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processes in the giant Dahutang tungsten deposit, South China: Implications from litho-geochemistry and mass balance calculation 被引量:2
1
作者 Hai-Bo Zhao Yong Zhang Lei Liu 《China Geology》 2021年第2期230-244,共15页
The giant Dahutang tungsten(W)deposit has a total reserve of more than 1.31 Mt WO3.Veinlet-disseminated scheelite and vein type wolframite mineralization are developed in this deposit,which are related to Late Mesozoi... The giant Dahutang tungsten(W)deposit has a total reserve of more than 1.31 Mt WO3.Veinlet-disseminated scheelite and vein type wolframite mineralization are developed in this deposit,which are related to Late Mesozoic biotite granite.Four major types of alterations,which include albitization,potassic-alteration,and greisenization,and overprinted silicification developed in contact zone.The mass balance calculate of the four alteration types were used to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ineralization process.The fresh porphyritic biotite granite has high Nb,Ta,and W,but low Ca and Sr while the Jiuling granodiorite has high Ca and Sr,but low Nb,Ta,and W concentrations.The altered porphyritic biotite granite indicated that the Nb,Ta,and W were leached out from the fresh porphyritic biotite granite,especially by sodic alteration.The low Ca and Sr contents of the altered Neoproterozoic Jiuling granodiorite indicate that Ca and Sr had been leached out from the fresh granodiorite by the fluid from Mesozoic porphyritic biotite granites.The metal W of the Dahutang deposit was mainly derived from the fluid exsolution from the melt and alteration of W-bearing granites.This study of alteration presents a new hydrothermal circulation model to understand tungsten mineralization in the Dahutang depos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ngsten deposit GEOCHEMISTRY alteration Mass balance calculation hydrothermal circulation Dahutang Mineral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Jiangnan Orogenic belt South China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of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Mineralogy and Pathfinder Elements in the Exploration for gold in North Mara mines,Tanzania
2
作者 Emmanuel Kazimoto Justinian R.Ikingura Scott Halley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65-165,共1页
