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宰后冷却时间对鹅肌肉僵直过程中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宇宁
何淑清
+3 位作者
孟质文
张瑞红
安玥
俞龙浩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51-55,63,共6页
为比较冰水冷却时间对东北白鹅宰后僵直过程中理化特性的影响,随机捕获同一批草原放牧饲养100日龄的东北白鹅80只,随机分为两组。宰后胴体,一组冰水中冷却0.5 h后移入4℃冷库中继续冷却至宰后24 h,另一组在冰水中冷却1.5 h后移入4℃冷...
为比较冰水冷却时间对东北白鹅宰后僵直过程中理化特性的影响,随机捕获同一批草原放牧饲养100日龄的东北白鹅80只,随机分为两组。宰后胴体,一组冰水中冷却0.5 h后移入4℃冷库中继续冷却至宰后24 h,另一组在冰水中冷却1.5 h后移入4℃冷库中继续冷却至宰后24 h。在宰后0、3、6、9、24 h分别测定胸脯肌肉和腿肌肉的pH、僵直值、糖原含量、肌节长度和MFI结果显示,宰后6 h,胸脯肌肉和腿肌肉0.5 h处理组的糖原含量和pH降低速度比1.5 h处理组快,0.5 h处理组的胸脯肌肉僵直值升高速度比1.5 h处理组快,胸脯肌肉和腿肌肉0.5 h处理组的MFI值显著大于1.5 h处理组。胸脯肌肉在僵直过程中0.5 h处理组的肌节长度比1.5 h处理组大;与此相反,腿肌肉在僵直过程中冰水冷却0.5 h处理组的肌节长度比1.5 h处理组小。这一结果提示,鹅宰后对胸脯肌肉和腿肌肉分别进行冰水冷却处理为宜。即胸脯肌肉冰水冷却0.5 h,腿肌肉冰水冷却1.5 h处理,对提高嫩度等肉品质更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
冰水冷却时间
宰后僵直
理化特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宰后贮藏过程中羔羊肉食用品质的变化
被引量:
17
2
作者
肖雄
侯成立
+6 位作者
李欣
郑晓春
张德权
任驰
摆玉蔷
颜统晶
刘登勇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3-58,共6页
研究宰后不同时间羔羊肉食用品质的差异。以羔羊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测定4℃贮藏条件下,宰后不同时间(1、6、12、24、72、120、168 h)羔羊肉中心温度、菌落总数、pH值、肌节长度、剪切力、肉色、肌红蛋白相对含量和蒸煮损失的变化。结...
研究宰后不同时间羔羊肉食用品质的差异。以羔羊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测定4℃贮藏条件下,宰后不同时间(1、6、12、24、72、120、168 h)羔羊肉中心温度、菌落总数、pH值、肌节长度、剪切力、肉色、肌红蛋白相对含量和蒸煮损失的变化。结果表明:宰后羔羊肉的pH值从宰后1 h的6.45下降到宰后120 h的5.40左右;宰后1 h和6 h羔羊肉的肌节长度无显著变化(P>0.05),宰后12 h最短,宰后24 h后开始变长,而宰后120、168 h变化不显著(P>0.05);羔羊肉亮度值(L^*)随宰后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红度值(a^*)和黄度值则先升高后降低,且氧合肌红蛋白相对含量与a^*变化规律一致;羔羊肉剪切力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宰后12 h达到最大;宰后1 h羔羊肉的蒸煮损失最低,随后不断增加,168 h时达到最大。综上,宰后6 h前的羔羊肉处于僵直前期,宰后6~24 h时处于僵直期,宰后24~120 h处于解僵期,宰后120 h时解僵过程完成;僵直前和解僵后羔羊肉的食用品质存在差异,僵直前羔羊肉的保水性较高,成熟后羔羊肉的嫩度较高,L^*和a^*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羔羊肉
宰后时间
僵直
色泽
嫩度
保水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宰后冷却时间对鹅肌肉僵直过程中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宇宁
何淑清
孟质文
张瑞红
安玥
俞龙浩
机构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
