫描和压汞测试等储层微观特征分析资料为基础,系统开展了储层岩性特征、物性特征、成岩阶段、孔隙结构、孔隙成因、孔隙演化与储层致密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岩性具有岩屑和杂基含量高、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较低的特点,孔隙类型可分为原生、次生孔隙两大类,共8种类型;成岩阶段处于早成岩阶段B期—中成岩阶段B期;埋深超过2 400 m后原生孔隙度降低至10%以下,储层呈现致密化状态;在埋深为1 000~1 800 m和2 300~2 800 m处储层存在相对高孔渗带,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明显增多,最高比例可达到80%,孔隙喉道一般为细喉,储层以Ⅱ级孔隙结构为主,为致密储层中的次生溶孔“甜点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储层特征 孔隙类型 孔隙成因 孔隙演化 成岩阶段
下载PDF
塔中石炭系碎屑岩深埋藏优质储层成因探讨 被引量:10
11
作者 翟永红 郭建华 刘生国 《矿物岩石》 CAS CSCD 1996年第2期55-61,共7页
塔中地区石炭系碎屑岩为一套次生─原生孔隙型深埋藏优质储层。储集岩为中细粒─细粒石英砂岩,储层形成于古地温梯度低、沉积物浅埋时间长、深埋时间短、孔隙水矿化度高及较早被油气占居的条件下,致使原生孔隙保存较好。同时,塔中地... 塔中地区石炭系碎屑岩为一套次生─原生孔隙型深埋藏优质储层。储集岩为中细粒─细粒石英砂岩,储层形成于古地温梯度低、沉积物浅埋时间长、深埋时间短、孔隙水矿化度高及较早被油气占居的条件下,致使原生孔隙保存较好。同时,塔中地区石炭系目前刚进入80℃─120℃的强溶成岩阶段,次生孔隙正在发育,距离碳酸盐岩沉淀带和后期石英次生加大带尚有较大深度,因而储层的孔渗性维持在最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纪 碎屑岩 油气藏 储层 成因
下载PDF
伊拉克艾哈代布油田白垩系生物铸模孔及体腔孔发育的灰岩储层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39
12
作者 周文 郭睿 +4 位作者 伏美燕 陈文玲 赵丽敏 黄婷婷 谢润成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13-821,共9页
伊拉克地区艾哈代布油田白垩系(含)生物灰岩的生物铸模孔和体腔孔普遍发育,是主要的储集空间。本文综合利用铸体薄片观察、物性实验数据和压汞曲线等资料对该类储层的特征和成因进行分析。生物铸模孔以绿藻铸模孔为主,常发育在生物碎屑... 伊拉克地区艾哈代布油田白垩系(含)生物灰岩的生物铸模孔和体腔孔普遍发育,是主要的储集空间。本文综合利用铸体薄片观察、物性实验数据和压汞曲线等资料对该类储层的特征和成因进行分析。生物铸模孔以绿藻铸模孔为主,常发育在生物碎屑滩和藻屑滩中;发育的体腔孔主要为底栖有孔虫和浮游有孔虫体腔孔,在滩间凹地及台坪中常见。研究区灰岩储层的平均孔隙度在20%~25%,为中高孔储层,渗透率与孔隙结构和孔隙组合类型密切相关。生物铸模孔和晶间微孔组合储层的孔隙结构相对较好,平均渗透率约在2×10-3~10×10-3μm2之间,为中高孔-中低渗储层;体腔孔和晶间微孔组合储层的孔隙结构相对较差,平均渗透率小于2×10-3μm2,属于中高孔低渗储层。生物铸模孔及体腔孔灰岩储层的发育受控于沉积环境和同生期溶蚀作用。藻屑滩沉积在较局限的环境,因同生期的暴露溶蚀作用,发育铸模孔。滩间凹地、台坪等相对静水环境沉积物中有孔虫含量较高,原生的有孔虫体腔孔发育。由于这两类孔隙分布相对"孤立",主要靠晶间隙连通,形成了储层的中高孔和低渗透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铸模孔及体腔孔 孔隙成因 白垩系 艾哈代布油田 伊拉克中部
下载PDF
扶杨油层孔隙水成因与砂岩成岩相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楼章华 曾允孚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A01期63-70,共8页
