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孢曲松-舒巴坦复方制剂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持续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韦龙静 童明庆 +4 位作者 李庆平 刘根焰 顾兵 梅亚宁 文怡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33-436,共4页
目的测定头孢曲松-舒巴坦复方制剂(2∶1)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MIC和持续效应。后者包括抗生素后效应(PAE)、内酰胺酶抑制剂后效应(PLIE)和亚抑菌浓度后效应(PASME)。方法以肉汤试管稀释法测定MIC。将大肠埃希菌与一定冲击浓度的头孢曲... 目的测定头孢曲松-舒巴坦复方制剂(2∶1)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MIC和持续效应。后者包括抗生素后效应(PAE)、内酰胺酶抑制剂后效应(PLIE)和亚抑菌浓度后效应(PASME)。方法以肉汤试管稀释法测定MIC。将大肠埃希菌与一定冲击浓度的头孢曲松-舒巴坦作用2h后,在不同药物浓度条件下继续培养,用倾皿培养法进行菌落计数(CFU/mL),以log(CFU/mL)对培养时间(h)绘制生长曲线,计算PAE、PLIE和PASME。结果①头孢曲松和头孢曲松-舒巴坦对大肠埃希菌的MIC分别为8/4mg/L和大于256mg/L。②头孢曲松和头孢曲松-舒巴坦对大肠埃希菌的PAE为负值或很短。③舒巴坦对大肠埃希菌的PLIE在低冲击浓度(2MIC、4MIC)时为负值或很短,当浓度增加至10MIC时,其PLIE>6.5h。结论时间依赖的头孢曲松-舒巴坦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PLIE存在明显的浓度依赖效应,为了提高头孢曲松-舒巴坦的临床疗效,其给药方法的设计除了要延长T>MIC外,适当提高给药的峰浓度或许亦有利于疗效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曲松 舒巴坦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大肠埃希菌 抗生素后效应 β内酰胺抑制剂后效应 亚抑菌浓度后效应
下载PDF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其抗生素后效应 被引量:6
2
作者 钱渝 李斌 +1 位作者 罗平 张乐之 《中国药业》 CAS 2006年第8期3-5,共3页
介绍了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β-内酰胺类增强剂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细菌耐药性,及其抗生素后效应(PAE)的特点、临床意义等新近研究进展,为在抗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借鉴PAE理论,改进传统的... 介绍了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β-内酰胺类增强剂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细菌耐药性,及其抗生素后效应(PAE)的特点、临床意义等新近研究进展,为在抗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借鉴PAE理论,改进传统的给药方案,合理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最低抑菌浓度 抗菌谱 耐药性 抗生素后效应
下载PDF
铜离子-氧化锌/十六烷基铵基吡啶-蒙脱石复合材料的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马玉龙 杨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9-32,40,共5页
以大肠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为试验菌株,比较研究了铜离子-氧化锌/十六烷基铵基吡啶-蒙脱石复合材料(Cu2+-ZnO/CP-MMT)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Cu2+-ZnO/CP-MMT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和杀菌质量浓度分别为80μg... 以大肠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为试验菌株,比较研究了铜离子-氧化锌/十六烷基铵基吡啶-蒙脱石复合材料(Cu2+-ZnO/CP-MMT)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Cu2+-ZnO/CP-MMT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和杀菌质量浓度分别为80μg/mL和160μg/mL,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和杀菌质量浓度分别为40μg/mL和160μg/mL。Cu2+-ZnO/CP-MMT对所试菌均产生抗菌剂后效应和持续抑菌效应。320μg/mL的Cu2+-ZnO/CP-MMT能在12h内杀灭大肠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而640μg/mL的Cu2+-ZnO/CP-MMT能在6h内杀灭大肠杆菌,4h内杀灭鼠伤寒沙门氏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离子 氧化锌蒙脱石 十六烷基铵基吡啶抗菌活性抗菌剂后效应持续抑菌效应
下载PDF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崔旸 蒋金元 +1 位作者 孙天宇 郭青龙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8-532,共5页