A combination of mineralogical and multielement analyses wa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hydrothermal alteration,pathfinder elements and their distribution within the gold deposits in North Mara mines,the Archean Musoma-... A combination of mineralogical and multielement analyses wa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hydrothermal alteration,pathfinder elements and their distribution within the gold deposits in North Mara mines,the Archean Musoma-Mara greenstone belt,Tanzania. The aim was to evaluate the suitability of alteration mineral assemblages and composition as an effective exploration marker for fingerprin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LD EXPLORATION ARCHEAN Musoma Mara GREENSTONE belt NORTH Mara mines short wavelength infrared spectrometry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下载PDF
吉林省大横路铜钴矿复杂的沉积-变质变形-热液作用演化过程及其对钴的赋存状态和富集成矿的制约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慧宁 刘福来 +2 位作者 朱志勇 王舫 田忠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98-1018,共21页
吉林省白山市大横路铜钴矿为国内少有的沉积-变质变形-热液等多种成因叠加改造的大型钴矿床,是综合研究古元古代造山带钴复杂成矿作用过程的理想地区。目前,有关该矿床中钴的赋存状态、富集迁移规律及复杂的成矿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十分薄... 吉林省白山市大横路铜钴矿为国内少有的沉积-变质变形-热液等多种成因叠加改造的大型钴矿床,是综合研究古元古代造山带钴复杂成矿作用过程的理想地区。目前,有关该矿床中钴的赋存状态、富集迁移规律及复杂的成矿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十分薄弱。本文采集矿床内典型钻孔样品,通过精细的矿相结构观察、扫描电镜物相分析、X射线元素面扫描和矿物成分定量分析等综合研究,发现大横路铜钴矿床经历了多期多阶段复杂的沉积-变质变形-热液作用,钴主要以Co的独立矿物(硫镍钴矿和辉砷钴矿),类质同象进入富Co黄铁矿和在磁黄铁矿中发育钴镍黄铁矿出溶体等形式存在。该矿床成矿作用分为以下5个阶段:沉积阶段以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呈极细粒包体零星分布为特点;变质变形阶段以硫镍钴矿-磁黄铁矿-黄铜矿组合沿绢云母-黑云母-石英变质千枚理定向分布为特点,变质程度达高绿片岩相;早期热液作用主要沉淀粗大脉状磁黄铁矿及其钴镍黄铁矿出溶体;中期热液作用以条带状自形富Co黄铁矿和硫镍钴矿为标志,该阶段为Co富集成矿的主成矿期;网脉状黄铜矿沉淀对应于最晚期热液作用,同时发育极少量细粒辉砷钴矿。矿体的蚀变类型以硅化、碳酸盐化、钠长石化和绿泥石化为主,次为钾长石化和绢云母化。其中,硅化、铁白云石化和钠长石化蚀变稍早于金属硫化物形成,为金属硫化物的沉淀与富集提供了有利条件;辉砷钴矿的沉淀与钠长石的绿泥石化、钾长石化和绢云母化等蚀变作用关系密切。由此可见,多期多阶段沉积-变质变形-热液事件对Co的迁移-富集起着关键的控制作用,不同的变质变形-热液演化阶段均存在富Co硫化物的沉淀,Co的赋存形式也存在明显差异。富Co黄铁矿和硫镍钴矿为大横路铜钴矿Co最主要的赋存形式。综上所述,在辽-吉古元古造山带形成演化过程中,大横路大型铜钴矿钴的富集成矿经历了沉积-变质变形-多期热液叠加改造的复杂演变过程,可称之为造山型铜钴矿床。原始的沉积作用为钴矿的预富集提供了重要的成矿条件,古元古代造山过程及其伴随的区域变质变形事件对钴的初始活化-迁移起着关键的控制作用,后期热液叠加改造事件主导了钴的迁移-超常富集成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吉古元古造山带 大横路大型铜钴矿 钴赋存状态 沉积-变质变形-热液作用 蚀变类型 关键控制因素
下载PDF
塞尔维亚Mali Krivelj斑岩型铜矿床热液蚀变作用及元素迁移规律
4
作者 谭威 曾育龙 +3 位作者 林明钟 曾兴宝 林荣添 郭红乐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66-1284,共19页
