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 of diathermic high-frequency capsulorhexis and continuous curvilinear capsulorrhexis in white cataract surgery
1
作者 Li Wang Peng Li Xiong Gu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8年第8期1317-1321,共5页
AIM: To compare the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 counts pre-and post-operation, ultrastructure of anterior lens capsule and surgical completion after diathermic highfrequency capsulorhexis(DHC) and continuous curviline... AIM: To compare the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 counts pre-and post-operation, ultrastructure of anterior lens capsule and surgical completion after diathermic highfrequency capsulorhexis(DHC) and continuous curvilinear capsulorrhexis(CCC) applied in phacoemulsification(PHACO) of white cataract surgery.METHODS: Sixty-six eyes of 66 patients(33 males and 33 females) with cataract aged between 60 and 80 y(mean 72.5±5.5) were recruited and undergone the surgery from June 2014 to November 2016. Anterior lens capsule, derived from two kinds of capsulorhex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The ultrastructure of the capsule edge and its closer tissue were observ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and optical microscopy respectively. The surgical completion conditions and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 counts were analyzed pre-and post-operation after two capsulorhexis.RESULTS: The capsule derived from CCC had smooth edge, well-organized cellular structure and the cells filling into the cutting edge under TEM and optical microscopy. The capsule derived from DHC had an approximate 60 banded area of cell degeneration and necrosis, with dentiform prominences at the edge of the capsule, and no cell structure was observed at this area. The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 counts of both groups were slightly declined 1 wk post-operation compared with that of preoperation.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t=1.63, P〉0.05).CONCLUSION: DHC shows good clinical value in white mature and hypermature cataract surg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thermic high-frequency capsulorhexis continuous curvilinear capsulorrhexis ULTRASTRUCTURE cornealendothelial cell
下载PDF
白内障撕囊口控制环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2
作者 廖武 曾广川 +4 位作者 谭振琴 李瑜明 肖琛辉 黄亚玲 刘淑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3期36-40,共5页
目的 评价白内障撕囊口控制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0例(60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30例(30眼)。A组行常规连续环形撕囊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B组在白内障撕囊口... 目的 评价白内障撕囊口控制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0例(60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30例(30眼)。A组行常规连续环形撕囊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B组在白内障撕囊口控制环辅助下行连续环形撕囊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撕囊口合格率、人工晶状体轻度偏移情况、视力、眼压,以及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连续环形撕囊。A组撕囊口合格24眼(80.0%), B组合格30眼(100.0%)。B组撕囊口合格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人工晶状体轻度偏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1周视力>0.5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 A组眼压为(14.17±2.47)mm Hg(1 mm Hg=0.133 kPa), B组为(14.60±2.97)mm Hg;术后A组眼压为(15.37±3.59)mm Hg, B组为(15.63±3.05)mm Hg。手术前后两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两组无一例发生前房出血、虹膜损伤及后囊膜破裂。术后两组无一例发生前房渗出,两组角膜水肿及前房闪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角膜水肿均在1周内消退。结论 白内障撕囊口控制环可明显提高撕囊口合格率,有助于手术顺利完成,使人工晶状体处于完美位置,并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连续环形撕囊 撕囊口控制环 超声乳化 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下载PDF
