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孝哲毅皇后像稿的科学性修复及其色彩标注研究
1
作者 时倩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1-96,共6页
清孝哲毅皇后像稿为造办处画工绘制皇后朝服像前的底稿,画像经墨线勾勒,用色以简要文字或不规则色块在相应区域标注。该像稿用纸由多块小尺幅纸张拼接而成,材质及拼接方式具有一定特殊性,使其修复与常规帝后像文物有所区别。本研究利用... 清孝哲毅皇后像稿为造办处画工绘制皇后朝服像前的底稿,画像经墨线勾勒,用色以简要文字或不规则色块在相应区域标注。该像稿用纸由多块小尺幅纸张拼接而成,材质及拼接方式具有一定特殊性,使其修复与常规帝后像文物有所区别。本研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像稿用纸的厚度、纤维、色度等展开分析,选择与像稿匹配的纸张进行修复,以期对同类文物的科学性修复提供参考借鉴。此外,在修复的基础上,结合孝哲毅皇后朝服像原件,对像稿中的文字及符号标注开展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哲毅皇后 清皇后像稿 标注 修复
下载PDF
基于人脸特征和线积分卷积的肖像素描生成 被引量:4
2
作者 赵艳丹 赵汉理 +2 位作者 许佳奕 茅晓阳 金小刚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711-1719,共9页
为了更好地模拟素描的笔画和突显肖像素描中五官的部分,提出基于人脸特征和线积分卷积的肖像素描生成方法.首先进行人脸分割,由人脸特征点确定GrabCut算法中每个特征的初始trimap,然后根据分割结果使用线积分卷积算法绘制肖像素描.文中... 为了更好地模拟素描的笔画和突显肖像素描中五官的部分,提出基于人脸特征和线积分卷积的肖像素描生成方法.首先进行人脸分割,由人脸特征点确定GrabCut算法中每个特征的初始trimap,然后根据分割结果使用线积分卷积算法绘制肖像素描.文中使用了基于分割结果的多分辨率白噪声和方向场,并提出了基于分割结果的自适应性边界提取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改善了肖像素描的生成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特征 线积分卷积 非真实感绘制 铅笔画 人物素描
下载PDF
从人像写生看素描与色彩的链接关系
3
作者 周晨辉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82-83,共2页
在素描人像写生向色彩人像写生的转换中,存在着许多造型因素的内在联系,我们称之为对应链接关系。认识和运用这些链接关系,能够理清知识脉络,拓宽艺术观察视角,提升艺术思维层次,增强艺术修养,从而使绘画不断跃上新台阶。
关键词 人像写生 素描 色彩 链接
下载PDF
突破与创新——高校素描人物写生教学新探
4
作者 李西臣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25-27,共3页
作为高校美术学专业的基础训练课程,素描人物写生对于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和绘画技巧,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并提高艺术鉴赏力具有重要意义。但长期以来对本课程认识上的误区和教学形式的单一,不仅忽视了作品应有的独立艺术性,而且限制... 作为高校美术学专业的基础训练课程,素描人物写生对于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和绘画技巧,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并提高艺术鉴赏力具有重要意义。但长期以来对本课程认识上的误区和教学形式的单一,不仅忽视了作品应有的独立艺术性,而且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通过总结反思、研习名作、教学创新等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突破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描人物写生 教学 创新 成效
下载PDF
线性素描应用于写意人物画造型教学过程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波 《大连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130-133,共4页
中国画特别是写意人物画有其自身特点,造型训练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绘画通常意义的素描造型训练方法,人物造型是学生普遍难以掌握的技能,是中国画人物画教学的一个难点。线性素描作为一种造型方法应用于中国画人物画造型训练中,既保留了中... 中国画特别是写意人物画有其自身特点,造型训练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绘画通常意义的素描造型训练方法,人物造型是学生普遍难以掌握的技能,是中国画人物画教学的一个难点。线性素描作为一种造型方法应用于中国画人物画造型训练中,既保留了中国画的艺术精神和形式功能,吸收了西方素描的造型义理,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在线性素描应用于写意人物画造型教学过程中,解决好线与明暗空间的关系以及人物形体结构的方法问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素描 造型 写意人物画 教学过程研究
下载PDF
平实的力量——观王杰先生写生作品有感
6
作者 何军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66-68,50,共4页