位于特提斯成矿域西段塞尔维亚Bor成矿带内的Mali Krivelj铜矿床是一大型斑岩型矿床。为揭示该矿床热液蚀变作用过程及元素迁移规律,文章对新鲜安山岩及不同蚀变带典型样品进行了微量元素分析及元素迁移质量平衡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绢... 位于特提斯成矿域西段塞尔维亚Bor成矿带内的Mali Krivelj铜矿床是一大型斑岩型矿床。为揭示该矿床热液蚀变作用过程及元素迁移规律,文章对新鲜安山岩及不同蚀变带典型样品进行了微量元素分析及元素迁移质量平衡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绢英岩化带及绿泥石-绢云母化带显示类似元素迁移规律,REE、Sr、Ba、Zr、Th、U、Ti、Co、Ni等元素显示一定程度迁出,而Rb、Cs等元素显示一定程度迁入,绿泥石-绢云母化带发育大量磁铁矿,而绢英岩化带则大量出现石英+绢云母+黄铁矿组合,这表明随着流体的持续演化,流体的还原性逐渐增强。青磐岩化带蚀变较弱,其元素迁移程度较低。研究区Cu与Cr、Rb、Ti/Sr、Rb/Ba、Cr/Zn比值等具较好的正相关性,Cu与REE、Ba、Zn、Mn、Sr等元素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表明该矿床全岩元素迁移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作为地球化学勘查指标为寻找斑岩矿化中心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矿床 热液蚀变作用 元素迁移 Isocon分析 Bor成矿带
下载PDF
西藏首例独立钼矿--冈底斯沙让大型斑岩钼矿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65
5
作者 秦克章 李光明 +7 位作者 赵俊兴 李金祥 薛国强 严刚 粟登奎 肖波 陈雷 范新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101-1112,共12页
近年来西藏冈底斯斑岩成矿带找矿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迄今冈底斯带上的斑岩—矽卡岩铜钼矿床蚀变及矿化年龄主要集中在30~12Ma,形成于印度与亚洲大陆晚碰撞伸展环境或陆内后碰撞造山挤压向伸展走滑转换的过渡环境,但是与碰撞背景有... 近年来西藏冈底斯斑岩成矿带找矿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迄今冈底斯带上的斑岩—矽卡岩铜钼矿床蚀变及矿化年龄主要集中在30~12Ma,形成于印度与亚洲大陆晚碰撞伸展环境或陆内后碰撞造山挤压向伸展走滑转换的过渡环境,但是与碰撞背景有关的独立斑岩钼矿还未见报道。笔者通过对沙让钼矿的多次考察和钻孔岩心的系统观察编录,主成矿岩体为花岗斑岩,强烈蚀变地段可达9km2。根据矿床的含矿斑岩(花岗斑岩)、热液蚀变类型及分带、脉系与矿化特征,认为沙让钼矿应归为独立的斑岩钼矿,产于碰撞环境的主碰撞阶段(55Ma)。并基于与同类矿床蚀变矿化范围、强度的对比和TEM、激电探测,矿化延伸可达800m深度,成矿条件优越,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沙让独立斑岩型钼矿类型的确立将进一步丰富冈底斯这一巨型斑岩成矿带的成矿谱系,具有重要的区域找矿意义和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让 斑岩钼矿 热液蚀变 物探异常 远景分析 冈底斯 成矿意义
下载PDF
胶东金矿陆内构造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带蚀变成矿 被引量:16
6
作者 吕古贤 霍庆龙 +5 位作者 袁月蕾 许亚青 范潇 付长伟 廖文建 苗强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5-103,共9页
胶东金矿是全球级别的大型金矿床,与世界范围内绿岩带型金矿明显不同,矿床以中生代强烈活化改造绿岩带的壳源深熔花岗岩为成矿岩体,具有地台构造活化的独特成矿特征。前人注重板块俯冲、造山作用等构造环境研究,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胶... 胶东金矿是全球级别的大型金矿床,与世界范围内绿岩带型金矿明显不同,矿床以中生代强烈活化改造绿岩带的壳源深熔花岗岩为成矿岩体,具有地台构造活化的独特成矿特征。前人注重板块俯冲、造山作用等构造环境研究,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胶东金矿在陆内构造环境中形成。本文特别注重岩浆侵入作用及其热液交代蚀变成矿的这一特殊过程。研究开展野外观测,依据五条1∶5万长达220km的实测剖面,编制了胶东莱州—招远地区1∶25万构造蚀变岩相成矿图,并由此提出"胶东陆内构造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带蚀变"的成矿模式。此模式认为,在东亚区域反钟向剪切构造体制下,构造应力场首先引起莫霍面的变化和起伏,形成了北东向和斜列展布的地幔隆起和凹陷。这一壳幔结构的变化控制了中生代交代重熔岩浆发育的区带。例如,胶西北莫霍面凹陷区带,发育北北东分布的玲珑杂岩体。花岗岩的成岩构造测量与分析显示,形成了"玲珑花岗杂岩核"及其岩浆穹隆构造。在胶东群等变质岩与花岗岩的接触带叠加了区域剪切断裂破碎带,断裂破碎带的构造测量表明,它们在岩浆固结期或更晚发育了上盘下滑的正断层活动。就是在这些剪切拆离带,形成了多期次、多方向构造破碎且同步发生了大规模的岩浆期后热液交代蚀变成矿作用。在胶东西北部宽达1.5km或更宽的断裂破碎同步叠加的热液交代蚀变作用,形成了巨大的"玲珑-焦家式"石英脉-蚀变岩金矿床。这一"陆内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带"成矿模式不仅对胶东金矿成矿研究具有推动作用,而且可以指导多层次深部外围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金矿 岩浆核杂岩 岩浆隆起-拆离剪切破碎蚀变成矿 岩浆期后热液蚀变岩带 石英脉-蚀变岩金矿