综述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效应的相关概念及各效应的产生机制,并就影响后效应的主要因素做了具体分析。着重讨论了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的后效应及其相应的测定方法。根据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复方的后效应理论,分... 综述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效应的相关概念及各效应的产生机制,并就影响后效应的主要因素做了具体分析。着重讨论了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的后效应及其相应的测定方法。根据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复方的后效应理论,分析了代谢速率不匹配的药物配伍合理性,并结合临床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指标阐述了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给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Β-内酰胺酶 抗生素后效应 耐药
下载PDF
头孢曲松/他唑巴坦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后效应研究
5
作者 谭舒文 何晓静 +1 位作者 刘博琳 菅凌燕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9-623,共5页
目的:测定头孢曲松/他唑巴坦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 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ESBLs-Eco)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抗生素后效应(post antibiotic effect,P... 目的:测定头孢曲松/他唑巴坦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 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ESBLs-Eco)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抗生素后效应(post antibiotic effect,PAE)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后效应(postβ-lactamase inhibitor effect,PLIE)。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其MIC。采用菌落计数法测定菌落形成单位,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菌落数的对数值为纵坐标绘制细菌生长曲线,并计算PAE和PLIE。结果:与头孢曲松单方相比,头孢曲松/他唑巴坦对ESBLs-Eco的MIC明显降低;在较低药物浓度下,头孢曲松/他唑巴坦对ESBLs-Eco的PAE和PLIE为负值或较短。当后效应为正值时,其PLIE>PAE。头孢曲松/他唑巴坦对ESBLs-Eco的PAE和PLIE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延长,当药物浓度达到800×MIC时,PAE为3.65 h,PLIE>12.86 h。结论:头孢曲松/他唑巴坦对ESBLsEco的PAE和PLIE具有浓度依赖效应。PLIE和PAE在维持头孢曲松/他唑巴坦于体内发挥持久的抗菌活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且PLIE起到的作用强于P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曲松/他唑巴坦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大肠埃希菌 抗生素后效应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后效应
原文传递
三种大环内酯类药物对金葡菌和粪肠球菌的抗生素后效应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庆锋 王睿 +2 位作者 方翼 陈迁 秦廷兵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544-546,共3页
目的:研究测定了红霉素、罗红霉素、阿齐霉素对两种常见致病菌金葡菌和粪肠球菌的抗生素后效应(PAE)。方法:应用分光光度测定法,通过实验组、对照组吸光度的变化来确定PAE。结果:3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各浓度组均呈现明显的... 目的:研究测定了红霉素、罗红霉素、阿齐霉素对两种常见致病菌金葡菌和粪肠球菌的抗生素后效应(PAE)。方法:应用分光光度测定法,通过实验组、对照组吸光度的变化来确定PAE。结果:3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各浓度组均呈现明显的PAE,对金葡菌的PAE要长于粪肠球菌。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PAE明显延长。特别是罗红霉素、阿齐霉素对金葡菌,红霉素、阿齐霉素对粪肠球菌,其PAE与药物浓度呈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2)。在亚MIC时,3种药物也都产生较长的PAE。结论:3种抗菌药物对金葡菌与粪肠球菌可产生显著的PAE效应,为新大环内酯类药物减少临床给药次数,延长给药间隔提供了药效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内酯 抗生素后效应 金葡菌 粪肠球菌
下载PDF
阿米卡星的临床药动学与体内抗生素后效应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沂 王洪武 +4 位作者 王睿 聂舟山 鲍燕燕 方翼 裴雯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21-323,共3页
