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measuring Status of China's High-Tech Industries in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Applying a Non-Competitive Input-Output Model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先海 杨高举 《China Economist》 2011年第6期112-126,共15页
Based on a refined "non-competitive input-output model,"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the status of a country's high-tech industries in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i.e. calculates the ... Based on a refined "non-competitive input-output model,"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the status of a country's high-tech industries in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i.e. calculates the index of" weighted value-added productivity " by compiling non-competitive input-output tables which distinguish high-tech industries from traditional industries. The new method effectively avoids "statistical illusion" which stems from a biased focus on gross exports under intra-product specialization. The empirical study shows that since 1995, the status of China's high-tech industries has grown quickly as a result of enhanced labor productivity, but still lags behind those of major developed countries. In addition, the study also suggests that the status of China's high-tech industries has been over-estimated using the traditional gross export statistical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tech industry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non-competitive input-output model
下载PDF
Differing Effects of Intra-Product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on Technological Progress:Comparing Proactive Participation with Passive Inclusion
2
作者 王燕梅 简泽 《China Economist》 2014年第3期104-114,共11页
This paper has identified two models of intra-product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the model of passive inclusion and the model of proactive participation.Their difference is essentially whether participation in in... This paper has identified two models of intra-product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the model of passive inclusion and the model of proactive participation.Their difference is essentially whether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is dominated by multinational firms or by local firms.At the level of representative sectors,some characteristic variables of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demonstrate significant industry differences.Models of division of labor affect technology progress.According to the empirical analysis result at the micro-level of four sectors,no matter for export or the contribution of learning by doing to corporate technology progress,the model of proactive participation is superior to the model of passive inclusion;under the model of passive inclusion,the technology spillover effect of import is smaller than "learning by doing " effect;under the model of proactive participation,technology spillover effect is over two times the "learning by doing"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a-product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technology progress China’s manufacturing sect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下载PDF
Causes of the exchange rate with the U.S. trade deficit
3
作者 王海宁 《科技信息》 2010年第18期136-136,共1页
With debate that the U.S. trade deficit is due to overestimate exchange rate of RMB, the paper pointed out that exchange rate is not the main factor for the formation of balance of payments on trade. U.S. trade defici... With debate that the U.S. trade deficit is due to overestimate exchange rate of RMB, the paper pointed out that exchange rate is not the main factor for the formation of balance of payments on trade. U.S. trade deficit is largely due to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the trade structure determined by it, low savings rates and other fa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美元 汇率 中国