下载PDF
西秦岭阳山金矿带安坝矿床热液蚀变作用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志超 李楠 +3 位作者 戢兴忠 韩忠 郭耀宇 李在春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405-3419,共15页
安坝金矿床是阳山金矿带内已探明金资源储量最大的金矿床,矿体受NEE向的区域性安昌河-观音坝断裂带及其次级断裂-裂隙系统控制,主要赋存于紧邻断裂带的千枚岩和斜长花岗斑岩中。围绕断裂-裂隙系统的赋矿围岩硫化、硅化、绢云母化、碳酸... 安坝金矿床是阳山金矿带内已探明金资源储量最大的金矿床,矿体受NEE向的区域性安昌河-观音坝断裂带及其次级断裂-裂隙系统控制,主要赋存于紧邻断裂带的千枚岩和斜长花岗斑岩中。围绕断裂-裂隙系统的赋矿围岩硫化、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和粘土化蚀变发育,其中前三种蚀变与金成矿作用关系最为密切。论文在厘定安坝金矿床热液蚀变类型、矿物组合特征、以及断裂变形与蚀变空间变化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蚀变岩及其原岩的地球化学分析,剖析了热液蚀变作用过程与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硅化蚀变贯穿发育于成矿前、成矿期和成矿后,绢云母化蚀变为成矿前和成矿期的产物,碳酸盐化蚀变主要发育于成矿晚阶段和成矿后,而粘土化蚀变为成矿后的产物。在长石蚀变为绢云母的过程中,有少量Al2O3带出,而TiO 2在蚀变过程中相对稳定,为此选取TiO 2作为不活动组分,开展质量平衡计算得出:在硅化过程中,明显带入的组分有SiO 2、Fe2O3、FeO、MgO、CaO、C、S、Au、As、Hg、Pb和Zn,而被带出的元素为Rb和Ba;在绢云母化过程中,明显带入的组分为SiO 2、Fe2O3、CaO、C、S、Au、As、Hg、Pb、Zn、Rb和Ba,带出组分为Na2O。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千枚岩原岩稀土元素含量比硅化和绢云母化千枚岩的稀土元素含量高,表明在蚀变过程中有稀土元素的流失。此外,千枚岩原岩的δEu=0.70,δCe=0.95;硅化千枚岩的δEu=0.72,δCe=1.00;绢云母化千枚岩的δEu=0.76,δCe=0.95。硅化、绢云母化千枚岩与千枚岩原岩的REE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曲线变化趋势相似,表现为明显的Eu负异常、无Ce异常的富轻稀土的右倾型曲线。含矿流体沿断裂带运移并与围岩反应,形成了石英和绢云母等蚀变矿物。硅化过程中,含矿流体中还原硫活度降低导致金沉淀;而绢云母化过程中,含矿流体的pH增大及K+和H+含量的减少和CO2含量的增加,致使载金黄铁矿、毒砂和金的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蚀变 质量平衡 安坝金矿床 阳山金矿带 西秦岭
下载PDF
内蒙古科右前旗某银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程天赦 杨文静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4-116,128,共4页
在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胜利屯开展了找矿工作,在地表共圈定多条以Ag,Cu为主的矿(化)体。各矿(化)体均产在花岗闪长岩体内北西向次级断裂破碎带中,与花岗斑岩空间关系密切。钻孔中各类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统计分析表明Ag,Cu等元素在花岗闪... 在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胜利屯开展了找矿工作,在地表共圈定多条以Ag,Cu为主的矿(化)体。各矿(化)体均产在花岗闪长岩体内北西向次级断裂破碎带中,与花岗斑岩空间关系密切。钻孔中各类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统计分析表明Ag,Cu等元素在花岗闪长岩中较其它岩类富集,在破碎带中最为富集,初步认为该矿床属构造破碎带热液蚀变型银铜多金属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球化学 热液蚀变型 银铜多金属矿 大兴安岭成矿带
下载PDF
河南西峡金红石矿床地质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银波 《矿物岩石》 CAS CSCD 1994年第3期79-88,共10页
西峡金红石矿床位于秦岭造山带东段南缘,是一个大型角闪质片岩型金红石矿床。矿体赋存于古生界信阳群龟山组第三段,含矿岩石为含金红石角闪质片岩。本文阐述了矿区地质、矿体和矿石特征、钛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热液蚀变等,认为该... 西峡金红石矿床位于秦岭造山带东段南缘,是一个大型角闪质片岩型金红石矿床。矿体赋存于古生界信阳群龟山组第三段,含矿岩石为含金红石角闪质片岩。本文阐述了矿区地质、矿体和矿石特征、钛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热液蚀变等,认为该矿床属变质热液改热门造的火山─沉积变质型金红石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红石矿床 秦岭造山带 热液蚀变 地质特征