小瞳孔下连续环形撕囊技术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术中的应用
3
作者 王龙龙 孟磊 《实用防盲技术》 2023年第1期23-26,F0003,共5页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术中应用小瞳孔下连续环形撕囊技术的疗效。方法 17例(21眼)小瞳孔白内障患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术中采用小瞳孔下连续环形撕囊技术,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等情况。结果 17例(21眼)采用小瞳孔下...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术中应用小瞳孔下连续环形撕囊技术的疗效。方法 17例(21眼)小瞳孔白内障患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术中采用小瞳孔下连续环形撕囊技术,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等情况。结果 17例(21眼)采用小瞳孔下连续环形撕囊技术,术中出现囊袋口放射状撕裂1眼(4.76%),囊带口欠规则略呈梅花状2眼(9.52%),术后出现角膜水肿6眼(28.57%),术后出现眼压升高者3眼(14.29%),术后出现角膜后KP、房水混浊等前房炎症性反应2眼(9.52%),无后囊膜破裂、悬韧带断离、前房出血等并发症出现。结论 在未采用瞳孔扩大装置的小瞳孔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小瞳孔下连续环形撕囊技术是一种能够有效完成术中连续环形撕囊的手术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瞳孔 白内障 超声乳化 连续环形撕囊
下载PDF
初学者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多象限充分水分离在软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
4
作者 钟红 朱兴平 《实用防盲技术》 2023年第2期73-75,92,共4页
目的 探讨初学者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多象限充分水分离在软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临床对照研究,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江苏省中医医院溧阳分院根据Emery-Little分级晶状体核硬度分级为Ⅰ-Ⅲ级的白内障患... 目的 探讨初学者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多象限充分水分离在软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临床对照研究,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江苏省中医医院溧阳分院根据Emery-Little分级晶状体核硬度分级为Ⅰ-Ⅲ级的白内障患者60例(60眼),应用SPSS随机分为A、B组。A组30例(30眼)采用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多象限充分水分离后行超乳手术。B组30例(30眼)采用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囊袋内超乳手术。所有研究对象均解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风险,并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经过医学伦理批准。所有手术均为初学白内障的同一低年资主治医师完成。观察术中后囊破裂、悬韧带断裂及手术时间,术后角膜水肿、视力恢复等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视力、视力下降时间进行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充分水分离组30例(30眼)中有2例(2眼)后囊破裂,未水分离组30例(30眼)中有4例(4眼)后囊破裂,P=0.002有统计学意义。有充分水分离和无水分离两组超乳平均时间分别为15.1343 s和31.1117s, P=0.001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一天两组角膜水肿分别为7眼和20眼,虽然患者最终角膜水肿消失但是患者体验度明显不同,χ^(2)=9.404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初学者采用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多象限充分水分离在软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手术模式,可以降低破囊率,减少手术时间,减少超声能量的使用,降低手术风险让初学者更容易掌控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学者 连续环形撕囊 多象限 水分离 软核白内障 超声乳化
下载PDF
预防儿童后发性白内障手术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14
5
作者 冯朝晖 孙乃学 +2 位作者 熊全臣 权彦龙 杨建刚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11期845-847,共3页
