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治疗宽颈后交通动脉瘤 被引量:5
1
作者 张鑫 刘建民 +5 位作者 许奕 洪波 黄清海 张珑 赵文元 周晓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304-1306,共3页
目的 :总结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Guglielm i detachable coil,GDC)治疗宽颈后交通动脉瘤的临床体会 ,对其指征、操作要点及主要并发症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2 4例宽颈后交通动脉瘤 ,植入球囊膨胀型网孔冠脉支架覆盖动脉瘤颈 ... 目的 :总结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Guglielm i detachable coil,GDC)治疗宽颈后交通动脉瘤的临床体会 ,对其指征、操作要点及主要并发症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2 4例宽颈后交通动脉瘤 ,植入球囊膨胀型网孔冠脉支架覆盖动脉瘤颈 ,再将微导管通过支架网孔超选进入动脉瘤腔内行 GDC填塞。 结果 :完全填塞 19例 ,90 %以上填塞 3例 ,6 0 %~ 70 %填塞 2例 ,载瘤动脉通畅 ,平均随访 6 .8个月 ,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结论 :血管内支架结合 GDC是治疗宽颈后交通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支架 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宽颈后交通动脉瘤 手术指征 并发症
下载PDF
Lvis支架在后循环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牟磊 秦军 +2 位作者 胡胜利 雷军荣 杨青平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460-462,共3页
目的探讨Lvis支架在后循环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15例后循环分叉部颅内宽颈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Hunt-Hess分级:Ⅰ级2例,Ⅱ级2例,Ⅲ级1例。结果术后栓... 目的探讨Lvis支架在后循环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15例后循环分叉部颅内宽颈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Hunt-Hess分级:Ⅰ级2例,Ⅱ级2例,Ⅲ级1例。结果术后栓塞程度Raymond分级:Ⅰ级11例,Ⅱ级4例。术后死亡1例。随访14例,时间3~18个月,平均(7.5±1.3)个月,mRS评分:0~1分10例,2分3例,4分1例。动脉瘤造影复查显示:Ⅰ级栓塞的11例复查动脉瘤不显影;Ⅱ级栓塞3例中,改善1例,复发2例,需要再次治疗。结论Lvis支架在颅内后循环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应用短期疗效好,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宽颈 后循环 分叉部 支架 Lvis 血管内栓塞
下载PDF
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老年破裂宽颈后交通动脉瘤2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梁朝辉 侯凯 +2 位作者 张广宇 田剑光 王立群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0-255,共6页
目的探讨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老年破裂宽颈后交通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应用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老年破裂宽颈后交通动脉瘤患者29例,其中入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 目的探讨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老年破裂宽颈后交通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应用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老年破裂宽颈后交通动脉瘤患者29例,其中入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18例,3分7例,4分4例;Hunt-Hess分级Ⅰ~Ⅱ级21例,Ⅲ~Ⅳ级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结果28例患者成功进行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1例患者动脉瘤颈过宽,释放球囊后弹簧圈框架结构不稳定,改为支架辅助栓塞。术后即刻栓塞效果:Raymond分级1级25例,2级4例。患者出院时mRS评分0~2分24例,3分2例,4分1例,死亡2例(分别死于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突发心脏事件)。发生与手术相关并发症3例,包括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一侧肢体无力1例,对侧肢体瘫痪1例,经治疗后均恢复。结论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老年破裂宽颈后交通动脉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宽颈后交通动脉瘤 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术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