下载PDF
江西金家坞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被引量:2
10
作者 詹天卫 鄢新华 +1 位作者 王保林 刘家春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27,共5页
金家坞金矿是近年江西省地矿局物化探大队发现的新矿产地,已基本查明是一个受近东西向构造挤压蚀变带控制的变质热液型大型金矿床。金矿化产于挤压蚀变变形带中,矿体形态简单、规模大,其成矿作用大致经历了火山沉积成岩—区域变质变形... 金家坞金矿是近年江西省地矿局物化探大队发现的新矿产地,已基本查明是一个受近东西向构造挤压蚀变带控制的变质热液型大型金矿床。金矿化产于挤压蚀变变形带中,矿体形态简单、规模大,其成矿作用大致经历了火山沉积成岩—区域变质变形—动力变质热液改造等3个阶段。文章在系统阐述该矿地质特征和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其找矿远景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沉积 区域变质 构造挤压蚀变带 动力变质热液改造成矿 金家坞金矿
下载PDF
胶东区域成矿断裂带蚀变年龄研究及其矿床学意义 被引量:8
11
作者 吕承训 Norbert H.MAERZ +2 位作者 Kenneth J.BOYKO 吕古贤 邵鹤森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0-150,共11页
胶东金矿是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化区岩浆期后中温热液蚀变脉状矿床。前人曾认为该类金矿属于壳源深融花岗岩-热液石英脉-蚀变岩型金矿。近期研究表明,胶东金矿围岩蚀变年龄的测定,对于矿床成因的研究有重要意义。为解决胶东区域断裂热液蚀... 胶东金矿是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化区岩浆期后中温热液蚀变脉状矿床。前人曾认为该类金矿属于壳源深融花岗岩-热液石英脉-蚀变岩型金矿。近期研究表明,胶东金矿围岩蚀变年龄的测定,对于矿床成因的研究有重要意义。为解决胶东区域断裂热液蚀变年龄问题,对胶东半岛主要断裂矿化蚀变带开展如下相关研究:(1)选择胶东地区各蚀变岩带普遍发育的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岩带和强钾长石化蚀变岩带作为取样目标,进行区域对比;(2)该两类岩石中的蚀变矿物受到脆性断裂影响较小,能够得到蚀变阶段的稳定化学成分;(3)该两类岩石中的蚀变矿物发育有与蚀变同期的韧性变形,能够揭示蚀变阶段的构造应力应变状态。对样品中的钾长石和斜长石颗粒进行K-Ar法同位素年龄测试,获得蚀变岩同位素年龄数据。测试结果显示,胶东区域构造热液蚀变作用时期为(148.3±4.3)^(52.03±0.70)Ma,即早白垩世燕山晚期;同位素年龄自西向东逐渐变小,证明胶东西部地区的热液蚀变作用早于东部地区。通过分析已有的构造、热液成分和成矿物理化学参数等资料,结合本研究的最新成果,总结出区域成矿时代与成矿规律:胶东区域断裂蚀变系统中的构造附加静水压力、流体温度压力条件和成矿元素的分布与变化控制了热液蚀变成矿规律。上述地质特征显示,胶东金矿床是复成构造热液作用下的一种新型矿床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金矿 K-Ar同位素年龄 黄铁绢英质蚀变岩带 钾长石化蚀变岩带 复成构造热液作用
下载PDF
冈底斯中段白容-白容西斑岩铜钼矿区的岩浆-热液-矿化中心厘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邹心宇 秦克章 +5 位作者 李光明 张西平 赵俊兴 张裴培 张夏楠 张金树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026-2044,共19页
尼木矿集区位于中新世冈底斯斑岩成矿带中段,由白容矿区、白容西矿区、岗讲斑岩铜钼矿床、冲江斑岩铜钼矿床、厅宫斑岩铜钼矿床组成。前人对其内的岗讲、冲江、厅宫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矿床学研究,然而对白容和白容西新区的研究还鲜有涉及... 尼木矿集区位于中新世冈底斯斑岩成矿带中段,由白容矿区、白容西矿区、岗讲斑岩铜钼矿床、冲江斑岩铜钼矿床、厅宫斑岩铜钼矿床组成。前人对其内的岗讲、冲江、厅宫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矿床学研究,然而对白容和白容西新区的研究还鲜有涉及。白容-白容西矿区为白容矿区和白容西矿区的统称,由于矿区内矿化分散、岩浆岩类型复杂,无明显中心式蚀变分带、无典型的成矿斑岩体,"白容-白容西矿区的岩浆-热液-矿化中心在哪里"成为了制约生产和科研工作进一步开展的最大问题。