目的 探讨预防儿童后发性白内障的手术方式。方法 先天性白内障患者27例(34眼),年龄7~22月,分为2组:A组16例(19眼)行白内障吸出及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B组11例(15眼)行白内障吸出、后囊切除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术后随访7... 目的 探讨预防儿童后发性白内障的手术方式。方法 先天性白内障患者27例(34眼),年龄7~22月,分为2组:A组16例(19眼)行白内障吸出及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B组11例(15眼)行白内障吸出、后囊切除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术后随访7~36月,平均17月,观察2组后发性白内障发生情况以及其他并发症。结果 术中后囊膜撕裂发生率:A组为52.63%,B组为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A组为42.11%,B组为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2组术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均未发生视网膜脱离和黄斑囊样水肿等并发症。结论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摘出时一期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后发性白内障形成;一期行后囊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能有效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该方法简便、安全,远期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后发性白内障 后囊连续环形撕囊 玻璃体 切割
下载PDF
超高度近视白内障不同撕囊口直径下术后人工晶状体稳定性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于蓝 王敏 +2 位作者 高峰 陶津华 盛耀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比较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不同撕囊口直径下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人工晶状体囊袋内稳定性差异。方法:选择双眼超高度近视拟行白内障患者14例,双眼先后均行Phaco+IOL植入术,随机选择一眼作为5mm撕囊口直径观察组,对侧... 目的:比较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不同撕囊口直径下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人工晶状体囊袋内稳定性差异。方法:选择双眼超高度近视拟行白内障患者14例,双眼先后均行Phaco+IOL植入术,随机选择一眼作为5mm撕囊口直径观察组,对侧眼作为6mm撕囊口直径观察组,娴熟手术医师完成白内障摘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同型亲水丙烯酸非球面人工晶状体(MCX11),手术经过均顺利,所有入组患者术后次日经Image-pro plus6.0图像分析软件测量确认主要子午线囊口直径与目标撕囊直径不超过±0.2mm。术后1wk;1,3,6mo行散瞳后囊口形态、人工晶状体位置形态观察,屈光状态检查,前房深度测量,观察囊袋内人工晶状体的稳定性。结果:与术后1wk相比,两组术后1mo前囊口直径轻度缩小,两组间无显著差异。5mm组在1-3mo随访期内有轻度远视漂移,6mm组在术后1mo内有轻度远视漂移,1mo后则趋于稳定。屈光变化与前房深度变化同步。5mm组3mo随访期有3眼发生襻缘轻度变形。结论:超高度近视患者采用较小的撕囊口可能引起囊袋-IOL复合体的不均匀收缩或前后移位。术后1mo屈光状态的进行性变化可早期提示人工晶状体稳定性的变化,及时进行干预可减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连续环形撕囊 人工晶状体
下载PDF
预防儿童后发性白内障3种不同术式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9
7
作者 黄瑾 谢莉娜 +1 位作者 王林农 邵庆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 探讨儿童白内障术中 3种不同后囊处理方法对后发性白内障的预防作用。方法  4 2例 (5 1眼 )白内障儿童 ,年龄 2~ 14岁 ,在白内障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 ,分别采用 3种不同后囊处理方法 :Ⅰ组行大面积后囊抛光 ,保留完整后囊 ;... 目的 探讨儿童白内障术中 3种不同后囊处理方法对后发性白内障的预防作用。方法  4 2例 (5 1眼 )白内障儿童 ,年龄 2~ 14岁 ,在白内障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 ,分别采用 3种不同后囊处理方法 :Ⅰ组行大面积后囊抛光 ,保留完整后囊 ;Ⅱ组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 ;Ⅲ组行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术。随访 2个月~ 3a,对术后视力、后囊混浊情况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3级以上后囊混浊Ⅰ组为71% ,Ⅱ组为 2 4 % ,Ⅲ组为 0 % .各组均无视网膜脱离、黄斑水肿等并发症出现。结论 儿童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I期后囊环形撕囊 ,一定程度上减少后囊混浊的发生 ;后囊环形撕囊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可有效地预防儿童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 ,其远期效果及并发症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儿童 后囊混浊 环形撕囊 玻璃体切割术
下载PDF
微小连续环形撕囊在膨胀期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小伟 王铮 +2 位作者 于伟泓 王造文 毛进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3-716,共4页