相似的岩石组分决定了相似的成岩特征。但是,控制成岩自生矿物种类、顺序、相对含量和孔队演化还有;(1)孔隙水地球化学性质;(2)埋深和地温梯度;和(3)沉积环境等,这些因素在区域上的差别成了区域上的成岩作用差异,其中具... 相似的岩石组分决定了相似的成岩特征。但是,控制成岩自生矿物种类、顺序、相对含量和孔队演化还有;(1)孔隙水地球化学性质;(2)埋深和地温梯度;和(3)沉积环境等,这些因素在区域上的差别成了区域上的成岩作用差异,其中具有不同孔隙水成因的局部水动力单元决定了区域上的成岩相类型和成岩相区的划分。研究区的成岩相类型有:(1)大气水淋滤成岩相;(2)混合水成岩相;(3)埋藏压实水成岩相;和(4)古蒸发浓缩水成岩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成岩相 孔隙水 成因 油层 石油 砂岩
下载PDF
扶、杨油层水化学场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5
14
作者 楼章华 曾允孚 +1 位作者 高瑞祺 姜传金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1-25,共5页
本文论述了松辽盆地北部东区扶、杨油层(K_(1q3+4))的水化学场,在垂向和平面上的变化、分布特征及其同水动力场的关系。同时阐明了孔隙水化学性质的各种影响因素。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水化学场 油田 油层
下载PDF
高尚堡深层低阻油层的地质成因 被引量:44
15
作者 王友净 宋新民 +2 位作者 何鲁平 陈能学 俞宏伟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6-431,共6页
高尚堡深层复杂的地质条件导致淡地层水环境下低阻油层与典型的中、高阻油层间互发育。以岩石物理学研究为基础,结合沉积特征、成岩作用和成藏特点,对高尚堡深层低阻油层的地质成因研究表明,其低阻油层的形成受沉积、成岩、油藏特点的... 高尚堡深层复杂的地质条件导致淡地层水环境下低阻油层与典型的中、高阻油层间互发育。以岩石物理学研究为基础,结合沉积特征、成岩作用和成藏特点,对高尚堡深层低阻油层的地质成因研究表明,其低阻油层的形成受沉积、成岩、油藏特点的综合影响,黏土矿物附加导电性、复杂孔隙结构是低阻油层形成的微观机理。受陡坡带浅水型混源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的影响,在高尚堡深层形成薄互层型和弱水动力环境下泥质含量偏高的低阻油层。中成岩阶段A期的成岩作用导致发育复杂孔隙结构成因、黏土矿物附加导电型低阻储层;岩性圈闭和深层成岩作用的非均质性导致油砂体小,油气成藏构造幅度低,且当油层孔隙结构变差或泥质含量高时,含油饱和度降低,也可形成低阻油层;构造幅度低、油水分异作用差,在油水过渡区域也易形成低阻油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尚堡油田 深层 低阻油层 地质成因 黏土矿物 孔隙结构
下载PDF
济阳坳陷罗151块火成岩储集空间成因类型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淳 康仁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599-604,1193,共7页
通过对研究区辉绿岩侵入体系统取心、岩心分析,结合扫描电镜、包裹体及地球物理手段,对济阳坳陷罗151块火成岩储集空间成因类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原生和次生孔隙两大类,进一步又可分为气孔、冷凝收缩节理、晶间微孔、构... 通过对研究区辉绿岩侵入体系统取心、岩心分析,结合扫描电镜、包裹体及地球物理手段,对济阳坳陷罗151块火成岩储集空间成因类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原生和次生孔隙两大类,进一步又可分为气孔、冷凝收缩节理、晶间微孔、构造裂缝及溶蚀孔洞等。由于各种类型储集空间成因及其特征差别较大,在储层中对油气聚集与连通作用的贡献差别也很大。其中原生冷凝收缩缝在岩体中分布普遍,对其它不同成因的储集空间起到了连通作用,是重要的储集空间类型。不同储集空间类型在埋藏过程中的次生改造作用对火成岩储层的影响也不可忽视,绿泥石、硅质及石膏等矿物的充填对原生孔隙起到了一定的破坏作用,而长石、辉石矿物的溶蚀对原生孔隙的增大则起到了建设作用。因此正确认识火成岩油气藏的储集空间成因类型,对于不同火成岩油气藏的开发与勘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火成岩储层 辉绿岩建造 储集空间 原生孔隙
下载PDF
泥晶碳酸盐岩的超微结构分析及其成岩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英华 张秀莲 +1 位作者 张万中 潘荣胜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43-252,共10页