目的 :研究阿米卡星 (AMK)在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中的临床药动学、体内抗生素后效应 (PAE)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血清中AMK的浓度 ;采用吸光度法测定AMK对 6株受试菌 (3株标准质控菌 ,3株临床分离菌 )的体内... 目的 :研究阿米卡星 (AMK)在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中的临床药动学、体内抗生素后效应 (PAE)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血清中AMK的浓度 ;采用吸光度法测定AMK对 6株受试菌 (3株标准质控菌 ,3株临床分离菌 )的体内抗生素后效应。以 3P87软件估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AMK在 7例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体内的消除半衰期、清除率及药 时曲线 (AUC)下面积分别 (3.10± 0 .6 1)h ,(4.18± 0 .84)L·h-1和 (10 0 .12± 2 5 .6 9) μg·h·ml-1。AMK对 6株受试菌具有明显的体内PAE ,给药后 12 .5h体内累加PAE值最大为 32h ,平均为 30h ;AUC与PAE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 :AMK的药动学及体内PAE研究表明 ,AMK 40 0mg ,静脉滴注 ,每日 1次的给药方案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卡星 呼吸道感染 抗生素后效应 药物动力学
下载PDF
动物专用头孢噻呋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慧 陈小军 +2 位作者 刘伟 董伟 孙志良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4-108,共5页
头孢噻呋是第1个动物专用的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给药后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药效持久等特点。近年来,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论文从头孢噻呋的理化性质、抗菌活性、抗生素后效应、药代动... 头孢噻呋是第1个动物专用的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给药后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药效持久等特点。近年来,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论文从头孢噻呋的理化性质、抗菌活性、抗生素后效应、药代动力学特征、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头孢噻呋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检测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该药在兽医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噻呋 抗生素后效应 不良反应 残留检测
下载PDF
青霉素两种不同给药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唐荣福 于星 尹武华 《中国药房》 CAS CSCD 1997年第4期163-163,共1页
本文针对临床应用青霉素治疗金葡菌感染的给药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相同剂量不同给药次数观察金葡菌慈染小鼠死亡率。两组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结果表明,青霉素每日1次大剂量给药能够产生很好的抗菌效果,与每日... 本文针对临床应用青霉素治疗金葡菌感染的给药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相同剂量不同给药次数观察金葡菌慈染小鼠死亡率。两组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结果表明,青霉素每日1次大剂量给药能够产生很好的抗菌效果,与每日2次给药相比,显得更方便,而且也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 金葡菌感染 药敏试验 给药方法
下载PDF
氟苯尼考及其与多西环素联合的体外抗菌作用 被引量:33
10
作者 胡功政 苑丽 +2 位作者 刘智明 王升运 王付民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9-383,共5页
对氟苯尼考 (Florfenicol)及其与多西环素 (Doxycycline)联合的体外抗菌活性、杀菌动力学曲线和抗菌后效应(PAE)作了研究。结果表明 :氟苯尼考对鸡大肠杆菌等 9种标准菌株最小抑菌浓度 (MIC)为 0 .2~ 1.6 mg/L ,与氯霉素相似或略低 ,... 对氟苯尼考 (Florfenicol)及其与多西环素 (Doxycycline)联合的体外抗菌活性、杀菌动力学曲线和抗菌后效应(PAE)作了研究。结果表明 :氟苯尼考对鸡大肠杆菌等 9种标准菌株最小抑菌浓度 (MIC)为 0 .2~ 1.6 mg/L ,与氯霉素相似或略低 ,比甲砜霉素低 1/2~ 1/80 ;对耐氯霉素、甲砜霉素的鸡大肠杆菌、鸡白痢沙门氏菌和猪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仍有较强抗菌作用 ;对鸡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动力学曲线与甲砜霉素相似 ,表现为低浓度抑菌 (小于 4 MIC值 )、高浓度缓慢杀菌 ;对鸡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 PAE显著长于甲砜霉素 (P<0 .0 5 ) ,呈浓度依赖性 ,对鸡大肠杆菌的 PAE(1.4 5~ 2 .0 7h)显著长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0 .4 8~ 1.18h)。