目的研究膨胀期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中微小连续环形撕囊的安全性和短期手术效果。方法对143例皮质膨胀期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进行较小的连续环形撕囊,常规超声乳化手术,植入人工晶状体后,根据撕囊直径的大小,再扩大撕囊至6 mm左右。对连... 目的研究膨胀期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中微小连续环形撕囊的安全性和短期手术效果。方法对143例皮质膨胀期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进行较小的连续环形撕囊,常规超声乳化手术,植入人工晶状体后,根据撕囊直径的大小,再扩大撕囊至6 mm左右。对连续环形撕囊的完成率、术中、术后并发症和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2例(92.3%)膨胀期白内障患者顺利完成连续环形撕囊,其中82例(57.3%)进行了2次撕囊。8例(5.6%)环形撕囊失败的患者最终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4例(2.8%)术中发生后囊膜破裂和玻璃体丢失。结论膨胀期白内障的超声乳化手术采用微小连续环形撕囊方法,必要时2次撕囊,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期白内障 连续环形撕囊 超声乳化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囊袋收缩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徐欢欢 顾耀武 +1 位作者 赵长霖 黄振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囊袋收缩综合征(capsule contraction syndrome CCS)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治疗效果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3年5月期间,我科收治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发生CCS的患...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囊袋收缩综合征(capsule contraction syndrome CCS)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治疗效果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3年5月期间,我科收治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发生CCS的患者12例(12眼)。分析CCS患者的临床特征、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时合并的系统和眼部疾病、CCS发生的时间、晶状体前囊膜病理检查结果、手术和激光治疗的效果、术后并发症以及预防措施。结果 12例患者均有晶状体前囊膜收缩症状,后囊膜间隙均可见乳靡状液体。CCS发生于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时间为1-120(51.54±13.40)个月。其中有系统和眼部合并症的患者发生CCS的时间与没有合并症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且发生于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时间较早。晶状体前囊膜病理检查显示:晶状体前囊膜水肿、纤维组织增生及透明样变性。其中10例CCS患者行手术治疗,2例行Nd∶YAG激光晶状体前囊膜切除术治疗。两种方法治疗术后1个月(t=2.494,P=0.03)、3个月(t=7.380,P=0.00)视力均较术前有所改善,术后1个月、3个月随访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对行白内障手术合并有葡萄膜炎、青光眼以及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患者要积极预防CC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 连续环形撕囊 囊袋收缩综合征
下载PDF
台盼蓝与吲哚青绿在成熟期和过熟期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双 付汛安 梅仲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观察台盼蓝与吲哚青绿在成熟期、过熟期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进行连续环形撕囊(continuous curvilineal capsulorrhexis,CCC)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成熟期、过熟期白内障122例122眼,随机分为3组,台盼蓝染色组(A组)46例46眼,吲哚... 目的:观察台盼蓝与吲哚青绿在成熟期、过熟期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进行连续环形撕囊(continuous curvilineal capsulorrhexis,CCC)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成熟期、过熟期白内障122例122眼,随机分为3组,台盼蓝染色组(A组)46例46眼,吲哚青绿染色组(B组)40例40眼,对照组(C组)36例36眼。染色组在手术中分别使用台盼蓝或吲哚青绿0.2mL注入前房,进行CCC。术中观察及对比连续环形撕囊成功率、晶状体后囊破裂及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情况。观察术后前房炎症反应,并与对照组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台盼蓝染色组(A组)连续环形撕囊成功率、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率与对照组(C组)进行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吲哚青绿染色组(B组)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率与对照组(C组)进行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晶状体后囊破裂率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观察前房炎症反应三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应用台盼蓝或吲哚青绿对缺乏红色反光的成熟期、过熟期白内障进行晶状体囊膜染色后再行CCC,目前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技术,两者效果相当。手术中可以使连续环形撕囊顺利进行,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盼蓝 吲哚青绿 超声乳化 连续环形撕囊