以超微技术手段研究细粒碳酸盐岩的结构,可探讨其多种原因,成岩次生变化和孔隙类型,并对其储集性能进行评价。通过SEM扫描分析已证明化学成因的碳酸盐岩具有自形程度不同的等粒和不等粒结构,晶间孔发育;生物成因的岩石中可见残留的生物... 以超微技术手段研究细粒碳酸盐岩的结构,可探讨其多种原因,成岩次生变化和孔隙类型,并对其储集性能进行评价。通过SEM扫描分析已证明化学成因的碳酸盐岩具有自形程度不同的等粒和不等粒结构,晶间孔发育;生物成因的岩石中可见残留的生物屑和藻迹或清晰的孢子囊、藻管和藻团,岩石以粒内孔和粒间孔为主;机械成因的泥晶碳酸盐岩则具泥屑结构。细粒碳酸盐岩中粘土矿物的鉴定有助于判断沉积和成岩环境。 综合研究我国南、北方不同时代细粒岩石,可查明泥晶岩石的原生和次生孔隙类型及演化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晶石灰岩 白云岩 超微结构 成因
下载PDF
致密天然气砂岩储层:成因和讨论 被引量:102
18
作者 张哨楠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0,18,共11页
致密天然气砂岩储层具有高的毛管压力和束缚水饱和度,孔隙类型以次生孔隙为主。根据致密成因可以将致密砂岩储层划分为4种类型:1)由自生粘土矿物的大量沉淀所形成的致密砂岩储层;2)由胶结物的晶出改变原生孔隙形成的致密砂岩储层;3)高... 致密天然气砂岩储层具有高的毛管压力和束缚水饱和度,孔隙类型以次生孔隙为主。根据致密成因可以将致密砂岩储层划分为4种类型:1)由自生粘土矿物的大量沉淀所形成的致密砂岩储层;2)由胶结物的晶出改变原生孔隙形成的致密砂岩储层;3)高含量塑性碎屑因压实作用形成的致密砂岩储层;4)粒间孔隙被碎屑沉积时的泥质充填形成的致密砂岩储层。有关致密砂岩储层次生孔隙的成因有多种理论,但是由于致密砂岩储层的复杂性,没有一种理论可以将所有的孔隙成因完全解释清楚,因此次生孔隙的成因机制仍然存在争议。尽管致密砂岩储层经历了复杂的成岩演化历史,成岩作用对储层的致密化起决定作用,然而沉积环境依然是控制致密砂岩储层形成的基本因素。深入了解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对致密砂岩储层的共同作用,有助于对致密天然气砂岩储层的预测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孔隙 砂岩 致密储层 成因 天然气
下载PDF
普光气藏储层中鲕粒白云岩孔隙成因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欣国 饶丹 蔡立国 《天然气技术》 2009年第2期11-13,共3页
普光气藏鲕粒白云岩储层主要的孔隙类型有鲕粒溶孔、粒间(溶)孔、白云石晶间(溶)孔及裂隙裂缝型(溶)孔。其中鲕粒溶孔的成因与早期鲕粒的组成(以薄皮鲕为主)、成岩早期淡水沿鲕粒堆积的"优势"通道淋滤、大量烃类进入时孔洞和... 普光气藏鲕粒白云岩储层主要的孔隙类型有鲕粒溶孔、粒间(溶)孔、白云石晶间(溶)孔及裂隙裂缝型(溶)孔。其中鲕粒溶孔的成因与早期鲕粒的组成(以薄皮鲕为主)、成岩早期淡水沿鲕粒堆积的"优势"通道淋滤、大量烃类进入时孔洞和通道(包括后期构造作用形成的裂隙)得以保存及酸性流体的溶蚀等有关;粒间(溶)孔的形成主要与颗粒的形态与构架、大气水的淋滤、白云化作用及流体的溶蚀和结晶充填等有关;白云石晶间(溶)孔主要与白云化作用和流体的溶蚀等有关;裂隙裂缝型(溶)孔则与多期构造裂缝和酸性介质的溶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鲕粒白云岩 孔隙 溶蚀 成因分析
下载PDF
CB油田K_2c油藏低阻成因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熊光勤 薛成刚 王康月 《断块油气田》 CAS 2000年第3期11-13,共3页
油层异常低阻,在江苏油田尚属首次发现。探讨油层低阻的原因,对今后的油田开发具有指导作用。本文以类比方法通过对K2c(白垩系赤山组)油层铸体薄片、润湿性、压汞资料、粒度分析、扫描电镜、X-衍射、总Fe含量等化验资料的分析,认... 油层异常低阻,在江苏油田尚属首次发现。探讨油层低阻的原因,对今后的油田开发具有指导作用。本文以类比方法通过对K2c(白垩系赤山组)油层铸体薄片、润湿性、压汞资料、粒度分析、扫描电镜、X-衍射、总Fe含量等化验资料的分析,认真研究K2c油藏的储层特征,并揭示出K2c油层低阻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阻油藏 成因 孔隙结构 断块油藏 油层 CB油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