下载PDF
全球价值链数字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武杰 李丹 《国际商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10,共16页
数字技术发展使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向数字化重构并深刻影响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K-T数理模型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数字中间品投入、出口国内增加值与国际分工地位的相互关系,构建全球价值链数字化与企业国际分工地位的理论分析... 数字技术发展使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向数字化重构并深刻影响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K-T数理模型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数字中间品投入、出口国内增加值与国际分工地位的相互关系,构建全球价值链数字化与企业国际分工地位的理论分析机制。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数字化通过全要素生产率、贸易成本、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这4个渠道提升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分工地位;全球价值链数字化对资本密集型企业、一般贸易企业及非国有企业的国际分工地位提升效应较强;全球价值链数字化对知识产权保护较好且研发投入较多地区的企业国际分工地位提升效应较显著。因此,建议从加大国内数字技术研发力度、采用差异化战略引导及加强数字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激发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数字化分工活力,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促进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数字化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企业国际分工地位
下载PDF
嵌入与重构: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演进逻辑
5
作者 何冬梅 郝志杰 《中国商论》 2024年第8期1-4,共4页
全球价值链(GVC)是国际分工合作进一步深化的结果,其源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的相互契合。随着内在动力和外部约束条件的变化,参与GVC分工合作的各经济主体随即开始调整经济行为,其结果表现为GVC的解构和... 全球价值链(GVC)是国际分工合作进一步深化的结果,其源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的相互契合。随着内在动力和外部约束条件的变化,参与GVC分工合作的各经济主体随即开始调整经济行为,其结果表现为GVC的解构和重构。本文从多个视角对GVC重构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GVC分工演进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1)GVC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标志性特征之一,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支柱和中枢神经系统,三大区域价值链逐渐形成并稳固;(2)超大规模市场提升了中国对GVC的影响,且技术进步推动中国逐渐向GVC中高端环节攀升;(3)GVC重构源于技术进步、经济特征以及政治环境三方面的动因;(4)GVC重构本土化、区域化和多元化三大趋势会对中国各方面产生现实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分工 全球价值链重构 演进逻辑 中国制造业 分工地位
下载PDF
理解经济增长的源泉:基于一个简约的生产函数
6
作者 张宇燕 夏广涛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0,共6页
文章尝试将技术进步、分工专业化、国际关系和制度因素有机整合入一个统一的简约生产函数,重点从全要素生产率和制度两个维度来理解经济增长的源泉。概言之,技术进步、分工专业化和良好的国际关系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来推动经济长期增... 文章尝试将技术进步、分工专业化、国际关系和制度因素有机整合入一个统一的简约生产函数,重点从全要素生产率和制度两个维度来理解经济增长的源泉。概言之,技术进步、分工专业化和良好的国际关系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来推动经济长期增长,制度升级对全要素生产率和生产要素效能产生系统性的促进作用。出于清晰表达的目的,模型对主要变量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简化的独立分析,但在实现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技术进步、分工专业化、国际关系和制度等因素之间往往具有复杂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 分工专业化 国际关系 制度
下载PDF
全球价值链重构下中国制造业分工地位测度及国际比较
7
作者 何冬梅 《中国商论》 2024年第15期1-5,共5页
全球价值链(GVC)重构背景下,如何明确中国制造业GVC分工地位的现实短板及动态变化,以在新一轮全球产业竞争中保持新的竞争优势。本文基于出口贸易增加值分解模型,利用OECD-ICIO数据库(2023)数据,测度了2000—2020年中国制造业整体及分... 全球价值链(GVC)重构背景下,如何明确中国制造业GVC分工地位的现实短板及动态变化,以在新一轮全球产业竞争中保持新的竞争优势。本文基于出口贸易增加值分解模型,利用OECD-ICIO数据库(2023)数据,测度了2000—2020年中国制造业整体及分行业的GVC地位,并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发现:(1)虽然中国制造业出口结构在优化,在GVC中的地位有所上移,但仍无法扭转分工地位相对较低的局面。(2)中国制造业当前正处于GVC分工地位提升的阵痛期,劳动力的绝对低廉和技术的绝对高度均无优势。(3)从国际比较视角来看,无论是在金砖国家还是G7国家之间,中国制造业尚未摆脱“低端锁定”的困境,GVC分工地位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中国应重点关注与优势国家的发展差距,充分利用国内市场和内需优势,加大对“卡脖子”技术攻关的力度,找准提升GVC分工地位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中国制造业 分工地位 国际比较 金砖国家 G7国家
下载PDF
国内价值链贸易核算:基于增加值分解与地位测度研究综述
8
作者 廉晓梅 吴金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30-135,共6页