本文就这一关键问题展开了详细研究,基于详细的地表观察、钻孔岩芯编录,结合光学显微镜和成岩成矿年代学分析,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白容-白容西矿区属于同一个斑岩系统;(2)矿区岩浆侵位序列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二长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英安斑岩、煌斑岩,其中二长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与成矿有关,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3. 9±0. 2Ma和13. 8±0. 2Ma,英安斑岩和煌斑岩破坏矿体,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2. 6±0. 4Ma和11. 1±0. 2Ma,矿体的单点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在13. 35±0. 19Ma至13. 82±0. 20Ma之间;(3)岩浆-热液-矿化中心在白容-白容西矿区中部区域,尚未被钻孔控制;(4)当前的钻探工程仅揭露了斑岩系统的顶部,钻孔中主要揭露的是泥化带,但少量深部钻孔中揭示的高温脉系,暗示着蚀变和矿化"有根"并且往深部延伸。综上所述,白容-白容西是一个完整的斑岩系统的顶部,有着清晰的岩浆-热液-矿化中心,深部有着巨大潜力。从而为寻找岩浆-热液-矿化中心提供了重要参考,为进一步的矿床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宏观认识,为深部找矿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容-白容西斑岩铜钼矿区 锆石U-Pb年龄 辉钼矿RE-OS年龄 热液蚀变 岩浆侵位序列 冈底斯成矿带
下载PDF
青嶂山岩体黄沙铀矿区“交点”型铀矿成矿地质特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舒田田 钟福军 +2 位作者 祁家明 吴德海 牟平 《矿产与地质》 2017年第2期306-311,共6页
黄沙铀矿区位于南岭铀多金属成矿带中段,青嶂山复式岩体中南部。矿区发育NE向、EW向与NW向3组断裂构造带及NW向辉绿岩脉,铀矿化产于构造带与辉绿岩脉重接、斜接与反接复合部位,该部位是"交点型"铀矿化赋存的有利场所。断裂构... 黄沙铀矿区位于南岭铀多金属成矿带中段,青嶂山复式岩体中南部。矿区发育NE向、EW向与NW向3组断裂构造带及NW向辉绿岩脉,铀矿化产于构造带与辉绿岩脉重接、斜接与反接复合部位,该部位是"交点型"铀矿化赋存的有利场所。断裂构造带、基性岩脉、热液蚀变与铀矿化关系密切,是重要的控矿因素,也是重要的找矿标志。此外,通过与下庄"交点"型矿床对比认为,黄沙铀矿区"交点"型铀矿化与下庄矿田类似,且成矿地质条件较好,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沙铀矿 “交点”型铀矿化 断裂构造带 基性岩脉 热液蚀变 地质特征
下载PDF
云南省江城县岩脚—牛倮河铅锌矿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8
14
作者 胡加昆 邹进超 +3 位作者 解康 倪尔建 李贵祥 李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3-106,共14页
云南省岩脚—牛倮河铅锌矿地处西南三江成矿带南端,位于唐古拉—三江地槽褶皱系兰坪—思茅中生代坳陷盆地南段的普洱—江城坳陷盆地中,矿体赋存于下白垩统景星组与中侏罗统和平乡组地层中。结合区域及矿区地质工作成果,详细讨论了区域... 云南省岩脚—牛倮河铅锌矿地处西南三江成矿带南端,位于唐古拉—三江地槽褶皱系兰坪—思茅中生代坳陷盆地南段的普洱—江城坳陷盆地中,矿体赋存于下白垩统景星组与中侏罗统和平乡组地层中。结合区域及矿区地质工作成果,详细讨论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矿物生成顺序以及围岩蚀变特征,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①矿体呈脉状、网脉状、串珠状充填于砂岩节理裂隙及构造破碎带中,矿体长126~505 m,厚0.4~29.01 m,倾向南,倾角51°~80°;②矿石矿物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方解石、绢云母,矿石结构以泥质细砂结构为主,构造主要为脉状、浸染状构造;③矿物生成顺序可以分为6个阶段,其中第1阶段为电气石—高岭土阶段,第2阶段为石英阶段,第3阶段为褐铁矿—锆石阶段,第4阶段为白铅矿—方解石阶段,第5阶段为铅锌硫化物阶段,第6阶段为毒砂—黄铜矿阶段;④围岩蚀变中心向外依次为块状铅锌矿化带→碳化→构造角砾→含矿网脉、细脉带→方解石化、石英化→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蚀变带;⑤矿床成因属构造热液蚀变型铅锌矿床。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前期开展的地质勘查和物探(激电测量与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工作成果圈定了4处找矿靶区,编号分别为J_(Ⅰ-1)、J_(Ⅰ-2)、J_(Ⅰ-3)和J_(Ⅰ-4)。其中,J_(Ⅰ-1)、J_(Ⅰ-3)靶区经过钻探工程验证,已探获铅锌矿石量1 121.7万t、铅锌金属量443 657 t,J_(Ⅰ-2)、J_(Ⅰ-4)靶区找矿潜力较好,是下一步重点开展勘查工作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蚀变型铅锌矿床 三江成矿带 矿物生成顺序 矿床成因 找矿靶区
