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后冷战时期共产党国际团结的转型及其原因 |
吴国富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4 |
3
|
|
2
|
后冷战时代印美关系的发展及动因 |
甘爱冬
张世均
|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
2007 |
1
|
|
3
|
地区主义: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精髓 |
孙魏
赵珍珍
|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0 |
1
|
|
4
|
日本加紧谋求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动因 |
张森林
|
《日本学论坛》
|
2005 |
3
|
|
5
|
后冷战时期美国国会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
刘子奎
张澜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6
|
冷战后中国对世界多极化的认识与对策 |
李华锋
|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
1
|
|
7
|
冷战初期(1949~1954)美国对东欧准军事行动探析 |
伍斌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0 |
|
8
|
新范式、新问题与新因素——“9·11”事件以来东亚地区大国关系的演变与中国的对策 |
庞中英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
2002 |
0 |
|
9
|
对后冷战时代中美关系危机管理的探讨 |
张仕荣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0 |
|
10
|
后冷战时代间谍片的“弑父”叙事 |
李玲玲
|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0 |
|
11
|
后冷战时期美国对华外交政策中意识形态因素分析 |
金海斌
|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4 |
0 |
|
12
|
后冷战时期中美关系的发展与前景 |
方巍巍
|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
2008 |
0 |
|
13
|
非殖民化与冷战策略:战后初期美国对缅甸政策的动因和影响 |
姜帆
|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4
|
后冷战时期美国对外文化新宣传路径分析 |
王智丽
|
《黑龙江社会科学》
|
2021 |
0 |
|
15
|
战后国际冲突管理模式及其特点研究 |
胡键
|
《国际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16
|
冷战后美国国会对华政治提案及其表决 |
李莉
孙晴蔚
|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