文章在梳理国内价值链内涵界定和基本模型构建的基础上,从增加值分解与地位测度视角系统比较了国内价值链贸易核算框架演进过程,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首先,明晰了国内价值链属权和属地概念的内涵边界,并基于属地概念运用中国区域间... 文章在梳理国内价值链内涵界定和基本模型构建的基础上,从增加值分解与地位测度视角系统比较了国内价值链贸易核算框架演进过程,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首先,明晰了国内价值链属权和属地概念的内涵边界,并基于属地概念运用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建立了一个基础理论模型框架;其次,通过对封闭经济条件下内需驱动的增加值分解范式和开放经济条件下涵盖国内和国外成分的总流出分解、省域部门层面出口增加值分解、“双循环”战略背景下国内价值链嵌入全球价值链模型框架的分析,揭示了不同模型的适用范围、关联性与拓展方向,研究发现,国内价值链贸易核算模型的构建为测度国内价值链分工位置与地位奠定了基础,两者有效衔接,深化了对国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认识,拓展了分工贸易研究领域;最后,从经济理论、价值链条和模型数据角度给出未来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价值链 双重价值链 投入产出模型 增加值分解 分工地位
下载PDF
跨越发展陷阱--156项工程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深远影响
9
作者 肜新春 袁亦峥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69-83,共15页
汽车工业是现代工业的重要拼图,有赖于完整工业体系的加持。发展中国家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发展本国的汽车工业注定充满着危机与陷阱。从中国70多年的汽车工业发展过程来看,得益于156项工程奠定的完整工业体系的同时,中国汽车工业还... 汽车工业是现代工业的重要拼图,有赖于完整工业体系的加持。发展中国家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发展本国的汽车工业注定充满着危机与陷阱。从中国70多年的汽车工业发展过程来看,得益于156项工程奠定的完整工业体系的同时,中国汽车工业还相继跨越了低水平发展陷阱、合资合作相对比较优势陷阱以及新世纪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高水平约束陷阱,从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以及有效参与国际分工过程中,中国汽车工业越过跟跑、并跑阶段并蓄势向领跑的角色变换,这种局面的出现离不开“一五”时期发展汽车工业时相关政策的影响。诸如政府主导、产业规划先行、集中力量办大事、合理利用外援以及注重自主创新,随后在融入国际市场中也实现了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结合。中国汽车行业的成功经验和曲折发展历程能够为后发国家发展汽车工业提供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6项工程 汽车工业 国际分工 自主创新
下载PDF
全球价值链的经济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艺煊 毛顺宇 陆树檀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30,共15页
信息通讯技术的进步和贸易成本的降低推动了全球价值链的形成,而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则推动了国际贸易核算方法的革新,并催生了全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国外学者不仅对全球价值链的概念演进进行了深入探究,还对其与全球商品链、产业链和供... 信息通讯技术的进步和贸易成本的降低推动了全球价值链的形成,而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则推动了国际贸易核算方法的革新,并催生了全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国外学者不仅对全球价值链的概念演进进行了深入探究,还对其与全球商品链、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的辨析。最新文献聚焦于“全球价值链的核算方法”“全球价值链分工格局变化的驱动力”以及“全球价值链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影响”,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经济学研究。研究发现:创新、制度政策、数字经济、新冠疫情和新保护主义都是全球价值链分工格局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同时,全球价值链的发展也会对创新、数字经济发展和制度政策产生反作用。尽管全球价值链能够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但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尚待明确,同时也存在抑制企业自主创新、加重劳动剥削以及加剧竞争等负面影响。文章对全球价值链的经典文献和最新经济学研究进行系统回顾与梳理,对于后续研究及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全球商品链 国际贸易核算 分工地位
下载PDF
装备制造业全球分工地位提升的路径选择——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视角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经伟 杨超 +1 位作者 尹梦菲 钟世川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119,共11页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任务,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将国内国际双循环与装备制造业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研究装备制造业全球分工地位提升的路径,并重点...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任务,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将国内国际双循环与装备制造业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研究装备制造业全球分工地位提升的路径,并重点分析国内循环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循环显著促进装备制造业全球分工地位的提升,国际循环对处于价值链高端位置的经济体具有正向影响,对处于低端位置的经济体具有负向影响。中介效应表明:国内循环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行业集中度双渠道实现装备制造业全球分工地位提升。调节效应表明:国际循环会抑制行业规模和技术进步对国内循环的提升作用,进而影响全球分工地位。以上研究结论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破除“低端锁定,高端封锁”困境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循环 国际循环 全球价值链分工 装备制造业 新发展格局
下载PDF
分工定位抢救配合在急诊急救护理中的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欧阳彩云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6期163-166,共4页