棋盘法测得氟苯尼考与多西环素联合对鸡大肠杆菌、鸡白痢沙门氏菌、猪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为无关作用 ,对前 3种菌的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值为 1.5 ,联合时的氟苯尼考 MIC值比其单独时减小了 1/2。氟苯尼考以 1∶ 2与多西环素联合时 ,对鸡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速率与氟苯尼考单药相比均有所增加 ,当浓度大于或等于 4 MIC时呈现出协同作用 ;对鸡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 PAE与单药 PAE的较大值相近 ,与相应浓度的单药相比均表现为无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苯尼考 多西环素 抗菌活性 联合用药 杀菌动力学曲线
下载PDF
氟苯尼考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抗菌后效应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旭 王大菊 伍金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8-410,共3页
采用菌落计数法测定氟苯尼考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体外抗菌药后效应(PAE)、抗菌后亚抑菌浓度效应(PA-SME)及亚抑菌浓度效应(SME)。结果显示:氟苯尼考在2~8MIC(μg/mL)范围内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PAE为1.31~5.01h,PA-SME... 采用菌落计数法测定氟苯尼考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体外抗菌药后效应(PAE)、抗菌后亚抑菌浓度效应(PA-SME)及亚抑菌浓度效应(SME)。结果显示:氟苯尼考在2~8MIC(μg/mL)范围内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PAE为1.31~5.01h,PA-SME为1.66-24.20h,SME为0.05~1.31h;其PAE受药物浓度、细菌接触时间及接种量的影响。结果提示:临床应用氟苯尼考治疗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时,应结合药代动力学参数和MIC及PAE,制订给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苯尼考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multocida) 抗菌药后效应(PAE) 抗菌后亚抑制浓度效应(PA-SME) 亚抑菌浓度效应(SME)
下载PDF
硫酸粘杆菌素(Colistin sulfate)对大肠杆菌的抗生素后效应 被引量:16
12
作者 江善祥 陈绍峰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04-606,共3页
用微量稀释法测定的硫酸粘杆菌素 ( colistin sulfate)对 4株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 MIC)和最低杀菌浓度( MBC) ,分别为 0 .2~ 0 .8m g/ L和 0 .8~ 1.6 mg/ L。 2 MIC硫酸粘杆菌素对 4株大肠杆菌作用 2 h后 ,10 0 0倍稀释去除药物 ... 用微量稀释法测定的硫酸粘杆菌素 ( colistin sulfate)对 4株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 MIC)和最低杀菌浓度( MBC) ,分别为 0 .2~ 0 .8m g/ L和 0 .8~ 1.6 mg/ L。 2 MIC硫酸粘杆菌素对 4株大肠杆菌作用 2 h后 ,10 0 0倍稀释去除药物 ,硫酸粘杆菌素对 4株大肠杆菌的抗生素后效应 ( PAE)在 1.0 6 2~ 2 .0 17h之间。 6 4、32、16、8、4、2 MIC硫酸粘杆菌素对大肠杆菌 CMCC4 4 10 3作用 2 h后 ,10 0 0倍稀释去除药物 ,硫酸粘杆菌素 PAE的平均值分别为 0 .5 17、2 .4 87、2 .0 37、1.72 7、1.4 6 7、1.0 5 7h,PAE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粘杆菌素 大肠杆菌 抗生素后效应 兽药 多肽类抗生素
下载PDF
利奈唑胺组织穿透性及在感染组织中的药效学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春杏 付强 朱珠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3期349-355,共7页
利奈唑胺对革兰阳性(G+)菌抗菌作用强,具有较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组织穿透性好,血浆或血清中>50%利奈唑胺可以穿透到感染组织,在不同感染组织针对不同病原菌PK/PD参数有所不同,中国人群利奈唑胺敏感菌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 利奈唑胺对革兰阳性(G+)菌抗菌作用强,具有较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组织穿透性好,血浆或血清中>50%利奈唑胺可以穿透到感染组织,在不同感染组织针对不同病原菌PK/PD参数有所不同,中国人群利奈唑胺敏感菌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5~2μg/mL,对特定病原菌具有抗生素后效应,是治疗G+菌感染的糖肽类多重耐药的最后防线。本文就利奈唑胺针对G+菌感染治疗的组织穿透性及在感染组织中的药效动力学作一综述,为临床合理选用利奈唑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组织穿透性 最小抑菌浓度 抗生素后效应 PK/PD参数