下载PDF
晶状体连续环形撕囊与囊袋阻滞综合征 被引量:7
11
作者 才娜 卢苇 +2 位作者 牟雪松 宁雪琴 杨娜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3期195-196,共2页
目的 探讨连续环形撕囊 (continuous curvilinearcapsulorhexis,CCC)的大小及某些因素与囊袋阻滞综合征(capsular block syndrom e,CBS)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 6例术中、术后早期、术后晚期囊袋阻滞综合征的观察 ,分析其发生的原因 ,寻... 目的 探讨连续环形撕囊 (continuous curvilinearcapsulorhexis,CCC)的大小及某些因素与囊袋阻滞综合征(capsular block syndrom e,CBS)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 6例术中、术后早期、术后晚期囊袋阻滞综合征的观察 ,分析其发生的原因 ,寻找处理方法。结果  (1) CCC直径小于人工晶状体 (IOL )光学直径易发生 CBS;(2 )软性折叠式 IOL襻的前倾角小 ,光学面大的易发生 CBS;(3)分子量大、弹性大的粘弹剂 ,皮质残留易产生 CBS。结论  (1)一般以 CCC的开口恰好遮盖 IOL 光学面的边缘为佳 ;(2 )对于软性折叠式IOL 宜选用襻的前倾角稍大、光学面不宜太大的为佳 ;(3)术中应彻底清除分子量大、弹性大的粘弹剂 ,减少皮质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 连续环形撕囊 囊袋阻滞综合征 白内障
下载PDF
台盼蓝在全白或过熟期白内障手术连续环形撕囊前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纯涛 何媛 贾俊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543-546,共4页
目的:探讨台盼蓝在全白或过熟期白内障手术连续环形撕囊前的应用观察。方法:选取近3a在我院眼科住院手术的全白或过熟期白内障患者42例42眼,术中均于前房内注入0.6mg/m L台盼蓝约0.2m L,使前囊膜着色成淡淡的蓝色,后进行连续环形撕囊。... 目的:探讨台盼蓝在全白或过熟期白内障手术连续环形撕囊前的应用观察。方法:选取近3a在我院眼科住院手术的全白或过熟期白内障患者42例42眼,术中均于前房内注入0.6mg/m L台盼蓝约0.2m L,使前囊膜着色成淡淡的蓝色,后进行连续环形撕囊。记录术前,术后1wk,1mo不同时段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角膜内皮六角形细胞比例,并对其进行重复测定方差分析。结果:台盼蓝染色后,所有术眼均顺利完成连续环形撕囊,为下一步手术鉴定了成功的基础。术前,术后1wk,1mo不同时段记录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角膜内皮六角形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过熟期及全白等难度较大的白内障手术,用台盼蓝染色前囊膜后,连续环形撕囊更易行、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盼蓝 白内障 连续环形撕囊 角膜内皮细胞
下载PDF
YAG激光后囊切开术治疗晚期囊袋阻滞综合征伴后发性白内障 被引量:8
13
作者 吕仲平 刘谊 +1 位作者 龚敏 杨宁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535-537,共3页
目的:观察YAG激光后囊切开术治疗晚期囊袋阻滞综合征伴后发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临床确诊为囊袋阻滞综合征伴后发性白内障的13例18眼患者行YAG激光后囊切开术,观察术后1,4,24h;1,2wk的非矫正远视力、眼压、房水、玻璃体及主观症状的... 目的:观察YAG激光后囊切开术治疗晚期囊袋阻滞综合征伴后发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临床确诊为囊袋阻滞综合征伴后发性白内障的13例18眼患者行YAG激光后囊切开术,观察术后1,4,24h;1,2wk的非矫正远视力、眼压、房水、玻璃体及主观症状的变化。结果:YAG激光后囊切开术治疗囊袋阻滞综合征伴后发性白内障,可以提高患者非矫正远视力;部分患者可出现前房内游走颗粒,但不引起炎症反应;术后1,4,24h部分患者会引起一过性眼压升高,甚至需降眼压治疗,但术前术后眼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术后均出现玻璃体混浊加重,眼前漂浮影增多,但均在2wk内恢复。结论:YAG激光后囊切开术治疗囊袋阻滞综合征伴后发性白内障,可以提高患者视力,但应严密观察患者眼压、前房内炎症反应等,及时给予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袋阻滞综合征 后发性白内障 连续性环形撕囊 激光后囊膜切开术
下载PDF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476例手术特点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琳 吕勇 +1 位作者 周朋义 谭凤玲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43-746,750,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方式、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情况,以期为儿童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先天性白内障摘出的13岁以下儿童的临床资料。手术... 目的分析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方式、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情况,以期为儿童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先天性白内障摘出的13岁以下儿童的临床资料。手术前后行裂隙灯显微镜、眼底、眼压、最佳矫正视力等常规检查。