目的 研究分工定位抢救配合的急诊急救护理改善患者抢救效率及医护配合度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纳入我院急诊科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90例患者,其中在实施常规急诊急救护理模式阶段收治的45例病例纳入对照组,在实施改良后分工定位... 目的 研究分工定位抢救配合的急诊急救护理改善患者抢救效率及医护配合度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纳入我院急诊科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90例患者,其中在实施常规急诊急救护理模式阶段收治的45例病例纳入对照组,在实施改良后分工定位抢救配合的急诊急救护理模式阶段收治的45例病例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抢救效率医护配合度和抢救成功率。结果 研究组疾病确诊时间、开始抢救时间和抢救治疗用时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医护配合度各维度(配合流畅性、操作速度、处置准确性、配合效果)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诊急救护理中采取分工定位抢救配合的工作模式,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抢救效率和医护配合度,进而提升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工定位抢救 急诊急救护理 抢救效率 医护配合度 抢救成功率
下载PDF
国际分工及结构转型对就业和收入的影响分析
13
作者 姚博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111,共13页
使用2002-2013年的工业企业数据和进出口贸易数据,重点估计了国际分工及结构转型对就业和收入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初级加工品分工和设备零部件分工对就业扩张和收入增长均产生正向影响,由设备零部件分工占比上升构成的国际分工结构转... 使用2002-2013年的工业企业数据和进出口贸易数据,重点估计了国际分工及结构转型对就业和收入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初级加工品分工和设备零部件分工对就业扩张和收入增长均产生正向影响,由设备零部件分工占比上升构成的国际分工结构转型能够产生就业质量效应和收入提升效应。生产率、技术进步和价值链是国际分工结构转型影响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的关键因素。国际分工结构转型引起的就业质量效应和收入提升效应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且最终平稳到较低的正常范围,就业质量效应和收入提升效应分别在滞后5期和滞后7期最为突出。研究意味着我国企业想要通过升级国际分工结构层次继而推动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的提升,就需要不断扩大在设备零部件国际分工方面的增量影响,还要加强对设备零部件国际分工所含知识产权和科技专利溢出效应的学习吸收能力,以及提高外部知识专利与内部研发技术相结合的创新水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分工 结构转型 就业 收入
下载PDF
技术创新与国际贸易及分工地位文献综述
14
作者 陈小玉 《中国商论》 2024年第2期31-35,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国际贸易分工地位不断提高。然而,现阶段我国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表现之一就是分工地位的差距,中美贸易摩擦更是暴露出我国还存在一些“卡脖子”的核心技术问题亟需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国际贸易分工地位不断提高。然而,现阶段我国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表现之一就是分工地位的差距,中美贸易摩擦更是暴露出我国还存在一些“卡脖子”的核心技术问题亟需突破,技术创新是提高我国国际分工地位的核心动力。基于此,本文首先通过梳理文献回顾了国际贸易理论中关于技术创新要素的相关研究,发现从早期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开始,技术创新就是促进分工深化、贸易产生的重要因素,在国际科技、经济空前激烈的当下,技术创新具有更加重要而深远意义。其次梳理了有关国际贸易分工地位测度的相关文献,发现测度方法随着理论研究的进步而不断进步,其他学科理论方法的加入使得测度方法更具科学性、前沿性。本文期望能为未来研究技术创新提高国际分工地位提供新的测度方法、影响机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国际分工地位测度 国际分工地位提高 国际贸易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印度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改变了吗?——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测度与分析
15
作者 朱之昱 杨怡爽 《海关与经贸研究》 2024年第3期110-124,共15页
本文使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构建前后向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基于此探讨了印度各产业在2007年至2021年期间全球价值链参与和国际分工地位的演变,还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特定产业和部门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印度的整体... 本文使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构建前后向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基于此探讨了印度各产业在2007年至2021年期间全球价值链参与和国际分工地位的演变,还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特定产业和部门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印度的整体前向全球价值链(GVC)参与度呈下降趋势,但后向GVC参与度相对稳定,整体呈现前高后低,不过前后向相对差距正在不断缩小,这说明印度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从偏上游的位置移动到更加下游和均衡的位置。其中,印度高GVC参与的产业的GVC参与度出现下降,而其他产业的GVC参与出现上升;农矿业和服务业的前向GVC参与快速下降,在全球分工中的位置下移;制造业还在GVC参与的起步阶段,其前向GVC参与度在不断提高,在全球分工格局中属于下游位置。从时间趋势上看,印度的GVC参与变化经历了两个下降期,其中印度在2014年至2018年所实施的经济政策与印度产业在此期间的GVC参与度下降有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投入产出分析 GVC参与 国际分工地位
下载PDF
计算机产业全球生产网络分析——兼论其在中国大陆的发展 被引量:40
16
作者 李健 宁越敏 汪明峰 《地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7-448,共12页