下载PDF
甘肃省车路沟北金矿找矿方向探讨: 来自阿尔金断裂带东段“金三角”金矿控矿因素对比研究的启迪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彦良 高雅 魏金栋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8-209,共12页
甘肃省玉门市车路沟北金矿地处北祁连造山带西端和阿尔金韧性剪切带东段交汇部位,是区域上著名的西北“金三角”。该矿的形成与阿尔金左行韧性剪切带关系密切并且产出受其次级分支断裂带的控制;古生界在区域上普遍含金较高,是该矿主要... 甘肃省玉门市车路沟北金矿地处北祁连造山带西端和阿尔金韧性剪切带东段交汇部位,是区域上著名的西北“金三角”。该矿的形成与阿尔金左行韧性剪切带关系密切并且产出受其次级分支断裂带的控制;古生界在区域上普遍含金较高,是该矿主要的矿源层;区域岩浆活动强烈,与金矿(化)体紧密伴生,车路沟花岗闪长杂岩体为该矿形成提供热源和部分矿源。结合区域成矿背景,采用区域矿床综合类比的方法,详细对比了车路沟北金矿区和寒山金矿、鹰嘴山金矿、滴水山金矿、牛毛泉东金矿、胡湾子金矿、南湖西金矿、红口子金矿、车路沟金矿以及昌马金矿等“金三角”金矿在地层-构造-岩浆岩-物化遥异常特征等控矿因素以及矿体、矿石、围岩蚀变等矿床地质特征等等方面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车路沟北金矿和上述诸金矿控矿因素基本类同,矿床地质特征极其相似,作为“金三角”金矿带在北东方向上的延伸,具备深部隐伏较大规模矿床的潜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系统总结了“金三角”金矿的找矿模型,探讨了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研究成果能对本矿区以及北祁连地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进一步的勘查工作有所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蚀变岩型 控矿因素对比研究 车路沟北金矿 阿尔金韧性剪切带 北祁连造山带
下载PDF
湘东北原生钴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宁钧陶 《湖南地质》 2002年第3期192-195,200,共5页
湘东北普乐及横洞原生钴矿床均赋存于长平断裂带F2主干断裂下盘构造热液蚀变岩带中。区域性长平断裂带为岩浆侵入和成矿物质运移提供了通道和空间;燕山期中酸性岩浆侵入为成矿提供了物质和动热来源;F2下盘层间裂隙群是重要的容矿构造... 湘东北普乐及横洞原生钴矿床均赋存于长平断裂带F2主干断裂下盘构造热液蚀变岩带中。区域性长平断裂带为岩浆侵入和成矿物质运移提供了通道和空间;燕山期中酸性岩浆侵入为成矿提供了物质和动热来源;F2下盘层间裂隙群是重要的容矿构造;脆性围岩则是赋矿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矿床 构造热液蚀变岩带 层间裂隙群 岩浆侵入 成矿地质条件 湖南
下载PDF
清原县下大堡金矿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庆久 《辽宁地质》 1999年第3期203-210,共8页
通过对辽北下大堡金矿的主要成矿元素及成矿流体的热量、来源, 以及韧性剪切带与成矿的关系研究, 认为下大堡断裂次一级北西向张扭性断裂形成后, 燕山晚期安山玢岩侵入, 在安山玢岩上下盘形成低温低压仓, 因温度梯度及压力梯度形... 通过对辽北下大堡金矿的主要成矿元素及成矿流体的热量、来源, 以及韧性剪切带与成矿的关系研究, 认为下大堡断裂次一级北西向张扭性断裂形成后, 燕山晚期安山玢岩侵入, 在安山玢岩上下盘形成低温低压仓, 因温度梯度及压力梯度形成的热液携带围岩中成矿物质而形成成矿流体,向低温低压仓运移,在运移过程中北西向张扭断裂受区域韧性剪切作用的改造,而表现为韧性剪切带性质,相应地使低温低压仓中的刚性、塑性岩石破碎及糜棱岩化,并形成相应的含金岩系,因此,下大堡金矿床属韧性剪切- 中温热液蚀变岩型叠加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韧性剪切带 热液蚀变 控矿因素 找矿方向
下载PDF
江南造山带黄金洞金矿蚀变岩型金矿化形成机制研究
18
作者 许可 许德如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2年第2期151-164,共14页
蚀变岩型矿石是热液型金矿床中重要的矿石类型,其形成与水岩反应密切相关。江南造山带黄金洞金矿中的蚀变岩型矿石多发育在褪色化蚀变带中,目前其形成机制尚不清楚。野外勘查、岩相学观察和TIMA分析表明,蚀变带中最主要的特征是广泛发... 蚀变岩型矿石是热液型金矿床中重要的矿石类型,其形成与水岩反应密切相关。江南造山带黄金洞金矿中的蚀变岩型矿石多发育在褪色化蚀变带中,目前其形成机制尚不清楚。野外勘查、岩相学观察和TIMA分析表明,蚀变带中最主要的特征是广泛发育菱铁矿、绢云母和隐晶质石英。蚀变岩型矿石局部可见较多硫化物,与含金石英脉中的硫化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成分,说明为同一期流体作用的产物。部分硫化物切穿碳酸盐矿物,说明褪色化蚀变形成于成矿前。TIMA和μ-XRF分析表明,蚀变带发生硅化和绢云母化,且Fe聚集成点状。因此,推测成矿前的水岩反应形成大量菱铁矿斑点,为成矿提供良好的化学圈闭。成矿期含金流体与菱铁矿发生化学反应,通过硫化作用促进金的沉淀,为黄金洞金矿蚀变岩型矿石的成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型金矿 蚀变岩型矿石 褪色化蚀变 菱铁矿 硫化物 成矿机制 江南造山带