2岁及以下儿童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后囊连续环形撕囊(posterior continuous curvilinear capsulorhexis,PCCC)+前段玻璃体切割(anterior vitrectomy,AV)术,2岁后行二期IOL植入术;>2~4岁儿童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PCCC+AV+IOL植入术;>4~7岁儿童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PCCC+IOL植入术;>7岁儿童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IOL植入术。结果共476例(740眼)纳入本研究,年龄(33.59±37.14)个月,其中0~6个月166例(282眼,38.11%)。一期植入IOL 260眼,年龄(5.59±2.43)岁;二期植入IOL 480眼,年龄(4.06±2.12)岁。IOL植入术后残留屈光度(等效球镜度数):>2~4岁为(3.53±0.56)D,>4~6岁为(2.36±0.32)D,>6~8岁为(1.65±0.52)D,>8~13岁为(-0.25±0.32)D。术后并发症326眼,其中虹膜粘连115眼(35.28%),位于视轴上的后发性白内障97眼(29.75%),术后青光眼54眼(16.56%)。末次随访时单眼白内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为(0.56±0.41)LogMAR,双眼白内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为(0.42±0.27)LogMAR,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儿童先天性白内障约三分之一在6个月内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双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视力预后优于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并发症较成人多,需谨慎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 后囊连续环形撕囊 玻璃体切割 人工晶状体
下载PDF
连续环行撕囊直径和位置对后囊混浊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惠英 毕燕龙 胡桃舫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1期56-56,共1页
目的 分析连续环行撕囊 (continuous curvilinear capsulorhexis,CCC)直径、位置对后囊混浊的影响。方法 根据术中连续环行撕囊的直径、位置进行临床分组 ,研究其与后发障发生机会的关系。分析随访 3 0个月。结果 发现不对称连续环... 目的 分析连续环行撕囊 (continuous curvilinear capsulorhexis,CCC)直径、位置对后囊混浊的影响。方法 根据术中连续环行撕囊的直径、位置进行临床分组 ,研究其与后发障发生机会的关系。分析随访 3 0个月。结果 发现不对称连续环行撕囊出现后囊混浊的机率高于对称性连续环行撕囊 ,而对称性连续环行撕囊直径 >5.5m m的后囊混浊发生率高于直径≤ 5.5m m的 ,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理想的撕囊应是囊口居中 ,成对称性 ,大小应使前囊膜边缘越过人工晶状体视部边缘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行撕囊 直径 位置 后囊混浊
下载PDF
连续环形撕囊术后囊袋收缩症的成因和防治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燕 朱敏 +3 位作者 张小兰 曹珊生 王薇 丁怡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9-140,共2页
目的 探讨白内障连续环形撕囊术 (CCC)后囊袋收缩症的成因、临床特点、对视力的影响和防治方法。方法 对2 3例 2 3眼CCC术后晶状体前囊口纤维增生、收缩情况进行观察 ,对其影响进行了分析。YAG激光晶状体前囊放射状切开术或后囊截开... 目的 探讨白内障连续环形撕囊术 (CCC)后囊袋收缩症的成因、临床特点、对视力的影响和防治方法。方法 对2 3例 2 3眼CCC术后晶状体前囊口纤维增生、收缩情况进行观察 ,对其影响进行了分析。YAG激光晶状体前囊放射状切开术或后囊截开术术前术后进行检验。结果  2 3眼有不同程度的前囊口纤维增生、收缩 ,可伴有后囊浑浊、皱褶。 2 3眼中有 13眼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 ,3眼人工晶状体偏位 ,眩光 6例 ,前房加深 3眼。 3眼行YAG激光前囊口放射状切开 ,2眼行手术剥离。YAG激光后囊截开术可提高视力。结论 囊袋收缩综合症是撕囊区面积缩小、残留的晶状体前囊浑浊、后囊皱褶、人工晶状体位置改变为特点 ,导致视力障碍 ,眩光 ,人工晶状体偏位。YAG激光前囊口放射状切开术和后囊截开术可松解囊袋、改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手术 连续环形撕囊术 囊袋收缩症 手术后 成因 防治
下载PDF
儿童白内障I期后囊连续环形撕囊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石广森 刘平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3期208-209,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白内障Ⅰ期后囊连续环形撕囊的应用价值。方法127例179眼儿童白内障进行连续环形撕囊术,术后随访2个月~2a。结果术后除42例57眼(占31.8%)不合作未能测视力外,其余矫正视力≥0.5者69眼(39.1%)。随访期间160眼(8... 目的探讨儿童白内障Ⅰ期后囊连续环形撕囊的应用价值。方法127例179眼儿童白内障进行连续环形撕囊术,术后随访2个月~2a。结果术后除42例57眼(占31.8%)不合作未能测视力外,其余矫正视力≥0.5者69眼(39.1%)。随访期间160眼(89.4%)中央视轴区保持透明,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Ⅰ期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是预防儿童白内障术后后囊膜混浊的可行方法。[眼科新进展2006;26(3):208—2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环形撕囊 儿童 白内障
下载PDF
不用粘弹剂的连续环形撕前囊探讨 被引量:5
18
作者 谭少健 梁皓 李霞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3期262-263,共2页