下载PDF
大蒜素对MRSA和白念珠菌后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顾兵 倪芳 +7 位作者 朱倩 梅亚宁 赵旺胜 文怡 刘根焰 王虹 童明庆 潘世扬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测定大蒜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白念珠菌(C.alb)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抗菌药后效应(PAE)和抗菌后亚抑菌浓度效应(PASME)。方法取临床分离的MRSA和C.alb各1株,以肉汤稀释法测定大蒜素MIC;以菌落计数法测定菌落形成单... 目的测定大蒜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白念珠菌(C.alb)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抗菌药后效应(PAE)和抗菌后亚抑菌浓度效应(PASME)。方法取临床分离的MRSA和C.alb各1株,以肉汤稀释法测定大蒜素MIC;以菌落计数法测定菌落形成单位(CFU),根据CFU做生长曲线,计算PAE和PASME。结果大蒜素对MRSA的MIC为2.0mg/L,对C.alb的MIC为0.5 mg/L;大蒜素对MRSA的PAE为2.15h,对C.alb的PAE为3.22 h;0.3、0.2、0.1MIC的大蒜素对MRSA的PASME分别为0.07、0.11和0.02 h,对C.alb的PASME分别为1.36、1.61和0.17h。结论大蒜素对本次临床分离的MRSA和C.alb的PAE和PASME均为正值,提示其可能有较好的抗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白念珠菌 抗菌药后效应 抗菌后亚抑菌浓度效应
下载PDF
常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感染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孙惠娟 孙艳 +1 位作者 张卫同 陈柏清 《中国药业》 CAS 2007年第11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5种常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感染的经济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5年3月某一日的住院病历资料,统计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对5种常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感染的成本-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所... 目的探讨应用5种常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感染的经济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5年3月某一日的住院病历资料,统计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对5种常用抗菌药物预防手术感染的成本-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所调查的5种药物中,头孢呋辛钠是预防手术感染的最佳选择,其次为克林霉素。结论成本-效果分析有助于合理用药和控制用药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经济学 成本-效果分析 抗菌药物 预防手术感染
下载PDF
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89-07抗生素后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烨 李家泰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29-433,438,共6页
选用活菌记数法测定抗生素89-07体外抗生素后作用,对照药为庆大霉素,实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ATCC25922、90-020和绿脓假单胞菌ATCC27853、93-374对抗生素89-07和庆大霉素均敏感(MIC范围为... 选用活菌记数法测定抗生素89-07体外抗生素后作用,对照药为庆大霉素,实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ATCC25922、90-020和绿脓假单胞菌ATCC27853、93-374对抗生素89-07和庆大霉素均敏感(MIC范围为0.5~2mg/L)。抗生素89-07对4株实验菌2个药物浓度(4MIC,1MIC)的PAE分别为2.38±0.09和0.65±0.06、1.87±0.07和0.36±0.09、2.93±0.15和0.45±0.11、1.26±0.09和0.45±0.06h,庆大霉素分别为1.84±0.17和0.31±0.04、1.85±0,08和0.24±0.04、2.56±0.11和0.27±0.05、1.04±0.11和0.38±0.06h。两药相应的PAE值相比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根据细菌不同而不同,与MIC无明显关系;两药高低2个浓度的PAE值则均有显著差异(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糖苷 抗生素 抗生素 89-07 后作用
下载PDF
奈替米星与头孢他啶联合应用的抗生素后效应 被引量:2
17
作者 夏春华 王晓华 +3 位作者 熊玉卿 徐文炜 张红 胡晓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0期1230-1232,共3页