下载PDF
新疆且末碧玉矿的成因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贾玉衡 刘喜锋 +3 位作者 刘琰 张其超 张勇 李自静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24-838,共15页
以往勘察和研究显示,在新疆和田及其附近地区主要出现与大理岩相关的软玉(和田玉)矿床,而与蛇纹岩有关的软玉(碧玉)矿床尚未有明确报道。笔者通过两年多的野外勘察和室内实验分析,新近在且末县阿尔金断裂附近发现一定规模可开采的碧玉矿... 以往勘察和研究显示,在新疆和田及其附近地区主要出现与大理岩相关的软玉(和田玉)矿床,而与蛇纹岩有关的软玉(碧玉)矿床尚未有明确报道。笔者通过两年多的野外勘察和室内实验分析,新近在且末县阿尔金断裂附近发现一定规模可开采的碧玉矿床,对其中碧玉样品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电子探针、氧同位素和成矿年龄等方面的研究。岩相学研究显示其主要组成矿物是阳起石和透闪石,全岩的Mg/(Mg+Fe^(2+))=0.83~0.89,Cr_2O_3=0.08%~1.65%,Ni O=0.14%~0.22%,δ^(18)O=15.2‰~15.4‰,经与世界上已发现的碧玉矿床进行对比并结合野外观察,确定该矿床是一种与蛇纹岩有关的碧玉矿床。蚀变闪长岩(δ^(18)O=14.3‰~14.7‰)、大理岩围岩(δ^(18)O=15.2‰~15.9‰)和透闪石(δ^(18)O=15.3‰)具有相似的氧同位素组成,表明它们很可能经历了同样的流体蚀变作用。根据蚀变闪长岩(Cr=107×10^(-6)~155×10^(-6),Ni=53.5×10^(-6)~85.8×10^(-6))和大理岩(Cr=2 036×10^(-6)~2 415×10^(-6),Ni=1 403×10^(-6)~1 933×10^(-6))中的Cr、Ni元素含量判断,碧玉中大量的Cr(867×10^(-6)~2 418×10^(-6))和Ni(960×10^(-6)~1 662×10^(-6))很可能来自于蛇纹岩中的流体。对碧玉的主要围岩蚀变闪长岩进行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测试结果分别为267±14 Ma(n=5)和272±14 Ma(n=6),与碧玉密切共生的黑云母的Ar-Ar坪年龄为260.6±1.5 Ma。鉴于蚀变闪长岩的形成时代与黑云母年龄数值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花岗岩、大理岩和碧玉的氧同位素值接近,同时碧玉的Cr、Ni元素含量较高,因此推断碧玉的物质来源很可能是蚀变闪长岩和大理岩,而成矿流体是由蚀变闪长岩中的岩浆水、蛇纹岩中活化的流体和大气降水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碧玉 蛇绿岩 和田玉 且末 新疆
下载PDF
广东圆珠顶斑岩型铜钼矿床蚀变及元素迁移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振文 梁志鹏 +3 位作者 庄文明 周永章 牛佳 李出安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5-339,共15页
圆珠顶铜钼矿床是近年来在钦杭结合带南段发现的大型斑岩型铜钼矿床。为查明成矿过程中的围岩蚀变作用及元素迁移特征和研究成矿物质的沉淀机制,对圆珠顶铜钼矿床蚀变与矿化进行了岩相学研究,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电感耦合等离子质... 圆珠顶铜钼矿床是近年来在钦杭结合带南段发现的大型斑岩型铜钼矿床。为查明成矿过程中的围岩蚀变作用及元素迁移特征和研究成矿物质的沉淀机制,对圆珠顶铜钼矿床蚀变与矿化进行了岩相学研究,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对围岩进行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圆珠顶矿床围岩蚀变以花岗斑岩为中心,向外依次划分为钾硅酸盐化带、绢英岩化带和黄铁绢英岩化带三个蚀变带,蚀变矿物组合分别为黑云母+钾长石+石英+辉钼矿+黄铜矿+黄铁矿+斑铜矿、石英+绢云母+黄铜矿+黄铁矿+辉钼矿和绢云母+石英+黄铁矿+磁铁矿+黄铜矿±辉钼矿±方解石。热液蚀变过程中,Al_(2)O_(3)、MgO、CaO、Na_(2)O、Th、U、Ta、Sr、Zr、Ni、Co等组分发生不同程度的迁出,K_(2)O、Cu、Mo等组分发生迁入,以黄铁绢英岩化带最为显著。热液蚀变作用与流体混合作用是Cu、Mo沉淀的主要机制,钼矿化与钾硅酸盐化蚀变关系密切,铜矿化与绢英岩化蚀变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铜钼矿 围岩蚀变 元素迁移 圆珠顶 钦杭结合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