全球化与生产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引导了社会生产组织的变革,新的国际劳动分工深入到产品内层次,全球价值链和全球生产网络等开始被纳入诸多学科研究体系,并更好地解释了当今全球生产组织的新变化。文章首先从全球生产网络概念及研究综述入... 全球化与生产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引导了社会生产组织的变革,新的国际劳动分工深入到产品内层次,全球价值链和全球生产网络等开始被纳入诸多学科研究体系,并更好地解释了当今全球生产组织的新变化。文章首先从全球生产网络概念及研究综述入手,探讨了计算机产业全球生产网络的一般组织框架;其次,以价值链-微笑曲线为对象对计算机产业全球生产网络的价值分配及空间竞争性进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计算机产业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企业组织及其权力分配关系;再次,分析了目前中国计算机产业生产网络价值分配结构及空间竞争性,探讨中国大陆计算机产业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产业 国际劳动分工 全球生产网络 镶嵌 中国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核算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黄光灿 王珏 马莉莉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29,共10页
中国制造业分工地位的崛起是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重要原因。基于总出口附加值分解,测算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指数、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国内附加值竞争力指数,从整体、分行业、国际比较三个层面进行梳理,在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分析中... 中国制造业分工地位的崛起是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重要原因。基于总出口附加值分解,测算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指数、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国内附加值竞争力指数,从整体、分行业、国际比较三个层面进行梳理,在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分析中重点把握分工参与程度与嵌入位置的时序描述,以概述参与方式和面临的问题。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程度较深,深入全球生产网络的趋势在不断上升,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呈现"右偏V"型发展趋势,国际分工地位表现出向上游攀升的特征,但分工地位仍相对较低,制造业行业间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全球价值链 分工地位 国际竞争力
下载PDF
新国际分工的动态:概念与机制 被引量:15
18
作者 孟庆民 李国平 杨开忠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112-116,共5页
西方在 1980年已经开始新国际分工研究,我国至今有关研究很少。为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全球化,本文主要论述了新国际分工的内涵和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国际分工的企业竞争机制、地方竞争机制和国家竞争机制,以及新国际分工... 西方在 1980年已经开始新国际分工研究,我国至今有关研究很少。为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全球化,本文主要论述了新国际分工的内涵和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国际分工的企业竞争机制、地方竞争机制和国家竞争机制,以及新国际分工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新国际分工 企业竞争机制 地方竞争机制 国家竞争机制
下载PDF
中国高技术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及产业升级: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 被引量:55
19
作者 陈玲 薛澜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6-46,共11页
中国已经成为高技术产品的制造和出口大国。然而,由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深化,需要深入产业内部观察高技术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真正地位。本文通过分析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各环节的发展规模、技术水平和升级动力,揭示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 中国已经成为高技术产品的制造和出口大国。然而,由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深化,需要深入产业内部观察高技术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真正地位。本文通过分析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各环节的发展规模、技术水平和升级动力,揭示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升级模式。研究指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仍然处在国际产业分工的低端,高技术产品大量出口乃生产"片段化"所致。以往我们认同和模仿的产业升级"东亚模式"可能不再奏效,"片段化"生产下的高技术产业可以通过"平行演化模式"进行升级。对于高技术产业中的外国资本和跨国公司,产业政策应注意区分财务性投资者和战略性投资者,重点培育本地化企业的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国际分工 产业升级 价值链 平行演化模式
下载PDF
我国中间产品贸易探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胡小娟 陈晓红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5-78,共4页
近年来我国中间产品贸易发展迅速,中间产品贸易已成为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比较优势、垂直专业化、价值链及市场内部化等角度阐述了中间产品贸易产生的理论基础,客观地分析了中间产品贸易产生的现实条件和近年来我国中... 近年来我国中间产品贸易发展迅速,中间产品贸易已成为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比较优势、垂直专业化、价值链及市场内部化等角度阐述了中间产品贸易产生的理论基础,客观地分析了中间产品贸易产生的现实条件和近年来我国中间产品贸易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中间产品贸易的发展将对我国经济及对外贸易发展所产生的具体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产品贸易 垂直专业化 国际分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