目的探讨不用粘弹剂,而通过前房雏持器(anteri-orc hamber maintainer,ACM)用平衡盐溶液(BSS)来维持前房深度,完成连续环形撕前囊(continuous curvilinear anterior capsulorhexis,CCC)的效果。方法将各种白内障患者846例(904眼)随机分... 目的探讨不用粘弹剂,而通过前房雏持器(anteri-orc hamber maintainer,ACM)用平衡盐溶液(BSS)来维持前房深度,完成连续环形撕前囊(continuous curvilinear anterior capsulorhexis,CCC)的效果。方法将各种白内障患者846例(904眼)随机分成2组进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或超声乳化吸出术,其中ACM组451例489眼,对照组395例415眼。结果ACM组中,430眼能顺利完成CCC,直径约5.5-6.0mm,前囊撕开口光滑;对照组中375眼能顺利完成CCC。两组患者年龄、例数、晶状体核硬度及CCC成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ACM用联BSS来代替粘弹剂作前房填充,能顺利完成连续环形撕前囊,获得与粘弹荆相同的效果,因此在白内障手术中可替代粘弹剂用于CCC,从而减少白内障术中粘弹剂的使用,减少手术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连续环形撕前囊 前房维持器 粘弹剂
下载PDF
无灌注玻切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及小梁切除治疗有晶状体眼的恶性青光眼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展峰 徐常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879-1882,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23G微创无灌注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并小梁切除术治疗有晶状体眼的恶性青光眼的疗效,分析前后节复合手术治疗恶性青光眼的诊疗思路。方法:有晶状体眼恶性青光眼患者21例21眼采用23G玻切头进行前节玻璃体切割及玻... 目的:探讨利用23G微创无灌注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并小梁切除术治疗有晶状体眼的恶性青光眼的疗效,分析前后节复合手术治疗恶性青光眼的诊疗思路。方法:有晶状体眼恶性青光眼患者21例21眼采用23G玻切头进行前节玻璃体切割及玻璃体前界膜切开,玻切操作迅速且无需灌注及縫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需进行晶状体后囊膜环形撕囊。术后观察视力、眼压、前房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3mo眼压从术前57.18±6.18mmHg降至16.15±2.43mmHg,两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房角深度为0.88±0.25mm,术后增至2.44±0.37mm,术后前房深度较术前显著加深(P<0.001);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23G微创无灌注前段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并小梁切除的复合手术方法,可以有效治疗有晶状体眼的恶性青光眼发作,恢复部分功能性视力。根据恶性青光眼发病机制及临床体征,进行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前后节三联手术能有效控制并且能长时间维持稳定的眼内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 超声乳化 小梁切除 后囊膜撕囊 有晶状体眼 恶性青光眼
下载PDF
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治疗超声乳化术中后囊破裂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勇 那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83-85,共3页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出现后囊破裂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PCCC)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03/10的38例38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出现后囊破裂的患者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同期随机选择50例5...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出现后囊破裂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PCCC)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03/10的38例38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出现后囊破裂的患者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同期随机选择50例50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及其术后并发症情况,随访3mo。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d视力、角膜水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mo视力及角膜水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d眼压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mo瞳孔及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脱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超声乳化术中发生后囊破裂的患者术中及时使用后囊连续环形撕除,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有效提高白内障术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后囊破裂 后囊连续环形撕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