本文主要对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建院教授王杰先生的写生作品,不论肖像素描、动态速写、场景群像、还是风景写生,从艺术与学术品质,语言与风格特征进行了一次较系统的梳理与研究,同时对其教学特点也进行了概况总结。对学院老教授的教学... 本文主要对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建院教授王杰先生的写生作品,不论肖像素描、动态速写、场景群像、还是风景写生,从艺术与学术品质,语言与风格特征进行了一次较系统的梳理与研究,同时对其教学特点也进行了概况总结。对学院老教授的教学与艺术实践活动的整理与研究,对今天的教学也有新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杰先生 肖像素描 动态速写 场景群像 风景写生
下载PDF
对当前工笔人物画课程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利丹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114-118,共5页
工笔人物画教学是高校艺术院系国画专业的一个重要课程,更是学生传承和发展传统绘画语言,从而得以进行艺术拓展的前提。但在当前工笔人物画的教学体系即临摹、写生和创作环节,却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何解决教学中这三个阶段出现的问题,... 工笔人物画教学是高校艺术院系国画专业的一个重要课程,更是学生传承和发展传统绘画语言,从而得以进行艺术拓展的前提。但在当前工笔人物画的教学体系即临摹、写生和创作环节,却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何解决教学中这三个阶段出现的问题,需要我们深思和努力探索解决。文章从目前教学现状和问题分析出发并结合学生情况,提出了教学上的一些看法,以便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笔人物教学 临摹 写生 创作
下载PDF
浅谈工笔人物画的造型基础教学
8
作者 祁丽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4期120-121,共2页
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造型基础教学的切入点———应把中国画的写意艺术与西方的写生方法结合起来,做到神形兼备,并突出"尚意"的重要性。
关键词 工笔人物 造型 结构素描
下载PDF
平实铸就超凡——刘文西代表作《祖孙四代》艺术语言分析
9
作者 秦寿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2-95,197,共4页
刘文西的《祖孙四代》,无论在其众多的个人作品中,还是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中,都堪称里程碑式的精品力作。本文以刘文西创作《祖孙四代》前的素描样式为切入点,着重从其作品造型、技法的"平"(平面)与"实"(写实),对《... 刘文西的《祖孙四代》,无论在其众多的个人作品中,还是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中,都堪称里程碑式的精品力作。本文以刘文西创作《祖孙四代》前的素描样式为切入点,着重从其作品造型、技法的"平"(平面)与"实"(写实),对《祖孙四代》的绘画语言特色进行分析,论述其语言民族化生成的脉络、样态及这种脱胎于写实素描的民族化语言样式对现代水墨人物画语言衍变的贡献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水墨人物画 平面 写实 素描本土化
下载PDF
写生视域下《与阿Q像》的形象生成与艺术追求
10
作者 赵岳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47,共3页
本文以具体化视角梳理蒋兆和《与阿Q像》的形象生成,结合时代情境分析其创作观念和方法,由此呈现写生视域下“阿Q”如何从特定文本的再创造,转换为对社会现实的图像表达。相对于同时期的“阿Q群像”,蒋兆和凭借模特写生的方法使作品具... 本文以具体化视角梳理蒋兆和《与阿Q像》的形象生成,结合时代情境分析其创作观念和方法,由此呈现写生视域下“阿Q”如何从特定文本的再创造,转换为对社会现实的图像表达。相对于同时期的“阿Q群像”,蒋兆和凭借模特写生的方法使作品具备了形象上的真实感;而特定时代下的“游民”体验,则奠定了创作的深层精神基础;写实的表现手法和神情动态的定格捕捉,又进一步强化了源于现实生活的实感。可以说,《与阿Q像》既是对鲁迅原著的创造性阐释,也是对社会现实情境的视觉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兆和 与阿Q像 写生 具体化 现实主义
原文传递
“含泪的笑”之“形而上的意蕴”——果戈理艺术“肖像”剪影
11
作者 周启超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6-55,共10页
经由一代又一代批评家对果戈理文学遗产的持续开采,果戈理之丰厚与多彩的艺术"肖像"被多维度地展现出来。果戈理艺术之最大的闪光点,就是他善于对存在的形而下与形而上层面予以双向度呈现,善于对现实生活令人发怵的被肢解与... 经由一代又一代批评家对果戈理文学遗产的持续开采,果戈理之丰厚与多彩的艺术"肖像"被多维度地展现出来。果戈理艺术之最大的闪光点,就是他善于对存在的形而下与形而上层面予以双向度呈现,善于对现实生活令人发怵的被肢解与被分化过程予以艺术的揭露,善于对完整生命令人震惊的被碾碎被窒息过程予以生动的展示,善于对生存意义之荒诞可怖的被僵化被阉割过程予以形象的叙写。这"含泪的笑"比幽默讽刺要广博得多,它具有形而上的意蕴,能鞭挞庸俗净化灵魂。正是这葆有形而上意蕴而"含泪的笑",召唤着一代又一代读者沉潜于果戈理的文学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戈理 艺术“肖像”剪影 形而下讥讽 形而上意蕴
原文传递
工笔人物画写生的“意象”表达
12
作者 李菲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0年第2X期229-230,共2页
本文立足于"意象"美学思想分析中国工笔人物画风格的形成,演变及其兴衰,以达到"借古鉴今",引发人们对工笔人物画传统,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意象 写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