目的探讨奈替米星与头孢他啶联合应用的抗生素后效应(PAE)。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M IC,采用棋盘设计、菌落计数法测定其PAE。结果奈替米星与头孢他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PAE较长,对铜绿假单胞菌PAE较小,单用与合用后PAE均呈... 目的探讨奈替米星与头孢他啶联合应用的抗生素后效应(PAE)。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M IC,采用棋盘设计、菌落计数法测定其PAE。结果奈替米星与头孢他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PAE较长,对铜绿假单胞菌PAE较小,单用与合用后PAE均呈浓度依赖性,两药合用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PAE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对铜绿假单胞菌主要表现出相加作用。结论奈替米星联合头孢他啶使用可延长PAE,优于两药单独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替米星 头孢他啶 抗生素后效应
下载PDF
喹诺酮类抗菌药给药方案的选择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德清 王荣梅 张颖 《中国药事》 CAS 2003年第6期389-390,共2页
文章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并结合临床用药经验 ,对喹诺酮类抗菌药合理的给药方案进行了论述 ,认为临床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必须从药动学特性、抗生素后效应及联合用药等方面予以考虑 ,选择合理的给药方案。
关键词 喹诺酮 药代动力学 抗生素后效应 联合用药
下载PDF
阿莫西林纳米粒对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体外PAE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雪峰 欧阳五庆 +1 位作者 孙江才 李向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共6页
【目的】研究阿莫西林纳米粒(AMX-NP)对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ATCC25923及其临床分离株、无乳链球菌、大肠杆菌标准株ATCC25922及其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抗菌后效应(PAE)。【方法】制备AMX-NP,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其对乳... 【目的】研究阿莫西林纳米粒(AMX-NP)对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ATCC25923及其临床分离株、无乳链球菌、大肠杆菌标准株ATCC25922及其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抗菌后效应(PAE)。【方法】制备AMX-NP,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其对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细菌显微镜直接计数法,于AMX-NP PAE期的不同时间点分别测定其在0.5×MIC、1×MIC、2×MIC和4×MIC时的体外PAE。【结果】当AMX-NP质量浓度分别为0.5×MIC、1×MIC、2×MIC和4×MIC时,其对乳房炎主要病原菌均产生一定的PAE,PAE值与AMX-NP质量浓度(0.5×MIC^4×MIC)呈剂量依赖性,且该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产生的PAE值均较大肠杆菌长。【结论】临床应用AMX-NP防治奶牛乳房炎时,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和无乳链球菌性乳房炎,可适当延长给药间隔时间,对于大肠杆菌性乳房炎,宜缩短给药间隔或持续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莫西林纳米粒 抗菌后效应 金黄色葡萄球菌 无乳链球菌 大肠杆菌 给药间隔
下载PDF
安普霉素及其联合用药对3种细菌体内抗生素后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新 崔一喆 +4 位作者 黄宝明 倪宏波 夏成 邵红 韩铁锁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86-188,共3页
采用菌落计数法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小鼠股部感染模型,分别测定了安普霉素及其与阿莫西林、氨苄西林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内抗生素后效应(post antibiotic effect,PAE)。试验结果表明,安普霉素在体内对3种细菌均... 采用菌落计数法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小鼠股部感染模型,分别测定了安普霉素及其与阿莫西林、氨苄西林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内抗生素后效应(post antibiotic effect,PAE)。试验结果表明,安普霉素在体内对3种细菌均有较长的体内PAE,且随药物浓度的升高其PAE也相应的延长,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安普霉素与阿莫西林或氨苄西林联用对3种细菌的体内PAE呈现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普霉素 抗生素后效应 金黄色葡萄球菌 沙门氏菌 大肠杆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