出处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51-55,63,共6页
基金
黑龙江省科技厅专项基金项目(1155h023)
省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YJSCX2011-266HLJ)
文摘
为比较冰水冷却时间对东北白鹅宰后僵直过程中理化特性的影响,随机捕获同一批草原放牧饲养100日龄的东北白鹅80只,随机分为两组。宰后胴体,一组冰水中冷却0.5 h后移入4℃冷库中继续冷却至宰后24 h,另一组在冰水中冷却1.5 h后移入4℃冷库中继续冷却至宰后24 h。在宰后0、3、6、9、24 h分别测定胸脯肌肉和腿肌肉的pH、僵直值、糖原含量、肌节长度和MFI结果显示,宰后6 h,胸脯肌肉和腿肌肉0.5 h处理组的糖原含量和pH降低速度比1.5 h处理组快,0.5 h处理组的胸脯肌肉僵直值升高速度比1.5 h处理组快,胸脯肌肉和腿肌肉0.5 h处理组的MFI值显著大于1.5 h处理组。胸脯肌肉在僵直过程中0.5 h处理组的肌节长度比1.5 h处理组大;与此相反,腿肌肉在僵直过程中冰水冷却0.5 h处理组的肌节长度比1.5 h处理组小。这一结果提示,鹅宰后对胸脯肌肉和腿肌肉分别进行冰水冷却处理为宜。即胸脯肌肉冰水冷却0.5 h,腿肌肉冰水冷却1.5 h处理,对提高嫩度等肉品质更有利。
关键词
鹅
冰水冷却时间
宰后僵直
理化特性
Keywords
geese
ice water chilling-time
postmortem rig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分类号
S482 [农业科学—农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宰后贮藏过程中羔羊肉食用品质的变化
被引量:
17
2
作者
肖雄
侯成立
李欣
郑晓春
张德权
任驰
摆玉蔷
颜统晶
刘登勇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3-58,共6页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38)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
文摘
研究宰后不同时间羔羊肉食用品质的差异。以羔羊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测定4℃贮藏条件下,宰后不同时间(1、6、12、24、72、120、168 h)羔羊肉中心温度、菌落总数、pH值、肌节长度、剪切力、肉色、肌红蛋白相对含量和蒸煮损失的变化。结果表明:宰后羔羊肉的pH值从宰后1 h的6.45下降到宰后120 h的5.40左右;宰后1 h和6 h羔羊肉的肌节长度无显著变化(P>0.05),宰后12 h最短,宰后24 h后开始变长,而宰后120、168 h变化不显著(P>0.05);羔羊肉亮度值(L^*)随宰后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红度值(a^*)和黄度值则先升高后降低,且氧合肌红蛋白相对含量与a^*变化规律一致;羔羊肉剪切力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宰后12 h达到最大;宰后1 h羔羊肉的蒸煮损失最低,随后不断增加,168 h时达到最大。综上,宰后6 h前的羔羊肉处于僵直前期,宰后6~24 h时处于僵直期,宰后24~120 h处于解僵期,宰后120 h时解僵过程完成;僵直前和解僵后羔羊肉的食用品质存在差异,僵直前羔羊肉的保水性较高,成熟后羔羊肉的嫩度较高,L^*和a^*较高。
关键词
羔羊肉
宰后时间
僵直
色泽
嫩度
保水性
Keywords
lamb
postmortem
time
rigor
mortis
color
tenderness
water holding capacity
分类号
TS251.1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宰后冷却时间对鹅肌肉僵直过程中理化特性的影响
张宇宁
何淑清
孟质文
张瑞红
安玥
俞龙浩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2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宰后贮藏过程中羔羊肉食用品质的变化
肖雄
侯成立
李欣
郑晓春
张德权
任驰
摆玉蔷
颜统晶
刘登勇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9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